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1)

钱学森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为中美两国都培养出不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拔尖的创新人才。

钱学森为什么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是一位拔尖的教授。

据他在美国的一些好友,如f·马勃教授和w·r·西尔斯教授回忆说,钱学森常常把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把科学上最新的东西讲给学生听,讲课内容其实比教科书上的高深多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两门课,就是边研究边讲课。等他的课讲完了,把讲义加以整理,出版出来,就成为一部世界前沿的科学巨著。

这样的教授,不愁教不出好学生!

钱学森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w·r·西尔斯教授曾经走访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明星教授,他曾经是钱学森在美国的最好学生。他说:“钱教授的考试非常难,他可能出四五道题,你只能希望解出一道,或者对其中一个以上的考题给出不错的开头,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得不错的话,你会得到钱教授给的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美国人考试的评分是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b、c、d四等,“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是最好成绩。

有趣的是,钱学森回国后也把他在美国的这套成功教学方法带回国内。他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主任时,就给科大首届力学系的学生吃了一顿“杀威棒”。他的开卷考试只出了两道题,第一道概念题,占30分;第二道题是真正的考验,题目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到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解。”这道题可把全班学生都难住了。你若平时只会死读书不会活运用,根本做不出来。出处 wWW.zuOWeNBa.nEt

考试从上午八点半开始,直到中午还没有一个人交卷,中间还晕倒两个学生被抬出去。钱老宣布说:“吃午饭吧,吃完接着考。”直到傍晚也做不出来,大家只好交卷。成绩出来,竟有95%的人不及格。

当然,钱老的考试并不是故意为难学生,在“教训”他们一顿的目的达到后,也得让大部分学生过关呀!于是他想了一个“怪招”:把每个学生的考卷成绩开方再乘以10,算是这次考试的最终成绩。这样一来,你若得了36分,开方等于6,乘以10就是60分。所以凡36分以上的学生都能及格;你若是一个特等优秀生,考试满分100分,100分开方等于10,再乘以10还是100分。所以考100分的人也不吃亏。对他这个怪招的合理性,谁也挑不出毛病,结果是80%的人都及格了,皆大欢喜。

及格归及格,但谁都承认自己的数学基础不够,于是钱老决定,力学系的毕业生延迟半年毕业,专门补习数学,所用教材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程数学》。在半年时间里,每个学生光数学题就做了3000多道。由于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成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的在“两弹一星”工作中担当重任,出了好几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2)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3)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4)

1964年9月的一天,于敏给正在首都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奇怪的电话:"我们几个人打了一次猎,打下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听完喜出望外:"你们是不是美美吃了一顿?"

于敏回答:"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下制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邓稼先马上答应:"好,我立刻赶到你们那里。"

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旁人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

其实于敏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邓稼先汇报氢弹的秘密研究工作,意思是"氢弹的理论研究有了突破。"

当于敏将整理出来的方案再一次向大家报告之时,所有同事们欢呼雀跃,高喊着:"老于请客。"虽然没有"松鼠肉"吃,但从北京坐飞机匆匆赶来上海的邓稼先和于敏请所有的同志们吃了一顿大螃蟹。

在"两弹一星"的元勋功臣之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科学家,而于敏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曾为新中国的氢弹事业隐姓埋名30年,他是我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他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在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之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在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小职员,母亲也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少年于敏聪慧而沉稳,他喜欢读中国历史和诗词,崇拜的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鞠躬尽瘁,敬佩的是岳飞的精忠报国、至死不已。这些英雄形象,一直影响着于敏的成长过程。

少年于敏是在抗战和军阀混战的硝烟之中成长起来的,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之上,一定会有诸葛亮、岳飞这样的盖世英雄出现,他们会带领着人民荡寇平虏,重振河山。少年的他不会预料到,半个世纪之后,自己就成了这样的盖世英雄。

1944年,他考进了北大工学院,后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师从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张宗燧教授和胡宁教授。两位教授对于敏的评价很高,1951年,两位教授将尚且还在念研究生的于敏介绍给钱三强和彭桓武两位科学家,于敏顺利进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之中。

1950年,美朝战争爆发,美国因为手握核武器有恃无恐,甚至以此威胁中国。很多人不知道,在这场战争之中,美军的统帅麦克阿瑟曾经建议用核武器来袭击中国。于敏称美国这种行为是"核讹诈"、"核威慑",这可不是报纸上说着玩儿的。

那时候的于敏还没有想到,他的命运已经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转变。

1961年1月的某一天,北京城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正在忙碌的于敏被钱三强叫过去谈话。简单寒暄几句话之后,钱三强开门见山:"我国现在要开始氢弹研究了,希望你来担任科研小组的副组长,今天我就是来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任务下达,于敏有点意外,甚至还有一点不解。因为当时于敏正在进行原子核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已经有了显著的成绩。

1955年,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后来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代表团团长朝永振一郎对于敏的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国之后立刻写下文章发表,称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10年,正处于随时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刻,如果这个时候开始氢弹方面的研究,就意味着他必须要放弃手上的阶段性成果,抛弃一片光明的未来,转向氢弹的研究,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氢弹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务艰巨,还需要严格的工作,研究者们必须隐姓埋名,多年无法和家属取得联系。即便如此,于敏还是马上表态:"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于敏坚定选择了国家利益。英姿勃发的于敏,就这样挑起大梁,开始锻造"国之重器"。

氢弹所有的研究工作必须从零开始,当时中国不仅仅要面对美国的压制,中苏的关系也已经破裂,如果中国不加紧时间研究出自己的"国之利器",那么美苏霸权主义将永远牵制着中国外交的一举一动,原子弹和氢弹将永远成为悬在头顶上的乌云。

当时我们国家的研究人员们能够查阅到的国外资料是很少的,于敏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努力。当时他们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而这台计算机绝大部分时间是安排给原子弹研制计算的。这台计算机性能非常不稳定,短暂的使用时间,一旦机器出现故障,结果出现问题,就要重新开始计算,唯一节约时间的办法就是每过一段时间保存一次数据,一旦机器出现了跳动,就把保存在计算机磁鼓里的前一条数据拿出来作为初始条件重新计算。

氢弹的研制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计算机条件有限,于敏只能带着全体成员,一人拿着一把计算尺人工计算。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一算就是十几个小时,有的时候大家都下班了,于敏还在忙碌着。

在上海研究的近百个日日夜夜之中,于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氢弹的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立刻进入了试验准备工作之中。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时75个月,苏联用时48个月,英国55个月,法国是102个月,而中国只用了32个月,堪称奇迹!全世界都知道,氢弹只有两种构型,t-u构型和"于敏构型",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都是用的前者,只有我国用的是"于敏构型"。

彭桓武院士生前曾经回忆,当时于敏研究氢弹只能靠自己,没有老师带他入门,国内当时也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所以于敏的工作是开创性的。

当人们将这份光荣归功于于敏,称于敏为"氢弹之父"时,于敏拒绝了。他认为核武器的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的是多种学科和多方面的力量齐心合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敏幽默地说:"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而当年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何祚庥院士则认为,于敏是中国氢弹构造的主要发明者,他曾经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研究氢弹的小组是一支11人的足球队,于敏就是教练和中锋。

于敏完成了历史和时代交给他的使命之后,本来想要回去做基础研究。80年代后,彭桓武、邓稼先等骨干相继离开了九院。于敏知道,他不能走。国家有了核武器,但性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曾经带领着同志们攻破难关、从无到有的精英人物一个个离开,总要有一个人承担起开发第二代核武器的重担。

1980年,他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在80年代,他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了第二代核武器。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5)

世界上的大科学家,都是平凡人,他们可能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本书带领着我走进了科学名人们的世界,他们有的是数学大师、有的是物理学大师、还有的是化学大师……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学习到他们在科学道路上的小故事。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在1666年,23岁的牛顿总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经过了苹果掉地的事件,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对平常的事物有好奇心,要勤于思考,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想法。我二年级上语文课时,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对老师的问题也不思考,现在回过头来想,我与科学家牛顿的学习方式相差太远了,他那么爱学习,那么爱思考,而我呢?却跟他相反,我要向牛顿学习,以他为榜样,勤于思考,经常动脑。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也让我感受深刻,这个故事讲:有一天,鲁班一个人上山寻找木材,经过了手指被草叶划破口子的事,鲁班发明了锯子,帮助木匠们更加容易地采集木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一件小事,一次小的经历,但它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我觉得鲁班是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小事和勤动脑的人,我要向他学习,用我们的眼睛多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从中学习,领悟到对于我们有益知识和技巧。

我们要以科学家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与生活习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