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出自 wwW.zuoWEnBA.nEt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篇二: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新的学期悄然而至,为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更好的教书育人,特制定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五班共有学生50人,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学生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特别是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较快,课外阅读量逐渐增大,班里有四十多位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但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影响班级整体水平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2、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3、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教学内容方面: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认识500个汉字,会写380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
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学习习惯方面: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5、教学工作具体措施: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加强对前置自学提纲的研究。
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组建班级图书角,加强书香班级建设,力争让每个孩子爱上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继续做好亲子阅读活动。
本学期,我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严格要求学生,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三: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有效学习”为中心,以“学在平阳·品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整体推进“项目学评”和“课堂变革”两大行动,强化“培训、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责,树立“课程·课堂·课外”意识,做好课程改革、学业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与素养提升行动、教学常规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我学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工作目标
(1)提升办学理念,弘扬“知以至真,行以至善”树贤精神。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创建树贤教育特色。
(3)创建县“语言文字规范校”
三、工作要点
(一)明确改革走向,整体推进“项目学评”
从单项测评走向综合评价;从零散组织走向系统管理;从阶段性测评走向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从“项目学评”走向课程建设,这是我县整体推进“项目学评”四大方面的理想走向。
1.突出重点,深化“项目学评”。变评价活动为学习活动,使之成为学习“新常态”;以学校为改革主体,重校本化实践,开展系列研究;以命题技术的革新为着力点,突出学生研究和测评工具的研发。
2.重视过程,着力培养“学力”。以“人人过关·乐学善学·学力取向·习惯为重”为基本操作要领,聚焦学科关键能力,突出学科本质,着力培养“学力”;重视过程性评价,要发挥评价主体的各自优势,尤其要发挥“小评价师”的作用。
3.建设队伍,发挥团队优势。发挥项目研修小组、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工作团队在“项目学评”改革实验中的指导、研究、培训和服务等作用;发挥本校资源优势,进行“校本化测评”的研究和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培植典型,逐步形成教育改革的特色。
(二)驱动课堂变革,关注学科核心能力
以“项目学评”的研究为载体,开展“学为中心·以评导教·以评促学”课堂教学变革行动,落实温州市第二批课堂变革实验项目——平阳县小学(低段)区域试点研究。落实《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以“学习活动”为要素,改进备课、上课教学环节,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科核心能力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三)基于数据分析,改进命题与教学
通过数据分析、教学调研、专题会议和研训活动等形式,发掘数据背后的教学故事,加强对学业成绩影响要素的研究。要十分关注后20%学生的发展,要将检测数据用于排名转变为诊断教学,提高全科合格率。通过对命题的研制、应用与反思,关注评价改革对课堂变革所产生的作用。引导学校、教师分析数据,反思教学,提高广大教师的命题水平和教学水平。
(四)关注个性发展,推进综合性实践性活动
积极推进“爱阅读”、“四小”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继续开展小学生“爱阅读”主题活动,推荐优质阅读书目,开展各类“师生共读”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强化阅读保障,推进“爱阅读”课程建设,提高学生阅读力,浓厚阅读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激活阅读的力量,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的人文素养。开展“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科学家”“小老师”(与“项目学评”活动结合)等培养活动,优化培优机制,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五)助力教育均衡,落实常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研领域的应用优势,重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研修活动。二是做好调研、送教、专题交流会等工作。三是坚持“学力取向、基于课标”的命题思路,提高命题小组成员的命题能力。四是扎实开展短时培训和素养提升行动。五是加强学习交流,提高研训员自身素质。
(六)全面深化树贤争先树立“贤师”活动
首先努力建立与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将教师自主学习,新老结对,日常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专家辅导整合为一体,建立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师培养与整合机制,营造学习型的团队氛围,努力让终身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加大教师培训和各类骨干教师的奖励培训经费的投入。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短、中、长期结合,省内外结合,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其次结合实施新课改,开好让学生有选择课堂,突出有特色贤师成长。开展好新课改实验工作,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破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难点,有效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使之成为学校的办学新亮点和特色。同时也让我们的教师真正成长为“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这样优秀的贤师群体。
篇四: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市教育局颁发的《学讲方式的转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巩固强化对已有理念的领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走出去,请进来。努力争取机会外出听课学习,回校后要认真撰写学习反思并汇报交流,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3.理论指导实践。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次数、教师的听课节数作具体规定。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分年龄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作了具体的规定。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有讨论,有记载,有评价,有总结。要使这些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力争本年度有青年教师在全县脱颖而出。
5.初步创建教师成长档案,收集教师的工作业绩,月查情况记载,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等。
二、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抓常规,促管理规范 。
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巡课,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各校要将检查情况与考核挂钩。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五抓”:
①抓备课。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本学期仍然是集体备课和个人独立备课相结合。凌小要采取集体备课,主备人要说明设计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优选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每位教师在使用电子教案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在空白处加批注).学校要经常检查二次备课是否突出实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采用推门听课和轮回上课制度,开展好“学讲教学”周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抓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干每周至少听课2节,教师每周至少听课1节。
③抓作业。本学期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不定期抽查,要使学生作业书写规范,做到薄本整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特别作文批改,大作文必须精品细改8篇。小作文8篇,要至少一半要精批,粗批的小作文,文中错别字一定要批改。教务处每月月底进行检查作业,定期进行作业展览,以促进作业质量的提高,错批现象严格杜绝。
④抓学业评价。本学期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改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组评、家长评、老师评全面评价学生。
⑤抓质量监控。 为了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使教师内驱力增强,中心校将制定一整套教学工作管理奖惩制度和《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真正做到奖优罚懒,绩优酬高。本学期中心校将每月对不同学科进行教学质量调研,每次考查完,一定会认真作好统计和质量分析,并及时将检测情况和教学建议向老师和学校反馈,并召开奖惩会。中心校将利用教学视导、研讨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和交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找出问题、提出对策、改进教学。
2.抓研究,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本学期,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深入学习学讲计划精神,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 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学讲教学模式。努力在各个学段打造在全县有影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课堂教学效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今后三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把教学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舞台。一是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科研素养。开设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层次;组织对话,让思想交流提升;开展论坛,让教师分享智慧;二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发帖、跟帖、收发电子邮件、制作电子网页、创建博客等;建立学校论坛,分享阅读心得、优秀案例,组织教学专题研讨。三是搭建成长平台,推进名师工程。学校制定多元化、多梯度的名师培养制度,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促教师成长,全方位、多维度培养教师。本学期每一位教师要上交一篇优秀论文、两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反思。
3、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具有即时性和短暂性,而基于素质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把好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关,从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检测、反思等环节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结合义务教育“三进”工作,培养学生积累“经典”的能力、规范书写的能力和谈话交际的能力。要结合“书香校园”建设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研制各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开展“阅读过关”验收和“阅读之星”评选活动,广泛组织和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充分利用好教育现代化验收中添置的各项教育装备,开好实验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水平;要加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习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制作大赛、学科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抓活动竞赛,促教学质量提升。
本学期,中心校将注重基础,抓实学生“双基”训练,定期开展学生计算能力测试、朗读比赛、阅读作文比赛、写字比赛(1、2铅 3、钢4、5毛笔)、英语口语比赛等。各校要使每位教师十分清楚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学期语文学科加强写字和阅读指导,数学学科加强口算训练,英语学科加强口语练习,科学和品德学科改革作业的设置。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学年度,我们要攻坚克难,不忘初心,时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使命,为完成教学质量步入县区第二梯队而努力!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学计划
2、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3、组织参加第27届“金钥匙”科技比赛
4、教学研讨活动
5、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
6、质量调研
十月份
1、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2、抽查作业
3、迎接省三年级语文质量调研
4、教学质量调研
十一月份
1、期中形成性质量调研
2、指导参加县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3、教学工作督导
4、举行教研活动
5、抽查教师业务
6、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
7、写字督导检查、写字比赛
8、各校读书节活动
十二月份
1、学生作文比赛
2、送课到村小
3、学生口算竞赛
4、教学视导检查
5、教师“三字一话”比赛
6、教学质量调研
元月份
1、举行复习课研讨活动
2、优秀论文评选
3、组织期终考试
4、写好教学工作总结
11周期末考试,21周期末考试,20__年1月18日放假
说明:本安排与上级安排有冲突的则作相应调整。未尽事宜则作临时安排。
篇五: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学工作将以全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校本研究与“六个一”教师成长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正确把握新课改前行方向,引领教师准确理解新课标,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
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要引领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理解内化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建立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守住“双基”底线,活化教学方法,让教师和课堂富有内涵。各学科要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教研,不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课时安排和课程评价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学科在引领教师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新课标的基础上,要改变单一的仅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研模式,要依据质量监测中所反映出的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建立基于教学质量达成的教研模式,把教研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和指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上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引领教师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加强与学校教学同步的常规教研,把教研活动置于真实的教学语言、真实的学习表现、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的课堂基础上,把教研贯穿在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全过程。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将新课程理念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
2、注重多元、着眼层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我校校本教研的实际,本学期将进一步注重校本教研的层次性、多元化、师本化,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加强学习与探讨,倡导在交流中内化
本学期,鼓励教师进一步加强网络学习,注重与教育名师、名著对话。各位教师应积极参加网络教育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全体青年教师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积极参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校本培训,力争早日达标。形成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的良好氛围,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加强实践与反思,倡导勤思、多写
各位教师应积极撰写教育叙事、典型教学案例、论文、教学随笔等,要将各类文章的撰写作为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提倡写“日记式”教学反思。
(3)、开展“集体备课”与教学教研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学校将学习渗透到科组教研活动中,具体措施:在科组长带领下进行互听、互评课,以“同上(同磨)一节课”为切入点,即同样的内容提倡让不同的教师来执教,在观摩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提供互相比较的“样本”,促进教师的思维碰撞、共同提高。
(4)、继续做好与兄弟学校的横向交流工作
(5)、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六个一”活动
全体教师每人“上一节优质课”,时间拟放在开学至第十五周前完成,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并书写评课意见;期末总复习前,每人出一张综合试卷,通过期末总复习时的使用进行试卷评比;结合有关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等活动,每人撰写一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通过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每人至少掌握一种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制作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课件;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书写好心得体会,加强教育反思,书写好教育笔记。
3、务实开展联谊校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联谊校工作,要落实互助内容,拓宽联谊渠道。联谊校要在课堂教学上做好示范指导工作,要在教研专题上发挥引领帮带作用,要在教育资源上达到教师备课、学生练习、音像资料等优势资源共享,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向学区学校开放教学活动、开放处室管理、开放规章制度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基本环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要重视对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指导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引领教师努力走“轻负担、高效益”教学之路。要对过时的、不适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修订,特别是对“教师教学常规”,要从规章制度内容、落实活动记录、总结评价等方面,整理好档案资料。切实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科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要重视作业设计、批改和学习辅导。把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分析作为今后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改善教学行为,使作业批改成为监控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窗口。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作业面批,并在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以示范课推动教师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意识和能力。
5、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是李校在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举措。倾听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读书的习惯、写字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演讲的习惯、记忆的习惯、预习的习惯等等。本学期还是要重点抓好听讲、写字、读书、写日记等良好习惯的培养,继续把写字评价结果纳入年终教学工作的考核成绩中。
6、加强各科组自身建设,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按照校领导提出的“做一个学生三喜欢的教师”的要求,从品行和才能两个方面加强个人修炼,从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追求最佳表现,争做一个学生爱戴、领导放心、家长尊敬、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为树立天骄人的良好形象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