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在“双减”背景下,我一直琢磨怎么能进行减负并增效的教学,总结多年教学的经验,提炼出来一个介于课堂和课下作业之间的课堂环节,现分享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堂五分钟精心练

精心选出作业中的一道典型题,在课堂临近下课五分钟进行测验,我会缩减我的课堂只讲三十五分钟,这样也逼迫着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我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将题写在一张纸上。此时我只认真监考,并不给交的早的同学面批面改,是希望让同学们把真实情况反应出来。这是第一步,精选精做。第二步就是精心批改,我进行详细批改,并会对学生反应出来的问题高度重视。依据反应出来的问题,大胆的删减作业,非常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布置作业,为减负提供了一手的依据。第三步,指导同学们改错。共性的问题课上讲,个性的问题,课下当面讲。可以是课前、课间、课后,这样的讲,学生会记忆更加清楚。

二、减负增效效果

同学们提前知道要考试,并且老师会精心批改和评讲,于是就会很重视,从而达到学生从内心渴望学会的目的,真正做到增效效果。但是老师又没有硬性的以一刀切的作业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接受知识的情况,自行安排学习,接受知识程度好、反应快的同学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复习巩固,接受知识慢的同学可以花较长时间复习巩固,每个同学都可以用适合自己的时间,真正做到减负。而且考试后老师反馈及时,并有针对性,并不是在课堂上面面俱到的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不仅减负而且增效。经过长时间的短兵交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学们会学习了,知道重视什么了,知道学习的第三步改错的重要性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立足学生的负担减轻和学习效果增强,相信一定能想出越来越多的好办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基本上学完了,距离本学期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何高效利用这一个月的线上学习,是摆在语文学科的一个问题。因此,我通过问卷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意向问询。绝大部分同学想先利用这段时间读些书,等到距离期末考试两周的时间时集中复习。所以接下来,我便策划落实了两周的“线上阅读周”活动。

一、讲清阅读意义与规则,做好前期准备。通过课上的引导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阅读周活动,让他们认识其意义,既包括提升语文素养,从读书中获取无限乐趣,也包括缓解长期看电子屏幕的视力疲惫等方面,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再告知学生我们如何开展阅读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的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地进行打好基础。

二、阅读课课堂设计要丰富,阅读效果监测要及时。

一节课40分钟,我将其设计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一次“课前小超话”:老师展示一个关键词,如“孙悟空”(因近期在读《西游记》)、“李白”(学生对其比较了解,有话可说)、“红颜祸水”(涉及历史知识和学生认知)、“内卷”(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等词语,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围绕该话题进行思考并组织语言,然后随机抽取一位同学进行2分钟演讲。提升学生思维思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激活网课的活力。第二板块是根据老师提示的阅读方法进行30分钟的阅读,要求打开摄像头,安静读书,可以圈画你喜欢的地方,为课下作摘抄做准备。第三板块是进行当堂5分钟的阅读效果小测验,或者找同学分享自己本节课的读书感受和圈画内容。根据当天阅读内容两者选其一。

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将其中的小测验进行了“游戏模拟”式的晋级制,每次阅读以后,问卷星做对9个选择题检测,则向前晋升一个级别。最终的文圣可以获得奖励,包括一本图书和一周一次的作业减免。这些级别包括“伴读书童——倔强童生——快乐秀才——进击举人——荣耀贡士——进士及第——状元郎——大文豪——文圣”。

三、课下联动,加强阅读的持续性与延展性。如果只是课堂读30分钟,效果并不能达到最佳,所以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不断延续也是关键,因此我们设计了三种方法:一是班级打卡,课代表组织,每天课下读20分钟。二是完成阅读记录卡,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与夯实。为给学生减负,阅读记录卡基本上在20分钟内可完成,且是两天一页,从而避免作业成为负担。三是利用好早读,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提议我给他们拓展一些古诗词和优秀作文,所以在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外,通过早读拓展材料进一步扩大阅读面。此次期中考试后,有学生反馈之前背诵的优秀片段用在了作文中,感觉收获很大。

为学生减负增效是必然,不过前提是老师要做好很多前期工作,例如课堂阅读的内容选择、问卷星的每日检测,这就要求老师先读完推荐学生读的内容,设计一些难度适中但又有效、又能提高学生兴趣的题目。其实是另一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因心有所爱而无怨兮。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3

我所理解的“减负增效”,是指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要想办法,最大程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处于教学关系主导地位的老师的做法就非常关键。该如何做呢?我想,只需记住一句话:别忘了学生。

一、备课别忘“备学生”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讲课别忘“学生讲”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要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比如语文单元中涉及到的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尝试按照讲读课的学习方法,变身小老师,化被动为主动,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长了胆量,对知识的学习更有促进和提升。这样的课堂是鲜活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也许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样会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三、作业布置别忘“学生用”

布置作业不能随意而为。比如单调枯燥性的抄写、默写作业,做练习册或模拟试卷等,严重背离新课程的理念,更会挫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语文作业设计更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形成能力。比如八上新闻主题实践活动单元,我们就可以布置采访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集采访、摄像、撰稿、后期剪辑、配音、配字幕等环节于一体,放手给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盘活”,充分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减负增效”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且行且思索。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减负增效,原本是指企事业等单位为增加产出效益或效能而实行的减员或精简机构等措施或手段。在教育上,它的含义就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增效的提出,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挑战。就英语教学而言,时常会出现许多矛盾,既要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又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要打破固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实现一种新的良性循环。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

一、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训练,尽可能做到当堂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

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确保每分钟都能发挥作用,实现减负增效就容易多了。对于教师而言,课前就需要做好非常充分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要保证自己在课前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不良情绪是不宜带入课堂的。课程的准备工作,对于教学的内容,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科学地安排重点和难点。课程讲述要简单易懂,讲课与练习的安排有机结合,对于训练活动也要安排适当,适当地增加英语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讲课的过程之中,要生动和幽默,课堂的气氛要确保活跃,还要增加一些语言实践的密集度。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一个观点,就是不断地进行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等。让学们感觉到语言是容易接受的。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听说效率,当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高效的发展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讲究英语教学的预见性,课上的每一分钟都要安排妥当,每个环节之间要衔接好,安排好,做到环环相扣,高效地使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深入思考、不断训练,达到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就练得很熟练,那么课下在完成作业时就会减少生疏或卡壳现象,从而从根源上解决减负增效的问题。

二、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拓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与课外活动应该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我们对于初中的英语教学要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我们要重视开展各项适合初中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不能把课外活动时间依旧作为课堂教学的延长,为了提高生硬的教学质量而把学生整日关在教室做题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天性,也丧失了学生对于学校的热爱。课内、课外的活动渠道不能被扭曲对待,不能理解成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讲知识,课外活动其实就是做英语练习,更不能把课外活动看成“堤内损失堤外补”。英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使课堂的英语教学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要通过英语课外活动,使初中生更好地加深对英语书本知识的理解,获取知识,决不能让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比如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分级阅读、运用网络APP进行趣配音、运用百词斩等学习英语单词,学习方式轻松有趣又高效,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主要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提升作业质量,让作业、练习达到真正的减负。

1、新编制作业。为避免学生作业量多质差,不可盲目搬用现成的教辅资料。为了确保作业的优质高效,编制作业应该多下功夫。可以借用教材中数量合适、质量较高的练习。但是,由于地域和学生的差异,有些练习脱离学生知识和生活实际,既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能给学生的操作造成障碍。对这样的练习应根据情况做适当的取舍或者改编。

2、用资料中有效度的练习。对教辅资料,不管来自何方,都不能生吞活剥,机械照搬。用这些资料必须先审视,然后严格筛选,只选用那些确能弥补教材不足,有利于巩固、运用、拓展所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练习,其余的应统统舍去。

3、改编现成练习。教材或教辅资料上的练习,有的内容好但形式欠佳,有的形式不错但内容不合适,或者内容和形式都可以,但有某些毛病。对这样的练习,可以根据情况和需要加以改编:可以是数量的增减,可以是顺序的调整,可以是题干的变化,可以是问题的重置,可以是某些细节的变动,等等。

4、增加一些实践性、创新性作业,让学生对作业保持一定的新鲜感。比如让学生就单元主题进行一些校园或社会调查,再比如让学生动手录制一些英语视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或社会生活。上次我们进行的母亲节创意大赛,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创造性和也很强。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力保障。

学生的课下学习不同于课堂学习,需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性。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从管着走、扶着走到放手自己走,最终学生应该摆脱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课下时间,在写作业时管理好自己,逐渐养成专心、认真、高效的学习习惯。

总之,减负增效的实施能促使老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也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课下时间安排进行再思考,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不断改进提高,勇于与时俱进。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5

20__年__月__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我认为可以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以及优化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入手。这里面我们需要明确两点:

第一,减轻负担不等于没有负担,减少作业不等于没有作业。其实适当的压力和作业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的,但最难的是这个度的把握。新课标中也提到我们需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这也意味着我们老师将面对更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准组织课堂内容,并能精心设计出突出重点的作业,力求让学生上课能提高学习效率,下课能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

第二,减负不只是减书包之重,作业之负,更要减心理之负。教学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两个场景:1、某某老师来上课时,下面同学们要么一片懒洋洋状态,要么一副受人强迫的不情愿状态。2、临近下课时,某某老师安排作业:“接下来说一下我们今天的作业是……”这个时候下面就会唏嘘声一片,而如果有一天我们说“今天没有作业……”,这时下面就会一片欢呼,不难发现“上课”“作业”这两个词在学生听来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某一天出现这样一些场景:当学生见到老师时兴奋不已,争先恐后瞪着求知的双眼等着老师上课;当学生听到老师要留作业时出现欢呼声一片?说真的,很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在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引导下,各类课改纷至沓来,通过对自己日常教学生活的总结反思,我认为我们需要在提高生物课堂效率以及作业创新设计方面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尝试解放学生的天性,为他们量身定制自己喜欢的课堂和作业,把课堂和作业活起来,让学生能够乐意、主动的去完成,这样的话在减负减压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下面就我平时的一些具体做法同大家进行分享: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一步而言,最好的老师是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而我正努力地朝这个方向靠拢,平时我一般会利用视频、图片、生活实际结合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我会充分利用希沃的功能,将随堂练习题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我会在课堂上拿出自己制作染色的玫瑰花导入新课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布置相应的动手操作作业;在学习鸡翅的结构时,我会安排学生去超市购置鸡翅,在家解剖观察完再动手做成一道美食与家人分享;在学习花的结构时,我会给每个小组分配我自制的各种各样花的标本以让同学们更好的观察和学习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探究类学习活动或跨学科实践活动可以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又提升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教师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学生能够转变思想,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体,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上课及作业完成的效率。

①听课习惯。上课40分钟为黄金时间,而能否把握住这40分钟是一个学生能否学会本节内容的关键所在。每节课我都会设计相应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静心自学、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学以致用的生物学习模式。尤其是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好好利用这个时间的话,既可以使他们对本节所学内容以及重难点有一定的把握,又可以针对性地去听课、思考,在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的同时当堂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并且长期坚持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有目的、有针对性阅读的学习习惯。②课堂笔记习惯。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呢?我认为课堂笔记应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我也经常建议家长闲暇时翻看一下孩子的课本,孩子在校的状态便可一目了然。而一份好的课堂笔记绝不在于内容的多少、形式和颜色是否花哨,而在于是否精炼和准确。

3、博而不精往往不能事半功倍

“少而精”理念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及作业的设计与安排。课堂内容应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能够精准把握重难点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会充分发挥我们学校集体备课的优势,做到积极认真备课,多请教、多质疑、多思考;而作业方面,我也会给学生精挑出一些经典题目进行练习,避免出现机械性的刷题现象。每位学生由于知识储备量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在作业设计方面还应充分体现出分层思想,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安排相对应的作业。当然,在作业检查时我也会做到分层要求和批改。对于优等生,我会不满足于他们“做的全对”,而是指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其他解题方法,从而寻找更优解法。对于中等生,我会不满足于他们“订正错题”,而是要督促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并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对于潜能生,我的作业批语会尽量详细,有时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或在教室里进行“面批面改”,指出他们的具体错误,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问题是概念性错误、知识性错误,还是解题方法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等。我还经常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再找一些难度适当的题目帮助学生强化巩固。

每一位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思路,每一种教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我认为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其实就是好的方法,所以以后我也会在备课组、教研组长及各位优秀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更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争取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6

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结合我校的“十六字教学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等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和研究,逐步形成了课前检测、设疑显标、自读研讨、汇报评析、发散提问、学生质疑、当堂反馈、布置预习的八步课堂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渴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指导和建议。

一、课前检测

课前检测是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主要是前一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出几个精悍的题目,在课件上以“温故知新”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口头作答、黑板书写或写在生物作业本上等,看谁做得既快又好。课前检测一结束,立即予以讲评。

通过课前检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课业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和复习旧知识,有利于与即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阶段的学习。

二、设疑显标

设疑显标是根据核心素养、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置一系列富有启发性、趣味性较强的设问,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所提问题要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使学生处于积极配合并能通过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状态,这是课堂教学进行的着力点所在。学生如果先认清学习的目标,便有达到目标的欲望。

例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2、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的密切联系。3、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自读研讨

自读研讨就是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地学习教材内容,对一些浅显题,学生可即刻在教材有关部位划下答案,并加以及时记忆;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则在学生自己看题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迅速地明晰,并越来越接近问题的答案。

这里所讲的小组,是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安排好了的,小组一般由前后相邻的4—6名基础不一的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更是一个互助组。通过小组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解决,学习效率和效果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后进生可以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及时地得到同学的帮助,拾级而上并不断尝到上进的乐趣;先进生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都较大的提高,而且在教别人的同时,也可能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进而进入更深层次地再学习。通过研讨还能培养同学们互助协作精神,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

在学生进行自读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导者。在此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一方面激励诱导确实遇到了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努力;另一方面观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进程。

通过学生的自读研讨,绝大多数的教学目标成了学生自己的探索“成果”,在学生心目中自然形成一种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

四、汇报评价

汇报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研讨情况,指定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同学发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在指定发言时,还应注意尽量请小组的后进生起来作答。一来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成果及时得以展示;二来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评析就是教师根居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评讲分析。在评价过程中,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透彻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汇报判断“对”或“错”,而是要对于学生答对的回答作必要的讲解;学生答错了要分析其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类似错误的再发生。老师在听取学生汇报时,不管学生自我探讨的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地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平静、微笑、爱心去渲染气氛,不可以粗暴批评,避免学生出现精神压抑,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五、发散提高

通过汇报评析,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教学目标。至此教师还必须把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其它知识(包括学科内的和跨学科的、生产生活实际、国内、外大事热点等方面)有机地介绍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能力,健全学生人格。

六、学生质疑

通过以上的学生探索与老师讲解,许多学生尚有意犹未尽之感,活跃了的思维和好奇心驱使他们发现问题;教师若在此安排一点时间给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或者是对本节课还有疑问的地方,无疑是让学生的创新有一个施展机会,有效地保护和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创造思维,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为了促进学生质疑,教师首先为学生创立一个民主、平等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表扬学生敢质疑的批判精神。我一般在课堂上,都会号召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不迷信教材也不全信老师,毕竟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七、当堂反馈

当堂反馈就是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几个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当堂独立地完成。限时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追求成功的动机,集中注意力而加速学习

我一般在设计问题时,遵循“三个原则”:即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针对性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能突出教学目标的题目;量力性就是问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数量要适宜,估算经过学生的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过少;典型性就是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下面是我设计的问题的一部分。

当堂反馈的好处至少有四条。第一、当堂反馈可以有效地防止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肯动脑;第二、利用当堂反馈,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竞赛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可以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信心;第四、有助于教师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纠错等,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八、布置预习

布置预习就是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根据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预习提纲给学生,使学生预习时,做到目标明确。若需要标本、模型、挂图及其它材料时,教师也可以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课下动手完成。

由于预习,学生对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大大的提高了,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高效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过程能有序高效地进行。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总之,“减负“既是一个战略性任务,又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增效”是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实现,只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在不断“增负”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毕竟要想使学生“减负”,教师自身必须“增负”,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深入地研究、积极地实践,然后及时地总结、反思,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减负”,教育教学质量“增效”!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显的研究心得,期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建议,可以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7

培养学生的名项素质能力,减负增效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使之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千方百计地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会学习,独立学习。

一、备好课、上好课。减负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真正目的,而要想增效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利用好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须准备一桶水”,我们老师应花几倍于一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让每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浙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研究教材。教师必须认真地把教材及资料研究透了,分析清其结构、重难点,掌握每一章节的系统性,连贯性,认真领会教材,

三、了解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他们尽己所能,尽己所长,尽己所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法。教法应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轻松学习,减负增效。选择作业以前的题海战术,只能使学生疲于应付,事倍功半,减负增效就必须精练,避免机械化的重复做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真正的实现减负增效,此外还要加强解题思路指导,加强规范化解题训练。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8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地理是比较难学的科目,一方面地理学科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另一方面地理又是一门文理交融的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刚开始就学习经纬线、地球的运动等抽象的内容,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所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和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下作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我觉得按照我们的“十六字”教学法实施教学,对于重点知识的识记,课堂上至少有四次机会:第一次是课堂前几分钟自主学习时间,通过通读课本,填写课前导学案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次是通过课堂活动设计,进一步思考理解重难点知识;第三次是教师的课堂总结,再一次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堂清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其次,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地理课堂的课上效率。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力,学生的关注点容易被转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参与地理教学过程。

1、形成小组合作的模式

不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探讨的习惯,这样在遇到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最终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的目的。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这就给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提供了展示个人观点的机会,也促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也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高效利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它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一幅地图既能生动形象的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又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对地图的兴趣转向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探求,可以不断完善地理知识结构。此外,地圖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各种景观图、分布图、概念和原理图、统计图表等的判读方法,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地图是领悟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帮助其建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让学生准确掌握地图,更多的运用地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这门课程,

3、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把现代科技应用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图表来展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如地震、板块运动等,利用计算机特有的功能,如颜色、箭头、线条和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等来展示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运动的过程,可以把原本复杂的地理现象简单、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计算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能够综合加工处理教学内容,这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多种途径,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最后,严格把控练习题的质量,注重书面作业的质量。

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和学习方法等各种信息。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遇见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布置的书面作业都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学过的内容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对作业的质量的控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练习题。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避免设计与学生实际学习内容不相关的作业。在布置地理作业时,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外,还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库,为学生布置更有效的作业。

总而言之,对于减轻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丰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这样才能真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9

双减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家长焦虑心理和经济压力,让教育回归课堂和学校,要做到减负不减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眼、手、脑动起来,布置作业要少而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游”,让学生动起来。

一、课前预习,让学生的眼、手、脑动起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

课本是学生不会说话的老师,读书学习是探究知识的重要需要,也是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但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是眼、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的认识过程。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看书学习,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探究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对于初中生他们年龄偏小,好动贪玩,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往往不善于预习,即使预习一部分学生使预习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注重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粗略浏览每节课的内容,掌握本节课知识的概貌,对重要的概念、公式、法则及定理要做到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难于理解的内容作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二)让学生写预习笔记:笔记内容有:①本节课有哪些概念、定理、公理或推论?②通过预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③让你感到困惑的是什么?

(三)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让数学组长去检查,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检查各组的预习笔记,并向老师及时汇报预习情况,我不定期去抽查。

这样处理,符合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二、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有了预习的基础,课堂上,我们注重让学生多多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生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活动的重要标准,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难以达到畅通,我们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遵循学生的参与性原则,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旧知,善于让学生自编自解

如:在学习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需复习直接开平方法,我提出问题:“你能举出适合直接开平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吗?”学生举出2x2-3=0,(x+3)2=4两种形式,并让学生解出来,这种自编自解的方法,既复习了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又复习了解法,避开了一数学中一些条条框框,把理论付诸了实践,学生易于接受,真正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又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当时,在学习工作问题中的第二课时注水、防水问题时,需复习第一课时的知识,我用屏幕显示出这样的一道题:请将这道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9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问题提出,学生反应热烈,情绪高涨,各个都积极动脑,边补充边解答,下面是4个孩子的补充的内容:

1、甲、乙、合作,需多少小时完成?

2、若由甲单独做2小时,再由甲单独完成剩下的部分,共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3、先由甲单独做2小时,剩下的部分甲、乙合作,剩下部分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4、甲、乙合作2小时,再由甲单独完成剩下的部分,共需要多少时间?

通过实践证明,象这种让学生自编自解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持久,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和探索,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创设情景,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创造情境,提供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之下展开思维,从而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我创造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玻璃,不慎被打破成两块,若要再配一块同样的玻璃,是否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这样创设了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这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倍感亲切,饶有兴趣,课堂气氛都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由此引入新课,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定理、公理的引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演示是一座桥梁,它能沟通具体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联系,直观演示的方法是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亲身体验,从想象到发现、猜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公里时,我让每个学生画一个△ABC,使∠A=65°,AC=6cm,AB=4cm,画好三角形后剪下来,同桌之间相互比较两个人所画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全等,之后归纳、总结得出边角边公理。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关系定理和推论”时,要求学生每人课前准备一只木棒,教师自己准备两只木棒,课上请同学们拿着自己准备的木棒,与教师的两只木棒围成三角形,并把每支木棒的长度记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木棒的长度符合什么条件可以围成三角形,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和一定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这样教给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

(四)注重对易错点的总结,让学生互动起来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易错点,在全班交流,让其他学生提供避免出错的对策。如,在学习解分式方程时,学生出错地方多,我就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展开交流。当时,不同层次的孩子谈自己易错的地方,有孩子谈到: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去括号时,漏乘项、移项时,去括号时易出现符号错误等等,程度较好的孩子谈到避免错误的对策。“时刻想着每一步运算的理论依据”、“细心”等等。这样,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自我改正、改进、完善。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方法进一步的掌握。

(五)注重让学生当堂达标,减轻学生课下负担

我们备课组每位成员每周各自精心设计一套课堂反馈检测题,每节课利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做完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得出正确结论,疑难问题,互相探讨,研究解决,不会的采取“兵教兵”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注重每节课小测验后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课本知识进行升华,我注重学生学习后的方法反思,这是学习中自我提高的重要环节。

“题海战术”带给孩子的只能是沉重的负担,我们有选择地让学生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注重总结解题的经验,力争每解一题,就要尽其能地发挥最大效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一个大的发现至少可以解决一个大的问题,但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点一点的发现。”比如,一道题解出来以后,要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在解题的过程中什么是你的最大障碍,你发现自己在哪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其次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与以前做的题相比较,这道题属于哪一类?再次,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与第一次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比,哪种方法比较好?最后,这道题还能引申变化吗?

这样在练习后的反思,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巩固知识,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市直孩子具有怕困难的特点,有一定的惰性,由于数学自身枯燥乏味,需要动脑筋去思考,进入初二,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班内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面对难题,不主动思考,采取了放弃,针对这个严重的现象,我们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让学生讲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口动起来,具体过程如下:

准备:教师挑选一些有代表性意义的题目,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做。

要求:几何题注重思路的分析,代数题注重讲方法。

时间:下午辅导课上

选人选题办法:抽签决定

奖惩办法:讲得好的同学给予“小老师”称号,讲不出来的孩子,让他唱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或跳支舞。

如: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针对行程问题,我准备了以下几个类型的题目:①相遇;②追及;③顺水、逆水、顺风、逆风;④环形跑道,共八道题,给学生一天的时间去做,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孩子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做,相互切磋如何去讲这些题目,激情很高,到第二天辅导课上,学生个个胸有成竹,士气高昂,通过抽签,一部分孩子展示了自己,其中一个孩子在讲环形跑道的问题时,他让两学生到门口的一片空地上演示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两种运动方式,得出这两种运动方式两人相遇时的等量关系,孩子们在笑声的陪伴下,听完了这个同学讲解,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小老师”。

这样,师生角色互相,使课堂出现轻松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想使学生头脑灵活起来,学生必须主动钻研,积极思考,让学生讲题的整个过程中,是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四、整理错题,培养学生及时纠错的习惯和反思能力

每天整理前一天作业中的错题,整理错题是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夯实学习基础,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手段。错题是自身错误,学生通过纠正自己的错误、弄清错误的原因,并思考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做才能做对,通过这一系列的反思,不仅仅让学生对知识和做题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整理错题能改变学生对错误的态度,对待错题的态度是减少错题的关键,错题是宝贝,因为错题才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

总之,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要精讲,学生多活动,少些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让学生多探索规律、多讨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符合“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发展和学习过程。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学效率,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在大力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怎样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呢?要想学生减负,教师必须增负。也就是说学生减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实践课程标准,才能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减负增效”的前提条件是改进备课方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备课应该如何进行呢?

1、抓好集体备课。一是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合理地选择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尤其是能够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三是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五是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体现集体智慧。

2、认真编写教案。一是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富有针对性。二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做到准确、明了、精炼,用最少的问题覆盖最多的知识,收到最大的教学效益。三是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教学预设,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四是设计高质量的堂清检测。最后,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二、“减负增效”的有效保证是改进课堂结构。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地调整,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

1、调整优化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传授新知、巩固练习。但有些教学环节则可有可无,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取舍,合理调整,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练习贯穿始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要尽量避免集中练习,要把练习穿插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每教学一个新知识点就应当及时安排练习,学生学到哪里就练习到哪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当堂练习的质量,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补救,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减负增效”的根本保证是改进教学方法。

1、旧知复习要做到“精练”和“实用”。复习旧知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教师在复习旧知时要做到“精练”和“实用”。

2、新知引入要体现“自发”和“自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通过探究、分析、对比、讨论、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直到解决问题。

3、新知巩固要注重“及时”和“高效”。学生对旧知把握得好有利于新知的学习,要力争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想要达到高效的练习效果,习题就必须精心挑选,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练习内容的设计就要紧紧扣住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要害,要“条条有用”、“练一得三”,避免“面面俱到”、“贪多求难”的倾向。

4、信息技术要注重“直观”和“高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以独特优势倍受师生青睐。对于地理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能解决以往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媒体信息技术容量大、速度快、形象直观、动感丰富、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双减”指的是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课业负担上,做减法,但是在学习效果上,应该是加法。在减负增效提质的要求下,地理教学是这样的:

一、重新认识学业负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应尽的学习义务,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减有增,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

学业负担是人获得发展并走向自由的一个标志,它不会消失,但是可以被重新认识。学业负担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走向相对均衡,并与人的发展状态相和谐,而不是目前的一种异化的、导致学生付出沉重身心代价的畸形发展的劳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学习的意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未来相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强大的、生生不息的攻坚克难的学习动力。

二、分层作业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是一模一样。分层设计作业的意义在于我们要抛弃整齐划一,去关注学生个性。进行分层设计作业的时候,要从同质走向异质。从作业设计的时间、内容、形式、难易等方面,基于每个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进行变化。在作业设计中满足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兴趣。

作业设计当中,练什么比怎么练更为重要。设计分层作业的练习目标,无论作业处于哪一个层次、难易程度如何,最后要达成的目标一定是来源于我们的课标、教材以这一课时的目标。

三、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三闲”,即操闲心、管闲事、说闲话,如果能够减少“三闲”,学习专注程度、有效学习时长就会增加。除了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可以的,比如输出倒逼输入的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的步骤如下:选定一个目标,学习学习材料,讲给别人听或默写,如果讲不清楚、写不对,继续学习,再讲给别人听或默写,如此反复,直到掌握。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及时反馈,以明正误,启示同学们及时对改,当时纠正。

四、集中时间,各个击破

在教学中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般成绩落后的学生,学学这个、写写那个,一个延时课下来,哪门课作业都没有完成;而成绩较好的同学,则是一鼓作气,完成一样再完成一样,延时课结束时,一天的作业也完成的差不多了。在学习上,需要集中大块时间,找准学习的拦路虎,集中消灭,各个击破。这样学习上的难点越来越少,掌握的越来越多,才能取得最终优异成绩。

学校教师减负增效心得体会范文 篇12

随着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改革,减负增效这一严峻课题是我们教师在今后的现代化素质教育中所必须面对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靠“刷题”提成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数学教育界的钟善基先生认为:没有负担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安排学生做数学题,不仅是巩固与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华罗庚教授也说过:“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数学作为计算量大、知识点多、思维面广的基础学科,应如何做出改变呢?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数学如何减负增效这一话题说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精心设计数学习题,避免重复性作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动手设计和选择习题,在提高习题的品位上下功夫,提高习题的质量。

1、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在教学中,根据适当的题型,变换条件或结论,得出新题,由一题变为多题,引导学生将问题步步深化,克服思维定势的毛病,开阔思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解题的灵活性。

2、同类组题,触类旁通。归纳分类,同类组题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做尽可能少的题量的练习,从中悟出解题规律,达到巩固课堂上学习到定理、定义的目的而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四道题变成了一道题。

二、从分析“原始问题”入手,延伸到综合性题目的解决,由易而难,让学生的感觉重负担变成了轻负担。许多人常问李政道先生“成功的秘诀”,他在答复时指出的第一条经验,就是“面对原始问题”。他还说:“研究原始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去考虑”。对于数学问题,不要求学生像搞基础研究那样面对“原始问题”,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联想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对培养学生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有一道这样的题目:

在Rt∧ABC中,∠C=90°,AC=3,BC=4,C圆心画圆弧,交AB于点A、E,求线段AE的长。

这道题对于初学圆的学生来说,往往会一筹莫展。不妨引导让学生从分析“原始问题”入手,先讲解两道基本的单一的题目,如:

原始问题1:在Rt△ABC中,∠C=90°,AC=3,BC=4,求斜边AB上的高线CD的长。

原始问题2:弧AE的半径是3,弦AE的弦心距是1,求出弦AE的长。

对于原始问题1、2学生可以轻松解答出来。最后,把题1与题2合并就得出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会惊讶地发现,难题不难了,也不过如此,顿感心境轻松。

三、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兴趣。在平时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区分“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生活数学”是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为了真实的目的而学习,不是教!它总是包括实际的物体而几乎很少进行文字记录。与之相对,“学校数学”通常是为了自身目的而进行,与任何真实或具体的环境关系不大,而且几乎总是包括记录并使用文字符号。所有的事实都表明,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数学问题的解答充满信心,但当他们面对学校的数学时情况则截然不同。

学习数学通常要求学生使用生疏的“纸笔”策略,而这些策略并非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心智策略的简单的书面翻版。与之相对应,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数学,尽量通过接近生活经验的问题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目的。近年来,就初中升学考试题的命题趋势来看,越来越重视实际问题的分量。如20__年__数学中考试题的第21、22题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心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从而主动地去学习。真正做到了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数学的王国,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施分段周清,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等“显性”负担过重,需要“减负”,现实中还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隐性负担”,即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段周清达到“学教和谐,私人定制,学有所获,提高素质”的教育。

减负增效,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大胆地从多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学习数学变厌学为“乐学”,才能使学生的负担真正得以减轻,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竭尽己力课堂增效,教学提质,学生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