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选调生工作札记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1

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新学期开学之际,我告别了昨日的校园,来到基层“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安徽潜山黄柏“校区”的“新生”,满怀期待与热忱走进了基层课堂。

基层“理论课”:锻炼“千里耳”的“听力”,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情真心,做知民情、察民意的“调查员”。作为选调生,我是群众眼里的“高材生”,却也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小学生”,记得刚到黄柏时,村书记耐心向“初来乍到”的我介绍村里的发展情况,村书记“滔滔不绝”的言语看似简单直接,我却犹如听“天书”,无论是农村人居整治,还是弱势群体保障,又或是教育医疗就业等情况,我都是一问三不知——不清楚、不知道、不了解,面对村书记布置给我的第一个村情村史调查任务,更是无从下手。在“自学”无果陷入深深迷茫后,村书记及时为我指明了方向——群众是基层“大学”最“渊博”的“老师”。于是,我以此开始了在黄柏山间田野“教室”里的第一节“课”,“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的工作开展逐渐得心应手。在今后工作中涉及群众利益的大小事,我都始终不忘向基层“大学课堂”的“讲师教授”们请教,“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挖掘“弦外之音”,不断练就“听”的功夫,与村民“交朋友”“结亲戚”,听群众最真切的声音、摸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在聊家常、掏心窝的时候找不足、验成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基层“体育课”:修炼“铁脚掌”的“耐力”,坚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信念,做解难题、化民忧的“服务员”。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选调生不仅要涵养清朗“书生气”,更要厚植清新“泥土香”,要“心到”基层,也要“身入”基层。刚开启驻村生活的我,是群众眼里整天坐在办公室“高冷”的“那个新来领导”,如今整日“混迹”于村头村尾的我,是王大爷、李阿姨、陈奶奶口中“亲切”的“咱村小占”。“小占呐,这个医保手机缴费怎么操作的,我又忘了,你再教我一次好不好哇?”“小占,上次村里大会书记说的帮扶政策你能不能再给我解释一遍?”“小占我这老年机又打不通电话了,你快来帮我看看!”……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经常走门串户、广泛穿梭田间地头、游走阡陌巷道,将群众之事铭记于心、落实于行,才能不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压箱底”,才能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基层“实践课”:锤炼“铁肩膀”的“韧力”,涵养“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奋进担当,做谋发展、促振兴的“领航员”。“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乡村产业发展、土地规划、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民生大小事等皆有涉及,在基层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历练,能帮助我们选调生更加深刻理解地域民情,明确发展短板,找到发展优势,结合村情找准纾困解难、兴村富民的路子。回想我从初来村里时什么都“不敢干、不会干”,到现在逐渐变成“我想干、我要干、我能干”,我深知作为选调生更要勇于挑“重担子”、接“烫山芋”、啃“硬骨头”,把基层当做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而绝不能视为躺平内卷的藏身处,不断增强“事事关心”的责任感,秉持“造福一方”的使命感,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努力成为一名懂农业、知农村、护农民的新时代“爱农人”。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黄柏村,我找到了我的“梁家河”,也在这里上了“人生第一课”,今后也会在这里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劲头上好基层“大学”的每一节“课”,答好每一份“试题”,在一次次“赶考”路上奋力绘出青春底色、点亮人生征途、奔赴时代使命。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2

捧一束光影投放于我的选调幕布上,时间与秋意交织,炙热的夏天奔向远方,收获的秋天阔步前来,从村党群服务中心迈向田野民家,我的选调生活晃眼已走过一月时光,前路漫漫亦灿灿,青年求索正当时!党和国家将选调生们的青春理想与学知行合一相结合、将选调生们的职业规划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将选调生们的赤子之心与时代责任相结合,引领着一代代、一批批的选调生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新时代的选调生们生逢盛世,共享机遇,肩负使命,应该在这有可为的新时代皆有所为!出自 wwW.zuoWEnBA.nEt

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常修品行之德。“行动从思想中来”,我们要自觉树牢“高山上的小草”精神,既要永葆“高山仰止”的敬畏之心,还要学会小草“安之若素”的奉献精神。要始终保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优良作风、要坚决杜绝“佛系,躺平”的不良心态、要笃定践行“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信仰使命,汲取初心力量,深化责任担当!在这一个月的选调生活中,我感受到身边的领导、同事们,他们的“为民词典”里从来没有辛苦二字,因为这不仅是工作职责,更是对群众承诺的初心使命,要让成熟的稻穗为农田绘上厚实的“金色地图”。

要不断强化作风纪律,常思自省之行。赤子热忱却又阅历尚浅的我和我们正是初入基层的“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青年应有鸿鹄志,自有守心护航人,这一路前行的途中会有组织的耐心浇灌、悉心呵护和苦心栽培,同时也会有“迷雾森林”的诱惑,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思想底线失衡。“要严守规矩、不逾底线”,我们既要清楚政治红线,还要知道纪律底线。要拧紧思想上的阀门,要有“踩刹车”的意识和动作,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历风雨、学本领、长才干,避免堕入“万丈深渊”。

要不断筑牢担当意识,常怀为民之心。风华正茂恰当时,风雨兼程践初心。天地转,光阴迫,建党时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时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时的翻天覆地交织在一起跨过千山万水,岁月流转间始终不变的是每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在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每一步都铭记着一代又一代先辈们的前赴后继!浇筑着鲜血,点缀着鲜花,先驱者们已经将历史镌刻,红色基因融于中华血脉,新时代的选调生们要筑基培根,追寻着红色脚印,深入基层,扎根于这片深情的土地!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推动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更畅通的民意渠道来牢固和村民之间的纽带,保证村里各项工作都能够听到来自村民的声音,更好地保障村民权益,与村民同心同向。

忆往昔峥嵘岁月,于今朝不忘初心,愿未来稳步迈进。站在新时代的新节点,在“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中擦亮青春韶华底色,在“百折不挠,百炼成钢”中点燃理想信念火焰,在“我将无我,不负时代”中践行伟大复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扎根基层的岁月中结出美好的果实!我期待着、盼望着,坚持走在成长路上,在奋斗中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3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明代著名心学家王阳明《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中的词句,意为战胜山中贼寇容易,战胜心中杂念很难,告诫弟子们要时刻反身自省和自律自控。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杂的工作,焦虑情绪往往是心中最容易生出的第一个“贼”。作为基层选调生应在“破心中贼”上多下功夫,“静坐内观,明心见性”,学会“坐中静”,用坚定信心、坚强决心、坚守恒心去战胜“焦虑之贼”。

在宿舍“坐一坐”,用“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定信心战胜“环境焦虑”。来到镇上的第一天,组织委员反复告诉我:“宿舍的条件比较差,你克服一下,如果不在镇上住,出去租房子也可以。”虽然走进宿舍时我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心头一震”。我的宿舍在老年大学楼下,是用隔板隔开的“双人间”,房间被杂物堆满,只有一张木床可以“留为己用”,而卫生间的门需要用门把上的两根“黑绳”系在门框上的螺丝钉上才能勉强“关上”。父母帮我收拾完房间后也不免感叹一句:“这环境确实有点差了!”他们回时正是午觉时分,我便独自在房间静静坐着,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床上,耳边是楼上的“老年学生”们略微跑调的戏曲,想着这里即将成为我未来几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不由得环顾四周,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心中反倒愈发宁静。我想基层选调生应始终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艰苦的环境中要学会“自讨苦吃”,磨练为人民服务的意志,培养为人民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将每一分环境的“苦”变成进步的“甜”,战胜“环境焦虑”。

在工位“坐一坐”,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坚强决心战胜“能力焦虑”。基层像是“快速反应部队”,任何工作都讲究一个“快”字。到村任职的当天上午,我就被安排在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中间位置,上岗速度“极快”;下午,村里网格员来喊我:小汪,走,带你下村,入户速度“极快”;下班前,书记刚在工作群里发医保催缴的通知,转眼间就剩我一个还没“收到”,回复速度“极快”。第一天上班的我,被“极快”的工作速度弄得有些茫然无措。下班前,我在工位上静静坐着,望着同事被文件堆满的桌子和满屏材料的电脑桌面,我明白了村里新来的“高材生”其实还是基层的“小学生”,而我需要认真上好基层的“每一课”,才能真正成为能“担大任”“干实事”的好干部。基层选调生应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和决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的殷殷嘱托,在基层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在细微处思考提升工作能力,做到“手中有技,心中不慌”,战胜“能力焦虑”。

在村民家“坐一坐”,用“路虽远,行则将至”的坚守恒心战胜“成长焦虑”。我来村里的第一天,网格员就带我来到下河东村民组的一名老党员家中,一是帮他联系自来水厂解决水管破裂问题,二是做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原本只是两件简单的日常工作,对于刚来村的我来说确是“难如登天”,老党员用我听不懂的方言讲着“急难愁盼”,我用标准的普通话向他报出“96110”,自来水厂工作人员用我叫不出名字的工具修理着“疑难杂症”,一时间三方“陷入僵局”。一名网格员看出我的窘迫,及时介入才帮我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老党员倒是热情招呼我们到他家坐下,唠起了“家长里短”的闲话,我似懂非懂的点头微笑,刚才的窘迫渐渐消失,此刻我以“潜水”的方式成功加入了他们的“群聊”。作为“外来客”,基层选调生面临着语言不通、交通不熟、饮食不习惯等多个“成长困境”,我想我们应有“有志者,事竟成”的底气和恒心,牢记选择基层的初心使命,主动走近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主动走进千家万户倾听村民的真实心声,用“铁脚掌”丈量基层大地,战胜“成长焦虑”。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基层选调生应经常“内求于心”,正确认识心中的“焦虑之贼”,通过“坐中静”的方式在工作中思考,在反思中沉淀,不断提升和改善应对复杂环境和工作的能力和心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4

通过在基层驻村锻炼的两年选调时光,我对基层调研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选调生在基层搞调查研究,既是检验选调生投身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基本答卷”,又是选调生了解基层群众需求、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必修课程”。作为选调生,我们要充分认识调研是什么,也要知道怎么去调研,更要从调研中了解基层形势、提升基层认识、捕获基层新知、呈献基层良策。

走好“稳扎稳打”步,规避“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选调生在基层做好村情调研和国情调研这两项工作,既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速成文章的“浅论”,而是要保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行军”状态,切不可急功近利,贪图“一时之利”。要通过这两项调研,深刻感悟村情民意、文明乡风的召唤,感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进程,感悟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氛围。基层往往因为情况内容复杂、产业短板不一、群众意愿多样等因素,让缺乏工作经验的基层年轻干部不知所措、行滞不前。选调生作为基层年轻干部的青年代表,在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时,要真正沉下心、静下气,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把基层发展调研的选调生足迹遍布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把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求、所想所感“调”上来,让调研成果真正服务基层、服务乡村。

扎根“向下蹲苗”步,警惕“浮于表面”的浅层文章。古语有言:“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得枝荣。”做好基层调研,不能简单整形式、搞样子、走过场,不能只是浮于调研表面,不注重内部深层。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任职县委书记时,花费3年时间调研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同时强调了调查研究要“着眼于基层,着眼于实际”“实实在在地调查研究一番”等重要调研语录。今年以来,全党上下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各地均在结合业务发展实际、基层需求实际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决策方案。长期实践证明,调查研究要重视调研实际,而不能是只重视调研痕迹,没有依托实际的调研也必然产生不了对应的成效。我们在基层开展调研时,只有向下扎好根、蹲好苗,立足乡村产业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实际,才能打好基础、夯实底子。

常思“开拓创新”步,摒弃“恪守陈规”的守旧思想。诗人赵翼在《论诗》写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诚然,开拓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事物演变提升的新生活力。在基层开展调研,既是为了让基层发展与时俱进,又是为了给基层注入新的活力。基层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青年干部给基层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以新的血液给基层发展“换血”升级,让基层能够有新态度、新想法和新做法。只有基层的“思路”活了,发展的路径才能“活”起来;“思路”不活,总是恪守陈规、循规蹈矩,就会导致基层发展停滞难行,甚至是走历史退路,对常态发展极为不利。开展基层调研要坚持守正创新、敢于开拓,要将阻碍基层发展的影响因素调研出来,将其创造性转化为适宜村居发展提升的助推剂和粘合剂。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5

近日与同门师弟交流期间,发现其笔名为“九思”,于是细究之下方知“九思”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其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具体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在基层工作中做到“九思”,既要上接政策,紧跟时代走势,又要下接地气,促进个人成长。

良方一:视思明,听思聪,言思忠,攻克基层成长“能力关”。此三思主要讲“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真伪,不能够含混”“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常听基层干部中的前辈说,选调生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到基层参加工作尤其会出现“行为关”难以攻克的情况,以致工作不能顺畅开展。这一剂“看、听、说”的良方,非常适合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看”,既要认真仔细看待问题的本质,又要认真踏实看待学习前辈的行为,成功掌握事情精髓要义;要善于在工作中“听”,多听影响事情本质实质的因素、方面,多听前辈、同事的意见建议,下足听的功夫,让耳朵时刻竖起来;要善于在工作中“说”,多去表达且善于表达,语言要诚恳,不能搞言不随心、虚假胡说那一套,思路也要清晰,自身的观点深刻有力、表达层层深入。

良方二:色思温,貌思恭,事思敬,攻克基层成长“行为关”。此三思主要讲“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这一剂良方可以适用于我们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工作态度来说,我们要杜绝懈怠、懒惰的情绪行为,坚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并且融入工作中。基层处于面对群众的最一线,我们在开展群众工作时,要主动“弯”下身子,聆听群众的想法和意见,不能颐指气使,给群众摆脸色、存傲气。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也要求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甘当基层的“小学生”,把群众当老师,多请教、多学习、多领悟,这样才能在基层这个大课堂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用好知识。

良方三: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攻克基层成长“思辨关”。此三思主要讲“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这一剂良方可以说基层成长的“高级秘诀”,对个人长期的成长极为重要。纵观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现在有种说法叫做“小油条”。我们到了基层,应该给自己认真“去去油”,把那种油腔滑调、敷衍了事的性格过滤掉。在基层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疑惑事、麻烦事,我们不能得过且过,用一种“还行、差不多”的态度去应对,要多想办法求教,深度挖掘为什么这样、应该怎么样。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怀有一颗平常心,不能意气用事,遇事要冷静、处置要得当;永葆一颗廉洁心,不该碰的不能碰,不该拿的不能拿,把“见得思义”作为一生的价值信条。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6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关键点,战斗在基层的选调生永远走在“赶考”路上。走一走田间的小路,摸一摸沧桑的老屋,听一听乡亲的故事,看一看丰收的喜悦,不觉间已是一年多的光景,我也从一位“青葱少年”成长为村民信赖的“村支书助理”,回望一年“胜景”,最难忘的是我与我的“周旋”。

初到基层,“我就是我”,仍带书卷气,曾不事农桑。走出“校门”来到基层,我是学校的“毕业生”,也是基层的“一年级新生”,摆在我面前的有“三道关”——方言关、思想关、信任关。巧用“录音机”,速通“方言关”,用录音机录下村民的对话,反复听、切片学、抓用词,迅速听懂本地方言,打通与村民沟通的渠道;求师“老前辈”,勇克“思想关”,在走访了村内几位“老革命”“老党员”,听他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之后,我逐渐克服了对农村艰苦条件的畏惧,打破了心中的“思想障碍”;敢冲“第一线”,力过“信任关”,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冲在为群众服务的“第一线”,“小事”着手、不躲“大事”,让我逐渐取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信任。

来到基层,“我不是我”,但问农家事,躬身在陇亩。突破“三道关”的阻遏,我终于“来到”了基层,沉下了“身子”,放下了“架子”,融进了村子,走进农户“唠家常”,行遍田间“问农事”。但我对自己产生了疑问——我能为这个村子带来什么?作为选调生,做好村级日常工作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村庄带来“不一样的烟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扎到基层,“我还是我”,一心做调研,全力促振兴。在熟悉村庄情况的基础上,我展开了全面的村情调研和产业发展专项调研,党建为引领、发展为关键、文化铸民魂,我重点从这三个方面为推进乡村振兴献计谋策。抓党建、促振兴,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子”,创新党员教育“新模式”,成就村党支部“新面貌”;搞产业、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新跨越”,实现农业机械化“新突破”,促进全村产业“新发展”;聚人心、铸民魂,实现文化惠民“新途径”,寻找文明宣传“新载体”,成就文明乡村“新格局”。

体悟基层,“我将无我”,寸心察民意,拳拳报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将无我”就是心中装着每一个人,“不负人民”就是要造福每一个人。选调之路已走过一年多的光景,“回首向来萧瑟处”,亦有风雨亦有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在把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做好的同时,也要把为未来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做实,乘“中国梦”之长风破“乡村振兴”万里浪,再回望时方能“轻舟已过万重山”。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7

寒窗苦读十九载,毕业时我很幸运能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选调生,在选调单位工作一年后,褪去“学生气”,练就“成熟心”。去年九月,正是秋风送爽之际,我来到黔西市绿化乡马坎村,开启期待已久的基层历练之旅。对于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我而言,农村的生活并不陌生,驻村会更有底气。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就过了一年,回想驻村的日子,身心得到磨砺,初心也愈加坚定,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收获了群众的真心。

听民声,知民意,用脚步丈量土地,奏出联系群众的“开场曲”。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作为基层选调生,我清楚认识到应走实地、探实情,与群众保持联系,做好穿针引线人。到村后,我迫不及待了解村的基本情况,根据现有资料整理遍访台账,并将村里近期需要宣传的政策烂熟于心。做好准备工作后,我便在责任区干部的带领下开始挨家挨户的走访,或是在农户家,或是在田地,用眼睛看居住环境,用耳朵听群众心声,用嘴巴传递政策,经过半年的努力,便把全村598户2203人的底数大致摸清,每家的显著特征也都记录在备注栏里。走访宣传不仅能收集村情民情,还能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这个过程也让我明白,基层干部要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多沾泥土气,群众才会接纳你、认可你。

解民忧,办实事,用行动温暖民心,奏好服务群众的“主题曲”。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到基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提醒自己“群众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村里的老人在为春耕犯愁时,我便利用驻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购买农机,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在遇见腿脚不便的独居老人想要上街看病时,我便与同事一起送药上门;在得知需要村干部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采集核酸时,我便毅然决然穿上防护服、化身志愿者;在看见学生假期沉迷游戏、作业无人辅导时,我便化身老师送教上门。身体力行后才有感悟,群众的许多烦心事、揪心事并非难事,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就能帮助他们化解“急难愁盼”,于点滴的小事中温暖民心。

纾民困,促发展,用责任诠释担当,奏准关心群众的“交响曲”。乡村要振兴,产业得先行,选调生到村要切实履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帮助群众增收致富、鼓足“钱袋子”。驻村后,我积极发挥自己市场营销专业的优势,帮助合作社销售菜籽油、羊肚菌,帮助农户销售蜂蜜累计2万多元。还记得村里的蜂蜜养殖大户是个退役军人,生产的蜂蜜天然纯正但售不出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驻村队员多次讨论,积极寻求销路,帮助其争取展销机会,看到村民收入增加笑脸盈盈,那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关心群众要细致入微、投其所需,立足实际,勇于实践,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

驻村一年的磨砺,让我深切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到基层一线工作的意义,农村这片广阔的沃土,是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天地。“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广大青年干部要扎根农村,苦干实干,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不断锻造和打磨自己,努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铺就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绽放绚烂之花。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8

从酷暑到深秋,我加入基层工作队伍中已三月有余。工作前也曾妄自认为自己的学识应对基层工作可以游刃有余,但是到基层后才发现,许多现实问题让我真切感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回首来路,艰难亦欢喜;奔赴基层,初心之所向。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既要让“身”入基层,更要让“心”入基层,打开基层的大门,开启新的征程。

初成长:领会“开门”,能“脱稚气”。总有人说“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下不来的高台和脱不去的长衫”。我们选调生加入基层队伍中,面临的第一扇“门”就是“转变”。我们要迅速从“校门”“家门”走进“工作大门”,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也要从学校的学生、父母的宝贝角色中抽离出来,以“向新向阳向基层”的使命担当,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与使命。我们要找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定位,脱去学生身上的稚气,爱上脚下的泥土气,沉下心来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地从田间地头干起,从基础工作做起。

继成长:学会“敲门”,能“增底气”。如果说上级工作是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那么基层工作就是需要精雕细琢的“工笔画”,更需要大智慧。“不耻下问”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二扇门。选调生有较好的学历背景和一定的专业能力,这是我们的底气,但绝不能成为傲气。进入工作岗位后,我们应当主动摘掉学历的“帽子”,敢于多向单位前辈请教问题,积累经验;敢于多和村民百姓交谈取经,学习技能;刚从校门出来,我们还是要保留求知的勇气和好奇,多问多学多看,认真汲取前辈干部的扎实工作经验及工作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再成长:勤于“出门”,能“接地气”。看着前辈们的“民情地图”走访记录,估计他们对村里人都像家里人一样熟悉了吧;看着他们看到村民有困难时,脸上的焦急神情仿佛是自己身处其中一样。我们面对的第三扇“门”就是要迈出“办公室的门”。做基层工作,绝对不能纸上谈兵,虽然我加入基层工作队伍时间还很短,但是从第一周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到第二周每天跟着前辈们到田间地头,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终于成了活生生的例子在我面前。这一季,我从“一问三不知”到现在能给乡亲们“讲政策”,从到村里受到大家陌生的眼神到现在能在乡亲们家门口谈家常。想要融入群众,就一定要多“出门”,只有“出门”,才能真切了解到这一方土地;只有“了解”,才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

基层是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我们要珍惜能够在基层的宝贵时光,让自己的身心全部融入基层,深入基层。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仅需要磨砺锋芒的“出剑人”,更需要照亮希望的“引路人”。我们选调生一定要带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勇担时代重任,做乡村“新”人,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9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组织部门要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环节上升级加力,努力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拓宽“来”的渠道,让源头储备“更优一层”。着眼干部队伍建设长远发展和实际需要,统筹编制和岗位资源,通过选调、考录、转任等方式,为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定期对干部队伍年龄、专业、性别等结构进行分类分析研判,结合发展实际,制定年轻干部队伍发展长期规划。积极拓宽人才进入渠道,拓宽村干部的晋升渠道,加大从村干部队伍直接考录的力度,同时对是大学生担任过村干部的参加招考进行加分,来提高村干部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资源储备机制,坚持把发现识别干部功夫下在平时,注重从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抗震救灾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及时建档入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补充,源源不断储备优秀年轻干部,不断盘活年轻干部“源头活水”。

探索“质”的变化,让素质锻炼“更深一层”。加强思想淬炼,分类分层举办了年轻干部培训班,以理论教育和党性锤炼为重点,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年轻干部的必修课,探索“沉浸式”党课新模式,编排情景党课、组织去红色基地锤炼党性,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内容,采取集中授课、实地观摩、分组研讨等形式,锤炼年轻干部政治品格,提升年轻干部专业能力。加强专业素质提升,组织年轻干部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围绕乡村振兴、抗震救灾等重点工作和一线岗位,选派年轻干部、选调生到村任职或担任驻村工作队员,让年轻干部到基层解难题,在一线经风雨,于实践中炼真金。

加大“管”的力度,让监督管理“更严一层”。聚焦一线领域考察识别干部,围绕政治素质档案建设工作,收集年轻干部奖、考、信等相关资料,健全完善年轻干部综合素质评价,精准绘制年轻干部“个人像”。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推行出入库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日常考核、蹲点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跟踪考察年轻干部成长锻炼情况,做到有进有出,提高储备质量,确保底数清楚、信息准确、参考有效。加强年轻干部管理,组织领导干部与到村任职选调生建立传帮带机制,从严落实定期谈心谈话、定期工作例会、四方联评等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到村任职经费使用计划,明确服务群众领办事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突出“位”的激励,让选拔任用“更实一层”。坚持事业为上,用其所长,聚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事,结合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突出需求导向,及时补充专业年轻干部到领导岗位上,大力选拔使用熟悉业务工作、群众基础好的年轻干部。突出担当作为、用当其位,坚持赛场选“马”,对经受住考验、经历过风浪,政治素质好、能力素质突出的年轻干部,及时提拔使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着重加强乡镇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的轮岗交流、挂职历练,激活年轻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注重日常推荐、用当其时,坚持年轻干部优先推荐、优先使用的原则,保持年轻干部选拔使用一定比例,有的放矢地提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让更多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金秋十月,回首往昔,我的两年驻村生涯已经过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在烈日下“蹲苗强干”,从“高材生”到“田秀才”的变化,从“生力军”到“顶梁柱”的成长,凝聚着我在基层“顶岗淬火”的汗与泪。一路走来,我对驻村工作最深刻的感悟,便是“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不要有“撇责推脱”的“技巧”,当全是奋发作为的“激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和国家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将“三农”工作的担子压在了我们肩上,是对我们广大选调生的信任,更是对我们广大选调生的期盼。最硬的骨头总有人来啃,最烫的山芋总有人来接,为什么不能是我们选调生呢?广大选调生切不能“撇则推脱踢皮球”,在驻村期间当“记者”、当“看客”,要永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激情,主动前往纠纷调解、信访维稳、政策宣传、项目施工一线,以“铁肩膀”“硬脊梁”扛起责任,用“敢字打头”的拼搏姿态,推动各项重大工作落地落实,让“攻坚队”成为我们选调生的又一“代名词”。

不要有“搜章摘句”的“技巧”,当全是躬身实践的“热情”。开展国情调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基层“难点痛点堵点”,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若只是在“数据报告”构建的“信息茧房”中“搜章摘句”,选自己“想要的”,看自己“想看的”,便偏离了国情调研的根本目的,“拼凑”的调研报告也没有多少“以研资政”的“实用价值”。俗话说,“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广大选调生要想“采好药”“钓大鱼”,就必须保持躬身实践的“热情”,“多入深山”“常临深池”,走进农家村舍,走到田坎井边,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同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以“赤诚真心”换取群众信任,在“聊八卦”中聊出“真实想法”,在“找话题”中找到“难处所在”,透过现象看本质,于“柴米油盐”里挖掘出带“烟火气”的“一手资料”,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掌握群众所想,让国情调研成为纾困解难的“指南针”。

不要有“阿谀奉承”的“技巧”,当全是为民办事的“真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评价一个选调生最直观的“指标”,不是这个选调生多会“说好话”、多会“写报告”,而是能不能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好务”、能不能认认真真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广大选调生要少一些“嘴上功夫”,力戒“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技巧,用行动回答群众的“问题”,用实干解决群众的“担忧”,当好百姓遇到困难“首先会想起的人”,让自己的号码存入每一位村民的“电话簿里”,使自己的脚印留在每一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驻村工作是“将心比心”的过程,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不会拿你当外人,要带着真情为民服务,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困、干群众所需、办群众所急,将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来办,将“大事”当“要事”来办,以实干之姿做好“万家灯火”的“守望者”,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最有情怀”的事业。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1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0月24日,霜降如约而至,此时人们常通过吃柿子、煲汤等方式防秋燥、防秋郁、防秋寒。作为选调生,切勿让寒气伤身,当及时调整状态,从“霜降三防”中汲取营养与智慧,滋养“选调初心”。

防秋燥,盛一碗“秋梨汤”,滋养“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廉洁初心”。天气由热转凉,身体容易滋生“燥热之气”,而秋梨爽脆多汁,清甜滋润,有润燥、清热之效。选调生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初入职场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难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甚至越“红线”、踩“雷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幕式上要求广大青年干部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选调生在工作中遇到急事难事时,不妨来一碗“秋梨汤”润燥静心,在自警自省中滋养“廉洁初心”,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规范言行举止、坚定政治立场,不被金钱所迷惑,不被名利所困扰,画好自律“警戒线”、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

防秋郁,煲一碗“鲜百合”,滋养“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初心”。晚秋凄风惨雨、草枯叶落,容易引起人的忧思,情绪相应消极抑郁,缺乏干事闯劲,而“鲜百合”炖汤有助于润肺止咳、安心定神。选调生不妨来一碗“鲜百合”,在朝气昂扬中滋养“奋斗初心”,在奋进中勇挑重任、真抓实干,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增强“想干事”的思想自觉,将“选调生”的平台作为干事创业的舞台,将“选调生”的身份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具体行动。要锤炼“能干事”的本领,努力增强“八大本领”、提高“七种能力”,以能干事的本领扛起干事创业的“硬担子”。要追求“干成事”的目标,从做小事开始,做到事事有回应、有着落;从担大事开始,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在摸爬滚打、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

防秋寒,尝一颗“红心柿”,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吃柿子,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强筋健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选调生不妨来一颗“红心柿”,胸怀一腔为民热血,出于真情、发于内心,以实际行动暖身“防秋寒”,多到“田间地头”走走,多在历练中“活血通络”,多晒实践的“太阳”,多接鲜活的“地气”。“民之所忧,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选调生要站稳人民立场、涵养为民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放在心头,把人民群众的困难紧紧抓在手里,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干劲和决心办好、办实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选调生工作札记 篇12

2023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驻村选调生,得知考上的那一刻,心情是无法言喻的激动,但喜悦之后更多的是茫然。因为我即将去到的地方是陌生的,一切都仿佛离我那么遥远,又与我有着深深的羁绊。那一刻我发现,我已不再是少年。作为进入驻村工作的“菜鸟”,我面临两个困境:一是身份的转变,从学生转变到驻村选调生,这是一种社会角色的重要转变,所处环境从学校转为职场,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不安全感笼罩着全身。二是能力的不足,刚进入职场,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所有都要重新学习,这种不足不光是业务能力的匮乏,更多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乏力,使得我深感自身不足。于我之幸事,领导和同事们的关照和暖心浇灌了我的长成之路,使我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让我的驻村生活一路朝阳。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选调生的长成之路在于勤奋。蓝图再美好,规划再宏伟,若不实干,蓝图就只能是“唯美画饼”,规划也只能是“空中阁楼”。因此,我们必须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绘好一张图,横下一条心,瞄准硬骨头,将钉钉子精神贯彻到底。尤其是我们选调生,群众走进居委会大厅,要“勤快”,主动询问和关心,积极处理,必要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面对不熟的业务和工作要“勤勉”,多向有经验的同事和领导请教和学习,多花时间学习,多思考和总结;融入社区生活要“勤劳”,办公室里要勤劳地打扫和整理,社区中要勤劳地多走多看,田间地头要勤劳地帮居民“搭把手”。乡村工作中众多的杂事和小事,虽然琐碎,但都是对群众来说都是关乎本身的大事,更要牢固树立勤奋肯干的作风,切实把各项工作往前头赶、往实里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撸起袖子加油干,放开步伐奋力前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选调生的长成之路在于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群众对于我们,犹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失去群众,我们将会一事无成。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我们要依靠群众,深入到村庄和田间地头,坐下来对群众笑一笑,打个招呼,拉近与群众的关系式,询问群众的生活与困难,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先为群众提供情绪支持,再帮助解决群众问题,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打通基层最后一步路。脚下沾满了多少泥水,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要为群众做些切实需要的事,与群众紧密联系,融于群众之中,真正做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选调生的长成之路在于谦卑。在党、国家、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同风雨一样浩浩荡荡地来,积极主动揽事,细致入微做事;在面对不同人、事、物之时像微尘一样缥缈无痕,正直公正,保持谦卑。谦卑的心宛如野草小花,不取笑他人,也不在意他人的嘲讽。我们出身于群众,服务于群众,面对群众反映的需求,事情再小再易,我们都不能懈怠,怀揣着耐心与谦卑之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尽力解决;问题解决,无论事情再大再难,我们都不能自大,稳扎稳打,淡定谦逊。新时代青年,应秉持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想,把“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作为座右铭,似微尘般不可或缺,又渺小谦卑,谦卑让我们在选调生生活中更加坚韧,为基层注入蓬勃生机,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青春须为早,岂能长少年”。工作以来,我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农村做长、做强、做响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的青春是时候褪去少年的外衣,接过英雄肩上的担子,扎根在基层,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