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条据书信内容页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末冬初将至,秋冬季是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学校人群密集,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高浓度的气溶胶也存在传播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病毒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泡及结痂。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和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通常急性起病,发热,出现疱疹,多在一周内自愈,预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被感染,还可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病人呕吐物等产生的)被感染。最常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

6、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传染源,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最多。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

7、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8、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它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会切实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宣传教育、晨检和午检、通风及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

3、如孩子被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县级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4、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喷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习惯。帮助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5、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6、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前,要科学佩戴口罩,要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向所在村委会和学校报备;返回后应第一时间向所在村委会和学校报告。

8、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

9、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天气降温,越来越冷啦,秋冬季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等。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十分迫切,学校师生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给各位家长们准备了秋季保健小贴士,家长朋友们赶紧关注收藏哦!

[流行性感冒 篇2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潜伏期为1-7天,多数为2-4天。( wWw.zuOwenBa.Net )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者容易并发肺炎等疾病。

流感的传播方式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保持生活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流感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篇2

什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其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症状

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方式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排出。传播途径多样,包括人传人(直接、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污染的环境、摄入呕吐物、排泄物产生的气溶胶)、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1、教育孩子有呕吐感时尽量不要吐在公共区域,应尽快找到垃圾桶或塑料袋呕吐,并第一时间扎好袋口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2、加强食物卫生及饮用水的管理,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吸收程序。

[手足口病 篇2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的症状

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多数症状轻,病程自限。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本病传染性强,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类便以及疱疹液中都有病毒排出,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加上秋季气候干燥,孩子抵抗力弱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

同时,学校又是人群密集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请家长查收以下关于秋季疾病预防的安全知识,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及其症状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起高热、头痛、全身疼痛、乏力和咽痛、咳嗽等轻度呼吸道症状。

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体重下降,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登革热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伴剧烈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初颜面潮红,如醉酒样。登革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易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3-14天。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首发症状出现3-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潜伏期6-21天,传染期是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天。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12-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部分伴有低热,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急性期至腹泻停止后的48小时都具传染性。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即可恢复。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腹痛常在下腹部及脐周围,排便前及排便时加剧,便后缓解。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风疹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预防传染病小知识

一、同学们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晨、午、晚“一日三打卡”及体温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按时作息,合理膳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三、学校公共场所及宿舍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每日通风最少2-3次,每次最少30分钟。清洁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及宿舍周围积水。

四、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腹泻等不适,立即上报到保健室并及时就诊。

五、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戴口罩前脱口罩后要洗手。

秋冬季健康习惯温馨提示

内衣裤要保持清洁,内衣应柔宽松,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贴身穿戴;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注意调整胃肠功能,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豆制品为佳;禁忌烟酒,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不吃未煮熟的禽类、蛋类、海鲜类;保持大便通畅,大便通畅能有效的将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当秋冬季室内温度调为18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若温差过大,人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容易伤风感冒。

秋冬季节应控制户外活动的频率,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花粉、烟粒等因摩擦感应而成为带电体,亦会使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人们经过一整天的活动,内衣和体表皮肤间产生大量静电,脱衣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从而引起极度刺痒。

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应症状,要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切勿滥用药物或自行盲目处理,以免耽误病情。疾病虽“来势汹汹”,预防能“化险为夷”。愿我们的孩每一天都可以健康无忧!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学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构建和谐健康校园环境,现将我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各家长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季节。

秋冬季常见几种传染病

秋冬季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着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措施

1、流感流行期间,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尽可能减少公众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暂不探亲访友,出门戴口罩。

2、房间和公共场所要保持清洁,室内可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或开窗通风换气。

3、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的侵袭。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拒食、流口水。

预防措施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睡眠,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手足口病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儿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不振、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预防措施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小时。尽量避免孩子出入公共场所,减少被染机会,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C。

温馨提示

因秋冬季节传染病突发、频发,导致各个人群频频感染,一些学生不能正常上学,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经上级指示,请家长尽快带孩子去接种手足口、流感等疫苗。为了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度过这个冬天,接种原则(自费自愿知情)情况下接种。

接种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早上

8:30——11:30均可接种

地址:新区数字化第一、

第二接种门诊

xx社区卫生院

咨询电话:

xxxx——xxxxxxx

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自己的健康体魄!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秋冬季节我们不光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同时还要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做好多病联防工作。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1、新冠肺炎

主要症状: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预防措施:

1、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防止病菌从口鼻进入身体。

3、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传染性很强。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4、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天-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6、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给家长的温馨提示

1、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可增强幼儿自身免疫力。

3、每天入园前请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当孩子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疱疹等情况时,在没有明确病因前不要送幼儿入园。如在医疗机构诊断为传染病时,需居家隔离至病愈,并在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回园。

4、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果在晨检时老师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5、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低风险并不等于零风险,我们一定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保护,保护自己和身边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好“勤洗手、常通风、少外出、戴口罩”,这不仅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也是减少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衷心希望孩子们能度过一个愉快、丰富的童年,让我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秋冬季各种传染病多发,为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为:高热、头疼、全身酸痛等,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2、水痘:呈渐进性的发展。一是斑疹,二是丘疹,三是疱疹,最后就是结痂。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以及接触传染,患者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3、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4、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主要通过飞沫、唾液传播。患病后需进行隔离,需带好口罩。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我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安全,除了做好健康教育宣传、严格执行晨午检,认真做好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也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

1、每天早晚测量体温,若发现体温在37。3度以上,或伴有干咳等症状,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前往县级及以上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诊断结果,不瞒报、不慌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痊愈后到县级及以上正规医院再次开具康复证明,方可返校。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要用卫生纸掩盖,不随地吐痰,要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拒绝“三无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3、要随天气增减衣服,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合理饮食,勤洗勤晒衣被。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

5、接种疫苗: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手段。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孩子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努力吧!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季、高发季,每年的秋冬季都会有部分地区出现诺如、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我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症状

(一)诺如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24小时到48小时,最长72小时。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2-3天即可康复;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其次为恶心、发热,腹痛、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二)水痘

水痘的潜伏期7-17天。

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

(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五)肺结核

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

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或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二、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一)注意卫生

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二)搞好饮食卫生

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产品”;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三)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后洗手的好习惯;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四)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五)加强个人防护

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六)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三、家长需要知道的事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孩子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

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7、及时医治

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8、及时沟通

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确诊为传染性疾病时,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以便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尊敬的各位家长: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传染病容易高发频发,一旦暴发,危害性极大。为有效防控秋冬季传染病,保护广大师生身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我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等工作。孩子们的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请您理解和配合学校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传播,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急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清,表面发热,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5、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二、做好秋冬传染病预防

1、晨午检。对于晨午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及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医院就诊。

2、病假制度。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腹泻、腹痛、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治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填写《因病请假复课申请》,方可返校。

3、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戴口罩、勤换衣、勤洗澡、勤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遮捂口鼻、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合理膳食。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生活习惯。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合理时间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6、疫苗接种。按照“属地管理、知情自愿”的原则,由监护人带学生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有效控制重点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降低发病率。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祝您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校园内人员密集,一旦出现某些传染病,极易引起聚集性的发病,进而爆发流行,因此校园内传染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要。近期我校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健康监测:教室定期用艾条及84稀释液消毒,公共区喷洒84消毒液,教室开门开窗通风通气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管理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上课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禁止入校;做好所有进校人员的实名登记、身份核验、体温检测等。也请家长高度重视,协助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秋冬季常见传染疾病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有咳嗽、咽痛、头痛或肌肉酸痛等。

2、水痘:皮疹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再蔓延到面部及四肢,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最多。可发热,起病急。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胀痛,以耳垂为中心。可发热。

4、手足口病: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特征。可发热。

5、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

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如您家小孩出现以上某种疾病的相关症状,请您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以防小孩上学路途中交叉感染。同时,请您带小孩去接种流感、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疫苗。疫苗是用来控制,预防甚至消灭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接种了疫苗以后可以提高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有效预防传染病,切断传染源,避免因为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及不可逆的后遗症。即使是感染了传染病,接种了疫苗的孩子的症状也会相对较轻,更容易康复。

除了接种疫苗以外,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很好的预防传染性疾病的。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3、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9—10小时),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多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4、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混浊的场所,少参加大型活动。出门佩戴口罩。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秋冬季是形成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秋冬季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学生抵抗力弱,容易成为受传染的对象,因此,老师及家长多了解并掌握一些秋冬季传染病知识,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流行传播的机率很高。

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症状:流行性腮腺炎前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愈后良好。

传染源:腮腺炎病人

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等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症状:感染水痘以后首先出现的是畏寒、发热(一般为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可以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一般持续1-2天就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先是红色斑丘疹,然后1-2天后迅速形成水疱疹,疱疹经过1-2天以后从中间开始凹陷结痂,1周左右皮痂愈合、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播和直接接触感染。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症状:感染麻疹病毒后,典型症状为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麻疹的初期症状是发热、咳嗽,眼睛充血、有眼屎,约三天后,会先从耳后、脖子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一般不痒,而后沿着发际边缘蔓延,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躯干及上肢,多在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手心、脚心,疹间皮肤正常。在出皮疹时往往会高热不退。

传染源: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传染途径: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注意:麻疹的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感冒。专家提醒,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症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如果口腔黏膜同时出现细盐状的小白点,周边颜色比较红,很可能是麻疹,需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肺结核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犯肺、肠道、肾、骨关节等全身各器官。肺是结核杆菌最易侵犯的器官,肺部结核称为肺结核病。

症状: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也就是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空气飞沫中会含有大量的结核杆菌被正常人群吸入,导致正常人感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将手足口病分为五期。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合理膳食,生活有规律

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量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注意营养均衡养成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的好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血液流动,使免疫功能细胞总数短暂升高,几个小时后才恢复正常。在白细胞数量升高期,有利于身体消灭侵入的病原微生物。长期的规律性运动可使免疫功能活性增强,少量提高安静状态下免疫功能细胞的数量。因此长期适量的规律运动时能加强身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开窗通风

定期消毒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打扫卫生时,免把灰尘飞扬起来。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或吃东西前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不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

不到人员密集区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避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浊的场所去,如:卫生不达标餐厅就餐、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接种疫苗

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由于秋冬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报告并进行治疗。确诊传染病要及时在家隔离,以免扩大范围。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家校联手,共同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1

尊敬的家长:您好!

秋冬季是水痘、流感、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为了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所有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特做如下建议,请家长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诺如病毒

近期,由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极为常见,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发病症状多较轻,可自愈,但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病人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传播,少量病毒即可感染,容易在学校等相对密闭的场所暴发。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等。目前尚无针对诺如病毒单独的抗病毒药和疫苗。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在初冬至严冬季节。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卡他症状。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

4、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3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希望各位家长能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入校前请家长仔细检查孩子身体状况,当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头面部、躯干、手、足等部位的皮疹,口腔疱疹,张口困难或腮部压痛且咀嚼时腮部疼痛加剧,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2、学校晨、午检过程中发现孩子异常时,将会通知家长,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家长需将诊疗情况及时反馈到班主任,并配合班主任落实传染病隔离治疗措施。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如发现孩子患有传染病或流行病,立刻停课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如实向学校反映情况。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正规医院开具康复证明,方可返校。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适量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家长朋友们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2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季节转换,昼夜温差大,除了呼吸道疾病,一些常见的秋冬传染病也随之而来,如诺如病毒、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给您的孩子创造一个整洁卫生、安全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特别温馨提示如下:

一、预防什么?

(一)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变异快、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传播速度快,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不能杀死它。诺如病毒可通过食物、水、物品和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很少的病毒量就可以引起人体发病。感染诺如病毒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腹泻居多,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诺如病毒性腹泻一般在秋冬季高发,即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由于诺如病毒类型较多、容易发生变异,因此一个人可以反复感染。

(二)流行性感冒

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一旦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发病。流感病毒还容易变异,通过不断的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感染力极强,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平时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感冒流行季节不去或尽量少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提前接种流感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通过呼吸、粉尘传播。这种疾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婴幼儿、小学生为易感人群。及时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水痘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得了水痘后应立即隔离,休息三周左右。

二、怎么预防?

(一)请您配合

1、孩子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有感冒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的;身体不适,发热的;手口四肢出现皮疹的;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的。

2、孩子有病不能来校,请您务必亲自向学校请假,以便老师了解孩子未上学原因,方便各项工作的开展。

3、孩子一旦出现传染病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病愈后必须持学校所属地段保健科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学。

注意:学生体温(腋下温度)一旦≥37。3℃请务必去医院就诊,并开具诊断证明及核酸检测结果。以上两项结果是您的孩子回校复课的重要凭证。

(二)请您做到

1、向孩子传授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中要常通风、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晾衣被。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吃瓜果时,需要按照正确六步洗手法,把手洗干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煮熟后再吃。

3、室内定期通风、清洁和消毒,做好家庭卫生。减少带孩子外出聚会和在外就餐次数,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如若外出,戴好口罩,做好健康防护。

为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请您对学校的工作给予支持与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平安、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3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期。学生(幼儿)免疫力相对低,极易感染,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极易引起暴发。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将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结核病

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非典型症状为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大咳血且不易停止等。

预防: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

预防: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勤换牙刷,避免反复感染。注意脚部保暖、提倡冷水洗脸。注意饮食清淡、保持精神愉快。保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数小时后出现腮腺肿痛,腮部肿大2-3天达到高峰。开始为一侧,以后多累及对侧,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疼。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通风、消毒、勤洗手等常规性预防措施。流行季节前可注射腮腺炎疫苗。

四、风疹

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

主要表现:前驱期有发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咽痛及结膜充血等症状,偶有呕吐和腹泻,持续约1-2天后即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部、颈部,1—2日内即播散于躯干和四肢,皮疹出现第3日即迅速消退。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晒衣被;避免与病人接触。提倡接种疫苗。

五、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疹退为止,对有接触者可在3日内注射疫苗。

六、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散发病例为人-人的接触感染,暴发流行常由于食物和水的污染所造成。

主要表现:起病急,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轻重不等。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或水样便,每天10余次。有时腹痛呈绞痛。可伴有低热、头痛、发冷、食欲减退、乏力、肌痛等。一般持续1-3天可自愈。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患者先出现呕吐,然后出现腹泻。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喝开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对病人要隔离治疗,居家休息。

防控注意事项

一、倡导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合理膳食,清淡饮食,远离垃圾食品;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吃新鲜蔬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坚持锻炼,形成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家庭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学会正确洗手,餐前、便后、打喷嚏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后及时洗手。打喷嚏、咳嗽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三、加强家校沟通交流。孩子如出现发热、腹泻、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如实告知孩子诊断结果,严禁隐瞒,带病入校。提醒孩子在校内身体不适,应及时告知老师。学生病愈后应履行病愈复课程序。

四、减少校外聚集活动。节假日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确需到商超等公共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小学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4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感谢您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当前xx市连续发生了几起流感和鼻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省市主要领导都作出了专门的批示,为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冬季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与秋冬季传染病叠加风险,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节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

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4、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6、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7、人腺病毒肺炎

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汇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呕吐、腹泻等现象,请先不要来学校,及时带孩子就诊,并告知班主任,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同时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备;返邵后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告。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8、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其中,流感疫苗的保护时间大致为一年,因此建议每年都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