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小学数字化转型案例范文

第一篇:小学数字化转型案例范文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让教学更加美好

摘要:2020年学校信息化示范校建设启动,信息技术已与各科教学相融合。网络学习空间科学地支撑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学平台智慧赋能,线上教学有效开展。疫情下,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省网络资源平台等合理地开展居家线上学习。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应用覆盖学校全体教师及学生。利用大数据的多维分析比较,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信息化应用教学、教学论文及其相关方面小课题,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及奖项。在今后的智慧校园发展中,力争让大数据应用的精准教育教学推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教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__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文件教技[2018]6号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____市第三小学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问题与挑战

信息2。0行动计划的发布,教育信息化发展肩负新使命,支撑引领教着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变革。2020年学校信息化示范校建设启动后,也就要求学校现在的教育教学中,要整校推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教与学的课堂自主-互动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现校园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总体目标。这是信息、数字化化应用教学拟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学校通过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服务平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信息化示范校启动后,构建骨干团队,培养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走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沿,引领全校老师,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让信息技术在各学科、在全体老师中得到普遍化、常态化应用。

学校教师团队为推动信息化示范校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共建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助力提高教学水平,共同建设新时代智慧校园。

二、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实施

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资源引领,打造高质量课堂

以信息技术2。0计划为宗旨,秉承学校是省信息化示范校,全校老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课堂教学。

学校各学科老师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____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学乐云平台,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视频、随堂练习、单元试卷等海量学习资源为教学提供方便,减轻老师的备课负担,为课堂教学和课后评改提供方便。

在上新课之前,推荐学生登录智慧平台观看视频预习新知识。老师在备课环节,登录省资源平台下载教学资源,上传到学乐云教学平台。学乐云教学平台是学校引进的互联网信息教学平台。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上的圈画、点赞、反馈、智能推送分享等功能轻松地驾驭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在学乐云平台原有的共享资源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老师们创建新的教学课件,课堂上直接收录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老师有时也会利用平台录制教学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印象,努力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平台上一些好的资源直接收录在课堂上应用后,还可以上传到学校的资源库,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创新

在学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与智慧教学创新已经成为学校一道鲜明的特色。应用也从日常的教学常态逐步向基于学业大数据的智慧教与学的发展。推动管理者率先应用,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组织教师创新应用,实现教学应用常态化。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指是教育部获学校认定的,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并且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使命制网络学习场所。”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1、网络学习空间助力教学与教研

____市第三小学从2020年开始引进学乐云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人人通空间里建立了学校空间和各个班级空间,另外还自创五个教学空间,包括语文科组、数学科组、英语科组、综合科组四个空间以及一个小课题空间。

这个网络学习空间功能比较健全,能够科学地支撑着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组空间的使用模式是由科组长在空间里发学科教学教研通知,老师们进入空间进行教研活动。开学初,各科组老师把学科教学计划空间,每个年级教案主备教师把主备教案发到空间,在每个单元授课之前,老师们把自己的二次备课教案上传,对于这些,组长都会定期进入空间进行教务教学检查,做好登记,以便学校考核。

学校各科组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是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星期二、三、四早上第二第三节,如果安排全年级线上教研活动的话,组长提前一天发空间公告,老师们在教研时间进入空间研讨,教研活动主要有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校内公开课视频观摩研讨、微课观摩学习、名师精彩课堂观摩学习、教学案例分析等。如果集体备课知识需要某个年级的老师参加,需要发协同教案,邀请协同人进行研讨,老师们的精彩评论科组长可以打印出来作为学校教研活动材料存档。在学校小课题空间里,每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课题组的主持人会把一些研究过程材料及研究成果上传到里面,让研究成果在科组内、在全校内全面铺开,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让网络空间教研落到实处。出自 wwW.zuoWEnBA.nEt

各学科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的教学活动相片都会发到空间科组里,让老师们一起分享学习。学校组织了很多社团活动,丰富的校园生活相片都会在空间里面呈现。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化智慧教学,学生采用自主、交互、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质和信息素养基础。

2、网络学习空间助推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通知精神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学校对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安排。老师们切实做好线上资源的利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省网络资源平台合理地开展居家线上学习。

老师们根据学校线上学习方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线上教学,在空间里教学发布作业,进行云端作业交流与批改。利用网络空间智能推送音体美教学视频。

三、主要应用成效

(一)教学网络大数据促教学

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应用覆盖学校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学校全体学生。老师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在后台会自动产生数据,内容有创建教案、课件的个数,授课的次数、时长,资源创建、收录及上传的时间、个数,发布作业的次数,批改作业的次数,学生答题时长和正确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也要求发生变革,这种以大数据采集的数字化教育转变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获得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相关奖项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在学校得到全面性、普遍性应用后,很多老师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中来,努力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每年期末的总结会议上都会为信息化应用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进行颁发荣誉证书。在大胆尝试信息化教学教研中也获得了许多相关的奖项,有获得省级、市级微课比赛奖项的教师奖,有获得网络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奖项的学生奖。在信息化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各科组的老师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面的小课题,申报课题市级小课题,也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一些老师所撰写的信息化应用教学论文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四、未来应用展望

信息化对于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校作为省信息化示范学校,必须跟上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在未来学校智慧校园发展中要建立标准与制度,规划好制度,促进信息设备科学应用。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良好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环境,理念先行,保障有力,让大数据应用的精准教育教学推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第二篇:小学数字化转型案例范文

基于云平台建构“135”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简介:基于云平台建构“135”个性化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信息技术技术的介入,改良现行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转变教师的角色,推动教师关注学生学情,积极采集相关数据,运用优学派等教学资源进行大班个性化教学,关注教学的起点和落点,精准备课并在半景式教学环境中进行分层教学,达到个性化教学目的。

关键词:云平台;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

一、学校信息技术运用的概况

____市第____小学前身为____小学,1963年由____创办,1970年由部队移交地方教育局管理,并改为现名。学校创办50多年来,始终致力现代化校园建设,尤其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不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力度,逐步实现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指尖管理和智慧课堂,为积极建构未来学校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学校先后荣获78项国家级表彰奖励,被命名为“全国百所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2018年6月,被____省教育厅命名为“____省首批信息化技术运用示范校”。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____市第____小学自2016年开始启动“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和实施元建构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自主课堂模式,逐步形成了以自学为前提,以小组为单位,以展示为核心,以导学案为线路图,以评价为手段,以交流为平台的智慧课堂。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得“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但学校在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层低,无法走向深层;二是学生创新思维能没全形成,个性化学习体现不明显,师生互动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三是设备、环境和丰富资源整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已,为新课堂建设创造了全新的、现代的环境。

基于此,学校结合多年的运用实践,大胆提出建构“135”个性化学习模式,并加强实践探索和研究,其形成共分五个步骤(如图1-1所示)。

三、“135”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理论基础:互联网+教学的四优化

____市第____小学建有智能化教学实施平台,实现智能学习——普通教室移动化改建,并选择购置的合适的“智能课堂”平台:网址平台、博智优课、智慧阅读、“小海螺”教学资源平台等,还配备一定数量的智能终端:教师移动办公、移动教学终端、学生学习的平板终端(图2-1所示),让教师、学生、媒体和教学内容这教学活动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学生主体地位将得到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有效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一是观念优化,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学习过程的互动性,使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得以实现。二是结构优化,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促进教学结构的优化,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提交先学作业,老师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课堂教学。三是行为优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教学行为的优化,既能促进教师的“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使信息化教学平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互动学习的的工具、分层学习的工具。四是资源优化,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发丰富的课堂学习资源,变单纯的获取信息为整合资源促进文本理解,促进深度学习。

(二)实践探索:“135”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建构

基于云平台建构“135”个性化学习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基本操作(图2-2所示)。

1、“1”:预习单导学(图2-3所示):(1)预习单的设计理念:按照结构主义理论,整合学习内容;按照建构主义,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按照“先学后教”要求,教学内容与预习内容对接,课堂教学以检查预习为基础推进。(2)“预习单”的设计原则:导教性:预习单设计的问题、学习任务与教学模块直接对应;导学性:预习单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馈总结的路线路;整合性:预习单设计的问题或者任务要按照图式理论的要求,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归类。

2、“3”:课堂教学的三个板块:第一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载体是预习单。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步:模块学习。按照学科、教材特点,将学习内容归类、整合形成若干知识模块,进行模块学习。模块学习的模块和预习单的学习任务有对应关系。第三步:达标测评。针对学习内容,设计适量的检测性作业,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迁移的情况,落实目标达成,提升学习效果。

3、“5”:教学板块的五个步骤:学、思、讨、享、评。一是“学”。课堂教学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学习任务解决为基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质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涵养品格。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也可由学生提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思”。学生带着问题,调动多种感官,展开积极的、能动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三是“讨”。这里的“讨”指的是学生开展合作交流。组织同桌的“对学”或小组的“群学”,分享自主学习的收获,交流自主学习的问题或困惑,通过相互之间的倾听、分享、帮助、补充、纠错等,实现共同成长。这个环节的要点是伙伴学习、“兵教兵”、“兵学兵”。四是“享”。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等多种方式分享、展示学习成果,老师根据学生展示过程暴露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导学。五是“评”。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学习成果,以反思学习过程,巩固学习效果。这个环节还可以设计若干实践性练习,以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

语文课案例:一年级任教的语文老师教识字课(图2-4所示),课前运用平台发布相关导学资源,收到反馈后结合教学设计进行练读,分层次图文并茂及动画视频进行记形,书写及表达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思、讨、享、评,更喜欢上上语文课。

英语课案例:英语老师通过云平台上进行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享受海量异域文化信息,利用“趣配音”等,实现生动的情境模拟,从人机对话走向生生对话。(图2-5)

(三)具体实施过程

以一节完整的数学课为例

1、课前导学“线上先学”

每次上新课的前一晚,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将学习任务发布(预习单内容),实现学生的“线上”自主先学。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任务情况,精准了解学情,为教学提供了基础(图2-6所示)。

2、课中“线上教学+线下教学”

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预习”,课的一开始,将“蓝墨云班课”中统计的情况反馈给孩子们,做到有布置有反馈。课中根据学前情况、教学内容“精讲多炼”“归纳整理”“分层练习”(图2-7所示)。

“精讲多炼”:教师根据学前学情反馈,在课堂中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少讲、或将讲的机会让课前学得好的学生来讲,把时间集中在对指导阅读教材、提炼核心知识、使学生突破认知的难点,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图2-8所示)。

“归纳整理”学生在线上先学、课中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学后,来到对本课的归纳整理环节,放手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厘清知识的逻辑结构、体会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图2-9所示)。

“分层练习”由于利用了线上先学,为课堂上留下了足够的练习时间,练习内容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能有效的组题,将不同的练习内容以题组的形式提供给孩子们练习,达到了目标明确、针对重点、精炼高效的目标(图2-10所示)。

3、课后“线上拓展学习”

课后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升。教师利用“一起作业平台”轻松便捷地布置拓展性的作业,主要用于课后迁移巩固所学(图2-11所示)。

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各学科的老师采用的信息技术载体不同,学科也因技术融合的需要,环节上略有差异,但教师基于去平台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过程中都采用了“135”个性化学习模式。下面来看看得到的数据(图2-12,2-13,2-14所示)

四、基于云平台构建“135”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成效

(一)变革学习方式

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优化;学科融合能力提升。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的数字化课堂逐步成熟,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相关项目比赛中荣获40多项国家、省、市一二等奖。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素养提升;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潜能开发。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在利用平板智能终端观看视频,按照学习清单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小组交流、汇报质疑、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堂评价,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释放了学生想象力、创造性,拓展了学生视野,让课堂智慧,教师智慧,学生智慧。(图3-1所示)

(二)促进学习延伸

1、延展学习时空,扩展学习情境。学校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平台,从单机、单向教学走向平台化教学,让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开展小组合作和协作学习,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方法。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提升了思维品质,促进了深度学习。(图3-3、3-4所示)

2、延展评价方式,促进深度学习:自主互动评价促进尝试思考;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全面发展;公开评价无边界学习。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通过云平台进行大班个性化教学采集到的数据,分层分析进行备课和教学实际运用中分层教学,达到个性化教学。学校的多元智慧评价体系,还以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改变了原来由教师填写成绩单和养成手册情况,实施多元评价。学校校本课程主题开展,可以与学生尝试基于云平台线上或线下交流,极大了拓展了教育实践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元对比下更好的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全面发展。(图3-4,3-5,3-6所示)

五、反思及展望

三年的不懈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突出的问题。比如基于平板的智慧课堂教学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具有现实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还存在不足,还不能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在推行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智慧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先学后教、即时反馈课堂学习表现的优势,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实现深度学习,从而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同步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地学生学情难以准确把握、课堂缺乏有效互动、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检测、教师难以实现双赢成长等。

未来,我们将着力于信息化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推动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三篇:小学数字化转型案例范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将信息技术与几何图形的教学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探究结论、解决问题,建构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信息化的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几何图形;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面对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所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机遇,我们应如何面对挑战把握机遇,走在教育改革前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问题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手段单一,不能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一次信息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幻灯片、投影仪等视听媒体的出现,还是手持技术、互联网+的发展,都对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饱含着许多的机遇,教师与学生在享受着时代发展红利的同时,应不断改进自我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与时代共同进步,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跟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同时我们也应警惕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和谐现象。

在“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指明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两大价值:一是在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形成生动的教学形式;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与跨学科问题过程中,合理选用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将原有的两个学段调整为三个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段目标也有所调整。

第一学段目标(1~2年级):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与空间观念。

第二学段目标(3~4年级):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测量过程,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第三学段目标(5~6年级):探索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能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及指导下,本文通过在小学数学全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活动中,问卷星、钉钉类常用APP及希沃白板等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来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问题解决思路与实施

(一)课前,应用问卷星、钉钉类常用APP,有效进行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学生,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更能真正把握住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认知的特点,在备教案的同时更是在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学情,可精确了解学生现已掌握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等,改变传统的教师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进行判断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更加全面的教学计划。

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版块中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中的“认识分米、毫米”一课为例

“认识分米、毫米”一课的教学重点为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是正确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合理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为进一步学习千米、周长、面积和体积等内容积累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与空间观念。教师可据此,选择合适的APP,对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前的情况进行精确了解。

1、问卷星:设计相关问题的问卷,在教学前让学生填报,平台自动批改、统计学生的填报结果,教师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从问卷星收集的数据分析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分米和毫米的知识非常好奇,同时也了解到授课班级的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较好,因此在教学的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针对年龄和班级特点,设计有效、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的讲授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顺序性、阶段性的引导,促进理解。

2、钉钉、微信群:在教学前,可让学生在家里录制相关的视频,比如:说说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说一些可用厘米和米进行描述的物品。然后,将这些视频发送到钉钉、微信群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当中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新课的教学应如何入手。

从钉钉、微信群学生所分享的视频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厘米和米的知识掌握的十分到位,能熟练的根据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例如:1m=100cm、500cm=5m等,同时部分学生还在视频里展示了物体用直尺的测量长度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如:毫米、分米与学过的厘米、米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大?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有比它们还大或是还小的长度单位吗?等疑惑。

本节课,教师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在课前全面了解到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厘米和米来描述物品的长度,能清楚的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为100,有着初步的估计意识与较好测量能力,同时也了解到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点的疑惑之处,使教师能基于本班学情制定了适当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行动的基础和指南。

(二)课中,借助希沃白板直观教学,及时反馈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交互过程。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据此有针对性地突出授课重点以及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保持高昂的的学习热情。

借助希沃白板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课堂反馈的快速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形成明显的交互效果。用与时俱进的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善数学“学困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以转变他们对于数学课堂参与只听不说消极学习的状态,促使全体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教学情境,便于将小学数学信息和数学教学的复杂、抽象化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利于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同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版块中六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为例

1、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几何图形利用信息媒体展现出来,将几何图形领域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设定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现实世界”,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运用课件呈现:学校多功能教室内有两根长方体柱子,它们的底面都是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高都是6米。现在要给这两根柱子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如果1千克油漆可以涂5平方米,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构建这种现实生活化的场景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题目含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生活难题时的作用。

2、将抽象、静态知识转为具体、动态化

信息技术可以把原本抽象、静态的知识,变为具体、动态的知识,并完整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长方体体积的本质含义是看长方体里面包含了多少个体积单位,但理解这一本质含义对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这时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就显现了出来:通过问卷星调查统计可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到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的乘积,但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的乘积,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得清楚。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希沃出示一个长5cm、宽4cm、高3cm的长方体,同时给出问题——“想一想,体积为什么是60立方厘米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想到,可以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为验证学生的想法,可利用希沃动态演示摆放小正方体的过程(以1cm为标准),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成过程:长是5cm,—个一个地摆,一行能摆5个;宽是4cm,一行一行地摆,能摆4行;高是3cm一层一层地摆,能摆3层。学生看完用小正方体动态摆放成长方体的过程后,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理归纳过程了解的就更加到位了,体会到“长方体体积=每行几个x几行x几排。

3、利用平台小游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巩固练习作为学生加强记忆、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手段与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巩固练习,为学生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练习,让学生感受的到不管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巩固阶段,数学都是一门富含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深入研究的学科。

在本课的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除了常规练习外,还可以利用希沃白板设计交互性练习。

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版块中存在着如趣味分类、选择填空、分组竞争、判断对错、记忆卡片等各式各样的课堂游戏模板,教师可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模板来制作趣味小游戏,也可在课件库中使用其他教师已制作好的相关的小游戏,像这样的课堂小游戏,能吸引住学生注意力,让其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小游戏外,也可以通过手机与一体机的智能互联,直接将学生的书面答案投影在一体机上,更加直观及时的评价、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从而直接了解到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地评判,对之予以鼓励或者纠正。

(三)课后,借助资源平台进行有效复习,巩固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好奇、好动、探索、发现是儿童的天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立论基点,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要学习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社会性是人的本性,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因此我们还要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还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在课后,学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交流互动,培养合作意识。借助希沃白板、国家中小学生智慧平台、知乎等资源平台有效巩固新知,在巩固的同时让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培养勇于实践的意识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版块中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课后复习为例

教师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复习手段,提高复习效果。

1、用资源平台,收集课外资料

在进行课后复习时,让学生按7人为一组成立学习小组,同时推选组长,让组长安排组内成员再读课本,通过借助知乎、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希沃白板等资源平台收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资料,参考、借鉴、扩充视野、拓宽思路。

2、利用微信、钉钉等平台进行交流合作,交流所思所得。

学生在课后,思考、绘制表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思维树状图”,利用组内所建立的微信群、钉钉讨论组、朋友圈等信息化平台随时随地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所收集的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资料,讨论自己在绘制思维树状图时所产生的疑惑和所遇到的难点,与同学交换知识体系构建的心得,将对于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写下来,将各自绘制的结构比较完整的、知识间有联系的“思维树状图”进行分享。

如此,与其说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进行了深度融合,科学有效地应用了信息技术,为学生为教师提供一个总结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倒不如说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收集资源、交流方法、合作共享,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有效复习,及时认识到错误与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多元渠道获取数学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实践成效

本文通过在小学数学全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活动中,问卷星、钉钉类常用APP及希沃白板等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能基于学情分析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行动的基础和指南。

课中,借助希沃白板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课堂反馈的快速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情境,使用信息技术将复杂、抽象化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与学生形成了明显的交互效果,很大程度地吸引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转变他们对于数学课堂参与,改变了学生只听不说消极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课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在各种资源平台上收集资源、交流信息、合作共享,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有效复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可以从多元渠道获取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案例创新点

本文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理念,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版块为主线,通过认识长度单位“认识毫米、分米”、复习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巩固立体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等例子,论述了问卷星、钉钉类常用APP及希沃白板等教学资源平台,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版块全学段课前、课中、课后的作用,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五、结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拥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师生应学会围绕学习任务,选用合适的APP、平台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与团队成员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开展学习探究活动,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因此,顺应时代发展,发挥技术优势,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质量,已迫在眉睫,每位学科教师都应为此作出努力。

第四篇:小学数字化转型案例范文

真实场景化环境与数字资源,助力人工智能STEAM教育发展

摘要:围绕学生信息素养如何提升和信息科技与学科融合的两大挑战,创建了多种人工智能真实场景化环境空间,并普及编程教育,探索人工智能体验模式,强化教研支撑及课程建设,名师引导辐射,带动师生成长,辐射影响更多学校及区域共同进步的数字化转型案例。

关键词: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真实场景化教学环境,STEAM教育,学生信息素养;

一、真实场景化环境及数字资源,助力人工智能STEAM教育发展

1、信息科技课人工智能STEAM主题学习的问题与挑战

2、问题解决思路与实施

3、实施成效

4、案例创新点

二、案例完成人姓名、单位

____、____、____。案例完成者单位:____市________小学

三、正文

1、问题与挑战

人类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对信息科技的掌握、特别是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了解,将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科技已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早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就提到: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新课标立足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现实,坚持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信息科技课程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与跨学科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原创精神、信息社会责任、总体国家安全观,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而在目前的信息科技教学中,基本放在常规的电脑机房,都是基以电脑操作及课本知识,去揣摩理解信息科技的各种场景及应用,无法真正理解信息科技的应用价值,信息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困扰着老师的教学,难以达到国家的育人目标,学校是否能搭建起一个基以真实场景下,可编程交互,融合多种设备设施的人工智能教学场景,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领略、学习到有效的信息科技知识,并懂得创造新东西呢?成为摆在学校的一个挑战难题。

2、问题解决思路与实施

基于问题及挑战,学校尝试在省信息化示范校项目中,创建了一个基于智能家居等真实场景,可编程交互控制,还能感受多种智能设施设备的未来智慧学习空间。通过对未来智慧学习体验空间的创建及相关课程的导入,多学科知识的传递、课程化的沟通,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在项目具体实施上,通过全校编程普及教学、未来智慧学习空间场景实践教学、人工智能角体验、跨学科课程教研研讨、多学校多区域联动、名师工作室辐射引导等实施方案,有效推动了转型的落地。

(1)开展编程教学普及

引入编程猫图形化编程课程数字资源及课程资源,并发挥信息科技学科团队优势,在国家规定的信息科技国家课程外,从三年级起即陆续开设图形化编程校本课程、特色托管班、竞赛课程等,开展编程基础普及教育,为人工智能教育奠定基础。

(2)创建真实场景实践空间,应用于教学实践

基于万物互联,编程交互,智慧学习等理念,将原有微格教室(约100平米)改造,装修更换地板、灯光、门锁等,升级空间门锁灯光等智能化设施,添置学生桌椅、收纳柜,部署人工智能互联主机、控制套件等系统,通过空间联接中枢,在环境元素上,联接人脸识别门禁、智能灯管、智能灯泡、智能开关、智能窗帘等智能设备;在教学设备上,联接VEX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各种机器人、魔杖、无人机、高速3D打印机等教育学习硬件,将编程、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虚拟现实融合于此,探索实现万物皆可互联编程,让学习参与者在真实场景亲身体验未来教学环境的神奇,学习信息技术各种场景应用,带动教学相长。

(3)尝试人工智能角体验,普惠更多师生

在学校一楼架空层的中间区域,创建了____首个人工智能学习角,探索编程、AR体感体验、人工智能与体育运动融合的课程。

(4)强化教研及多学科应用(充实),扎实教学成果

以信息科技为抓手,打破各个学科边界,帮助数学、语文、体育等学科,利用项目中的编程资源、AR游戏等开展教学,开展了多期培训及研讨活动(如诗词闯关游戏课-语文编程融合示范课、博物馆游记课-数学与编程融合示范课等),融合支撑了学校信息科技创新课程、____省小学卓越教师____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STEAM)工作室(该工作室将未来智慧学习体验空间作为其基地,不断地探讨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实例,已经形成了语文、数学、音乐、科学等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成熟课例)、____市小学信息技术工作坊的观摩课及研讨活动;开放场所供学校开展省教育课题研讨以及小学数字教研、航天科普教育、省班主任工作室教研应用示范课等活动。

(5)名师辐射带动,扩散影响及覆盖面,惠及更多人

利用省卓越教师工作室、市学科工作坊等名师团队力量,还走出学校,给____全市及部分其他市县老师,分享输出项目中信息技术与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内容及课例等,辐射影响____一小、____会文小学、____实验小学、临高实验小学等市县学校。伴随项目跨学科项目制学习经验的溢出效应,省内相关学校将广泛受益,推动当地信息科技手段及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发展。

四、实施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数字转型化建设,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学校信息科技及跨学科信息技术融合各领域,惠及师生,辐射影响到____、临高等地区,推动当地信息科技及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

(1)建成____首个面向未来,响应新课标,以编程交互为核心的未来智慧学习体验空间,为信息科技课程改革及相关实验室后续建设积累经验;

空间里建有智能家居交互场景、AR互动、开源硬件体验场景等多种教学场景,应用于信息科技课程的数据、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的逻辑主线的教学。另外AR互动,与语文、数学等融合,也支持了语文老师等,在常规教室外,带领学生一边玩乐,一边学习到相关学科知识。

(2)丰富了学校的信息科技课程,为双减增效下智慧蓝课程提供了人工智能等各类精彩课程体系及内容;

在智慧星球课程,探索以学生为创造者主体去操作学习;在AI体验课中,为学生打开体验者角色感悟;在平板导航地图课中,为学生搭建小组参与者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机会,在VEX机器人赛事中,培养学生作为领导者应对高难度问题挑战的能力;在常规班级授课,以编程猫未来教室课程资源为主,结合外接硬件套盒来开展日常编程及信息技术学习;在开源硬件基础课上,借助micro:bit官网等多媒体网络资源将micro:bit智能小车、micro:bit手表的应用开展线上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资源高效学习的能力。

(3)学校学生广泛受益,惠及万名师生,信息化素养能力获得提升,在相关科创信息化比赛中涌出好苗子,赢得好成绩。

____校区/西海岸校区、____分校3年级-6年级共6000多名学生通过平台资源学习编程,在科创大赛中涌出100多位科创信息化比赛获奖者,获得多项省市级一、二、三等奖等。如第11届____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校8名参赛选手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佳绩:魏煜轩、吴天元和林嘉煜同学在VEX工程机器人挑战赛中荣获金牌;陈奕豪、肖惜君和王正宇同学荣获银牌;曹俪腾同学在机器人创意比赛中荣获银牌;陈益嘉同学在综合技能机器人挑战赛中荣获银牌。在第二十二届____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有27人次获奖,在第二十二届____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比大赛中,共有415人次获奖。在2022年第三届____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中,提交学生参赛作品40份,获得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3名。我校荣获“优秀单位组织奖”。

在教师端,在2022年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在微课、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等项目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2021年9月,____市第十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论文评比中,____、裴燕、吴金潇、黎明珠四位老师的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____老师的论文《创客教育与小学校本课程设计》发表在2020年第9期《文教资料》。随着培育成果的深化,后续将有更多师生受益。2022年6月,作品《智能音乐电台》《专注力训练助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净滩公益行动》等分获____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二、三等奖。

(4)培育项目带动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伴随项目跨学科项目制学习经验的溢出效应,省内相关学校将广泛受益,带动其他学校的信息化与教学的发展;

目前,学校数字化转型化的经验,已辐射带动8个市县20多所相关学校,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学校受益。

(5)相关建设经验及成果获得媒体及主管部门认可。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冯飞在参访我校时,都对项目输出的作品及学校的科创氛围给予了认可;____省电视台、____电视台、____日报等陆续对项目及相关课程进行报道宣传。

五、案例创新点

(1)以场景革新来带动教学相长

培育项目借助空间的智能化改造、编程的交互来营造未来智慧学习场景,进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编程交互带来的真实感受,让真实场景推动教学发展,学生受益。

(2)大课程体系下有序传承,小社团与普惠教学有效融合

项目充分吸收及继承过往的经验及心得,在学校梦想课程引领体系上,借助项目培育时机,开发了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动漫手绘、达奇机器人、scratch编程、造物粒子、wedo机器人、VEX机器人、编程猫、编程侠、小小飞行家无人机、梦想星球创客等一系列校本特色课,将小社团兴趣与学校全普及学习有效融合在一起,让更多学生受益,将更多的学科融合进来,带动全校的信息化素养提升,探索新一代信息化教学教育模式,为____九小的智慧蓝打上深刻的烙印。

(3)打破学科及地域边界,泛工作室研讨,让更多人参与创新

培育项目以信息科技为抓手,打破各个学科的边界,帮助数学、语文、体育等学科,利用项目中的编程资源、AR游戏等开展教学,并利用____省卓越教师工作室、____市学科工作坊等团队影响辐射,定期开展学科研讨活动机会,走出学校,辐射____等市县,推动当地信息科技手段及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六、反思展望

在学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展望的愿景。

(1)数字化学习工具及应用不足,需持续补充及优化

传统的信息科技课程只重于PC电脑技术学习,只传授简单的WORD等办公软件知识,但未来学习化学习工具将更多丰富多彩,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VR设备、机器人、集成传感器终端、AI云服务器、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数字机床等,需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导入相关数字化学习工具及办法,引导学生去体验,乃至学会使用各种数字化利器,进而在3D设计、编程软件、AI交互等软件应用方向上持续进化学习,方能真正能培养出下一代能轻松应对数字世界的人才。

(2)数字化教学资源单薄,需扩大层次,加强丰满度

早期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偏向于印刷书本,但在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课程上,更多是数字化资源。同时数字化资源的层次及丰富度,也是从过往的电子教案、进而升级为需要教学视频,乃至目前的交互游戏、沉浸式课程、全息投影素材等,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还需要持续跟进及优化,与时俱进,为教学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数字化资源支持!

(3)数字化原住民学生日趋增长的信息科技学习诉求与学校大班制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矛盾。

21世纪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学生,都是数字化时代增长起来的原住民,他们对信息科技及相关技术天然熟悉,也对相关学习需求越来越多,日趋多样化,传统的科创STEAM教育都集中在小班制,但在学校大班教学中,很难兼顾到很多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及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还需要探索大班模式的人工智能STEAM学习模式如何创新突破,为国家培养更多数字化时代的人才。

第五篇:小学数字化转型案例范文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进创新实践案例

____市第____小学位于交通繁华的____路____号,西邻____,北靠市____,南望风景秀丽的____公园。学校前身为____子弟学校,始建于1955年。1967年,____将学校交给地方管理,现为____市龙华区公办完全小学。学校现有61个教学班、学生3229人。在编教师130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84人,大专学历45人,____省小学卓越校长1人,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15人,市级骨干20人。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创新;教师团队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校园布局合理,建设精美,音乐室、舞蹈室、绘画室、书法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全。

____小以“精细”管理提质量、以“养正”课程促发展、以“军魂”育人显特色,缔造了累累硕果:教师专业成长迅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次摘金夺银;学生“五正”品质突出、发展更加全面,深得家长信赖;学校办学质量连年位居全市前茅,先后获“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基地”“____省文明校园”“____省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____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____省拥军优属模范单位”“____省优秀少先队集体”“____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____市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____市国际象棋特色学校”“____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____市文明校园”等近百项荣誉,是____示范性窗口学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教育部在2018年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通过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____市第____小学对此高度重视,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化推进方案,明确信息化工作重点,落实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稳步推进信息化工作,开展了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性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提高了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能。

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总体概况

完成新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特别是与校内各信息系统的对接、集成。全面开展校内数据治理、数据共享工作,提高校内基础数据质量,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及应用工作,鼓励各部门将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应用于本部门相关工作中。

结合新信息化基础平台,开展各类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建设,开展老旧的管理信息系统更新换代。对于流程性的业务系统,如能通过学校平台实现的,不再单独进行建设。推动网上业务流程的建设。鼓励各部门建设移动版主页,建设并推动与信息化基础平台的信息集成。

(二)具体建设情况

1、校园网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完成无线网的升级扩容,完善新的用户认证机制,推动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建设完后校园内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网络速度显著提升,为信息化智慧校园打下结实的基础。

2、通过指尖管理建设智慧校园云平台:

1具有基础平台支撑,对学年学期、学制学段、班级信息、用户信息、课程信息、组织架构信息的统一管理与查询功能。解决了原本对于各项资料用纸质传递不易查找、易丢失的问题,为校内信息查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具备规范统一资源存储目录,实现存储、预览、查询、管理等功能的资源数据管理功能。解决了原本纸质文件储存不方便且易损坏的问题,给校内各项文件资源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储存以及管理方法

3支持为各类教育用户提供工作、学习空间,空间展示用户个人信息、互动交流、好友动态等资讯,实现用户之间的平台化互动的网络空间。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及学习工作氛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为学情分析提供成绩录入、成绩分析,有效分析学生学情情况的学生学情综合评价系统。解决了因为学生成绩数据复杂,只用excel或纸质进行记录然后统计分析的低效能工作方式,提供了全自动信息化的成绩录入和分析,更加便捷,更加直观展示帮助教师分析学生问题。

5功能涵盖公文流转、通知公告、工作安排、调查问卷、教师请假、教师考勤、物品申领、设备报修、课表管理、日常检查、听课评课、学生请假、学生考勤等。解决了原本工作流程中各类繁琐的纸质申报流程,促进无纸化办公的办公日常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6提供学校办公管理、学生评价、家校沟通等内容在手机端呈现的移动办公系统。解决了原本家长对于学生在校情况不了解,无法给学生提供家庭学习指导的问题,帮助建设家校共育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校学习环境。

(三)学校定制课后四点半功能:

1、具备教师课程管理,可新建课程、设置课程任课老师以及上课时间,可进行批量设置,方便搜索数据,与教师端实时同步。解决了教师开课通过原本纸质及Excel表格进行统计造成的数据信息不对称拖慢效率的问题,通过对教师开课以及学生的报名进行数据统计并自动处理反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开课及学生报名的效率。

2、可在系统中设置课程任课教师考勤,与教师端实时同步。解决了原本教师无法准确的考勤以及学生上课点名效率低下,点名册数据纸质储存的问题,帮助开课教师直接操作完整的考勤及点名流程并自动生成数据。

3、可对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接入管理,解决了学校内合作机构出现数据不统一,无法集中管理的情况。帮助学校与第三方培训和合作机构更好的进行协调工作。

4、打造一支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研教学的师资队伍。避免了信息化改造后设备使用率不高的问题,最大效能地发挥出信息化改造后的教学、办公、学习效率。

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教师办公教学效率

确保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及工作,推进无纸化办公,以教学教研为中心,通过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运用数据、数字化、多媒体、智能化服务等技术降低教师办公类事务性工作的时间成本,将时间精力专注于教学及学生培养,解决了原本教师疲于事务性工作,难以兼顾教学质量的问题。

(二)提高信息化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效率

1、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教学运用也得到深度落实和融合,统一办公规范,加快校内重要事务信息流转,有效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降低学校运营成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办公流程,提高沟通、协作、决策效率,营造高效、智能、和谐的校园办公氛围,高效、优质、全面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总体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老师从事务性工作回归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依托多媒体技术创设意境,令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学生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素质。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突出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朝个性化教学进发。

(四)提升信息化师资力量培养,提高信息化装备利用率

1、培训师资:开展信息化专项培训,切实做好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对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的教师信息化认知水平及素养,让教师掌握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来达成高效课堂,积极推进教师系统以及相关信息化管理与教师工作深度融合。

2、常规利用:对装配好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利用率最大化,持续对信息化设备进行运营,切实提升全校师生在教学、教研、管理、学习的基础设备保障,保证全体师生享受信息化改造建设后的便利。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优化以及改进。

(一)校园部分设备老化:部分信息化设备老化,需评估是否可以进行利旧或进行更替,同时校园内还存在部分区域教室络覆盖死角等因素影响校园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

(二)校园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偏低: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及设备的认知程度不高或对于信息化知识接受困难,影响校园内信息化建设进行平均发展提升。

(三)部分学生家长信息化素质偏低:部分学生家长因为文化素质以及对信息化认知不到位的原因,对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表现出不理解以及消极配合的态度,影响家校共育效果。

(四)智慧校园功能匹配还处在基础层面:校园情况复杂且多变,虽然已经部署基础功能以及部分定制功能,但是对于符合学校情况的定制化需求复杂的智慧校园功能暂时还未健全。

下一步的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学校将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对于目前智慧校园平台的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定制化功能进行探索,不断完善符合学校情况的智慧校园平台功能匹配。

(二)探索利旧方法及新设备的更换:学校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就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对于已经损坏或完全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设备进行更替。学校将安排非设备使用高峰期,组织信息化小组对校园内老旧信息化设备进行排查评估,确保校内设备可持续发展利旧最大化。

(三)加强老师信息化培训:学校将继续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信息化、数字化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的使用学习,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化素养。邀请合作信息化企业进行全体老师进行每两周灵活轮换培训,第一次培训平台及软件操作,第二次培训实际场景操作,最后总结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培训。

(四)加强家校共育宣传: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到家长对于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理解以及对于家校共育理念的支持。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会以及指尖家校共育板块宣传校园信息化建设成果以及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帮助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和家长理解信息化,共同参与到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中来。

(五)完善信息中心建设:以教育信息计划2。0等指导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在学校现有基础上,增派人手、提高配置,完善信息中心建设。继续搭建并完善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继续推动全校师生的信息化培训及信息化设备软硬件的使用;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制度,以此来保证学校信息化建稳快速、高效的发展;推动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广泛深入开展好信息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