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生将开始接触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改编自《三国演义》,这个片段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突出,学习本课,能让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两个代表性人物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课文语言是现代文,对于学生初步接触四大古典名著来说,难度适宜,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

1、会认“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

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读出人物个性。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本课篇幅比较长,因此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默读。通过默读,让学生学会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了解故事情节。

2、拓展阅读法

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三国演义》以及作者罗贯中简介,还包括课文生字、词语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名著《三国演义》。课内主要是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指导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就是来自《三国演义》,提起这本书,你最先想到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妒忌曹督委鲁遮寨擂呐插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提示易错:“曹、督、鲁”下边部分不要多写一横或少写一横。

三、再读课文,了解起因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相关资料。

2、理解题目,想一想,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引导学生关注“借”的前因后果。

3、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前因。

4、读第2-5自然段,讨论交流周瑜的真正目的、诸葛亮不拆穿的原因。

5、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了借箭的起因,结果是(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

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

默读第6-10自然段,找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说出理由。

1、知天时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鲁肃与诸葛亮的反应、心情。

“第一天,不见……请到船里。”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2、懂地利。算准借箭的距离、懂得两面受箭保持平衡、算准顺风顺水而回。

3、识人心。了解鲁肃、曹操的性格,算准时机。

4、字句斟酌,分析人物性格,分角色朗读。

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做事想要成功,都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算准了天时,地理条件也对他有利,又看准了人心,这样的神机妙算,怎么会不成功呢!

三、总结对比,扩展文本

1、速度全文,说说周瑜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课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精通天文地理,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3、用四字词语形容故事中的人物。

4、课件展示赞美诸葛亮的诗,学生自由说说关于诸葛亮、周瑜等人的故事。出示真实历史,培养辩证思维。

5、读读阅读链接,体会白话文字的不同。

课文总结

这篇课文讲的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胜利,使周瑜自叹不如,突出表现了诸葛亮接触的才干。

板书设计: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

经过→神机妙算:天时、地利、人心

结果→周瑜长叹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照办、预计、紧急、军令状、探听、私自、布置、调度、呐喊、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说学情

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对于故事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学生又对《三国演义》了解很少。所以理解文章并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是怎样草船借箭的,了解借箭成功的原因。从而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并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四、说教法

在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以读为主,采用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

六、说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

播放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课题,并引导交流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2、自主学习,理清文脉。

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对课文脉络的了解,进而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下一环节的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显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看过板书就能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 篇3

本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五位杂陈,品味经典。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课做简单说明。

一、说教材

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说学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不少人读过四大名著的简写少儿本,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会找关键句,会批注感受,也会边读边想象画面。但古典名著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这些都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对阅读方法进一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梳理、诵读、揣摩、比读”这几种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在阅读实践中,体验乐趣,并感悟诸葛亮“知天象、晓地理、识人心”的经典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置为让学生了解和初步使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通过品悟人物言行,来感受经典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和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梳理、诵读、揣摩、比读”这几种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阅读中感悟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说教学教法

本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学法上我着重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神机妙算”设疑导读,以词绕文,串珠引线,深究事情的前因后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五味”来突破重难点,并将阅读方法渗透在内,激发学生兴趣,逐步深入。

六、说教学过程

1、梳理故事情节,赏出趣味

第一味是“趣”味。我采用直接导入课题的方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梳理故事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展示学生已预习的思维导图,使学生感受到小说之趣——人物相互关连,情节一波三折,结果出人意料,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诵读精彩对白,尝出韵味

第二味是“韵”味。我主要采用诵读、表演的方式来感受韵味。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片段,学生品读,学生表演、学生评议。在诵读和表演中感受人物的交锋和语言的魅力。然后教师与师生配合展示,这一读一演,韵味自然呈现出来了。

3、揣摩人物描写,悟出人味

第三味是通过揣摩,感受“人”味。小说的主要特点是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当中典型的人物是诸葛亮,我首先引导学生概括诸葛亮的人物特点——神机妙算,然后质疑: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又算准了什么呢?以这个问题贯穿整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学生在引导下可以轻松的概括出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的人物形象。

4、比读故事细节,品出文味

第四味是“文”味。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很大的难度,但如果阅读名著,只读这些改写版的,那未免失了太多精华。所以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一个比读故事细节,引导学生关注原文,感受原文的语言魅力,更重要的是原著中一言一行的文味值得咀嚼和回味,学生在比读中,通过交流讨论,能发现更多课文中没有的细节,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更饱满,人物也更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也更多。

5、交流阅读方法,激出兴味

第五味是“兴”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在今天的教学中,用方法学文本,学文本时又掌握了方法,所谓语文教学,最好的莫过于润物细无声了!在课堂的最后,我与学生一起小结本篇阅读我们学到的方法:梳理、诵读、揣摩、比读。激发学生去阅读更多的古典名著,让学生在五味杂陈的方式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草船借箭》,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说教材

《草船借箭》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最后令周瑜自叹不如。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兴趣比较浓厚,学习起来积极性较高。且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特别是如何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分析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篇4

学会“妒忌、神机妙算”等重点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篇4

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4

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难点]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助推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的方式进行:观看动画版的草船借箭。

让学生对于课文有更形象具体的了解,为走近文本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并且回想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基于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回答出: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第一部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其次,进一步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呢?用一个词概括。神机妙算。

通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顺利的概括出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经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会找出以下句子: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④“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作为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能够得神机妙算在识天气方面

其次,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呢?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得出神机妙算还体现在知人心、懂地理方面。

最后,请同学们再次概括一下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这样的总结式提问,可以让学生更深地了解成功的原因,由此也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思考题目是“借箭”,为什么不用“骗箭”或“取箭”呢?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课下积累,与同学分享。

通过对题目的更换以及课下对诸葛亮的了解,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