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一)
听大人们说,现在家乡的路比以前宽敞多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路换过几次装。
以前的山区小路是九曲回肠,山路十八弯五个字最能说明山路的特色。爷爷告诉我,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会绊倒。
后来,新修公路,有车子进入山区,但仍然是尘土飞扬。路面上的坑坑洼洼的。
再后来,路面就硬化了,全村都铺上了水泥路。现在,秀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水泥路直接通到千家万户。
家乡的路啊!讲述着那些踏过它的脚的艰辛,刻画着行过它的车的痕迹,承载着走过它的山里人。家乡的路,与城市的路比起来,还是不够宽敞,可这路并不悲伤,载着大山的希望。
爷爷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山里的人们穿着那种薄底的布鞋,有时还光着脚丫踩在羊肠小道上,所以那时的人,跟家乡的路,是那样的亲,那样的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地气。”
七十年代家乡的土路,两边芦草如茵,鲜花盛开,被太阳晒得呈现白色的家乡路,吸收着太阳的温暖,人的脚踏在上面,被这路暖着,可以感受到大地母亲的亲切。
家乡的路和家乡的人之间,相互交织着感情,相互传递着希望,春天的一粒种,秋天的满仓粮。家乡的路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道路一般都沿着小溪,仿佛跟随小溪一起载歌载舞,就像大山血管和心脏。它的心跳,鼓励着家乡人,在这样坚定的心跳中生活,家乡人大多勇敢、勤劳,努力想给这黄土地多一些回报,努力想给它一袭新装。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家乡的路被农民们齐心协力挖出一条土公路。那时,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人们渴望摆脱贫困,不惜一切代价,挖通了通向外面发达城市的通道。
本世纪初期,一种叫挖土机的机器开进了大山,整修公路,然后铺上石子,再在石子上面铺上了水泥,家乡的路变了。而改变的,也不单单只是这路。
家乡开始有了许多大型机动车,还有山里人自己骄傲地拥有着的越来越多的“屁股冒烟”的摩托车,甚至私家小汽车。那时的水泥质脆,每天不断来来往往的机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碾压在这脆弱的路上,天长日久,家乡的路开始出现裂痕,有的地方甚至有些破碎。
一切喧嚣就在这路上不停地重演,演绎着家乡的富裕,承载着家乡的未来。家乡那不堪重负的破碎的路,常常被这些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的交通工具碾压出咯咯嘣嘣的声音,低沉地呻吟着。那是含着喜悦的呻吟,因为不管是碾过路上的车,走过路上的人,还是这被碾被踏着的家乡的路,都有了幸福的感觉。
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使家乡的变化更加锦上添花了。河道改造了,田园多经了,道路漂亮了,变结实了,变宽敞了,马路两旁还有护栏。有的地方虽然坡度大一点,但曲中取直,它表达喜悦的声音不再是呻吟,而是同这些路灯、笑声和清脆的车喇叭声合唱着。这路的新装一年比一年漂亮,一年比一年更新着农村发展的气息,也一年比一年显示出农民生活的奔头。
家乡的路被这些勤劳上进淳朴的山里人走着,越走越宽敞。家乡的路驮着的不再是稀稀落落的黑色瓦屋,而是驮着越来越多的高楼,越来越新鲜的豪华车,越来越新潮、快乐、漂亮的人。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二)
丽水,一个美丽而繁华地方,而我的家乡,就是其中一个虽然不起眼但十分美丽的小城——壶镇。而今天,我就来讲讲它。
听爸爸说,解放前他们小时候壶镇原来是一个环境脏乱差结合为一体小城市,爸爸家门前那一条小巷子又脏又臭,遍地的垃圾看得人头晕眼花,满地老鼠爬,满天苍蝇飞。街道两侧到处都堆放着垃圾,尘土四处飞扬,道路也很狭窄,人们住房条件也不好,到了下午,连卖菜的商贩都没有,晚上路灯若隐若现,因为年久失修,很多灯都坏了,整个城市进入一片黑暗,也没有人们现在所说的夜生活。马路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晴天里尘土飞扬;遇到下雨天,马路又会变得泥泞不堪,走路的时候,要挽起裤脚,小心翼翼地,可遭罪了。听妈妈说,妈妈家虽然在山上的小村庄里,环境相对来说要好许多,但家庭环境与我们却有天差地别的关系。没有车路,只靠牛、马、自己的血汗从很远的地方驮或背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而自己出产的却卖不上一分钱,那时还没有农药,人们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庄稼收成不好,费了农民伯伯的一片苦心,以前,各家各户院前屋后都只种瓜果蔬菜,为了不饿肚子,不栽一株花,各种颜色参在一起,挨挨挤挤,杂乱无章,乱七八糟的。家里也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的彩色大电视,全村只有我家有一个21英寸的黑白小电视,看来看去也只有几个台。一到电视播出,全村的人都自带一个小凳子来看。
而现在不一样了,经过党员们的努力,我们终于获得里自由——解放了!经过政府的帮助,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增添,不断的改善。原本脏乱差的一个壶镇,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平坦的公路上开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路边的行人有序顺地来来往往……如今,科技发达了,人们也注意到了环境的保护,从前这里是菜市场,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地上到处是泥水,气味很杂,令人作呕。现在呢,这里已变成了美丽的风景区。青幽幽的小草随处可见,像碧绿的地毯,又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巾。微风一吹,小草轻轻地跳起轻盈的舞姿。这里还种着各种花儿,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有冰肌玉骨的水仙、有花香醉人的夜来香……朵朵花儿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绽开了笑容,各种各样的花朵给绿茵茵的地毯点缀上了无数色彩斑斓的小点。空气是那样清鲜,没有一丝杂气,只有花香、草香。
原本被人们称为垃圾湖的湖,现在平静而美丽。一泓湖水像溶化的玻璃一样悠然自得地睡着,有时,它在微风温柔的双手抚摸中醒来,漾起连漪,那静静的湖水就像无数绚丽的星星令人目眩。湖边的垂柳像一位位少女在梳洗自己柔顺的秀发。湖边还有一座座凉亭,粉墙青瓦,飞檐立柱,清幽雅致。哪里还有一丝杂物呢?雨后的‘她’更美丽迷人,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平静的湖面笼罩这一层薄薄的水汽,犹如柔顺的面纱,笼罩这喜欢国色天香的美貌容颜。夕阳准备回家了,只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映在夕阳照耀下的湖水。如梦般的垂柳与夕阳的金色交相挥映,如梦一般。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家乡是应政府的帮助而变得如此美好。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效力,让明天的祖国母亲跟加美好。作文 WwW.ZuOwENbA.NeT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三)
新年来了,旧的一年过去了,让我们抛开陈旧的过去,迎接崭新的未来。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过去了70年,时代在变化,家乡也在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先来说吃的变化。我老家在东阳,哪里风景如画,但是1998年哪里是我们现在说的一个成语——穷乡僻壤。老爸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苦,家里主食不是玉米糊就是自制的冻米糖,猪肉只有过年的时候吃或者有贵客来的时候吃,饭也是如此,不像现在顿顿有肉吃、吃的很好。现在冻米糖都是网上买的了。以前菜少都吃不饱,现在春节动不动就是大鱼大肉的,没肉都吃不下饭。满桌都是美味佳肴,一两次吃还好天天吃身体也吃不消,菜多的连整张桌子都放不下,往往都是菜叠菜。吃饺子是个春节重要的饮食习惯,大家都爱吃,以前很少吃,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诱惑,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就没有以前过年那浓厚的过年喜庆味。转而让电子春节和它融合,碰撞出奇特的火花。
再说微信红包,大家都很熟悉,可你知道红包的变迁史吗?汉代: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民国: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磕响头才拿得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但“压岁钱”真的是钱了,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20世纪80年: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20世纪90年代:压岁钱不稀罕了,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21世纪初:大家都用了微信的红包,红包的金额也逐渐变大了。以前大家看春晚都在村子里围着一台仅有的彩电看春晚,之后大家去部分有钱的人家看,现在家家的有电视,一起围在桌边看春晚真是其乐融融,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可以用手机与家人通话、看春节联欢晚会。服务了人类,但是也隔离了人类,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聊天的次数,一言不合就看手机,有句背人们改编的诗句叫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虽然改变了古诗,但是也说明了现在人顾手机而放弃了亲情。接下来我们来讲出行。
春节出行分三种,第一种是大部分人的计划——回家,就如这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般。第二种是在春节去外地旅游。第三种是在老家给亲戚朋友拜年、串门。我专讲第三种,以前老爸他们去拜年基本都是走去的,有时推个独轮车。之后老爸就骑自行车去,在后面他骑摩托车,现在我们有了2辆汽车,拜年就方便了许多。可见时代发展的有多迅速,中国发展的有多迅速。
在说住以前东阳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小平房,很多都是木制的,有些房子上还隐隐约约有“毛主席万岁!”的字样,可见历史的悠久。现在东阳的房子都变大了,还有一些都有3层的楼,十分现代化。
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变化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四)
这是一个平凡的地方,几乎与其他任何地方没有什么不同,春夏秋冬就是春夏秋冬。东南沿海,只是夏天特别热,冬天不下雪罢了。
其实长这么大一直居住在这片地方,还未去往他地他乡,自然也不晓得外面风光如何,我又怎么知是否相同?或者有所不同呢?只是回想于此地,断然脑中浮现书中文章了,文章又与我的家乡似乎颇为相象,章中这片片断断不约而同,我想倒不是我的书读得多,只是我与作家们身处同一个自然。
童年的家乡是我觉得最理想的地方,童年的我更甚于现在活泼、善于于观察,而无现在的麻木。我回想,依稀可以记得……
记得那时的每一个夏天,那份风扇也吹拂不去的炎热。每过清晨五六点,凡天空可见太阳,早上也是热得不行的,我的眼仍然朦胧,窗外的“知了”便如清脆的闹铃般响了起来。
有段时间,夏天似乎很干燥,日日如此,大概一两星期才来一次雨,这雨次次来得让我欢喜,浇淋去了大地与我身上的热气。身上每个细胞都很兴奋,似乎想饮这雨水——那时的我真想跑着去淋雨,直到雨停啊!
家乡近于岭南,有时十步可见一荔枝、一龙眼;不像现在,处处都成了房屋。雨后,荔枝、龙眼掉落下地,星星零零散散,它们在空气中发酵,果香弥漫着,湿润的空气一嗅,便可闻见,荔枝、龙眼酸甜的气味。我路过时,也常常摘下几颗尝鲜,仍记得舌蕾上的酸甜味,那种甜味不比现在甜,只是却再找不到这种感觉了。
即使那时很闲,一天也过得飞快。近傍晚六七点钟,余晖撒满大地,连天的蔚蓝也被染得部分金黄。太阳到了最西边,逐渐成了一轮红日,天空中蓝、黄、红交杂成一幅抽象的——天空之卷!我看不懂,似乎悟出什么便是什么了,只是色彩暖和浓烈,看了——心头便涌上一股奇妙的感觉,像是兴奋、像是令人充满力量,像是自由的美好乐趣。
即将晚饭时,放牛的人也赶着几头牛犊和牛回了家。天空色彩消失,陷入片刻极其安静与深蓝,随后便向笼罩了黑色的纱。在这黑纱布中,透出点点光,星与月共同点缀了这片无垠的黑暗的夜空。我与奶奶爷爷在自家门口外边坐着,他们闲聊着这一天,而我静静地望着这一片星空,想要找到一颗夜空中最亮的星。我们还一边摇着蒲扇,听着夏夜轻轻的虫鸣,那时并没有什么事可以做,我就是在那儿坐着,逐渐夜深了——我困了,才缓缓爬上了床,打起呼噜大睡起来……
这是我的童年,也是我童年家乡的模样与给我我的感觉。现如今,说实在的确实有些儿有变化,有些令人怀念的地方已经找不到了,有些最熟悉的人也不见了;最看的见得——水也不再清了,树又少了,房子与人却又多了起来,这些让我逐渐对家乡变得陌生。增添了的几处新措施和和几项整改,接着措施与整改又慢慢的被破坏,这是我亲眼所见,这就是新农建设吗?无疑的,自然是了,但我觉得家乡为何却不比以前好?
其实我们都知道答案:我们在所谓建设的同时,也包含破坏,且破坏比建设大。
想改变现状,我一个人无能为力,我们需要一起改变,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乡,都是每个人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我不想只是去去怀念它,我想要一直生活在如以往一样美好的地方。
这里是陆丰,唯一个沿海贫困地区,只要我们都想,就可以去改变它,就可以让它恢复曾经最初美好的容貌,并生活在这样的家乡!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五)
时间如白驹过隙,仿佛在大家一转眼之际,祖国已经七十华诞,徜徉在家乡的大地上,大家总是珍惜着如今的繁华和富足,整个中国在七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安庆,也正在迈着大步前进,在沿江城市中名列前茅。
我们家居住的小区位于安庆城东,马路原本没有太好的规划,每天从早晨开始,人们来来往往,学校、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比较拥堵,人流高峰时段十分不便。上班的人群,起早上学的孩子们,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整条马路拥堵不堪,无法通行。近期,马路被有条不紊地规划起来,经过修路工人们起早贪黑的劳动,我们的这条大马路旧貌换新颜,重新规划了机动车道、慢车道、红绿灯、行人等待区等,交警叔叔每天上路执勤,维护秩序,让原先喧闹、混乱的早晨变得如此有序,如此安宁。
今年,我们学校的变化也很大,原来中午放学时,很多同学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只能自己步行回家,自己解决午饭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今,学校开放了食堂,菜品干净卫生,琳琅满目。每天午饭后,孩子们便会依次进入阶梯教室学习,每天教室都会有老师管理,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午休给同学们补缺补差。这样不仅解决了留守孩子的吃饭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使他们获益匪浅。
我们的学校位于城东新区,高楼林立,很多居民区在这里建设,教育资源比较紧张,周边孩子入学比较困难,现在我们的小区旁又新建了一所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教育一体化,十分便捷。学校从建设到竣工,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由此可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从我家楼上就可以看到整个校区,红红的塑胶跑道,花园式的环境。漫步在小区里,浓浓的学风围绕着大家,心情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现在的老人常常感叹,城市建设得太快了,一些老安庆的建筑,一些老的生活习俗已经荡然无存。
今年安庆市政府修建了一座主题文化园,还原了老安庆原本的一些建筑,还原了一些老的手工作坊和店铺,老裁缝铺,老铁匠铺,园内满是老安庆城区的照片,让消失在人们记忆中的那些建筑,那些走过无数遍的街头巷道,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可都是我们安庆人的瑰宝和骄傲啊。走进这里,我们产生了无限遐想,这里让人们记起了老安庆城的繁华与过往,也让人们感概如今安庆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叹当今社会的繁荣,勾起了老安庆人无限的回忆和遐想。
一座城,一栋楼,都有人们美好的回忆,安庆,正骄傲地昂着头,大踏步地追赶前进。“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我的家乡安庆,可是当初的长江四小龙之一哦。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建设民生工程,让人们安居乐业,学有所成,老有所依,我们期待着家乡安庆重现当年的辉煌,在沿江城市带中,再次崭露头角,脱颖而出,让这座古城再次成为大家眼中的骄子。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六)
今天,婆婆、爸爸、大爸和我要去乡下探访老屋,其实我还是有备而来的,因为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项探寻改革巨变的采风活动,现在正好搭上了这趟“顺风车”,我不禁“掩口胡卢而笑”,窃喜不已。
说实话,我一直想去见识见识老爸儿时居住的老屋,但总是因事没能成行。此刻居然就要成行了,我心情莫名地激动起来,平时老爸讲的有关老屋的故事,又在脑海浮现。
“下车了,下车了!”大爸的话将我从思绪里拉了回来。下了车,抬眼望去,老屋的院落坐落在小山丘前,院子绿树环绕,翠竹依依,属典型的四合院,宽阔的院坝前是顺势而下层层叠叠的现代化梯田,再远处是一望无垠郁郁葱葱的果园。此时,最开心的还有婆婆。你看,她早已走在了队伍最前面,导游般介绍着:这是前年才修的村村通公路,那是刚建的梯田,那又是村上的果园……,老爸也在一旁喜形于色地惊叹着家乡的变化,在回忆儿时上学的情景。我仿佛看见了一个衣服满是补丁的小男孩,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手提胶鞋,正艰难地将脚从泥泞里拔出来,向着家的方向走去。时过境迁,而今,这里早已变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绿树翠竹掩映的古色古香的“博物馆”。
沿着院坝走上堂屋,左转,正对面就是婆婆的老屋了。这是两间三居室的泥墙瓦房,真不知当年一家六口是怎么在这里挤着过日子的,地面还是先前的泥土地面,虽凹凸不平,但夯得硬实,据说最初仅有一间,是祖上留下的,后来靠爷爷婆婆节衣缩食才修建起了那稍矮的一间。看着,一张张古朴的桌椅、雕花的床,我不禁又想起从老爸口中得知,他小时候床上玩捉迷藏、摸鱼那无比快乐的游戏,居然是在这儿诞生的,陋室也竟是他们快乐的天堂。来到厨房,这里早已没有大锅,只剩下阔大的灶堂,但我仿佛又看见了被老爸描述得赛过山珍的白水面条,四姊妹围着灶台忍着饥饿相互谦让的场景,真是让我佩服。
“叮铃铃”婆婆的电话将我惊醒。原来是世才表叔邀我们做客。迈出老屋,一辆银色奥迪轿车停在了院坝前,表叔笑盈盈地迎上来,招呼我们上车。车内谈笑风生,我们听他讲起了传奇故事:他以前家贫,姊妹多,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说还因生活困难饿死了一个姐姐呢!他小学毕业,随父亲种田,改革开放后,先跟人学砖瓦匠,后随劳务大军南下打工,几年前在乡农技员的帮助下,回乡创办了农业园生态,去年又搬进了农民新村。他滔滔不绝,激动不已,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哎!要不是改革开放,哪有我的今天啰!”成了他的口头禅。接着,我们参观了他的农村新居,以前从书本、电视得来的农村破旧的茅屋瓦房,在这里没有一丝踪影,有的是一幢幢现代的小洋房,庭院里配上绿树红花,美得让人窒息,令人叹为观止。观完农村新居,我们还在表叔的生态园里享受了纯天然的美味。
回城的车上,我有的是无尽的感慨,然而感触最深的还是婆婆——新中国初期的极弱贫困,改革初期的艰辛迷茫,到如今改革硕果的香甜纯美,她都逐一经历、品尝!此时,我不禁想把她平时挂在嘴边的话拿来大声疾呼:“我们的幸福全靠党!感谢党,感谢改革开放!”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七)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灵宝是我美丽的家乡。
随着我慢慢长大,灵宝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一座座高楼的建起,一条条马路的拓宽,一道道河道的修建……灵宝一天比一天美,一天比一天靓,我也越来越喜欢她。
首先,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显着提高。过去人们认为只要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可以了,可现在,人们的思想变了。一座座整齐别致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很多人都搬进了宽敞明亮、舒适豪华的楼房。空旷的野地和草地都盖上了新颖豪华的高层。特别是近两年,越来越多农村人来到城里买房,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平民百姓的家,生活档次提高了。不但如此,人们的吃与穿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人吃饭不仅要填饱肚子,还要有营养、搭配要合理,饮食全面化。在服装方面,也不仅是遮体避寒,更要追求时尚。随着各种品牌服装店的增多,逛街购物、买名牌也成了一种时尚潮流。过去是讲实惠,现在是求高档;过去是穿着舒适,现在是穿着漂亮。总之,用品越来越先进,生活自然也就越来越好。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了,以前家家户户能有一部电话就已经是很骄傲了,但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无论你在哪,哪怕是国外,随时随地都能畅聊无阻。电脑也可以视频通话,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了透明化,距离也减小了,而且支付宝、微信支付方便极了。
不仅这样,就连学校也新盖了教学楼,教室又宽敞又明亮,而且教室中也安装了多媒体,专门设置了许多实验室,使老师上课更方便,学生听课效果也更好。使人感到真正进入了现代化,享受美好的新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以前家乡的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晴天还好,可是到了雨天路面上到处都是水坑,而且泥泞不堪。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的,一不留神就会滑倒,弄得满身都是泥巴,这时候你看上去就活像一只泥猴。
随着这几年的建设,原来那条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沥青路。显得十分宽阔和气派,一次可以通过好几辆车,人们出行更方便了,路上川流不息,走上去也感觉特别舒适。路边的地砖也全部拆卸下来,换成了新的,市容更加整洁了,环境也更加优雅了。道路两旁又安装了新的红路灯和摄像头,安全指数进一步提高。哈罗单车遍布大街小巷。看着灵宝一天天的变化,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漫步在金水湖旁,一些树被霓虹灯装扮的多姿多彩,几种颜色交相辉映,湖水清澈,荡漾着微波。风儿轻轻吹过,溅起无数涟漪。突然有一种置身于仙境的感觉。心也变得宁静而空灵,所有烦恼都烟消云散。
家乡变了,它真的变了,变得美丽了、富饶了。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感到既欣慰又庆幸。记得爷爷奶奶总是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是啊,我们不再吃不饱穿不暖,还能在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与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玩耍与学习,我们的生活真是一片阳光灿烂。
看到家乡的繁荣,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制造也逐渐位于世界前列,中国改变了屈辱落后的形象,形势一片大好。这不都是党的成果吗。真正验证了歌里唱到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爱我的家乡,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中学生,还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后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创造我的家乡,使我的家乡变得更加兴旺发达、美丽可爱!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八)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中,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步伐不断加快,离全面小康社会越来越近。祖国在变化,我家也在变化。“衣”“食”“住”“行”都在全方面变化。
变化最大的要算“住”啦!1982年,我妈刚出生,家里很穷,只盖了两层楼的房子,那钱还是借的。14寸黑白电视机、沙发、书桌和一张床紧挤在二楼,只开出一条小道,一个人连转身都难。夏天,厨房里潮湿阴暗,时常漏水,一不小心就摔倒。15年后,爷爷、奶奶揣着借来的3000元进城开店做起了油漆生意,凭着“诚信”二字,生意越做越大,也买下了100多平米的商品房。家里的地板可光滑平坦啦!墙上装着精美大吊灯,摆上电视机,配上透明的茶几,放上柔软的沙发,栽种一盆植物,环境十分清雅。妈妈还有了自己的小房间。之后,又增加了“奔腾4”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桦木老板桌等“家庭成员”。爷爷奶奶都有了高档手机,还盖了厂房工作。如今,我家都住上了豪华的别墅。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行”也在变化。以前,每逢年关爷爷外出结账收款或全家探亲都得坐一辆摩托车。这也算好了,两辆自行车终于“光荣退休”了。但当寒风吹来,雨点打来,摩托车是不能抵挡的。所以“忍寒挨冻”了几年,它也“光荣下岗”了,换“广汽本田”啦!坐在里面可舒服着呢!开空调冷热皆宜,没事听广播,烦了看影片,累了躺会儿。这样的好车开心就别说了。如今,我家6口人中有4人都开上了“BBA”。我家还实行了“每月一小游,到郊区看看,每年一大游,跨越市区‘去看另一个世界,感受另一种风采’”的活动。我和弟弟也不落伍!这不,车库里停满了山地自行车、电动小汽车、电动平衡车……
我曾听爷爷奶奶说过,他们小时侯的饭菜只要有5分的咸菜和2毛的饭就够好了。猪肉、鸭肉、鸡蛋在他们眼里都是奢侈品,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点,但也要硬撑到初十五。那时我才体会到当时生活的艰苦。不过现在可不一样,我家的餐桌上每顿都有大鱼大肉,还摆满了蔬菜,我都不知该选什么了。早餐就更需要营养,我每天都得带瓶各种味道的牛奶和一只水果,这才营养!嘿,这就是“食”的变化!最近,妈妈还给我买了“安利纽崔莱”营养品补充我所缺的铁、蛋白质等维生素。
“衣”与人形影不离,当然也要变化。妈妈小时候要穿新衣服,奶奶都得一针一线织出来。拿到新衣服,简直比什么都高兴,穿上感觉就舒服。现在可不比从前,要穿新衣服,到市场逛一圈便能满载而归,当然不用织那么辛苦。翻开我家的衣柜,可堆满了形形色色的服装,各式各样,色彩鲜艳,件件都流行,令人爱不释手!“衣”真是人们生活的点缀!
是什么让我的家变化如此之大!是什么让我的家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呢?对,是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它,是和谐社会、辛勤的劳动哺育了它,这就是我家的变化。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都得感谢党的政策。现在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一起奋发有为建小康!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九)
我的家乡在甘肃酒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飞天的故乡,航天的摇篮,更是丝路重镇,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勤劳朴实的家乡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搭乘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家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让它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就在这“明珠”上,辉映着家乡人民对未来憧憬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前,爷爷奶奶家是都是平房,它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颊”,“头”上还有砖瓦铺顶,还有那宽窄不一的石头路,走在上面,发出“咯嘣”,“咯嘣”的响声。而现在,已经是宽阔的柏油路了,走在上面的感觉戛然不同,平坦而又舒适。
以前最常用的出行工具是老式自行车,在乡村的街道上很常见,是人们常依赖的交通工具。而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轿车,人们外出办小事时还要骑电动车,节假日或周末一家三口乘坐私家车进城购物或休闲旅游。
以前,人们打电话需要“座机”,很不方便,甚至有些时候还耽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有了智能手机,不仅仅拨打电话方便,功能还非常齐全,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乡村的变化这么大,一件件陈年旧事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叹为观止。
不光是乡村里的变化令人叹服叫绝,城市里的也一样。
以前,我们居住的是六层楼高的楼房,休闲的场所非常少。现在,十几层,甚至几十层高的高楼大厦高耸入云,好似马上就冲破大气层了一般,而且,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非常多。
以前城市的车辆随意停放,没有秩序。现在投入使用的现代化智能停车场,人们只需要把车停放在里面,其他的只要交给“机器人”就可以了,因为它能为你的爱车,找到合适的空位,安全地把车停放进去。
新近开业的万达广场,又成为了家乡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广场的外观流光溢彩、而且高大上、雄伟壮观、气魄非凡!开业的当天,广场周围车水马龙,挂出的祝贺横幅有数百条,祝贺单位有上千家,里面入驻的商家国内著名品牌就有几十家,如乔丹、李宁、华为、联想……里面进去购物的顾客人山人海。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一个节目就是现场观看“阿尔法”机器人集体舞表演,动作灵活,外表可爱,科技含量非常高,这个表演在去年的G20杭州峰会上令外国人都叹为观止!我突然发现,高科技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些变化,和国家的二十四字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富强”也分不开,也跟党的富民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十九大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家富强,改善民生,生态发展上,提出了许多伟大的举措,勾画出了我们未来的美好蓝图。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应该响应党的号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诚信守信,自强不息,为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长大后,我要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
特别喜欢毛不易《东北民谣》里的几句歌词:”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乡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日子,也是我们作为孩子最快乐的日子。今年在家乡过年,感觉处处洋溢着新时代带来的新变化。近几年,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禁让我喜上眉梢,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正悄然映入大众的眼帘。
这几年家乡家家户户的房子变化巨大!泥房该拆就拆,旧房该修新就修新。家乡房子变了,回乡过年的打工人也都回来过年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不再像之前一般冷冷清清。从新农村建设完成后,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新房全部已经交付了,家家都完成了装修入住,在外打工的人也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家。多年没有回到家乡的人也陆陆续续回家了,平常寂静的山村开始变得闹腾。
孩子的欢笑声、清脆的鞭炮声、邻里间相互的祝福声组成了一个温馨而和谐的音频。门外贴的整整齐齐的春联、家家户户挂起的红灯笼,这些画面是小山村洋溢着祥和热闹的春节气氛。
这几年的疫情,本以为年味会淡下,但其实并不。大家虽然不能凑在一起围着火炉聊天说话了,但心中的温情绝不会少。还未到12点时,外边就已经响起了鞭炮声,天边也绽放出绚丽的烟火,一如之前没有疫情的新年。年味不会淡,只会越来越浓。
家乡的卫生情况也越来越好了,变得干净整洁;家乡人民也变得更文明了。原本农村给外人的印象恐怕只有“脏”、“乱”、“差”三字,听他们说,市里镇里村里统一进行了一场坏境整治大革命,家家户户门前统一摆放了垃圾桶,村民们垃圾分类自觉性大大提高。你哪还能看到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基本是没有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到家乡,第一感觉是家乡似乎变得更漂亮了,空气也清新了很多,青山也更浓郁、更富生机了……
从前,家乡的小溪里布满了生活垃圾,到处都是鸭毛、鸡毛、蔬菜烂叶子等等,完全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
原本散发恶臭的溪水变成清澈见底的溪水,还快活地流动着;原本狭小杂乱的院子变成干净有序的庭院;原本狭窄、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变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敞笔直又整洁的柏油马路,大大小小车辆都要经过每户人家的门口都贴着一块板,那是检查卫生程度的。一共三个程度:红牌、黄牌、绿牌。红牌要被批评,是不光彩的;绿牌不但会表扬而且还会发一些生活用品,是值得骄傲的。这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劳动热情。
这一切的变化也是祖国不断发展的原因。如今,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发,科技的兴起、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明确方针、政策与支持。
家乡的变化会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的变化。我相信,这变化一定会持续下去,而且会越变越好。新的一年,新的景象,相信未来的以后,我的家乡,我的祖国会更好更美!我为我的家乡,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一)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的家乡——宁晋县泊里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富饶美丽了。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家乡由贫穷落后一跃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呢?这是因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
下面我就从衣、食、住、行、通讯及文化娱乐等方面说说我的家乡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在服饰方面:以前,家乡的人们大都穿着自己织、自己缝制的老粗布衣裳,非黑即绿,色泽单一,况且还是只有过年或者过节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裳。往往都是老大穿了老二、老三再轮流换。现在人们经济条件好了,服装店也多了,随时都可以去实体店里或者网上任意选购自己喜欢的各种款式、五颜六色的新衣裳。
在吃的方面,听爸爸妈妈说,原来粮食产量低,亩产才二三百斤,况且大都种植耐旱、耐淹的高粱、玉米,每天的主食都是玉米饼、玉米窝头、玉米粥、或高粱窝头,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点白面。吃的菜只有白菜和白萝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点的肉和鸡蛋。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了,亩产达到2000斤左右,我们的饮食生活方面也随之丰富多彩啦,甭说吃白面,鸡鸭鱼肉人们现在都已经吃腻了,各种小吃、麻辣烫、火锅、汉堡应有尽有。人们以前赖以充饥的野菜现在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最爱”。
在住的方面:以前家乡的人们住的大都是破破烂烂、低低矮矮的泥巴房、土坯房,只有少数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才能住上砖头房,况且都是烂砖房。屋内没人装修,结婚的新房只是房顶糊层报纸而已。基本上没的现代化取暧设备,有个土炉子就不错了。现在呢,土坯房、烂砖头房全都变成了用钢筋、水泥、红砖等盖成的宽阔明亮、高高大大的房子,装修的也漂漂亮亮。现在还有许多村民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小区里面。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舒舒服服。
在出行方面:原来村子里面全部都是弯弯曲曲、窄窄细细、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小土路,一到下雨天便泥泞难行。当时出行大都是坐马车、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出门,交通工具简单落后。但是现在,小土路都变成了既宽阔平整又明亮如镜的柏油马路,雨后我们照样可以在马路上了“一展车技”。现在出行或坐公交车,或打的,况且基本家家有了私家车,出行方便多了。步行反而变成了健身的方式。
在通讯方面方面,原来村里只有大队安装一部老式电话机,况且都是传达县或公社通知,老百姓都享用不了。亲戚朋友之间大都靠书信联系,有了急事才发个电报。后来,普通人家安装电话机的也渐渐多了,现在人们又都购买了智能手机,还有微信、QQ等功能,朋友之间联系方便多了,书信、电报也很少用了。
在文化娱乐方面,原来村里文化娱乐单一,没有电视、电脑,有个收音机就算不错了。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了电视、电脑。现在村里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村民可以跳健身舞、唱歌等,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的家乡,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党的好政策帮助了我们,现在我们老百姓由衷的感谢党。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二)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宿迁的一个古镇——皂河,皂河古镇北临骆马湖,南接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的中运河穿境而过。龙王庙乾隆行宫就座落在皂河镇的运河畔。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巡游江南,有五次到敕建安澜龙王庙祭祀,并在此留宿,故此庙称为乾隆行宫。当年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第一江山春好处”的名句。
当你游览乾隆行宫后,就会觉得它像北京故宫的缩影,皂河乾隆行宫,占地近40亩,周围红墙围绕,庭院建筑恢弘大气,是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惟一留存下来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景区内有钟鼓楼,御碑亭等景点。院内柏树苍翠,柿树苍劲,桐树挺拔,春树魁伟,蕴含“百世同春”,古树枝繁叶茂,盘曲如龙,秋来叶如铜串,果似灯笼,引人入胜,真是曲径通幽处。院中七棵古树超过300年,有国槐、黄杨、侧柏、春树、君迁子,它们均被市政府列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中一棵柏树移栽于唐代,树龄超过1000年,旁枝斜倚,碧瓦琉璃,建筑壮观,美不胜收,我很庆幸生长在这风景秀丽的小镇,我家在没拆迁之前,离乾隆行宫特别近,几乎每天吃过晚饭妈妈会带着我和弟弟去溜达一圈。
自明、清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之日,民间艺人云集皂河为群众上演花船、花车、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所有逛庙会的人们一起参拜龙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到皂河逛庙会,看舞狮子踩高跷,看各色绝活;听震天锣鼓,柳琴戏,品尝特色小吃。朴实的苏北年味,尽在庙会中彰显。我们都喜欢过年的小镇,因为可以有更多的人欣赏我们小镇的美,了解我们小镇的文化底蕴!悄悄地告诉你们,我们小镇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好多人慕名而来,皂河的撒汤、乾隆贡酥、鱼头饺子都上过中央电视台呢!
现在的小镇拆迁了,听长辈们说是为了建造旅游区,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宿迁有一个这样美丽的千年古镇,我们需要把它推广出去,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来参观我们的小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任何一个文旅项目,不仅要做建筑、做旅游,更要做文化,国家将皂河老闸、皂河船闸、陈家大院这些文化历史遗存作为文旅资源。
我家以前就住乾隆行宫旁边,现在已经拆了,刚拆的时候家里人都舍不得,毕竟祖祖辈辈住了那么多年,不止我们一家,大多数人都这么想!但是为了皂河的发展,为了我们理想中皂河,大家都选择支持小镇规划,为了安置拆迁户,政府加班加点建设安置小区,为的就是让我们快点入住小区,爷爷、奶奶现在已经拿到新房钥匙,新房也正在装修当中。奶奶说当时拆迁心里很难受,但现在看到新房装修,心里踏实,也非常开心,毕竟拆的是旧房,以后住的是新房,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我相信重建后的皂河更加美丽,空气更加清新!人在变,环境在变,我的家乡也在变,家乡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灿烂辉煌,美好的生活靠人们去创造,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等将来用自己的知识把家乡、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三)
清晨,一阵清脆的闹钟声把我吵醒,我伸了个懒腰,从床上慢慢地起床。突然,一个身影闪进我的房间,原来是妈妈。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又故作神秘看着我,我怔怔望着妈妈,她小声的对我说:“你叔叔要回来了。”我一听立马从床上跳了起来,屋子里传来一阵我的怪笑。
果然,第二天清晨他回来了。我的叔叔,今年四十多岁,多年前他是只身一人到外地打工,每一次回来,我都能从他那里听到好多外面的奇闻趣事。今天可谓是“衣锦还乡”,他坐下来和我爸爸聊天,我就坐在一旁听着。我原以为他会和爸爸谈在外面的趣事,可是他却谈他回家乡的所见所感,我开始有点不感兴趣了。
他对爸爸说:“利辛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回来时差点找不到家门了!”我一听就乐了,“利辛有什么变化,还不是那个老样子,”我心里暗自嘀咕。
爸爸感慨的说:“是呀!以前的利辛县城方圆就只有几公里,现在新城区建设非常快,一条条笔直的马路建设完成,贯通东西南北,工业园里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现在城市面积比原先扩大了十倍,连生活在利辛的人也有迷路的!”
“真是日新月异呀,我下车走在路上,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机动车种类繁多,有很多都是名牌车;两旁的绿化带建设别致,一座座楼房如雨后春笋林立道路两旁,街道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但是非常有秩序,又很整洁;工业园里很多的工厂,都是我打工的那个城市的分厂,我还以为到了大城市里了呢!农村家家户户多盖上的二层小楼,村村通了水泥路,比大城市的人住的还要舒服。”他眼里放着光说。
我一听乐了,利辛这几年是有了一些的变化,可是我怎么没有发现有他说的那么好呢!这时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呀,家乡发展越来越快,需要很多的人才,你们这一代赶上好时候了!不出家门就能找到好的工作。”
我点点头说:“我一定好好学习,等你下次回来,我告诉你我的好成绩。”
他一听愣了一会笑着说:“下次回来,这次回家我打算明年不再出去了,背井离乡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就是挣个几万块钱,除去开支也剩不了多少,家乡发展这么快,机会这么多,随便干什么也能挣个几万块,又能照顾家庭。我都打算好了,准备把这几年的积蓄用来投资办一个小加工厂,就在咱镇上,既不愁销路,也不愁工人,一年下来绝对比在外地打工强。”
爸爸随声附和道:“真像你说的,现在我们镇上就有好几家这样的加工厂,有加工服装的,又织毛衣的,还有织袜子的……我们村就有好多人在那里工作,听说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呢!”
听着他们的谈话,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是的,近几年家乡变化就是大,只不过我每天都生活在这种变化中,没有发现罢了。利辛有了新变化,变成了新利辛,吸引了很多的外商在利辛办厂,也包括那些以前在外地拼搏的利辛人,我作为新一代的利辛人更应该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与利辛同步发展,为建设美好的利辛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不然真的要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了。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记
淳熙元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以一纸淡墨晕染出饶城的繁华秀美,此间火树银花,飘香车马跃然纸上。
秦汉时期开始,上饶便已经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鱼、猪基地,故而有了“鱼米之乡”的美称。20世纪后,人民政府大兴水利,上饶的农产品产业更是蒸蒸日上,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贞观四年,各州县开设孔庙,大建书院。清末民初就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始了新时代的现代教育。
这就是是我的家乡——上饶。上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随着近几年祖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上饶又发生了巨大的可喜的变化。
小时候,家门口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我和姐姐的游乐场,打着伞穿着雨鞋在卡车轧出来的水坑里“跳舞”,妈妈总会气急败坏地抽出她的法宝——竹条,作势要打我们,雨里掺杂着的是我们的笑声。没多久,门口的水坑都被灰色的水泥填平了,那时姐姐已经上初中了,刚上小学的我就喜欢趴在门口的水泥台阶上画画,画的都是姐姐放学回来给我讲的稀奇玩意。
妈妈总会在这时候把我和姐姐叫到电脑前和远方工作的爸爸视频,电脑屏幕上卡顿的画面丝毫不影响我们一家人愉快的交谈。
那时,上饶许多地方的主干道都不长,也不宽,有的晚上连路灯都没有。碰到爸爸是坐夜车回家,妈妈就会在窗台上绑上手电筒,对着街口的方向……
现在,城里大大小小的街道都安上了路灯,干净漂亮的大马路比比皆是,铜钹山大道东扩二十多公里,一直修到了我爷爷家呢。上饶还修了几条新街道,这些道路都宽敞整齐,两边种着花草树木,装着华灯,倒又有了些“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味道。还有一条贯通祖国南北的高速公路,就架在上饶的东边,表征着上饶随着祖国的大建设要高速发展呢。
路建好了之后,我们搬家了。这几年,上饶盖起了许多高楼大厦。我家所在的创和小区,是一中周边比较早盖的小区。听说我们刚搬来时,我家后面是个大水渠,东边那儿是一片麦地,西边那片是一片鱼塘。这不,没几年功夫,都盖成楼房了。到了晚上,它就亮起五彩缤纷的灯光,火树银花,给上饶增添一份美丽,一份骄傲。
虽然生活环境变了,但我们家的优良传统可没有变,每周末姐姐下课回家的时候我们还和往常一样,要和远在福建的爸爸视频,破旧的电脑早已下岗,手机WiFi很是方便,屏幕里的爸爸再也不会卡成马赛克了。
2020年,14岁的我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和所有新时代的“小大人”一样,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也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上饶的变化太多太多。勤劳智慧的上饶人将会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富饶,装扮得更美丽,让上饶真正成为一个文明古城,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五)
“起床了,小懒虫,今天我们要回老家了!”一个周末的清晨,我正在睡懒觉,被妈妈叫醒了。听到“回老家”三个字,我不情愿地睁开眼,感觉一场噩梦即将袭来。
我眼前迅速浮现回老家的情景。那么远的山区,每次回去都要坐两个小时的大巴,下了大巴车还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每次坐大巴车都十分拥挤,经常没有座位。车子一路跌跌撞撞、东倒西歪,像个醉汉,满车的人都被摇得晕头转向。下了大巴,是一段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路很窄,没法通车,走在路上,晴天是一身灰,雨天是一身泥。老家的房子也是破乱不堪,地面坑坑洼洼,我都不知道摔倒过多少次了。最可怕的没有自来水,每次洗漱的时候妈妈都要强调:节约用水!家里人挑水很累。也没有单独的卫生间,这个苦恼我不说想必大家也知道吧?
想到这,我赶紧央求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回去,我晕车。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你们自己去吧”。妈妈笑了笑,说:“不要紧,现在家乡的变化可大了,一定不会晕车的。”
将信将疑中,我们一家就出发了。奇怪的是,车子没有东倒西歪,道路好像十分平坦,我没有一点想吐的感受。我不解的向车窗外看去,啊,原来我们走的是一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路面很宽,可以供两辆车并排行驶。路的两旁栽满了绿色的树木,中间还点缀了五颜六色的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问妈妈:“回老家的路变这么宽了吗?可以一直通到爷爷奶奶老家吗?“妈妈高兴的说:“是呀!现在的路都修到每个村里了,待会车子可以直接停在村门口了。”啊,太好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果然,路平车快,不到两个小时,车子直接停在了老家村门口。我下车,一眼看去,村子的变化真大呀,原来大部分的平砖瓦房都改成了漂亮的两层洋房,家家户户门前都有院子。爷爷奶奶早早便在村口迎接我们了,他们把我们引向移动他们的新房子。这是一幢两层高的楼房,外面贴了瓷砖,阳台外装饰了十分漂亮的栏杆。地面还铺上了光洁的地砖,厨房小家电一应俱全;还有独立的卫生间,还有自来水;院子里面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真是方便漂亮极了。我笑着问爷爷:“爷爷,走错了吧,这里不是我们家房子吧?”爷爷笑着答道:“这就是我们家呀,哈哈哈,和你那城里的家没什么两样吧?你看现在我们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建了新房,通了自来水,就连隔壁张爷爷家去年也建了新房。”
啊!张爷爷家?我记得以前家里很贫困的呀。因为张爷爷的儿子腿残疾了,没法干活,张爷爷家一直生活十分艰难。以前每次回老家,爸爸妈妈都将家里闲置的衣物带回来给他们,有时爷爷奶奶有什么好吃的还给他们家也送点,现在也建新房了?带着疑惑,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礼品来到张爷爷家。这是个新建的平房,还有个宽敞平坦的大院子。张爷爷见了我,乐呵呵说起了他们家的变化。张爷爷说:“这要感谢党的政策好,党对我们的这样贫困家庭给了特别的政策支持,安排了专门的扶贫队员帮助我们进行精准脱贫,我的儿子现在去工厂做工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去年也建了新房了。”张爷爷说着说着,脸上笑开了花,我们也被感染了。
这真是一次愉快的回乡之旅。回城的车又疾驶在平坦的大路上,回望渐行渐远的家乡,阡陌交错,绿树成行,红瓦白墙的小洋楼像颗颗彩色的珍珠洒落其间,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呀!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六)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每当听到有人唱起这首歌,我便想起我美丽的家乡、想起我可爱的村庄、想起村庄里的那条越变越美的路,我们村里的人也都见证了那条路的华丽丽转变。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点儿也不美。那时候,毫不夸张的说,刚一进村,便可以让你体验到一段震荡得像发生地震似的的路程,路面高低不平,又很狭窄,只能容三两个人并排行走。路面上本来就坑坑洼洼,再加上还有很多老鼠洞、蛇洞之类的小洞长期经过雨水的冲涮也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坑,路面就更颠簸了。要是下雨天的时候,那路面就更不成形了,路上的泥浆就像是从榨汁机里倒出来的浓浓的果汁,走上面不小心就会摔倒,下雨天,村里的老人小孩都不敢走那条路的。就算是晴天,村里人开着破旧的三轮车去农田里干活的时候,走在这条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的,但还是有多人在这条路上翻了车,摔了跟头,村里的符四爷爷现在走路一拐一瘸的,就是这条路惹的祸。
路的两边长满了茅草之类的野草,路边的水利沟里面又有许多的脏脏的垃圾和一些枯死的野草、啤酒瓶等,所以,下雨之后,沟里的水总是流不通的,沟里的垃圾经过雨水一浸泡,有的路段那味道人简直可以把人熏晕,村里人走在路上大都捏着鼻子匆匆跳过。
那条路在接近村口的路面上,有一个小桥,小桥是通往别的村庄的。每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暴雨过后,雨水就会把路面全部淹没,连桥身也几乎淹没,几天水都流不干净,每当这时候村里的人们就很难出门办事。
站在那条路上,闻着令人呕吐的臭味,近看是脏脏的垃圾,再看过去,就是破旧低矮的小瓦房掩映在参差不齐杂草丛生的树林里,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走在村里的这条路上大汗淋漓,几乎把人考成肉干,进到屋子里会更热,因为家家户户的那房屋狭小又脏乱,很多人的家里都没有风扇,墙壁上都有很多的蜘蛛网、小孩子的手印……屋子外面的院子里遍地是猪屎、鸡屎、牛粪……
现在我们村的那条路变的可漂亮了,在政府的帮着下,那条路变成了“村村通”,沿着它走,去哪个村庄都可以,路面变的平坦而干净,光滑而美丽……
水泥路的两边都修了水利沟,方便流水,水利沟里再也不见脏脏的垃圾了,这条路也经常有阿姨扫地了,还放置的有垃圾桶,有人定期清理垃圾的。下雨的时候,路沟里有水的话,那水也清的可以让你照个影儿呢。路两边都种植了很多的小美丽的小树,现在有的已经变成一株株的大树了,还有一些花花草草,把这条路装点得更加可爱。漫步在这条路上,一阵阵温柔而清爽的风吹动你的发丝,风里带着阵阵花香。
放眼看去,村里新盖的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的林立在这条路的两边,像一栋栋美丽的别墅,每一栋房子的周围都摘了很多漂亮的花草。
走进房屋里看一看,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空调、自来水,村里的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也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
在下暴雨的时候,那水就很快地流走了,路面、桥面都依然干净。人们闲暇的时候,就爱在这条路上散步了,有拿着手机边看风景边拍照的,有在路边的空地上载歌载舞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由原来的破旧的自行车变成了一辆辆的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
这来来往往的的车辆载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在这条小路上愉快的、豪迈的前行……
啊,我爱村里的这条小路,爱我美丽的村庄,爱我可爱的家乡。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七)
国庆节终于来了!我们早早就出发了,一路驱车回我的老家——黄梅小池。窗外,沿途一路风景看不够,我却陷入了以前回老家的回忆中。
记忆中老家是灰色的。在我三四岁的时候,随爷爷奶奶在老家小池住过一段时间。那时通往爷爷村口的是一条半是泥土半是石子的崎岖小路。路面不是很宽,刚好容得下一辆小车。雨天到处是泥巴和水坑,根本没有办法行车。既使是天晴的时候,车开在路上,颠簸得像摇窝,等到了爷爷家门口,都已经晕头晕脑。路的两旁平房看上去是灰灰的,有些破旧;还有些楼房外面没有粉刷,可以看得到红色的砖墙。爷爷家的房子也不大有些破旧,两个小房间。窗户很小。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夏天住在里面很闷热。最让我害怕是的上厕所。是在房子外面不远处,用旧的砖瓦搭建的,总担心自己会掉下去。
正当我沉浸在往事的时候,感觉车速慢来了下来。我扭头往前一看,呀!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了。我和妹妹欢呼起来了,快到爷爷家了。下了高速,就有一条平坦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通往爷爷的村口。这就是以前那条路泥巴路吗?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妈妈笑着说;“没有错,就是这条路!这些年国家的政策村村通公路,以前的泥巴路都修成了水泥路。现在几乎家家买小车,这条路今年又扩宽了,而且一直通到我们老家的门口。”
车子走在路上很平稳,路的两旁一栋一栋的漂亮洋房像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取而代之的都是两三层的楼房,有的甚至有四五层楼。房子都装修得漂亮,外面都贴了各色的瓷砖。每家的房子外型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唯一不变的是,都是铝合金的大窗户,外形都很气派!有的还建有漂亮的围墙,透过敞开的大门,可以看见房子里面装修很精致,干净整洁!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车子在一栋有着漂亮围墙的别墅前停了下来,爸爸高兴地说:“到家了!下车喽!”。一看,我们的新家用黄色的条形瓷砖和黑漆的雕花铁栏杆团团围起,两扇雕花大铁门一关起来,就是一个独立的院子。院子里面还种了花和树。爸爸说还要在这里建个游泳池,暑假我们可以在此尽情玩耍!
新修的别墅一共是三层。进了别墅大门,大客厅地面铺着光亮的大瓷砖,客厅顶上是一个两米多高的大吊灯,感觉到了五星级酒店样!客厅朝南的一面墙全部是玻璃幕墙,阳光照射进来,在客厅就可以晒到暖暖地太阳了。客厅的左手边,是红木带扶手的楼梯通到二楼,右边一堵墙全是做的深咖啡色的硬包,四周镶的是金色的边框,墙上挂着一台65寸的超薄液晶电视。客厅的地上铺着毛绒绒的地毯,我们在上面或睡或爬,玩得不亦乐乎!每个房间都有落地窗帘和成套的家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妹妹、弟弟等,每人的房间都的装修各有特色。楼上还有两间客房,等春节的时候,姑姑他们家来了住。房子这么大,我和弟弟、妹妹最喜欢在里面躲迷藏!这比我们在城里的房子大多了,我真希望能在这里长住呀!
而且,邻居的房子大都重建了,也都装修得很漂亮。而且他们现在种庄稼都是靠机器收割,好多家门口都有三五成群的人在那里快乐的聊天呢。
回老家去休闲——这已经成了我家的幸福之旅!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八)
春雨融化了积雪,于是就有了叮咚清泉;食盐调剂了食材,于是就有了美味佳肴;河蚌包容了小石头,于是就形成了珠珍;改革的春风吹拂了江南水乡40年,那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呢?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寻找答案的旅途。
大巴车上,同学们欢声笑语,各各心怀雀跃。看着窗外飞驰的景色,我不禁陷入了回忆:自五岁跟随父母来到昆山,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在这里度过了7年多的光阴。7年来,上学的路越来越宽阔,路边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昆曲文化中心。昆曲文化中心布置典雅,洁白的墙面上裱着“昆曲百戏之祖”几个金色大字,大字下面宣传栏里有许多的文献和资料记载了昆曲的历史。原来昆曲在繁荣兴盛期间深刻影响了中国许多剧种,故得此称号。在墙的另一边,还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几个金色大字。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明白,原来昆曲在清代中叶开始慢慢衰落了。在1956年,浙江国风昆苏剧进京演出昆剧《十五贯》,获得了成功,周恩来总理赞誉这次演出的重大意义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现在,昆山建立了许多的昆曲博物馆,江南各地也修复了许多的昆曲表演戏台,昆曲这一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我想不久的将来,昆曲可能会走进校园,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学唱婉转流丽的昆曲。
我们又来到了周庄古镇,沿着蜿蜒的青石小路,我们绕河而行。放眼望去,整个小镇的古桥、民居宅院、砖雕石楼处处透着古朴与风韵。周庄镇里有很多的建筑是明清时期的,真是名符其实的“古镇”呢。过了这么多岁月的洗礼,它仍然向万千的中外游客展示着它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江南水乡的美,我真为它感到骄傲!
最令人惊讶的是周庄的厕所。按照指示牌的指引,我走进了厕所。我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明亮、幽香的大厅、整洁舒适的沙发、墙上挂着的液晶彩色电视机、琳琅满目的自动售卖机……这竟是厕所?再抬眼望去,厕所里还另有“悬机”。厕所的入门处有个现代智能“迎宾”——摄像头。它能扫描出每个人的表情,分析检测今天的你是否快乐,后在墙上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只见大屏幕上不断更新着:当前开心人数、伤心人数、天气变化等等。
真是又新奇又有趣!我再次被这样的高科技厕所惊呆了。我想,如今中国的科技进步促使了飞跃发展,中国厕所的变化足以说明了这点。
我们还参观了大名鼎鼎的“沈厅”,这里是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故居,传说“财神爷”的原型就是以他而定的呢。传说沈万三非常富有,是因为他有一个“聚宝盆”,但其实他的财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而来的。是啊,天道酬勤!我们昆山连续多年被评为了“经济百强县”之首,有人说是因为昆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与人民的勤劳,又怎会为经济的持续增长?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张浦金华村、大渔湾等景点。我的心中已经找到了答案:改革的春风吹拂了江南水乡,就有了家乡的飞速发展和祖国的富强。改革开放,使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更期待家乡的山水更加美丽,家乡的人民的生活更加的幸福美好!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十九)
我的家在闻堰,是钱塘江边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我住在那条不长却繁华了几百年的闻堰老街的北面——三江花园。小区的南门正对着老街,现在这条“老街”已经搬空,空寂的老街变成了杂乱的停车场,沿街的墙上用红漆写着许多大大的“拆”字,应该不久后,这里就会迎来她新的繁华。
闻堰地处三江口,即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合之处,并紧靠西江塘,东临湘湖,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吸引了大批客商的到来,从清代开始,闻堰的米市、鱼市等集市贸易在萧山乃至杭州都小有名气,被誉为“三江活码头”。
我不是闻堰人,最起码不是地道的闻堰人,我们一家是2007年从杭州搬来的,那时我1岁。听父母说,那时要去杭州,要从浦沿经过,绕一个大圈上复兴大桥。忽然有一天,冠山隧道通车了,一条宽敞的时代大道直通闻堰,一下子把闻堰融进了杭州主城区。2018年,地铁四号线的开通又一次把闻堰拉进了杭州的地铁生活圈。
闻堰的码头就在老街西侧的江堤上,现在仍然有渡船每天来往于两岸。曾经这个码头有很大的渡船,大得可以装得下几辆汽车,码头上熙熙攘攘,很是热闹,爸爸说他还开着车上船,摆渡到对面的袁浦去过。现在码头只有较小的渡船,每天几班,供两岸的居民交通往来之用。
在闻堰,曾经要去看一场电影,可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最近的电影院也得到浦沿的大润发超市楼上,要去大型的超市购物或吃个肯德基,也得去浦沿。现在在闻堰就可以全部解决,不仅有物品琳琅满目的物美超市,也有与院线同步、设备先进的电影院。我们一家或者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就可以到电影院看一场喜欢的电影。
我最骄傲的还是湘湖的美丽,从2006年开始,湘湖经过几年的建设呈现在世人面前,湘湖的一片碧水掩映在两条山脉之间,湘湖就像是我们家的花园和会客厅,只要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了,我们一家都会自豪的把他们带到湘湖博物馆和城山广场,去感受一下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以及吴国和越国的那段生死博弈……,客人们在下沉式的博物馆里感受八千年前的文明,站在城山广场上与朋友们说说越王为什么会囤三千兵甲在城山之上,越王又怎么会甘愿去会稽山下给吴王放马,城山上被困的兵甲又是怎样机智地用“立马馈鱼”的计策迫退吴兵。现在的湘湖基本完成了预计的四期开发工程,不仅面积大了许多,又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底蕴。
变化总是像发生在一夜之间,原来的化工厂、化肥厂,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关闭了,夜晚的空气里不再有烧煤的味道,在美丽的江堤和江边公园里,早晨有跑步健身的人、晚上有散步跳舞的人群。原来冷清的万达路,现在开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饭店,只需稍走几步就可以品尝到不同风味的美食。
现在,时代大道正在修建连接主城区的高架桥,也许不久还会有地铁延伸到闻堰来,那将会是多方便啊!
我长在闻堰,学在闻堰,生活在这儿已经12年整,我的童年在闻堰,这里有我的伙伴、同学、朋友,我们共同经历着个人的成长,也静静地看着身边条件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相信,不需要太久,我们这代人也会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添光彩!
看家乡变化赞时代进步征文(二十)
世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我的家乡佳木斯也不例外,原先这里被命名为“贫苦之城”,而近几年佳木斯变化特别大,终于把这个称号狠狠的甩开了。
原先的佳木斯贫穷落后,环境可以用脏、乱、差三字来形容。客运站,火车站等密集场所都会被过往的旅客搞得一团糟。特别是火车站,每当寒暑假、春运暑运高峰期旅客增多,本身就年头众多的老站带来巨大的隐患,旅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层出不穷,卫生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站台还是底站台,不像高站台那样便捷;车站里没有电梯,人们只能爬楼梯,对于残疾人就是一种折磨;那时没有高铁,人们只能挤在绿皮车里度过漫长的时光。终于车站翻新了,里面的设备应有尽有,而且特别的人性化,站台变成高站台,电梯代替楼梯,就连原先的绿皮车也消失了,变成一列列崭新的高铁。火车站前的道路也增加了一条隧道,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公交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可原先佳木斯的公交车破破烂烂,并且没有几辆线路,每次上车挤得都像包子一样。现在可不一样了,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漂亮极了,公交车的线路也多,电动的代替了曾经烧油的车,变得更加环保,车厢里的空间也大了,使乘车的人们更加的舒适缓解了一天的疲劳。一幢幢的高楼大厦,挺拔而起;一条条的宽敞马路,顺利通畅;街头巷尾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便利,城市美丽,居住舒适。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吧,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繁荣,更加的富强……
家乡的变化
刘子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这首歌歌颂的就是我的家乡——佳木斯。这些年,家乡有了许许多多的变化。
以前,人们住的是平房、草房,都特别的小,还不美观。屋顶上是一个又一个补丁,地都是水泥地。每次下雨都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全家的锅碗瓢盆都要出动,干嘛?当然是接雨水喽。晚上睡觉时,全家人都要挤一张床睡觉,哪一家能有一台黑白大头电视就算过上奢侈的生活了。十里八乡的邻居就都挤到那一台电视机前,看好长时间。
现在可不一样了!家家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就算住在顶楼,也不会漏雨。家家都换上了大大的液晶电视,不仅屏幕大,而且画质还特别的清晰。电视剧也不是只有《外来妹》和那几部港剧了。现在的电视还可以点播,几乎人们想看什么节目就有什么节目,特别方便,还可以回看,避免了以前电视剧错过了就再也看不到了的情况。
以前,做一次饭特别的费劲儿、麻烦,需要生火,如果柴火不够,还要去上山砍柴。现在,科技发达了,就连做饭的器具都有好多,电磁炉、燃气灶……或者,人们都不用做饭,只要动动手指,去“饿了吗”、“美团外卖”这种APP上订外卖,饭菜就会送到你的嘴边,变化多大呀!
啊!家乡,你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们为你赞叹、歌唱!啊,家乡,这突飞猛进的变化仿佛让你变了一个模样!啊,我爱你,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