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3
许多陶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纹饰:绳纹,网纹,几何形花纹和动物纹。纹饰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动的青蛙、狰狞的猪面以及或静卧或腾跃、或追逐游泳的各种各样的鱼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有两头一身或两身一头的鱼,还有多身人面,鱼身鸟头的奇特形象,这些朴素真切的图案,非常明确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纹饰可能就是民族图腾的起源。我国古时从图腾崇拜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间本没有什么龙、凤、麒麟。可能是远古部落间的连年战争,一方为了战胜另一方,力图把所崇拜的动物中的各种有力优美特点集中到一种动物上来,再加上些夸张的手法,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龙和凤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艺也是极高的,有陶质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和兽形盖钮。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个葫芦状的陶埙,我们称之为女人腰。它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刘宽忍先生曾与贾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盘磁带名叫《风竹》。刘先生埙声悠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贾先生吟唱堪称声情并茂,两人珠联璧合,乃是乐坛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听听,真的会使大家有不错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20_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0_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遗址大厅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房子曾经也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我们知道了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会堂。这房子的一大用处是供老人和孩子们居住的:这些老人当中可能包括岁数较大的妇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长。另一个作用在此举宗教礼仪活动:如儿童长大之后在此举行成丁礼。如果氏族成员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象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对外族进行报复等问题,氏族成员都要在此举行议事会,进行商讨。这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员受教育的场所。当一天劳动之后,氏族成员围坐在火膛周围听有经验的妇女讲授生产生活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半坡各个时期的房屋: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窑展区
以围沟为界,东边为制陶区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墓葬区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瓮棺区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围沟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_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20_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俗话说,“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鱼所用的就是直鱼钩,对于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在半坡遗址中我们确实发现了早期没有倒刺的鱼钩、鱼叉,但这些工具使用时极不方便,扎上的鱼稍作挣扎就会逃掉,最后由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发明了有倒钩和倒刺的鱼钩和鱼叉,它们制作得十分精细,几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钓鱼的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计当时叉鱼法的使用多于钓鱼法。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许多陶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纹饰:绳纹,网纹,几何形花纹和动物纹。纹饰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动的青蛙、狰狞的猪面以及或静卧或腾跃、或追逐游泳的各种各样的鱼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有两头一身或两身一头的鱼,还有多身人面,鱼身鸟头的奇特形象,这些朴素真切的图案,非常明确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纹饰可能就是民族图腾的起源。我国古时从图腾崇拜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间本没有什么龙、凤、麒麟。可能是远古部落间的连年战争,一方为了战胜另一方,力图把所崇拜的动物中的各种有力优美特点集中到一种动物上来,再加上些夸张的手法,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龙和凤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艺也是极高的,有陶质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和兽形盖钮。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个葫芦状的陶埙,我们称之为女人腰。它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刘宽忍先生曾与贾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盘磁带名叫《风竹》。刘先生埙声悠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贾先生吟唱堪称声情并茂,两人珠联璧合,乃是乐坛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听听,真的会使大家有不错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当然就该有装饰品来妆点、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发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盘贴在陶器上的绳状装饰物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半坡人的装饰口材料十分广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贝壳等。制作精细,以环饰,珠饰为主。另外还有坠饰和片状饰。就形状看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按用途分:发饰、颈饰、手饰、腰饰和贴衣镶嵌式。有的还刻制有各种纹状饰,分别佩带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看来爱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们现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半坡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一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等边三角形、各种形状的房子和人面鱼形的底纹,我们现在的高等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为了记事和记数,半坡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共有22种113个刻划符号,他们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事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进行泥塑加工时刻划的,只有少数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划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划符号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记载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这些记事符号被认为是我们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5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7
放暑假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安旅游。西安是十三朝故都,古时候叫长安,有很多历史文物和古代建筑。我们去了西安城内的碑林、八仙庙、古城墙、钟楼、鼓楼、大慈恩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和以前《西游记》里面唐三藏翻译经书的地方——大雁塔。西安古城墙好大哦,我们骑着单车绕了城墙一圈,我发现城墙每个转角处都有一栋楼,名叫角楼,因为它在转角处。我上了鼓楼,敲了鼓。爸爸跟我说古时候,早上敲钟楼的钟,城门就打开,放下吊桥,人们就开始进出城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就敲鼓楼上的鼓,城门就关闭,吊桥收起,人们就回家结束一天的工作。所以有一个叫“晨钟暮鼓”。
我们还去了西安周边的半坡遗址、骊山和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人居住的地方。他们的房子很奇怪,一半是挖在地下,一半用木头搭在外面。导游说半洞穴房。我终于见到真的秦始皇兵马俑了。秦始皇兵马俑是用泥烧成的泥士兵。我听导游说原来每个兵马俑手里都拿着真的兵器,可是在秦国灭亡后被西楚霸王拿走了,然后一把火烧坏了很多兵马俑,现在看到的都是被修复过的。
西安还有很多小吃,有biangbiang面,葫芦头、羊肉泡馍、肉夹馍。肉夹馍被称为是西安的汉堡包。西安还有很好玩的皮影戏看,爸爸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套《西游记》的皮影回来玩呢。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8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9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收祥地之一。早在远今时代本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意业务,造制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为後世留下了歉富的文化遗存。四十多年去,文物考今事情者通过大量的调查以及收掘,在陕西境内乱争收现上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及数万件文物。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古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收现,遗址面积50000仄方米。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的农村遗址。1953年收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举行了5次规模较大的科学收掘,收掘面积达1万仄方米。在考今收掘的基础上,1958年修成了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专物馆。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冬日,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今事情者,先后收掘5次,延续近4年光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仄方米,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收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种.种墓葬250座(此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女瓮棺73座)和出产东西以及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1958年在遗址上修成半坡遗址专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专物馆,除修制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仄方米的本始农村居住区盖起回护大厅。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儿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出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出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本始社会汗青有着首要的科学价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合放,迄古已接待中外游客20__多万人次。
具备本始农村作风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和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师长教师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专物馆的文化氛围仄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收生一种回归制作、回归汗青、回归艺术的伪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寡乐不思蜀。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造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农村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东西次要是木造以及石器。主妇是半坡人中次要的出产力,造陶、纺织、饲养六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处置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你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专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起劲回护遗址为条件,凭证考今收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歉富专物馆的内乱争涵,弘扬华夏悠暂文化汗青,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习雅情面、民居田园的生活。它收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今、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1996年半坡专物馆被确定为齐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专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揭晓的齐国重点文物回护双位。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0
那是我五年级的事了,可是,即使过了三年,这件事依旧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一年,我看见别的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溜来溜去,可棒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那样。于是,我想妈妈提出了这个愿望,妈妈二话不说地答应了。
我和妈妈把自行车牵了出去。已到了外面,我就迫不及待骑上车,往坡下冲。但是由于我是第一次骑,掌握不好平衡,在半坡中摔了下来。我的手被磨破了皮,痛的我“死去活来”的。我心想:我的手被磨破了皮,我该怎么握把手呢?我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但手一碰到把手,就火烧火燎般的痛。我该怎么上去呢?
忽然,耳边传来了妈妈的声音:“你不要一直想着你的手受伤了!坚强点!一点一点走上来!”听了妈妈的话,我忍着痛,握紧把手,踉踉跄跄地,走一步,滑两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爬上了坡。妈妈笑了,先把我带回家,涂了碘酒,又带我出来学车。
妈妈把我的车牵到了平地上,我骑上了车,摇摇晃晃地,像喝醉了酒一样。妈妈帮我扶住了车。我心想:有妈妈在后面帮我扶着,我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想到这,我加快了速度,像风一样飞了起来。殊不知,妈妈早已放掉了手,可我却浑然不知,以为有妈妈扶着呢,越骑越快。在我即将撞上一棵树时,我居然躲了过去!正当我以为是妈妈帮助我的时候,我回头一看,妈妈正在远处笑吟吟地看着我。我惊呆了!妈妈对我说:“你已经学会了,不信你试试看!”我屁股一坐,两手一握,双脚一蹬,自行车就吱吱地转了起来,我骑的是那么平稳,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东西,不管你多么努力都实现不了,正因如此,必须努力的时候绝不能踌躇。事后,妈妈对我说:“当你决定了要向前迈进的那一刻时,你就已经踏出前进的一步了。”这句话是我终身受益。
妈妈,谢谢你的帮助。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1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农村遗址,属于俯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闭中区域就收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今代文化收源地之美称。
1958年,在考今收掘的基础上修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专物馆――半坡专物馆。半坡专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以及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次要展出在半坡遗址收现的出产东西,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或许由此懂得半坡人出产行为的各种场面。第两展室展出的文物回响反馈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各种收亮造制。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做品,这仄生动的形象回响反馈了半坡人歉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亮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收髻,二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回响反馈了半坡人以及鱼之间的密切闭系以及特殊的感情,西北地区,大概是半坡氏族信奉的图腾。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古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收现,遗址面积50000仄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冬日,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今事情者,先后收掘5次,延续近4年光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仄方米,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收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种.种墓葬250座(此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女瓮棺73座)和出产东西以及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2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3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4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5
有了吃的、穿的,当然就该有装饰品来妆点、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发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盘贴在陶器上的绳状装饰物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半坡人的装饰口材料十分广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贝壳等。制作精细,以环饰,珠饰为主。另外还有坠饰和片状饰。就形状看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按用途分:发饰、颈饰、手饰、腰饰和贴衣镶嵌式。有的还刻制有各种纹状饰,分别佩带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看来爱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们现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半坡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一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等边三角形、各种形状的房子和人面鱼形的底纹,我们现在的高等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为了记事和记数,半坡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共有22种113个刻划符号,他们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事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进行泥塑加工时刻划的,只有少数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划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划符号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记载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这些记事符号被认为是我们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6
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先参观位于西安东部浐河沿岸的半坡,这里有一座大型的考古发掘遗址——半坡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进入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荷花池。荷花池里有一座雕像,是一个妇女拿着一只瓶子正在舀水。她手里拿着的瓶子可不是现在咱们平常用的瓶子,那是只尖底瓶。尖底瓶瓶头很小,两边有两个把儿能穿线,底也很尖,所以称之为“尖底瓶”。尖底瓶不但容易打水,而且水不容易溢出,所以这个尖底瓶的制作非常令我们现代人惊讶,谁都不会想到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智慧。再看一下那拿着尖底瓶的是一位妇女,说明那时是母系社会,妇女地位非常重要。
继续往前走,我们进入了进入发掘遗址现场,远远就看到大门的上端“半坡遗趾”四个字,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趾”偏旁不是土,而是足,为什么呢?写错了吗?后来经导游介绍才知道,原来不是写错了,而是表示这是古人在这留下了足迹的意思。
步入这座建于考古发掘遗址,好似穿过奇妙的时光隧道,回到了距今6000多年以前,我们可以近距离、直观地一窥史前时代先人们的生活。往里面看,当时那些房子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些地基。房子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圆形的,一类是小方形的,还有一类是大圆形的。大圆形的房子一般是用竹竿和草编织而成的,有点像洞穴,这是穴居人从洞穴逐渐进化成房子的一种过渡。在小方形房子里,还有门槛,那是为了防止动物进家来偷食东西而建造的。
我还看到一个瓶罐,瓶罐上有盖子,盖子上穿着一个洞,这不是用来保存食物的,也不是用来盛水的。而这是他们的孩子在不幸夭折后,母亲对孩子的二次埋葬,那么二次埋葬是什么呢?就是把孩子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等皮肉腐烂,留下骨头摆整齐,塞进罐子里。那上面的盖子为什么留一个孔呢?据说是让孩子的灵魂升上天堂,所以这个孔叫做出魂孔。这个瓶子也是尖底瓶,尖底瓶既可用来装水,也可以用来埋葬孩子的尸骨。在门槛的后面,看到了一个锅灶,它只有边框,说明那时候人们能用火来取暖了。再往前走,有一个墓葬,这是两人合葬。你肯定会猜想是夫妻合葬,不过那时候是不会有夫妻合葬的,因为那时妇女的地位更优先些,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男女地位不一样,埋葬就自然不能再一起了。一般都是姐妹、兄弟一起合葬。我再往中间看,有许多尖底瓶摆放在一起,那就是早夭孩子们的尸骨。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做呢?因为为了代表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想孩子永远陪伴在身边,她就把孩子放进瓶子里,每天都去看一下。再往前走一走,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墓葬,墓主人是一位族长的小女儿,她非常小,不幸夭折了就葬在这里。在出土墓葬时,发现了一些玉坠、玉镯等非常珍贵的陪葬品,说明这个小女孩的地位非常高。再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展厅,展示了墓葬中的骨头。我看到了一副骨架,她的手是弯曲的,脚也是弯曲的,好像是被捆绑着,这说明她可能触犯了族里的规矩,从而被捆绑活埋了。我往旁边看,看到一位女性的尸骨,她的膝盖上有几件随葬品。在新石器时期,母系都有六至七件随葬品,而男性只有三至四件随葬品。
半坡遗趾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妇女地位的重要性。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7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8
10月6日,我和好朋友小米一起去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所以我非常的兴奋。
我们先参观了半坡遗址保护大厅,里面是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人们曾居住过的地方。有圆形和正方形的房屋;有他们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各种遗迹遗物;有集体墓葬、儿童墓葬;有地窖;有灶坑……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生产与生活情况。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的人们用手很辛苦的在他们房子周围挖了一个大围沟,这个沟长300多米,宽6-8米,深5-7米,主要作用一是防洪排水,二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和其他氏族的骚扰,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措施。他们真是好聪明啊!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展陈列室,里面有近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以及很多的彩陶、雕塑等艺术品。我还看见了那个时期的人们为了更好的标记物品所创造的各种记号,我们现在的汉字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一点点演变来的。还了解了许多关于人面鱼纹盆的知识。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半坡时期人民的生活情况有了很多的了解,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好勤劳、好聪明啊!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19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篇20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