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百年大党面对面》心得体会 篇1
《百年大党面对面》这本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的最新读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简洁的文风、活泼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征程上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等13个重大问题,充分展示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成就变革、成功秘诀、宝贵经验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正确党史观,从而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汲取奋进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一、这是一部学习百年党史的教科书
百年党史历久弥新,精神财富弥足珍贵。百年党史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全部经验与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干部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通过对本书的深入学习,我对百年党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谁也不曾想到,1921年到2021年的一百年间,一个平均年龄28岁、党员人数50多名的小党,能够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虽历经世事沧桑还青春依旧,虽长成参天巨树还岁岁破枝,根本原因在于党在长期奋斗中勇于自我革命、善于勘误纠错,在革故鼎新、去腐生肌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一百年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党的一百年经历了历史熔炉的去芜存菁,经历了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以数不尽的艰难险阻,数不尽的生死考验,数不尽的惨烈牺牲,历经千磨万击,终究百炼成钢,党的事业取得的巨大辉煌无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更是概括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包含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洪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百年党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精神财富传承好、发扬好,并以此来启迪智慧,从中汲取力量。要坚持在工作中不断“照镜子”,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做到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二、这是一剂笃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念,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毛泽东讲,“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为了这一理想信念,他可以放弃一切。所以就有置生死于度外赴重庆谈判,就有冒险留在陕北牵制国民党反动军队以赢得全局战略主动的行为。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从打开国门到走向世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理想信念始终坚定执着。
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一旦确立,将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黑云压城岿然不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认识问题、推动实践,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树牢宗旨意识,对工作高度负责,切实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经得住权力、金钱等的诱惑,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这是一把提升写作水平的金钥匙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只有做到文质兼美,才能写出上乘的好文章。《百年大党面对面》在理论阐释、问题意识、新闻视角上下足了功夫,把理论的严谨性与表述的生动性很好结合起来,可谓有质有文、丹青妙笔。书中大量引用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增加了全书的韵味和节律;广泛采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彰显了行文的理论深度和艺术美感;巧妙引用当下流行语、网络热词,使文章很领风、很潮流。
该书虽然只有198页,却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可读性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做足了文章,值得我们每一个干部深读细品。同时,该书还精心编制了“知识通鉴”“史海钩沉”“今日史记”“党史一页”“问与答”“深度阅读”等资料栏目,既有大量的生动图说,又有深度阅读的扫码链接,在结构编排方面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24年《百年大党面对面》心得体会 篇2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多的历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业,成就了璀璨夺目的百年风华。刚刚出版的《百年大党面对面》聚焦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选取了13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回答,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党的历史,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不仅为其呈现的党百年风华的恢宏映象而心潮澎湃,也为其叙述历史的学识风范所由衷敬佩,它确实称得上一本集“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厚度、情感浓度”为一体的党史经典之作。
一部成功的史学著作,往往内蕴着不同寻常的才、学、识、德。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观点,认为叙史不仅要有精深的写作才能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统领两者的历史观点。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史德之说,强调写史要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标准。如果从史学著作的角度看,《百年大党面对面》可谓以“四长”良史的笔墨书写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从始至终贯穿充沛自然的情感流露,提笔落处都是对世事兴衰的哲学思考,俯首拾来皆成文采飞扬的韵律之美,读来似饮甘露、如沐春风,令人酣畅淋漓、激情壮怀、回味悠长。
一是这本书饱含着浓郁的政论情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真理力量,也有强大的感情力量。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只有带着丰富、深刻、博大的感情去写作、去抒发,才能把那种深沉浓烈的情感表现出来,让人民在共鸣共情中受到感染,把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从理性自觉润化为情感自发。《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不仅以纵论古今的宏大叙事、鞭辟入里的理论分析、实事求是的故事讲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而且以深厚热烈的感情抒发、感同身受的情感带入,展现了我们党为民族、国家、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境界,升华人们对党的性质宗旨、价值追求、奋斗历程的情感认同。翻开这本书,“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以我血荐轩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感人至深的话语处处都是,读后让人直击心灵深处、戳到情感触点,使读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二是这本书诠释了深厚的历史哲思。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著作的生命力所在。但凡流传久远、历久弥新的作品,其中必然蕴含着不朽的思想智慧和审美价值。《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非常耐读,值得细细咀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就事论事,而是揭示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刻本质,分析社会运动蕴含的历史规律,做到既说其然更说其所以然。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深刻阐释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的客观规律,贯穿着“我是谁”“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等本原问题的考察。比如,在第二章论述党的初心使命时,该书强调“建党为了谁、建党为什么,是对一个政党立党兴党强党最缘起的叩问,本质上揭示了政党安身立命之本和存亡发展之道”,进而论述党为了践行初心使命所作出的不懈牺牲和努力,说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民族的重托”的历史结论。又如,在第十二章论述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时,强调这是关于建党目的、意义、价值的本原问题,必须时刻牢记于心、付之于行,持续奋斗、不懈奋斗,去创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辉煌。正是由于这本书深刻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才使它具有了不一般的厚重感和丰实感,留给读者许多值得反复琢磨的学理哲理道理。
三是这本书呈现出壮丽的复兴史诗。一百年来,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尽艰险、千回百转,迎来了伟大复兴旭日东升的万丈曙光,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以小体量展现大历史,用190多页、12万余字的篇幅,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和恢宏篇章。在问题选取上,该书13章坚持总论和分论、全面和重点相结合,既有整体上的呈现也有阶段性的阐释,既有重大意义的论述也有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有对过往的深情回顾也有对前景的无限展望,全景式将百年党史铺陈开来,环环相扣、浑然天成;在写作视野上,该书站在历史和现实、中华民族和人类发展的坐标点上,循着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我革命史;在呈现方式上,该书嵌入大量“知识通鉴”“史海钩沉”“今日史记”“党史一页”“问与答”“数说决议”等补充说明,增加了知识性和信息量。可以说,这本小书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是一部史诗般呈现百年辉煌党史、百年民族复兴史的精华版展览。
四是这本书内蕴着隽永的文学气韵。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质与文双修,才能写出上乘的好文章。但要兼具二者不是件容易的事,“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这些年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秉持这套书一贯特点和风格,在理论阐释、问题意识、新闻视角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文学表达上更是炉火纯青、匠心独运。全书以清新明快的笔触叙述党史,把理论的严谨性与表述的生动性很好结合起来,可谓有质有文、丹青妙笔。书中大量引用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增加了全书的韵味和节律;广泛采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读来不仅有理论的味道,也有艺术的美感;恰当使用当下流行语、网络热词,使文章很领风、很潮流。凡此种种,让这本严肃的理论历史著作如同优秀文学作品一样,不仅带给人触及灵魂的内容之美,也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形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