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2024届192班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粽叶飘香庆端午”。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历来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文化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也有纪念屈原一说。“端午”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故而有“飞龙在天”的吉祥意思。那么在端午这天,人们又会做些什么呢?

这一天,人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如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拴五色线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拿赛龙舟来说,便要讲到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了。赛龙舟源于战国时期,相传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后,国破家亡之际,屈原痛心不已而无能为力,绝望中抱石投河自尽。百姓听闻此事无不悲痛万分,纷纷打捞他的尸身,而后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啃食屈原的尸身。“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此后便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百姓们会在江上划龙舟以此纪念屈原。而端午节吃粽子我们最为熟悉,粽叶将糯米包裹起来,当粽子经过蒸煮后伴随着阵阵清香,将粽子剥开来,里面的枣、豆沙、蛋黄等大大提高了粽子的味道,香糯柔软的粽子一定是端午节首选的吃食。而吃粽子还有光宗耀祖、功名得中的寓意,“粽”发音跟宗相似,人们便认为吃粽子是光宗耀祖的事。同样,古时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吃了与“中”读音相近的粽子,便寓意“功名得中”。

端午节即将来临,希望同学们在端午节期间努力学习,超越他人;不久便是中、高考,在此预祝各位初三、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功名得中、金榜题名,乘风破浪、终会上岸!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七(12)班的__,今天我带来的国旗下演讲题目是《悠悠端午情》。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战国时期,历经多个朝代,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节日吧!

根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荐能和富国强兵,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结果,他因贵族的强烈反对而被免职,被楚怀王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流放期间,他写了《离骚》《天问》等著名诗歌,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忧心忡忡,而在公元前218年,屈原得到祖国被侵略的消息,心如刀割,就在五月初五,屈原写完《怀沙》之后,抱着石块投入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人民十分悲痛,于是他们在江上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用芦叶包住稻料然后投入江中,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因此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活动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此后赛龙舟、包粽子已成为端午的主要活动,也逐渐被称为端午节的起源。

而屈原为何会被怀念呢?

我认为屈原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和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这些真正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屈原在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和理想的同时,始终关注国家的兴衰。然而,屈原的死亡是一场悲剧!

如果担心国家和人民的屈原看到如今的祖国如此强大,人民为奥运欢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团结抗震救灾,屈原还会投江吗?我们今天是何幸运,作为中华儿女,今天的我们懂珍惜,爱老师,爱家人,爱身边的朋友,正是继承了屈原身上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学院团委的__老师,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中华魂,端午情》。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纪念我国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楚国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反对和排挤;屈原被迫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划船拯救,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即是“初”的意思,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屈原。作文网 zUOwEnBa.Net

屈原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闪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是他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于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情厚谊。

和屈原不同,我们如今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深知国之自立自强的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鸦片战争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为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们的节日”主题,利用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内涵为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院团委也在端午前夕开展了主题为“扬传统文化,妙笔画端午”的黑板报评比活动,期待各系各班的优秀作品展示。

最后用屈原的一句名言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传统节日背后积淀的是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传承和延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4

说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在唐朝,端午节已发展出食粽、祭屈原等风俗。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据《史记》记载,他是楚怀王信任的大臣,后遭诬陷,失宠,并写下直至今日仍为人称颂的诗歌《离骚》。

屈原被贬斥后,楚怀王被骗入秦,客死他乡。屈原“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但被反复诬陷、流放,直至汨罗江畔。他“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仍在与渔夫的对答中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叹,“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高尚操守。他在端午这一天,以上下求索的身姿,怀一块青石,走进滚滚波涛之中,走进河伯的龙堂之中,走进我们的怀念之中……

朱自清曾如此评价他:“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远被记念的一个人。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他是个节士,而且是个浮游尘外、清白不污的节士。”他的身世是一出悲剧,可是他永生在我们的敬意里。梁启超说:“屈原脑中,含有两种矛盾元素:一种是极高寒的理想,一种是极热烈的感情。”

同学们,斯人已去,但他的精神万古长存——对祖国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黑暗的抗争……

从屈原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很多。古往今来,人们都以端午食粽的习俗来纪念屈原。

同学们,你手上的一颗粽子,轻轻的,又沉甸甸的。因为他承载了千年来无数国人对先贤的缅怀,对国家的热爱,对真理的求索。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5

端午将至,同学们或是在欢天喜地地期待着假期,或是在目不窥园地加紧备考。但在闲暇之余,我们也应了解一下这一历史悠长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我们无不听说过屈原投江的故事,心中不曾没有一个浪漫的,富有才华的,忧国忧民的,形体因悲愤交加而愈加放浪的,在潇潇风声中行吟的屈原。

公元前280年,秦国攻楚。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国都被占领,楚王狼狈地带着臣子仓皇逃窜,他无奈地发现,救国于危难之际已不可得,寻芳草与美人亦不可得——堂堂一楚国大臣,竟能让国家沦落于如此的境地!带着无限的愤恨,在汨罗江,屈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忠诚。我们能体察到他的苦,他的悲,感叹这千古传递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份诗意的共情,端午节的美才得以展现,端午节的美才有内涵。

端午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端午文化特色。在东莞,最有特色的活动便是赛龙舟了。赛龙舟是东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

宋以来,沿袭至今。清末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东莞……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广中龙船,惟

东莞最盛……乡乡有之。”每逢端午,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龙舟争渡,飞桨激流,你追我赶,竞标夺胜,特别值得一看。除了赛龙舟外,东莞的端午特色还有道滘粽,龙船饭等,这些民俗习惯不仅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还能让人人皆能参与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将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生命的重要节点,凝聚成中华民族大生命的重要传统。

我们为东莞端午节的生机活力感到欣慰,同时,也为其他传统节日、文化的日益衰微感到担忧,我们现在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古代著作无人问津,民族乐曲处境尴尬,

比如麒麟舞、千角灯、木鱼歌等东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知者甚少,遑论了解其文化内涵。

同学们,标注文明特性的是各色各样的文化;维系文化传承的是蕴涵其中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梁漱溟曾说,所以维持树立其文化的统一者,其必有为民族社会所共同信仰、共同

涵育生息的精神中心在;唯以此中心,而后文化推广得出,民族生命扩延得久。而在今天,城市化正在日益挤占着传统文化的空间;消费主义更是将一切传统节日置换为“买买买”的理由。

鲜活的文化不能仅仅陈列在博物馆、纪念堂的玻璃橱柜,而应该以新的面貌来传递久远的文明密码;传统节日也不应简单化地变成商家的噱头,而应该凸显其更纯粹的精神皈依。我想,在这个端午节,除了享用粽子的清香,我们由衷地过一次端午节,比如可以搜集与端午有关的诗歌、文章,以加深印象;可以展开研究性学习,调查分析东莞端午节日的开展情况;可以尝试着推出相关的周边物品,比如诗歌比如绘画;还可以尝试着让校园社团里多一些节日文化的风景……

同学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小小举动,就是在拒绝遗忘,就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对我们的文明之路报以浓厚肃穆的温情。这样,当我们再次背诵起“长太息以掩涕兮”“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诗句时,就会产生相隔两千多年的心灵共鸣。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五(2)班的__,今天我进行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庆端午,扬传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节日是生活给予人们的赠,因为在首等待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所有的准备也都是甜蜜的。端午节的前几天,是最有气氛的。勤劳的人们格外忙碌和欢快,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家亡,五月初五投身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用以驱蚊、虫蚁,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选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形状看有四角形、形、形。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但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希望我们能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7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本周五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将悄然而至。当同学们沐浴晨曦、迎着朝阳奔跑在学校运动场、感受”汉武天下”雄浑时,当同学们从教学楼一楼拾级而上、抬眼望诗歌走廊《离骚》、《楚辞》,犹如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泛舟而上时,湘楚大地下的书香校园与”端午”、”屈原”绵延交织、阵阵馨香。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等,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端午节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汨罗江以殉国难。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与《诗经》并称中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创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怎样壮烈的、悲哀的、伟大的孤独,唯有高尚者才能如此,唯有坚韧者方能如许。

于是屈原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是以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继续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可见他是在这种悲怆的感情中写下本篇的,并将此情寄之笔端。

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本周五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所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纪念。相传公元前楚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时候,悲愤交加,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就这样,端午节这天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他热爱祖国,嫉恶如仇、追求真理,用死展示了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他成了中华民族爱国忧民的千古榜样。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那么,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怎样过好这个端午节呢?

这一天,我们要好好陪一下父母,我们得永远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他们爱我们胜过爱他们自己,感谢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感谢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一天,或者从这一天起,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多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帮助别人。试想,如果屈原只想着自己,他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他的贵族生活,不用去管其他老百姓的生活。当然他也不会这样被千古传颂;这一天,我们更要学会歌颂我们的祖国,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我们要把握好当下,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西涧学子。

最后,想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它也是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

每到端午节,我们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更要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传承“端午飘香”之“精神”,让民族精神如香囊一样时时氤氲美好。端午本是南方吴越先民祭祀祈福的节日,后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身殉国,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便以端午节进行缅怀。当然端午节亦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等人的说法,其中体现着人们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与怀念,无需深入考究。往往我国古老节日的诞生都寄托着古人最为朴实的美好愿望,寄托着兴农时、保安康、求风调雨顺的真挚情感。一个能够跨越千年、代代传承的“传统节日”,其中必然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着内敛丰厚的“精神内核”。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吃了粽子就代表度过了端午节。无可非议,物质形式是传统节日传承的载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要永远记住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地接触、了解、熟知传统节日,在享受“端午飘香”的美味中,持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激发传承传统节日的活力和魅力。

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让爱国主义如粽子一样久久萦绕心尖。“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传承更多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册,不仅在于他的词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愤世嫉俗的坚贞气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气势恢宏、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不朽丰碑。可以说,弘扬爱国主义是端午节的主旋律。我们要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自觉弘扬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让家国情怀如艾叶一样历久弥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等传统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美丽“瑰宝”。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根植情感认同的节日才能最终洗尽铅华、大浪淘沙。当爱国与端午巧妙交织,当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互通互融,那种家人共同围坐桌前其乐融融的温暖亲情便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生动写照,那种共同品读古代先贤爱国诗篇的娓娓道来便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最佳阐释。家国情怀,不仅是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内心深处的感触,更是对家教家风的传承、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承接起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小家”义务,才能承担起匡扶天下、济世救民的“大国”担当。我们要在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中,自觉做到让“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真正把“小家”的爱上升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中,永续屈原的爱国情结和爱民情怀。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中,每一个端午节的变化,都真实刻录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忆往昔峥嵘岁月,更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定当铭记先辈们曾经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做出的执著追求和伟大付出,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行动力,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来自402中队,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个节日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方式来纪念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可是他的治国主张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遭到排挤被流放。屈原满怀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抱负,最后郁闷难当,于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怀抱石头跳汨罗江自尽。

他的自尽,激发了楚国上下的一片哀怨,人们纷纷划着龙舟到汨罗江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很多人担心屈原被河里的鱼虾吃掉,纷纷把家里的糯米和糕点做成粽子包裹起来,丢到河里喂鱼,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这天,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包粽子,煮鸡蛋,赛龙舟,还要在家门口放置艾草和菖蒲,喝雄黄酒,这些习俗都传承了战国时期的楚国遗风,为的就是缅怀爱国诗人屈原。而泉州每年的端午都是粽子飘香的时节,家家户户会提前开始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在端午节的前一二天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当天早上,每家每户还要在门上插上一些艾叶,用来辟瘟邪驱蚊虫。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们学习的机会。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秉持爱国的理念,怀揣着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安康!我们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1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六月的初弦——端午节。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古老的节日传载了千年,前人将端午递送到我们的手中。它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面貌,被历史,冲淡的哀伤凝固成坚定的曲调。

提起端午,人们不由想起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想起趣味横生的龙舟。而我则不同,一首流传千古的《离骚》;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言壮志,已使我无暇可想。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先生怀着一颗赤胆忠心,踏上了一条为国为民的不归路,他以自己渊博的学问,博得了楚怀王的赞赏,受封之时仅二十多岁。初出茅庐的屈原,已对当时政治局势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倡导举贤受能,富国强兵,指点江山,力主联齐抗秦。他以机制雄辩的说服力,联合各国,建立六国联盟,消除秦国威胁,挽救祖国危亡,革除弊政,消除人民疾苦。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那些担心屈原的改革计划会使他们失去权势的高官奸臣们,倚仗楚王宠妃的势力,加害屈原,致使意志薄弱的楚王罢免了屈原的官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先生只好通过写诗来表述他的希望,记述他的悲痛与不满。几部脍炙人口、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相继而出,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你直臣冤。他虽然已无法挽回楚国的命运,却百般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攻破,屈原绝望无比、痛不欲生。于次年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怀沙》,他迈着无力的步伐来到汨罗江边,秋风萧瑟,撩起被泪水湿透的衣襟,他憔悴地站在汨罗江边,用饱含泪水的眼望了望远方西下的夕阳,伴随着一首悲歌,投入江中……

古往今来,秋风依旧,汨罗江水泠泠,屈原先生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诗歌和怀念吗?当然不是,留给我们的是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一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愿这种精神,可以永驻人间。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化,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接受我们对各位的节日祝福:端午安康!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2

《端午思贤明国志,勤学苦练铸红心》

各位老师、同学们: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习俗。

据载,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弱肉强食。当时的楚王墨守陈规,致使连年战败,国力衰败,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屈原在苦劝楚王无果的情况下,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为怀念楚大夫,将糯米包投入江中,希望可以保护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传统,演化为端午节。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身处盛世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富足自信!我们再谈屈原,再论爱国,要倡导的是什么?是“敢把自己给出去”的奉献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5月22日,13点02分,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在上海逝世。从医75年,吴老从科研领域一穷二白起步,把狗窝作为实验室、在桌上解剖、用凉开水就馒头、在席子上打盹,凭着“为国争光、为民续命”的精神,使肝癌手术成功率由上世纪60年代初的15%提高到98。5%,实现了肝癌切除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接近50%的突破。一生拯救超过16000名患者生命,书写了医界不朽的传奇。他说,这辈子,只想多为国家做点事。

吴老逝世5分钟后,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的袁隆平院士于湖南长沙逝世。袁老毕生心愿之一就是“造福世界人民”,他将我国水稻最高亩产从五六百斤,经过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不断提高,增产至现在最高亩产1100公斤!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免于挨饿。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上个世纪90年代“谁来养活中国”的国际问题,将一生献给了祖国农业和粮食安全事业。

所有过往,皆序章。所有未来,皆可期。

时间见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也延续了民族文化的奋发和进取!每个时代,总有一群人,不畏艰难、无惧挑战、敢于坚持、勇于创新,让中国不断迎来高光时刻!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应捍卫来之不易的幸福和自信;更应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不懈奋斗。爱国,从来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要发乎于心,践之于行!

新时代的我们,应做像荣国团那样,做一个红心向党,立志为国的人。出生于香港贫苦家庭的荣国团,经过不懈努力,成为香港顶尖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他拒绝了打假球的高额诱惑,毅然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请求回国报效祖国的申请书,并成功地夺得中国体育史上的首个世界冠军,成为民族英雄。乒乓球因此被奉为“国球”。

作为“天医星”传人,我们应当思贤明志,通过在校的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成为技术精湛的职业人,待他日白衣执甲,守护一方生命健康。

新时代的我们,应像艾立燎一样,做一个心中有爱,立志为民的人。1991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土家族小伙艾立燎,曾是贵州省科技厅三级主任科员,是第一个主动申请下派,到南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90后干部。三年来,他始终把自己视为南岑人,争取各种资金368万余元,成立教育发展帮扶基金、建设电商平台、修补道路、添设路灯等;他培养发展党员6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资助困难大学生、研究生25人;建成钢架大棚3000平方米,新添路灯82盏;实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8户442人脱贫清零,贫困发生率下降20。1%,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作为新时代最有朝气、最具活力的我们,应当把祖国的发展与自己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用小家的力量筑起大国的威严,让家国情怀成为一种习惯。

新时代的我们,应像李万君一样,技能报国,做个有意义的人。职高毕业的李万君,和28个小伙伴一起分配到长春汽车厂的配焊车间工作。每天需要背着沉重的装备,拿着喷射2300℃烈焰的焊枪,在车间工作。一年下来,28个小伙伴走了25个,李万君选择了留下。每月焊120个水箱,一年磨破5套工装服,从焊水箱到焊接高铁,李万君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从事焊接工作34年中,总结制定了30多种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37项获得国家专利,代表了中国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让中国技术响彻世界。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我们应当反复钻研,执着专注,用技能守住誓言,报效祖国。用“精微、精诚、精瘁”之心,让自己成为一个“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病人”的好“医生”,让“用生命呵护生命”的歌词变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值此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站在巨人的肩头,沿着先辈的足迹,相互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发图强,勤学苦练,为祖国建设献心献智,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三四班__,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浓情端午,回味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背景下,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其他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从而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念,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的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4

敬爱的老师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202班的__。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粽叶飘香话端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3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们学习的机会。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最后祝同学们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国绍兴地区有一条江面宽广的江,相传那江里有江神。人们为了祈求江神不要因发怒涨水而淹掉田地和房屋,于是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备好猪、牛、羊三牲等去祭拜它。祭典相当盛大,百姓们当日都要斋戒,非常庄重严肃地伏地跪拜、祭祀江神。

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又到了祭江神的日子,百姓们推举当地德高年长的曹旴做主祭。于是曹旴跪在江边祈求,不料因太靠近江水,一不小心失重跌入江中。

人们赶紧打捞,无奈潮水太急,人们打捞了很久也不见曹旴的影子。曹旴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叫曹娥。她也在祭祀的人群中,一听父亲落入江中,不禁悲痛得哭得荤了过去。

曹娥醒后,见众人打捞不到父亲,痛哭着纵身想跃入江中,幸得旁人尽力阻挡。而她的这一举动却让人们感动得流泪,纷纷解囊相助以悬赏打捞。可是打捞了几天,仍然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曹娥每日郁闷不乐,终日哭泣,不思茶饭。她伤心地想着父亲一生正直为人、德高望重,不料却落得今日连尸身都找寻不到,不免更加悲从中来,于是下决心自己去找。

她来到江边,趁着四处无人便跳入江中,去追寻她的父亲。

到了第二天,消息传开了,说看到了曹娥和她父亲的尸体。人们都赶到江边,果然看到江心浮着紧紧相拥的两具尸体,一个是曹旴,一个是曹娥。

从此以后,曹娥如此孝道的名声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就把那条江改名为“曹娥江”,来纪念这位孝女。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

孝的真意是什么?孝,就是爱。在中国传统启蒙典籍《孝经》中告诉我们,不仅仅要对父母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长辈,这只是小孝。你还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亲戚长辈,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这才算大孝。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同学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时代的骄子,更应该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6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会珍惜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鸦片战争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一(14)班的__。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怀想端午》。

再过几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无疑是这个节日最醒目的文化符号。他热爱国家,胸怀大志,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一心想使楚国更加强大,老百姓也很尊敬他。因为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甚至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他心中悲愤交加。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国家被侵占,心如刀割,他不愿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地老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久而久之,我国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情怀、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的斗争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却早已化成一座丰碑,牢牢地竖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这样一个富强自信的新时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里继续绽放光彩。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国旗下讲话主题端午节 篇18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

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知道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大家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