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
“瞧瞧,这晚稻,穗大,籽粒饱,看来今年秋粮又要丰收了。”xx省xx县xx乡xx村大户陈xx忙得很,一边忙着“三秋”生产,一边还忙着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这个节日能够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更多热爱农业、关注农业的人投身农业发展的事业之中,为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多的力量。今年,从农民丰收节中我们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也感悟到了高质量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为新时代的农业赋予了新的。
绿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力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是生活中的大事,而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满足,大家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农业的需求也呼唤“绿色化”,在农业的生产上也需要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以来,我国实施轮作休耕试点3000万亩,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这样的绿色农业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是新时代农业改革的一个大迈步。
现代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渠道。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农业生产已经走上了现代化,不管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都能够看到机械式的生产,让我们看到“科技+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流,也成为了农业发展中的“新”渠道,更能够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丰收节是农民晒丰收、庆丰收的节日,让我们看到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更让我们看到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不遗余力,也看到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还有一段路程,需要凝聚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2
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9月23日是什么好日子吗?让我告诉你们吧,那可是咱们第xx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爸爸和我相约一起去农村看看,“童”享农民丰收的喜悦。我们起了个大早,驱车来到了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步入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五个圆柱形建筑,像杯子一样。走
进一看,四个矮小建筑上贴有“谷”字,另一个高大建筑上则贴有“丰”字,原来他们代表着粮仓,寓意着五谷丰登。看见旁边有一根扁担,还有装满玉米的箩筐,我用尽全身力气,想将货物挑起,尴尬的是不仅挑战失败,箩筐里的玉米还散落一地。突然间让我觉得自己成为了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玉米投手;在它对面的空地,用扁筐连接成一个心形的图案,扁筐里面放着辣椒、红豆。惊讶的发现,图案上本、心两字竟然是用红色花瓣制
作而成;乡村小路旁也随处可见黄色的玉米、红色的辣椒、笨重的南瓜……。我吃力的用双手将一个南瓜抱起,真沉啊;河道旁用辣椒“书写”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可真好看啊,让我大开眼界;来到母子井,我又体验水车的工作原理,旁边井上刻着“饮水思源”,代表人要有感恩之心;农夫农耕
体验园,在农民爷爷的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割稻、打稻;还体验利用机器如何脱粒,玩的可开心了啊,现场还有一头牛正在犁田,让我觉得也很新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想如果没有农民的辛苦付出,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3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节日,起码有四重深意。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句话精准诠释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雷打不动为“三农”而出,仅此,就足以显现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而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更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饱含了全国上下对农民群体的深情祝福。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针对一个群体而设立的节日,代表的往往是对一个群体的祝福。今天的农业、农村、农民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农民=种地”的单一模式早就一去不复返。种养殖、做电商、搞加工,今天的农民条条大道通丰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提醒全国上下不要忘记农民的伟大创造和艰辛付出,深情祝福广大农民大丰收、大增收,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美好生活。
高高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尊严感、荣誉感。民以食为天,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只会加强——因为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里,永远有放心粮食、新鲜蔬菜以及其他由“农民造”的生产生活必须品。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高高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尊严感、荣誉感,提升亿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鲜明传导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中国农民丰收节”强调的是“丰收”,那么农民的丰收何以才能实现?显然要靠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唯有真抓实干,带领广大农民奔富路,抓好产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聚力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现大丰收、大增收。也只有各级各部门尽到应尽之责,履行应尽使命,才能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交出“丰收”的合格答卷。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4
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太阳直射点缓缓落脚至赤道,20xx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必要。因此,开展“送技术”活动的落脚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协助抓好产业规划、积极向所结对联户的农户居民提供产业发展、致富项目信息、协调信贷、技术培训等帮助,扶持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发家致富,让他们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党员干部在走访了解、摸清实情基础上,要综合分析“三农”发展状况,从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源头”做起,采取“出路子、供信息、帮钱物”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同时,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技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只有让“输血与造血”的帮扶并举,才能立足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帮助他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推而广之,如果更多的官员、更多的基层政府都能“俯身弯腰”,真正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真情实感去融入群众中,做到“望闻问切”,多看看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多问问柴米油盐,多了解厂矿企业的生产状况,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会受群众欢迎,被基层接受。
总之,送钱送物不如送培训技术。服务“三农”,需要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搭建起平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进行“零距离”服务,农民只要在田间“点菜”,农技人员就上门“送餐”。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5
20_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论断。这些新思想和新论断契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农民收入明显增多,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农业生产明显改善,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腰包鼓了群众的笑脸多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担子也就轻了。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广大农民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农村是我们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我们生长繁衍的根据地。记得住乡土乡愁,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处理好经济同环保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中华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人民也会更加幸福。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农业也就强了。__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而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古今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们体味到了丰收的喜悦。不同地域会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庆祝丰收的独特方式,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却是相同的。
“平凡的丰收,不平凡的喜悦”。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喜悦的季节,而农民是丰收的主体,更是丰收的关键。我们每餐食用的五谷杂粮无不出自朴实的农民之手,正如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而丰收节给农民那像土地一样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阳一般的光辉。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除了党和国家惠农为农的好政策以外,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也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早日建成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乡村,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注入新力量。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6
刚刚过去的第xx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问候。亿万农民在村头场院、乡镇集市尽情欢享自己的节日,也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xx华诞增添了喜庆气氛。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生动体现。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自此开始,每年的农历秋分,除了作为物候划分和时间刻度,还是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丰收节成为新时代重农强农、尊农爱农的生动象征,成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的鲜活注脚。这是丰收节带给中国“三农”乃至全社会的一份精神馈赠,其深刻意涵值得我们品味感悟。
丰收节是农民欢庆收获之节。“礼赞丰收,致敬奋斗”,今天农民欢庆丰收节,除了庆祝农作物丰收的传统意义外,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展。这丰收,不仅指农作物的产量增加,还包括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不仅是农民的具体物质获得,还有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精神收益;不仅包含农民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保障,还加上教科文卫乃至美好生活的新成分。丰收,体现的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进展,是农村发展进步的新成果,是农民幸福指数的新提高。
丰收节也应是全社会感恩“三农”之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新时代,党领导农民奔小康、抓振兴、谋复兴,离不开农民的奋斗和贡献。“三农”让中国人端稳了中国饭碗,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守护着城乡大地的生态屏障。对城市居民来说,衣食住行大多离不开农民和农业。“三农”之于城市,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感悟丰收节的意义,体味丰收节的内涵,就要铭记“三农”的贡献,感恩“三农”的哺育,在全社会营造重农亲农的氛围,形成帮农护农的风气,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真诚反哺农业,真心支持农村,真情帮助农民。
丰收节还是农耕文明传承振兴之节。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农耕文明构成了中华传统文明的源头和基础,是中华儿女永恒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高效生态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美丽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为古老农耕文明注入了时代内涵,使之迸发出全新活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耕文明迎来转型升级、脱胎换骨和凤凰涅槃的机遇。庆祝丰收节,就要以此为契机,大力传承弘扬农耕文明,重新发现、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内在价值,守住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丰收节的设立,是尊农的文化符号,也是重农的政治信号,更是强农的进军号,必将进一步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7
八月,稻黄桂香,蔬果满园,实在是一派丰收的美景。伴随丰收的喜悦,迎来农民自己的节日——第xx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对农民及从事农业工作者的认可,是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认可,更是对农业劳动的认可,还是对传承的认可。
对于丰收的理解,一直以来只以好收成来论处。把稻谷满仓、枝沉叶茂、鱼跃龙门来表达最原始的认同,也就成了最直接的丰收意蕴。春华秋实,这是人们对于丰收的最好表示。一年中最值得炫耀、最能体现农民价值的季节,也是每个农民最开心的时刻。春天,他们辛苦耕作,种下一粒种子,便有了无限的希望和期盼。经过夏的精心培育,还有风吹、雨打、日晒、灾害的考验,历经三季,依然挺立着的美满成熟。曲折的历练让这份丰收多了些坚实,让每个收获变得如此珍惜。
生活在农村的时候,体味最深。一走进八月,农民便也多了几许的轻松。在他们看来,忙忙碌碌的春夏,像他们一样的很多农民并没有多少踏实可言。一向听大人说的一句话,靠天吃饭。天是什么,就是天意,自然环境。无论你有多大的努力,一旦天没做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么这一年的辛劳就要白白的浪费掉。
在那只靠天吃饭、经济异常落后的岁月里,没了收成的农民,就意味着仓里没谷,锅里无米,碗中没饭,只能饿着肚子还要继续向来年期盼。即便遭遇自然灾害,颗粒无收的年份,八月,他们还是满心丰收。因为这些农民知道,天意不可违,但付出的劳动一定可以值得为丰收庆贺。再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停止劳作,依然把持手中的工具,战天斗地,向着下一个丰收挺进。这是一种丰收精神,伟大的农民精神。
正是农民的不放弃丰收,让每一次的灾害都不得不向劳动低头。于是,一次次的丰收壮实了农民的胆量和气魄。从农村走出来后,有时候突然发现,虽然并没有成就什么,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面对多大的挑战,深陷多大的不测,从不放弃希望和目标。正如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一样,一次次的错失,更加坚定了对前路的抉择。所以,越来越觉得做个农民的儿子真好,这生能从农村走出来真幸。没有三秋的磨难,怎会看到一秋的喜上心头。
盼丰收的农民并不等丰收。即便有些预料,或者凭着多年的经验,要么就是传下来的看云识天的方法,冥冥之中有所意料,他们还是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丰收实在无望的日子里,他们只是偶尔的抬头望天,压弯着腰继续从田头干到田尾。确实佩服祖辈农民,憨实着的在希望的田野里收获汗水的果实。
如今,很多农民虽然生活在农村却不再种田地,他们对于丰收的理解和认识又变得淡漠。因为这部分不种田地的农民,经过自己的努力不用务农便可以赚到钱,用钱重新购买自己所需的农产品。钱的概念让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农村而不种田地的农民转化了观念,丰收在他们的眼里只是个季节的东西而已。
丰收节的到来,改变了认可,更让很多人改变了对农村、农业、农民传承精神延续的理解。
很多农民不种田地,自然就理解不到农业生产的过程和不容易,更不能体会到农产品的来之不易。当丰收节设立后,每逢此季,组织传统农业生产竞技,让更多不种田地的农民、城里人完完全全的来体验农业劳动的氛围和对生产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关心农业,珍惜粮食,珍重劳动,把劳动无尚光荣树牢在每个人的心底。
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对于偶尔的劳作认为只是种生活方式的调节,那就很有失对丰收节的意义和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不要认为这是谁和谁在作秀,实际上是在警醒大家,不能忘本。一个农业大国,如果离开了田野,我们还能成就些什么。离开了承载的土地,我们还能不能活下去。
丰收节,让我们再次清醒,虽然没有了往日的那种艰辛付出,但透过这个节日的隆重,透过短暂劳动的分享,依然要我们牢记每一份收获的沉重。
丰收节,让我们多了份荣幸,多了份责任,多了份使命担当。在收获果实的时候,我们收获喜悦,收获满心希望,收获一往无前的勇气,收获对未来的不放弃、不止步、不叹息、不淡漠、不忘却。
在始终承认农民儿子的时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认可,还要从骨子里坚定对农的传承、发展,用知识、智慧和勤劳改变农村、农业,做新时代最骄傲的农民。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8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农民们一年的辛苦耕耘,终在金秋时节收获累累硕果。劳动人民最光荣,也最值得人民尊敬,此刻他们不仅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而且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辛苦耕耘,付出终有收获。农民最朴实,他们敦厚实在、勤劳勇敢,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苦耕作,将自己的汗水浇灌在自己的那亩土地上,年复一年生长出希望的果实。他们辛苦付出,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充足的物质资源,用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些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稻田里的守望者”,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力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努力奋斗,生活更加美好。“丰收”的前提是努力,是奋斗,也是农民的自我成长和价值追求。“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丰收“撸起袖子加油干”。__曾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年,一切改革利好指向农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并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丰收的日子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紧跟时代,地位得到认可。9月22日,__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节日的设立,凸显了农业大国的农民情怀,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把农民作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来看待,结合农村农业发展需要,让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进入到新型农民的队伍中来,倾注更多的智力和科技,让农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真正让农民的地位得到认可,让丰收的寓意得到提升。
丰收的日子承载着四季的酸甜苦辣,留下了岁月印刻的足迹,写满了宁静温馨的幸福生活。礼赞丰收节,致敬奋斗者,让我们一起迎接“三农”工作中的新挑战,让农民更加受人尊敬,让农业更加有奔头,让农村更加安居乐业。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庆祝丰收、共同致敬劳动、共同感恩大地、共同分享喜悦。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9
今年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丰收节里话丰收,以此来感恩滋养我们的土地,致敬朴实勤劳的农民,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勤劳、勇敢、务实、善良的精神内核。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发展历史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沉甸甸的文化符号,既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也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承载了新时代的内涵,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农民将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看,一片片成熟的稻田,将大地染成了令人沉醉的金色,收割机踏着欢快的音符穿梭在稻田里,谱写了一曲丰收的乐章;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树梢,漫山遍野飘着清香,又大又红的苹果映衬着果农们的笑脸,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鱼肥虾美蟹满黄,渔民在欢腾的热闹氛围中,品尝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在丰收的季节里回顾过去两年的工作与成长,我始终认为村官岗位是大有可为、有所作为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在报告最后对广大青年的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都说明对我们青年大学生村官来说,乡村是充满着希望和机会,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一直以来,我都告诫自己,首先要做好一个服务者,在工作中想他人之所想,及他人之所及,尽可能为村民排忧解难,不嫌麻烦,不怕累,“一分耕耘,才能换取一份收获”;其次,要做一个倾听者,平时多下村走走,多和村民沟通交流,多倾听村民的心声和需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为村民办实事;最后,要做一个学习者,“见贤思齐”,多向周围的优秀党员看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增强理论修养,用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我将继续充实自己,从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中汲取养分,辛勤耕耘,提高工作能力,为三年的村官生涯递交一份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村民、无愧于自己的答卷。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0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值金秋飒爽,硕果累累之际,我们隆重迎来了__县20__年省级重点农民丰收节,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充分表现了__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仅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此次农民丰收节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农民朋友们和农业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俗话说得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自去年起,国家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向全社会传递了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这个节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亿万农民同胞们庆祝丰收的时节,也是国泰民安的体现。现在农民朋友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内心也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__是农业大县,农耕文明悠久,农业文化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勤劳的__人怀着“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愿景,在X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幅“三农”事业迅猛发展的绚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劳动者之歌,绘就了一幅幅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幸福的新篇章,也提升了农民朋友们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__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党中央倡导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为的是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的是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要以__为指导,时刻牢记__“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指示和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弘扬中国优良的农耕文化,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科学务实的举措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我们要借助举办20__年农民丰收节契机,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更好的展示农业供给侧改革成功典范,彰显山美水美人更美的魅力__,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新时代提出新使命,新任务更要新担当!生活富裕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希望活动各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会务总体安排,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周到服务,确保把“丰收节”办出产业特色、办出产业引领,让__的农村产业既有“高原”,更有“高峰”,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化机制,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产业兴、农村新、农民富。我相信,通过这样一个载体,将展示我们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通过各方的力量和资源之间的共享和联动,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富强,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在稳步前行,我们农民是自豪而又伟大的劳动者,我们的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新中国成立__周年谱写三农新成就!
最后,祝愿广大农民朋友们节日快乐,五谷丰登。再一次向__的广大农民兄弟道一声“节日好”!衷心祝愿农民兄弟们今后生活越过越红火、越过越美满!同时也祝愿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安康!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1
自三皇五帝伊始,数十个朝代,五千年时空,屈居在土地上的中国农民,居然破天荒有了自己的节日。作为一个从农村跌跌撞撞走出来的人,我深感欣慰,倍感自豪!
响彻环宇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从字面上看,理所当然包括农民。在我国农村,这个“劳动节”实至名归,因为那正是一背太阳一背雨、披星戴月的农民在田间从事艰苦劳作的时候。我在农村生活的日子里,也正是人民公社的年代,每逢这个节日到来,我不但不高兴,心情反而像铅一样沉重,因为“三大差别”的鸿沟在这一天格外凸显出来。存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我不止一次地想说:没得这个“劳动节,”农民或许还要开心一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翻身农奴(民)把歌唱,”那只是农民得到了解放、自由,而“穷苦”两个字成了农民的代名词,其间的真实情况多有记载,“
”和小岗村十八个村民当年冒死上谏的不争事实证明了一切。
几千年来,有关“三农”方面经验教训、经典谚语、农耕技术犹如秋天的花絮散落在民间,无人总结收集和整理,自然少有记载,人们只有一代代口口相传,在实践中去感知和体验。像《齐民要术》之类的科普读物,在一个文盲遍野、信息封闭、出版和印刷业还很原始的国度里,只能成为寥若星辰的历史宝典。落后的生产能力,独特的经营方式,特殊的的劳动手段,低廉的劳动价值,繁杂的劳动技能,渺茫的劳动结果,那是“三农”的缩影。
有史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缓慢,加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观,导致了对文化落后的农民群体的公共歧视,必然伴随着对“三农”问题的忽视。
“物以稀为贵”是亘古不变的哲学道理。中国是农业大国,庞大的农民群体,随处可见的农民身影自然是不“稀”也不“贵”的。
耕牛、毛猪、家禽、家畜、五谷杂粮以及其它种植业,都是农民不可或缺的“产品,”这些都是有生命的东西。这“生命”二字,意味着有可能一帆风顺,正常发展;也有可能中途夭折,其间有防不胜防的自然灾害,有无法抗拒的病害虫害。所以,农民的投入与产出往往不成正比,根本无法预测,以至于农村有“庄稼即撞家——碰运气”之说。
以上诸多因素加在一起,长此以往,造成“三农”问题被淡化、被边沿化,农民地位低下也就在所难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农民直到改革开放生活才真正“活”起来。有了吃的、有了穿的、有了烧的、有了砖房、有了车子、有了存款、有了水泥路、有了大肥猪、有了退休金、不交农业税、还有直补金、看病有医保……春天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作为小小老百姓,相比过去,我们很满足了,那些“大款土豪”我们看得惯,我们不攀比。至于什么“富二代、”“基尼指数”之类的事情,我们也懂得,也关注,也担心,可我们纵然有拳拳赤子心,却没得那个能力和条件去改变。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那是中国农民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典“工具书,”那是与“四大发明”媲美的科研成果;那是应该追加“诺贝尔奖“的重大发现,其科学性和精准度至今依然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黑土地、红土地、黄土地上各有千秋。其物种繁育,农耕方式,农事季节截然不同,更不说牧区那特殊的生存环境。我冥思苦想,终于理解了:高层把每年有时间变数的“秋分”这一天定为“丰收节,”而不是直接宣布某一天为“农民节”的深远含义。“丰收”二字,饱含着对全体“农”字号人的良好祝愿。“丰收节,”意味着农村不但解决了温饱,农民文化生活的追求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字随着国运的昌盛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农民有了自己实际意义的法定节日,意味着农民提高了地位,获得了尊严。饱含深情的“丰收节,”那不是自下而上的呼吁汇集;也不是民间散落的社会整理;更不是宗教信仰的高人安排。那是对古代科学家的高度评价,那是“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和肯定的一个符号;那是高层对“三农”工作更加关注的一个信号;那是进一步振兴“三农”工作吹响的号角。一个风生水起、更加美好的新农村指日可待!
八月桂香,秋高气爽!秋分时节秋收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我们农民的第一个法定节日。欢呼吧,我亲爱的农民兄弟!歌唱吧,我尊敬的农民朋友!那一张张笑脸、一声声笑语、一杯杯美酒、一筒筒烟花、一串串爆竹、一阵阵激情、一颗颗感恩的心,在“秋分”这个值得永久纪念的特殊日子里,共同谱写出新时代的最强音符——发展才是硬道理!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2
“瞧瞧,这晚稻,穗大,籽粒饱,看来今年秋粮又要丰收了。”xx省xx县xx乡xx村大户陈xx忙得很,一边忙着“三秋”生产,一边还忙着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对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以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为契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进军号角已然奏响。
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连日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丰收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让全社会感受到丰收带来的快乐。丰富的地貌,多样的气候,成就了中华大地不同风情的土特农产。勤劳的人民,勤奋的文化,也涵养出中华民族质朴浑厚的民族气质。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农民和丰收为要义,既有身份职业特征也有产业地缘,既有现实地理特性也有文化风貌韵味,这一节日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赞誉和广泛支持并不意外。
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一般的节日,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从历史脉络看,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被视作国泰民安的标配。从文化现实看,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个全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也是对中国农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充分肯定。截至今年,从农村发端的改革开放,已走过整整40年。40年来,从安徽小岗大包干点燃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热火,到浙江温岭民主恳谈增进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释放,推动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政策信号,也是一个鲜明的改革旗号,将极大调动起蕴含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伟大创造精神,提升亿万农民的自信心、荣誉感、获得感,为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秋意盎然的季节里,全国人民迎来第xx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经历了疫情、汛情的连番大考后,感恩成了今年的热词,“丰收节”也是一个感恩农民,感恩收获的节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不禁感慨“感恩”。
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作为党员干部,感恩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彰显了党员干部于亲、于民、于国的责任与情怀。
父恩比山高,母恩似水深。感恩于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成才。他们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在为我们付出。父母都在身后默默的支持陪伴我们。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于人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亿万农民辛勤的付出,解决了温饱问题;无数“最美逆行者”用生命呵护生命的义无反顾,守护我们,给予我们最温暖的奇迹。和平时代的英雄,平凡之事中彰显伟大,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常怀感恩之心,用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情怀,做到对人民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以实实在在的付出回报组织和人民的培养。
国富则民强。感恩于国家,回眸历史,潸然泪下,我们祖国曾经历了无数的伤痛,多少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取如今繁荣安定的生活。我们是何其幸运的一代,祖国母亲“执政为民”,精准扶贫、医疗保险、义务教育……一项项惠民政策汇聚成诚挚的爱献给中华儿女;祖国母亲繁荣昌盛,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一例例成就积累出历史性、跨越性的发展举世瞩目!我们生活在祖国大地上,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约束自己,筑牢思想防线,上不负组织重托,下不负群众期望。
喝水不忘挖井人,心中长存感恩,路才能越走越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就是心存感恩!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4
作为一个农民我非常兴奋和激励,千百年来农民在中国是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他们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像牛一样劳动,向土地一样奉献,由于他们这层人的存在,才支撑着整个社会大厦,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福利,没有特殊津贴,没有退休这一概念,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亿万农民无论社会经济发展的好与坏,优惠的事与农民无关,即使一个农民由于年迈丧失了劳动能力,皇粮国税总是免不了,中国神话故事很多,但有关朝廷对农民所种土地的补贴,朝廷发放农民养老金等神话故事都没有。而这一节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是一种蕴含人民情怀的好事。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党中央的许多优惠政策正在大面积的惠及农业,农村农民。十多年前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地国家补贴,全面合作医疗覆盖了全国亿万农民,六十岁以上农民领取养老金,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亘古没有的。近年来的精准扶贫更是党中央对社会最底层人中最弱势群体的帮助,从根本上切实具体的解决了这群人的生活问题。在偏远山区,深山老林,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不能使这群人脱贫,而党中央又实行了移民政策,即是大山深处的几户人家,昔日的交通不便,条件都充分得到了改变和优化,几户村村都通了自来水和电,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的居住环境,使农村人的生活质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现在漫步在农村村头,整齐明亮的小康屋,宽敞平整的乡间道路,村民娱乐和活动的场地,文化广场,健身器具等比比皆是,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昔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祝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中国亿万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和安康。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5
秋风吹过田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喜看丰收景,多彩好个秋。瓜果飘香是金秋最珍贵的馈赠,五谷丰登是农民最欢乐的表情。第xx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让我们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我国2018年将每年秋分节气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20xx年9月xx日,秋分,第xx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主题是:庆丰收、迎小康。
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秋收无疑是最高潮,是所有期待的指向,也是最盛大的节日。中国人对“丰收”的感情,是刻在基因里的,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充裕,更意味着无可替代的安全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何重要意义?
自2018年开始,我国设立每年的农历秋分时期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悉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至于为何设立在秋分时节,首先从节气上看,秋分时节最能体现硕果累累丰收的场景,而且我国多数地方秋收作物是大头,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会在秋分这一天庆祝丰收的喜悦。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丰收幸福感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向伟大的中国农民致敬!
如果说丰收是大自然对劳动者的馈赠,那么丰收节就是我们礼赞劳动、礼赞农民的一个生动体现。庆祝丰收就是要致敬农民,感恩农民的劳动奉献,感谢农民的辛勤付出!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6
秋天,已经翩翩而至,祖国南北稻黄蟹肥、菊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第xx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景色尽收眼底,农民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农村的生活更加了幸福了。在这个创新的、崭新的、喜庆的节日中,我不禁想说说“丰收”。
“丰收”二字在《辞海》中这样解释,庄稼生长旺盛,颗粒饱满,尽归仓廪。这是千万年农民最朴素的愿望,最美好的情感,也是至神农氏开始农业种植以来颠簸不破的真理。所以,古代圣贤与帝王都对农业十分重视。丰收,则四海咸宁;荒年,则天下危累。现在,中国用占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世界的奇迹,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仓廪实而天下足”,这是治国者的愿望,也是老百姓的美梦。
又到了金风送爽,稻谷飘香的季节,提起秋天,人们总是忘不了这是一个硕果累累、丰收的季节。庄稼地里像演奏着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那此“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因为这是村民们用辛苦的汗水换回来的,更是大自然的恩赐。当农民们在收割稻谷、收割玉米、收割高粱、收割一切大自然的馈赠时,看着金灿灿的谷粒,从小小的秧苗长出来,这个过程即安静又平淡。小秧苗日日夜夜不断的吸收天地精华,同时也接受日晒雨淋,茁壮成长。农民也是一样接受日晒雨淋,在天地的化育下,身心更健康。丰收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挂在脸上的,更是世上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中国设立“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创举,是一种文化传承;农民丰收节,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感恩她一如既往地、年复一年地对人类的哺育、滋养;农民丰收节,是对近10亿中国农民的肯定和赞颂,他们朴素地情感、精心地耕耘,让土地迸发出了无限的活力,收获了一个接一个“高产量”。
农民丰收节,在金灿灿的收成上,写满了耕作之辛、丰收之喜、劳动之荣光。这是对过去的检视,也是对未来的祝福。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这个广阔的舞台,奔波的、耕耘的、劳作的又岂止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我们就像是一部机器,共同在为着“三农”而努力运转着,更像是一个“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作为一名xx人,在入职时就清楚了自己的使命,明晰了自己的职责。我们的舞台就在农村,为“三农”服务,为“三农”服务好,为“农信”这个品牌增光添彩,就应该是每一名农信人毕生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兴农而荣,为三农而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多彩的、隆重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不仅是喜悦的,为千万农民而喜,为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而喜;而且为xx而喜,“四大战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更加为自己而喜,自己辛勤的努力化成了农民们张张的笑脸,化成了田野中艳丽的色彩,化成了“丰收节”中欢歌劲舞。
我骄傲,我是xx人。我幸福,丰收的喜讯传遍三晋。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7
20__年9月份,在中秋节与国庆节之间,还有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设于秋分的这一节日,包含着对农业丰收、农民劳动的礼赞,对农耕文明的传承。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这提醒我们:自己的口粮来自农民的劳动,我们是世界最古老灿烂农耕文明的子孙,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
不忘本,就是不忘粮食这个生存的根本。粮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石。“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有人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生命的魅力无不闪现着“粮食的光芒”。丰收节是对每一粒金灿灿的颗粒饱满谷物的礼赞。从华北麦田到江南稻浪,从陕北高原的小米飘香到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就是我们每日的食粮,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无论将来科技如何发达,智能机器配备怎样的新能源新动力,我们每天还得吃五谷杂粮。“民以食为天”,说的就是这个“天”。
不忘恩,就是不忘种粮的农民及其土地。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三农”领域的成就,是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战线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引用过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比“口粮”二字更基本的财富了,这财富就来自于斯土与斯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自披星戴月汗流浃背的劳动者;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命根子。每一个人都能够也应该身体力行,尊重每一个劳动者,感恩每一寸土,珍惜每一粒米,都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不忘其初,就是不要忘了农耕文化中天道酬勤这个精髓。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华夏先祖在黄土地上筚路蓝缕,“沐甚雨,栉疾风”,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产生态生活系统,推动了世界农业发展,保障了炎黄子孙生存繁衍,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春种秋收,天道酬勤,培育了中华民族诚实、宽厚、善良、谦逊、坚忍等传统美德,使历尽沧桑的中华民族总能从苦难走向辉煌。
今天,在世界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在摩天大楼与人工智能的时代,中国农民丰收节提醒我们与农村、农民、农业的血肉联系。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稳固大国农业根基,铆足中国发展底气。
2024年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体会 篇18
炎热的夏天从我们身边悄悄的离去了,秋天来了。它是一个火红成熟,丰收在望的季节,倘若让我设计一个节日,我会设计一个丰收节,这是为什么呢?请听我娓娓道来吧。
秋天稻田已长出来了,像阳光一样金灿灿的,一阵风儿吹过,滚滚稻浪连绵起伏,淡黄,金黄,深黄……
远远近近,深深浅浅,蔚为壮观。一位农民伯伯在稻谷中抬起头来,他那古铜色的脸上挂满了汗水。也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果园里,树上硕果累累,风儿一吹,果实摇摇晃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看,那紫色的葡萄一串接一串,挤挤挨挨
晶莹剔透。红彤彤的苹果就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红了脸。
淡黄淡黄的橘子也露出淘气的笑容。黄澄澄的梨子像一个个葫芦娃守护着美丽的果园。一位农民伯伯背着箩筐来了,采着鲜美的果实
箩筐里已是沉甸甸的,还有一位农妇,她是一个劲的采呀采,过了一会儿地上已堆的像一座小山了。她看看地下的果实,再看看五彩斑斓的果园,笑容充满了她的脸。
菜园里,白菜,扁豆,丝瓜……蔬菜在秋风姐姐的催促下也换上了金装。南瓜熟了,就像一面面金鼓,农民伯伯抱着它,就像抱着个大元宝,乐的合不拢嘴。
瞧,农民伯伯有的忙着采摘果实,有的正为装满竹篓的果实,搬运呢,有的正为蔬菜施肥,还有的出神地望着无边无际的稻田似乎在想什么……
啊,好一幅丰收的景象呀,虽然农民伯伯各干各的,但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难道这不是一个雄伟壮观的丰收节吗?农民伯伯一定很期待这个喜气洋洋的丰收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