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心得(一)
一、精益管理讲座内容概述
1 .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 (lean thinking) ."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2 .行政管理中的"七种浪费"等精益管理有关知识
(1 )等待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的等待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就坐等,上级不指示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就拖着办。缺乏主动精神,多干事多吃亏。很多工作的完成,是在几次检查、催办下完成的。
等待外部的回复。我已与你联系过了,什么时候回复不是我能决定的。等待其它部门或其他人的联系。你不找我去协助,我就可以躲避。对其它相关工作不关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没有监督。不主动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的汇报,没有核实,然后作决定或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往下级身上一推。
上述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管理中相互配合、协调不力,造成工作停滞浪费主要有下述几种情况:
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力。某项工作在两个部门间协调不力、交接不清,工作进度受到影响,相互之间都不主动联系。某些工作应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认为应该别的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了,原来的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力。对单位领导的工作指示和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内部没有有效的协调组织落实,致使单位的要求在本部门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信息在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手中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信息不能汇总、分类,停滞在分散之中;没有对信息充分的分析、核实和利用,发挥效应,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信息不准确,造成决策判断失误。
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部门间协调不力,相互制约、不沟通、各自为政、部门利益第一,形成独立的部门割裂,促成协调的障碍,没有或不能及时维护系统,使业务流程不能顺利流转,造成后续流程的`停滞,原有职责的不适应性不是横向流转而是折向运行,造成流程的缺项停滞。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3 )闲置的浪费: 我们把管理工作中的库存浪费称之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事,使资源要素不能有效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造成闲置的浪费。
固定资产的闲置。办公场所偏大,办公设备过于追求功能完备,检测装备重复投资等等,非常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从而出现设备利用率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成本升高。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职能的闲置或重叠。设定了部门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职能却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了部门职能的闲置。两个部门承担类似的工作,好像是谁都负责,其实是谁也不负责。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不十分重要的任务,上级其实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无上级的签字或认可,则工作就无法进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原来比较简单的事,一些部门非要写个报告,填个报表,由于报表内容太多,即使保存后再想使用也找不到,那么就再提供一份吧。
人员的闲置。人多好办事,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个人干两个的人工作,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以重叠的交替安排工作造成工作量不满,劳动纪律涣散。
扁平化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等,是工作流程化、规范化、职责化的有效措施,可以从流程中职责到位杜绝闲置的浪费。
(4 )无序的浪费: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的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某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单位利益时,挺身而出,进行了补位。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么,今后这项工作就由你们来做吧,责任部门反而放任不管了,这也是一种无序。
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都造成工作的无序。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以不会干等为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承担该项工作,更是一种无序的浪费。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增加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把单位的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威信下降,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互攀比,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业务流程的无序。各部门大多考虑某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5 )失职的浪费: 失职的浪费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费,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应付。顾名思义,应付就是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不主动、不认真,敷衍搪塞了事,不是追求最好的结果,从而缺乏实际效果,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在iso9000 体系管理中,许多应该日常进行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认真去做,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缺乏基础工作,审核前突击进行表面工作,来应付审核,则实际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做一些表面文章,去应付检查。如果再加上承担检查工作的人员也进行应付,或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某些环节特别是前段如果不认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行政许可中,前期资料审查不认真、不细致,就会导致后期现场审核等环节出现多种浪费。
在工作中没有计划,没有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应做的事,不会做,说一声不会做就不用再做了,不会也不学,不认为站在这个岗位上不会做应当做的事是一种耻辱,更有甚者,告诉如何去做都不做。
失职的浪费主要是责任心不强、素质低下和工作质量差等失误造成的,但管理考核及职责的不明确使其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
(6 )低效的浪费: 低效的含义包括:
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正确完成的工作被做错,会出现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体。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会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反复发生,造成类似的浪费。
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不允许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低效率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管理人员的低素质导致工作的低效率。学习能力的不足、危机意识的淡化,造成许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在每个组织中,人员的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更不能把责任推到普通员工的身上,只有低素质的管理者,而没有绝对低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培训指导,人尽其才,用人所长,有效地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一头狮子带一群羊和一头羊带一群狮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法不当也是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人员安排不得当,会导致低效率。计划安排不合理,工作难以按期完成。顺序安排有问题,会造成主次不分,重点工作无人做。……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是低效率的温床。过去的成功经验、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继续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导致了低效率,甚至会拖累整个组织的前进脚步,成为整个组织前进的绊脚石。
(7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七种浪费之七:管理成本的浪费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现在谈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成本。广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政府的行政行为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精神资源、关系资源等。狭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支出。它包括两方面的支出:一是维持行政机关自身运行的费用;二是为了履行本机关所承担的职能而消耗的费用。管理必须依"理"行事,"理"在行政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计划",通过确立计划、执行计划、考核计划、改善计划,可以最直观地涉及有形成本概念和浪费现象。
计划编制无依据。单位没有下达指标,部门无法编制自身的工作目标。单位的目标、指标下达后却不知道怎么分解。部门领导没有告诉做什么工作,不知编制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无法序时地编制计划。综合部门不催不报计划或忘记申报计划,没有日常工作的积累和统计基础,没有定额标准无法编制计划等。没有计划工作概念,没有长远工作规划,工作随想随做,为完成综合计划部门的要求临时"拍脑子",上报的计划缺乏可执行性、漏洞百出,需要计划综合部门另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分析和查找错误,重新修改和调整,造成极大的浪费。
计划执行不严肃。有计划但领导没有给我,我不知道计划的内容所以无法执行。计划变化过快使计划无法执行。领导临时交代或安排的工作所以没有计划。计划工作由于前道环节工作没有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计划由于各种原因被迫频繁调整。单位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不予落实执行,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计划编制后根本不看,至于计划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如:降底行政成本的计划、降底行政成本的项目计划不严格执行,束之高阁。
计划查核不认真。计划考核反正由单位的专门部门进行,日常我就不用再进行比照了。计划出现了偏差,理由要么是计划报大了,要么是计划漏报了,而没有从问题的现象出发,认真分析形成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纠正措施。
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计划执行情况由于没有认真地分析,自然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地进度和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即便通过别的部门发现了问题,也不现检讨反省、客观地分析存在差异地原因,进而找出改善措施,而是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计划问题发现后,措施也编制了,但在下期的计划中又没有体现或纠正,致使问题长此以往地存在。
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花同样的钱其收益是一样的吗?花100 元是否受到了10000 元的收入或利益。由于自身责任心不强或管理失误造成的隐性损失浪费计算过吗?用钱后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多少?大家是否都仔细计算过、分析过?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丰田生产方式所指出的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的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较困难。而且大家大多司空见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形成反复,而如果不能对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因此,对推行精益管理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一旦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除,则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因此,我们要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浪费做起,向着精益管理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本单位或本职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等待的浪费;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3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三、对本单位精益管理的建议
20xx 年既是建设长江上游一流质监局由"上台阶"向"达一流"的跨越年,又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年、"十二五"规划制定年,迫切需要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管理理念,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绩效。为此,市质监局党组确定 20xx 年为"科学管理上台阶年".
4 月11 日 至12 日,市质监系统举办首次领导干部管理专题培训班。邀请国家行政学院路杰教授、精益管理培训专家沈凯利先生做了《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精益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这标志着全市质监系统"科学管理上台阶年"工作全面启动。
张宗清局长要求,全系统要围绕"科学管理上台阶"主题,加快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政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技术机构检测管理"五个关键系统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涉及各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重庆标院全体干部职工也认真学习和观看了精益管理工作的专题讲座,这说明我院积极配合市局"科学管理上台阶年"的工作也全面开展起来。
沈凯利先生所讲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7 种浪费",即:等待的浪费、协调不利的浪费、闲置的浪费、无序的浪费、失职的浪费、低效的浪费、管理成本的浪费,准确而深刻地阐述当今社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
我们单位存在的浪费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等待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这些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我们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类似的浪费。比如,领导经常出差、开会,有的事情需要急待批准,就只有等到出差或者会议完毕才能完成,有时会错过最佳时机,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可以采取电话请示,发传真等方式,进行批复;或者尽量减少开会,也可以避免等待的浪费。
第二方面,协调不利的浪费。连续几次代码缺码的情况,应该是协调不利引起的。重庆本身因为存在预赋码这一特殊情况,国家代码中心每次只给重庆5000 个代码号,又要求电子档案扫描率要达到80% 才下发新的码段,相当于就只有1000 个机动码可以周转。而现在重庆市里面的预赋码,已经由现场新办预赋码、"三资"预赋码、增加到食品企业预赋码,这些预赋码大大增加了代码的使用量,加之重庆地处山区,远郊的区县距主城区有几百公里,无法及时送达办结的纸质资料,无法及时扫描、上报,加上审批手续程序化,因而很容易造成缺码。因此才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状况和负面影响,这实质是相当大的浪费,或者说是缺失。所以,院里和局里应及时汇报、及时协调国家中心,每次增加到20000 个左右码段,应该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第三方面,管理成本的浪费。电子档案扫描这块工作,可以考虑安排本单位的人员完成,每年可以节约几万元,加上代码年检可以不收取纸质复印件,也可以节省不少的纸张、硒鼓等耗材的开支。
以上就是我本人学习精益管理之后得到的一点启示和想法,如有不妥,敬领导请批评指正。
精益管理心得(二)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简单地讲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金、时间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最新的产品和及时的服务,而这无疑是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所必须走的一条路。通过几个月的了解和亲身体验,在体会到精益管理强大魅力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给员工授权就是让员工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看法讲出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这样会使公司做的决策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快速改善是精益管理中的重要一项,也是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的具体体现。快速改善需要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的改善项目,然后落到实际工作中。实践证明,当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行动想法能为自己的岗位甚至公司带来一些变化时,他们会更乐意地投入这项工作,这样不仅保证了快速改善项目的及时上报,也使公司的精益管理道路在员工的推动下步入正轨。
二、团队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哪家公司,都要有一个精锐的团队才能使一个公司走向辉煌。一个人再有能力,没有他人的配合,你最多是很有想法,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当你有了团队的支持,那才是真正的能力的体现,各个部门都是相关的,都是互相依附的。要想有高效、精益的生产,就要让所有的部门、所有的人都动员起来,一个好的领导者会把所有部门、所有人的潜力和积极性调动都起来。
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走精益管理道路的企业发挥的是1+1>2的功效,而没有精益管理思想的企业只是单纯员工个体的相加。很显然,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和团队工作会让一个企业更好地把精益管理推广下去。
精益管理心得(三)
近期,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精益化管理培训班学习,聆听了老师的授课。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识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细细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
首先,我深刻了解到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还提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现实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或平淡,或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每一个个体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就会出现100—1=0的现象。因此,在现代管理中细节决定实体发展的成败。
其次,从自身而言,通过学习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业必作"人"一样的系统,把总经理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很可能就是寸步难行。第三,就企业而言。认为应该加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在精益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就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种意识,观念,是种态度与文化。因此,在企业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企业在竞争中才能步步为赢!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班学习,使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精益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益化管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意义。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放眼未来,与广大同仁们一起,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益管理心得(四)
1973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出现了零增长的局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被逼到了亏损的境地,惟有丰田汽车公司例外。这说明了丰田公司有一种抗拒风险的强有力的方法,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就是决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为全面深入开展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把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建立精益生产的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形成一种习惯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厂积极的响应并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精益生产管理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厂人员深层次的了解了集团公司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各项条款及体系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并且使我们掌握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工作当中,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
同时为全面开展精益生产活动,将精益理念深入贯彻到工作当中,公司人员努力查找不精益问题,研究思考如何改善落实精益生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精益改革:
一、技术方面
1、重新对木制产品铸件重量进行核算、称重,减少损失。
2、编制合理的产品工艺卡,杜绝工序间的不良衔接,提高生产效率。
3、对原有的木制产品设备进行设计改造,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满足客户要求,增加销售额,提高设备的市场占有率。
4、精确合理的预算材料,降低材料消耗。
二、质量方面
1、开展为期百日的消除八害,制造精品质量整顿活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次品率,节约生产成本。
2、严格执行收件检验制度,避免产品的批量废次品。
3、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检验员的业务能力,减少产品漏检、错检,降低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4、严把材料入厂检验关,未经复验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并且标识清晰,严防混料现象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材料。
三、采购方面
1、坚持每天对钢材等主要材料市场价格进行了解,时时掌握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动态。
2、坚持对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和性能等信息进行管理汇总。
3、采购前进行市场比价,同等质量产品选择价格最低厂家。
4、对于不常用的板料采用成型下料进行定货减少库存。
5、对于价格比较高的合金钢原料采用减小尺寸规格和倍尺定料。
6、对于一部分锻件改用圆钢代用。
四、物料管理
1、标准件发放改变以前的领用方式,设备标准件的领用,库房按照标准件领用单进行发放。
2、普通刀头改变以前的换取方式,由材料员根据当月完成工时定数量,按片旧换新的方式。
3、刀具管理,数控刀具磨损后,修复以后在粗加工中使用。
4、工量具管理报废由专业人员鉴定,由人为原因的进行经济处罚。
5、工具由修理人员开展工具的定期检查和修复工作。
6、晒图和复印采用副总经理审批的手续。
五、设备、设施管理方面
1、每天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重点设备每周专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能源管理方面
1、水、电方面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考核制度,对水、电设施每天检查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对总的水、电消耗进行对比,对不合理高出的消耗查找原因,解决处理。
2、油类发放由过去的随意发放,改成每天定量发放,查看每周平均消耗。
通过这些方面的整改,我厂初步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目标。
同时,我厂近期更是开展了双百工程的活动,号召每一位员工从点滴做起,在一年之内,完成节约百万的目标。在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公司员工积极响应,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任务。喜人的成果,使我们坚定了精益生产的理念。
小试牛刀,成绩斐然。可见,精益生产确实是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体系下,我们就必须在精益生产方面下大功夫。而现在对于精益生产我们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段难及慢长的历程,是一段持续改进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企业的精益之路将不会遥远,我们的公司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必将会为强企富民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精益管理心得(五)
在集团的号召和带领下,xxx公司xx项目部积极响应并开展了对于精益管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学习让我们了解到精益管理的概念始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精益管理包括两个要素:“精”和“益”。“精”即为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益”即为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和个人升级的目标。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原则为“杜绝一切形式的浪费”。
反观我们自身的工作流程,各个环节同样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重复沟通的浪费、等待时间的浪费、因资料分类整理无序造成的各种浪费等等。发现这些浪费加以整顿改善,并形成新的流程和制度,这将大大减少时间、人力、金钱的成本,此为“精”;成本的降低将带来利润的增加,此为“益”。
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益管理实践工作。
首先,积极开展对员工的精益管理培训,与兄弟公司开展各项对标学习,并在各部门内部成立精益管理工作小组,收集部门层面上能减少投入、减少消耗各种资源的项目或工作流程。
其次,启动公司员工“快速改善”提案的落实,做到月人均1条,将“快速改善”工作常态化,落实到员工个人身上,每位员工都在用心发现与实践中体会到精益管理带来的切实效用。
最后,对以上收集到的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普遍存在的,收效甚好的改善方案一一罗列,编写入新的流程,制度化规范化。
精益管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员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把日常琐碎、具体、细微的工作做到极致,这将为个人和公司的提升共同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精益管理心得(六)
6月下旬,我在北京参加了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举办的精益管理交流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 ,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精益管理,收获颇丰。
首先是让我知道了精益生成模型是如何搭建的:企业基层员工使用精益工具,立足于点的改善;中层干部的作用在于建立精益流程,比如生产流程、维修体系、管理方式等,立足于线的改善;高层重在构建符合本企业的融合了精益理念的战略和文化,拟在从面上建立精益未来,建立企业的方法论。精益管理必须是三位一体的,各层级人员各司其职,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精益管理工作。
精益管理使丰田生产方式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让我们知道了这种生产方式是属于世界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运用好的管理方法及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呢?就要改变陈旧思想、运用创新方法、采取有效实践,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记得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公司全球革新负责人李永奎先生所说的一句话:tps是一种哲学,简单模仿丰田公司会失败,要采用吸收原则并加以思考,量身定做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
面对推进精益化管理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关于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我有一些想法:
一、培训非常重要。这次在分公司的培训,让我看到各基地同事对精益管理的认同,以及普及精益生产知识的重要性。今年我们推行精益化管理,着眼点首先是生产现场的改善以及广大员工的学习,让他们了解精益管理的益处。如何让其他员工理解、认同精益管理,我想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让大家了解精益、学好精益、用好精益,把精益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正常生产经营中,这才是做好精益工作的基础。
二、成立精益变革的核心团队。精益成功推进的动力源泉来自于企业领导的坚定决心,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团队,包括企业的管理监控层、协调推进层、项目实施层。比如以设备设施的工具库房管理来说,库房的布局如何有效,以便生产者借用工具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工具,节约等待时间,管理员又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来回,寻找工具所在架位的时间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库房管理这个团队来考虑及实施的。
三、要树立阶段性的目标。目前推行精益化工作虽然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但各自为政的孤岛现象还有的,精益工作不是几个人来实施就能做好的。现在偶尔也会听到一些同事说感到迷茫,有必要这样来做么。精益是企业行为,而不是几个人的责任,如何进行大流程改善、专业化系统性推进,如何将精益理念上升到更高高度,如何结合分公司的3-5年规划,把生产方式制定出精益计划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精益管理心得(七)
依稀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是的,改善、改进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愿意去探索,生活中处处精益,工作中到处都是改善。
有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说的是一千人眼中的改善项目绝对不少于一千个。煤矿生产,工序繁多,新旧工艺的更替更是频繁,为了让所有的项目都尽可能的符合我矿的实际情况,为我矿的建设事业增砖添瓦,我们能做的改善还有很多,上至工艺流程,下至技术革新,左至生活末节,右至管理制度,都有其改善的余地,都有进步的空间,只要全员参与,积极改善,积少成多,量的积累绝对会发生质的转变,而我们每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将是全矿井的一大步。
精益从心开始,改善由我做起。改善不仅仅在于成本的节约,利润的体现,更在于工艺的改进,只要利于生产、利于安全、能够节约时间,能够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就算是原有基础上的花费也是我们所支持和鼓励的,从长远角度考虑,今天的花费就是明天的回报,昨日的投入就是今天的收获。只要坚持改善,持续改进,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你与昨日的我,活到今天已经变化甚多;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你已经做了很多。
煤矿生产,安全第一,精益管理,从我做起。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只要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相信我们的明天肯定会比今天更好。
让我们喊出自己最嘹亮的:我是蔡家沟矿工人,我为自己代言!
精益管理心得(八)
从在公司内听到精益生产这个词算起,至今差不多有两年有余了,回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詹姆斯·沃麦克的《改变世界的机器》,读完这本书后加上华致赢企管的专家的一些培训,结合自己对国内企业的一些了解,在此说说我对推行精益生产的一些看法。
一、精益推行,要从心开始。
有个广告词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我们精益推行也不例外,只有真正从内心了解并接受了精益这个概念,才有可能把想法变成真正的行动,行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和公司领导和精益老师常讲的‘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脉相承。
二、精益推行,首先要做好推行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常言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就是在全面推行前,有必要做些精益和精益生产方面的培训工作,最好是全员培训。精益生产,我个人的理解是全员参与,持续改善提高的这样一个过程,但到目前为至,参与精益项目中来的还只是很少一部人,真正能主动去做精益的就更少了,且经常会听到或遇到有同事问‘什么是精益或精益生产’这样的问题。
三、精益推行的方式上,个人觉得按下面的来做可能效果更好点:
1.精益的推行采取自愿自发的方式开展,公司出引导政策,并开展相关活动,充分调动并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课题的开展是向公司需要的方向发展。
2.精益开展的具体内容,尽可能的围绕本部门的实际核心业务来开展,如果此业务涉及到的部门很多,可以把这个课题进行二级分解,甚至是三级四级分解,最终要体现到最基层员工全员参与,这样才能取得实际效果,从而能收到既把本职工作做好了又同时把精益改善也一并做好。
3.精益推行的过程中,要做好标准化的工作,要把一些东西进行提炼,形成规范和标准,并在实际工作去严格执行它,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精益改善,实现‘实践—改善—再实践—再改善’这样一个完善过程。
4.精益推行的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有关问题的解决最好由问题产生的部门来主导解决,其余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而不要由下游部门来推动上游部门来展开工作。
5.精益推行要长期开展,不要搞短期行为。精益活动既然是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就必须长期开展下去,最终我们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