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即将到来,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峙山公园扫墓,一到那,九个大字映入眼帘“慈溪革命烈士纪念馆”。

我们拾级而上,走到烈士纪念碑已经气喘吁吁了,过了一会儿,老师让大家集合,之后就是我和许磊发言,只听“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我跟了上去“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这是祭念革命先烈的诗句,烈士碑就像一位位革命先烈,烈士碑旁边的一棵棵松柏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他们,岑禹葳精神抖擞地走到烈士碑旁出旗,之后每人一枝花,大家恭恭敬敬地放在烈士碑前,接下来大家默哀一分钟,在那时我想到了许多革命烈士战死沙场,有些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下面是代表发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代表对烈士们的保证,我要向保证的那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下面就是我们的宣誓: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我们要让先烈们用鲜血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最后是绕场一周后就下山了。

这些革命先烈们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2

今天,是清明节,我早早就起来了,我弟弟和爸爸去扫墓,是帮我爸爸的爷爷,我没有去。

到了快中午,我和妈妈去姥爷家了,我们到的时候人还没有到齐,我就在那等,我妈和大姨忙前忙后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一会儿我姐姐来了,我就和姐姐玩了一小会儿,人也到齐了。我们准备去扫墓。我和姐姐一边走一边玩。

我们到了,我也帮忙烧纸币,一会该放火鞭了,我就去一边儿了。我们就在那停了一会儿,就回家了,在姥爷家吃过饭,妇女们就开始收拾了,我们都在闲聊。

我们都没事了,准备走!就都开始动身了,都准备走,我到了家,觉得清明节这个节日真好,可以让死去的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所说的《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迫害,逃亡国外。逃亡期间,他的臣子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介子推见状,跑到远处,用匕首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这才恢复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对曾经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伤心,于是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命令军队上山搜索,但是没有找到人。于是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为顾及母亲安危,一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晋文公见状,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把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晋文公走到树前,折下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都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到唐朝时,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假日,每年的此时,宫廷就会放假,官府、学校就会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都将清明节定为假日。今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一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其中多数保留至今。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4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在这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绿波荡漾,鲜花盛开的清明时节,我们怀着万分激动和敬仰的心情,从各地会聚上马石祠,隆重祭奠我们的李氏祖先,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李氏家族的发展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在这庄严而隆重的时刻,我们首先要虔诚地感谢我们的先祖,是他们把我们这些各地的同族宗亲凝聚、团结在一起!同时,我要代表李氏家族由衷地感谢三房东分承办的这次祭祖大典。是你们克服重重困难,四处奔波,成功地组织了这次祭祖活动。感谢你们为这次祭祖活动付出的众多辛劳。明年轮到我们西分祭祖,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你们的优点发扬光大,把活动办得风生水起。

李氏子孙,家兴族旺,遍及华夏。在政界、商界等各行业的功德榜上,无不有我们李姓的名字。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这是后世子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见证。我们李氏家族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有过无数的辉煌,也经历了诸多的磨难。我们的先祖凭着他们的卓越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坚强意志,使我们的家族日渐繁荣兴旺。先祖的丰功伟业和勤劳质朴值得我们李氏家族的子子孙孙永远敬仰!

今天,我们怀着一颗虔敬至诚的心,来祭奠我们的先祖,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我们李氏后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当今社会,时逢盛世。正是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家族骨肉亲情的支撑,我们今天才得以相识、相聚,才能够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一个人,一个宗族,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中,才有可能发展壮大,才有可能走上阳光大道。因此,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宗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我们的家族活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畴内正常开展。我们要响应党和政府创建的和谐社会的号召,做到遵纪守法,精诚团结,世代和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我们家族的力量!

各位宗亲,这次祭祖活动,可以说是我们家族活动的又一个新起点,是非常成功的。今后,我们将会更加有序,更加深入地开展各项家族活动,以促进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交流和团结。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将使我们的家族更加和睦,更加团结,更加兴旺繁荣!让我们的先祖欣慰于九泉!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各位宗亲,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缅怀和纪念革命先烈!这里长眠着几十年前用自己的生命最直接、最激进也最令人感动地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们。

他们牺牲在新中国的朝阳已经升起的清晨。就义的他们或许还能表达最后的理想,还能在枪声中留下最后的纪念。但是,在这里,在这里倒下的战士们,却更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16岁的肩膀在弹雨下撑起不倒的红旗的时候,当铁一般的脊梁在铁丝网上架起前进的踏板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最后的关头的语言和思想,但这行动本身已经表达了那根本的信念:为了共产主义事业……革命先烈们虽然壮志未酬,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但他们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将永远浇灌着中华民族解放胜利的鲜花。他们能为国捐躯,从容赴死,原因何在?那就是他们遵循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道德准则。我们有幸,有着这样英勇的开拓者;我们有幸,有着这么多高风亮节的革命先辈。先烈们虽然离我们远去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先烈精神,殷殷在怀,不敢或忘。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先烈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着人民的幸福之花;他们用自己宝贵生命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同样是在这块土地上,从历史的风尘中又走来一代奋发有为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烈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永远跟党走。我们要学习烈士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学习烈士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我们要以这种精神来求得最先进的知识、最先进的生产力,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永远跟党走,就要求我们青少年强化责任意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建设者挥汗水、勤耕耘,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从前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青年一代,应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旧是任重而道远,面对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肩上的压力更大、责任更重。我们一定要立志成为有责任感的一代青年,成为无愧于先辈的嘱托、无愧于党的关怀、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一代。

永远跟党走,就要求我们刻苦学习,力求有所作为。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练就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真才实学,并在实践中不断经受磨炼,提高自身技能,从而把爱国情、报国志真正落到实处,成为一代有作为的青年。

同学们,我们要把对先烈的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化作决心寄托在向先烈的献词中:努力学习,热爱劳动,长大了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历史也将会把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连同它的创造者再一次塑在纪念碑上,我们将以此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6

久居市区成天行走在高楼之间,眼前晃动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来来往往的车辆,今年的清明节到随着父母一起去乡下老家南科村扫墓。车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开阔的视野,碧绿的农田,新鲜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一路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举目远眺,群山连绵不绝,山上满目青翠,就像一块大地毯镶嵌在大地上。近处的树木时而静止不动,时而随风摇摆。各种不同的花朵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机灵的小鸟在树枝上飞来飞去还不时地回过头来望望我们。在这古老的山村中,显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

不知不觉中,目的地到了,我们放下祭品,就开始忙开了。由于天气炎热,此时的我们都已是汗流浃背了。大人们在忙着扫墓和摆祭品,我们小孩子则趁着这个机会,有的在树阴下乘凉,有的则在忙着捕蝉,好不热闹,山村中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过了一会,长辈们已经把祭品摆好了,便招呼我们过来祭拜。祭品很丰富,有水果、食物和冥钱等。我想:这是子孙们对长辈们的一种孝敬方式吧。于是,孩子们便和大人们一起祭拜。祭拜完后照常理是要放鞭炮,这也是小孩子们喜欢清明的一个原因之一。可是今年却没有放,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那是因为每年清明时放鞭炮都会发生太多火灾,所以不许燃放鞭炮,难道你没有看告示吗?听了爸爸这段话,我脑海立即浮现出那张告示来,上面确实有不许燃放鞭炮这一条。没想到爸爸还挺守规的嘛!

在扫墓时,我看到了许多来扫墓的人,但他们好像没把那张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来,他们真是不如我爸爸呀!我想倘若人人都守规的话,那该是多么和谐的一个社会呀!

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改掉以往社会中的陋习,人人争做文明人,让崭新的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吧!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7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欲断魂”,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静静的听吧,蓝河在哭泣,松涛在呜咽,虫鸟在悲鸣;默默的看吧,青山流泪,草木哀怜,风云雷动,苍天有情,残阳如血。

恍惚之间,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车轮,慢慢碾开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

上个世纪30年代,东方文明的浩劫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巨龙,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保家卫国,捍卫尊严,争取自由与信仰: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是他们,拯救了黄河母亲,保护了华夏儿女;是他们,挽救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他们,撑起了令世界震惊的新中国。

我们眼睁睁的看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巧渡金沙江,踏过大草原,翻越夹金山,历经艰难险阻,冲破围追堵截,最终到达陕北,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我们也真切的看到了,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者留下的鲜血和足迹。贺龙元帅,当年亲率人民子弟兵,驻扎轿顶山,打土豪惩恶霸,革命如潮,轰轰烈烈。红军洞中枪声不断,敌人威逼利诱不成,炮击烟熏,断水投弹;红军战士誓死周旋,顽强抵抗,直至血洒川洞,杀身成仁,献身革命。

战火猛烈,硝烟滚滚,弥漫神州大地,但这一切,永远摧毁不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在前进与抗争中我们的队伍越团越紧,力量越来越大,一幅幅惊天动地的民族解放战争画面,从此永留脑海,不能抹去。那顽强的为国献身的精神永远沉埋内心,催人奋进。

逝者已矣,历史也成过去,但我们的哀思却无限期。今天,站在这里,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沉思。

烈士倒下了,鲜血流尽了,但我们站起来了,江河沸腾,青山铁骨,民族的脊梁更加坚强挺立。

看看来路,依然是先烈铺好的路;看看未来,依然是先烈的遗愿;看看天空,依然是先烈志向的延续。

同学们,走好我们的路,不愧对所有铺路的人,不愧对自己的青春年华。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记住烈士,永远传承民族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最后,我提议,再一次向九泉之下的英魂,深切默哀!

谢谢大家。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8

清明的雨 湘西的四月,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清明节这一天,不知什么时候,迷蒙的苍穹里,,已经飘起了如烟如雾的丝雨,那漫空飞舞的晶莹,似在轻呼着初夏的暖意。于是远天滚过一阵轻雷,象是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林间的布谷鸟也开始了歌唱,把绿色的嘱托挂上树梢;旷野的草叶上,渐渐地生出了一滴滴晶莹的水珠,悄悄地润湿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着初夏,踩着芬芳的山风,温柔地向我们走来。那淅淅沥沥的丝雨,象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长裙,眷恋着碧绿的大地,又象是巧夺天工的画笔,勾勒出旷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旷野,仿佛是一幅刚刚完成的水粉画,散发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农舍里那些毛绒绒的小鸭子,似乎也经不住这清明雨的诱惑,一小跑而来,蹦入那泛着涟漪的水田里,开始寻觅起初夏的故事。

出来踏青的人们,不知该有多少。赤脚走在旷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斓的雨伞一支支地撑起,象是夏日的荷叶撑起一颗颗圆润的露珠那般的安逸。

空蒙的远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声呼唤成了朦胧的画屏。人在画中行走,雨在伞边滑动,一颗颗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后又化作袅娜的雨雾,悠闲地飘向远方。 清明,确是一个缀满梦想和希望的日子啊!这潇潇的雨,这甜甜的风,漫山遍野地下着吹着,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蓬勃的生机啊!人说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清明的雨,就已经报告了夏天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长,是相信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稚嫩就会走向成熟,弱小就会走向强大,缺陷就会走向完美。

倘若先祖和亲人九泉有知,这漫山遍野的绿啊,就应该是他们欣慰的微笑。 待到来年清明日,这鲜花,这树林,这旷野,这世界,该不会重又沐浴今天的雨吧? 期待着,我深深地期待着。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先烈,立志成才》

清明时节是踏青的好日子,习习春风吹动岸边的青青杨柳,亦吹动我们的心潮,晕出层层波浪......你是否会感到一种惬意,一种宁静,又或是一种感动?我想这种时候取一本书,于温和阳光之下,于粼粼微波之前,静静读书,感受大自然之美好,实在是人生一大美事。然而在如此乐陶陶之时我们亦不能忘记今天的来之不易。

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印写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亮着希望,每一声枪响寄托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啊,气壮山河!

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民族的仇恨,向着侵略者发出怒火。奔腾的黄河,为他们高奏凯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己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的少先队员们,将庄严宣誓: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真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成为继往开来、大有作为的新一代!我们要在春天里播种理想,在秋天里收获辉煌!!

想到这些,我对清明又有了新的理解:清明于我们不只是一个踏青的节日,更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一个教育我们要感恩先辈,感恩现在的节日。年轮随时光漂移,清明来了又去了,留下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山花烂漫的季节里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感激。不为别的,只为了让我们对现在的一切加倍的珍惜和努力!

中学生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10

大家好!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