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内容页

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第1篇: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为了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生机勃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里,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针对本学期学校的工作重点,制定以下目标:

1、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使每次教研活动有记录有总结。

2、在教研活动中尽量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3、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严把质量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数学教学质量与上学期相比能有所提高。

6、开展以如何利用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着力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7、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种常规工作。

三、主要措施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1)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2)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和辅导学生的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3)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一学期听课、评课争取达到20节以上。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全组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教育教学工作经验。

2、加强教研工作:

(1)切实做好每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中心议题,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

(2)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每位老师至少上一节优质课,课后要进行反思,并写出教学体会。每位老师期未进行一次课题小结(课例或论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形成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作风。

(1)书写习惯:养成书写规范,保持簿本整洁。低年级学生执笔姿势要正确,不随便使用橡皮。

(2)作业习惯: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做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当日错题当日改正。

(3)听课习惯: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对学习中的疑问要勇于质疑问难。

(4)口头表达习惯: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语言规范,能够比较完整的叙述自己的算理、算法、解题思路。

(5)审题习惯:学生做题时,至少读两遍,看清题意。

(6)抄题习惯:一抄二对。

(7)验算习惯:养成口头验算和笔头验算的好习惯。

第2篇: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导处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核心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深入课程改革工作,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工作思路

新学期,教导处工作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与学校工作思路的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五项工作,实施一项试点项目。

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强化五项工作:

1.聚焦学科核心能力,加强育人功能

2.探索课程规划路径,推进课程改革

3.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深化教学变革

4.深入教学常规调研,夯实教学常规

5.完善学业评价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实施一项市评价试点项目:以《候鸟飞行记录单》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

一、聚焦学科核心能力,加强育人功能

林崇德教授代表的官方团队给予“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我们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指向,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1.学会生存,2.学会选择,3.学会探索,4.学会共处,5.学会飞跃。

1.学会生存:

生态理念、生命意识、顽强毅力、耐挫抗压、强身健体

2.学会选择:

标准意识、理性思维、果断决策、灵活变通、适性发展

3.学会探索:

科学精神、敢于挑战、崇尚真知、自主实践、善于迁移

4.学会共处:

多样视角、尊重差异、平等自由、群体合作、共责共赢

5.学会飞跃:

远大志向、全球视野、追求卓越、创意表达、高位发展

本学期,我们的重要任务根据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明确学科育人功能,培养核心素养。各年级组聚焦学科学段特点,构建下小各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开展学科核心概念与核心能力的专题研究及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研究,把学科核心能力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常规教学中。以学科备课会和学校研讨会为载体,开展研究讨论每位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二、探索课程规划路径,推进课程改革

(一)从实际出发,完善课程体系

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依托市教研部门各专题研究,全面铺开,积极推进,深度思考建构“基于整体优化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学习意识,组建课程建设团队,深入研究上学期构建的课程体系,出台《下小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行动方案》,指派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课程改革培训行动会,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前来指导,着重把研究点放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夯实建设上,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培育特色项目,打造“精品课程”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本学期要加强培育特色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参照县里精品课程评比的要求,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及项目推进研讨工作,整理相关材料(如陶艺课程、硬笔书法课程等),争取至少有一二项精品课程参评。

(三)开发学校课程,推进实施工作。

我校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教学、科研、德育三线合力,共同构建“国家学科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化、学校课程和社团建设整合化”的课程实施体系,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和特长的下小人。

具体措施如下:

1.召开组长及其成员会议,再次明确任务;

2.各课题做好阶段性的小结工作;

3.收集各学科校本拓展课程开发的精品教案和课程纲要,根据主题逐步完善课程内容;

4. 形成学科年段课程教材;

三、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深化教学变革

本学期各学科继续实施主题式校本教研制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为抓手,推进“有效学习”课堂研究,深化课堂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1.制订教研规划。各学科教研组制定详尽的.教研规划,由教研组长执笔,组成员共同探讨、形成。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小团体的指导作用。

2.开展主题研究。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主题教研活动采取一人观点报告、一人文本解读、一人上课、一人评课,不分年龄,人人参与,分工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作专家引领公开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具体要求如下:

语文、数学校本教研任务分配:每个年级每次大组校本教研活动所承担的任务:1人上课、1人评课,1人观点报告(含文本解读)、其他人参与书面议课。凡是没有承担过大组上课和观点报告任务的老师,在小组内上汇报课。语文推荐2位教师作专家引领公开课。数学组推荐2位教师作专家引领公开课。

英语、科学、体育校本教研任务分配:每次活动,1人上课,1人观点报告(含文本解读),1人评课,其他人参与议课,凡是没有承担过上课和观点报告任务的老师,上汇报课。

音乐、美术、信息、品德组校本教研任务分配。尽量争取本学科有上课、有评课、有文本解读、有观点报告。如音乐美术学科各有3个老师,1人上课、1人观点报告(含文本解读),1人评课。凡是没有承担过上课和观点报告任务的老师,上汇报课。信息技术学科2人,1人观点报告兼评课,1人上课。品德学科3人,1人观点报告,1人文本解读,一人评课。

四、深入教学常规调研,夯实教学常规

执行《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严格控制作业量,继续实施节假日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严格杜绝非规定教材教辅进入学校,确保在轻负担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

教师要认真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五认真”制度,形成“备课从严、上课尚实、作业求精、辅导务全、考试树正”的教风。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确保独立备课、教研组研讨、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四到位”。进一步加强作业批改管理,实现教师自做习题、《教师作业批改记录促进本》、二次批改、对后20%学生辅导“四严谨”。

加大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从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专业行动等方面入手并纳入到量化考评中,期末进行教学常规优秀评比,并展示优秀作品。逐步完善课堂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要按课程表上好每一节课,不能随意调动或增减课时,值周领导参与巡视监督课程计划的落实。

1.完善巡课制度,优化过程管理

我校立足规范,优化过程管理,以巡课的形式,不定期“飞行调研”加以监督,本学期校级领导将利用三个时间段期初、期中、期末,对常规教学工作进行调研,促使教师遵守教学常规,保证课堂40分钟质量。

2.规范短课管理,保证短课质量

为了不折不扣地执行我校的新课程设置任务,保证周一至周五的短课质量,严格要求各班要有效科学地安排本学期的短课计划,认真备好每一堂短课,准时到岗,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星期

内容

负责人

周一

德育漫谈

正副班主任

周二

经典诵读

语文老师

周三

思维体操

数学老师和副班

周四

快乐书写

班主任

周五

(三-六年级)口语英语

(一二年级)表情朗读

(三-六年级)英语老师和副班

(一二年级)副班

3.发挥“互联网+”的应用优势,落实教学常规评比

进一步落实《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以关键问题为重点,以学习活动为抓手,继续做好开展的小学各学科“新常规新设计”(下册)评比工作。重点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提高“教学—作业—评价”改革的一致性,举行各学科“新常规·新作业”教学研讨活动,收集关于作业改革的好方法、好经验和好成果。努力做好一师一优课的推荐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以信息化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化,启动优课资源库建立,实现教研资源的实现共享。

五、完善学业评价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继续开展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研究。关注用数据分析来科学判断经验和问题,以利改进。经市教育评估院初步审核,下塘小学拟定为温州市第二批教育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学校,我们学校申报的项目是以《候鸟飞行记录单》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真实落地,我校基于学生立场,筹划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又个性发展的评价机制,设计使用了1——6年级《下塘小学候鸟飞行记录单》,将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实到位,落实到学生个体。这是本学期我们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抓住这个机会,我们教导处牵头申报20xx年温州市教科规划课题,研究方向为评价与质量监测方向的,申报的题目是《校本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研发与实践》。这个课题的研发与实践作为市评价试点学校的一个载体。

加强小学段过程性评价、项目式评价和和综合性评价。以“期末质量分析会”为主要载体,以“考试——诊断——教学改进”为主要环节,继续开展考法和学法研究、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跟踪研究,让检测不仅停留在关注成绩分数,而应该关注成绩形成的路径,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的最大效用。持续关注后20%学生学业质量变化情况,加强后20%学生的学业和学习研究,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均衡发展,主抓毕业班质量检测,明确我们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以点带面夯实教学质量。

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学校将开展“我会学”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中的系列活动。

“我乐行”各项传统项目竞赛

年级

活动项目

负责人

时间

各年段

古诗考级

语文教研组长

第12周

三至六年段

现场作文比赛

潘霞霞

第13周

二、四年级

秀秀乐-秀秀铅笔字、钢笔字

陈光超丁益武

第14周

三至六年级

查字典比赛

语文备课组长

第15周

二——六年级

笔算过关

第3篇: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以培养研究型教师、多能型学生为宗旨,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教学态度——务实

教学思路——创新

教学效率——高效

教学业绩——一流

三、具体工作

(一)建设研究型团队 培养魅力教师

1、深入开展“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发挥名师的教育智慧,彰显名师教学魅力,广泛开展“名师工作室”研究活动。“数海探航”“语你同行”“漫步英文”名师工作室在原有成员的基础上,继续吸收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真正把“名师工作室”打造成工作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团队。

2、持续促进骨干教师师徒帮带工作 。

充分发挥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要将骨干教师的师徒帮带工作持续、深入、务实地开展下去。通过多种形式让师徒真正地互动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教学相长。师徒要经常性互访课堂,每周互相听课不少于2节。

3、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依据实验二小青年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学校将不遗余力的为青年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上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同时为其提供更多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以期尽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4、继续加强新教师跟踪考核工作

新教师跟踪考核工作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同时新教师要自觉加强基础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校主管教学领导将经常走进新教师的课堂,对新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进式指导。想方设法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历程,实现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逐年提升。

(二)建设高效课堂 培养多能型学生

1、先学后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抓好各学科的课前预习,教师要交给学生预习方法,按年段的不同规定预习时间,明确预习的具体内容,学生要学会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采取上网查找、请教家长、咨询他人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2、小组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各教学班的小组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应该坚持积极、稳步、经常性培养。一方面利用小组合作解决学生多不能一一交流的困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另一方面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研究探讨,以学优带动学困。呈现优者更优,学困者进步,人人成长的活力课堂。

3、展示交流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预留更多的展示时间和空间,不束缚学生的思维,不阻断学生的'思路。激励学生大胆创想,无拘无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敢于质疑;学会观察,敢于想象;学会思辨,敢于畅谈。营造师生和谐共振的幸福课堂及最美教室。

(三) 落实教学常规 创建优质管理

1、走进教材 专心备课

继续执行全员教师电子备课,在教师集体教研、共同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人根据班级学情、教者本人的教学风格,再次进行个性化备课,并有针对性批书辅助。

做到: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

(2)通览全册教材,明确知识体系。

(3)把握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4)提出价值问题,开展合作学习

(5)完成教后反思,改进课堂教学

2、走进学生 精心布置作业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小学生减负新十条规定:一、二、三年级以预习作业为主,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教师要精选作业内容,避免机械重复。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反馈,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提倡教师针对学生学情布置参观、考察、游览、读书、制作等体验式、实践性作业。教师与家长保持积极互动,指导好孩子的课外活动。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课内作业亲自及时批改,特别是作业次数、完成作业人数、批改次数均要达到要求,学生也要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及时改正。

各学科作业要求如下:

【语文学科】

一、二年级

(1)田字格(两课一页)

(2)活页阅读(双周一次)

三——六年级

(1)书法(按照学校统一订购的写字教材书写,一课一批)

(2)活页阅读(一周一次)

(3)作文(详批三分之一,其余略批)

【数学学科】

一、二年级:田字格一周一次,一次一页。全批。

三—六年级:①活页作业,一月一次。全批。②数学练习册:按单元批改。全批。

【英语学科】

一 —— 六年级“随堂活动”全批全改。

【思品学科】

一课一批(填写教材中空白部分)全批。

【科学学科】

①实验报告。②填写教材中空白部分,全批。

第4篇: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学校现状

1.总体状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打造知识杨浦的要求提出,学校紧紧围绕“培养黄浦江畔现代中国人”这一发展目标,走以追求高文化品位、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品牌为主的内涵发展之路,打造一所培育新时代黄浦江畔现代中国人的新优质学校。融入浦江特色,建育人机制新氛围;深入“创智课堂”,探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主题活动,育浦江之畔新少年;借助科研引领,促成长专业新团队;依托项目建设,创学校特色新发展。

2.努力方向

关注儿童成长,做一个“有序有行、亲切尚礼、悦纳合作、洁净优雅”的人,成为一名“崇公、养品、静思、立能”的现代小公民。优化师资队伍,营造“温善慈美,严教勤学,敦品励行,海纳百川”为主题的教师文化,形成一个乐学善教、合作共研的教师群体。

二、指导思想

依据区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要点》,深化整体教育综合改革与第三轮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结合学校五年规划,立足课程推进,立足课堂创新,着眼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努力实现学校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多元丰富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深化学校管理,加强师德修养,充分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及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营造探究创新的教育教学氛围,以课程开发推进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有效课堂模式。

四、工作要求

实践中探索,创新中反思,合作中共赢

五、主要工作

(一)加强德育工作建设

1.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对标“率先实施教育现代化”要求,深入基层和一线调研走访,全面梳理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时总结调研实施、问题梳理、研究解决阶段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

2.以区级项目“浦江之畔新少年”和“城市行走”的推进为抓手,结合“自组织”建设,落实与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成长的少先队组织管理模式,以校本项目为抓手、以活动课程为平台,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形成一支“浦江之畔新少年”的学生团队。

3.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网络,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制,结合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工作要求,两个行规一起抓,两支队伍一起抓,促进德育内化、关注明理导行。

4.进一步学习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以孝亲敬老品牌项目为抓手,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促进学科德育建设。

5.积极开发社区德育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空间,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健全家长委员会工作程序,充分发挥综合德育功能,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二)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1.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进为抓手,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并结合学校校本课程的推进总结积累教学管理、教师培训、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的经验,在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同时,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2.深化“创智课堂”教学实践,挖掘“创智课堂”内涵。结合市、区级课题,进一步完善部分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路径设计、操作要点说明和典型课例设计。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能力培养并重。

3.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根据学校教学常规及基本要求等制度,抓好所有学科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不断完善质量评价与监督机制,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质量分析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4.加强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的校本作业设计,探索“减负增效”的校本实践。把质量监控工作放在平时、放在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

5.深入推进区域“创智云课堂”项目,尝试byod项目与学科的结合,探索数字化书包的运用。

(三)深化教育科研管理

1.梳理汇总市级课题《儿童的发现——跨学科活动课程中的学习》的研究成果,以“创智课堂”和“跨学科活动”为主线,形成相关论文集、个案集和活动课程集锦,并做好总结及经验推广,让课题研究成果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创建特色学校服务。

2.围绕“课程标准”、“绿色指标”以及“创智课堂”的要素,将科研与教研相结合,聚焦创新素养核心指标,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形成集教、研、训为一体的科研氛围。

3.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区级规划课题、区级一般课题、校级课题分层管理,全方位关注课题的进展研究情况。抓好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按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注意研究成果的推广。

4.做好学校的特色课程《申江钟声》教师版的编制录像工作,扩大其在市、区的影响面,让《阅读童话》、《蛋蛋屋》、《跳动的银球》等区域共享课程在区域、集团校共享的过程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四)提升师资队伍素养

1.结合校本研修制度,继续借助“景行讲坛”和“陋巷论坛”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结合新一届区级骨干、校级骨干的评选工作,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做好师徒结队,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结合学校各个创新专用教室的使用目标和任务,形成一支创新教室负责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教师。

4.帮助教师自我定位,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鼓励教师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立足岗位,通过专家引领和团队互助、集体研究和个别指导等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方式,帮助教师进步,促进教师成长。

5.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熟悉电子白板、ischool平台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并积极参与课件开发及资料库形成。加强学校信息化特色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继续推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

(五)加强特色项目推进

1.结合市级项目“洗手工程”的深入研究,区域“近视干预”项目研究、“放心学校食堂”建设,做好常见病、学校食品安全、饮食、饮水等卫生工作,有效推进“健康校园”工作。深化学校“红十字”工作,开展学校“红十字”实践工作。完善“医生进校园”机制,做好卫生教师培训基地工作。

2.以“小学体育兴趣化”试点校工作为抓手,结合“运动休整室”工作及市级体育传统学校工作的推进,有效落实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校园足球工作,切实开展多元化的学生体育社团及校内外体育特色活动。

3.有效落实艺术与科普工作。将特色课程的开设、特色社团的打造以及快乐拓展日、学校城市少年宫活动的实施有机整合,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一轮艺术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科技特色学校和科技星级社团的评估。

4.做好学校自主项目推进工作。在学校自主项目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鼓励申报更多的项目,凝聚更多教师参与,以项目开设促学校发展,以项目研究促教师成长,以项目推进促学生素养。

(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

1.确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学好教育有关法规,从办学行为、收费行为、从教行为等方面规范管理,切实做好20xx年规范教育收费自查、抽查和专项检查。确保学校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签订平安校园履职责任书。全面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以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报告制度,重点做好防汛、防台、消防、禁毒、交通安全等工作。开展好安全教育第一课,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等主题教育活动形式与内容。

3.积极参加集团办学工作,贯彻落实集团的工作目标与工作要求。重点做好集团柔性流动、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学习先进经验,在互利共赢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

4.加强学校用语用字的规范管理,深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平台、广播橱窗以及富有书香气息的书法教室等平台,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和悦读童话活动,落实学校“墨香校园”工程。

5.定期组织工会委员例会,及时了解教职工的需求,经常关心教职工的生活,配合行政有效落实《学校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工会活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多彩的活动凝聚人。

6.打造数字化校园,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全面推进“创智云课堂”、“阿波罗E学习银行”、“小思阅读”、“小思徽章”、“小思万里行”等学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

7.做好电子阅览室的建造和使用工作,充分开发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库功能,把课程建设与学生阅读活动有机整合,让师生在爱上阅读、感悟阅读、分享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读书人、文化人。

8.规范学校档案资料管理,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以提高档案查阅的便利性。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做到日常化、系统化、标准化。促进全员档案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9.完善教育保障工作。做好资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检查、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教育经费使用。开展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要精打细算、合理开支,供给及时,管好钱,理好财。加强对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校园环境的保洁维护,创造安全,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

10.平稳有序地做好一年级新生入学招生工作和五年级毕业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