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内容页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使复习备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素质提高,应考自如,做到:

(1)帮助学生构建并形成知识和能力网络体系;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现状

(一)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快、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2、学生的迁移能力缺乏,灵活地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解题的规范性较差,学生还没有建立规范解题意识,或者说平时的要求松了点。

4、对实验重视程度不高,基本技能过关率不高,实验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5、女生畏惧物理的心理严重。遇到计算题不认真分析、不结合平常所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选择题解答往往落入圈套而错选,实验题在没有搞清原理的情况下去解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因而我们需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探求物理规律,解题方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二)教情分析

我校高三物理复习教师做到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记忆,查补知识缺漏的能力。

复习采用单元结构教学法,并初步构建了“单元结构复习”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单元→梳理→辨析→运用→深化

在导入复习课内容后,通过梳理建立单元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运用,进而达到深化提高,梳理是单元结构复习的重要环节,辨析是在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的再加工,而通过运用和深化,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深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好,不能将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复习目标

第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精确、完备”地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构建所有高中阶段的物理模型,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从而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物理问题。

加强“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复习,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滚动复习达到“查漏补缺”、“整体把握”、“能力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教育让全体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德育的渗透,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

在xx区教研室以及xx市教科院组织的各次统一考试中,各批次有效分上线人数超额完成目标数,特别是一批上线人数达到目标数的200~300%,高考成绩更上档次。

四、教学标高

1、实验班标高

总的原则是:在最主干的力,电及力、电综合上适当地“深挖”一点,但范围应控制在中等生以上,就日常教学而言,应避免“三高”:高起点、高难度,高密度,应摒弃“三做”:陈题死做,活题呆做,难题大做;提倡“三解”:陈题新解、难题精解、活题巧解。

2、重点班标高

立足基础,着眼能力,做好选择题,实验题和高考第一个解答题的训练,精讲精练。

3、普通班标高

立足基础,知道知识的联系。做好单选题,多选题选好确定的选项。做好实验题,尽量做好这个3—5选修题。

五、看高考试题,明确高考方向

我省201x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第四年,在试题中逐步地加大了估算、应用和读图等类型的试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训练这些能力,教师在复习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同学们的熟悉的物理模型的能力,之后在简化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同时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不寻求热点,很多经典模型在考试中出现,但对思维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通过对高考物理试卷的评价,特别是对高考物理试卷的分数结构、内存结构、难度、区分度等进行量化评价和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质性,总体说来,试题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考查。在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的同时,通过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巧设问题情景,回归经典模型,降低试题难度。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实验等五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新课程的引领作用。在不同题型设置中体现不同要求。

总之这套理综试卷物理题特点: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六、复习要求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2、认真学习和理解考纲,仔细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准确把握知识标高,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坡度。

3、钻研教材,狠抓常规教学,落实好备、教、批、辅、改、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

4、加强方法教学和规范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利用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课、听课和评课,互帮互学,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以研促教。

6、要关注各地高考信息,随时了解最新动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7、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多沟通,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成。

8、加强督查的力度,狠抓教学的过程管理,课内课外的训练要充足扎实,要定期督促,单元测验、讲评和订正要严格把关,落实到位,提高教学的绩效。

9、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试卷中也占有比较大的份量。在实验、复习中依托课本,认真复习好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分力学、电磁学两部分做一做,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变形实验,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注重实验的拓展和迁移。( 出自 WWw.ZUOwEnBa.net )

七、复习模式

针对高考所有考点进行第一轮复习,做到

1.每堂课都应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达到精讲多思、重点突出、强弱得当。

2.做到6讲6不讲,即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够弄会的不讲、与高考内容无关的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

3.留下足够的时间回顾总结,授课时间最多35分钟,剩余5分钟给学生讨论、归纳,回顾所讲过的内容。

八、复习安排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又开始了,本人继续在市局“平衡发展,重视全体”,“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指导思想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自己上学期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

二、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三、情况分析

本人所教的九年级6、7、8三个班中,6班、7班的基础比较差,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弱,8班的基础整体很好,已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灵活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

主要是以复习为主,系统地复习初二、初三的物理知识。

五、工作措施:

1.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15节以上。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2.25-3.2复习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25日正式上课

第二周3.3-3.9复习欧姆定律、电功率

第三周3.10-3.16复习声现象、物态变化

第四周3.17-3.23复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周3.24-3.30初三模拟测试(一)4日(五)清明

第六周3.31-4.6复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七周4.7-4.13复习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

第八周4.14-4.20复习力和机械、功和机械能

第九周4.21-4.27复习压强和浮力、热和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周4.28-5.4初三模拟测试(二)5.1放假三天

第十一周5.5-5.11复习光学

第十二周5.12-5.18复习力学

第十三周5.19-5.25复习电学

第十四周5.26-6.1综合复习

第十五周6.2-6.6初三模拟测试(三)

第十六周6.9-6.15模拟测试讲评分析

第十七周6.16-6.22 21、22日中考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3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为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经备课组老师讨论决定,仍将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为主。计划(初稿)如下

一、时间按排:

20xx年3月初至20xx年4月中旬(具体安排另附表)

二、内容安排:

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专题:动量和能量;

第三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四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

第五专题:物理学科内的综合;

第六专题: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

第七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第八专题: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第九专题: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

三、其它问题:

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概括起来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在高考中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2、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词语的理解。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②隐含条件的挖掘。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0”(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③排除干扰因素。

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

在20xx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明显增大了主、客观题的比例,由20xx年的55%:45%调整为60%:40%,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

④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有些同学在解答时,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公式罗列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 ,而应用向心力公式: ;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时的速度V写成 ,而不是由机械能守恒: ;下落的时间t用 ,而不是用运动规律: 这一原始式等等。

三是方程要完备,不要漏方程,如在电磁感应中电流未知时求安培力,应先把电路的感应电动势求出,即: ,同时利用 求出电流I,而不能直接只写安培力公式F=BIL。

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如上例中不要写成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因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如“ 、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④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⑤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3、在模拟训练中告诉学生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在后阶段中的模拟题练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三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

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对第二类题:要作为重点对象,做到“坚决不放过”,正如阿杜所唱“坚持到底”,因为只要你“跳一跳,树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标。而且也说明这一方面对你来说是薄弱环节,因此要下狠功夫,绝不能含糊。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

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对于第三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

4、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

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

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一定能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4

一根据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和和教学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

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3课时(未计入可安排的选修课一课时)计算,共51课时。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

第一章 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6课时

第二章 直线运动 9课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6课时

第四章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6课时

期复习与练习

第五章 物体的平衡 4课时

第六章 圆周运动 6课时

第七章 万有引力 6课时

第八章 功 动能定理 5课时

学生实验 7课时

期末复习与练习

三、几点说明: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四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三、主要教研活动

本年级教研活动的重点是对新大纲的学习和落实,特别是最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和刚开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师更要加强研究。全体的教材教法分析与介绍,一般每月一次,对新高一教师则准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经验介绍、研究课等。具体活动安排见每月的《进修活动日程安排表》。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5

一、切实推进物理课程改革

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参与竞争包括国际竞争的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2、展示优秀课,推广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由二大部分组成,一是科学探究,二是科学内容。而科学探究则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之一,这在我国科学教育史上是从来也没有过的。显然,原先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物理教学。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学期里将在前二年介绍并推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请在第五届百节好课的评比活动中夺冠的老师开课进行展示,大力推广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争取使每一位物理教师都了解这一模式,都能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一模式。

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标准才能得以落实。否则,必然是旧瓶装新酒,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3、落实物理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必须至少进行一次物理实践活动,高中教学大纲也规定每学期要搞一次课题研究活动,而且,中考、高考的命题也越来越重视实践题。为了检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为了展示一下我市前一阶段这方面工作的成绩,本学期将进行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争取掀起一个实践活动的高潮。

二、指导思想

教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xx大的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为了认真落实xx大的精神,本学期里,物理学科将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工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想:

三、狠抓毕业班教学

教育的地位在新的世纪里不仅得到了巩固,而且还有了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所以对毕业班教学的研究不能弱化。**年的高考物理,又将实行间断了二年的单科考试,而且各高校的选科方案也已公布,物理学科成了绝大多数高校绝大多数专业的选考学科。这对物理学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研究考试的趋势,并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措施,把握高考动态,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四、搞好师资培养

优秀、整齐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学期里还要配合学校搞好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在期中分初、高中开展一些集体备课和开课研讨活动,让他们能够尽快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去年百节好课评比的基础上,让好课获得者开课亮相,一方面展示他们的教学风采,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最后还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要督促并帮助他们总结教学实践,宣传他们的成功的教学经验,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和争取机会,使少数特别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尽快地成为名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上好课,而且还要善于进行教学科研。也就是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为了促进物理学科的教科研工作,本学期将进行论文及教案评比。教学离不开研究,研究更离不开教学,只有把教学与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研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物理教师上腾飞的翅膀。

五、搞好教研组建设

1.教研组活动是搞好学科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保证。也是培养师资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组在期初一定要制订一个学期活动的规划。活动要经常化,要保证至少二星期1次,每次2课时以上。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使复习备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素质提高,应考自如,做到:

(1)帮助学生构建并形成知识和能力网络体系;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现状

(一)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快、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2、学生的迁移能力缺乏,灵活地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解题的规范性较差,学生还没有建立规范解题意识,或者说平时的要求松了点。

4、对实验重视程度不高,基本技能过关率不高,实验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5、女生畏惧物理的心理严重。遇到计算题不认真分析、不结合平常所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选择题解答往往落入圈套而错选,实验题在没有搞清原理的情况下去解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因而我们需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探求物理规律,解题方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二)教情分析

我校高三物理复习教师做到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记忆,查补知识缺漏的能力。

复习采用单元结构教学法,并初步构建了“单元结构复习”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单元→梳理→辨析→运用→深化

在导入复习课内容后,通过梳理建立单元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运用,进而达到深化提高,梳理是单元结构复习的重要环节,辨析是在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的再加工,而通过运用和深化,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深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好,不能将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复习目标

第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精确、完备”地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构建所有高中阶段的物理模型,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从而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物理问题。

加强“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复习,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滚动复习达到“查漏补缺”、“整体把握”、“能力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教育让全体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德育的渗透,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

在xx区教研室以及xx市教科院组织的各次统一考试中,各批次有效分上线人数超额完成目标数,特别是一批上线人数达到目标数的200~300%,高考成绩更上档次。

四、教学标高

1、实验班标高

总的原则是:在最主干的力,电及力、电综合上适当地“深挖”一点,但范围应控制在中等生以上,就日常教学而言,应避免“三高”:高起点、高难度,高密度,应摒弃“三做”:陈题死做,活题呆做,难题大做;提倡“三解”:陈题新解、难题精解、活题巧解。

2、重点班标高

立足基础,着眼能力,做好选择题,实验题和高考第一个解答题的训练,精讲精练。

3、普通班标高

立足基础,知道知识的联系。做好单选题,多选题选好确定的选项。做好实验题,尽量做好这个3—5选修题。

五、看高考试题,明确高考方向

我省201x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第四年,在试题中逐步地加大了估算、应用和读图等类型的试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训练这些能力,教师在复习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同学们的熟悉的物理模型的能力,之后在简化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同时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不寻求热点,很多经典模型在考试中出现,但对思维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通过对高考物理试卷的评价,特别是对高考物理试卷的分数结构、内存结构、难度、区分度等进行量化评价和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质性,总体说来,试题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考查。在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的同时,通过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巧设问题情景,回归经典模型,降低试题难度。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实验等五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新课程的引领作用。在不同题型设置中体现不同要求。

总之这套理综试卷物理题特点: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六、复习要求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2、认真学习和理解考纲,仔细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准确把握知识标高,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坡度。

3、钻研教材,狠抓常规教学,落实好备、教、批、辅、改、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

4、加强方法教学和规范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利用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课、听课和评课,互帮互学,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以研促教。

6、要关注各地高考信息,随时了解最新动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7、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多沟通,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成。

8、加强督查的力度,狠抓教学的过程管理,课内课外的训练要充足扎实,要定期督促,单元测验、讲评和订正要严格把关,落实到位,提高教学的绩效。

9、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试卷中也占有比较大的份量。在实验、复习中依托课本,认真复习好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分力学、电磁学两部分做一做,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变形实验,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注重实验的拓展和迁移。

七、复习模式

针对高考所有考点进行第一轮复习,做到

1.每堂课都应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达到精讲多思、重点突出、强弱得当。

2.做到6讲6不讲,即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够弄会的不讲、与高考内容无关的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

3.留下足够的时间回顾总结,授课时间最多35分钟,剩余5分钟给学生讨论、归纳,回顾所讲过的内容。

八、复习安排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7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教三个班,初三六班59人,初三九班50人,初三十班53人,总的特点来讲,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有差别,由于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种执着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从上学期的期末物理成绩来看,这三个班的成绩较好,在年级中处于上游水平,这就决定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同时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理想,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二、教学内容分析

①重点难点:内能和比热容 ②各章节特点: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③总复习中要使学生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在对速度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这一物理概念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功率、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举一反三,即要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书越读越薄(概括整理、总结)──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三、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初三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注意三维目标的教育

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 “类比”、“模型”等。

3.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5. 学困转化与个别辅导

针对个别同学的学习情况,吸取上学期对赵鹏程同学转化的经验和教训,加强课后辅导,通过个别谈话,寻求针对学困生更好的恰当的学习方法,使之在学习成绩上又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注意巩固已经转化的同学,教学活动中更对的关心、关注他们,努力做到作业面批,检测后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四、教研工作

1.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取长补短,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3. 及时上传教案、习题、课后反思等业务内容。

4.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争取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

总之,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这些只是我的本学期的计划,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尽力,做出好成绩!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8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为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经备课组老师讨论决定,仍将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为主。计划(初稿)如下

一、时间按排:

20xx年3月初至20xx年4月中旬(具体安排另附表)

二、内容安排:

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专题:动量和能量;

第三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四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

第五专题:物理学科内的综合;

第六专题: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

第七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第八专题: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第九专题: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

三、其它问题:

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概括起来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在高考中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2、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词语的理解。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②隐含条件的挖掘。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0”(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③排除干扰因素。

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

在20xx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明显增大了主、客观题的比例,由20xx年的55%:45%调整为60%:40%,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

④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有些同学在解答时,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公式罗列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 ,而应用向心力公式: ;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时的速度V写成 ,而不是由机械能守恒: ;下落的时间t用 ,而不是用运动规律: 这一原始式等等。

三是方程要完备,不要漏方程,如在电磁感应中电流未知时求安培力,应先把电路的感应电动势求出,即: ,同时利用 求出电流I,而不能直接只写安培力公式F=BIL。

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如上例中不要写成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因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如“ 、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④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⑤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3、在模拟训练中告诉学生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在后阶段中的模拟题练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三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

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对第二类题:要作为重点对象,做到“坚决不放过”,正如阿杜所唱“坚持到底”,因为只要你“跳一跳,树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标。而且也说明这一方面对你来说是薄弱环节,因此要下狠功夫,绝不能含糊。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

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对于第三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

4、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

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

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一定能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初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初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

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

注重基础。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初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中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 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初二和中考作好辅垫。

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 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 生接触到往年的中考题,拓展他们的 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 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 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 如下:单元考、 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 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 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阵地。

4、 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研究的计划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

2、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教案的整理以及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备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例子、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为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资料做出应该做的工作。

3、坚持每周与备课组成员进行一到两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4、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的课,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探讨交流,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物理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10

一、 指导思想

教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xx大的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为了认真落实xx大的精神,本学期里,物理学科将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工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想:

二、 切实推进物理课程改革

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参与竞争包括国际竞争的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2、展示优秀课,推广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由二大部分组成,一是科学探究,二是科学内容。而科学探究则包括以下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之一,这在我国科学教育史上是从来也没有过的。显然,原先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物理教学。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学期里将在前二年介绍并推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请在第五届百节好课的评比活动中夺冠的老师开课进行展示,大力推广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争取使每一位物理教师都了解这一模式,都能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一模式。

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标准才能得以落实。否则,必然是旧瓶装新酒,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3、落实物理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必须至少进行一次物理实践活动,初中教学大纲也规定每学期要搞一次课题研究活动,而且,中考、高考的命题也越来越重视实践题。为了检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为了展示一下我市前一阶段这方面工作的成绩,本学期将进行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初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争取掀起一个实践活动的高潮。

三、狠抓毕业班教学

教育的地位在新的世纪里不仅得到了巩固,而且还有了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所以对毕业班教学的研究不能弱化。中考物理,又将实行间断了二年的单科考试,而且各高校的选科方案也已公布,物理学科成了绝大多数高校绝大多数专业的选考学科。这对物理学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研究考试的趋势,并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措施,把握高考动态,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四、搞好师资培养

优秀、整齐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学期里还要配合学校搞好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在期中分初、高中开展一些集体备课和开课研讨活动,让他们能够尽快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去年百节好课评比的基础上,让好课获得者开课亮相,一方面展示他们的教学风采,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最后还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要督促并帮助他们总结教学实践,宣传他们的成功的教学经验,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和争取机会,使少数特别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尽快地成为名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上好课,而且还要善于进行教学科研。也就是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为了促进物理学科的教科研工作,本学期将进行论文及评比 。教学离不开研究,研究更离不开教学,只有把教学与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研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物理教师上腾飞的翅膀。

五、搞好教研组建设

1.教研组活动是搞好学科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保证。也是培养师资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组在期初一定要制订一个学期活动的规划。活动要经常化,要保证至少二星期1次,每次2课时以上。

2.要加强理论学习,要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和物理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内涵。特别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学习。当然,还要加强物理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近代物理的学习。对新上岗教师则要加强实验能力及解题能力的培训。

3.要加强教学实践探索。提倡集体备课,备教案,更要多备学案,备课要备怎么进行探究、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能力。上课要少讲、精讲。要启发不要灌输,因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要多让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多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老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和探索。要多互相听课。听了课以后最好当场评课。听课不评或隔了很长时间以后再评都很差。评课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一味说好话。那样的话,对开课老师没有什么帮助。要开一些具有探索性、创新意识的课。

4.要加强组内凝聚作用,提高教研组整体水平。教研组长在各方面都要起示范作用。要带头上课示范、带头搞教研。要积极培养和扶植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青年教师也要刻苦钻研,虚心请教,这样,教研组的整体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六、具体工作

1、2月,省初中物理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子课题组活动(部分学校参加)

2、3 月23日,省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3、3月,初一物理复习研讨会

4、3月27日,初中物理竞赛复评会议(吴中区,教研员参加)

5、4月10日,市重点中学备课组长会议(省昆中)

6、4月,初、高中新上岗教师集体备课及听、评课活动

7、初、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观摩活动

8、省初一物理实验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