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雾凇岛导游词 篇1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曾通屯等村落是雾凇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观赏和拍摄雾凇的最佳地。
松花江两岸树茂枝繁,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雾淞,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淞”,当地群众称为“树挂”。吉林雾淞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市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雾淞冰雪节”。吉林市的雾凇早已远近闻名,然而人们了解最多的大多数是市区一带的十里长堤,却少有人知道距吉林市35公里的松花江下游有一个雾凇岛。雾凇岛因雾凇多且美丽而得名。这里的地势较吉林市区低,又有江水环抱。冷热空气在这里相交,冬季里几乎天天有树挂,有时一连几天也不掉落。韩屯是欣赏雾淞最好的去处,曾有“赏雾凇,到韩屯”之说。这里树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景色既野又美。 雾凇俗称树挂,为我国四大奇观之一。有句俗话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的便是雾凇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雾凇奇观让无数游人神往,而最为著名的观雾凇胜地就有吉林、庐山、黄山等地,其中尤以“吉林雾凇天下奇”。
这里树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景色既野又美。 吉林雾凇天下奇。吉林的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山峡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雾凇不是雪,也不是冰,而是树枝上挂的霜。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到吉林看雾凇,最好的地点是松花江下游的雾凇岛,以前来这里的多是摄影发烧友,但如今,也越来越被更多游人所知了,韩屯形成以雾凇为美景,以东北美食为特色,以吉林吉美凇江客栈为首的餐饮住宿一体化旅游。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雾凇只有冬季才出现。到吉林观赏雾凇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这是因为雾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条件。雾凇通称为“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
吉林市雾凇岛导游词 篇2
吉林省简称“吉”,省名源于吉林市,省会长春市。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吉林著名旅游景点:长白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吉林雾凇;松花湖;吉林北山寺庙群;朱雀山;长春净月潭;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官马溶洞。
吉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是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每年的12月开始到来年的2月都可以有幸看到雾凇,最佳观赏时间是12月底-2月初。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腹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辖长春市1个副省级市、吉林市1个较大的市、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6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电影文化旅游,吉林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汽车产业旅游,吉林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汽车生产、科研基地,在全国已有广泛的影响。目前,由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合资将建成汽车博物馆,并大力发展汽车展示、汽车科普、汽车娱乐等项目,建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汽车文化公园。第一汽车集团已开放汽车生产线,它将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吉林市雾凇岛导游词 篇3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小白山、朱雀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风景幽美,是个度假胜地。 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高句丽是古国名,建国年代无可考。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龙潭山峰海拔388.3米,登上山巅可俯瞰全城。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为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另一说为辽金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关于龙潭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渔猎耕织,安居乐业。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山间水池中。从此,老百姓称水池为龙潭,山也被叫做龙潭山了。这条孽龙经常呼风唤雨,发大水祸害山下的老百姓。有一年孽龙又发大水,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老百姓四处逃命。一个叫林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赶,好不容易游到女儿身边。正要救起女儿,忽然一只受伤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女儿却不见了踪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独生女儿,痛不欲生。这时被救的燕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安慰了老两口一番,并认林翁夫妇为父母。因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龙潭燕。为除孽龙报达林翁夫妇救命之恩,龙潭燕决意飞往南海仙山求师学艺。三年之后龙潭燕功成归来,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据说被降服的孽龙用铁链锁在潭底。早年曾有铁链系于潭边树干上,另一端深垂潭底。曾有好事者去拽链,刹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潭水翻腾。相传池东南原有一棵桦树,高9丈,胸径2尺,树杆笔直,枝叶繁茂。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封这棵桦树为“神树”,每年春秋与龙潭并祭。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龙潭做过疏浚清理,在潭底出土过铁链和金代陶器等物品。
龙潭区旧名土城子。清初在此设尼什哈驿站(亦称乌拉站),为东、西、北三个方向大道的交叉点和邻近站的总站。光绪年间为吉林府辖下永智社之一部。1930年(民国十九年),属永吉县第十区。1936年吉林市江北区域增设江北、龙潭2区。1950年8月改称江北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3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称龙潭区。吉化公司所属企业多集中于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