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篇1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在盎然的春意中,人们增加了外出的旅程,与此同时,蛰伏的各类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也开始伺机而动。学校、家长和孩子要做好春季校园传染病预防工作,备足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及家庭、学校的防护措施,多病共防,远离流感、水痘等春季常见传染病。家长们快来看看防治方法吧!

常见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年均可发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有人群均易感。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者丧失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鼻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物品等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腮腺肿大、面部肿胀疼痛。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上最初出现头痛、发热,随后出现腮腺肿疼痛,常先见一侧,然后另一侧相继肿大。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妊娠早期可经胎盘传播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水痘

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主要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传播途径较多,除了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外,患者说话、打喷嚏、咳嗽等都可以传播该病。另外集体生活中使用共用的玩具、餐具、密切接触都可能造成疾病传播。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流行。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烦躁啼哭、食欲减退,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此前称为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传播,具有高度感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是成人病毒性腹泻和胃肠炎的首要病因。诺如病毒是近年来引起学校感染性胃肠炎群体爆发的主要原因。爆发传染途径主要是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以及人-人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

学生篇

1、遵守学校防疫规定。不隐瞒个人及共同居住者的旅居史、接触史。如果出现发热、干咳、气促、呼吸道症状等,要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2、及时接种各类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感染水痘、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到校后要洗手,避免用不清洁的双手接触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投入有盖垃圾桶。寄宿生不共用、混用脸盆、毛巾、漱口杯等私人物品。( 出自 WWw.ZUOwEnBa.net )

4、尽量保持社交距离。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在校期间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少聚集;在餐厅内,错峰就餐、间隔取餐、分开用餐;与他人交谈保持适当距离。寄宿的同学在宿舍区内不要串寝、聚集和扎堆。疫情防控期间保持社交距离。

5、加强上下学路途个人防护。尽量选择步行,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接触手、按钮等公共设施,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6、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饮食不均衡,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或其他营养元素缺乏的情况,从而使抵抗力下降。因此,提高免疫力,营养搭配很重要。要摄入足够的鱼、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7、规律作息,积极锻炼。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良好生长发育以及提升免疫力的先决条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

学校

1、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测温仪、洗手液、消毒剂等。

2、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学生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采取送诊或居家休息等措施;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4、每日对教具、生活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6、督促学生勤洗手;

7、在全体教职工中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家庭

1、家长和学生都要勤洗手;

2、餐具要常清洗、消毒;

3、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房间要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

5、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6、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接触。

7、每天检查身体情况,出现疑似症状应做好防护、及时就医。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篇2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各种疾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这些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传播。

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有

1、学习、了解传染病相关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5、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遇到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6、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7、定时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清新。

8、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9、注重咳嗽礼仪,常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10、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肠道传染病等。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幼儿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应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二、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而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会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常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适当增减衣物,常备隔汗巾;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时就医。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该病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导致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易感人群: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

预防措施:预防接种(最重要);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经常通风,勤换、晒衣被;发现患者,及时送医,并做好隔离消毒。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以上。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不要接触病人,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五、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六、红眼病

一般指急性结膜炎,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另外接触患病者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患病者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主要症状:在早期,红眼病患者通常会觉得眼睛很痛,分泌物增加,眼睛赤红,眼周肿胀,易流泪,不敢见光。

易感人群:小孩及老人。

预防措施:如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注意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为保障幼儿园每个孩子的卫生安全,除我园日常的消杀工作之外,也需要各位家长全力配合监督幼儿勤洗手,多喝水,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学会保护好自己。

七、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定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保健知识

主要症状:超过24小时持续高热不退,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小便明显减少,或一整天没有小便;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频繁呕吐,特别是呈喷射状吐;头痛难忍;四肢抖动,站立不稳。

预防措施:预防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勤洗手,正确的洗手,尽量少去人群比较集中的。

八、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一般的荨麻疹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

预防措施:建议患者注意防止接触一些过敏性物质,去医院检查过敏原,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进食过于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一些发物,特别是辣椒,牛羊肉等。建议患者进行心理调节,切勿过于紧张,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出现冷热刺激。

九、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勤洗手,多消毒;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十、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保健知识

传播途径: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像“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红肿。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预防措施: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家长朋友们,从现在起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篇4

春季温度变化大,是万物复苏的时期,细菌和病毒也更活跃了,因此春季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流行,并且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免疫力较低,传染病防控知识有限,如若不了解传染病早期症状,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能做到及时就医、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传播与流行。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区别于普通感冒。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恢复上课。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个人日常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是引起成人和儿童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毒。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隔离期是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当进行下列操作后请洗手:使用洗手间,换尿片,照顾病人,接触动物或清理动物粪便,处理未熟的食物,揩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处理垃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设施等。当进行下列操作前请洗手:准备或分发食物,进餐,照顾病人等。

2、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4、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篇5

春季温度变化大

是万物复苏的时期

细菌和病毒也更活跃了

春季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新的学期

在新冠肺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

小朋友们也要注意预防以下春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感染。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

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

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主要症状: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6、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禁止携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

2、每周给幼儿洗头发1-2次,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3、每月按时将幼儿被褥带回家清洗、消毒和晾晒。

4、幼儿生病时必须到正规医院看病,复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5、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

6、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必须向班主任老师办理请假手续,并说明请假具体原因,特别是生病幼儿,家长必须说明具体病因和在治疗点,不得隐瞒。

7、家中大人生病了,尽快与幼儿隔离开,尽快治疗。请不要共用餐具,禁止大人亲吻幼儿。与家附近或者邻居家孩子玩耍时,不要与有感冒、咳嗽、发烧或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幼儿一起玩耍,避免互相传染。

8、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

9、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者过热。

10、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大门口接送幼儿,避免家长携带细菌和病毒入园,引起感染或传染。

春季预防传染病防控措施 篇6

春季天气变化频繁,早晚温差较大,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20__年新学期开学警惕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常见传染病,做到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传染病的流行。在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护措施的同时,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力争做到保健康,防重症。

春季疾病预防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流感的症状通常较普通感冒重,除了高热、寒战、头痛、乏力外,还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保持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多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提醒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出入人口密集的场所注意佩戴好口罩。

如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科学佩戴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是水痘的高发季节。该病的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

预防措施

在水痘流行期间,及时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减少水痘发生。

水痘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尽量不要与水痘患者接触,以免感染水痘。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肘部衣服遮挡口鼻。

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补充营养,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工作,发现疑似水痘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无力、食欲减退、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并伴有疼痛及发热,病程1至2周。

预防措施

有效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流腮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注意锻炼身体等,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免疫力。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物品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在流腮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活动。

一旦出现流腮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一旦被确诊为流腮病例,患者应按医师建议,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隔离期满后方可复课。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预防措施

勤洗手,做好环境消毒。家长们需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等日常习惯。另外,家长们也要适度对孩子可能会接触的物品和活动的区域进行消毒,尤其是床、毛巾、玩具等经常会接触到的物品。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的同时也可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家长们需要室内多通风。另外,对于孩子的日常衣物以及床单被套也要勤洗勤换勤晒。

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预防措施

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幼儿所接触的玩具、文具以及生活用品要注意清洁处理。

开窗通风、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尽量不去公共场合。

打喷嚏时用清洁纸巾,不要用手直接擦拭。

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休息好,提高身体抵抗力。

疫情防控提醒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自20__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病”,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我们又该怎么做好个人防护呢?

接种疫苗,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利的武器。

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做好个人防护。

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