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观后感 篇1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中华经典·美韵邕城》电视节目。
这档节目讲述了许多中华文明的经典故事,而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以《游子吟》为引子,节目主要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校长王瑾老师为楷模,她每周都会给孩子分享一堂“品德课”,引导孩子们做一个“有道德、懂孝敬”的人。在这个故事里,“校长妈妈”给大家用表演的方式,演绎母爱的伟大。
据妈妈说,我刚出生的时候妈妈身体不太好,所以我就和奶奶一起睡,在夜里奶奶起床帮我换尿布,喂我喝牛奶喝水,哄我睡觉,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开始给我讲故事说笑话逗我开心,有好吃的都给我先吃,在我心里奶奶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我现在长大了,懂得了孝顺父母孝顺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了孝道的真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要把“孝道”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成为思想的一部分。只有对长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才是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与风范。所以,我要做一个文明有礼有孝道的好少年,永远尊敬爱戴我的父母和长辈!
中华观后感 篇2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7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嘉远;唱歌能手周知奕;小书法家沈楠杰;管理专家王亲云……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中华观后感 篇3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今天看了《学道德模范·颂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视频,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助人为快乐的八十一岁还“义务指路”的谢亮爷爷,他一直坚持十年义务指路,即使在重病的时候还想着助人为乐,为别人义务指路,他的精神感动了许多小学生,通过他的事迹社会上现在已经有200多名义务指路的“小谢亮”出现,同时,谢亮爷爷的感人事迹也让我十分感动,使我下定决心也要向谢亮爷爷学习,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还有道德模范陈光标叔叔,他小时候以卖水交学费,看到班上一位同学没有钱交学费,他就把自己卖水的钱给了同学,同时他还许下心愿:如果自己今后有了钱,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现在他虽然成为了身家数十亿的企业家,可是他在汶川地震时仍冲在第一线抢救灾民,他以捐赠款物超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他以军事速度带领第一支民间救援队进入灾区,他高调行善试图唤起更多人加入,他是企业家、慈善家,是许多人心中的英雄。我想如果我以后变富有了,我一定会向他学习,用自己的财富来帮助更多的人。
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震撼,我决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宝贵品质和精神,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帮助他人,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绵不断,发扬光大。
中华观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学道德楷模,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五个小短片。分别是助人为乐篇,见义勇为篇,敬老爱幼篇,敬业奉献篇和诚实守信篇。这几个小视频都令我万分感动。
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见义勇为篇中的赵国强师傅。赵国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那天,他驾驶着货车在路上行驶。这时,他接到她姐姐打过来的电话,姐姐在电话里说让他快点回到北京,是因为她老婆就要生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啦!但是在他一瞬间看到有一名黑衣男子要持刀抢劫一名女子后,他马上把刚刚电话里说的话都抛到了脑后。他立即下车上前和歹徒搏斗。但在男子捅他数刀后他当场倒下。这时,民警在旁人拨打报警电话后也及时赶来了,当场抓获了男子。终于,在医生的治疗下赵国强慢慢恢复了健康。在四年后的今天,他还是一名货车司机,但他有了一项新工作————当一名父亲。这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赵国强。
然后,我喜欢的是诚实守信的赵书宾。他待人老实,他把替别人买的中了五百三十三万的彩票,没有自己独占,全部交给了请他买了彩票的那个人。赵书宾的职业是买了彩票的,这一天,有一位顾客托他买张彩票。到第二天开奖的时间,他一查,全中了。他打算第二天就去把彩票给主人。但是第二天,他女儿对了一下彩票,发现中了大奖,惊喜万分。“这是别人的彩票,我们不能去兑奖的。”赵书宾郑重地讲到。他的女儿先前十分疑惑不解,但后来,她也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做人要守信,要真诚。最后当彩票的主人领到这笔大奖时,他被赵书宾的诚实感动了。
看了《学道德楷模,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这五个系列短片后,我被这些人物的品质感动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把他们当作我学习的榜样,做一个有德之人。
中华观后感 篇5
以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引领,以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载体的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开展了几个学期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项活动的开展并科学运作,不仅拓宽了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课程资源,更给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最佳契机。此次活动,本人与学生共同参与,熟读精思,感悟颇深,真乃受益非浅。
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用传统文化精华组合的精神盛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从小就要养成勤奋,朴实,爱劳动的好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之所在,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良好习俗的形成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贪意外之财,不谋意外之想”这是告诉我们,做人从要保持艰苦朴素、淡泊明利、廉洁处事,公正做人的崇高品质,“父母训,要牢记”这是在向我们阐释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更提醒我们从小养成做谦虚、诚实之人的习惯,经典精华,更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宜未雨而绸缪,无临渴而掘井”提醒我们做事应有充分准备,亦不打无准备之仗,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族精神,张扬中华文化的魅力的法宝,经典诵读,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界线,连接起亘古烁今的世族文化精
粹,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响了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
经典诵读,不仅有其独特的精神魄力,更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知识拓展的广阔空间,
从表层看,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作为教师,不仅拓展了课程思维领域,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而学生在从科学的记忆规律中体验了传统习俗中所倡导的“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了也会吟”的勤奋学习之妙诀。
如果说,全课程教育是科学教育领域之中的一棵长青之树,那么,经典诵读则是这棵长青之树所结的金色硕果,愿这累累硕果为教育这块希望的沃土孕育出更多的辉煌与绚烂。
中华观后感 篇6
这一个寒假中,我阅读了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愚公移山等10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使我读后受益无穷、难以忘怀。书本十分全面,介绍了立志、做人等各个方面,使我们得到了全面发展,并陶冶了我们的高尚情操。
10篇文章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愚公移山》这一章节了,这一章节主要讲了愚公为了没有山岗阻隔,于是日夜搬山。文章中愚公坚定不移的精神,令我深怀敬佩之情。愚公与家人之间的合作也十分默契,难怪人们说:“团结就是力量。”最终,在天神的帮助下,愚公移动了大山,从此,再也没有山岗阻挡他们了,这个故事正是因为有着深刻的道理,如今才会鲜为人知,成为家喻户晓谈论的话题,愚公这个名字才会流传至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这一本书内容齐全,故事生动有趣,其中且又不失哲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并且告诉了我们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这一道理,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祖国,祖国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与理解,我认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对我们十分有益,适合我们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中华观后感 篇7
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每天都读《中华经典诵读》,读时,引发了我很多思索。“道可道也,无恒道也。”,以这样开始,却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什么意思啊?”宣传片看完后,同学们纷纷说。这样乍一听,真是不懂。这其实是《道德经》中的一段话。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被称为经典的书,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孟子》,还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论语》等等,古代人经常以这些书为圣贤之书,学习它,感悟它,从而知晓了人世间的道理,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而今天,人们大多从小说中获取感悟,而把古代的圣贤之书视为一种“老旧”的观念,现代人已不需要这种所谓的“圣贤”来为人们指引方向。
但是,人们的精神特别需要这类书,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习惯。比如《弟子规》可以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对长辈有礼貌。我阅读《诗经》时,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经典诵读也可以放松学生学习的疲乏,当阅读《桃花源记》时,我看到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出一幅恬淡的风景,让人神往。而现在的人,每天都在操劳之中度过,最好的享受就是看一看小说,来抚慰疲惫的心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放松心情,像古人一样阅读经典,获得自己的平静呢?
中华观后感 篇8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专题片,一件件事迹感人肺腑,一位位模范光芒四射,一段段讲述令人动容。这是一片爱的海洋,一场心灵的洗礼!原来,道德模范温暖了人间,美好道德美化了世界。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因为心中有爱,让他们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经历,这让人肃然起敬。有诚实守信的赵书兵,在500多万的金钱面前毫不动摇;有敬业奉献的于凯,开出租车出色的帮助别人;有助人为乐、快乐自己的谢亮爷爷,十年如一日为人们义务指路……是他们,一天又天,一年又一年,服务人民,安贫乐道,成就闪光人生。他们,是大爱天下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准则: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我们要向道德模范敬礼,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看似普通,内心却像金子一样的高尚,学习他们不索取,只求奉献爱心的精神。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和小孩让座;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随手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少年,让道德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在我们心灵的上空。
道德像石头,为我们铺好坚硬的道路;道德像基石,为我们筑起万丈高楼;道德像灯火,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中华观后感 篇9
一节班队课,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有关《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视频,主要是从《大学》《中庸》《周易》《论语》等,通过其中的名言警句和道德模范,有诚实守信的赵书兵、义务指路的`谢亮、见义勇为的黄菊萍,其中最感动我的是奋不顾身,下水救人的赵子元。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有一片段是说下水救人的赵子元,有一天,一位小男孩失足落水,路过河堤的赵子元看到后,奋不顾身,忘记了自己腿脚不方便,救人心切,急急忙忙的走向河堤的护栏边,纵身跳下河去救人,跳入河中,眼看一条无辜的生命即将被河流冲走,赵子元迅速的游往那名小男孩身边,抱起他游向河岸,幸亏救得及时,那名男孩很幸运地没被河流冲走。由于赵子元这种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将自己的生死置身事外,一心只为救人的行为,领路人十分敬佩,都纷纷说:“大哥,你真厉害。”而赵子元却说,再厉害也没有李爷爷厉害。
原来赵子元这种行为是受李爷爷传染的,童年时,李爷爷也是这样,一天,一辆车冲向一位小孩,李爷爷看见后,不顾生死,推开那位小孩,就这样,李爷爷的手臂受伤了!但他却十分幸庆,因为那位孩子没事,正是如此,赵子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决定向李爷爷学习。
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自己,虽然同情落水的人,但没这个勇气,而且更不敢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救人,可能只会袖手旁观,连怎样救人的想法都没有,只会瞎着急,着急得来,一条生命即将从世界消失。所以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和行为,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会顾得了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帮他人求救或报警。
这段视频让我懂得了:“以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号召身边的人去学习,见义勇为,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到的。”
中华观后感 篇10
星期天的上午,我观看了“中华经典·美韵邕城”这个讲述中国经典诗词的节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诗词更是源远流长,其中的一些经典使人难以忘怀。这和古人的智慧是分不开的。在这个节目里,讲述了很多诗词歌赋和关于诗词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伟大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每天都把白粥放成块,用小刀切四块,早晚各两块。有一天,一个同学看见他这么可怜,就把家里的饭菜给他吃。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再来到他家时,饭菜还原封不动的放在那里,同学见了,就对他说:“我好心送你饭菜,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回答道:“不是我不想吃,是我怕吃了好的饭菜,以后吃不起苦。”就是因为范仲淹这种不怕吃苦、不贪富贵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流芳百世,被后人称赞。
中华经典诗词,孕育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陶练情操,获得更高的修养,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谈话和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中华诗词,博大精深,它包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强有力的代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诗词,在唐诗中舞蹈,在宋词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