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一)

郑xx,中共党员,现任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技术侦察大队大队长,曾在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沱沱河站派出所连续坚守10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二等功和一等功各1次,2020年12月获火车头奖章。

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沱沱河站派出所紧邻海拔4547米的沱沱河站。走出派出所大门,往西200多米便是河汊纵横的长江西源沱沱河。顺着河流方向,远处,万山之祖昆仑山连绵起伏,白雪皑皑。从2010年到2020年,郑xx在这里坚守了整整10年。

无悔的选择

郑xx现任格尔木铁路公安处技术侦察大队大队长。见到他时,是在一间有些局促的办公室,他正在伏案研读一份网络侦察技术资料。黢黑的脸庞、青紫的嘴唇、明显后退的发际线,使他的面容呈现出一种与40岁年龄不相称的沧桑。他言语简练、表情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公安干警特有的威严和干练。

“既然选择了铁路公安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头顶的警徽。”采访中,郑xx字句凝重的话语让人肃然起敬。

沱沱河站公安派出所管辖青藏铁路甘隆至唐古拉段27个车站、582公里线路的安全。线路穿越广袤的可可西里、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及海拔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站。那里高寒缺氧、四季飞雪,空气含氧量只有内陆的一半,被称作“生命禁区”。

2010年10月,郑xx告别妻子和尚不满周岁的女儿,来到沱沱河。严酷的高原实实在在地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那年深秋,沱沱河早已雪花飞舞、寒风刺骨。眩晕呕吐、胸闷气短、头疼欲裂,令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短短十几天,整个人便瘦了整整一圈。视频通话时,妻子心疼得直掉眼泪。

让郑xx失落的还有工作内容的天壤之别。他原以为跟刑警队时一样,天天侦案擒匪,不料却是日复一日外出巡线,这让他的心情十分低落。

一次巡线途经昆仑山口,老所长的一个举动让郑xx大为疑惑:道路前方空空荡荡,老所长却不停鸣笛。稍后,老所长给他讲了一个悲壮的故事。3年前,民警魏树忠外出巡线,因雪天路滑遭遇车祸不幸殉职。此后,只要路过昆仑山口,所里的民警都会主动鸣笛,致敬英雄。

“守好铁路一样可以保民平安、建功立业。”老所长的话让郑xx深受震动。从那天起,他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天天“泡”在线路上,巡设备、查隐患、抓治安,积极面对高原的每一场风雪,成为全所人眼中“一个闲不住的人”。

“苦,那是真苦,但再苦也得有人守着。选择坚守青藏铁路,我真的无怨无悔。”郑xx一脸坚毅地说。

艰难的磨砺

半年成为警长、2年被提拔为副所长、5年晋升为所长,这是郑xx在沱沱河的成长履历。10年中,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线路,用心检查每一个车站。站房门窗是否严实、线路护栏有无损毁,就连上道职工是否按规定着装,他都要一一过问,他调侃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管家婆”。

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空手徒步行走就相当于背负20公斤重物,艰难前行的每一步对人体都是一种考验。因线路穿越沼泽、草甸、陡坡,许多地方汽车根本无法抵达,蹚水、爬坡已成家常便饭。

遇有翻山、涉沟、爬涵洞等艰巨任务时,郑xx总是冲在最前。辖区内哪段线路病害较多、哪个栅栏门容易被破坏、哪个区段需重点防护野生动物,他都了然于胸。

10年中,郑xx几乎包揽了对辖区牧民的普法宣传任务。他风雪无阻,访牧户、进学校,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品、播放宣传片,牧民转场途中、赛马会上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彼此熟稔后,许多牧民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一天傍晚,唐古拉地区突降罕见暴雨。天擦黑时,郑xx接到牧民布琼打来的求救电话,说他家皮卡车陷进水沟无法动弹,希望所里派人救援。因不清楚具体陷车位置,他们在雨夜寻满分找了2个多小时,那震耳欲聋的响雷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终于,在一个小山坳中,他们找到了顶着一块毯子瑟瑟发抖的布琼一家。

蹚着没过小腿的积水,一点点卸下车上的帐篷家什,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皮卡车拖出水沟。因过度缺氧劳累,几个人瘫倒在冰冷的草地上。第二天,布琼专门来到派出所,亲手将洁白的哈达搭在了郑xx的脖子上。

每年七八月间,派出所辖区草色葱茏、河水清澈,此时也是全所最繁忙的时候。个别被玉珠峰、昆仑山美景吸引而来的自驾游客会偷偷翻越栅栏,攀上站台取景拍照;有的旅客甚至铤而走险,爬过涵洞在线路旁取泉水,拿酒精炉煮方便面。郑xx带领民警不停地来回驾车劝离,有时一天出警5次,开车奔波上千公里。

一天凌晨,郑xx接到报警电话,一司机报告有野生动物闯入线路。漫天的大雪中,他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下,踩着没膝的积雪,打着手电一步步艰难寻找。3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发现栅栏里面的雪地上有一行模糊的动物脚印,顺着脚印,他们很快发现闯入栅栏的竟然是一只体型庞大的野牦牛。在保证野牦牛安全的情况下,他们采取多种措施,最终将野牦牛驱离线路。

“警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不管遇到什么警情,都得往前冲。”郑xx说。10年中,他每天巡线的平均里程达100公里,累计出警达5000次,被他磨破的胶鞋超过50双。

坚守的意义

“海拔有高度,责任无止境。”2018年11月,在北京接受颁奖时,郑xx在台上的发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年,派出所被评为全路公安系统模范警队,并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

“我的工作很平凡,但能让每一趟列车安全行驶,我就感到非常踏实和满足。”郑xx说。

凡事用心皆能成。青藏铁路格拉段开通之初,线路安全技防手段相对薄弱。经过摸索,郑xx总结提炼了三结合、四必巡、五必查、六必带的“三四五六”巡线法;联合辖区铁路单位和护路组织,建立了路内联合巡查机制;牵头推出了调度指挥、视频巡控、实兵巡逻、武装巡线、夜间巡逻的“五位一体”巡防模式;在辖区雁石坪镇两所希望小学成立了“小羚羊”爱路护路小分队;带头建起了第一个警史馆、第一个指挥室、第一个阳光房,派出所整体工作阔步向前。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2012年,沱沱河站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17年、2018年,被评为全路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20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楷模”,并荣立集体一等功。郑xx获得火车头奖章,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派出所另有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2人荣立个人三等功。自派出所成立以来,他们救助遇险群众400多人,辖区危行案件、铁路交通事故一直保持着零纪录。( 作文网 wWW.zUowEnBA.neT )

作为全所“管家婆”,郑xx不分昼夜地忙碌。治安联勤联动他出面协调,法制教育他走户入校,所里民警、辖区牧民的日常琐事他也样样记挂在心——民警程建平妻子遭遇车祸,他发动全所进行捐款;民警史锟家庭发生变故,他婆口苦心彻夜劝导;牧民思求多杰老两口膝下无子,他自筹资金,按时送去大米、面粉;牧民阿妈拉的牧场离集市太远,他定期送去蔬菜米面……

爱人者,人恒爱之。2020年4月,因身体缘故,郑xx被调离沱沱河。离别时,辖区许多牧民闻讯赶来为他送行,他的脖子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

2020年12月21日,公安部发布第四期全国“公安楷模”名单,沱沱河站派出所上榜。闻知喜讯,郑xx百感交集。他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愿意再上沱沱河,那里有我患难与共的战友、日夜牵挂的牧民,更有我孜孜奉献的岗位和10年璀璨的青春岁月。”

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

郑xx不畏艰辛、坚韧不拔

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

十年来,作为一名铁路警察

他的初心与情怀始终未变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二)

杨xx

xx高速铁路公司xx站房指挥部高级工程师

杨xx,中共党员,xx高速铁路有限公司xx站房指挥部高级工程师,被评为xx高速铁路公司“党员模范标兵”。

2020年12月27日上午,京雄城际铁路首趟复兴号列车从xx站缓缓驶出,标志着连接首都北京和“未来之城”xx的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在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个人正站在站台上接受领导慰问。他仰着头,尽量不让两眼的泪水落下来。他,就是xx高速铁路有限公司xx站房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杨xx。

两年多的辛勤付出终于开花结果,他的内心怎能不澎湃?“我们勇当‘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无愧于身上肩负责任和使命!”杨xx激动地说。

梦想起航

1983年3月,杨xx出生在山西省襄垣县,从小就对各种车辆、机器感兴趣。杨xx的姑姑家在太焦铁路边上,当时他最喜欢去姑姑家走亲戚,因为能看到火车。

车轮与轨道摩擦的声音成了杨xx孩提时代最喜欢的“童谣”。一个铁路梦就此种下。

2007年,杨xx从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被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房建工程分公司录用,自此,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

“我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我国高铁建设起步。工作后,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沪宁城际铁路苏州站工程。”杨xx回忆道。

苏州站既有站改造工程是一个大工程。刚刚毕业的杨xx工作热情高涨,跟着师傅和技术骨干平均每天在现场走10多公里,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经过3个月的见习,杨xx开始接手夜班作业。当时,现场24小时不间断施工,每周至少要熬3个通宵夜班,这样的工作节奏他坚持了近两年。

“值夜班很锻炼人,现场施工作业不能减速,白天需要几个部门相互配合工作,晚上大都是一个人负责,非常考验协调组织能力和技术全面性,更能磨砺人的意志。”杨xx说。

杨xx工作认真努力,得到了项目部领导的充分认可。两年后,他被提拔为项目部技术科科长,成为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这些鼓励和认可让杨xx信心倍增、干劲更足。他不断学习,增强业务本领,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干部。

2007年至2013年,杨xx先后任技术科科长、技术主管,负责当时国内最深的73米地下连续墙施工、邻近沪宁铁路既有线15米深基坑作业以及站房下部地铁换乘站逆作法施工等任务。这些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杨xx对待工作踏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加上爱钻研的学风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优秀品质也帮他克服了许多困难,破解了不少难题。

干一行爱一行。在工地的摸爬滚打中,他对站房建设更有兴趣、更加热爱。铁路站房专业多、系统性强、施工组织难度大,正是这几年的站房建设实践,让他成了单位的“香饽饽”。

2013年后,杨xx又作为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兰新铁路哈密站、西成铁路(陕西段)站房工程施工建设,参与了青连铁路奎山镇站、岚山西站等站房施工技术指导。

每到一个新的项目,他都会结合各个站房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地域特点,提出新颖实用的设计优化方案和工艺工法。多年的磨炼,让他在站房的优化设计、细部做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参与到《四电工程与铁路站房接口手册》编制等工作中。

筑梦热土

2017年,xx新区设立,这里成为一片举世瞩目的热土。杨xx的命运,也在这片热土上改变。京津冀地区是全国路网密度高、交通运输繁忙的地区之一。2018年,杨xx被选调到xx站房指挥部,任高级工程师,主管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参与xx新区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能参与xx站建设,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激动地说。

但xx站可不是块“好啃的骨头”。体量大、技术难度高,在国内同级别车站中,建设工期紧张程度也是数一数二,更何况还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和做法,很难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如何科学系统地安排施工组织设计、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杨xx决定先从现场调查开始。经过短暂的迷茫,他心里有了主意:只有再建一个工程建设供应生态,才能解燃眉之急。

正式开工建设前,经过3个月的工程体量计算、施工工序和工艺研究等环节,杨xx和同事们终于在纸面上完成了2年时间建设xx站的目标。可是对于有丰富建设管理经验的专家来说,这还只是理论,要变成现实必须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杨xx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2019年1月16日xx站建设现场视频连线的场景。施工总指挥杨斌头戴安全帽站在脚手架前,他的身边站着一群战天斗地的建设者,正用双手将连接北京和xx的“中国速度”变为现实。“京雄城际铁路2018年2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底全线建成通车。”杨斌高呼一声,“同志们有信心没有?”“有!”嘹亮的回答响彻旷野。

鏖战xx

施工现场,就是战场。

由于指挥部全线集中办公地点离现场有段距离,杨xx就在xx站现场附近的村子里自费租了间宿舍,这样就能随时盯控现场的建设情况。

2018年底项目开工以来,杨xx放弃周末时间,全年无休,协调现场和技术方面的各种问题。从参建施工单位一进场,他就组织分析xx新区附近资源紧缺情况,积极推动自建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推进场地及路网优化布置,详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争分夺秒地缩短各参建单位施工准备时间,提前组织、提前策划、监督落实下一阶段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施工组织优化安排,杨xx和团队成员用最短的时间保证了混凝土供应,统筹了物料运输系统,提升了现场施工组织能力,为xx站建设快速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建设xx站,光保证工期是远远不够的。这个车站是站城深度融合的代表作,无论是结构特点还是建筑布局,都有新的理念。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杨xx和清水混凝土创新工作室成员多次组织研究技术突破的重难点,详细策划了2个方面和3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确保有充分的理论支撑、有足够的批量试件、有完善的实施工艺。

2019年2月,团队收集到周边500公里范围内各个产地的优质砂子、水泥、粉煤灰和石子共计60多种样品,杨xx也快成了“地材鉴别专家”。

他们采用排列组合的科学方式,进行各种不同组合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先后完成样品试件300余组,组织国内专家和院校共同筛选,仔细分析各试件的观感颜色、气孔率、抗压强度等指标。

“这个过程最考验各种指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往往会因为一个指标的比选或改进,而制作10多组甚至20多组不同配比的试件。”杨xx说。

这个阶段持续了3个月,总共加工的混凝土试件可以装满5个标准集装箱,终于取得第一阶段的成果,确定了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但这只是攻克清水混凝土技术难关的第一步。如何实现大体积施工、克服技术难点、形成成熟的施工工艺,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杨xx带着工作室的同事们反复研究,从理论上论证复杂节点优化、支撑模板体系等细节,通过大量的试错试验、组织多次专家论证,整合选择出最优组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正式清水混凝土柱顺利完成,达到试验样板效果,代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水平,得到了相关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

那一刻,他是幸福的。能参与这样的工程、面对这样的挑战,他感到无比自豪。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开通,杨xx欣慰地感叹:“我们日日夜夜奋战,为的就是这一天,值了。”

在“未来之城”的沃土上

他用智慧破解难题

用工匠精神书写

中国铁路建筑史上新的荣光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三)

李xx

xx局集团公司

xx站售票值班员

李xx,中共党员,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站售票车间售票值班员,曾获全路劳动模范、全路青年岗位能手、全路尼红式青年、xx省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从互联网售票到手机客户端售票

从部分实名制到全面实名制

从挂失补到窗口核验

……

每一次服务变革

对售票员而言

都意味着要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

承担更多的工作量

在平凡的售票岗位上

李xx用辛勤付出创造了

9年售票工作零投诉的骄人业绩

让青春之花美丽绽放古都窗口

勤学苦练成就“最强大脑”

1990年,李xx出生在xx的一个军人家庭。2007年,年仅17岁的她身披戎装,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通信兵。2012年,退役后的李xx经过铁路院校的专业培训,被分配到xx站,成为一名铁路售票员。

2012年9月30日,xx站迎来国庆假期出行高峰。这是李xx独立上岗后面对的第一个客流高峰。由于对电脑操作不够熟练,看着窗外如龙的长队,她的出票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

李xx埋头在电脑前忙碌着,排队的旅客抱怨她“速度太慢了”“业务不熟练”。当时的感觉她至今都忘不了:“我脸上火辣辣的,都不敢看窗外的旅客。”

这次经历激发了李xx学业务的斗志,她开始加倍努力学习,熟练掌握《客规》《价规》《服务质量规范》等规章制度,默画全国铁路接算站示意图,还自修了兰州交通大学铁路运营管理专业课程。

2015年,全路第五届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在宝鸡举办。这是李xx第一次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她一路过关斩将,在全局100多名售票员中脱颖而出,取得了xx铁路局售票员工种第二名的好成绩,也获得了参加中国铁路总公司比武集训的资格。

随后,李xx参加为期3个月的铁路总公司比武集训,每月考试都会淘汰排名靠后的选手。随着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李xx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困到了极限,不敢在宿舍待,一见床就想睡觉。于是,我6时一起床,头发也顾不上梳就到院子里背规,吃过饭去教室上课,中午睡半个小时,再学到零点。”李xx说,“我不停地掉头发,当时特别害怕自己头发会掉光。”

售票员竞赛内容包括实作上机、实作笔试和理论上机、理论笔试。3个月时间,李xx背下了考试涉及的基础规章,能够用50分钟时间默画全国铁路客运运价里程接算站示意图,包含219条干线名、560个车站名,其中有398个接算站、162个非接算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路第五届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李xx夺得售票员工种第三名,获得火车头奖章、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随着近年来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推进,李xx需要经常“刷新”自己脑海中的列车运行图。由于网络购票的普及,来窗口购票的人越来越少。

“有些人会和我开玩笑说,现在电脑这么强大,你的‘最强大脑’派不上用场了。但是我觉得,只要还有旅客需要人工购票,那我的学习和坚持就是有意义的。”李xx坚定地说。

温馨服务打造“明星窗口”

干一行爱一行。铁路客票实名制后,为了方便旅客了解购票流程,李xx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购票攻略,放置在售票大厅;实名制车票挂失补服务推行后,她又针对部分外国旅客不懂中文、交流困难的实际,制作中英文对照提示卡,让每个窗口都实现了“双语购票”;直达车票没有了,她会第一时间为旅客提供中转乘车方案。凭借娴熟的业务功底,李xx让每位购票旅客都满意而归。

年过八旬的冯xx是李xx的“铁杆粉丝”。2020年7月的一天,老人来到售票窗口,购买xx至云南某地的车票。老人浓重的地方口音让售票员一时不知所措。李xx看到后,将老人请到值班席并询问情况。得知老人是去往云南方向后,她马上联系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系统的同事帮忙确认地名。

距离老人目的地最近的是普者黑站,但xx至普者黑没有直达车次。李xx先帮老人购买了xx前往昆明的车票,并查询到昆明开往普者黑接续列车的开行时间。现在,冯xx每次出远门都会提前给李xx打电话。用老人的话说,“李xx就像自己家闺女一样”。

在做好售票窗口服务的同时,李xx还将服务延伸到窗口外。2019年,李xx偶然得知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部分赛事在渭南举办的消息。多年的售票经验让她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藏的“商机”。

随后,李xx紧锣密鼓地走访xx球迷协会,了解他们的乘车需求,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车站和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促成了xx首趟“球迷专列”的开行。“球迷专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备受热捧,几乎趟趟爆满。热情大方的李xx还被邀请走进赛场,成为“球迷专列”的代言人。

用心用情,最暖人心。热情温馨的服务,让李xx所在的售票窗口成了xx站的一张响亮名片。她总结的“细微服务、周到服务、参谋服务、忍让服务”售票差异服务法在全站推广应用,自己更是创下连续9年“零投诉”的服务纪录。

“以前微博搜索‘xx站售票员’会出来好多人。现在一搜,全都是李xx!”同事们纷纷为李xx竖起大拇指。

奋勇当先争做“最佳教头”

始建于1934年的xx站,承载了古城xx八十七载的城市记忆,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旅客集散地,也是全国少有的能通达全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车站。

作为全局集团公司唯一一个售票车间,xx站售票车间承担着为全局集团公司客运系统培养售票业务骨干的职责。“最强大脑”李xx责无旁贷地担任了“业务培训员”。

为提高车间职工的售票服务水平,李xx一心扑到培训上:当班期间手把手地教、业余时间一句一句讲。几年来,李xx带领的售票班组几乎将各级竞赛荣誉拿了个遍。

然而,班组业务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职工赵忻逸就是班组业务学习的一个“老大难”。由于性格急躁,学习客运规章对她来说十分困难;让年龄比自己小的李xx教业务,赵忻逸也有一些抵触情绪。李xx跟着她一起回家,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教。李xx的诚意打动了赵忻逸。2017年,赵忻逸参加xx铁路局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勤奋结出丰硕果,奋斗浇开幸福花。2017年至2021年,李xx所带的徒弟中,获得局集团公司级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前八名的就有20人,她本人成了名副其实的“金牌教头”。2018年8月,李xx被聘为铁路总公司兼职教师。

2020年12月,由于优异的岗位表现,李xx提职担任售票值班员,成为xx站售票车间最年轻的班组“领头人”。

越是上坡越是勇,担子越重越要担。李xx担任班组长时,正值万众瞩目的xx站改扩建工程进入攻坚阶段。一边运营一边建设的施工模式,给客运组织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

车站改扩建工程一刻不能停,售票服务水平一点不能降。随着售票窗口升级为旅客综合服务中心,李xx带领售票班组从幕后站到了台前,成为服务旅客的“颜值担当”。大家主动适应售票环境变化,加班加点做好售票服务工作,未发生一起旅客投诉事件。

今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xx举办。细心的李xx带领售票班组早早就开始服务准备工作:利用休班时间开展礼仪培训,提前默记市内各比赛场馆的乘车路线,梳理外地场馆乘车方案……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让十三朝古都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快步迈进;作为古城xx的亮丽名片,xx站即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旅客。

初秋时节,雨后古城褪尽浮华,古老的丹凤门与现代化的xx站北站房相映生辉。宽敞明亮的旅客综合服务中心里,李xx站在服务台后,热情迎接着每一位旅客,恰似一朵绽放的青春之花。

是“优秀士兵”

也是售票业务的“最强大脑”

闪亮成绩背后

是李xx在售票岗位

3000多个日夜的辛勤坚守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

用汗水和付出

描绘出最亮丽的青春底色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四)

王xx,中共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机械研究院副院长,获得专利27项,主持制定铁道行业标准4项,研发产品30多种,曾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荣誉。

早已立秋,但古城襄阳依然骄阳似火。坐落在襄阳工业园区的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在调试试验场上,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王xx头顶烈日,爬上一台新能源铁路工程车辆,仔细查看车辆作业平台关键部位,对调试后的车辆状态进行最后确认。这是王xx主持研制的国内首台混合动力隧道检修作业车。

今年以来,王xx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混合动力隧道检修作业车、隧道吸污车等5项新产品,公司获授权专利37项。带头技术革新、勇于攻坚克难,王xx立足岗位专注笃行,为“xx”腾飞插上了科技之翼。

“领头雁”远征高原

2001年,24岁的王xx大学毕业,之后进入xx重工公司工作。虽然当时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些机械车辆时,王xx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他立志要在这里干出个样子来。从那以后,这个从贵州山区走出来的青年凭借一股子韧劲儿,苦心钻研、追求卓越,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研发成果。

早期的轨道车辆和接触网作业车大多是机械传动。为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实用性,xx重工公司决定进行液力传动产品研制。作为革新者,王xx参与了公司大部分轨道车辆和接触网作业车的研发、制造、运用全过程。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砺和锤炼了王xx,使他迅速成长为破解技术难题的“领头雁”。

2017年,xx重工公司承接了高原大功率重型轨道车研发项目。传统的铁路工程机械面对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及风沙大等恶劣环境时,表现出“水土不服”,出现了发动机功率下降过快、在低温环境下重启困难等问题。

此前,全世界都缺乏轨道车在高原地区的运用经验,完全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这一年的冬天,王xx远征高原,克服缺氧、严寒等困难,破解大功率重型轨道车在高原条件下出现的各种运用难题。

针对高原负压、紫外线强、低温等一系列问题,王xx反复阅读有关专业书籍,提出“采用加强型增压空气系统、重尘空气过滤系统、特殊定制冷却装置、超低温稳定启动装置对轨道车进行改造”。经试验,这项改造保证了车辆在高原上具备良好的启动、超强的牵引等使用性能。

2019年3月,在高海拔铁路运行试验中,王xx主持攻关的高原大功率重型轨道车运行稳定,各项数据指标均达到标准,获得了用户的肯定。此项技术填补了高海拔大功率轨道车的空白。

20年来,王xx主持和参与研发的铁路工程机械产品种类超过30种,现已成为国内铁路工务、供电系统维修施工中运用广泛、作业高效的车辆。

寻突破革新装备

2010年,时任轨道车辆研究室主任的王xx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时速100公里、120公里、160公里轨道车辆进行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三化”改造。这项工作需要改进数十种车辆产品,整合数万种零部件,国内尚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复杂程度难以想象。面对艰巨的任务,该从哪里寻求突破?从来不服输的王xx没有被吓倒,暗下决心一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要不就是最好的‘三化’改造工作路线图吗?”王xx茅塞顿开,随即奔波于全国各地,深入施工一线收集用户意见。一次,用户提出轨道车在曲线外轨超高区段施工时,由于内外轨存在高度差,车辆在倾斜状态下作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公司研究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面对用户提出的问题,王xx组织技术团队开展讨论,最终形成了两套解决方案:一套是给车辆底盘增加调平装置,另一套是给车顶上的作业平台增加调平装置。

选择哪一种方案更好呢?两派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矛盾”交给了王xx,但他没有急于做决定。他说:“先做试验,再听听用户的意见。”他带领团队分别制订了两套试验方案,经过2000多次的艰辛试验,结果显示车辆平台增加调平装置安全性能更高。在广泛听取用户意见后,用户也表示更希望采用平台调平方式来解决问题,矛盾随之化解。

在整整2个月的时间里,王xx走访了全路几十家用户单位,收集了大量信息和意见建议。调研回来后,他又收集整理了10年来的售后服务信息,梳理以往产品的不足和缺陷,经过封闭设计、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成功实现时速100公里、120公里、160公里三大速度等级产品的“三化”改造。

后来,王xx在该系列产品的改造基础上,主持参与编写了《TB/T2187-2014起重轨道车》《TB/T2180-201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等4项技术标准,为规范我国铁路重型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的技术状态、统一技术标准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多次获得省市及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24项实用新型专利,主笔编写了2项铁道行业标准,为铁道机械装备更新、提高运输效率作出贡献。

育桃李传承匠心

作为专注于铁路基础设施养护装备研发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x重工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拥有一支奋发向上、具有超强驱动力的科研团队。作为公司专门从事专业技术研究的研究院副院长,王xx一直致力于发挥好骨干引领作用,倾力传承匠心,全面打造一支高新技术研发团队。

当好这支队伍的“领头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培养拔尖人才,建好带好队伍。2012年,在公司调试试验现场,王xx发现质检员赵建利踏实肯干,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果断向领导提议将他调入研究所,并与其签订师徒合同,全心全意培养这个徒弟。从对车辆工程、结构力学等理论知识的言传,到与工人、用户沟通等各种经验的身教,仅两年时间,赵建利就被培养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轨道车辆总体设计师。今天,赵建利已经成长为公司高级工程师、轨道车辆研究所所长。

此外,王xx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研发经验,组织研发团队成员开展讨论,让每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启发创新思维和破解难题的灵感。在遇到分歧时,他会带着组员们深入现场,坚持在实践中寻求答案。

2017年6月,王xx带领团队在xx研发中心封闭设计高铁综合巡检车。明确总体思路和设计难点、解决思路后,大家白天各自设计,晚上充分发表意见和观点,由王xx点评,再进行完善设计。4个月后,高铁综合巡检车设计圆满完成。在新车型试制过程中,王xx要求整个设计团队紧跟试验现场,与一线职工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设计的不足并逐步完善。最终,高铁综合巡检车成功研制。

多年来,王xx的研发团队先后走出7名高级工程师、1名研究所所长、1名事业部副经理。团队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第十八届铁路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王xx带领团队青年

大力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

破解一道道难题

攻克一个个难关

为铁路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五)

xx站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陇海线上的一个四等车站,有职工10名,其中党员8名,平均年龄51。6岁。面对特大暴雨灾害,车站值守的8名职工为滞留列车采购餐料、转移旅客,确保了916名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这里是宋朝杨家将穆桂英屯兵之地,东邻虎牢关、西接巩义、北望黄河,是古洛阳至xx至开封的官道,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陇海铁路经过这里,xx站应运而生。2021年7月20日,一场特大暴雨灾害将载有916名旅客的K31次列车困在了这里。

值守的8名职工紧急行动,开道采购餐料,涉水运送食物,想方设法补充饮用水,竭尽全力安全转移旅客……

列车遭洪水围困紧急求助

xx站站长李xx怎么也想不到,这场强降雨会给车站带来“极限挑战”。

7月19日下午,暴雨在xx西南部倾泻而下。xx站位于xx市高山镇的山沟里。山里天气多变,李xx抬头看了看天,超强的职业敏感以及连续不断的天气预警使他意识到,这次不一样。他迅速组织大家检查备品,到车站关键处所检查防洪准备情况。

“各岗位进入应急响应状态”“防洪备品状态检查完毕”“做好列车联控,及时通报司机前方防洪点情况”……车站当班职工赵振江的对讲机里接连传来急促的联控声。大家密切关注雨情和周边环境状态,绷紧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经与洛阳车务段联控,李xx得知,管内陇海线已有一趟客车因暴雨滞留。

这趟车就是K31次列车。当天15时56分,列车从xx站开出。17时33分,列车晚点1小时进入上街站。在上街站停留约8小时后,列车才再次启动。

xx站向工务部门及时获取线路状况,与列车做好联控,掌握其运行状态。李xx心里一直惦记着K31次列车运行情况,他预想雨势凶猛的情况下列车随时可能停靠xx站。

天色渐暗,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在雨水的冲刷下,铁路沿线山坡出现松动,泥土一块块滚落到线路上。“xx至巩义东区间出现边坡溜坍,影响行车!”7月20日凌晨,水害信息传来,李xx和车站值班员张剑峰立即联控区间列车,办理临时停靠业务。1时45分,K31次列车停靠xx站。

此时,列车上的916名旅客大多在梦乡中。担当该趟列车值乘任务的xx客运段乘务人员心急如焚:食物告急,旅客大多数是从xx上车,少有随身携带食物和水的。列车临停时间过久,原来的餐料、启用的防洪粮和上街站支援的食品都快耗尽。

“K31次列车请求车站支援补充餐食!”5时,李xx接到了列车长李红伟的求助。李xx迅速了解车上情况。xx到洛阳原本不到2小时的行程,列车走了10个小时。“旅客一定很着急。”李xx想,如果他们一觉醒来发现列车还没动,加上无水无粮,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李xx和列车长商量,先将仅剩的食物发放给旅客,车站立刻组织人员采购物资。

xx站一共只有10名职工,其中8名党员,平均年龄50岁左右。当日,由于暴雨,部分本应下班的职工主动留下来。值守的8名职工要解决900多名旅客的食物供应问题,这并不容易。xx站背靠xx村,村里有3000多人口,像样的商店只有一家供销社。

8名职工分成两组,副站长朱晓飞带着值班员张玉民、张来胜值守车站,李xx带领张剑峰、赵振江、雷建都、牛保才组成采购突击队。天色渐明,暴雨不停。车站两边山体的泥土随雨水滑落,站区已有不少积水,大家每前行一步都很困难。

重重障碍挡住了突击队的去路:车站到供销社唯一的公路被洪水冲毁,另一条小路也被泥石流覆盖,数棵倒伏的大树和落下的石块拦在路中间。

抢通这条采购物资的路,是他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8名职工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人力有限,没有机具,怎么快速抢通一条路?大家正愁眉不展时,家住xx村的党员职工牛保才站了出来。“村里的情况我比较熟悉,我去找村长想想办法。”他整理好身上的雨衣,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拄着一根树枝,一步步蹚着淤泥,往村长家的方向走去。

平常从xx站走到村里,最多用半小时。但在当天,牛保才在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1个小时。雨水打在他的身上,顺着脖子流进衣服里,里里外外全部湿透了。

“村长,村长!”牛保才一边用力敲响村长家的大门,一边高声呼喊。

村长打开门,被眼前的“雨人”吓了一跳。“一列客车被困在车站了,情况紧急,麻烦您派出村里的铲车,帮我们铲出一条路。”牛保才焦急地说明了来意。得知900多名旅客受困,村长立刻拿起电话,联系人员调动机械。

倾泻而下的暴雨、火速出动的铲车打破了村子清晨的宁静。村长坐上铲车,在牛保才的指引下往小路上赶去。很快,铲车在庞大的土堆中铲开了一条勉强能过人的小路。牛保才谢过村长,转身要走。村长拉住他问:“你母亲还在家呢,家里被淹了吗?”“顾不上了,辛苦您帮我去看看吧。”说完,牛保才快步向供销社赶去。

他赶到供销社时,大家已经开始采购所需物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没有运送工具。“咱们多跑几趟,自己搬回去!”李xx当机立断,搬起4箱食品快步走向车站。其他人也紧抱着好几箱食品快步跟上李xx。

此时雨势不减,大家抱着重物,走在泥泞湿滑的村间小路上。从车站到供销社,他们走了2个多小时才将第一批物资运送上K31次列车。

这群本不办理客运业务的人,突然变成了服务旅客的“跑腿小哥”。他们用了整整10个小时,在列车与供销社之间往返4次,向车上运送了100箱矿泉水、100箱方便面以及胡萝卜、鸡蛋等物资。

列车上,旅客们看到一小队人来来回回运送物资,焦虑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运送物资的职工都穿着黑色的雨衣,旅客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一名旅客问道:“这荒山野岭的,你们怎么还能把东西送上车?”李xx笑着说:“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都能送!”

17时,李xx和张剑峰再一次来到供销社。老板告知大家,这是最后一批物资了,所有仓储物资都售罄了。大伙将最后一批物资送上列车,回到车站,一个个瘫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后,大家喝着矿泉水,每人吃了一包方便面,这是他们当天吃的唯一一顿饭。“我们少吃一口,就能给旅客多送点。”李xx说。

916名旅客暴雨中安全转移

17时起,xx站水、电、路、网、TDCS系统全部中断。车站周围的山体在暴雨冲刷下,不断有泥土滑下来。李xx冒雨穿过股道巡视,他发现有几节车厢停靠的位置距离山体滑坡的地点很近,山上的泥水涌入股道,车上部分旅客出现惊慌情绪。

“必须想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确保旅客列车安全。”李xx和牛保才、张玉民、张剑峰围着车站寻找信号。东岔区、西岔区、大门口、山坡上……他们在雨中摸索了1个小时,终于,在移动信号塔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李xx的手机收到了微弱的信号。他立刻联系段部:“报告指挥中心,xx站请求支援……”

洛阳车务段了解情况后,让李xx等人一定确保旅客列车安全,并及时派出增援队伍。回到车站,李xx带领车站值班员雷建都和列车长、司机联控,引导K31次列车缓缓退行200米,移动到了安全地带。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7月21日5时30分,列车在xx站滞留超过了24小时,再次出现了物资紧缺的窘境。洛阳车务段接到李xx的求救信息后,立刻制订方案,调集管内力量、协调当地政府前往增援。距离xx站20多公里的上街站临危受命,克服公路被冲毁等重重困难,将30箱矿泉水、400个面包、5箱火腿肠等物资运送到了xx站附近。

上街站前来支援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迅速到位,牛保才协助他们将一箱箱物资搬运进车站,送上列车。旅客们隔着车窗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14时30分,xx站接到通知,铁路部门紧急协调地方政府,从上街、xx派出21辆大巴车,疏散K31次列车上的旅客。此时,进站道路中断,汽车无法直接开到车站,所有旅客下车后要跨越2条股道,再从狭窄的小路下山,下山后再走5公里,才能到达大巴车停靠点。

为了安全转移916名旅客,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默契配合。乘务员逐车引导旅客有序下车,下车后,由一人领队,另一人盯控队尾。李xx和牛保才走在中间,一路做好宣传指引和旅客防护工作。遇有年迈的旅客腿脚不便、所坐轮椅无法通过轨道,他们就抬着轮椅,一路将其送过去;有的旅客行李太多,他们就主动接过重物;车上还有百余名儿童旅客,他们引导孩子们排队安全行走……2小时后,全部旅客安全转移。

“我们终于放心了。”看着缓缓启动的大巴车,李xx长舒了一口气。

旅客疏散完毕后,牛保才想起家中的母亲。他匆匆赶回家,见屋里满地淤泥,年迈的母亲愁容满面。“娘,对不起!”牛保才鼻子一酸,低下了头。

李xx和家人失联了86小时。从7月20日早上开始,他一直忙于购买、搬运物资,协调现场工作,转移旅客,加上山里信号不好,一直打不通也接不到家人的电话。妻子姜静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联系不上李xx的她急得团团转。7月23日,姜静下班后立刻驱车赶往xx站。看到丈夫憔悴的面庞,她泪如雨下。

7月23日16时01分,K31次列车安全返回。xx站的职工们看着列车渐渐远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面对灾难

xx站干部职工舍生忘死、倾情相助

给人们带来无数感动

成为铁路人抗洪抢险的生动缩影

危难时刻

铁路人勇挑重担

用实际行动和实干精神

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六)

李xx

xx局集团公司

xx工务机械段大机司机

李xx,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工务机械段大机司机,先后获得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并被评为2019年度xx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

6000多个日日夜夜

开着大机征战四方、排除万难精修线路

xx工务机械段大机司机李xx

一步一个脚印、勇敢追梦

在平凡的岗位上

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把压力变为动力

锤炼过硬本领

2004年,21岁的李xx中专毕业后进入铁路工作。环顾四周,他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和自己一起分配来的14人中有12人是大学毕业生。

“想要从同伴中脱颖而出,我必须比别人更用心。”回忆起自己发奋图强的初衷,不善言辞的李xx坦诚地说,“长久以来的铁路梦一朝成真,自己既高兴又珍惜,这样的幸福事儿让我有了拼搏的动力。”

李xx出生于xx省曲靖市师宗县。1997年,刚上初中的李xx见证了南昆铁路通车运营的激动时刻。滚滚“铁龙”在他心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从此,他经常站在三楼的教室里远眺来来往往的火车。初中毕业后,这个从没坐过火车的少年第一次坐上火车去求学,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追逐梦想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圆梦需要一腔热血,也需要风雨兼程。李xx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风雨的洗礼化作成长的养分。

“以前只看到铁路工作很神气,没想到这背后有苦有累。”进入xx工务机械段成为一名大机司机后,李xx也动摇过。白天,大型养路机械持续的轰鸣声震得他的鼓膜嗡嗡作响,漫天扬尘直钻口鼻。到了夜晚,宿营车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大机司机长期在外作业,过着“吉卜赛人”的生活。“那时,连续几个月在野外作业,每天脑袋发麻,一脸灰尘。”李xx说。

但很快,李xx就下定决心:苦能吃但不能白吃,得想办法学习真本事。

李xx性格倔强,给自己定下了学习目标:要做一个“大机通”,不但要开好大机,还要吃透大机每一个部件结构性能,做到听音识机、快速排除故障,让自己的检修水平超过其他人。

面对构造复杂、技术含量高、型号多样的大型养路机械,好强的李xx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为了弥补业务理论知识缺乏的短板,他白天追着师傅学,晚上捧着书本学。别人下班休息了,他还拿着大机电路图琢磨。除认真学习机械性能和电路知识外,他还经常去故障现场仔细研究,认真钻研,实地查看故障发生的部位,追着技术员弄清故障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专业知识学习和现场经验不断积累,2007年,他获得了xx铁路局大型养路机械比武大赛的第一名。

从一名大机司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后,李xx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

把制造变为智造

推动技术创新

“10多年来,我见证了大型养路机械的升级换代和飞快发展。”李xx说,自己努力奔跑的这些年,xx铁路也在飞速奔跑。近年来,大型养路机械不断推陈出新,大型捣固机由步进式发展到连续式再到连续式捣固稳定车,镐头也由16个增加到了48个,控制系统由模拟控制面板升级至数字化控制面板,捣固作业效率和精度大大提升。

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升级也对李xx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他想方设法帮助大型养路机械克服“水土不服”和“一线一策”的困难。

2014年6月,沪昆高铁xx段建设进入决战阶段,工期紧任务重。就在全段干部职工加班加点抢抓工期的关键时刻,6台大型捣固车中的4台在一天内接连“趴窝”。由于09-32型捣固车锁定销和锁止块的设计缺陷,车辆出现抄平小车假锁闭现象。

要彻底解决09-32型捣固车抄平小车假锁闭问题,必须把大机抄平小车抄平杆从下向上截分为两节,改锁止块为锁止套。然而,抄平杆从下向上截分为两节,如何分将直接影响高铁线路正负1毫米误差的精度,有可能危及高铁行车安全。

段领导和工友的殷殷期盼让李xx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激发了他创新攻关的“牛劲”。

李xx给自己定下高标准:寻找并攻下误差在正负1毫米以内、接近零误差的制高点,这样就能保证高铁列车在高速运行中的稳定性。

为了攻克难关,李xx围着09-32型捣固车整整转了3天,白天在桑拿房般的发动机舱里光着膀子查图纸、分析锁定销和锁止块的设计原理和工作状况;在别人都进入梦乡的深夜,他独自在星空下冥思苦想。

最终,他找到了解决方案:在比对原厂图纸基础上,把抄平小车抄平杆从下向上截分为1270毫米、500毫米两节,改锁止块为锁止套,最终解决了抄平小车假锁闭问题。

改造过程中,十几个环节的技术难关被一一攻克,改造取得了成功。在喜悦的欢呼声中,捣固车又“精神抖擞”重新上阵。

把个体变为群体

带出“春色满园”

“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师傅,他不善言辞,却总是用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行动教育我们、引导我们,让我们沿着他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坦途大步向前。”入路第二年就在全路举行的大机司机技术技能比赛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李xx的徒弟严建岗认为,自己的快成长、快成才与李xx的教导和帮助分不开,李xx为他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李xx平时寡言少语,他的故事却在全段广为流传,年轻人从前辈们的讲述中借鉴着经验、汲取着力量。

“有故障,找李xx!”十几年无数次处理大机故障和攻克技术难关,让李xx有了大机“名医”的美誉。

2016年6月,南昆客专进入精调阶段,该段作业车组进驻作业现场。富宁站施工第一天,捣固车在对坡度为13‰的线路进行作业时,出现卫星小车不能向前走行的故障。李xx立即赶到故障地点,检查发现卫星小车向前电流过小。他按照日常故障处置方式对卫星小车控制板的P7电位计进行调节,但是卫星小车依然没有动作,所有检修人员都毫无办法,施工一时陷入停滞状态。李xx连夜翻看电路图,会同车间检修人员开展“头脑风暴”,对电路板的P8预置电流电位计进行调试,成功攻克了大坡度捣固作业难关,为高铁施工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凭着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李xx还总结提炼出“捣固装置诊断六步工作法”“环车检查四十七点”等成果,优化工艺工序,形成统一标准,方便大家又好又快地掌握技术技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入路培训中,段上都会安排李xx授课,并在大型养路机械司机中级工、高级工考试中邀请他担当考评员。借着培训考评的机会,李xx把自己多年的学习实践成果与大家分享,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为xx铁路大机作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圆梦需要一腔热血

更需要风雨兼程

用技术强骨、用匠心铸魂

李xx在平凡的岗位上

描绘出不平凡的色彩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七)

陈xx

xx局集团公司xx车辆段库检车间车辆电工

陈xx,中共党员,xx局集团公司xx车辆段库检车间车辆电工、高级技师,6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2017年度铁路工匠”、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等荣誉。

近日,在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车辆段库检车间陈xx工作室里,一盏昏黄的灯光下,工作室带头人、车辆电工陈xx正聚精会神地维修一台车辆电子设备。小小的器件在他长满老茧的手掌上仿佛有了生命,不一会儿,便由散落的状态变成一台完整的设备。

500多件!这是陈xx工作室成立以来平均每年维修的车辆电子设备数量。沉浸在这些复杂的车辆电子装备里,陈xx30年来潜心技术研发,迄今为止已获得6项国家专利,累计为单位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

“门外汉”的修炼之路

陈xx从小就痴迷电子产品维修,梦想成为发明家。1991年,他进入xx车辆段,成为一名车辆电工,负责客车车辆电子电器的检查和维修。

然而在学校时,陈xx学的专业是机械钳工。对于电工工作,他没有任何专业基础,是个名副其实的“门外汉”。

“电工一样能实现发明家的梦想。”抱着这样的决心,年轻的陈xx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决心从头学起。白天,他在班组里虚心学习,向老师傅请教电路知识;晚上回到家,他便与书为伴,悉心钻研理论知识,一看就看到大半夜。为了给自己充电,他还订阅了多种电工知识方面的杂志。每逢节假日,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书店。

日积月累,陈xx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客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有了深入理解。在工作中,他已经能够运用观察法、测量法、对比法、替换法、排除法、短接法等方法快速排除客车电气故障。

2003年,xx局集团公司引进了两列动车组。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辆维修工人发现该型列车的集便器排污阀故障率很高。这种排污阀是从外国原装进口的,一个就价值6万元。集便器维修费用居高不下,作为维修人员之一的陈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陈xx借着厂家技术人员来段里维修排污阀的机会,仔细留意拆装设备时的顺序,记录故障分析情况。下班回家后,他将密密麻麻标注着排污阀故障处理的内容整理归纳。仅3个月时间,他就记录了2万多字的该型号动车组集便器排污阀典型故障处理方法。

根据记录总结的排污阀故障案例,陈xx将原排污阀拆除后,尝试用价值3000元的国产气动阀进行替换。由于安装空间狭小,安装新阀存在一定困难。他对新阀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新阀的尺寸绘制了多张安装图纸,并制作了安装架,经过数次改进后终于取得成功。

这次攻关成功,不仅每年为单位节省维修费用100多万元,而且大大降低了排污阀的故障率。

初次“小试牛刀”便大获全胜的陈xx并不满足。他又带队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攻关,相继解决了一系列影响客车安全的突出问题,成为车辆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家。

“修车匠”的不懈追求

21世纪以来,铁路客车装备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入xx车辆段。xx局集团公司2008年引进的DC600V新型直供电客车,是目前该局集团公司配属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普速客车。

2009年,新型直供电客车厂家质保期结束后,由于供货厂家实行技术保密,列车逆变器、充电机等设备的维修成为库检车间面临的技术难题。当时,车间作业人员还没有掌握电路板的修理技术,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只能请厂家派人前来维修,每年的维修费用高达300多万元。

关键时刻,陈xx主动请缨,决定尝试自己进行修复。那段时间,他一边带领班组业务骨干分析电路,一边将可回收利用的电气元件、电路板收集起来,通过申请采购一些零部件和小型电气元件,使用排除法,一件一件地比对,推导出各个元器件的型号。

一块电路板由十几种精密的电气元件组成,光是绘制设备原理图就耗费了陈xx和他的团队4个月的时间。在搞清楚设备的原理与型号后,陈xx和同事们便开始对设备进行故障模拟试验。

经过上千次试验,他们终于摸清了DC600V新型直供电客车电气设备的底,实现各类电路板的自主维修,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2015年,由陈xx主导研发的列车DC600V逆变器过分相模拟试验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车间党总支书记朱艮云算过一笔账,自陈xx自主研发的DC600V逆变器故障自动排查装置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为单位减少配件委外维修费用1300多万元,减少新品购置费用600多万元。目前,6项由陈xx主导研发的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总教官”的独门秘籍

陈xx知道,要按时高效完成车辆检修任务,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技术能手。

2013年,单位让陈xx担任库检车间教练,负责职工的日常技能培训工作。陈xx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当上车间的“总教官”后,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业务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耐心为他们讲解车辆电气设备维修专业知识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办法,手把手教授疑难故障处理技巧,使车间职工的整体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这些年,通过陈xx在专业知识和岗位技术上不遗余力地“传帮带”,17名职工走上了管理岗位,9名职工获得了技师、高级技师资格,100多名职工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2014年11月,xx车辆段成立了以陈xx名字命名的“陈xx大师工作室”,致力打造“节支降耗攻难关、示范引领传帮带”的党建新品牌。

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陈xx积极带领大家开展课题攻关、技术革新、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等活动。2015年以来,从列车DC600V逆变器过分相模拟试验装置到三项逆变器的检修装置,工作室平均每年获得一项国家专利,为xx局集团公司节约了不少检修成本,提高了客车的检修质量和效率。

“杂物间”的技术攻关

在库检车间的长时间坚守,让陈xx头上不断生出白发。妻子刘思幼看到后很是心疼:“50多岁了,但他工作起来就像一台不知疲倦、上紧了发条的机器。”

从她认识陈xx的那一天起,那把电烙铁几乎和他形影不离。二人结婚后,他回家鼓捣最多的就是电气元件、机械设备、电路板……

为实现DC600V新型直供电客车车内电气设备及电路板自主维修,陈xx把“家”安在了车间里,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开展项目攻关。为了支持丈夫开展技术研究,刘思幼把家里的杂物间腾空,布置成工作室,还为他购置专业的试验台和试验设备。那段时间,陈xx只要回家就往工作室里钻。

正是拥有这份钻研的韧劲,陈xx成功研发出了列车DC600V逆变器过分相模拟试验装置。为此,陈xx感动地说:“军功章也有我妻子的一份!”

早在2000年,陈xx就因为突出的业务表现被单位提拔到科室管理岗位。但在离开机器设备的那段时间里,他百般不适,吃不下也睡不香。为了能潜心研发事业,他主动放弃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机会,申请回到一线技术操作岗位,这让妻子难以理解。后来,陈xx的一句话打动了她:“你和电子研发都是我一生的挚爱,我一个也不能失去。”

30年来,在铁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中

陈xx努力研发,不懈追求

以铁路工匠的专注与坚韧

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材料(八)

吕xx,中共党员,现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总结构师,正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铁设计先进生产者、十大杰出青年、十年艰苦创业十大杰出代表等荣誉,2018年获得xx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正当壮年却两鬓斑白,长年的操劳让1976年出生的吕xx看上去比同龄人年纪稍大。从隧道专业的一名普通设计师成长为隧道建设专家,并担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总结构师,22年来,吕xx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专业,让事业和人生价值得以无限延伸,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镌刻在一座座通向光明的隧道里。

一线磨砺筑根基

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但吕xx从小在家庭中并未得到特殊的关照。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一直在外公外婆的大家族里生活。吕xx说,他的外公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至今仍然清晰记得30多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外公光着膀子,围着毛巾,拿着笔和尺子伏案作图的场景。昏黄的白炽灯下,外公神情凝重,挥汗如雨。当时,吕xx就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外公一样,成为一名建房修路的工程师。

平日里,军人出身的父亲对吕xx的管教是比较严厉的。父亲常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长大了,最好是走出这个小县城,为国家、社会干点有意义的事。”

在父亲的影响下,本科就读工民建专业的吕xx在攻读研究生时选择了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他认为隧道在中国交通建设实践中更具实用性,国家更需要。

2004年担任新包神铁路隧道设计负责人时,吕xx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他们承担设计工作的线路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万吨铁路,沿线分布着4座长大隧道,共15。43公里,隧道断面跨度大、隧址区冲沟密布、地质条件恶劣。吕xx带领设计组上山下沟,深入调研、搜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他们将模块化等先进思想应用于设计,并考虑到地域性、实用性,设计方案得到了建设单位及鉴定中心的高度肯定。

配合施工过程中,吕xx白天有空就往现场跑,晚上思考归纳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多次在工程难点问题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起吕xx,参建单位很多现场施工负责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可是个细心肯干的好小伙!”

设计实践中,吕xx习惯于从总体布局规划出发,全面考虑各方需求。新包神铁路下穿包茂高速公路时,他做出的康巴什联络线涵洞设计,创造性地在涵洞两侧设置了大直径排水暗管,成功解决了大风沙区长大路堑排水排沙问题,既降低了成本,又满足了功能,同时还保证了公路路基安全。

2005年,吕xx就任xx地铁4号线动—白—学区间桥梁桩基托换设计负责人。区间下穿中关村南大街长河白石桥,是该线的一级风险源,技术要求非常高。中关村南大街是xx的城市主干道,长河白石桥临近中关村南大街与西外大街的交叉路口,交通繁忙,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需对该桥10根桩基进行托换,总共托换轴力达2000吨。设计过程中,吕xx组织同事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计算分析,提出了最大限度保留原结构传力路径的设计思路,为整个设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们采用主动托换新技术,精准地控制了桥梁变形,出色地完成了设计任务。

常年从事隧道设计,一次次临危不乱、承压解困的经历让吕xx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业内有了小小的名气。因此,在京张高铁项目批复后,吕xx有幸被选中参加了这项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的建设。

京张高铁树丰碑

青山环抱中的青龙桥站,毗邻巍巍长城,曾因“人”字形铁路而闻名。在青龙桥站下方,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最大埋深102米,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大。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当下与历史、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形隐于山”的重任落在了吕xx身上。

京张高铁设计团队涉及30多个专业,工程师300余人。“前期工作我们做了7年,设计材料堆起来有1层楼那么高,相当于其他相同长度铁路设计量的4倍。”吕xx说,先辈们曾用曲线尺、计算尺、水平仪、经纬仪等最基本的工具,一厘米一厘米地绘制了京张铁路。今天,拥有更多先进装备的我们更要精益求精。

在京张高铁建设中,吕xx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京张城际铁路大跨度深埋地下车站综合修建技术研究”“京张高铁八达岭地下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京张高铁城市密集区复杂地质高风险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课题及“京张城际铁路新八达岭隧道极限状态法设计方法研究”“铁路隧道高品质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诸多科研项目,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在专业人士眼里,吕xx是一位极具系统思维和专业素养的设计师。他主张在京张高铁设计中,不要追求“大而奢”,而要琢磨“小而精”,要建设“实用、适用、先进、人文”的工程。设计的产品要做到“精和巧”,设计人员要做到“智和恒”,体现工匠精神。

吕xx始终把人民安全和便捷放在工作的首位考虑,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贯彻到设计工作的每一张蓝图中。在八达岭长城站设计中,他利用施工辅助坑道设置了环形救援廊道系统,并组织研发了可视化智能防灾救援指挥系统,解决了深埋大型地下车站防灾问题。在设计中,他设置了84米长的大扶梯,减少了旅客频繁上下扶梯的不便;设置了斜行电梯,破解了老弱病残旅客通行难题,体现了对旅客的人文关怀。同时,他设计了清污完全分离的排水系统,实现了每一滴清水都还给自然、每一滴污水都得到处理的环保目标。此外,他还组织研发了精准微损伤爆破技术,将爆破开挖传至长城的振动速度降低到1毫米/秒,对长城几乎没有影响,实现了对文物最大程度的保护。一系列周密的思考、细致的设计、精准的措施只为设计出体现现代建设理念、让人民满意的车站。

吕xx认为,老一辈工程师、科学家默默耕耘基础理论、基础方法,为我们打牢了创新的根基。祖国一辈辈建设者挥汗如雨,殚精竭虑,为我们打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我们才有了可用的理论、先进的设备、充裕的资金来建设京张高铁这项伟大工程。他说:“我们在这里建设的不应只是实现功能的工业工程,更应该是历久弥新的遗产工程,是民族复兴的一个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对我们这辈人的期望。”

初心无悔建功勋

如果说每一条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吕xx的理由就是把理想放飞到海角天涯,把青春交给大美中华。在吕xx的内心深处,隧道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谋生的饭碗,而是实现理想、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

在负责原铁道部隧道标准图编制工作中,吕xx率先对落石冲击荷载进行详细模拟计算,深入调研,提出明洞按落石荷载控制设计的理念,并结合施工实际提出了多种优化结构,推动了铁路隧道的技术进步。在担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副总工程师后,吕xx率先引入了需求导向设计概念,增强设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竞争力,并对传统结构形式进行改进创新,加强设计先进性和经济性。经验推广后,有效提高了城交院隧道设计水平。

同事眼里的吕xx谦逊又低调。他会将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同事,同时也虚心地向各岗位各专业的同事学习和求教。从业以来,他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留下一串串闪亮的足迹,曾获得2008年度中铁设计先进生产者、2012年度中铁设计十大杰出青年、2014年度中铁设计十年艰苦创业十大杰出代表、2018年xx市劳模荣誉称号。

如今,作为城交院的领导班子成员,吕xx不忘提醒自己戒骄戒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多年来,在孩子尚小、父母年高体弱的情况下,他依然勤恳工作,经常加班至深夜,设计完成后,他坚持亲赴现场检查指导。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已是新天地。当年那个拆掉父亲自行车链条制作链子枪、拆掉外婆家的篱笆墙搭房子的小小顽童,如今已成家立业,在祖国的交通蓝图上勾画着自己的人生精彩。这也让吕xx的父母感到莫大的欣慰。

为祖国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是吕xx父母的期望,也是吕xx的初心所在。面对荣誉,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能为国家的铁路建设贡献一份微薄力量是我的本分;作为中铁设计大家庭的一员,我一定尽我所能,为我热爱的事业添砖加瓦。

壮丽山河间、万里铁道上

一条条穿越山脉

连通光明的隧道

让吕xx的平凡人生闪耀着

不平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