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1

春风催新绿,学习正当时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202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按照内容整合程度设置学习任务群,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六大学习任务群,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现实,____县这次公开课既是及时雨又是福音。两位老师都能以单元的视角关照单篇,以课程的思维统领课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现了出类拔萃的教学风姿,让我收获满满,回味无穷。

一、聚焦场景细节、凸显语文要素

潘诗梦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能聚焦场景细节,凸显语文要素,引导学生通过自由阅读、批注,初步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再聚焦环境的恶劣,引领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走进文字的深处和细处,走进母亲的内心,感受母亲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如此,体会场景、细节中的慈母情怀以及“我”内心的感受就水到渠成了。

二、层层深入,巧妙设计

刘老师执教《聚焦叠词,悟运用之妙》,为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刘老师巧妙设计,以叠词导入,从展示课文中的叠词,课外积累的叠词,古诗中的叠词,到叠词的运用,步步递进,层层深入。课堂活动——擂台赛,青蛙呱呱、黄鹂鸣叫等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评一体,落实新课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指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在改进教育评价中提出促进‘教学评一体’”。两位老师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任务、活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都很好地展示了这一点。潘老师在指导朗读时设计“小小朗读者”的评价标准,李老师在迁移运用环节设计习作评价标准,都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

短短的学习已结束,但我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让孩子们在语文的世界里快乐地学习成长。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2

单元“气质”与单篇“特质”

近日,____区初中语文“基于素养专项推进”教学研讨会如期召开,会上于文杰老师、申学欠老师、陈新霞老师从教材整合、实用文教学及单元教学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分享,作为学习者,我为三位老师的细致探究深深叹服,同时,自己也收获了许多,思考了许多。结合前期所做的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我想就“单元”与“单篇”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一、大概念统率,彰显单元“气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设计“单元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则需以“大概念”为统率。陈新霞老师对“大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她指出:大概念是处在学科金字塔顶端的上位知识,其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强。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概念的统率性尤为重要,我把它理解为单元整体的“气质”。

李卫东老师指出;以大概念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分析单元内文本的特征和属性,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从上而下,归纳出共性,最终确定一个能够适应单元内每个文本的大概念。李老师从自下而上的角度,阐述了单元大概念确立的途径,而单元大概念确立的另一途径即为自上而下的确立过程,即教师针对本单元,从这一本教材甚至整套教材的维度,审视本单元的素养培养目标,并结合教材编者、学科专家等的解读、建议,确立本单元的大概念。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两种方式,来确立单元的统领大概念。研讨中,不管是陈新霞老师对八下第一单元的“家乡的名片”核心任务的确立,还是于文杰老师六下第一单元“我为家乡举大旗”任务的确立,都体现出对单元整体“气质”的精准把握。单篇教学有了大概念的引领,便有了灵魂,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有了方向,学习也才具有了持续性。

单元大概念的确立为单元大任务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任务来源于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回顾之前所进行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及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发现,大家所确立的大概念往往都指向学科关键或特质,这不是离开课本就会忘记的知识,而是赋予了学生自我学习生长点的能力,因此,大概念是极具生命力的上位概念,学生要在此核心的引领下,习得诸如文本鉴赏,文学创作、实用文写作等能力。

二、小任务勾连,凸显单篇“特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的单篇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单篇教学有所不同,要注重它所承载的单元任务,也要注意单篇“特质”的凸显。其实二者并非对立矛盾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前面提及的单元大概的确立途径之一,便是自下而上的抽取、提炼,因此,单元大概念的确立基于单篇“特质”,单元任务的确立必然也基于单篇的学习任务,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互关联的。这里所说的单篇“特质”,着重指单元文本共性之外的单篇特质。如前面我们进行的八上第五单元“文明的印记”单元整体设计,课段任务最终都指向“家乡网红打卡地推介”的说明文写作,每一篇共同的学习任务在于总结说明文写作方法,但《苏州园林》整饬的文字之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强烈的现场感,《蝉》真挚的热爱之情,单篇的共性之外的个性也需彰显。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单篇教学,与以往传统单篇教学的知识本位不同,它以学科素养为本位,是实现单元教学价值与目标的重要载体,它既有自身的内容构成,又与单元教学目标遥相呼应。如:陈新霞老师在八下第一单元的课段任务设计中,围绕“深入分析文章独特的言语形式和情感表达”大概念,《社戏》“读出叙述里的鲜活形象,读出描写里的诗情画意”,《安塞腰鼓》“赏析修辞、短句的表达效果,感受生命的力量”,子任务的设计注重凸显单篇“特质”。

有学者指出:单元视域下的单篇教学实际上融合了杜威的“做中学”和克伯屈的“任务驱动”两种重要的学习理念。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实现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很容易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进度,火急火燎地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没能给学生一定的单篇学习细嚼慢咽和深度思考的时间。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方面,我们要避免固有着传统的单篇讲授式教学范式,不愿变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只顾着单元的整体,使得单元整体教学“不接地气”。要既考虑到单元整体的大概念、大任务,也要给单篇教学文字咀嚼、深度思考留足时间,让单元引领单篇,单篇成全单元,深化单元,实现单元与单篇的深度融合。

当然,不管是单元,还是单篇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情境的创设,申学欠老师对新课标中“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出现频次的梳理,体现出教学中“三性”原则的重要性。有了情境,学生便有主动获取知识,完成任务的学习冲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便在情境中自然形成了。

每一次学习,都是教学生涯一个新的能力生长点,每一次反思,都是教学实践中一个有分量的沉淀。收获很多,反思很多,纵有许多不成熟,但一直行走着,便纵然路远,仍终将至!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3

语文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认识

大单元、大概念,整合、情境,3月2日的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让我对新课标、新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

会上三位老师的发言都提到了一个词——情境,这个词与也是新课标中的高频词。新课标总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多次强调通过情境创设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一种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问题情境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依托“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来表现。

什么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我们可以借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宁先生的话来理解:“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旨归,其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当下或者未来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的品格和能力。这样的情境必须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语言文字设置,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领着学生往语言文字里面走,要能够引领学生沉浸到语言文字中。

立足学情,境由文生。好的“情境”,应该与学生认知和文本逻辑相契合的。申老师教学新闻单元,任务设计“如果你是新闻媒体的编辑,请你按照新闻的三个特性(真实性、及时性与简明性),联系具体的语句,分析这篇新闻是否值得刊发”。陈老师教学《安塞腰鼓》要求学生“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段落用各种形式设计朗读脚本并朗诵,读出或静寂、或蓬勃、或豪放、或狂野的感觉”。于老师《竹节人》中设计的“请你依据课文,写一份“竹节人”的制作指南”。无一不是参照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和思想感情,结合学习的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之中、在任务引领之下,自己去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思考,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使其在语文实践中积累言语经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达成素养目标。

强化基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的教学,增强学生认识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一条课程实施的要求,又是为我们提供的一条路径方法。立足于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立足于本堂课或本单元教学应该达成的预期目标,即学生学习之后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展的预期结果,搭建支架和阶梯,引领、协助学生向学习目标迈进,这是创设真实情境的目的,也是其创设的要领。

总之,根据课标、依托教材、针对学情,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为学生的联想、思考和实现学习目标适时提供各种帮助,是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4

春色如许,纷至沓来

春天的风总是那么的暖人。三月一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实验中学召开的初中语文专题研讨会,三位老师基于素养进行了专项推进,特别是申老师紧跟新课程标准,针对应用文进行的行之有效的支架性教学探索,给我一种“柳暗花明”的感受。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创设,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文学习的支架。应用文因其文体特征,与学生有距离感。而“真实情境”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学生经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走进学生,实现素养的内化。申老师以新闻单元和事物说明文单元以及演讲单元为例,介绍了具体而有效的“情境化”教学实践。如新闻单元,贴合学生经验,通过运动会新闻报道、运动员裁判员的采访等真实情境的设置,真正实现文本与生活的联动,提高了对新闻文体的深度把握。

“学而不思则罔”,我也反思如何实现“情境化”与事理说明文的结合。《大自然的语言》是部编本八年级下册的事理说明文,以物候和物候知识为说明对象,竺可桢用生动严谨又典雅简练的语言进行了说明,文本中涉及的相关地理知识学生已了解,但从语文的角度真正理解“大自然的语言”还需走进大自然,亲身去体验去表达。教学中,我进行了《我读“大自然的语言”》情境化活动的设计,提前布置学生找一种植物,观察冬季与春季的变化,或者不同高度的生长情况,搜集资料探寻其变化的原因,形成说明性的表达,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们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同时将自己的发现与文本进行对照,了解事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科学思想方法。这样就形成了阅读与探究活动的结合,学生开始关注生活,表达和交流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学习使用说明性的语言进行表达。

读写一体,情境与任务的设置,是老师们反复涉及到的,是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与单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实践。以“文本”为源头,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情境化”“任务型”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有目可依,有本可循,与自身达成共情,语言文字运用水到渠成,核心素养自然而然地就内化于心了。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5

借别人的树,开自己的花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这个春天,不只与美景邂逅,也与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研讨会邂逅。这场邂逅,引发了我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回顾自己带的这一届学生,从初一至此,作文课是如何上的呢?无非是学生写,我点评,展示优秀作文,学生二次修改。当然有时还会因为赶课,连续几周不写作文。课文后的小练笔偶尔会布置,但老师的讲解与反馈并不细致;单元后面的写作指导课几乎没有给学生上过,只不过会从中选取作文题目来练笔,学生缺乏作文的理论性指导。我想,这应该就是我的学生作文不理想的原因吧。其实,我也一直在困惑,如何给学生指导作文?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听完研讨会的专题发言,我似乎找到了撬动作文提升的支点——我们的教材。借教材这棵大树,让学生作文开出绚烂之花。

一、立足文本,读写结合

专题发言中,____老师从阅读的角度入手,分析考情考点,指出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的复习策略;______老师从考试写作题目入手,指出作文复习应当基于教材,优化写作。不难看出,对于语文而言,得阅读与作文者便得天下。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发生了分离,平时我的教学便是如此,这不仅使写作教学没有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也让写作教学失去了物质基础。

就部编版教材编写意图而言,每个单元按一定的编排原则编选一组文章,然后安排一个作文训练,这个作文训练的内容和目标是和这个单元编选的文章以及教学目标相关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为讲课文而讲课文的阅读教学行为肯定是错误的;任何抛开单元文本的写作示范和借鉴而空讲写作方法的教学行为也是不可取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应该着力训练的两大基本能力,而这两大基本能力的形成又是相辅相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先生还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看来,读写结合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

二、理读文本,构建写作系统

读写结合必须钻研学情和教材,整体规划,把一个学段当作一个体系来设计。大到以初中四年为整体,思考每一学年、每一学期要通过“读”来促进“写”的哪些能力。小到每一个单元,每一篇文章侧重点的选择,与其他单元、文章的联系等等,都要通盘考虑,把读写结合视为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不是随意设计,零碎使用。

以表达方式为例,翻看初中教材会发现,七年级的作文更侧重于写人物与事件,应以训练记叙、描写为宜;八年级进一步训练记叙和描写技巧,训练学生用抒情方式深化主题的同时,还要重点训练学生写作简单说明文的能力;九年级,在学习通过议论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还要训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为中心服务的能力。

三、品读文本,学习写作技巧

“读写结合”,首先是“读”。读,指的是品读有表现力的语句,即学生通过感受、理解、体味、推敲重要的词语、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真正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地运用,提高写作能力。要学习遣词造句的技巧,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动词、形容词的运用,《春》中叠音词的运用,唯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读,入情入境,揣摩品味,才能体会到它们的妙处,也才能谈得上运用;要品味写作手法的妙处,从初一起就有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写作手法,需要在充分的品读之后,通过比较阅读来揣摩,明确了妙处后再来进行写的训练;要体会谋篇布局的作用,如果读写结合只训练某一种写作技法,忽视了体会谋篇布局的作用,那么学生的文章就像一地花瓣,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自然呈现不出花朵的漂亮来;要借鉴选材立意的方法,学生写作容易犯“假、大、空”的毛病,课文是真情实感最好的范本,但范本的情感一定不能由教师“灌”,学生自己要有品读感悟的过程,要与作者、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

从课本切入,将写作教学目标明确化、专一化,让学生在读课文中领悟写作资源与写法。写作教学,对我而言是懵懂的、任重道远的,但只要善于借用有利资源,聚焦钻研,始终如一,相信终会开出理想之花。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6

讲台上,老师们尽显各自的风采,学生思维积极,这样的课堂,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本次活动让我们来自一线的科学老师收获颇丰,对我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

一、活动为载体,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纵观老师们的课堂,都深刻地贯彻了这一观点。每节课知识探究部分都是有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动手设计实验、操作,探讨出规律,形成自己的体验。纵观整个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方法。

二、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几位讲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自身形体语言的运用,使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她们思路清晰,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开拓思路,激发创新。老师们在课堂上力求语言精当,虽言语不多,但多点睛之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从而掌握方法。

授课老师执教的《杠杆》,创设有趣的西游记的情景,去解救压在山下的猴子。由学生利用杠杆去解救猴子,导入该课的课题,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求知欲望。把学生对未知的探究欲望完全激发出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蜡烛的燃烧》这节课。学科学的教学策略我们都知道,课程目标也学习过研究过。但是能像授课老师这样达到艺术的境界恐怕我只能望其项背,自叹不如。如果目标和策略是骨架,那么授课老师就赋予了课堂灵魂。整节课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学生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乐在其中,授课老师和孩子完全融入其中一起享受这种探索所带来的乐趣。艺术课堂就像放风筝——飞起来、飞得高、迎风飞,才算成功。当然授课老师手中还握着一根线,为的是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课外拓展与生活紧密相连。

几位老师导课都是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用科学知识解答生活现象。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认真完成预定的任务。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工具、器具、设备相联系,识别日常生活中科学的应用。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四、小组合作式的学习逐步成熟

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都特别注重学生的互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小组合作式学习已不在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在听课评课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法,真是受益颇丰。我一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尽心竭力把科学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把咱们的孩子真的引向科学的殿堂,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做一个合格的科学老师。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7

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合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开。”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三月,我有幸参加了____区初中语文“基于素养专项推进”教学研讨会,认真聆听了于文杰老师、申学欠老师、陈新霞老师三位语文同仁从不同方面做的专题发言。本次研讨让我对“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概念及具体课堂实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多思考,收获颇丰。

一、关注教材整合,聚焦内在关联

学习任务群以任务来驱动学习,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既要关注任务内在要素的关联性,又要关注系列任务之间的层次性,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于文杰老师把《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无怪他们疑惑”……一系列“也”字与《琐记》中“好。那么,走吧!”“‘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两段材料进行纵向整合,引领学生探寻鲁迅先生的足迹,进而发现鲁迅先生在到东京之前,他的求学一直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不断地“去”,不断地“走开”,不断地发现新天地。《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的作品链条中的一环,将其放在作品链中去考究,我想对于指导学生认识青年鲁迅的心路历程,是颇有助益的。

于文杰老师还以《竹节人》为例,将课堂设置三个活动任务,对课文进行横向的梳理和延展;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指导学生将君子之“行”、君子之“德”归类;以《灯笼》仿写课文的选材方式,以《安塞腰鼓》仿写课文的布局构思。这样的设计使课堂宽度和深度有了螺旋的精进与提升。

语文整合性教学是把教材看做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使之适合学生需要,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厚,它同课堂“取舍”同样是教学的艺术。

二、创设真实情境,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申学欠老师在《新课标“三性”原则指导下的应用文》专题发言中指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这正与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不谋而合。

线上学习期间,很多同学沉迷手机游戏,荒废了学业。请同学们创作一篇演讲稿,分析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劝说同学远离游戏,健康生活。

学校即将举行“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你作为朗诵社团成员,将以怎样的语气、语调及情感来朗读余光中的《乡愁》?

运动会期间,你将以学校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校领导,请你撰写新闻稿在学校公众号发表。

……

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浸润在这个情景中,学习并在生活中实践语文知识。记得去年秋天,我利用作文课时间带领初一的孩子们漫步校园,我们曾站在银杏树下,来到丁香树旁,闻一闻月季花香,听一听小鸟歌唱,看白云从头顶飘过,看夕阳染红天边……于是,在孩子们的笔下,有了真实而生动的文字。

附学生写作片段:

银杏树的叶子金黄金黄的,像是被灵魂画手染上了颜料,银杏叶像小扇子似的挂在树上,风一吹,像是在跳一曲优美的华尔兹。紫荆树更是别具一格,虽然叶子稀疏,但是它的美是别的树没有的,树上挂有许多足球形状的牌子,书写着“奋斗”“自信”等文字,鼓励同学们奋发图强。梧桐树高大的身躯屹立在操场周边,显得格外威风凛凛。

学校里还有月季花。月季花姿态优美,在高大的银杏树旁显得格外娇小,月季花红得如火,粉得似霞,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蜂蜜味。2022级12班韩茗宇)

真实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真正地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当然“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真实”,并非简单地照搬生活原型,也非绝对地走进生活中去,而是指语言情境具有真实生活的影子。这样的语言情境,能通过语文与生活的融合,引发学生的内心需要和精神活动,让他们在有目的、有意义、有情境的言语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是一个一体的过程,三者之间是交叉联系的,语文课程内容六大板块无论是哪一块的教学,都应该遵循“三性”的教学原则,把“三性”转化为语文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成长。

“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正是“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追求和重要特征。陈新霞老师在专题发言中指出,“大单元”教学强调学习任务的设计,强调任务链的精心组织,强调活动的层次性和连贯性。这正呼应了新课标的要义:“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

本次研讨活动,生发了我对语文教学、对语文素养追寻的拳拳热忱。“师指一条路,烛曜万里程”,教研路上,因为有了导师的引领,团队的陪伴,探索的信念会变得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会变得更加坚实。我将继续在教学道路上教学相长,且思且行,走得更远。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8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自202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来,我们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在这阳春三月里,有幸参与了全县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暨教学质量分析会,会上,听取了____县第一小学潘诗梦老师的执教的《慈母情深》,以及____县第三小学刘燕老师执教的《聚焦叠词,悟运用之妙》两节课,受益颇多。

一、“细节”统领,深入研读

第一小学研究团队以单元的视角关照单篇,用课程思维统领课堂,他们基于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针对本单元设计4个学习任务,本节课重点完成任务二,品读《慈母情深》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潘老师发现细节,品味细节,再寻细节,运用细节,用细节的设计来完成细节的教学,营造了深入文本的情景教学,尤其对“母亲背直起来了……”深刻感受体会母亲的辛苦。这样细雨滋润般的熏陶中,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领悟和感染力,学生情动而辞发,感受与梁晓声产生共鸣。

二、“妙”字贯穿,静水深流

刘燕老师的《聚焦叠词》一课,令人耳目一新。整堂课“妙”不可言,通过找叠词、读叠词、用叠词三个部分,让学生意识到叠词的妙处,从而实际运用它。刘老师能够基于新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层层深入、步步深入,可谓静水深流。刘燕老师为我们示范了如何进行教材整合,最大程度地发挥文本的作用。刘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诵,加深学生印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一课一得“,落实课标

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就要做到一课一得,就要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和语言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手法等的习得。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做到了这点,课堂基本功扎实,能够将新课标要求运用到教学当中,践行新课堂理念,让学生学有所得。

短暂的一上午我收获了很多,也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9

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基于素养,专项推进”教学研讨会反思与感悟

本次的全区初中语文“基于素养,专项推进”教学研讨会聚焦大单元教学,三位老师围绕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实用文教学进行整体教学研究,并就“单元”及“单篇”教学进行举例分析。

在听完三位老师的分享之后,我对于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学习任务群的应用,于老师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例,强调在进行教学实践时首先要设置真实的主题情境,其次要整合学习路径,如横向的梳理与延展,螺旋的精进与提升等,最后要变革学习评价,设置合理的评价量表。

此外,“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还可以和“群文阅读”任务群相互联系,在教学时可以从内容主题的相关性和行文思路的多样性出发,采用同中有异的教学策略。以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为鲁迅的文章和别人眼中的鲁迅,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他高尚的精神境界。

通过此次研讨会,我加深了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更新了教学理念,并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努力落实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脚踏实地,促进自身发展。

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篇10

得之心而寓之行也

2023年3月1日,在____实验中学的学问讲堂召开了____区初中语文“基于素养专项推进”的教学研讨会。全区初中学校语文同仁齐聚一堂,实验中学的于文杰老师、开发区实验学校的申学欠老师以及杨寨中学的陈新霞老师为全体语文人献上了三场干货满满的专题发言。

三位老师的发言均着眼于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围绕特定主题,组织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语文实践活动,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个层面,其中基础层重点关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发展层面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三个任务群,拓展型则主要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两方面。

于老师在《关注整合聚焦关联》的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对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经验和思考。她聚焦发展层面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设计了“三步走”,分别是:设置主题情景—整合学习路径—变革学习评价。

申老师关注到的也是拓展型任务群的设置,与于老师不同的是,申老师聚焦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设计上。在实用文的教学中,紧扣“实用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且改变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和发展。

陈老师对“大概念”和“单篇”的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在她的解读中任务群的设计以“大概念”为统领,打破单元教学的限制,统整教学资源。在教学评价中充分发挥量表的作用,帮助学生具体明确的认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次教学研讨会我收获最大的部分是关于情境性的理解。申老师在发言中提到,所谓的真实情景并不是完全符合现实生活的情境,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为依据,创设心理上的真实情境。学生依托现有的知识经验,对将要发生情节事件进行预先处理,教师予以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未来问题的最优解。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新闻文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创设的真实情境就可以是“设想我是一位新闻编辑”,对于某一事件如何进行新闻报道。从前期设计新闻采访稿,到后期完成整篇新闻的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哪些规范,应如何遣词用句,应达到什么目的等,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实践—理论—实践”之间的联系。像这样设身处地担任某种职务、进行具体实操的情境,对于学生而言即是未来有极可能发生的心理上的真实情境。

真情境激发真情感,真情感推动真提升,真提升养成真能力。

除了真实情景,新课标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还标志着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角度再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时刻贴近当下学情,学习任务的实施路径也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学习的目的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在这方面,于老师和陈老师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习的敲门砖,于老师对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的活动设计让我眼前一亮。“任务三:假如课文中的那个老师是你的班主任陈老师,请你再读课文,讲一讲陈老师的故事。”这个活动一下就打破了书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壁垒,文中的老师不再是一堆文字堆出来的二维形象,她变得具体,鲜活。这也让我联想到,整套教材中有太多关于师生情谊的课文,《别了语文课》《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果然,关节打通以后,触类旁通,就变得轻松多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教学之乐,得之心而寓之行也。在教学研讨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我也该将所得的经验转为行动,寓于教,寓于学,实现与生共学的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