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一)

作为一线教师,如果你也经常会因为学生作业、家校沟通等问题伤透脑筋。我推荐你看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在一个个小细节中蕴含着大智慧。

管老师曾说过:“一线的教育温暖,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来自学生对老师的关爱,来自同学对同学的关爱,也来自老师对老师的关爱。一线的温暖就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他在《一线带班》里传递给大家的正是一线带班的快乐及一线教育的温暖。从抓开头、抓家长、抓作业、抓时间、抓基础、抓常态管理、抓复习七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一线教师指点迷津。

管老师用一个“抓”字贯穿全书。从课内到课外,从新授到复习,从学生到家长,都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来。

我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一、爱在细微处。

管老师非常注重细节。作业批改、家校沟通、关注后进生等,都能看到他的良苦用心。对学生的作业有“三阶段”之评价。通过作业迟交券、考试加分券、拖拉王的作业竞赛等给予学生机会与鼓励。对他的“从心灵上抓作业”感触颇深。他为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同学设计“每日作业名次记录”,让学生在点滴进步中重新认识自我,进而真正地去用心接受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我想,每位老师都会遇到作业拖拉的学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老师教育后效果不佳的原因应该在于学生的心扉还没有真正打开,没有从内心上接受老师的好意。另外,他还在办公室里准备两样东西:饼干和衣服,为学生及时送上温暖。

二、学会和家长沟通

管老师特别强调:家长跟老师来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要学会感谢后进生的家长。管老师的一番话为我拨开云雾:“99。99%的家长希望听到孩子的亮点,哪怕是特别糟糕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亮点,都是希望,都是未来。”

我们班有个学生比较怪,上课不进班,每次都要去叫才肯回来,还在班里乱跑,一度让我头疼。和他的家长经常沟通,家长在指出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也传递给我一些其它信息,如:他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等,前段时间发现他每天翻看新发的字典。我决定先教他查字典。他很开心,觉得字典很神奇,还高兴地告诉我他查到了哪几个字。我告诉他字典可以查出很多很多的字。“真的吗?”他天真地问。我点了点头,鼓励他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追求上进的孩子。

现在他上课能够主动进班,而且积极回答问题。我也把他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非常开心。从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家长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家校合力才能和谐共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三、重视基础

基础抓牢了,打扎实了,学习成绩绝不差。管老师从抓桌兜文化到作业书写、默写、朗读等,都在抓基础与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其实,我们抓收到基础包括许多琐碎的细节,这些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现在带的是一年级,深感责任重大。拼音、识字都将从这里启航,关系孩子将来的每一步。所以,我从管老师书中学到的小妙招都不失时机地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希望能和孩子一起筑牢基础,助力下一阶段的学习。

读完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收获的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他把平淡的教学生活书写成了意蕴幽深的诗歌和令人向往的美好。他享受记录中的快乐并把这些快乐传递给你我他,给所有一线老师带去教育的温暖。

我会带着从中汲取的力量,笃定前行。相信我也会在心灵碰撞中看到教育最美的样子。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二)

管建刚老师至今仍在教学一线,本书就是依其一线带班的经验写给一线老师的,书中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

实用是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最突出的特点。这里包含着实实在在有用的方法指导。“六招”就能教你跟家长搞好关系;“六段”教你从早读前半个小时到下班后一个半小时,用好每一个时间;“六难”作业管理管老师如数家珍地一语道破。具体有效可操作,管老师的书是一线教师的辅导书。

巧妙是《一线带班》的一个显眼特点。管老师说孩子身上有两个“开关”,一左一右,督促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照片“一对一”发家长,这样避免出现误解和问题,让家校互动更加和谐有效。预习朗读发语音,作业迟交卷,拖沓大王比赛等等促进学生学习的形式更是妙不可言。

幽默是管老师书中的另一个特点。书中说:老师不是万能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这话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疯了,这话一改“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你信吗?人的身体会生病,人的灵魂也会生病。灵魂病了治疗起来比身体病了更麻烦。看着管老师的书好像不是在看书,而是身边的同事在你身边为你支招想点,为你发言。

《一线带班》道出了一线的那些事儿:纪律管理的技巧与策略;作业、复习的方式方法,对个别学生的激励与关注;搭班老师间的合作协助;师生间的情谊;育人的故事等等,一线的那些得失与甘苦,一线的那些不该被遗忘、不该被忽略却正在被忽略和遗忘的事!它提醒我们一线教师除了耕耘和忙碌,还应不时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

管老师在序言中所说的“不只是我,每个一线教师,无日不做着大量的琐碎事,它吞噬着一线教师的鲜活的生命,它最不该被视而不见。书如其名,这本书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教师每天付出的不为人知的部分,看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是在记录身边的琐事,这个过程中他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忙碌与快乐,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天所必须经历的吧!但是他的方法更好的引领着我们去管理。

全书于细微处见功夫,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带班能力均透过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全书实用性、针对性强,接地气,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就抓班级纪律,从排队的重视,就看到了我们在平日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人好、爱读书、求上进,但是教学质量上不去,管不住纪律这不仅是班主任的事,我认为应该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所必须抓好的一件事,两者密切配合学生白能纪律好,认真听课成绩才会上得去。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从书中所悟的,不仅仅是他书中的”奇招异式”,更为重要的是,要用心感悟其内在的”神”!读《一线带班》,让我们感悟到了小细节中的大智慧,其实来源于管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来源于管老师对教育的无比热诚,来源于管老师的坚持不懈、细致踏实!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往往轻视细节、忽略细节,或沉于埋怨,孰不知决定成败的关键就隐藏在这些细节当中。我们也要像管老师样,做一位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新时代教师。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三)

最近在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我一下子被管老师的幽默、智慧所折服。在班级管理方面,面对繁琐的工作,管老师有创意趣味点子、有持续的执行力。在他提出的“七抓”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抓家长”。

“抓家长”最要紧的就是和家长沟通,而沟通一定是需要艺术的。管老师在书中写道,他接手过一个四年级班,遇到一个孩子没有坐相,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上课时东西掉了,滚到后面去,他大摇大摆走过去捡,无视老师的存在,一点儿规矩也没有。管老师通过前任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爸爸是个艺术家,追求自由,不让管他的孩子,老师们也就“不敢”管了。管老师约谈了这位老爸,和他谈自由,夸赞他的艺术水平高超,特别称赞他的书法潇洒俊逸,“然而您一定是从规范的楷书练起来的,楷书没练好,你们一定不主张练草书,楷书是规矩,是打底,做人也是,规矩是做人的基础,没有了规矩这个底子,自由就成了自由主义。无论是罪人还是做艺术,自由的前提,自由的基础是自觉和自律。”谈到这儿,艺术家点起了头。管老师接着和他谈信任,“信任孩子的前提是孩子不要太任性,我们可以信任孩子去上网玩游戏,然而孩子太任性了,完全没有自控力,我们还信任孩子的话,那叫不负责任。一个任性、一点儿规则意识都没有的孩子,老师再信任下去,那是灾难。”一个小时的沟通,让艺术家对管老师折服,之后那孩子每天进行十分钟的坐姿、举手等规矩的训练,一个月后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人说管老师是特级教师,他跟这样的家长沟通,家长自然听服。我觉得,家长服的不是管老师的“特级教师”称号,而是他对家长的尊重和发自内心的帮助。任何一位教师,只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想帮助他们,都会取得家长的信任。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主动跟家长沟通,而不是等着家长找上门来。一旦上门来了,就意味着有事了。沟通不是低声下气,而是为了消解可能来到的矛盾。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很多崇尚快乐教育的家长,在和这样的家长沟通时,我们可以学习管老师的沟通艺术,首先要肯定对方,一否定,家长就会站到你对面去了,接着对家长说:“我所理解的快乐教育和大众讲的快乐教育不太一样。让小孩子轻松一点,要求放低一点,有点困难就不做了或家长代做了,这是很多家长眼里的快乐教育。家长们这么理解,我不反对,作为老师,我不能这么简单地认同。作为教育的快乐,和日常宠孩子的快乐有很大的不同,平庸的快乐,娱乐的快乐是不用教的,看娱乐节目的快乐、看电影的快乐、游戏的快乐都不用教。作为教育的快乐是要教的,教育的快乐不是生而就有的安逸的快乐、懒散的快乐,我所理解的快乐教育,是要让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克服困难产生的快乐。”

我们都说,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那么,教育,也应尽量争取每一位家长。教育的左腿叫学校,教育的右腿叫家庭,两条腿一起走路,两条腿和谐走路,才会走得好、走得快。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四)

读《一线带班》,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都知道在开学前了解班级、规划新学期的重要性,但我们能否像管老师一样,仔细、全面、事无巨细地去了解班级的方方面面、勾勒新学期的蓝图呢?当我们在开学初被各种各样繁杂的学校及班级事务缠绕时,我们是否已经对新学期班级的构建和培育做到心中有数呢?在我读到书中第一章《抓开头》时,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经历过的每一个“兵荒马乱”的新学期。我想,就像上课前要备课、学习前要预习一样,不论是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还是带领原有班级步入新阶段,我们都要在开学前做到“了解学生”、“了解家长”、“了解目前的班级事务”,这也是我们对新学期的“预习”。

开学前,去了解学生。了解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渐渐成为“书法小老师”“朗读小老师”;了解管理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成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小助手;了解学习或生活上特殊的孩子,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了学生,还需要了解家长、了解目前的班级事务。了解了家长,才能根据家长的情况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家庭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甚至避免给自己“找麻烦”;了解目前的班级事务,包括梳理之前班级开展的活动,批改假期作业等,这既有利于我们谱绘新学期蓝图,也能通过批改作业和表彰鼓励,在新学期就给孩子们一个向上的动力。

读《一线带班》,是一个浸润的过程。

管老师在《一线带班》中给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带班金钥匙,帮助老师们在平凡而又繁琐的事务中找到方向,打开通向优秀班级的大门。我们常常戏称,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既是“保姆”,又是“保安”,还是“保洁”,每天的工作忙忙碌碌,但是一天下来,又不觉得忙了些什么,都是围绕着孩子们的,琐碎的小事。遇到调皮孩子多一些的、不怎么听话的班级,那更是一个头两个大,每天疲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课堂乱糟糟,课下更是事故频出。这样的班主任生涯,有何幸福感可言?管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带班的金点子告诉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多关注细节,一切皆有破解之法。

管老师教我们如何将时间精细管理,“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从早读、收作业,到午休、课后辅导,把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利用起来,在高效中营造班级积极向学的氛围;老师也要成为“时间管理大师”,规划好自己的每一分钟,将每一个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才能在各种“婆婆妈妈”“琐琐碎碎”里,有自己的生活和感悟。

管老师教我们如何抓作业。如何让学生及时上交作业,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好的学生不用催,爱拖拉的催了也没用,惩罚只会“雪上加霜”。管老师通过“表扬、发券、竞赛、提醒”等十二招,全方位调动起全班同学做作业、交作业的热情,让作业变成全班都热衷的“游戏”。

管老师甚至细致到,教我们如何开家长会,家长会上应该说什么。当然,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也会有区别,但这种文字家长会的形式,是我们能够借鉴的,甚至可以一个月或两个月召开一次,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以便更好配合老师的工作。

读《一线带班》,是一个改变的过程。

“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亮点,都是希望,都是未来。”这是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老师眼里,可能只有遵守纪律的孩子与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但是每一个被我们或多或少“贴了标签”的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哪怕他成绩不好,哪怕他调皮闯祸,哪怕他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经常有老师抱怨说,跟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存在的问题,家长总是不相信,也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进行改进,那是因为,在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很优秀,是家长不愿去相信,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管老师在调皮捣蛋的孩子中看到聪明可爱的一面,在总是插嘴的学生中看到反应快的优点,其实就给了家长希望,也给了家长信任。家长从老师的言语中知道老师关心孩子、能看到孩子的优点,自然就放心将孩子交给老师,也能够配合老师进行家校协作。“信任”是家校合作的第一步。

和家长联系,不能光报喜不报忧,但是可以将话语稍微包装,“反话正说”。管老师说要感谢后进生的家长,感谢家长帮助孩子及时完成作业,感谢家长帮助孩子提升作业质量,感谢家长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后进生的家长被温暖了,也自然更有动力,主动加强了对孩子的监督和陪伴,也对我们的工作大有裨益。

其实这就是观念的改变。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背后,每一个家庭殷切的目光,能从家长的角度去观察孩子,能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每一个孩子和家长,我们就比较容易体会到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需求,知道家长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从而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促进合作交流。

从反思自我,到浸润其中,直至发生改变,《一线带班》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文字写出的这些经验。经验的背后,是耐心、爱心、恒心,是在琐碎繁杂中挖掘点滴的发现之心,是努力探究破解之法的睿智之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需要智慧的,愿我们都能像管老师一样,在平凡的事业中用心耕耘,遇到困难时,多思索,多探究,让普通的每一天绽放出不普通的光彩!反思、浸润、改变。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五)

去年开始,我有幸拜读了管老师的《一线带班》,以前只知道他的课讲得好,没想到管老师带班也如此优秀。这本书写得很细致,没有大道理,全是用自己的话说,简单却非常实用。书中罗列了他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系列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如果能早一点读到它,在教学过程中、在班级管理中势必会少走很多弯路。

整本书共七个章节,一个“抓”字贯穿整本书,分别是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以及抓复习……几乎涵盖了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

我在读“抓开头”这一章时,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做法,简直与书中所讲背道而驰。与学生的第一堂课,我想每位老师都曾这样想过:“如何上得有吸引力?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我们?”记得初登讲台第一堂课,我接的是五年级语文,带着初为人师的激动,我笑眯眯地走进教室,看着一张张笑脸,渴望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不想却给自己日后的工作埋了一个大雷——她们认为语文老师脾气好,好说话。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调皮,所以课堂管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纪律不好,影响了课堂效果。

此后我每天都要给他们上政治课,偶尔咆哮式,偶尔苦口婆心讲道理……整顿纪律的过程真是让我苦不堪言,也让我明白了必须要严慈相济,只有这样才是对他们负责。管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他对第一节课的叙述让我受益匪浅,第一堂课,老师不要一下子施展出看家本领,后期学生就会越看越不好看,越看越失望;态度上要严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严,讲清楚你的课堂纪律和要求,重点是执行力要强,后面才会得心应手。

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也算是一个“世纪难题”。这学期,我就多次接到青年教师的求助,说是与家长的沟通出了问题,有的甚至发生了矛盾。当时我就指导了青年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青年教师听过之后都感觉很有收获。我自己也觉得在与家长沟通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

可是,看到“要感谢后进学生的家长”这一招,我的内心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管老师的支招让我们拨开云雾见月明。作为老师的我们,当然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家长对我们的感谢,却没曾想到,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感谢一下家长,尤其是感谢“后进生”的家长亦会收到不一样的反响。这一招我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适时拿出来用用,感谢是相互的,这样会更有助于家校沟通,更有助于班级管理。“没有哪个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成绩再差,在父母眼里也是宝贝。”管老师还教会我一个方法,照片要“一对一”传家长,可以是学生认真学习的样子,读书的样子,甚至是开心大笑的样子,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那么他们就会更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以后的班级管理就会事半功倍。

管老师开展的读书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每天晚上看5页书再睡觉,课外书放枕边,家长拍照发群里。这样营造看课外书的气氛,调动家长的重视,让班级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孩子们在读书活动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享受快乐,提高阅读能力。这样的活动真好!

管老师的“七抓”卓有成效,反观自己,每天忙忙碌碌,没有停歇,也时常在抓,抓卫生、抓班干部培养、抓习惯、抓早读、抓听写、抓背诵,看似抓得很紧,又好像成效不大,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不高。看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仿佛就是在记录我们自己身边的琐事,他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

原来管老师从细节入手,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到怎么让后进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怎样让课外阅读有时间和质量的保障,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孩子,怎样建题库、怎样梳理答题技巧等等,无不是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微之处见智慧。他的一线带班处处有妙招,招招很实用。

总之,全书于细微处见功夫,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和带班能力均透过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出来,全书实用性、针对性强,非常接地气,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去读,尤其是新手老师,很多我们弄不清楚的问题在此都能找到答案。我想,他一定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着高度的责任心,甚至在无数个不眠的夜晚都在思考他的班级管理问题,否则很难写出这样一个个细致又奏效的小妙招。

我要向管老师学习,永远保持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学习身边人优秀的做法,时常反思,审视自己的不足。“始于初心,成于坚守”,愿你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六)

我平时读的书大部分都是古文经典,从古文中汲取-精髓。如果是现代文的话,我也只是读一读经典名著。但现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越来越觉得教育学生的技巧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教育理论做支撑,只是想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简直是是天方夜谭。这段时间我有幸读到了管老师的《一线带班》,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梳理如下:

班主任的工作中,事务远比想象的要繁琐。尤其是接一个新班,工作就不计其数了。首先要向之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不了解学生之前受到的管理,或者说不清楚孩子之前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强加给他们自己的管理方式,有可能会受到到学生的排斥。了解了学生以往的生活学习方式,再与自己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做好有机的衔接,可以很好的过渡到自己制定的框架。除此之外,还得了解特殊的学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天和开学第一课至关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学第一件事就是立规矩,然后是给学生留一个好印象,好的印象也是上好课的基础。在最初的教学中要尽量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方法多样,快速记住名字能让学生感觉你对他们的重视,这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与家长的沟通上,方式要灵活。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如果有人夸奖了他的孩子,能让家长开心一整天,这毫不夸张。如果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呢?毫无疑问,它能激发家长的育儿潜力。所以不时的在家长面前夸奖孩子的优点,家长的教育热情可能会被点燃。在夸奖方法上,管老师给予了很多种方式,如“尽量一对一的夸奖,比如在微信上单独发孩子表现好的图片”。这是对孩子的认可,更是对家长的认可,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试想一下,连老师都重视的孩子,家长能不加把劲,把孩子重点培养吗?我不禁开始思考,这甚至都属于心理学的内容,掌握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的御人之术,老师也掌握了。

这本书所讲的教育之术太多太多,像这样的体会我还能写十篇之多。因为该书的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切身经验,教育无小事,没有哪条是无关紧要的。这些“锦囊妙计”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对我大有助益。我想,也许它应该成为我的枕边书,我会一直“读”下去。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七)

给学生上课,常常告诉学生如何读课文:一是要读明白课文中的文字,看书中写了什么,有什么;二是要读作者,看作者的动机、情怀、思维方式;三是要读自己,看自己由此思考的问题,对相关生活的反思和规划。这里就向大家汇报自己就《一线带班》三读后的收获和体会。

书中有什么?我读到了大量教育生活的细节和管老师对这些事的分析。“全面”、“实用”、“巧妙”,这三个词语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最明显的感受。所谓“全面”,管老师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学霸到学困生,从学生到家长,从课堂教学到作业练习,从基础朗读到课外阅读,从学期开始的预习到期末的梳理,一线带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在书中受到启发。所谓“实用”,指的是本书所讲全部是实实在在的实用的方法,“六招”搞好跟家长的关系;“六段”合理安排时间;作业管理的六大难题,管老师如数家珍,让人读来收获满满。所谓“巧妙”,指的是管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巧妙设计:管老师身上有两个开关,一左一右,督促学生管理自己的手和嘴;照片一对一发家长,让家长心悦诚服;作业迟交卷、单元加分卷、重考卷等等,每一个细节体现了管老师的教育智慧。

书中的语言是生活中管老师的本色表达。一如既往,带点小幽默,干净而有思想,读的进。一个个小妙招,接地气,用得上。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老师,管老师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一些看法和自己的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自己去调试、去适应、去创新,从而做好每一个当下,让人觉得原来名师的背后也全是光鲜,也有无奈、也有焦虑,但更多是用心,是对教育的情怀。

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自我,阅读带来反思。管老师书中所介绍的内容,都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日常都要做的事。反思对照,阅读中我不时审视自己,我从未有过一件事做的如管老师一样的细致。

对学生我同样关心,我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冷暖和情感。但我却看到管老师的细腻:办公室常备糖果和衣服,糖果是预备奖励给孩子的,衣服是是为了生病不舒服的孩子准备的,小小的物件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大大的温暖。

对课外阅读我同样关注,我也曾坚持在这一届学生中进行“带着书香去远方”阅读计划,但在管老师身上,我却看到细致:每次去图书馆强调安静是对图书的尊重,每个月开展阅读之星评比,用好早上到班级还没有上课的时间和放学后在家里的时间,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等。通过早间阅读记录表、晚间阅读记录表、阅读之星评比表等详细可观的记录,清楚的看到每一天的进步,让课外阅读扎实起来。

可以说,整本书中关于教学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模仿甚至完全照搬。作为一名事务繁杂的“教育大家”都可以把日常的基本工作做的这么扎实,这么细致,这么细心,作为普通老师的我们,更应该立足课堂、实实在在的教学、扎扎实实的上课,让学生稳稳当当的成长。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八)

《一线带班》这本书非常适合像我一样年轻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教师看。作者管建刚,是我特别敬佩的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在书中,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经过商,没赚到什么钱,没读什么书,却成了语文教师”。

书中,管老师用直白的语言描述当前教育现象,用犀利的语言评价教育本质,里面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读这本书,感受到它就像小学班主任的说明书,随看随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能从书中得到启发、找到妙招。

管老师至今仍在教学一线,书中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

这“七抓”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抓家长”,因为“抓家长”,对于我这个新老师来说非常困难。首先是阅历的不足,第二是年龄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我要怎样做才会让家长信服,是件很有压力的事情。书中,我找到了许多抓家长的优秀的办法,管老师这样说:“99。99%的家长希望听到孩子的亮点,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亮点,都是希望,都是未来。跟家长交流,给希望和未来就能很好地谈下去,给抱怨和失望,给孩子的这不好、那不好,当然不开心,当然要谈崩。”特别是和后进生的家长沟通,更以表扬为主,学习和行为习惯再差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发现其闪光点,发现进步一点点,让家长听到孩子的好,这样家长有信心,教师工作也好做……管老师的这些办法,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想:要想与家长生息相通,教学中就要用行动书写教育的魅力,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故事资料”,在与家长分享学生的日常表现中,用表扬学生的方式做到和家长共鸣。

书中的“七抓”中,管老师的“抓基础”也特别有办法。比如在评判试卷时,有着这样的观点:语文的得分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不少语文题目带有主现性。看到字迹工整的卷子,老师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学生学习认真本度端正给分自然向着“好”的方向走:看到字迹潦草、书写脏乱的卷子,老师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学生的语文不怎么样,扣分也就不会心疼。“阅读”和“作文”,占试学总分的一半以上,同样的答案。一份请字迹工整娟秀的同学誊写,一份请潦草脏乱的同学誊写,得分差异有5-8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书写,一手好字可以让学生在所有的文科学习中占尽优势,受益终生。

阅读过程中,管老师全面的教育世界观,让我内心不止一次涌起钦佩之情,本书涵盖的学生和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学生管理,家庭教育,秩序建立,学科学习等,是指引我教育工作前进的一盏明灯。管老师对教育炽热的情怀,让我懂得做一个好教师必须要善于思考,勤于行动,重在坚持,贵在用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学习,带着问题意识,研究教育,让教育贴着地面行走,做一名像管老师那样的好老师。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九)

一线带班,除了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反思,还需要广开源,多方学习。《一线带班》的切入点虽然很细小,但能帮我切实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看第一章开头管建刚老师介绍自己学期初的繁忙工作,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这不就是我的工作么!身为一线语文老师,看这本书,如同在办公室和一个有经验又和蔼可亲的老教师畅谈,听他讲着实用的带班建议,频频点头,偶尔会心一笑。

一线带班,原来可以这样

看《一线带班》,我常常有“原来可以这样”的想法。如果上一节课拖堂严重,我会让学生起来活动活动,伸个懒腰,但在课堂上必须全神贯注,大脑飞速运转,要记笔记了,笔头必须刷刷动起来。管老师却这样说:“第二节语文课上了一半,做一分钟的手指操、眼球操。一分钟统一开一次‘小差’,能提高后面‘听’的效率。”突然想起我上八年级时,生物老师说,大家累了,讲完卷子让大家在桌子上趴一会儿,休息休息。同学们抬起头,面面相对,难以置信。生物老师说,大家有精神了,我们接着讲。我也尝试在课堂上随口说个笑话,幽默风趣一点,学生瞬间活起来了。有学生趴在桌子上,我笑称“无脊椎高级动物”,学生们感觉称呼有趣,嘻嘻笑着,没有嘲笑同学的意思,却嘴角上扬,抬起了头。当一些不爱听讲的学生把精力转到老师的话上,他们更有可能学到知识。

一线带班,原来需要这样

看到“‘教学说明’则要细细地看,有经验的老师能看到重要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考点”,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平时会在读完课文后写教学设计简案,之后阅读《教师教学用书》,看看哪些知识遗漏,再对简案进行补充。原来《教学用书》值得我思考的价值有很多,之前竟都无意识地忽略了,实在可惜。看完这部分内容后,我更关注如何把《教学用书》的内容转化为能力训练点。比如,《教学用书》把“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作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我不能把逻辑顺序作为说明顺序的结果,还应进行深度挖掘。在《被压扁的沙子》中,“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理论是对立的,想要说明“撞击说”是事实,就需要说明“火山说”不成立,因此我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介绍斯石英的性质时,二氧化硅“强烈挤压”变成斯石英的部分就能说明“撞击说”是正确的,为什么还要介绍“转化为普通的斯石英”的部分?

我也尝试把易错字和学生错的多的字写在黑板上,虽然心里想着要集中写,但每次写着写着就发现,又写得“洋洋洒洒”了。看《一线带班》,我发现每次写不是图方便,站哪儿写哪儿,而是可以把这部分内容集中在黑板的某一个区域,有条理地写。

一线带班,除了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反思,还需要广开源,多方学习。《一线带班》的切入点虽然很细小,但能帮我切实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线带班,居然还能这样

阅读《一线带班》,改变了我的教育叙事写作观念。在看这本书之前,很多工作内容在我眼里实在太过琐碎,不值得记录,我也从未在教育叙事中写过。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发现,原来平常习以为常的工作环节蕴藏着很多巧思,我会利用早自习看学生背历史、生物的时间批改小测,我会利用学生每周一检测的时间批改作文。因为批改作文需要安静的环境来调动思维细读,进行评价,而批改小测比较简单,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午自习学生写作业时,我会找课文和注释默写不及格的学生过关。在工作期间,我尝试把效率最大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这本身就很值得记录。

《一线带班》让我看到了教师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我就着书中所述的理念、方法,迈上一级又一级台阶,日常的教学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

自20__年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不同时期带不同的班级,不同班级有不同的孩子。回忆过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个班级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作业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给人的感觉就是:反正学不会,破罐子破摔,老师软硬兼施,收效甚微。

本学期我在拜读管建刚老师撰写的《一线带班》这本书,在读到“抓时间”方面的内容时,顿悟“柳暗花明”,管老师把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安排的井然有序,我们一线教师要学管老师做一个有时间观念的老师,管理好每一天的每一点时间。

自放假以来,我发现蜗居在家里还没有在学校上课轻松,每天上午下午的安全提醒要及时发送,每天的疫情日报表要准时导出再更新,每天的网络平台课程要按点儿学习……学校的事务加上家里的家务,再加上一个上小学的“调皮豆”,要有分身术估计也不是个问题,我很苦恼自己不会分身。

面对一系列的事情,有时候真的是晕头转向。《一线带班》学了管老师“抓时间”的锦囊妙计,我就试着把每天的琐碎事务安排到具体的时间节点上,定好闹钟,记录时间提醒。这样以来,放假时的昏头昏脑到适应后的有条不紊,都是管老师在帮忙!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太重视,家里农活又比较多,要想让不自律的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有的“希望生”基本上都是“拖拉王”,他们不是不会,而是管不住自己,只要没有老师或家长看着,作业就会丢到一边,有的孩子即使到了办公室,做作业也会发呆,拿着橡皮翻来覆去,把橡皮想象成了阿衰,想象成了大熊……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他们就会丢魂儿。

课间的教室永远是喧闹的。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七嘴八舌、奇闻轶事,让不自律的孩子安静的修改作业,可能性几乎为零!为了让“希望生”不掉队,我有时也会牺牲他们的课间时间进行针对性辅导。十分钟的课间,作业修改如果能在五分钟高效率完成,那么还有五分钟时间疯玩儿。如果拖拉十分钟,抱歉,只能去个卫生间,玩的时间就是自己给自己剥夺了,怨不得别人。

这样以来,“希望生”为了课间能和大家一起疯玩儿,就会提前完成修改作业的任务,拖拉的毛病就会慢慢改过来,有的孩子完成了作业以后,还主动拿过来让我看,有时还会说:“老师,我不会的题,是同桌帮助了我,我还要感谢他呢!”听着他们的共同进步,我们能不高兴吗?

面对诸多的问题,家长没时间管孩子,我们只有抓黄金时间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辅导。我的课前五分钟,让古诗小助手领读古诗,拍桌子打节拍,七言、五言、律诗、绝句他们都能做到整齐划一,这样爱动爱说的孩子也就没有机会调皮了。

我学着管老师抓课前的时间,在其他同学背诵古诗时,找“希望生”聊天,每天找一两个,谈上几分钟,一方面可以树立老师的威信,另一方面让他们意识到在你被老师叫出来耽误的是自己的黄金时间。这样以来,老师的课前朋友就会寥寥无几了。

课前批改特殊学生的特殊作业,做到针对性的辅导,抽背个别不放心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孩子,激起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孩子的自尊心有了,他就会跟上大队伍,不会做老师的“课前朋友”啦!

学生的作业需要“抓时间”,我们班主任的工作也要抓时间。每天的刷脸签到、打卡,家庭成员外地返滑人员统计、家庭成员疫情日报、20%核酸检测……这些工作如果在课堂上完成,一节课就这样过去啦!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我都是提前来到学校,在教室里等待,只要孩子们到齐,这些工作都可以课前做。提前完成,有条不紊,安心的上课自然就轻松!

真可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这东西管理不管理,真的就像我们的房子整理不整理。会整理房间的人,哪怕房子小了点儿,却井然有序,小空间里会有大味道。不会整理房间的人,房子是大,东西丢得到处都是,大空间里满是压抑!合理把握时间,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将学着管老师用一颗智慧之心,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工作井然有序,用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一)

当我看到是《一线带班》的作者管建刚时,开始还有些惊讶,管建刚搞作文有一套,原来管理班级也不错。随即对这本书来了兴趣,有了思考。

家里有关于管建刚讲如何写作文的书,那时候看来真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写作文还可以这样教,后来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中专门读过他关于作文教学的不少案例,从他的著作中,我感受到了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他成长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工作的曲折居然能将它打磨成一个在教学方面、在写作方面有如此成就的教师,也可算是一个奇迹了,当然,我相信这奇迹的背后,更多的是管老师对于教学的深入思考和对于教育的不懈努力。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另一位在班级管理方面颇有建设的老师——魏书生。书橱里的魏书生的两本书被我奉为当班主任的必读书,可谓是非常有效的班级管理法典。同样这本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展示班级管理的好方法,管老师在书中手把手的指导如何去带好一个班。比如如何接一个班,如何从前任教师中去了解这个班的过往,如果教你从一个角度去揭开班级的新篇章。

再有,从抓时间的角度告诉你如何有效利用在学校的每一天,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他从早晨的七点半到晚上的六点,每一个时间段划分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让人感觉到有效利用时间所带来的巨大能量,这一点有点像魏书生的班级管理,魏书生讲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虽然在时间上划分不明确,但是他将人和事做了一一对应,让我们感觉到条理清楚,曾经在班里,我也将班里的公共事务划分的井井有条,谁擦哪几块瓷砖?谁排哪几列桌子?甚至谁管哪几盆花,谁擦哪块玻璃?通过这样的一一对应,让班里的事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免得有学生再去无事生非。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自己的日常细节处理,每次的检查都能领先同年级的不少班级。

管老师的时间管理其实在我们周围不少老师都或多或少地用过,在以前,我也曾经强尝试过,比如早上早自习,七点半到七点五十就是让学生读书,读课文的哪些部分,哪些生字,提前划分好,学生养成了习惯,自然而然的省了班主任的很多事情,越是小事,越应该重视。小事积攒多了,大事自然就顺当了,这一点我深刻地认同管老师。

在书的后几回,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语文教师的管老师,对于课堂上的知识点的处理同样值得去学习,如何将课文朗诵的好,如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速度快,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这些看似在教科书上有很多指导方法的,在管老师这里独具特色,相信如果能够按照这套方法做下来,你的班级语文教学肯定不会差。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当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寻求不到解决方法的路径时,不妨从这些名家的经验中去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二)

缘起读书,熟悉亲和

这个暑假,学校推荐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感觉冥冥中有种缘分,心里感觉莫名的熟悉与亲和。

以前,在很多个场合,或现场或研修群都听到过管建刚老师,听到过他的作文教学。在2014年,我也曾买过《一线教师》、《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对管大大的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深感赞同,对他的纵横捭阖、高屋建瓴的教师自我发现和完善深感佩服,对作文教学中追求个性化,追求让学生随性而写的做法深表敬佩并尝试着学习。

去年,在七彩东唐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现场,我聆听了管老师的讲座,说也奇怪,平时我都靠后坐,那次我坐在第二排,前排靠左就是管老师,虽然我没有追星,没有攀找他,但是近距离地聆听、观察,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前些天,友人赠送一本管建刚老师的签名书,我记得就是《一线带班》,可那段时间太忙,没空看,随手一放竟然找不着了,三个书架一个个翻也没有,只好再买一本,在收到书的时候,发现它就躺在那,这可能也是一种缘分吧,一本不够,带签名的注定是让我收藏的。

下学期,我将新接一个班,开始一个新的轮回,恰巧,《一线带班》的第一章就是抓开头,介绍了一个新接班老师的注意事项,这不正好跟我对应上了吗?真乃有缘也!

与生相处,方法为上

翻开这本书,从序开始,注定了它的定位——亲和与新鲜,全、实、妙,没有请名家大师,而是找了三位平凡的一线教师作序,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作为带班语文的一线教师,这本书可谓是实用兵法,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反思自己的过往教育教学经历,定会收获满满。

(1)扬长大于避短

同事之间要相互补台,你补同事的台,下次同事也会来补你的台。

关注学生语文学科上的优点:作业速度比较快,书写质量高,课外阅读习惯好,朗读水平高,愿意给大家服务等。根据这些,老师应该先考虑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比补短更重要,发挥长处才是王道。

扬长避短作为一个词,并列结构的词语,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却有不一样的作用与效果,这一点,我在过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过相应经验,与管老师有相同的感悟。

J同学,我们班一个话语不多却显内秀的孩子,有个周一早晨,生活老师找到我,悄声告诉我,前一天返校时发现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一问是被妈妈打的,她说看着都挺可怜的。怎么会这样?有什么样的事情,值得动手,还下这么重的手?中午午间活动的时候,我找了个时机与她聊天,就聊到周末上了,我问她周末过得怎么样。她的回答是很糟糕,“因为作业速度慢,每个周末都要被妈妈骂,这个周末也是,我就说了一下原因,她就认为我在顶嘴,还打了我。”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冷漠,这也许就是与妈妈相处时的眼神吧。在学校里,她各方面表现没有那么糟糕啊,速度虽然不是最快的一批,但是也不至于到挨揍的程度啊。

“你认为妈妈为什么要打你?”

“在我妈妈的词典里,我从来都没有进步,从来都没有表扬,只会批评。”在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非常惊讶,一个孩子这样评价妈妈,看来亲子关系已经恶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不可能的,在妈妈的眼里,自己的女儿是很优秀的,只不过对你的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着她,“我会跟妈妈沟通一下,把你在学校的优点告诉她,但是你也得要让她看到你的改变,好吗?”

她点了点头。

之后,我整理了一下思绪,与***妈通了电话。我没有说挨打的事情,只是问孩子周末表现如何。从她的回答中,我听出了一个母亲的焦虑,说孩子周末总是不能很快地完成作业,还不愿意人家说她。她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后,才想起来问我在学校里怎样,我肯定地回答说不错,书写特别认真,且字很漂亮,一笔一划有书法楷体的风范;朗读特别出色,语感很好,语调与音色都很难得。可能她没有意识到我会特意打电话表扬,竟有些沉默了。然后,一个劲地感谢,谢谢我观察得如此细致。

从此,我刻意地注意她,课堂上,遇到朗读之类的提问,首先想到她,她也很用心,总能不辜负我的期待;抄写本之后的讲评,说到书写,我总要把她表扬进去,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主持人,我把机会也给了她,让她把主持稿读好,结果也是非常出色。

***妈从这之后,成了我班级事务的忠实支持者,拍毕业照主动来帮助化妆,爱心义卖主动来帮忙,毕业旅行第一个报名自费带队……我想,她也一定是感受到了孩子的自信的光!

杨校长曾说一个孩子眼中,最重要的是光,是灵性。在这以后的语文课堂,我能经常捕捉到她的灵性的眼神,我知道,这是她语文自信的光。可能应试能力还没有提高得那么快,但这不是全部,且我有理由相信她会提高。

(2)学会表扬,经常表扬

一个老师处理特殊学生的本领,一定是从一个个具体的特殊学生开始的。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叫做能力,只有经历过、实践过的知识才是。班主任的能力高低是要看处理特殊学生、特殊事件的。作为陪伴型的老师——班主任,我们一天当中要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进行分层指导,一个预习课文读不正确、读不流利的学生,语文成绩很难优秀。想想自己,在以往的拉差补缺过层中,只注意了笔头和书面作业,其实重要的是读课文,让学习困难、预习困难的同学在老师面前读,读通顺、读流利为止。这可能比听写、抄写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更为重要!

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表扬激励是最好的办法。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只要用心表扬,学生身上总能找到闪光点。

小安满头大汗地交来订正作业,作业本上有水迹,小安说上节是体育课,下课回来看到订正马上做,结果汗水掉本子上了。我说,这不是汗水,而是金子。

上面的例子是管老师的,这样的表扬会让人暗暗叫好。表扬是每个老师的基本功。表扬是一种教育机智,是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随机出现时机的,能抓住不容的。同样的情况,有的老师可能会为学生的迟交作业而恼火,少不了一顿批评,而管老师则用这样的语言激励学生,汗水是金子,这样的表扬更是金子。表扬并不是“你真棒”这三个字,而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具体言语。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质量的表扬才更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才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懒惰的、马虎的自己,一个勤奋的、认真的自己。怎么帮助学生打败懒惰马虎的自己?必要的形式是需要的。形式不好好做那是形式主义,形式好好做就是仪式。生活中需要仪式感,表扬一定要仪式感,发奖一定要有仪式感,演讲一定要有仪式感。

竞赛获奖、作业优秀、练习进步、获得学校的星级班级,我都会在班级中进行一个颁奖仪式,既能给予被表扬者极大的自信,又能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在每天的快乐午间、课间操间隙、晚饭前后的些许时间,我给学生开辟了演讲与分享的时间,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听,可以提问与交流,这就是一种仪式感。在这些时间,我鼓励所有人都参与,特别是学习不突出、平时沉默寡言地学生,不求题目、不讲要求,只要站上讲台,就会有掌声,就会有奖励。而且,久而久之,班上的其他同学特别有默契,只要是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演讲,掌声会特别热烈。

(3)亲和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管老师说,带班要的不是一见钟情,而是长相厮守。在与学生相处时间大于家人的情况下,我非常注意融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没有学生是不懂得爱的,让孩子们知道我爱他们。每天清晨,7:35上班,我一般情况下7:10左右就到校,背着包就进教室了,进门第一件事大声跟他们问好,第二件事是检查开窗通风,第三件事绕教室一圈,察言观色,看看有没有异常。下课、午间也是一样,一有时间,就与他们在一起,久而久之,他们能理解我对他们的关注就是爱。刚开始早上,他们对我的问候很好有回应,有的话也是很小声,后来,他们一看到我就很热情地问候,这就是融洽。

学习之外、作业之外、考试之外跟学生玩在一起,关系自然更能融洽起来。每天午餐后,我都会带他们一起散步,顺着环形跑道,走在白色的线上,两条“走钢丝”队伍,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既帮他们消化,又增进了情谊。另外,跟学生一起跳绳,一起踩球儿,一起两人三足,一起打篮球、打乒乓,都能增进老师的亲和力。每每我比较劳累地时候,坐在教室里,靠在操场的边沿,躺在草地上,总有一群孩子围过来,捏捏肩、捶捶背,问长问短,那时候,我是最幸福的人,所有的劳累瞬间烟消云散。

家班沟通,艺术先行

教育的左腿叫学校,教育的右腿叫家庭。两条腿一起走路,两条腿和谐走路,才会走得快、走得顺。一条腿出了问题,或者两条腿不能配合,走不快也走不好。现在的小学生家长大都是八零后,还有的是九零后,他们可能工作起来经验丰富,可是当家长却是“嫩头青”,他们需要学校、老师的指导与沟通。当然,只有建立真诚的沟通,采用艺术化的方法,才能有更好的家班沟通。

上学期的一个周一早读,我发现班上还有个孩子——Y同学迟迟没有来,这在以往是没有的。过不多久他的母亲给我发了一段微信,说今天早上没有送孩子上学,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走去学校。当时我心里就起了个疙瘩,虽然家住得不远,可现在的交通是如此复杂,让他一个人上学是比较危险的,怎么能放心呢?莫非有什么情况发生?果然,她说在双休日的时候,孩子不听劝告,只想着玩,作业拖拉,而且还和她冷战了很久,到周一早上时还都谁也不理谁!听得出来,她很着急。

这是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了。

过不多久,Y同学终于姗姗来迟,在给她的母亲报了平安之后,我没有深入了解,因为早读正在开始!

午饭前的空余时间,以及午饭后的午间活动,我都有意无意地出现在Y同学的面前,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与他聊天,增加交流的机会!原来***妈总是不让他干这,不让他干那,准备好的小制作还不让动手玩,所以一生气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了,结果妈妈为了开门,竟然把门锁都弄坏了!

见他此刻神态自若的样子,听着似乎内心平淡无奇的表述,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听他的意思,自己是无辜的,而且是更值得同情的!又一个独生子女,又一种“公子病”,似乎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得围绕在他的周围,似乎所有事情自己都是理所应当,似乎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谦逊。他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妈妈那时心情会怎样,此刻内心又是怎样的熬煎!

我慢慢说到换位思考与反思,他一直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孩子,不可能不会替妈妈考量,只是男孩子的一时顽劣蒙蔽了而已!此时,我的问题,让他一下子陷入了反思之中。

于是,顺着这思路,我给了他一个台阶,也给他们母子一个台阶。我把妈妈对他的担忧说给他听,把孩子的内心世界说给***妈听。

当晚,我浏览朋友圈的时候,***妈发了这样一段话:一所有温度、有情怀的学校!用细节于无声处关怀学生,打动家长,感动老师!文字后面有三个双手合十的表情,以示感谢。不久,我收到了***妈的短信:看到他送给我的面包和牛奶(当天发的他没吃),我很感动,谢谢老师!和他僵持着,我也是骑虎难下,心里也很不开心。唉,觉得做父母真是一门学问,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这次是真的太谢谢老师了!

看到***妈的有感而发,我感觉特别欣慰,既为倔强的Y同学的勇于承认错误,又为缓和了一对母子之间的矛盾,或许还会让这位母亲有了一些育儿的思考呢。

趁热打铁,我把新时期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新发展与她进行了沟通。

“就Y同学而言,他兴趣广泛,对科学类书籍、活动以及小制作都很感兴趣,在周末出现拖拉作业的情况,并不等同于其他的拖拉,作为成年人,对这种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对成长有利的行为要正确引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鼓励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比如,停止催促,坚持表扬。他在作业、做事磨蹭的时候,减少呼喊与不断地催促,高年级的男孩子,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你就更生气。这样很容易让自己处于失去理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利于亲子沟通的。多表扬,少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哪怕是主动写的一个题目、主动做的一件极小的事,都大肆表扬、褒奖。通过表扬,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还有一条建议: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我们给孩子安排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留出一点时间给他自己。不能让孩子觉得,只要有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因此,在完成相应的任务后,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或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比如玩他喜欢的小制作,或者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沟通的时候,她全程安静,不时表达感谢,可能说到她的痛点上了。最后她也敞开心扉:“其实我对他抱有很大期望,他很有潜质,特别在科学这一块,我也主动帮助他,看科普展览、报名科创活动、买很多动手资料等。可是这些必须建立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的,可他完全不理解,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能按照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来教育他了。要做好的家长、合格的家长真不容易,谢谢老师的指导。”

孩子知道错了,家长也知晓了一些更好的育人方法,亲子关系和谐,这些沟通终于起到了成效。

作为民办学校的班主任,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家长与普通公办学校的不同,他们一方面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孩子的付出想要更少,要把服务意识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和家长换位思考,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全心全意为了孩子好,那么,得到家长的理解就容易很多了。这样,家校沟通的效果往往能事半功倍。

一花一世界,老师的工作对象(学生)以及老师自己,都是鲜活的生命,在工作的时候,在生活的时候,要充满敬畏,要用心对待,就像是一场修行!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三)

没有一种知识是不需要复习巩固的,没有一种技能是不需要反复训练的。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也曾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就足以看出复习的重要性。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忆和巩固,将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概括。复习相对新课来说,少了些新鲜感,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新课那么浓厚。如何开展复习?怎样让复习变得轻松有趣?且看看管建刚老师为我们支了哪些招吧!

一、日常进行知识性复习

一篇课文一般两课时,第二课时要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一篇课文结束后第二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先复习上一篇课文的要点;一星期一般上两篇课文,两篇课文后要有一个小复习。基本知识过关,要形成惯例,来得及就放在课上,来不及就用早读。平时一小步一小步的小复习,脚步走得扎实,学生也跟着上。

二、单元进行整理性复习

一个单元结束后复习主要依据课后习题、练习题、教参考点。有人说复习很枯燥。教学是枯燥还是活泼,跟教学内容没有必然的关系。用孩子的方式来说话和复习,复习也可以很好玩。复习的方法可以从三方面去总结,复习的内容:抓住了哪些知识点;复习的方法:是怎么复习的;复习的时间:什么时候复习的,怎么用好时间的。

三、期中进行方法性复习

期中复习有“三个招数”

第一招:语文知识要阶段性梳理。知识不归类,就像房间里的东西杂乱无章,空间不够用。归类了好记,好用,还能腾出空间放新东西。

第二招:采访学霸。重点不在学霸,而在提问的同学。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期中复习或者以前复习中的矛盾困惑,可以是复习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复习方法、复习时间上的,问题要像书面作业那样写下来。三五个学霸在台前接受同学的提问,回答不好没有关系,老师可以及时点拨。

第三招:约请学霸们写复习心得,建议他们各自写好“一点”,对同学们的帮助更大。

四、期末进行自主性复习

以往的期末复习,老师在“复习内容”上花了99%的力气。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身经百考。复习哪些内容,老师也讲了很多遍,语文无非是词语一类字、二类字、多音字、背诵课文、课文知识点、作家卡片和名著便览、练习上的内容、题型训练、阅读理解短文、应用文、非连续文本、作文。老在“复习内容”里打转转不会有突破,要转型,要在“复习方式”上下功夫。“做菜的内容”不缺,有了“做菜的内容”不表示能做出好吃的菜。还缺少做菜的方法。有了复习的内容,还要教给学生好的复习方式。

五、期末要梳理答题技巧

阅读题要教一点“万能答题方式”。如问:为什么作者会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答:作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的原因是……不管后面的对不对,先这么写,回答问题要完整。前面这么一写,后面离题的概率会降低,至少不会出现意思对了,答的格式错了。

作文复习要训练以下几点:

1不管作文考什么,小学作文就是写故事,写人要用故事来写,写动物要用故事来写、写信汇报学习也写故事,心中有了“故事”,考试作文不用心慌。

2审题。确定“写人”还是“写事”;确定可以写“几”件事。

3会用以前写的好作文。

4注意作文的结构。

“开头两行半,结尾两行半,中间两大段”,这样的作文结构的确能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开头和结尾要总结出自己的拿手戏,如结尾,擅长排比结尾?比喻结尾?反问结尾?做梦结尾?总结出了擅长的开头和结尾,提笔的一刹那不慌了。

六、抓比赛契机进行复习

日常教学中,年级组会组织比赛,数学的口算比赛、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赛,英语的词汇量比赛,语文的默写比赛、朗读比赛等。借助比赛的契机,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组织的过程就是能力发展的过程。考试能力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发展是不矛盾的。

复习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是对同一内容的再学习,但它绝不是简单的重复,绝不限于对内容的巩固反复,而是一个不间断地向学习对象反复冲击的过程。每一次学习一定是在前期学习的遗留效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拓展和进取,这便是复习的目的和意义——温故而知新,也是学习始终应该遵循的方向。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四)

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小感。

1、抓时间。在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偶谈跟几位家长聊起班级学习的事情,他们感言道:我们学校的学习容量好大!感觉孩子很辛苦。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忽然想起刚入职的时候,一位前辈曾经和我说过:不要害怕教错!上小学的孩子就是一张张白纸,你给他们什么他们就能够接受什么。于是我回答道:这是我们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帮助孩子们更有效的吸收最多的知识。但是看完《抓时间》这一章节后,我觉得我们的对于平时时间利用还不够细致。在学校基本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并没有分优等生和后等生的时间利用,即培优辅差时间段利用的不好。再比如中午午读的时间,我只是让孩子们去阅读,但是并没有去巡视、抽查,是不成系统的;在此基础上,也没有作出较细的分类等。

2、抓基础——课外阅读。大概每一位家长除了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之外,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了。就这个问题,我曾经一度头疼。有段时间班上总是会有几个孩子跑来办公室告状:老师他们又在教师奔跑!老师他们打人!老师谁和谁又生气了!

我就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之前都还好好的。某一次经过教室时,不经意看到了书架上倒下的书,心里一下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了。于是我赶紧买两套书试了一试,果然类似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因为这一件事情,家长也有积极的反应:孩子们在家阅读开始自觉起来!转眼暑假又开始了,我跟家长们又重新交代了一下:拟定书单后,要求全部阅读,但不能一次性全部买完放在孩子身边。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分享里面的故事和感受。暑假的日子里,班上阅读分享家长们都很积极,帮助孩子们建立规律的阅读时间,孩子们都很自觉地在阅读中了。“投资买书也许是家庭最好的投资之一。”管老师写道。我想我们班现在已经能够感受道阅读的乐趣和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暑假正是在家培养孩子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时机。

3、适时地为自己的教学经历做一些总结。一是积累,二是反省。就像管老师的这本书一样的,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也在做,但是却只是在做一个重复往返的工作,没有形成个人的有效经验累积和系统(个人风格)。我想:教学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情,只要自己有心、用心;教学也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只要自己刻苦、努力。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五)

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读完了,日常的琐碎,工作的繁杂,生活的忙碌,都让人感觉管老师把一切都讲到了。

我认为:管老师开头指的是刚接班的开头,新学期的开头,充分了解刚接班级的情况,可以是一年级,也可以是中途接的班级;新学期的开头,对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学生的假期变化,家长的情况了解,假期作业的了解。

另外,还要有新学期新气象,学生学习风貌的开始。新学期学习开始,假如是半途接班,我们需要向以前的班主任老师,了解曾经做过哪些事:开展过什么语文活动?以往的作业有什么要求?写周记还是日记?班级的优点是什么?最想改进的是什么?能帮老师做事的学生有哪几个?经常写作业拖拉的是哪些学生?脾气倔、爱闹事的学生有哪些?暑假作业有什么评价奖励的约定?

同时要把班级优点继续发扬起来,因为优点可以成为班级的品牌,转换成班级的凝聚力。全书的介绍对于一线教师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意义的书,特别是对刚参加工作的班主任老师来说更是一本专业的指导书籍。

管老师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管老师从怎样快速了解学生,了解家长,抓开学的第一课怎么上,怎样与家长有效沟通,怎样抓书写……管老师一一解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在读到抓基础这一章,管老师就以六抓的形式一一介绍,为我们一线教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管老师首先一抓书包和桌斗,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有时候儿你看桌斗就能明白。一般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桌斗和书包是分类别存放,看起来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只有那些做事盲目,习惯不好的学生随手塞东西,什么作业、通知,订正的作业、没有订正的作业,自己都弄不清楚。课本、作业本忘记带回家的几率极大,预习、复习没有书,写作业没本子。主人没有养成整洁的习惯,做事火急火燎,字迹潦潦草草,桌斗和书包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一点头绪。

班主任老师要从一年级开始抓桌斗文化,桌斗允许学生放一本常用的字典,其他的东西必须全部带回家,杂物、废弃物必须在离开教室前,丢到垃圾桶里,请爱干净也负责的同学“当桌斗检察官”,每天放学或第二天早上,桌斗里的东西收到垃圾袋里,放讲台上示众。上午第一节课前无人取走的,扔掉,如此一个月,可以治住桌斗的脏乱差。

桌斗卫生整治好了,要整治书包卫生,学习不好的同学,书包跟他的桌斗是一个样,什么东西都乱放,看起来杂乱无章。那么就请书包整洁、整齐的同学传授经验,顺着他们的经验提出要求,所有的作业本放在一层里,所有的书本放在一层里,文具盒放在另一层里,分不出类别的杂物,放在两边的小兜里。书包整理要联合家长,请家长提醒孩子整理书包,前一周可以给孩子示范,一周后要袖手旁观,每天放学多检查提醒放好书包里的东西,各归其位背包回家,书包卫生的钉子户,早上进班前打开书包给老师看,不整齐的赶紧整理,有学生认为老师太严了,作业写完就好了,书包还要管,管老师举出吃饭的例子,就相当形象,一顿饭吃饱了算不算完成,洗碗、擦桌子,谁干的?菜谁做的?厨房谁打扫干净的?生菜、生肉又是谁去买的?没有人买菜、没有人洗碗、没有人做菜,你能有饭吃吗?只知道写了作业,就不知道作业本要放好,书包像书包吗?

第二抓作业的书写,语文的得分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不少语文题目带有主观性,看到字迹工整的卷子,老师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学生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给分自然向着好的方向走,看到字迹潦草、书写脏乱的卷子,老师下意识的认为这个学生语文不怎么样,扣分也就不会心疼,阅读和作文占试卷总分的一半以上,同样的答案,一份请字迹工整的同学誊写,一份请字迹潦草脏乱的同学誊写,得分会有5——8分的差异。管老师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干净、工整、美观。对于写字潦草的同学,管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把写字好的同学让他们每人带一名徒弟,只要是这个后进生的字写好了,老师就可以奖励这些“小老师,”让他们更加努力,带动自己的徒弟,把字写得工整、整洁、美观。

桌斗的整齐,作业的美观,都是我们从肉眼可以看到的,那么然后的默写正确率我们就很好抓了。

默写前让学生抄写每篇课文词语,词语的类别不一样,抄的遍数也就不一样,可以用学生自己决定。我在教学当中就是让学生抄几遍自己定,对于那些学生认为容易记住的、好写的词语,学生可以少写,难写的可以多写,然后再让他们抄写背诵的内容,对背诵的内容如果自己会背可以直接去进行默写,如果不会背诵可以先抄写,老师要的是结果,只要学生记在心里就行,默写正确率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学生的好习惯养成了,对于后面的课文朗读、背诵以及课外阅读,我们也就好抓了。总之,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六)

教无止境,教无定法,但做事有道,先入方可为主。我们只有事前认真准备,精心筹谋,事后提炼出方法和思路,才能使自己的教育事业化被动为主动,做起事来就事半功倍了。

管建刚老师的名字听了很多年,一直非常敬仰他。对于像他这种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名师,我很想了解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次非常有幸看到了他的《一线带班》一书。真的是像“序二”中徐秋凤老师说的那样“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奉献给我们的是管老师的宝典,很多方法和经验来自一线、来自实践,管老师提炼得也非常精准,借用起来真可谓方便、可行。

看了管老师的全书后,发现他不仅是个提炼要点、总结经验的专家,更发现他是一名规划大师,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能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只待“东风”,我想这大概也是他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的秘诀之一吧!

一、化被动为主动,万事想在前

大部分老师都不爱干班主任:杂事繁多,顽劣学生难教育,家长难缠,一天到晚都要处理鸡毛蒜皮的“大事情”……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因此大家在带班的时候总是图省事,能省则省,能应付则应付;学校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嫌麻烦,没有考虑到学校组织活动的初衷是通过本次活动培养班级的凝聚力,更没有考虑到如何趁此机会调教那些问题学生。长此以往的最终结果就是班级散乱、问题百出。

细读管老师的文字,可以发现其实管老师之所以能总结出这么多的方法是因为他在带班前就主动构想自己的班级如何管理:抓好开头——向前任教师了解常规的要求、了解特殊学生、了解家长、规划开学第一课、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因为工作主动,班级凝聚力强,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积极向老师靠拢。

管老师不仅对学生很主动,对家长更是主动。与家长一对一的沟通;把后进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主动争取每位家长的支持……管老师在主动的同时,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亲和力。

管老师不糊弄,不应付的态度,让家长看到了他的良苦用心,自然也会真心和老师相处。

化被动为主动,真的是一块法宝。

前几天,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师作业批改的突击检查,结果有点遗憾。有的老师因为一上午四节课,两个班级的作业都没来得及批改,下午批改课堂小测,也把作业放在了最后批改。可想而知,如果这位教师长期不重视作业批改的话,学生也自然而然对作业不重视。不认真,错误率高,甚至不写作业都是学生主动反馈给我们的效果。

朋友曾被家长举报到学校,她很委屈。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发现朋友就是那个与家长沟通很被动的人。朋友班级的学生因为阑尾炎住院了,同病房里还有另一个学校的学生。这个学校的学生家长每天都会接到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打来的慰问电话,一天3-4通电话,真的很暖心。可朋友只有在有事需要联系家长时才会主动问问孩子的情况。孩子出院后,朋友也没有第一时间去探望他,对孩子补课的事,也只是安排了另一名学生每天给她讲讲作业,讲讲学习内容。这个孩子回来上学后发现自己的成绩直线下降,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多内容他都听不懂。

家长终于把积压的怒火向学校倾泻而出,朋友却觉得很委屈:该做的我都做了,家长到底想要哪般?在与家长沟通后,我发现,其实家长的委屈从住院时两个孩子的老师对比就开始了。后来,同事主动帮孩子补习了所有落下的知识,此事终于了却。

其实,朋友的案例就是主动做事与被动做事的问题,把问题想在前,提前处理好,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二、研读教材和教法,备课做在前

最近在常态课巡查过程中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们自认为很熟悉教材教法,因此上课时从来不备课。负责任的教师会梳理一下自己上课的思路,很多教师都是无准备的状况下去上课的。

常态课老师不重视,不提前备课,课堂的知识是零散的,学生得不到系统的思维训练,他们学到的知识也是不系统的。在书中,管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常态课的标准——脚踏实地。但这种脚踏实地可不是那么容易准备的,于是,管老师还分享了语文课准备常态课的方法和思路。

常态课如何上管老师都能提炼出思路和方法,真的是做到万事俱备了。

三、经常回顾和反思,总结写在前

教育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回顾,提炼总结方法。同样的课,在不同的班级上出来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同样的矛盾,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我们处理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因此,每节课上完后,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这节课我预期的目标达成了吗?没有达成的原因是什么?达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节课有哪些地方处理的非常精彩,哪些地方处理的还有欠缺?……每节课下课之后想一想,课间10分钟就可以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备课,下节课,可能就会达成既定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课都是我们精心打磨出来的,这种打磨不仅是课前的精心准备,更是课后的不断反思、总结归纳。

从管老师的字字句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就非常善于总结。备课的方法、教学的方法、家长会的方法、复习课的方法……书中的各种方法,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看到了一种做事的态度,事前准备、事后总结,于是,这些认真态度最后都被凝练成各种小策略和小方法,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教无止境,教无定法,但做事有道,先入方可为主。我们只有事前认真准备,精心筹谋,事后提炼出方法和思路,才能使自己的教育事业化被动为主动,做起事来就事半功倍了。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七)

寒假期间加入了一个寒假读书会的阅读群,在这段时间里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的总体印象是:“好读、接地气”。打开书没有精美的图片,全是满满的文字,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全是接地气的大白话。整本书共七章节,一个“抓”字贯穿整本书,简单却非常实用。我觉得非常适合刚刚接手新班级的我。书中介绍了管建刚老师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

读了《一线带班》书中“抓开头”这一章节,有一见如故之感。犹如回到了刚开学时我的样子,刚刚接触到一个陌生的班级,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而管老师书中就说道我们每接手一个新班,都在做着各种猜想。这班学生基础知识怎么样?学习能力怎么样?后进生多不多?优等生的比例有多少?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的有多少?关注度有多高?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家长会对老师提些什么要求……管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范本,原来可以把自己的想变为行动,通过向前任老师了解家长情况,合理划分巧妙应对,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和严格的要求,让每位家长都愿意和老师站在一起关注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生长出更好的自己。当然,老师不仅要了解家长和学生,还要家长和学生了解老师,作业的批改无疑是一种好的形式,老师的要求,老师的态度,老师的期待无不在作业的反馈中彰显出来,设计好每一次作业的评价,安排好每一次与家长的沟通,都体现着老师满满的智慧。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记录身边的琐事,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管老师从细节入手,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准确、流利,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怎么让后进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怎样让课外阅读有时间和质量的保障,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孩子,怎样建题库、怎样梳理答题技巧等等,他的一线带班如同一本武林秘籍,招招有效,招招实用。

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常感叹:家长不配合。如何让更多的家长动起来呢?这是很多老班为之头疼的一个问题,管老师的支招让我们拨开云雾见明月。管建刚老师说:“家长跟老师来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要学会感谢后进学生的家长。”看到这一招,我的内心深深被触动了。作为老师的我们,我们当然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家长对我们的感谢,却没曾想到,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感谢一下家长,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感谢”他们。

读完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收获的不止各种实用的金点子,同时自己也再次被管建刚老师身上的魅力所感染。同样是站在一线,同样是教书育人,管建刚老师却能做得如此精彩,我不禁愧然,想想平时的自己,缺少的是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耐心,对教育的孜孜以求。所以我如此平凡,我的教育,我教的孩子亦是如此。管建刚老师说:“什么事情都可以动脑筋,而在我的眼里,一切动脑筋干的活,都叫做“研究。”向管老师学习:与自己握手言和,与教育握手言和,与世界握手言和。窗外春光灿烂,而我心静如水。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八)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所以在开学第一课,教师绝对不能和学生“谈恋爱”!

什么是恋爱,恋爱是男女双方相互吸引产生的爱慕表现。教师和学生们也有独特的恋爱方式,那便是公开课。这是一种谈恋爱式的课堂,教师修饰形容,衣着得体,精神利索,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学生头正身直,穿戴整齐,朝气蓬勃,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之中。教师给学生展现了比平时特有的面貌和语气,学生也非常活跃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毕竟这是难得的展示机会。

但是细细想来,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会有这种光彩四射的状态。虽然这种课堂确实很吸引人,但一学期的公开课也就是一至两节,所以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来上常态课是比较困难的,至少我是做不到。

很多学生步入新校园,踏进新教室,见到新同学和新老师,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老师在开学第一课时,语言幽默风趣,为人平易近人,会使很多学生在第一课就喜欢上他。久而久之,学生摸清楚了老师的脾气,知道老师的底线,就会不断地去触碰,这时候老师开始控制不住学生了,尤其表现在课堂的纪律方面。

对于刚放完暑假的学生也是一样,虽然熟悉,但也陌生。学生熟悉老师们的上课方式,但并不清楚两个月后老师的底线有没有产生变化。放假前产生的“初刻效应”早已模糊,当你亲切和蔼时,学生会爬到你的头上去,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很难分清在什么场合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什么场合能够随意大声说话。因此,开学的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开学第一课不能太刻意的去做准备,但也不能不准备,要给学生一个素面形象,登高易跌重,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此。刚开始使出了浑身解数的本领,后面反而不好发挥。最初的问题都不是真问题,只是飘在在地面上的纸屑,真正的问题是藏在暗角的灰尘,不容易被发现,也很难处理。当学生和老师相互熟悉后,纪律问题、卫生问题、作业问题等等,这些才是熟悉后的真问题。站在巅峰,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就很难保持这个高度;从山脚开始爬起,只要不气馁,总会有爬到顶峰的一刻。态度严肃,学生发现老师不那么好说话,这样才有老师的威严,这是从明面上展示给学生的。其次,要做到说一不二,说罚就罚,说奖就奖,这是从内散发出的威信。在开学前期和学生打成一片,后面如果不能和开学初一样,学生就会有很大的落差感和失落感。给学生一个刻板严肃的印象,让第一节课本身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听课,那么到后面就好办了。从严肃到亲切和从亲切到严肃,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谈恋爱”式的课堂,后者是“过日子”型课堂,毕竟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是长相厮守、细水长流的。第一口吃的是好东西,后面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胃口了。一个没有“威严”课堂,教学不可能井然有序,第一节课严格一些,把身上的风趣收敛一下,日后一点点散发出来,让学生慢慢发现和体会老师的幽默,课堂才有吸引学生的点,老师既有威信,也有“新鲜感”,日子才能长久。

暑假即将结束,繁忙即将开始,希望我能保持本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前进!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十九)

学生回家作业经常不做怎么办?后进生成绩上不去怎么办?……一线教师的困惑、难题一个又一个,我们经常一边抱怨一边加班加点,却收效甚微。暑假里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总体的印象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受用”,通篇没有理论,只有大白话,通俗易懂。书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妙招,让我感觉如获至宝。纵观整本书,可以用全面、实用、巧妙、幽默四个词语来概括。

全面是管老师《一线带班》的首要特点。翻开书,管老师提出了“七抓”的妙招: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学霸到学困生,从学生到家长,从课堂教学到作业练习,从基础朗读到课外阅读,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复习,带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无巨细,管老师的书里几乎都有。

实用是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最突出的特点。这里包含着实实在在有用的方法指导。“六招”就能教你跟家长搞好关系;“六段”教你从早读前半个小时到下班后一个半小时,用好每一个时间;“六难”作业管理管老师如数家珍地一语道破。

巧妙是《一线带班》的一个显眼特点。管老师说孩子身上有两个“开关”,一左一右,督促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照片“一对一”发家长,这样避免出现误解和问题,让家校互动更加和谐有效。预习朗读发语音,作业迟交卷等等促进学生学习的形式更是妙不可言。

老师书中不得不提的另一个特点幽默。书中说:老师不是万能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这话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疯了,这话一改“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你信吗?人的身体会生病,人的灵魂也会生病。灵魂病了治疗起来比身体病了更麻烦。看着管老师的书好像不是在看书,而是身边的同事在你身边为你支招想点。

读管老师的《一线带班》,从字、句到段、篇,总可以引起心灵共鸣,里边提到的很多方法,可供我们实践操作,比如夸奖后进生家长,或许原来他们是游离在我们教学管理的边外人士,但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也可以配合我们的工作。就像我们常说的“刺猬也说自己家孩儿光,屎壳郎也夸自己家娃儿香”。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就像于永正老师所说,一开始你在做样子喜欢潜力生,在做样子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她更多的小美好,会变成真正的喜欢。

管老师丰富和独特的管理方法不是凭空就有的,其背后,是他的执着敬业和用心——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正是这种记录,使他成为日常教学的思考者,能从一线带班中那些看似鸡毛蒜皮、极易被人忽略的日常琐碎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超越教学的重复与枯燥。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读《一线带班》,让我感悟到了小细节中的大智慧,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也要努力作一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乐于反思的老师。

一线带班读书感悟 (二十)

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今年是我做班主任的第二年。做班主任很幸福,但班主任工作真的是非常的繁琐。抓好教学的同时要管理好班里的学生,处理好家长的关系,还要完成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寒假期间,我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

翻开《一线带班》这本书,没有精美的图片,全是满满的文字,没有宏大的理论,全是用自己的话说。整本书共七个章节,一个“抓”字贯穿整本书,简单却非常实用。书中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作者所感、所言之理,或是教师想说还没来得及说的:或是想说而说不好的;或是已有感受和想法,但还是朦胧模糊的,被作者一说顿觉是这么回事的;或是也有和作者大致相同的感受,但没有往更深处想,被作者一说便豁然开朗的,让一线教师深受启发。看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仿佛就是在记录身边的琐事,他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管老师从细节入手,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到怎么让后进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怎样让课外阅读有时间和质量的保障,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孩子,怎样建题库、怎样梳理答题技巧等等,他的一线带班有妙招,招招实用。

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也算是一个“世纪难题”,管老师的支招让我们拨开云雾见明月。“要感谢后进学生的家长”,看到这一招,我的内心深深被触动了。作为老师的我们,我们当然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家长对我们的感谢,却没曾想到,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感谢一下家长,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亦会收到不一样的反响。这一招我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适时拿出来用用,感谢是相互的,成长才能同步。

管老师开展的读书活动给我的印象很深。比如“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每天晚上看10页书再睡觉,课外书放枕边,家长拍照发群里。这样营造看课外书的气氛,调动家长的重视,辅之学校的“每晚10页,香甜一夜”评比活动,让班级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想想自己班上的读书活动,每天都安排读书、勾画、批注,优秀的学生认真读了也有收获,中等学生大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读书收获不大,后进生根本没读,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在书上勾画几处。为了收到课外阅读预期的效果,我打算做学生的榜样,循序渐进,我每晚看两篇论文,学生从“每晚5页,香甜一夜”开始,开展“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读书活动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享受快乐,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