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一)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工作作简要汇报。

强化学习宣传,当好乡村振兴引导者

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学深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党委中心组、“三会一课”、个人自学等方式,主动加强乡村振兴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同时,通过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选民、述职评议等,主动沉下身子,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营造全镇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推动产业兴旺,当好乡村振兴践行者

一是以产业增收巩固脱贫攻坚。通过组织镇人大代表采取调研、共同商议、建言全镇产业发展规划,组建镇人大代表参与并发动群众加入的镇级合作联社,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农业产业,有效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二是以产业融合做强皂角产业。用活“XXX镇全国最大皂角精集散基地”名片,推动皂角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镇累计种植皂角累计4。5万余亩,林下套种经济作物效益明显,带动256户768人长期稳定增收和带动4638户20785人实现灵活就业。同时,积极争取到600余万元建成皂角精加工厂,形成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布局,极大地提升了皂角产业经济附加值。

三是以产业统筹推进秋冬种植。今年入秋以来,我镇抢抓时令、积极谋划、高位推动,在XXX镇龙潭村高标准打造木耳种植示范基地240亩,利用3000亩皂角优势发展林下套种莲花白产业,现已全部种植结束。充分利用586个恒大援建大棚发展西葫芦产业,现已喜获丰收。

四是以旅游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XXX镇铁厂坝航空俱乐部项目,目前已选址完成,正在完善建设方案,一期预计投资3000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XXX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引领性项目。

坚持担当作为,当好乡村振兴建设者

一是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述职评议、专题询问、建议督办等,推动乡村振兴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二是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一方面,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调研,确定龙潭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打造。通过对接,两次争取资金2500万余元,扎实开展龙潭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使村庄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完成退耕还林29954。5亩,森林覆盖率达61%;修建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1座;争取100余万元资金在镇区范围安装红绿灯6组和违停抓拍点24个;完成1620万元三岔河小流域治理项目,积极谋划镇区河道治理项目,对接争取省水务厅支持1500万元把排洪河道治理成生态河流,并按代表建议调整镇域规划,依托水环境治理谋划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完善农产品交易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城镇功能。

三是积极引领文明乡风。突出抓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全镇人大代表和各族人民更加爱党,爱国、共建美好家园。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带领全镇人大代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引导群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四是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98万元新建便民桥4座,切实解决村民出行和山洪灾害隐患。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引导闲置劳动力8863人外出就业。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全镇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大力推进乡村医疗改革,不断完善全镇医疗卫生队伍,新建村社区卫生室27个,有效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有效防止“因病返贫”。切实做好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生态移民搬迁及易地扶贫搬迁928户4245人,危改及老旧房整治2060户,让群众住有所居。( 出自 WWw.ZUOwEnBa.net )

抢抓机遇发展,当好乡村振兴开拓者

下一步,我将认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县部署和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围绕“产业兴旺”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强配套条件建设,为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围绕“生态宜居”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围绕“乡风文明”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落地生根。围绕“治理有效”筑牢基层基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围绕“生活富裕”统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二)

XXX镇地处XXX市南部,XXX区西部,近年来,XXX镇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思考、先谋划、先行动,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示范向乡村振兴示范转变。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生态优、乡风好、治理顺、生活富、党建强”具体目标任务,努力打造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区、开放式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新时代乡愁文化体验园、基层治理党建引领示范地,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变为XXX的生动实践,让枫叶更红、乡愁更浓、笑脸更灿烂。

第一,抓改革发展,筑牢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孵化园。一是推行适度规模化种植。乡村振兴开新局,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势在必行。花茂村通过流转土地,改造土地适度规模化和农田宜机化,大幅提升山地资源利用率,不仅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也为发展经济作物释放出巨大空间,以花茂村为宜机化模式发源地,示范带动周边镇村规模化发展。二是提升优质化服务。通过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将实行统一产业布局、统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专业化服务,发展订单生产,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稳定和充实农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全村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采取“社会化服务+大户+农户”方式,从种子选育到市场为全镇农户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三是加强规范化管理。一方面,严格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要确保农地农用,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禁止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花茂村以党建引领,注重发挥XXX绿动九丰蔬莱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九丰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在组建规范和运行规范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水平。

第二,抓环境治理,筑牢新农村建设的带动点。一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标准化推进。围绕“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注重自然生态风貌保护,探索”1+5+5”工作法,精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一村一景”规划,挖掘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三合院“黔北民居七要素”,突出老木屋、土石屋、茅草屋、土院墙、石板路、荷花塘等传统建筑风貌保护,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二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抓一接二连三、农旅文一体,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全面推行垃圾就地分类,通过“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开展村庄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河道治理。加快乡村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绿化。三是创新社会环境治理,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提升。全镇划分为207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内推选有影响力的农村人大代表、村民组长或致富能手担任中心户长,构建起“1名村干部联系10户党员、1户党员联系10户群众户”联系服务机制。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管理为着力点,扩大”互联网+手段,纵向联通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指挥体系。着力构建分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党员包网格的三级动态制度和联动联控机制,形成”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织密网格经纬线,标注网格经纬度,突出党员群众“点对点”有效结合,“点对面”有效融合,“面对面”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效能。

第三,抓旅游资源,筑牢旅游产业化的桥头堡。一是三大经济圈融合发展,做活旅游市场。XXX城区、金沙、仁怀三大经济圈互联互通XXX镇,实现1小时内通达,促进花茂旅游业创新协同、融合发展;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投资经营主体,加快旅游资源整合重组和整体性开发,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景区,提升旅游品质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不断激发激活旅游发展新动能。二是零星旅游资源周边辐射,做优旅游服务。洪关太阳坪、平正大发渠、马蹄遵金特支等旅游资源集聚周边,形成全域发展、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布局,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在构建信息互通、联合推广、利益共享机制等上共同发力,实现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共赢发展;继续培育一批精品民宿和精品农家乐,加大旅游监管力度,不断提升花茂村旅游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三是乡村旅游做“靓”,精旅游产品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大力发展农家餐饮型、农事体验型、农业观光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紧扣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依托境内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和独具特色的黔北民居,打造了温泉小镇,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九丰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红色之家、乡愁小道、真理小道“一街一园一家两小道”经典旅游线路,推动以红色游、田园游、体验游为主导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6年以来,带动农户发展乡村旅馆35家、特色农家乐28家、文化企业4家,打造文化创意产品30余种。2020年接待游客131万余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5亿元。

第四,抓品牌建设,筑牢绿色产品加工的助推器。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做好品牌建设。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思路,把培育品牌作为绿色产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花茂村资源和特色优势、利用发挥花茂村地理和产品优势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带动坝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高校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条件。申报《花茂XXX》注册商标,树立品牌效应,实现花茂村系列产品规模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创新产品模式,实现农产品变商品。探索“村社合一”路径,推广“三社融合”“返租倒包”等经验,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大力实施“821+N”工程。按照“农村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夯基础、农村土地宜机整治增活力、土地流转收益共享强联结”的总体思路和“三统三改三聚”山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创建绿动九丰等农业专业合作社36家,培育家庭农场2家,发展种养大户36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期货农业”,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带产、以销促产”,助推“黔货出山”。探索“一地生四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就近务工得薪金、入股村经济合作社得股金、反租倒包得资金模式,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三是整合优质资源,助力绿色产品销售。借助流量,发挥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引领作用,鼓励创新,以花茂村农业特色产品为依托,以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载体,服务企业和农户,突破农产品上行受阻等产业发展瓶颈,彻底解决产品引流不够的问题,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借助苟坝红创区的力量,引商家进驻,对产品进行精包装,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渠道宣传花茂村,将“助农”、“惠农”落到实处,让花茂村绿色产品真正在价值上实现“丰收”。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三)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部门的xx。很荣幸能获得这次的发言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当前,正值我县脱贫攻坚收官之际、乡村振兴起步之年。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这既是大战,也是大考。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整治两评议”活动,我在思想中、工作中、生活中都获得很大的感悟和进步,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主动学习不够,总是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不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满足于略知皮毛、一知半解;二是缺乏创新精神,存在人云亦云,随大流,中庸的思想;三是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深知自身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不断改进自身作风。

一、警钟长鸣,筑牢防线。

风气为形,思想为根。我们必须从思想觉悟这个源头抓起,不断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不断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自己,深入系统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理论上的坚定、思想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自觉。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时始终保持一股韧劲,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敢于啃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

二、严于律己,苦干实干。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回溯峨边历史,从“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也深刻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伟大的事业,总是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只有实字当头、以干为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才能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才能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才能创造奇迹、成就伟业。

三、知行合一,主动担当。

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我们要做敢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在伟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在火热实践中长才干、壮筋骨,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承认矛盾客观存在,不回避、不掩饰,又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明确靶向,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责任感更为清晰。当此之际,笃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坚持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我们必能以好作风护航干事创业,不断开辟乡村振兴的新境界。

我的发言结束,如有不正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四)

我叫XXX,是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从2010年起,我在家乡兴义市乌沙镇磨舍村发展生态农业,创办兴义市众龚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进行黑山羊养殖。2014年当选磨舍村村委会副主任至今,10年的农业创业,8年的村干部经历,我的企业变化,家乡的变化使我倍感自豪。

在思考怎么和大家交流经验过程中,我正好阅读了《习近平在厦门》这本书,有一段采访中,一位采访对象在谈及总书记在厦门时与他的一段对话时,提到总书记提倡当时的年轻人要“自讨苦吃”。“自讨苦吃”短短四个字,字字千钧,“自讨苦吃”方能“苦尽甘来”,感慨之余,细细思量,这正是我创办农业企业带领群众致富、担任村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切身体会。今天,想以这个主题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2010年的3月份,我陪母亲回老家,看到堂哥一家因为种地挣不到钱,准备外出福建打工。在走亲戚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地就没有人种了。

在农村长大的我,看着本来不多的土地白白荒废,随即产生了干农业的想法。我们的资金有限,劳动力又不好找的情况下,左思右想,我突然想到我们兴义人不是爱吃羊肉吗?能不能发展林下养羊?

于是我从云南省建水县引进了50头优质种羊开始实施我的规划。随着兴义市被评为中国羊肉粉之乡后,兴义的羊肉市场越来越好,我的养殖场规模也朝着产业化发展、从最初的50头黑山羊到现在存栏2000多头。

创业步入正轨,我担任了村干部,参与到了乡村振兴这项亘古未闻的事业,面对我的家乡,我觉得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从消除“技术鸿沟”做起,我主动提出利用自己养殖山羊的技术答疑解惑。

同时,为实现产销一条龙,我投入资金在兴义城区创办了革里羊庄食府,我利用自己的养殖场和餐馆,聘请当地村民务工,公司通过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掌握从事黑山羊的饲养、牧草种植青贮、餐饮管理服务等生产技能。

在磨舍村,为了解决冬季草料少和种植户收入低的问题,我与周边农户达成协议,养殖场每年以450元/吨的价格收购带包青贮4000多吨,每亩收入从原来的750元增加到现在的1450元,仅此一项,农户青贮亩产值就提高了近2倍。同时,还收购当地农户的农作物秸秆、干草等原材料,变废为宝,以粮代饲养畜,打造出了真正的生态循环养殖。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可能也是“爱折腾”这种特质,使得我虽然这个过程中吃了些苦头,但让在搞农业、明技术这个过程中坚持了下来。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行业,这就要求我们搞农业的人,一是在思想上要继承我们老一辈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在行动上要把关注点转向新的农业技术上去。

在创业初期,我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带着工人种草、割草、喷羊,同时还自己进行防疫。刚开始,我是见针就怕,但慢慢的,我学会给羊看病打针、防疫取虫、接生、掌握了养殖的所有环节。

干农业就是一个逐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干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及时修正。从其他区域引种,就不得不在羊舍建设、防疫、饲养不断调整,创造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比如,羊舍地板,开始我们使用的是水泥,发现水尿混流的问题后,又尝试用木条编制隔空地板,发现也不好,多次试错才做成了“钢丝床”的形式,解决了之前的问题。

我与其他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同志们一起重点思路在于如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找思路,发扬民主、完善设施、积极谋划。

发扬民主,把村民意见建议融入到村集体的工作中,让村民真正感受到群策群力带来的变化改变,激发村民积极性,以“主人翁”意识形成脱贫攻坚的群众力量。针对部分村组发展找不到好路子的实际情况,每次召开村民会议时,我都向广大群众书面征询意见和建议,并和村文“两委”一道梳理,根据轻重缓急,解决村民发展的难题。

完善设施,就是建设好村级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全村发展奠定好基础。针对村里部分基础设施还未完善的情况,我耐心做群众工作,积极的投工投劳,抓住机会。

积极谋划,思路决定出路,在为群众谋划出路方面,我们村支两委结合村民意见建议集体谋划,集中资源打好“组合拳”。我们首先请来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为磨舍村一些旅游条件较好的村寨和一些保存完好的老建筑进行规划把脉;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对磨舍产业出谋划策,对林下种草、天然草地改良、高产草地种植以及高产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方面作指导,对喀斯特地貌上的草地畜牧业,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带领群众用发酵的农家肥和羊粪来改良土壤,带领群众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积极向群众宣传生态种养殖的观念和技术。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是代表,也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作者。干好本职工作,“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就需要我们以“自讨苦吃”的心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已任,心怀“干好事”的初心使命,“干大事”的为民务实情怀,“干实事”的创业干事心气,推动我们的事业和百姓的未来真正“苦尽甘来”,真正使我们的工作对得起村民百姓,对得起子孙后代,对得起这个可以有所作为的新时代。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五)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我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全会精神,结合海安市委十三届八次会议精神,现就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谈谈我个人看法。

一、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美貌”与“功能”兼备

2018年我们建场村去世24人,出生18人,2019年建场村去世33人,出生13人;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去世和出生的比例失衡较大,尤其在农村,老年人占比越来越高,结合我们建场村实际,我们建场村近三年总人口分别为2964、2945、2924,而老年人口的却每年都在递增,就拿90岁以上老人的数据来看,2018年12人,2019年就达到23人。据调查,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很是“可观”,很多青壮年带上妻儿远赴他乡,扎根城市,只有老人独守老宅。

此般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老年人人数逐年增加,总人口却日益减少;二是青壮年外出务工或是安家于城市的比例增大。农村真正进入老龄化,农村空房的比例会逐渐增高,孤寡老人在农村生活的会很高,介于诸多原因,各种养老活动和养老服务尚不能完全开展,这就给我们在人居示范点这一话题上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振兴乡村,人居生态环境问题首当其冲。2018年,我们精心打造了集“美貌”与“功能”于一体的南通市人居示范点**——建场小区,小区外貌力求完美,配备了健身、娱乐、医疗等设施场所,很大程度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目前,另外两个人居示范点正在筹备之中,我们确保在2022年前落实到位,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指日可待。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突出一村一品优势

人民生活标准不断提高,愿意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土地流转可谓势在必行,减轻农民的负担,释放剩余的劳动力,让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部分老人们提高生活质量。

紫菜作为我们滨海新区传统黄海农产品种植加**的行业,也是我们建场村的一个农业品牌。由于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连年的亏损,面对困境和发展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并未退缩,积极开辟信道路。2015年从福建、浙江引进坛紫菜新品种,再转道山东海洋、莱州等地进行紫菜养殖,历经千辛万苦,村里的劳动力妇女们紧紧跟随,从管理层到车间工人,上下一条心,今年山东紫菜养殖终于取得了大丰收,现已有5家企业在山东进行养殖和初加工,初加工后成品运回建场村进行二次加工和精加工苔麦脆,我们不断创新、不断研发。2019年申请设备专利三项,产品专利10多个品种,在近期的上海展销会上,首次展销就被国际客户下了多个订单。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

招商引资,让更多的老板来老坝港发展,让跟多的企业进驻老坝港,**村民的就业渠道,带动了生活的内需,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税收分成,2018年建场村招引两个企业,今年已形成销售,我村分得税收20。32万元,2019年我村招引一个二级建筑企业,现在已经将工程拓展到山西太原,年产值近4。2亿。最近,我们正在洽谈的机械项目也已经到了合同细节磨合阶段,预计春节后达成共识。

乡村振兴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重新规划,也需要自上而下的观念转变,更需要加大创新理念的注入。我相信,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建场村将会迎来繁花似景又一春,一个经济强、生活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即将呈现于世人眼中。

谢谢大家!

2022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发言材料(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为贵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一、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为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

贵州曾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8年,为更好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启动实施“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印发文件、作出决议、召开会议、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形式,支持保障各级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依法履职、发挥作用。贵州各级人大代表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带头、支持、监督作用,为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人大代表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带头作用。人大代表来自各个行业、各条战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带头人、代言人。在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随处可见各级人大代表的身影。领导干部代表既挂帅又出征,组织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专家学者代表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帮助破解脱贫攻坚中的难题;企业家代表积极推动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为贫困群众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帮扶;基层一线代表带头争当致富能手或产业发展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人大代表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支持作用。各级人大代表带着责任和感情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调动群众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内生动力。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和诉求,通过提出议案和建议等方式,推动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不完全统计,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期间共收到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万余条。2020年,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提出694件建议中,有83件关注了脱贫攻坚、占13。3%。本届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有23件地方性法规涉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人大代表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监督作用。各级人大代表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等作为监督工作重点,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组织人大代表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开展《贵州省大扶贫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依法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贯彻执行情况执法检查;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业扶贫等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询问,推动脱贫攻坚领域问题整改落实。

实践充分证明,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号召下,贵州全省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和特点,凝聚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充分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优势。

二、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有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和人大代表作用,为助推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贡献人大力量。

(二)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调研,赋予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使命任务,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贵州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贵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进行全面部署,并作出《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决定》,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并向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组织引导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全力以赴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省脱贫攻坚大局,组织实施“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贡献了人大代表力量。当前,实施乡村战略行动就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省人大常委会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具体体现。在调研情况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高度评价“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取得的成绩,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当乡村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代言者、监督者,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三、人大代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一)在贯彻执行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代表活动、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听取党委意见,确保在政治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将实施乡村战略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大代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依法履职尽责,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二)在规划编制上发挥参与决策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了顶层设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利用人大代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发挥人大代表的参谋作用,为制定乡村规划特别是县、乡、村的乡村振兴规划建言献策。力求从实际出发,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抓紧补齐短板,做好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

(三)在机制衔接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推进脱贫攻坚中,贵州创造了行之有效的领导体制、工作体系、考核机制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转移到实施乡村振兴中。中央强调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要求在帮扶政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及社会救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组织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工作大局,接续参与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要充分利用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和个人素质上的优势,特别是人大代表中的“致富能人”“产业大户”,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脱贫地区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在政策落实上发挥监督推动作用。中央决定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强调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衔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乡村振兴视察和调研,在基层察实情、听实话、说真情、汇民智。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组织人大代表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开展跟踪督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特别是在过渡期,要根据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人大代表收集到的工作情况和经验做法,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不断优化完善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措施。

(五)在人才支撑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中央强调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大支持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打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人才的衔接渠道,实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脱贫攻坚完成以后,原各级脱贫攻坚工作队可以就地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队,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中的专业人才和工作力量直接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人大代表在个人素质、眼界见识等方面的优势,弘扬代表和乡贤文化,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利用人大代表培训,整合各类资源,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