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1
第一次捧起《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就很快就被王晓春老师那朴实、自然而充满哲理的话吸引了。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句话,犹如一根根针刺在我这颗已经麻木的心里,让我在不停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思想也在不停地进步,让我真是受益匪浅。通过阅读,我感受到做一名“专业型班主任”的重要性,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一名“研究型班主任”。以前,我总觉得“研究”一词是属于那些科学家、教育家等专家的专用词,与自己沾不上边,但现在我知道,“研究”是每一个班主任天天都应该做的事。
书中,王老师有这样的话:“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这让我想起多年以前显刚老师也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有的教师工作十年,工作经验、水平年年都在提高,而有的教师工作十年,只不过是一年工作经验、水平的不断重复。”王老师和于老师都是在批评那些不思进取的教师。以前从没有思考自己究竟属于哪种教师,现在仔细想来,我今年与去年相比,有什么进步?知道了哪些有关教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教学方法?学习了哪些教育理念……结果却令自己惊讶,惊讶过后是满心的惭愧。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比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一起,我也为此付出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时还沾沾自喜,但现在看来,真是无地自容,自惭形秽。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的话:“从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中较少找到专业色彩,也就是说,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发火,比如评比,比如罚抄作业,比如不让回家,比如赶出教室,比如给家长打电话告状……这属于‘非研究型’教育,‘非专业型’教育。”发火、评比等这些不正是我所惯用的招数吗?其实,我也知道发火、罚抄作业、不让回家、赶出教室、给家长打电话等这些方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但从来不知道“评比”---这个让我经常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注意力的法宝,与其它方法一样属于智慧含量不高的“非专业型”教育。
叶圣陶就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一个人的转变,真的不需要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教育无处不在,它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上。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细节。我们要善于在平时的一点一滴学习生活中抓住孩子们心灵的脆弱点,捕捉教育契机,讲究教育艺术,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促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成,每位教他的老师都会得到他从背后突然地、热情的拥抱。当学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我想,应该是天真的他们对老师的一种喜爱,作为老师应该感到高兴,但成的拥抱却让我无法接受。当我正和其他同学说着话时,突然有人跑着从后面冲上来抱住自己,吓了一跳,再看成身上的衣服的灰都打了铁,黑黑的小手粘乎乎的,真是让人又气又急。为了这件事,我说过他好几次,虽然频率有点下降,但偶尔仍会收到这种意外的礼物。
由于他贪玩,手脚又不知轻重,凡是跟他玩的同学玩过一会儿,一定会哭着向我告状,成打他。只要让他出去休息,肯定会有人跑来告诉我成又扣分了。我班常规与路队扣分,有一大部分是他的功劳。
上课时的成更让人生气,凳子从来没好好坐过,从来也没有好好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在讲课时他经常会突然大声说出几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现在其他同学都不去理睬他的话,但由于他的存在确实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对于成,我软硬兼施,但效果仍不理想。批评他,他总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嘴里还反驳着。表扬他,他兴奋地更管不住自己的嘴。唉,真拿他没办法。
可是那一天,成变了。
上个月,我班荣幸地被评为形象班级,当别的班同学来送锦旗的时候,正好是我在班上,当我把锦旗挂好时,班上响起了一片掌声。我适时鼓励他们一定要努力,别让其他班再夺走。同学们也纷纷点头。可是,这个月,形象班级却没有我班,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孩子们这个消息时,别班的一个同学到我班来要锦旗。我什么话也没说,把锦旗摘下交给了那位同学,他高高兴兴地走了,教室里出现了遗憾的声音。回到讲台,我看着孩子们那不高兴的小脸,我停了一会儿,于是我想利用这个时机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一下失去锦旗的原因,正在同学们自我检讨的时候,却听到了“唏嘘”的声音,这才发现成正趴在桌子上哭,当问他为什么哭时,他的回答让我鼻子酸酸的,“不想让别人班拿走旗,我以后听老师的话,不再扣分了。”他这样一说,许多孩子的眼圈都红了,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是成说出来的话吗?他哭是因为我们班失去锦旗吗?我真是难以相信。我想这是一个难逢的好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利用。于是问大家,想不想再夺回锦旗,如果想夺回锦旗,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把发言机会给成,他零乱地说了很多。在之后的课堂上,孩子们真的比以往听话了,尤其是成的表现真的与以往大有改善,不偷懒了,写字也认真了。
第二节课后的课间操,我来到教室,语文老师见到我就非常惊讶地告诉我,成这节课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特别听话,还写了满满的一大篇字。我笑了,就把早上的事情告诉了语文老师。我们都为成的改变而高兴。
但我的心里并没有轻松,因为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教育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的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彻底地根治必须不断地教育督促。
今后,我将坚持不懈地踏上“科研之路”,做一名专业型班主任,抓住教育的契机,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实实的工作,抱着刨根问底的态度处理问题,注重学生的感受,注重沟通与理解,一定会在科研之路上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借用王老师的话:“要开心,就从现在开始;要改革,就从点滴做起。不急于求成,也不灰心丧气。让阳光灿烂在我们心里。”
班主任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2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知识太多,而对于一个小学教师的我而言,知道的知识又太少了。说真的,走进花小一年了,每天就像打仗一样,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几乎没有静心读几本像样的教育名著。但我知道,读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读书会让我们教学不再心虚,充满底气。于是清净的暑假,我拿起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了起来,以下是我的些许感受。
魏书生,1950年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他自1978年任中学教师,至今已30多年,因他在教育改革中的突出成绩,是中国唯一的一位既当班主任又任课的局长。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被教育界尊称为:“穿西装的孔子”。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诚服。它内容丰富、具体,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魏老师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一本充满智慧与方法,是广大班主任、教师值得拜读的好书。
魏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是那么的质朴充满风趣。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小事,让他看重了,利用了,研究了,解决了;学生的“灵光一闪”被他记下了,思考了,发挥了,验证了。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农村教师一步步走到了闻名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著名教育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最喜欢他的一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确实如此,我深有体会: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
魏老师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确实,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有推卸责任,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的现象,却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短文章后,由此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面对现实,坦然地面对班内的问题学生,才能自信地工作,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读他的书,让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他给予每一位学生的关怀是永远值得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学习和效仿的,这让我慢慢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根本道德,从而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是的,做好自己先从改变自我开始,就是我读了此书后的一个想法,也是一大收获。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班主任工作是件讲究艺术的活,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就会把原本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