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张xx
xx局集团公司
xx机务段满洲里运用车间出国班组司机长
张xx,共产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满洲里运用车间出国班组司机长,曾获xx局集团公司创先争优“百名标兵”荣誉称号。在疫情防控的500多天里,他离家400余天,高质量完成225列中欧班列牵引任务。
“古时是清脆的驼铃,现在是火车的轰鸣,一条条铁路托起‘钢铁驼队’,飞驰在亚欧大陆。路在脚下,梦在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段文字,出自铁路职工张xx的笔下。
张xx,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满洲里运用车间出国班组司机长,也是满洲里口岸首批中欧班列出国司机之一。职业理想紧扣时代脉搏,他手握闸把,穿梭于中俄国境间,留下了新时代铁路人的奋斗足迹。
永当先锋葆本色
“小时候,父亲是我的榜样。现在,父亲把我视为全家的骄傲。”53岁的张xx提到父亲眼中的自己,一脸自豪。
张xx出生于铁路世家。20世纪60年代,他的父亲、两个叔叔响应党中央“当兵光荣”号召,离开农村,先后入伍。父亲退役后来到铁路工作,成为一名给水工,与在铁路小学当老师的母亲成了家,扎根满洲里。“我爸总念叨,共产党让咱家过上了好日子,要记得共产党的好。”张xx说,父亲念党恩,工作上苦累脏险干在前,连子女的名字都没按族谱起,而是叫晓红、晓军、晓伟。
受父亲影响,张xx18岁时参军入伍,立志报国。他经常给自己加码,得知要练“倒功”,就偷偷找沙坑一遍遍摔,正式训练时“一招过”。凭借这股要强劲儿,张xx的军事技能提升迅速,在一次比武中获得“神枪手”称号。入伍不到7个月,张xx在同期兵中脱颖而出,成为班长,与12名老兵班长一同带新兵。只要有科目达不到前三名,他就和新兵一起自罚,“开夜餐”重练。因军事素养优秀,入伍两年后,张xx光荣入党,是同期兵中入党的第一人。
一日为兵,一生是兵。1990年,张xx退役后成为满洲里机务段的一名职工,跟随副司机学习。面对柴油机理论和蜘蛛网似的电路图,文化水平不高的张xx懵了。“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后退’二字!”他坚信笨鸟也能遨游高空。柴油机部件都是英文标识,他就用汉字标记硬背;整套电路图错综复杂,他就分块“抽丝剥茧”誊抄下来回家练。很快,张xx掌握了机车构造、性能、原理以及机油系统电路、柴油系统电路等专业知识,还能“一笔画到尾”,精准无误。
就这样,张xx一步步战胜自己,成了全段典型机车“青年号”的副司机。出乘时,他多次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穿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制服,拉着不一样的行李箱,走路板板正正。老职工告诉他,那是出国班组,承担中俄跨境9。8公里国际联运任务,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全段司机的梦想。张xx眼馋了,经常偷看他们出退乘。“全路司机很多,但是出国司机凤毛麟角。我誓要进入这个无需奖章也自带光环的团队。”年轻的张xx立志走出国门。
1992年11月22日,张xx迎来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天——出国班组要补充副司机,凭借过硬综合素质,他被选中了。
“终于跨出国门了!”张xx的父亲得知喜讯后激动地说,“我儿有出息。”从此,张父逢人必说儿子是机务段出国班组的。
勇担使命守阵地
“不辱使命,为国争光。”自从进入出国班组,张xx就把班组精神铭刻在心。
副司机负责协助司机联控信号、处理应急故障,不需要摸闸把,但张xx深知“出国无小事”。因此,他把每一趟任务都当军令来完成。
满洲里站至俄罗斯后贝加尔站间9。8公里的跨境路,虽不长,但曲线多、坡道达7。5‰,且俄方信号机右置,正与中国相反,行车组织规则不一。张xx快速记住俄方5处信号机精准位置以及关键处所,提前提示司机。“看到师傅游刃有余,我心里真痒痒。”张xx期待能早日握住闸把。师傅孙士会深知徒弟心思,见缝插针地进行教学。张xx及时把操纵技巧、故障处理要点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有时为弄清继电器及触头、接线的位置和作用,退乘后还在车上研究。未握闸把,他已练成“活规章”。
张xx说:“我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不只是操纵技巧,更重要的是责任心,时刻把国家形象、中国铁路形象放在第一位。”
出国司机选拔条件严苛,党员身份、技术业务精湛是基础,还需3年司机长经历。早已做好准备的张xx抓住段里补充司机的时机,考取驾照,并在国内班组历练成司机长。
2008年7月13日,梦想照进现实,张xx终于成为手握闸把的出国班组司机。“登到心中的‘山顶’了!激动、骄傲的心情没有语言能形容。”张xx说,那天父亲特意叫上全家人到饭店庆祝。
去年,张xx的工作节奏被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出境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出国班组的班制被迫调整:出乘人员在车间集中管理点连续工作一个月后,到地方政府指定隔离点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健康管理7天,日勤7到8天,进入下一轮循环。随后,集中隔离又增至21天。从疫情开始至今500多天,张xx和他的伙伴们离家达400多天。
按防疫规定,出国司机不能共处一室,要实现彼此无接触。担心长期隔离的同伴们情绪受影响,爱说爱笑的张xx经常在群里“蹦”出一句冷笑话,舒缓大家的紧张情绪,却把自己的心事藏在心底。面对疫情下肩负的运输重任,他对妻子说:“这时候有杂念就是逃兵,我要坚守运输阵地,家里就交给你了。”
自集中管理以来,出国班组安全牵引2925趟中欧班列,张xx机班完成225趟牵引任务。中国生产的机械设备、防疫物资、电子产品等被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市场,为国际供应链稳定输送“中国力量”。
传承精神建新功
“别惦记我们,你照顾好自己身体,不能耽误工作。”张xx81岁的父亲深知儿子责任重,反复嘱托。
去年8月,张xx的母亲到北京做胆囊切除手术,直到母亲出院他才知道。今年7月,张xx在与爱人的通话中,得知父母心脏老毛病犯了,双双住院,第一时间跟母亲视频通话。母亲怕儿子担心不敢接,最后还是父亲接通了视频:“我们都挺好的,你要专心工作,不能分心啊。”那一刻,张xx的泪水夺眶而出。让张xx牵挂的还有不到20个月的外孙。他说:“离开时间太长了,孩子都不会叫姥爷了。”
张xx把一家老小托付给爱人、姐妹,从未向车间志愿服务队求助过。车间曾提出过为张xx串班,却被他拒绝了:“我下来,我的搭档也得下来,整个团队的出乘顺序就都乱了。”“中欧班列没因疫情中断,而是逆势上扬,倾注了铁路职工的无言付出。”满洲里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宋国庆说。
“出国班组成立于1953年,丰碑在前,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只有‘为国争光当先行’一条路。”张xx说,中欧班列的开行质量事关“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荣誉,不能有半点松懈。
如今,奋斗不止的张xx早已成为28名出国司机中的3名司机长之一。为保证中欧班列运输安全畅通,他持续摸索操纵技巧。针对冬季雪后钢轨滑、机车易空转的情况,他摸索出一边调整手柄变换动力,一边有节奏撒砂增加摩擦力,让机车匀速爬坡的方法。他总结的内燃机车故障不起机、不发电等“八不一停三处理”判断顺序和应急处理方法,推广至整个出国班组。出自 wwW.zuoWEnBA.nEt
作为司机长,张xx凡事率先垂范。2019年,出国机车更型为和谐N5型大马力机车。他带头攻关,总结出安全“十心”作业法,成为班组准则。和张xx搭档近5年的刘剑说:“我刚进入出国班组时,老张‘手把手’逐项教我坡道操纵、解锁时机等操作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令张xx欣喜的是,中欧班列刚开行时车型较多,盖车、敞车、平车都有,如今则是清一色的集装箱列车,统一喷着“中欧班列”字样,每天最多发车五六列。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中欧班列开行越来越密集。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张xx共向欧洲运送了959列“中国制造”。虽然越来越忙,但张xx打心眼里高兴:“我们国家正在越来越强大。”
个人理想紧扣时代脉搏
人生价值融入时代发展
张xx一步一个脚印
不负时代逐梦前行
用实干成就梦想
篇二: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李xx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工务段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曾获得全国铁路“最美春运人”、xx省“xx好人”、xx局集团公司“安全功臣”等荣誉。
处暑后的豫西山区,秋雨绵绵。8月30日6时许,“天窗”点开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工务段三门峡桥隧车间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李xx,带着3名职工登上杨连第大桥,检查护轨、螺栓、枕木等设备。
桥上的355根枕木,李xx每根都熟。他拿着检修锤认真检查,雨水顺着雨衣帽往下流。常年在户外作业,李xx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哪怕是颗小螺丝钉,都要保证安全。”李xx说。
今年是李xx守桥的第13年。他的爷爷、父亲都在这儿工作过。李xx手握接力棒,发扬杨连第“登高精神”,精检细修、攻坚克难,用忠诚守护着大桥的安全畅通,确保桥梁设备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
心中住着英雄桥
“我在这块土地出生、长大、工作,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提到杨连第大桥,李xx难掩激动。
杨连第大桥地处xx省三门峡市,位于陇海铁路观音堂至庙沟区间,以“登高英雄”杨连第的名字命名。它的原名为陇海铁路8号桥,1921年由法国、英国、比利时专家共同设计,历时4年建成。大桥高45米、长172。5米,东接槐沟隧道,西连陇海铁路最长的硖石隧道,四面峭壁环绕。李xx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这座桥的守护者。他们不仅留给了李xx铁路人的血脉,而且留给了他“登高精神”和铁路人的情怀。
1957年,李xx的爷爷李德旺来到杨连第桥隧工区,在没水、没电、没路的艰苦环境中坚守了18年。1975年11月,李xx的父亲李长贵来到杨连第线路工区工作。1979年3月,李长贵结婚后把家安在了工区。30多个春节,他都留在工区值守,把团圆机会让给其他职工。
1980年,李xx出生。在少年李xx的眼里,父亲总是严肃而忙碌的。短暂的亲子时光中,父亲最常讲的就是杨连第烈士的故事。从儿时起,一颗守护英雄桥的种子就种进了李xx的心田。2000年,李xx从部队退役,成为一名铁路职工。2008年,他主动申请离开条件好的地方,来到杨连第桥隧工区工作。第一天上班,父亲就叮嘱李xx:“到了桥上,班要接好,工作要干好,更要把杨连第‘登高精神’传承好。”后来,李xx才知道,这是当年父亲到杨连第线路工区上班时,爷爷嘱咐他的话。
以前,每次经过杨连第大桥,李xx总会想起儿时的故事和父辈们巡视检查桥梁的场景。当真正从事这项工作后,他才认识到守桥的不易。
“工作中,除了检修养护桥面、桥肚子里的各种零部件外,还有一项高难度的高空作业。”李xx说,对桥梁钢构架、托架进行检查、除锈、刷漆时,需要蹲或坐在一块悬吊于桥下的狭长木板上,稍微一用力,木板便在高空中晃动,就像荡秋千。第一次“荡秋千”,李xx吓坏了。“师傅不让干活,只是坐着体验,我的腿就一直哆嗦不停,两手紧紧地抓住安全绳。”李xx说。
恐惧出于本能。李xx想尽快克服恐惧。下班后,他来到桥下的“英雄登高处”。看着桥墩上一块块铁夹板,想到杨连第烈士登高的情景,他的心里渐渐有了勇气。“我也曾是一名军人,他能做到的,我也能!”此后,再有“荡秋千”作业,李xx总是冲在前面。
45米相当于15层楼高,普通人走在桥面上,免不了腿软目眩。“空中作业最大的特点是缺少支撑点,有劲儿使不上。地面十几分钟的作业,悬在空中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努力。”李xx说。在杨连第“登高精神”的感召下,李xx专心跟着师傅学习业务,不仅战胜了恐惧,而且迅速掌握了标准化作业技巧,能够从容淡定地规范作业。他也因此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秋千哥”。
经过10多年的历练,李xx从一名初级工变成了技师,从一名桥隧“菜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工长。他守好英雄桥的底气越来越足。
用心守护英雄桥
李xx所在的工区只有7个人,他们担负着47座桥梁、10座隧道和107座涵洞的养护维修任务。其中,养护维修杨连第大桥是最重要的任务。面对繁重的工作,李xx合理安排分工,让有限的人力发挥最大作用。在执行高空作业、隧道打冰、山体挂网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总是冲在前面。
陇海线车流密度大,繁忙时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安全是李xx最挂心的事。“高处作业一定要正确系好安全带,切莫心存侥幸。”在工区的安全警示室,李xx每月都要对着图片展板向工友逐一讲解,进行警示教育。李xx将典型案例与本工区实际相结合,帮助大家熟练掌握新版十大违章行为、九个“十不”措施等内容,从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
作业前,李xx总要充分做好安全预想,提前一天找准次日工作的安全关键点,对工友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提示。“每次出车前,李工长都会嘱咐我检查车辆。尤其当前正值汛期,我们必须保证车辆状态时刻保持良好,做到接到险情后10分钟之内就能出发。”负责驾驶工区工具车的马志铜说,“有工长督促,我们心中警钟长鸣呢。”
相比于夏季高温作业,冬季作业对李xx来说压力更大。杨连第大桥地处峡谷,位于两山之间的一处风口地段,冬季经常出现大风天气,低温常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这时大桥钢梁和连接零件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冬季,李xx带领工友们加密检修作业频次,全方位检修大桥梁体连接部件、枕木和桥梁下部的墩台、支座等,确保大桥安全。
“严寒天气,漏水的隧道一周内就能形成超过1米长的冰柱,如不及时处理,将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李xx介绍。冬季,他和工友们每周都要克服道路积雪、路滑和施工场地狭窄、照明不足等困难,在10座漆黑狭长的隧道里徒步检查洞壁和线路道床结冰情况,及时消除各类隧道设备病害。2018年春运,李xx在观音堂隧道检查时,发现壁顶附着一个大型冰柱。李xx率先拿起工具、爬上梯子,刚一敲击,整个冰柱突然掉落,险些把梯子砸翻。“‘天窗’只有60分钟,大家抓紧把冰清理出去!”李xx第一反应不是个人安危,而是线路安全。他和工友们一起把冰柱打碎,用最快的速度将100多公斤重的冰块搬出了隧道。
在实践中,李xx总结出了“严、全、细”三字工作标准,即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要严、桥梁设备检查要全、桥梁设备整修要细。他组建了QC小组,就大桥木枕防腐技术、钢梁连接部位防锈处理等课题进行攻关,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大桥设备质量。班长刘冬说:“李工长工作标准高,我们也主动向他看齐。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020年6月,观音堂隧道口风化石较多,存在落石风险。李xx带领4名职工在山体上挂设防护网。他们每天6时出发,20时返回,连续作战50天,在山体上挂了近2000平方米的防护网,有效确保了汛期行车安全。同年9月,在为期半个月的杨连第大桥“美容”施工大会战中,李xx带领党员施工突击队克服作业场地狭窄、高空危险等困难,对钢梁、墩台、支座等设施进行清洗、除垢和刷漆,圆满完成了任务。
多年来,李xx和工友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守护大桥安全,先后消除多起安全隐患。2010年3月19日13时30分,杨连第大桥北侧山腰发生火灾,着火面积达70多公顷。李xx第一时间带领大家赶到现场,和守桥武警官兵一同连续奋战3个多小时,将大火全部扑灭,确保了大桥安全。今年1月11日,职工在外出作业途中发现大风把多片6米长、1。6米宽的彩钢瓦吹到了路堑边坡上。接到通知后,李xx立刻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赶到现场,迅速将彩钢瓦拉走,并找到相关居民,提示其做好固定,保障行车安全。
百年过去,大桥依旧,风笛声声,列车飞驰。望着杨连第大桥,李xx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讲好英雄桥故事
“坚守奉献、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这是新时期杨连第‘登高精神’的内涵……”放下检修锤、拿起麦克风,李xx又是个“讲故事的人”。
“登高英雄”杨连第的事迹,李xx早已烂熟于心。李xx当起了杨连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义务讲解员,带领大家建设好教育基地,传承好英雄精神。多年来,李xx定期带领职工去杨连第烈士纪念碑祭奠、清扫,到杨连第烈士纪念馆讲述英雄故事,坚定大家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每年清明节前夕,许多游客和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杨连第烈士纪念碑前缅怀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李xx先后接待路内外参观人员1万多人,义务讲解300余场次。“每一次讲解不仅是对烈士的缅怀和纪念,而且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他说。
41岁的李xx爱桥护桥,讲述着大桥的故事,已然把大桥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他的小家在三门峡市区,离工区不足50公里,但他却很少回家,节假日常在工区值守。在大家眼中,李xx是个细致人、实在人。工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工友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要久。为了让职工团结起来,李xx时刻留意职工的思想情绪变化和家庭状况,经常与职工谈心,深入了解职工实际需求。职工有困难时,他就自己顶岗,让职工安心处理家事。工区职工吃粮、吃新鲜蔬菜要到10公里外的镇上采购,李xx主动担当义务采购员,每隔几天就开着私家车去采购生活必需品,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
在李xx的带领下,工区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工区小院干净整洁,没有一点杂物;小菜园里生机勃勃,生菜、番茄、黄瓜等长势喜人;食堂菜品营养均衡,美味可口……
如今
杨连第在这里完成的登高壮举
已过去70多年
一代又一代铁路人
用奉献和担当丰富着
杨连第“登高精神”的时代内涵
站在杨连第烈士纪念碑前
李xx坚定地说:
“英雄桥的故事,我会一直讲下去!”
篇三: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徐xx,中共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运用科机车调度员,他先后获得xx省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等荣誉,入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在台中坐,故障千里除。”说起徐xx,同事们总把他比作秦末汉初运筹帷幄的谋将张良。手里的电话,就是徐xx处置故障的“指挥棒”,他只用几分钟就能准确诊断出机车故障原因,并及时指导机车乘务员排除故障,确保机车安全运行。
40年来,他熟练掌握了9种电力机车的故障处理方法,推出“立听诊、明故障、准部位、快排除”工作法,“徐xx110工作法”在局集团公司广泛应用。
从业零事故
严守安全是他的信条
1981年12月,17岁的徐xx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学徒工。穿上铁路制服,登上梦寐以求的机车,这名年轻的学徒工,萌生了更大的梦想。
熟记一组组线号,熟悉一个个联锁,理清一条条电路,辨认一个个部件……一有空闲他就钻进机车,白天练,晚上也练,从每个零部件的名称到尺寸限度,从检查的顺序到故障的查找,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记忆、练习。
为了早日熟练掌握机车操纵要领,他一点一滴地学,一本书一本书地啃,跑车时,乘务包里总是装着书和笔记,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他告诉自己,火车司机安全责任重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都系于手中的闸把,想要干好这项工作,必须刻苦再刻苦。
经过无数次的挑灯夜战和对自己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徐xx逐步从学徒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机车乘务员。在岗位上,徐xx和搭档没有一次简化作业、放低标准,每一次都按标出乘、安全退勤,在担任机车乘务员的18年中,从未发生过责任行车事故。
2002年,徐xx先后担任机车保养指导和专检组工长。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要登上20多台入库机车检查,将每台机车的电器、线路、代号等记在心中。经过刻苦钻研,他牢牢记住各种型号机车的电器安装方法和控制电路接线的准确位置,提升了一般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台机车电路几千条,条条在心里有本账。经过长期磨炼,他可以熟练地画出各型机车的内部结构图。当机车构造烂熟于心后,他只要听别人描述一下机车故障的现象和发生位置,就能远程诊断,指出故障原因,给出解决办法。
铁路工作不分寒暑和昼夜,徐xx就像上满发条的闹钟,不论从事哪一项工作,总是冲锋在前。在专检组担任工长期间,他带领职工一道检查机车6万多台次,报修活13。4万余件,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能吃苦,工作起来是个拼命三郎”,这是身边同事对徐xx的评价。
手机变热线
他把调度室搬到家里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8年1月,xx机务段成立机车故障应急处理“110”调度台,由于工作出色,徐xx被推选为调度长。他面向全段公开手机号,每名机车乘务员在行车途中遇到问题都可以随时向他求助。
调度台的工作性质特殊,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不间断,需要值班人员具备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刚上任,徐xx就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冰雪凝冻灾害,应急工作变得忙碌起来,他常常顾不上吃饭,就靠方便面、茶叶蛋充饥。徐xx带领同事夜以继日高效处置故障,终于取得了抗击冰雪凝冻灾害的胜利,确保了运输安全畅通。
2008年2月13日凌晨3时42分,睡梦中的徐xx被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上海南至昆明K79次旅客列车司机王海打来求助电话,称SS3型电力机车走行部有异音。
他立即要求司机监听声音处所,确认异音是从第五轮传出后,果断命令司机切除第五牵引电机,并以不超过10公里的时速维持运行到前方站,同时向行车调度请求救援。待检修人员赶到现场,拆开第五牵引电机齿轮箱,发现大齿轮已经断裂,如果继续运行,后果将不堪设想。正是徐xx的准确判断,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徐xx几乎每天深夜都会接到求助电话,少时一两次,多时五六次。妻子身体不好,夜里被电话惊醒后常常难以入睡,为此,徐xx干脆在阳台上支起了床铺,被家人调侃“把调度室搬到了家里”。
13年来,他通过电话指导机车乘务员排除故障率达98%,保障了xx山区铁路安全畅通。
如今,“徐xx110服务热线”已成为“反应速度快捷、技术指导有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安全品牌窗口。
奋斗结硕果
他毫无保留传递薪火
“特别能吃苦,特别让人信任,特别能奉献”,是这位“铁路工匠”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徐xx常常牺牲节假日时间,奔波于各教学点的第一现场,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大家。他还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机车故障案例及处理方法编制成小册子,发放到各公寓点供乘务员学习。
他勤思考、苦钻研、善总结,在全路首创和谐型电力机车在长大上坡道最困难地点临时停车后的起动操纵方法,创效折合经济价值1200万元,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编制《SS3B型固定重联机车低、高压试验程序》《SS3B型固定重联机车一般故障处理》及《SS3B型固定重联机车在长大坡道运行的操纵办法》,在全段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名机车乘务员感慨地说:“机车运行途中遇到疑难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徐师傅。”2020年,徐xx被聘为xx局集团公司党校的兼职教师,开展现场技术讲座41场,培训一线职工5000余人次。
全路优秀共产党员、火车头奖章、xx局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xx省劳动模范……2007年至今,徐xx收获了许多荣誉,也将这些荣光散播到了更多地方。
2011年,xx机务段“徐xx110服务热线”荣获全国铁路党内优质品牌荣誉称号;2016年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徐xx劳模工作室“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2017年,徐xx被授予2017年度铁路工匠荣誉称号。
自创建劳模工作室以来,通过“师带徒”“匠带兵”等方式,徐xx带头总结推出“重点环节示范法”“模拟仿真训练法”等培训方式,推动职工素质提升“学练比用”一体化,先后培养出多名劳模先进、铁路工匠、局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创新创效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逐渐呈现。
“我愿意做一粒优良的种子,撒到哪里,都将长出一片绿荫。”徐xx感慨地说。
从学徒工到排障专家
徐xx在奋斗中
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平凡的岗位上
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篇四: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2008年,一座隧道开工建设,一位青年大学生毕业。走出兰州交通大学校门的韩xx,来到xxxx大山深处的大理至瑞丽铁路大柱山隧道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原计划只有几年工期的建设项目因为施工难度不断延期。打通“世界最难掘进隧道”成为建设者们的执念,韩xx坚守在横断山区,和隧道一起“成长”。
12年后的2020年,超级工程大柱山隧道贯通,“技术小白”韩xx也成长为出色的铁路工程师。12年的青春、在大柱山隧道里的4000多天,执着、理性、乐观、自信的韩xx成为这个时代铁路青年美好形象的代表。
韩xx
中共党员,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铁一局集团杰出青年、xx省劳动模范、xx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2年,青春无悔
横断山,路难行。位于四川xx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横断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险峻的山脉之一。
滇缅公路、成昆铁路,百年里中国人在横断山以生命筑路。被联合国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从横断山脉边缘通过,而2008年开工建设、330公里长的大瑞铁路,穿越横断山脉。
2008年的一天,汽车在山路上颠簸着开向大山深处,韩xx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半山腰的工棚。第二天清晨,他戴上安全帽来到大瑞铁路建设现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远方,他的同龄人正穿着白衬衫走进城市里的办公室。然而,对他来说,更大的人生考验还在路上。
大瑞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作为中缅铁路通道的重要干线,大瑞铁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推动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开通后将结束xx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从横断山脉腹部穿越的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其恶劣的地质环境让建设工期从最初的5年半先是调整为8年,后又调整为13年,足以见得项目推进之艰难。
大柱山隧道一共穿越12条断层,在燕子窝断层,韩xx和同事们24小时轮班施工,26个月只掘进了156米,平均每天掘进约20厘米。
“在其他地方,用手指抠都能抠这么长……”韩xx说。然而这里是横断山脉,地质复杂程度超过了建设之初的预想。
在大柱山隧道里,有些区段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上,尽管放有冰块降温,但待2个小时以上,人的体力就会大幅消耗。7座抽水站的56台大水泵接力抽排隧道内部涌水,地质带来的涌水、突泥频繁发生,建设中的大多数时段,建设者们都在应对和清理突然涌出的大水和泥浆。
xx市xx区水寨乡平坡村,奔腾不息的澜沧江边,时间一年年过去,韩xx和同事们住的彩钢板房老化了,重建又重建……
打通全长14484米的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是韩xx的执念。
身边年年有人离开。“我也想过离开,可是这条铁路肯定得通。与其留给后面的人,为什么自己不成为那个打通的人?”对于坚持,韩xx这样解读。
在努力打通大柱山隧道的第9年,一篇来自铁路记者的报道这样写道:“火车只需7分钟就能穿越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7分钟的畅通……要付出13年的青春。”报道一推出就被几十家媒体转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热点。
韩xx的这份执念和坚持在2020年4月28日8时36分收到了回报:大柱山隧道全隧贯通。
一座隧道,12年,韩xx和他的同事们从青春年少到鬓生白发。青山之中,这一份青春无悔如此震撼。贯通那一刻只有欢笑,没有艰辛。
掌子面,炼就真金
“水深火热”是大柱山隧道广为人知的施工环境。受澜沧江断裂带影响,大柱山隧道的涌水能轻松灌满21个西湖。这种围岩裂隙水最高涌水量可达每小时3300立方米,最大水压3兆帕。可以打透岩石的钻头,在这里有时竟然打不进去。“硬岩富水”四字,形象描述了施工地段的地质特点。
韩xx和同事们在隧道掌子面水平钻孔,放入防水工业内窥镜对探孔内出水点、岩性进一步观察判定,制订了“远水近排、泄水降压”的施工方案。
在涌水掌子面附近,韩xx和同事们打出50多个泄水孔,每个孔长50多米。总长度超过2500米的钻孔成功将掌子面涌水量从每小时3300立方米降至每小时150立方米,水压从3兆帕降至0。2兆帕。硬岩富水段顺利实现带水作业,掘进工作快速推进。硬岩富水段的这一泄水降压工法在大瑞铁路其他隧道得到了推广应用,并被评为省部级优秀工法。
韩xx认为,现在再面对横断山脉的断层,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处理。“开始时我们太没有经验了。经验是在处理现场问题中积累的,特别珍贵、有用。大柱山隧道就是我的另一个大学,我在这里学习了10多年。”
韩xx和同事们自行设计加工了隧道二衬混凝土喷淋养护台车,接通水源后不需要持续盯控;自行设计加工了单线铁路隧道仰拱背模,破解了单线铁路隧道空间狭小、仰拱及二衬矮边墙一体浇筑的难题。
对断层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的处理方案和横断山脉地质特点深度思考总结后,韩xx主持编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断层处理中采用的多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隧道里,技术人员需要经常穿过“水帘洞”般的地段到掌子面查看围岩地质及出水情况。即使穿着雨衣,韩xx每次也会全身湿透。这些地下水只有18摄氏度左右,他的身体每次都要承受冰寒的痛苦。
施工记录里写道:一次掌子面突发管涌,掌子面可能整体失稳,必须尽快使用袋装水泥封堵。现场作业人员不愿靠近,韩xx抬起一袋水泥第一个冲到管涌位置。现场作业人员随后加入,最终化解了这次险情。
回忆这次险情,韩xx说:“现场作业人员不敢靠近,是因为他们不懂地质情况,无法综合判断,担心人身安全;我懂、我能判断,所以我才敢冲上去。这不是我有多么大无畏。要冲上去,首先要确定人身安全没有问题。排在大无畏前面的,一定是‘安全第一’!”
这位“80后”技术带头人在施工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智慧、理性、冷静和担当,留在了许多建设者的记忆里。
“兄弟团”,共克难关
“大柱山隧道的建设驻地在大山里,最近的集镇在8公里外:那是一条只有100多米长的小街,刚来时只有几个杂货铺,现在已经有小超市了。我最怕深夜手机响,手机一响,一定是现场有麻烦事了;机械日夜不停地轰鸣,人在隧道里常常不会想到隧道外的事情;一年回家乡乌鲁木齐一次,那里有父母、妻子,平时最怕知道他们生病;哪有什么娱乐,根本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
韩xx的语气里总是透着一种轻快,说上面这些的时候也不例外。
一个地方、一座隧道、10多年,为什么你能如此?面对记者的提问,韩xx说:“不是我,是我们。我是我们。”然后,他说出了姜栋等一大堆名字。这些人都是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
“不是我一个人,我们都在这里。因为粗线条、乐观,所以我们才能坚持下去,隧道才能尽快打通。”
“我大学毕业就来到这里,一待就是10多年。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辛苦,许多人比我更辛苦、更有压力……”
韩xx一次次强调。
在铁路建设现场,“兄弟”这个词常常听到。在大柱山隧道建设者的口中,这个词出现得更频繁。从开工到现在,进入第13个建设年头,青山和隧道中的并肩携手,漫长的建设时间和一次次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施工困难,让他们成了感情深厚的血肉“兄弟团”。
现在,大柱山隧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大瑞铁路共有40多座隧道,大柱山隧道通了,大瑞铁路开通运营就胜利在望。
大柱山隧道贯通后,建设难关渡过、“兄弟团”被打散。作为技术精英的韩xx被分派到其他建设项目。
在大柱山隧道,韩xx心怀“一定打通隧道”的执念,从见习生到技术员、隧道技术主管、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隧道工程技术管理者。“80后”韩xx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给了大柱山隧道,而大柱山隧道也给了韩xx非同寻常的回报。那段经历带来的成长,已让他在新的工作中成为同龄同业者的楷模。
青春只有一次
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韩xx将宝贵的12年青春
奉献给了大柱山隧道
奉献给了中国铁路建设事业
他以“80后”的智慧攻克了难关
并将以理性、严谨、抗压、乐观
迎接新的挑战
篇五: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姜xx,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旅行服务公司xx高铁餐饮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他带领团队不断丰富高铁餐食品种,推出17项技术革新和小发明,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及局集团公司最美工匠、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从瓜子、花生、火腿肠,到大虾、肥牛、鳗鱼饭,中国高铁实现“从追赶到领跑”,高铁餐饮也不断迭代升级,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旅行生活。
他为旅客倾心送上美味餐食,积极攻关高铁餐食课题,用心守护旅客用餐安全;他参与并精心打造xx“高铁中央厨房”,使所在企业成为全路首家获得国际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HACCP质量认证和ISO22000认证的食品企业。他就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旅行服务公司xx高铁餐饮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姜xx。
精钻细研“家”的味道
10月21日12时许,G206次列车上,旅客吕女士用手机在“掌上xx”小程序下单的“海珍品套餐”被送到座位。揭开包装,鳗鱼、腰果虾仁、红焖牛肉等菜品香气扑鼻,吕女士先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然后惬意地品尝起来。
这款广受旅客欢迎的“网红套餐”正是出自姜xx团队之手。近年来,他们坚持精品理念,精钻细研,不断丰富餐食品种,满足旅客多样需求。
姜xx带领团队立足xx美食特点,深入xx各大菜品销售市场、各大线路高铁动车调研,对旅客餐饮需求及当地菜品销售情况、季节餐料变换情况等要素进行分析。
着眼提升高铁餐饮生产工艺,他们潜心推出特色套餐、时令套餐、营养套餐、普通套餐四大套餐,极大丰富了旅客的餐食选择,打造出高铁餐饮“家的味道、家的感觉”。
“开发新菜其实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姜xx说,当初尝试研发红烧排骨盒饭,结果把排骨全都炖烂脱骨了,根本没法用。后来经过反复尝试,采用先“蒸”后“淋汁”的方法,才将排骨完好无损地放进饭盒。
“试错”也常有意外之喜。一次,姜xx在涮火锅中得到灵感,打算尝试研发肥牛盒饭。一开始团队并不看好,但在姜xx的坚持下,肥牛盒饭试吃版出炉,大家品尝后都赞不绝口。随后,他们丰富汤汁种类,研发出金汤肥牛、麻辣肥牛等多种口味,一经推出便广受旅客喜爱,成为高铁餐饮的主打产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高铁餐饮关乎中国高铁的声誉和形象,不能有半点马虎。”姜xx从食品安全的源头抓起。食材通过正规渠道向社会招标,采用优质原材料。他们还专门建设了品控室,对原料农残进行化验,同时对盒饭进行抽样检验,把好食品生产安全关。
姜xx紧紧抓住周末、暑运、小长假等黄金期,特别是打响“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以来,他带领团队结合线路地域特色,研究优化配餐方案,进一步丰富配餐品种,提高餐品销量,努力增收创效。
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鳗鱼饭、麻辣大虾、酱牛肉、熏鲅鱼、海带面等36种特色美食,口味从咸鲜、麻辣拓展到金汤、酸菜、咖喱等,融合川菜、湘菜以及日式料理的特色,让旅客在高铁列车上就能饱尝天下美味。
“精心精细精致、品味品质品牌”和“食品安全大于天”的管理理念,让xx高铁餐饮管理分公司成为一流餐饮管理企业的标杆。该公司连续保持了“食安山东”年度示范企业称号。姜xx因在行业内表现出色,被授予“中国饭店协会”食品安全管理师、中国美食营养师等称号。
创新提升餐食品质
做好高铁餐饮是门大学问。与平常做饭不同,在高铁动车上,盒饭经过微波炉二次加热后,要保持营养和色彩不流失,这是一大难题。
为此,姜xx将食材搬进研发室,邀请100多名体验者对菜品进行品尝和投票,根据食客的切身体验,对高铁营养餐使用的菜品和工艺进行改进。
与此同时,姜xx带领团队积极破解“锁绿”难题,通过速冷方式锁住食品的营养和色彩,进一步提升套餐的色香味。由此,食材选用的范围大大扩绿色展,高铁旅客的菜单中又多了西蓝花、莴苣等绿色蔬菜。
工艺流程的优化更是高铁餐饮美味的保证。“熟练工1分钟可以处理近30条小黄花鱼,平均每条鱼不到3秒。”姜xx介绍,他们针对小黄花鱼、海昌鱼等海鲜特点,规范剪鱼时的下剪位置、下剪深度、处理标准。
此外,他还根据食材特点规范食品加工工艺流程标准,推出三步焖米法、分装定量勺、分拣台等17项技术革新和小发明,解决了封膜技术参数校订等问题,极大提高流水线生产效率。
与供应高铁用餐的冷链不同,热链要保证餐品温度,对出餐、配送的速度要求极高。2017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在xx国际会展中心召开,27000份热链盒饭订单落在了姜xx等人的肩上。“必须在盒饭装好之后2个小时内送到客户手中。”对此,姜xx团队专题攻关,完善热链套餐的生产模式,攻克了热链盒饭生产工艺、生产品类、生产流程等难关,顺利完成会议配餐任务,迈出了走向社会市场的第一步。
“高铁中央厨房”冷链盒饭的生产工艺,需在冷却区使用YW300隧道式网带单体速冷机和SW150隧道式网带单体速冻机。职工每日在低温环境中工作,虽然配备了暖手套、护膝、棉衣等保暖用品,但仍然治标不治本。
姜xx决心进行技术革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他成立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在两台冷却机隧道口处加装封闭装置,减少冷气外泄,给现代化流水线戴上一个有科技含量的“口罩”,既解决了冷气直吹的问题,又极大减少能源消耗。
2013年,姜xx所在的公司通过了QS(现称SC)认证,之后又顺利通过国际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HACCP质量认证和ISO22000认证,成为全路首家获得此认证的食品企业,69项营养套餐生产标准被山东省卫生厅定为“调理盒饭”行业标准。
倾力打造“高铁中央厨房”
10月18日,在xx“高铁中央厨房”内,生产线稳步流转——海昌鱼炸酥出锅、米饭焖熟备用,烹饪好的食材经过分装、打包、检验、速冷等环节进入冷库。
姜xx跟其他员工一样,包裹在严实的防护服里,只露出一双眼睛,熟练地复查流水线上的盒饭,做入库前的最后抽检。
“别看我们这条流水线仅30多人,日产量最高能达到16000份。”从生产车间出来,46岁的姜xx介绍道。
2017年,xx“高铁中央厨房”在运营投产4年后迎来首次扩能改造。施工时间仅有1个月,任务繁重,姜xx始终盯控在现场,协调大型设备入场及现场施工作业,对包装套餐冷却隧道进行优化改装。双胞胎儿子打来视频电话:“爸爸,你啥时候回家?想让你陪陪我们……”看着视频里的孩子,姜xx忍不住哽咽。
扩能改造也带来了该公司餐饮产品的全面升级。他们不断拓展团餐热链配送市场,陆续承办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日兰高铁日曲段开通、潍莱高铁开通等重大活动的配餐服务,热链业务逐步成熟。
2020年下半年,严防境外输入成为战“疫”重中之重,姜xx团队承担起xx市区入境人员隔离餐的热链供应服务。为保证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他们配置了臭氧离子发生器等消毒设备,每天晚上利用臭氧进行二次杀菌,为高铁餐饮上了双保险。
如今,xx“高铁中央厨房”每日套餐产量从2013年公司成立之初的2000份攀升至8000份,最高时可达到12000份,推出的各类套餐得到广大旅客和社会团体的高度认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姜xx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及xx局集团公司最美工匠、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我会始终站在高铁餐饮第一线,为旅客提供更多的美食美味,不断提升旅客出行品质和幸福感,为旅客出行更温馨、更美好贡献力量!”姜xx说。
姜xx用心探索“家”的味道
创新打造“舌尖上的高铁”
一道道美食
为旅途增色
让体验升级
篇六: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马xx
中共党员,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货运中心乌西营业部经理,曾获xx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xx局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42岁的马xx双鬓已经斑白。“不管在哪里,都应该留下一点让人怀念的东西。”无论是在戈壁大风中的准噶尔盆地,还是在繁忙的中欧班列xx集结中心,马xx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旋转着。为了货运上量,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了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他全身心扑在生产一线,夯基础、跑营销、查隐患、解难题,在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上量攻坚
厉兵秣马抓营销
2021年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20时,天完全黑了下来。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将军庙至黑山铁路红沙泉站铁路环线自动装车控制室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本是和家人团聚、品尝佳肴的时刻,但大家都还没吃晚饭。
当日10时,自动装车线试装开始,马xx紧盯着操作全过程。每出现问题,他都逐一去解决。每装完一个敞顶箱,他都要爬上箱顶,测量平顶后煤炭距离箱顶的距离,指挥正面吊车进行抓举称重,然后提供数据让矿方操作人员进行调试。“太敬业了!”煤矿负责人对马xx的工作态度十分叹服。
22时,历经12个小时的调试、改进和试验,这条环线的自动装车功能正式开通使用,每日可装运6列。没有什么比提升运量更让马xx高兴的事了。怀着愉悦的心情,他赶到将东营业部,发现做好的年夜饭一口未动,大家都在等他回来。这顿年夜饭,让马xx湿了眼眶。
2020年6月,马xx担任xx货运中心将东营业部经理。2019年,将黑线发运煤炭1073。7万吨。2020年,xx局集团公司下达了年运量2276。4万吨的目标。面对112%的增量,马xx履职第一天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时间就是效益。马xx立即组织管理人员、客户营销代表,重点对辖区内北山矿、将二矿等大型煤矿企业进行深入走访调研,准确掌握各大煤矿的煤种、煤价定位、矿层分布和煤种的市场流向,摸清上游供给量和下游客户的需求变化,做到了16家企业“一矿一档”,为营销货源、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
运量在逐步攀升,将黑线装车数也从最初的“保三争四”到日发送15列、18列……进入2020年8月份,马xx带领团队成功冲刺日发送24列,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216%。他们一次次打破将黑线运量纪录,并在2020年连续四个季度获得xx局集团公司货运增量劳动竞赛优胜集体第一名。2020年10月,将东营业部捧回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的火车头奖杯。
服务货主
马不停蹄抓运输
“师傅您好,这车煤运到哪里啊?”“师傅您跑这一趟运费是多少?”2020年底,将军庙戈壁地带气温降至零下30摄氏度。在通往xx的一个公路检测处,马xx蹲守了5天时间,调研公路运输的行情和运价。随后,他测算相关费用,为用煤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设计配套的装车方案及物流方案。他带着方案一遍遍与“公转铁”企业对接,成功与8家企业签订了2021年的运输协议,同比吸引货源回流1375万吨。
有了货源,就要保障客户利益,满足客户要求。将东营业部辖区共有将二矿、北山矿、黑山矿、红沙泉矿等6条企业专用线,其中有两条为环形自动装车线。由于新开不久,部分车站之间没有信号联锁,又因为属于单线运输,设备状态、人员素质等因素都给快速上量带来了挑战。马xx开始在提升装车效率和货物短驳效率上想办法。
煤矿自动装车线煤炭平顶工作一直是人工操作,装满一辆车只需3分钟,而平顶工作需要20至25分钟才能完成,严重制约了装车效率。马xx多次和矿方沟通,提议使用机械装置进行平顶作业,但矿方并没有此项设备。“没有就自己造一个,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他查阅资料、打电话咨询,带着职工设计制作装载机平顶装置,几经试验,不断改进……经过十几天的努力,装载机平顶装置成功投入使用,将平顶作业时间压缩至两分钟,极大提升了运输生产组织效率。
自1999年参加工作后,马xx一直从事货运系统的工作。在阿拉山口从事装卸工作时,他就改装过一个木头抓装机械头,解决了机械头抓木头困难和容易抓烂木头的卸车难题,这项小发明至今还发挥着作用。
“解决客户的困难,其实也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马xx说,要想客户更满意,就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针对风季影响装车和雨季影响汽车短驳运输的问题,他根据将东片区每条货运线的不同特点,制订装卸车“一线一方案”,帮助装卸公司完善司机作业流程,并与短驳运输车队联合对150名新增司机进行业务培训。他还帮助企业从社会上吸纳专业人才,扩充车队驾驶人员和装卸车辆规模,解决了企业迫在眉睫的难题。“有困难找老马”一时成了煤矿、物流企业货主的口头禅。
每日18时,马xx雷打不动地与车站对接日班计划,第一时间掌握卸车到达情况,根据货物品类协调入车时间,合理分配车数、流向,确保当日订车的准确率。“他忙前跑后,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困难,把我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新疆力泓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经理魏凯生说,老马身上真正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和宗旨。
2021年5月,马xx担任xx货运中心乌西营业部经理。一到任,他就组织技术人员解决八钢钢材运输装载的安全问题。装载钢材的货车要经过驼峰编组,加固时常常会造成货物位移。经过一个月的细心调研,马xx重新修订和完善了企业站的装载加固标准,制订了货运人员“三不放过”原则,彻底解决了货物位移问题,为客户减少了损失,提升了企业信誉。
应对疫情
一马当先勇担当
“昨晚有一批抗疫紧急物资需要发运,在现场盯控了一夜。”10月14日早晨,马xx两眼通红地说。乌西营业部业务范围涉及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危化品运输等,运输品类有十几种,装车方案有200多个。
xx国际陆港区集结中心开行21条中欧班列线路,通达中亚及欧洲19个国家、26个城市,货物品类有200多个。针对四条线装车卸车互相制约的问题,他确立了就近装车、货物组织全面优先装车的原则,并与xx国际陆港区、乌昌海关三方通力合作,抓好疫情防控。
为确保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他勇挑重担,积极对接政府防疫指挥部,优化流程,协调解决汽车短驳运输、装卸人员机具,快速安排发车,互通信息,开通“中欧班列申报绿色通道”,实现数据及时对接,确保班列随到随验,通关“零延时”。
在将东营业部时,面对长期制约乌将环线运量的瓶颈,马xx以党内课题攻关为抓手,成立《将黑线货运增量兑现率》的党内课题攻关项目,组织10名党员技术骨干,重点针对设备操作、系统设定、吨位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通过现场专题调研、数据分析、集中研判等方式,制订了准确的解决方案。
为提升装车效率,马xx从列车进入站内开始逐步摸索压缩时间的办法,制订了同步检查、封堵和装车平行作业法,使北山专用线日均装车数量从4列提升到了6列。
“他早晨来上班时,天还黑着,下班回家时,天也是黑的,有时候太晚了就在办公室住一宿。”乌西营业部部员谢军说。
“营业部成立时管理基础薄弱,马经理上任后,把基础管理、安全管理、作业流程、权责定位都搞扎实了。”将东营业部副经理曹锐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马xx就像一匹永不疲倦的千里马,在“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的主战场上奋斗着、奉献着。
敢闯敢拼才会赢
马xx没有豪言壮语
他沉在一线摸爬滚打
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
打破制约装车效率的瓶颈
保障企业货主的利益
守护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
篇七: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从学员到高级技师,从内燃机车司机到动车组指导司机,19年的职业生涯里,赵xx见证了西部地区铁路列车牵引动力之变、运营速度之变。在千里铁道线上,他逐梦前行,用不懈奋斗诠释了青春的价值。
赵xx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西机务段动车组指导司机、高级技师,曾获得全路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甘肃省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勤于思考、知行合一
努力变身“规章王”
2002年从xx铁路运输技工学校毕业后,赵xx被分配到机务段,从事机车乘务工作。经过学员、副司机的历练,他成了一名内燃机车司机,圆了驾驶铁龙驰骋陇原的梦。
为尽快掌握内燃机车驾驶技术,赵xx从最基本的机车原理开始学,坚持每天反复背、反复学,认真跟着师傅学操纵、排故障。下了班,他经常待在机车里,对着电气设备学原理、悟心得。回到宿舍后,他还翻阅相关专业书籍,仔细琢磨,求证疑问,在“学习—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养成了勤于思考、知行合一的好习惯,逐步从业务“小白”成长为同批学员中的业务尖子。
付出就有收获,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赵xx成为同年入路的同事中第一个获得内燃机车驾驶资格的司机。跟车实习的一年时间里,他熟练掌握了内燃机车的线路管路原理和操纵性能,学习笔记记了十几本,《技规》《操规》《行规》等规章制度更是烂熟于心。值乘线路沿线的每一座车站、每一个隧道、每一架信号机以及线路纵断面、曲率、限速值,他都能做到回答“一口清”。他还把这些经验编成口诀在车间广泛传播,被同事们称为“规章王”。
2011年,拿到电力机车驾驶证的赵xx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次出乘早到30分钟,利用这30分钟时间对不同值乘任务涉及的业务知识进行快速“充电”。日积月累,他对不同型号电力机车的每一个部件作用和操作方法都了如指掌。“提前做好预想非常重要,对出乘一趟的运行揭示、慢行处所、特殊地段等情况了然于胸,严把第一道关,才能确保值乘一路平安。”他说。
攻坚克难、锤炼技艺
“驭龙宝典”显神通
2014年,兰新高铁开通前夕,为保证动车组列车顺利开行,xx铁路局从全局电力机车司机中公开选拔动车组司机。赵xx凭着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行车经验,被选拔为xx铁路局第一批动车组司机。
当时,西北地区高速列车安全操纵技术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赵xx从零开始,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外出培训期间,从动车组的基础构造、制动与牵引基本原理,到ATP的控车模式、动车组的平稳操纵,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搜集动车组开行前的基础资料,夜以继日、潜心钻研,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型号动车组的操纵要领。
2017年5月,宝兰高铁开始全线联调联试。为了高质量完成试验任务,赵xx根据线路海拔高、坡度大、隧道多的特点,在值乘作业中摸索出了平稳起车、恒速控车、稳准停车的“赵xx操纵法”,并在全段推广应用。
作为xx局集团公司第一代动车组司机,从兰新高铁、中川城际铁路、宝兰高铁的联调联试到开通运营,赵xx全程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在值乘动车组列车将近7年的时间里,他对每条线路的坡度、曲线以及各种车型性能都了然于心、如数家珍,对每一次值乘都精神高度集中、一丝不苟。2018年,赵xx先后取得段技术比武第一名、xx局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一名、全路技术比武第六名的好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工匠、“驭龙先锋”。
传道授业、榜样引领
危难时刻见担当
西北地区海拔高、温差大、风沙多,从兄弟单位学到的操纵经验会在这里“水土不服”。为此,赵xx汇总梳理出宝兰高铁操纵方法、固化作业流程、关键点操纵技巧,先后编写了系列动车组列车《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固化作业流程》《动车组操纵提示卡》等10余册操纵指南。面对高坡地段的行车条件,他坚持“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工作标准,练就了站内对标停车前后误差不超过20厘米的绝技。同时,他凭借多年行车经验总结出了“长大坡道操纵法”,为兰新高铁安全行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宝兰高铁开通运营后,上线运用的动车组车型多达14种,安装的车载列控设备有5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面对繁多的机型和设备,动车组司机普遍感觉操纵压力大。于是,赵xx在工作之余将自己总结的操作要点和工作心得整理成册,并结合《高速铁路技术管理规程》《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等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编写了CRH2型、CRH5型、CRH380A型、CRH380B型、CR400AF型、CR400BF型动车组固化流程作业手册,进一步细化了不同动车组车型的作业流程。
为了让同事们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标准化作业流程,赵xx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担任了“教练”。起初,他专门对40名刚单独上岗的新司机进行“一对一”跟车示范、“面对面”讲解难点,取得了良好成效。后来,他在xx西站至西安北站间,逐一对所有机班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作业,一天两个往返、1100多公里,每个往返指导一名司机。半年多的时间,他完成了200多名动车司机全员全覆盖指导示范工作,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规范了全段动车组司机的作业标准,有效防控了误听、误通、错操等安全风险,为高铁运输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平凡的岗位上,赵xx没有满足于所获得的荣誉和成就,尽自己所能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2020年初,车间全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再一次主动请缨,担负起车间党内品牌的创建和管理的重任。面对平时添乘、盯岗任务较多,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创建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困难,他利用休班时间定措施、出方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带领7人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
为把工作室建得更优更强,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聚焦车间青年职工成长需求和新机型投用情况,添乘动车组400多趟次,对动车组固化作业流程反复试验调研,解析攻坚了CRH380B型动车组防误操作业关键点,更新修订了动车组固化流程等14项工作成果。同时,他还把车间40名副司机送上司机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劳模精神和初心使命。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铁路系统造成冲击,铁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xx局集团公司决定成立应急储备队。赵xx带领车间49名党员、19名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车间党总支,递交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先后值乘开往武汉、上海、广州方向的动车组60多趟次、走行3万余公里。当得知单位个人防护物资紧缺时,他和妻子跑药店、托朋友,购置了近700双防护手套和600个口罩,解了单位防疫工作的燃眉之急。2020年2月3日,因为表现突出,赵xx被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与风竞速,追梦前行
赵xx驾驶26种机型
安全行驶140多万公里
是自觉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追梦人
他在三寸闸把上镌刻青春印记
在千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人生
在平凡的岗位上
实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篇八: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张xx,中共党员,1978年出生,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工长,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10月份的xx,秋风瑟瑟。在京哈线一间堡站接触网施工改造现场,一名身穿橙蓝相间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全神贯注,熟练操纵着接触网起重吊车的手柄。不一会儿,接触网钢柱基础稳稳落到基坑里,所有操作一气呵成。
他叫张xx,今年43岁,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工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安全起吊1万杆,安全出车5000余台次,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无私忘我的责任担当。
“工作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张xx出生于铁路世家,爷爷、父亲和母亲都在铁路工作。小时候,张xx经常缠着爷爷,让他讲述当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抢修钢轨的故事。爷爷的故事,让张xx从小就有了“铁路梦”,并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人。
1998年,年仅20岁的张xx从锦州铁路司机学校毕业,来到原xx水电段任电力工。实习一年后,他正式调到xx供电段xx北电力工区工作,先后担任电力工、接触网工等。
上班之初,工长就告诫他:“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句话成为张xx的人生格言,至今仍影响着他。2002年3月,张xx考取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正式成为一名接触网作业车司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张xx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工作初期,他也经历了许多坎坷。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不仅要学习车辆专业知识,要全面掌握各种规章制度并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及时应对作业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一次作业途中,作业车突然失去动力,这让刚刚上岗的张xx乱了阵脚,情急之下只好打电话求助师傅,在师傅的电话遥控指导下,成功排除了故障。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临时性、突发性任务较多,只有掌握过硬的业务技术和高超的机车驾驶能力,才能出色完成任务。”张xx回想起那时的场景,至今仍然感慨万千。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尽快提升业务能力,张xx一有空闲,就到作业车上研究机车构造,熟悉电路图,揣摩操作要领,模拟各种故障并自检自修。同时,他还与师傅探讨车辆设备原理、应急处置知识,拆解组装车辆部件,结合说明书反复研究,熟悉掌握常见故障,看着图纸找设备,对着设备想原理。
有心人,天不负。很快,张xx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接触网作业车的行家里手。
2003年7月,张xx考取了特种设备操作证,成为接触网作业车和轨道起重车司机“双料”司机。2010年,因工作表现出色,他被任命为xx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工长,成为工区的“领头雁”。2012年,在xx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接触网作业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中,张xx一路过关斩将,将“技术状元”称号收入囊中。
“我要冲在前、干在先、作表率!”
“机车也是有生命的,你对它好,它就会加倍对你好。”翻开张xx的工作日志,字迹工整的话让人眼前一亮。他把对机车和工作的热爱,写在工作日志扉页,也写进了自己心里。
接触网作业车经常要在封锁区间反方向行驶,并频繁进行调车作业,安全风险高、危险系数大。为保证安全,张xx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作业前,他组织召开施工例会,向职工布置作业的走行径路、内容、封锁范围等内容,绘制施工车辆走行径路图,标注停车次数和地点;作业中,他坚持与职工同出库、同运行、同入库;作业结束后,他与当班司机一起探讨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发生。
“每次应急抢修出车,工长总是坚持参加出车监控,确保作业安全万无一失。”工区职工于洪涛说道。
一次,在xx北站转线施工现场,由于岔区密集,当班司机在瞭望信号时发生误判,正在监控的张xx及时发现信号机尚未开放,果断采取停车措施,避免了由于车站进路开放不到位造成的冒进调车信号事故。
张xx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2018年12月,张xx参加中国中车xx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供电线施工改造。施工现场邻近既有线,且地面障碍物多,组立支柱距离远,接触网线错综复杂。为了将1。2吨的钢支柱稳稳立在基础当中,他多次到现场观察环境,在心中模拟作业,预判安全风险。
回到工区后,他冒着零下20℃的严寒反复练习提钩、起吊、放绳等作业环节,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手指冻得麻木。最终,他克服了极寒天气下吊车钢丝绳性能降低、风雪天气视线不良等不利因素,在1个多月的施工中吊放钢支柱118根,根根精准入位。职工们十分敬佩,戏称他为“神吊大侠”。
工作多年,张xx先后参加过xx供电段曲线改造、xx站站改等大型施工会战,成为段里参加施工作业最多、完成任务最好的人。
“把技术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xx说:“身为工区工长,我要以身作则,要带领大家安全、优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岗位变动后,张xx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安全盯控和传帮带上。他不仅把“安全高于一切”当成自己的工作标准,还把这种责任意识传导给班组的每一名职工。
张xx所在班组共13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有的青工年龄小、学习劲头不足,张xx便与他们谈心事、谈理想,引导他们珍惜岗位、努力工作。
他还组织老职工与新职工签订师徒合同,将年龄较小的青工赵旭带在自己身边,手把手教技术、传经验。在他的引导下,赵旭很快成为工区的业务骨干,并在段里举办的技术比武中获得了好成绩。
为提升接触网作业车司机技术水平,张xx与车间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按照1:1的比例研发制作了接触网作业车模拟教学车。教学车主要包括制动系统、电气系统、GYK设备等,全部采用真车零部件制作,各管路、线路连接方式和原理与实际完全一致,既方便职工学习原理、熟悉部件,还能模拟故障,让职工在动态处理中提高实战能力。这种教学设备的研发填补了该段作业车司机实作教学的空白,为有效开展实作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职工实作技能提供了探索和借鉴。
几年来,在张xx的努力下,工区学技练功蔚然成风,职工多次在xx局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其中3名职工获得“技术状元”称号、3名职工获得“技术标兵”称号。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安全出车5000余台次,从未发生过一起线上作业车途停故障和人身安全险情。
“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打响后,张xx带领工区职工紧盯安全生产和节支降耗,开动脑筋,担当作为。一次,DX2型接触网架线作业车的力矩限制器出现故障,张xx立即联系厂家,得到的答复却是无法修复、只能更换。更换零件不仅需要产生额外的费用,还影响秋季设备整修与正常行车。
张xx对照车辆图纸反复琢磨,又找来同类车型比对,决定自己修复。在车间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成员反复试验、测量,仅用一周时间就修复了DX2型接触网架线作业车的力矩限制器,不仅节约资金3。8万元,而且保证了施工生产不受影响。
奋斗即精彩,实干结硕果。参加工作以来,张xx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光环之下,他不骄不躁,继续以忘我的工作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在行车生涯中
他始终保持对安全的敬畏之心
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
他一步一个脚印
用奋斗实干成就梦想
张xx的故事再次证明
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
就是不平凡!
篇九: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
李xx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电化电信院通信信息所高级工程师,曾获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连获两届xx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因见义勇为事迹获得xx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劲节可佳。”博士李xx可谓人如其名。他奋不顾身跳进冰河勇救落水者的事迹在xx广为传诵。作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电化电信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在工作中奋勇当先,与同事共克难关,是铁路建设大军中的一名“四电”设计尖兵。
勇字当先
时间回溯到今年1月19日。那天,xx最低温度达到零下6摄氏度,寒风刺骨,河里的水已经结冰。
当天中午,李xx与同事沙玉林和赵留俊外出办事,途经xx市东丽区东四道与环河东路附近时,听到河边有人呼救,赶紧上前查看,发现有一名男子落入河中,仅剩头部露在水面上,挣扎时还呛了几口水,情况十分危急。由于天气寒冷,河水大面积结冰,男子落水位置距河岸较远,周围群众只能拨打紧急救援电话。生死关头,李xx毫不犹豫,迅速脱下外套,走向冰冷的河水中。
“救人要紧,当时来不及多想。”事后,李xx回忆道。下水后,他迅速游到落水男子附近,一把将其抓住,拼尽全力往上拽,最终将男子带到了岸边。随后,沙玉林、赵留俊把二人拉上了岸。此时,李xx已经被冰冷的河水冻得浑身发抖。
上岸后,李xx不顾疲惫和寒冷,和同事一起对男子进行紧急施救。当听到男子说出“谢谢”时,李xx揪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当天回家后,李xx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衣服,轻描淡写地向妻子讲述了事情经过,收获了妻子的点赞。第二天早上,他如平常一样来到单位上班,像电影里的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然而,通过在场群众提供的视频,人们很快锁定了这位勇敢的施救者:xx市民李xx,36岁,博士研究生学历,职业为通信工程师。
“博士冰窟救人,这事彻底瞒不住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和xx市各大媒体纷纷对李xx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获得网友数万点赞和留言。
干就是了
在日常工作中,李xx是踏实勤奋、深受领导和同事信赖的“排头兵”。在设计集团工作的10年间,他先后担任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杭州地铁9号线、杭绍台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专业负责人和宣绩高铁“四电”总工程师,啃下了许多“硬骨头”。
“干就是了”是李xx的口头禅,更是他的工作态度。面对问题和挑战,他总是笑笑说:“沉下心来,干就是了。”项目总是一个叠一个,难关总是一重又一重……除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干劲,李xx还具备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月5日前,宣绩高铁‘四电’施工图务必送交咨询公司。”2020年2月11日,一项紧急任务不期而至。作为该项目的“四电”总体兼信息防灾专业负责人,李xx的压力可不小。那时,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更加困难的是,宣绩高铁是中国铁设的EPC项目,初步设计不是我们做的。”李xx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四电’施工图设计基本要从零开始。”
当领导询问“四电”总体工作还有什么疑问时,李xx只是确认了一下3月5日的收口时间是否是刚性要求。得到肯定答复后,李xx立刻召开“四电”相关专业视频会,传达要求、统一认识,当晚就完成了技表编制及专业反馈。2月18日中午,按照总包事业部要求,“四电”专业集中人员全部到位,在酒店集中隔离办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他们24小时不能离开酒店。
根据平台技表时间节点要求,李xx组织大家赶进度、指挥现场有序配合、召开技术会,每天都要熬到很晚。犹如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没有一点儿抱怨的声音,大家心里就一个字:干!
李xx回忆说:“那段时间,我真的感觉同事们的热情在燃烧,每个人都在发光。”最终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3月5日如期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咨询公司、业主单位和上级管理单位都没有提出大的方案性调整意见,一次通过。“我们在投资控制上优化了3。2个百分点,完美收官。”李xx说。
“他专业基础扎实,工作严谨认真,善于总结。”同事眼里的李xx细心又热心,“他常常将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工程案例做成一个又一个专题,和大家分享。”他梳理的相关设计标准、技术条件累计达1008个,还总结编制了《通信可研、初设、施工图文件模板》《通信各系统技术规格书模板》,为高质量开展铁路通信设计提供了遵循。
秉承赤子心,心怀家国梦。李xx用严谨的专业态度和极强的协调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次次设计任务,用正视挑战、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答卷。
新的起点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句话契合了李xx的心态与行为。在他看来,过去的成绩与荣誉只是前进路上的起点,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他坚信:“做好手中事,做好当下事,明天会更值得期待。”
救人之后,面对纷至沓来的掌声与鲜花,李xx对当时的“壮举”没有过多描述,只是反复强调:“都是过去的事了。这份荣誉不完全属于我个人,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顺利把人救上岸是现场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李xx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女儿刚刚两岁多。当被问到家人对此事的看法时,一向风趣幽默的他略显伤感:“我还从来没有跟我女儿讲过生和死的概念,她只是从奶奶那儿懵懵懂懂地知道爸爸救人了。原本以为爱人会责备我,但是没想到她很支持我的行为,这也让我觉得更加亏欠她。”妻子一直全心全意照顾家庭,对他的事业给予了很大支持。作为一名铁路设计工程师,李xx要经常出差,加班更是常事,最久的一次在巴基斯坦驻扎了8个月。
生于普通工薪家庭,成长于xx市井,李xx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李xx自幼爱好游泳,大学期间曾坚持每天游泳1个小时。在xx大学求学期间,李xx不但是一个潜心科研的博士,还是一个热心服务他人的“多面手”。他先后担任辅导员助理、学院博士生会主席,认真处理班级各项事务,出色组织了多项校园活动。读博士时,对李xx影响最大的人是导师金杰。“金老师教导我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能急功利近和浮躁。”李xx说,“多年来,这些教诲弥足珍贵,让我在逆境中不崩溃、在顺境中保持平常心。”
今年4月,李xx应邀回到母校作报告时,给了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任何一份工作需要的能力都不仅仅来源于书本,要在大学积极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救人,让李xx迎来一次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获得了今年xx市道德模范提名奖。李xx说:“这是社会各界对我的鼓励和认可,但我不会因此而浮躁骄傲。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继续秉承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
向榜样致敬
向榜样学习
让梦想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