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篇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用字母表示数》

本节课章光虎老师从一个小游戏开始,屏幕上展示了一辆汽车,旁边有个加速器,通过叫学生点击加速器,看汽车速度从多少变化到多少。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操作的过程中相机板书,展示使用加速器前速度和使用加速器后速度,通过几组数据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有什么规律,说的完吗?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呢?出示了三种情况,一种a和a,一种x和y,一种a和a+20。小组讨论并上台展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学生认为a和a+20更好,并通过讨论得出,知道了a的值,那么就能求出a+20的值。老师进一步提问a可以表示1000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总结这里的a是有一定范围的,这里a表示数,a+20表示数量关系。同时章老师用动态线段图展示加速前和加速后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变化中体会到不变。再通过一系列题目进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如何简写。

本节课情境亲近可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好奇心。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这节课创造的情境给学生再创造提供了好的土壤。另外章老师提出的关键性的问题有效的引领了学生学习,比如学生提问a+20等于多少,这一关键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悟到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和确定的数量关系。再比如让学生观察线段图,问学生有何发现,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发现a和a+20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还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能力得到发展。数学能力就是用数学材料去形成概括的,简缩的、灵活的和可逆的联想和联想系统的能力。比如课中章老师问4n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境下4n所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倍数关系的一般化表达。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能力得到发展。

章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他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气息。高效课堂的背后,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篇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培养儿童空间观念——《轴对称的再认识》观课心得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如何让出更多的空间,让儿童自主学,培养孩子空间观念。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日,有幸在“人教数字微服务”平台观看了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黄龙玲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的再认识》一课,令我印象深刻。

一、单元视角,相机结合。

《轴对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共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通过折一折来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二课时是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的图形方法。因为,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学生能用“对折”的方法判断大多数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知道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黄老师能基于学情,以单元整体视角,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适度拓展,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抛出“不对折,你还能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一挑战性问题作为研究的大任务,直逼本节课的知识核心,有效切中了学生的认知节点。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大胆想象、直觉感知、深度操作,让学习真实发生。也为引导学生后续自主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提供支持,从而寻求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的深入理解与建构。

二、经历过程,面向全体。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灌输、传授的课堂,过于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了儿童的探究与发现,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助长学生的依赖性。“轴对称的再认识”思维含量较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形与几何概念认识内容。本节课中,黄老师能抓住“轴对称”的本质,彰显学生“自探”意识,共进行两次探究活动,黄老师都能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出空间,敢于放手,甘做“铺路石”,舍得留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并能面向全体孩子,为学生提供三级“锦囊”,两次呈现、面向全体,有效组织孩子们充分合作、讨论、分享,让孩子们自我表现自己,尊重孩子们的自主验证与个性创造,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们形成对“轴对称”的深刻体会与感知。学生“学、思、做”合一,他们的数学思维逐步向深处漫溯。

三、渗透思想,积累经验。

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在学校学的数学,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确如此,在课程改革“再出发”的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堂除了有丰厚的知识、纯熟的技能外,更应有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这才是数学课堂的本质追求。本节课,黄老师紧紧抓住“对称点”这一核心知识,逐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设计用“对称点”来找轴对称图形和利用“对称点”来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两个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悟到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个点都能找到对称点,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后继学习都有重要意义。黄老师还能在学生探究了用“对称点”来找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将此方法与以往三年级学习的“对折”方法进行有效对比,让孩子积累学习活动经验,在对比中学生明白:只要所有的点都能找到它的对称点,那这个图形对折过去,就一定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只要有一个点找不到它的对称点,这个图形对折后就不可以完全重合,也就不是“轴对称图形”。反过来,这个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那这个图形的任意一点都能找到它的对称点。由“面”的重合到“点”的重合,让孩子感到前后知识的联系、方法的相通,孩子的空间观念逐步形成。

总之,本节课黄老师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教师没有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注重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再创造”,努力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唤起学生主动探索“轴对称”本质特征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使学生的手、口、脑并用,让学生的头脑里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环环相扣,深深理解。

篇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刘燕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刘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中,刘老师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之前已经对这些图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而且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引入简单,直入主题,效果也不错。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验证环节中,刘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采用了先猜测后验证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参与的面广,积极性也高。

这节课,刘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耳听、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说说他们验证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验证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时,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然后汇报交流得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每项活动的过程,刘老师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当学生思路停滞时,通过问题促使其再前进一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及时总结、升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议:对学生语言表达上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学生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时,教师要多指导,在交流验证结果,当学生不能准确完整的回答时,特别是第一位同学,教师要多引导,让学生能够完整的回答,那么对接下来回答问题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示范。

篇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前两天观看了郭明心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的网络直播课。

本节课郭老师从小数的含义,读写入手,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数学的价值。

本课的亮点:

1、从生活入手,学生学的顺其自然。从熟悉的场景入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初次学习小数并不感觉陌生,将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化解。

2、教师运用四个环节,前后衔接,环环相扣。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接着,借助素材,理解小数的意义,再次,巩固拓展,最后,总结提升,整个过程非常流畅,课堂内容适当,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

3、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师的教学节奏恰当,能够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本节课教师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多方面学习。教师对教法的把握非常准确,运用得当。

4、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最近发展区在小组中的作用,学生互帮互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善于观察生活,教师要把学生的生活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

篇五: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以人为本体验操作;数形结合建立模型

《认识分数》一课想来听过很多次,最有感触的一节当属张齐华曾经上的。曾有不会再有能突破的猜想,可是今天听了____老师的《认识分数》眼前突然一亮:一股以生为本的关怀扑面未来,一缕朴实清新的春风令人感受颇深。具体表现在: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米老师的课堂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前调查引起学生的“无法分配”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到动手实践实际分一分,切实感受“平均分”的实质。再到孩子尝试写分数的方法,巧妙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夯实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层层推进,让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疑问中受益。

2、体验操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本堂课,米老师有效地设计了几个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如何平均分,运用相同的图形创造出不同的分数,不同的图形创造出相同的分数。既有小组合作探究,也有孩子独立思考,一张一弛有效地支撑起学生的数学抽象建立起“分数”的概念促进了学生有效发展。

3、数形结合,物化学生抽象思维

数轴,一直以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特别是今天三年级的孩子要将分数正确地标注在数轴上更是难以实现。米老师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将一个与数轴上一大格同样长的长方形纸条紧贴在数轴上,让孩子形象直观地感受到1/2或其它几分之几的位置。轻松地化解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4、拓展延伸,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本节课堂上,米老师在教学完认识几分之几后,面对数轴巧妙设疑“我们发现今天认识的分数都在0~1之间,1后面有没有分数呢?”引发了学生对分数的深度思考。

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米老师的语言,课中老师贯穿了许多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大胆创新。例如:交流能使我们共同进步;会倾听就一定会学习,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细心;智慧都出现在每一位同学的手指尖上;你也有同样的智慧,每一个数学符号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如果非的要说本节课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作为名师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板书,不必都要用泡沫板一件件张贴,费钱费事。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缺点。

总的来说,本节课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

篇六: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今天有幸听了郭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课的教学。听过之后进行了反思,现在将自己的反思汇报如下:

1、对教学目标达成做得比较到位。并能很好设计教学环节。

传统的计算教学的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计算的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是“数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在确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目标时,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要关注让学生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重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乘火车去旅游)中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计算过程。

2、重视了“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时。教师努力做到了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发展。执教老师抓住“两位数乘两位数”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为主线,先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所要用的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计算24x12,这时学生就很容易的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同时我觉得在此设计了让学生看书自学或让同桌帮助,这都是很好的形式,给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在接下去又安排了23x13,使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第三、四种方法具有局限性。由此,自然的引入到“笔算”中来,再让学生探索笔算的具体方法以及与以前学习过的方法的关系,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笔算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整节课与原教材比较,内容增加了不少,但并没有因此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使学生学得更轻松。

3、教学的设计较为巧妙,各个环节的连接能够井然有序。

在对学生的唤起方面做的很到位。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疲劳期,集中精神,并高效地学习的新知。本节课的教学,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目标,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如在教学笔算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在相互的交流中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得算理算法。体验知识的活的过程和积累过程。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篇七: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课一开始教师就带领大家复习,这样利用学生的旧知,不仅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让学生制作图形,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借着判断,引导学生思考长正方形中藏着什么秘密。于是,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要通过科学的验证去证明猜想正确与否。学生通过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来“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实际操作验证它们的特征。在验证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巡视中在方法上一些指导,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交流中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及时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看法进行比较、反思,总结,从而使学生确认或修正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篇八: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这几天观摩了非常优秀的数学录像课,因为我执教四年级,所以对四年级的三节课感触很深。第一节是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的黄玉玲老师执教的《对称轴》。

我发现这节课的版本不一样,这节课是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程。黄玉玲老师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有机的组合,把2个课时合并为一节课,让学生有关联地学,整节课对应的数学思想贯穿始终,一共有2个数学研究活动,充分留给学生时间去探讨。

黄老师一开始就直接点题,出示图形后,让学生利用三年级的知识“对折”把图形分类,接着进入活动一。打破旧知,不对折,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了照顾所有层次的学生,黄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三个锦囊,由难到易。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描一描,写一写,非常轻松地利用数格子或者量长度解决了问题。接着在展示学生作业的时候,引导学生探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入了对应的数学思想。学生自己总结: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接下来是第二个数学活动,利用对称点这一新知识,自己尝试画一画它们的对称轴。四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是有争议的。有部分学生由于对新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出现了错误。学生在探讨下得出只要有一个点找不到对应点,它就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我回想自己是如何教这个知识点的。很惭愧,我只说了“对折以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非常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们结论,现在想想,学生记住了吗?应该没有。简单的机械记忆肯定没有自己一步步总结记得牢靠,而且长此以往,学生还会自己动脑筋去发现吗?肯定不会了,他们会养成等答案的坏习惯,这节课给我的反思很大,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把时间留给学生。

用数对确定位置我上过公开课,对教材比较熟悉,我觉得史林博老师这节课在数对的产生处理地非常好。由毕达哥加斯说过的万物皆数为由,对第6列第2行进行简化,慢慢一步步地完善,比如中间为什么用逗号而不是顿号,用什么符号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好。还有史老师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对,让学生上来指一指飞机票,火车票上对应的位置在哪,这些图片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而且立刻让他们学以致用,效果肯定非常好。

还有好多给我印象深刻的课,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从现在开始,我要改掉自己上课的坏毛病,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篇九: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圆的周长》

在曹洋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当中,老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等新课程理念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体验,具体总结有如下几点:

1、师通过开课时让学生复习周长的意义,并指出封闭图形的周长,摸一摸圆的周长,书空圆的周长,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直观地建立了圆的周长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2、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交流有时效,合作操作有分工,有要求,有效率。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周长后,教师让学生先思考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再让学生交流自己想出来的测量方法,学生汇报了线绕法、滚动法量圆的周长,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圆形物品,在合作操作的过程当中,分工明确,有记录员,计算员,操作员,汇报员,合作学习的效果好,教师走入学生当中进行必要的巡视和辅导。

3、自主探索,建立模型,学生亲自经历了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猜测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观察这些圆,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学生在进行了猜测后进行推导,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圆,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并把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学生观察数据,通过计算对比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突破了本节的难点。教师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再介绍π的读写法,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然后再让学生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公式的推导直观,简单明了。再引导学生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推导圆周长公式C=πd、C=2πr,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练习设计有针对性。

在这一程序上教师主要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开放练习及解决课始问题等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促进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十: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数是“数”出来的。这句话在____老师的《认识千以内的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从头到尾贯彻《疯狂动物城》,选择学生喜爱的、贴近孩子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学习。同样这节课宁老师的教语教态也是贴近孩子,不急不躁,引人入胜,让孩子注意力更加投入。

二、环节合理,迁移学生旧知。从100以内的数到比100大的数,从具体的动物到半抽象半具体的方块图再到抽象的数字、计数单位,体会十进制;也充分利用好学具(计数器、小棒图、方块图),小组内自由选择,或生活中“黄豆”(从估算到给100粒的标准,再利用“数豆神器”进行数),多种方式说明数的组成(几个几);并让学生一十一十数再一个一个数,这个过程更能体会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由此引出新的数位——“千位”,说明“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到最后总结学习4个计数单位:一、十、百、千,说明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进率是10。以上活动环节循序渐进,紧扣数学本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三、巩固练习,深化学生经验。通过“朱迪训练营——飞镖投投乐”、“尼克魔法屋”这些练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组成”“数表示的意义”,还有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尼克在同一个计数器上同一位上拨2颗珠子,这个数就变成了一千,它拨在哪了?),更是放飞了孩子的思维。最后更是用具体的人形立牌(詹姆斯球星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出“206”这个数字在生活中很多不同的意义,再到高楼说比一千还大的数还有很多,为以后更多数的学习做铺垫。

这节课其实也贯彻了吴正宪老师的讲座中的很多想法。本节课贯彻了让孩子体验、感悟过程,使孩子的成长更具有成长性,努力做到坚守儿童立场。基本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旧知迁移到新知识,抓住了数的核心知识,如十进制、计数单位、数位,“一是数是对数量的抽象;二是数对计数单位多少的表达。,”这节课的层次性可能需要再明确斟酌,努力去实现内部的“整合”,争取做到深度学习。也希望之后我能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那般,做到心中有儿童,去做“心中有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