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条据书信内容页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特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传染病防控知识,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什么是流行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但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则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有什么症状?

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天。患者起病急,早期可出现乏力、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老年人、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可迅速发展为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紺,病情较重。流感流行期间偶见消化道症状。

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①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②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③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④冬季天气变化无常,寒潮频频,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等,避免因着凉而诱发疾病。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幼儿,水痘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水痘有什么症状?

临床特征主要是分批次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成人主要是再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

如何预防水痘?

①控制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至完全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②切断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接触途径和空气飞沫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所以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21天。要重视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

③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接种水痘疫苗。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会传播感染。通常情况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是交谈时,口腔、鼻腔或喉部的唾液或粘液会感染其他人。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腮腺炎患者未洗手的情况下接触物品或表面,易感者再次接触同样的物品或表面,且用手再接触自己的嘴巴或鼻子后,可能会感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比麻疹、水痘的传染性小。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

患者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首先出现头痛、食欲减退、低烧等非特异性症状。最为人所知的症状就是“腮腺炎”:在耳朵下面的唾液腺或者腮腺肿大,在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约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腮腺炎;有一些人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没有出现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也有患者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或者是出现非特异性的症状,例如头痛、食欲减退、低烧。腮腺肿大前6天到腮腺肿大后9天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成人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会比较严重。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①患病学生应严格按照要求居家隔离治疗,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患者的物品、食具等应煮沸消毒。

②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份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

③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以侵犯身体各脏器,主要侵犯肺;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超过2周,痰中带血,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要及时就诊。

肺结核感染者该怎么做?

患肺结核的同学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2~3个星期之后,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但必须正规治疗6~8个月才能被彻底根治,如果中途有中断,后期则容易复发,并且有发展为耐药肺结核的可能,如此就更难治愈了。

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学生要实行休学,在家隔离治疗,由家庭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上学,但要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确保正规治疗。对结核病人应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病例发生。我国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控制方法,目前上市的仅为EV71型灭活疫苗,仅对EV71型手足口病有预防作用。但是,家长或监护人与学生通过共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和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强身体、少拥挤、常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感染机会。同时,如果发现学生患上手足口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发现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患儿暂停去学校等公共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并根据医嘱,必要时住院治疗。轻症患儿不必住院,需要居家隔离28天,住院治疗的患儿在出院后要居家隔离21天。

家长须知

1、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人员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作文网 wWW.zUowEnBA.neT )

4、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

5、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班主任、校医取得联系。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秋冬季天气干燥,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为了加强孩子及家长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希望孩子及家长共同关注并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二、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

四、流行性感冒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五、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请家长认真阅读以下内容,指导自己的孩子做好预防传染病工作。

一、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外疫情反弹明显,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目前,全省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态势,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应高度关注境外入境人员可能带来的风险。

非必要不离x,确实有特殊情况需前往其他市、省或地区,主动提前报告班主任,遵守xx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应随时关注当地疫情信息,遵守当地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出境。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的前提下,市民应继续提高警惕,始终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1、规范佩戴口罩

外出随身携带口罩,在以下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出入医疗机构时,以及有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前往环境相对密闭、人流密集的农贸市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以及乘坐厢式电梯等场合,要佩戴口罩。

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

2、保持手部卫生

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均要洗手。

注意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无流动水时,可用免洗洗手液暂时代替洗手。

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

3、保持社交距离

前往超市、餐馆、农贸市场等人多密集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在等电梯、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近距离接触时请戴好口罩。

4、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丢弃至垃圾桶,过后要马上洗手。

5、做好通风和清洁消毒

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

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对于遥控器、电脑键盘、鼠标、手机、钥匙、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可定期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6、做好健康监测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烧、干咳、乏力或腹痛腹泻等症状,务必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前往医院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防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

进入秋冬季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发期,我省感染性腹泻疫情明显增加,秋冬季感染性腹泻疫情病原体仍以诺如病毒为主,但仍需关注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

家庭及个人预防

家长和孩子都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习惯。

三、防流感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卫生习惯。

打疫苗:儿童、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护,接种流感疫苗。

四、防人感染禽流感

秋冬季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季节来临,存在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的风险。

活禽经营非限制区以及未全面落实活禽经营管理措施的地区存在感染风险。

要洗手:尤其是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

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要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就近就医。有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

不要食用病、死禽肉。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也不要光顾活禽售卖流动摊档。

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

致礼!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风疹、麻疹、手足口综合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红眼病、诺如等。这类病毒性流行疾病均有潜伏期、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隐蔽等特点,大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秋冬季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受气候变冷、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影响,从全国范围讲,每年的秋冬季都会有部分地区出现了水痘、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我区也不例外。因此,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觉。学校是人口密集、人员接触密切、传染病的高发频发场所,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文件精神,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加强流感等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做到科学防范、早期预警、有效处置,现就我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学生预防注意事项

1、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3、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5、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

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当您的孩子连续两天及以上体温超37。3℃,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直到治愈。家长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就医,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人的安全。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4、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

5、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虽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学校预防注意事项

1、组织进行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专项教育;

2、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利用大课间、午间等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

3、提供直饮水,加强午餐管理,合理配置菜单,保障学生就餐卫生,安全;

4、积极关注孩子情况,如果发现您的孩子身体有高热等会及时向您告知,请您及时来校接孩子去检查就医。

感谢各位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长:

您好!

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细菌以可乘之机,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常见传染病

1、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高浓度的气溶胶也存在传播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病毒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3、诺如病毒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发生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被感染,还可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病人呕吐物等产生的)被感染。最常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

4、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它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传染病防控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会切实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宣传教育、晨检和午检、通风及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症状的学生,学校按照四个一律,安排专人专车送到定点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按照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

3、教会孩子学会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喷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习惯。帮助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搓揉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4、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孩子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前,要科学佩戴口罩,要与他人保持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各位家长:

大家好!秋冬季特别是11月份是水痘、流感、腮腺炎、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多发时间。结合目前新冠肺炎、“多病同防”的防控要求,学校每天体温晨午检和消毒,请家长们也特别关注。现就新冠、水痘、流感、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做如下说明:

一、传染性疾病一般症状及防控要求

1、新冠肺炎防控十条措施: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坚持戴口罩,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2、水痘的防控

水痘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水痘起病较急,最典型的表现为皮疹,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而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生于躯干、头部,呈向心性分布,然后逐渐扩散至面部,最后四肢。皮症最初为粉红色小斑疹、丘疹,数小时后这些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充满液体的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些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并伴有严重的瘙痒。水痘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皮肤瘙痒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若疱疹未破裂,可局部涂擦炉甘石洗剂以止痒,若因搔抓或挤压致疱疹破裂,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患处。重症或有并发症者,可给予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水痘发展到一定阶段,皮疹会自然结痂、脱痂,水痘便会痊愈。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不再感染水痘,但是体内潜伏的病毒日后被激活后可引起带状疱疹。中老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或可降低晚年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水痘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但结痂后无传染性。学校是水痘疫情易发场所。在预防水痘方面,患病学生必须居家隔离治疗,其他学生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并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3、流行性感冒的防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流感的防控手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多喝水,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已经患病的学生必须在家休息,及时就诊,做好隔离工作。

4、腮腺炎的防控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影响5~15岁的儿童。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唾液腺和其他多种腺体组织及神经系统可受累,一次感染后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1~15岁发病率到90%以上,尤其以5~9岁儿童最为多见。腮腺炎主要发生于人群密集区,如学生宿舍、车营、运动队等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2~5月发病率最高。

腮腺炎可经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出现腮腺肿大、肿胀伴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绝大多数腮腺炎患者预后良好,只有个别患者因并发病毒性脑炎、严重并发症时才有可能危及生命。

腮腺炎的预防: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好办法是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同时室内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已经患病应及时就医并必须在家隔离休息。

5、手足口病的防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儿童多见。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口痛、厌食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手足口病多数患者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接种手足口疫苗可预防疾病或减轻患病症状。手足口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必须在家休息,做好隔离。

手足口病饮食禁忌: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学校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家庭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6、诺如病毒的防控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方式多样。感染诺如病毒会导致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免疫力正常者在1~3天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但老人、小孩或有基础病的患者可能因为脱水等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必须在家休息,做好隔离。

诺如病毒的防控手段:

(1)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居家环境进行清理消毒。

(3)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7、急性出血性结膜的防控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因细菌和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一般会有结膜充血以及流泪、畏光、眼痛等症状表现。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通常的人患上红眼病,如不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在一两天内全家受感染,有时甚至一两周造成全班、全单位、全村流行。急性出血性结膜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必须在家休息,做好隔离。

预防措施:

(1)卫生教育,宣传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2)重视公共卫生,加强对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二、防控措施

为了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预防秋冬季流行性传染病,xx八初将继续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各年级班级继续加强晨午检工作,如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立即通知家长接回患病学生到医院确诊,在家隔离治疗,直至痊愈由医生开具证明方能返校。

做好及加强班级环境消毒。对室内空气、地面、物品、桌椅进行消毒。

教室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强调学生在校全程佩戴口罩。

继续加强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学生和家长掌握基本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治工作。

各班级加强与学校校医的联系与沟通,在其指导下共同做好班级防病工作。

三、家长建议

为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及预防秋冬季流行性传染病,现请家长们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密切关注孩子,发现不适及时就医。如确诊为传染病请及时告知班主任。孩子在痊愈返校时,请家长持病历本到医院开具痊愈证明并加盖公章交回学校医务保健室方可回学校上课。

保持家中环境的清洁通风,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及过甜的食物,规范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适当增强运动。外出活动时全程佩戴好口罩,不去中高风险地区,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不要随意逗弄野生动物,不用脏手触摸眼耳口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家长朋友们,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生活中有关健康的点滴小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传染病魔是不会有可趁之机的。因此恳请家长朋友们认真阅读告家长书并配合学校和班级工作,xx八初感谢您的支持!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亲爱的的同学、家长和老师们:

你们好!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冷,昼夜温差较大,也是秋冬季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请您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控措施。

秋冬季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4、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6、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7、人腺病毒肺炎: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备;在返回后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告,并按照上级新冠防控指挥部要求进行管理。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8、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卫生院、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为自家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其中,流感疫苗的保护时间大致为一年,因此建议每年都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家长们,老师们,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冷,昼夜温差较大,也是秋冬季传染病的高发期。

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十分迫切,学校师生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为预防和控制今年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通告如下:

01、诺如病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

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愈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

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02、流感病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与流感患者在同一密闭空间时,应打开窗户,保持通风。

03、水痘特征及预防措施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

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以及他们身上的疹子里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人吸入了这些飞沫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都可能会被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水痘?

水痘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在学校易引起多发甚至暴发。

得了水痘后会有哪些症状?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一次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

如何预防水痘?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关键。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接种水痘疫苗。

(4)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04、手足口病特征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得了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少数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传播。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个人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

特别要注意的是:玩具要经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05、流腮特征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2)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3)及时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06、腺病毒感染特征及预防措施: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

腺病毒感染会出现哪些症状?

腺病毒感染在临床很常见,大多数都是无症状的,有症状的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及表现各异,大多数以侵袭呼吸道为主。腺病毒血清型分类较多,而且腺病毒的血清型与临床表现相关。

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家长和孩子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1)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毒、物品专用。

(2)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07、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特征与预防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亲密接触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怎样判定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2)具有上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怎样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

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临床确诊病例分型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三)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气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1、大于65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至重度哮喘)、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新冠肺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虽然我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进入秋冬季节本来就是传染病高发时期,因此仍不能放松警惕,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需牢记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

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做好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新冠肺炎病人如何治疗呢?

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是:早期心理干预;全面实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有病及时就医;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鼓励患者适量运动;加强营养;加强氧疗的管理;加强病人每天出入量的管理;加强中医中药治疗。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努力做好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健康平安一起出力,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杜绝传染病发生!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进入秋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气温逐渐下降,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对病毒说再见吧!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该病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整体控制形势呈现较好的局面,但全球疫情形势严峻,随着境外人员入境增多,现在仍存在因输入而引起散发的风险。同学们千万不能松懈,一定做好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出行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外出回家后请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洁手部;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3。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垃圾桶内。

4、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有流感样症状的人。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症状及时咨询和就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主动配合测量体温、扫码。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4天有无重点地区旅行或居住史以及与有症状病例的接触史。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多数在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侵入。

2、定时通透室内空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3、补充营养。增加水分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

4、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做好个人卫生。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

7、免疫预防。疾病流行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预防作用的中药汤剂。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以4-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

预防措施

1、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易感者应避免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

3、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4、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四)常见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2、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4、平时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冬季是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学校人群密集,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需要高度重视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

2、流行性感冒流感。

3、结核病。

4、流行性出血热。

5、水痘。

6、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7、腮腺炎。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1、对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发热需到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将诊断结果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3、如孩子被诊断为传染性疾病,积极到正规医院治疗,病愈后应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4、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非必要不离华。教育孩子节假日不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要科学佩戴口罩,要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学校报备;返回后按我区疫情防控要求落实相关规定,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学校报告。

5、教育孩子接触公共物品、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喷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习惯。教育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6、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者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7、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8、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要及时彻底清洗孩子的生活用品。

9、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新冠、水痘、出血热和流感疫苗等。

各位家长,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更不要懈怠,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确保孩子的健康平安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秋冬季节,天气日渐寒冷,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主要有: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诺如病毒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

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等途径传播,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

5、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6、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工作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卫生保障工作,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贝壳类海产食物。

2、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3、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交校医审核同意后方可返校。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6、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2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和家长们:

您好!

眼下进入秋冬季,秋冬季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人禽流感、麻疹、水痘、肠道传染病(如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校已经采取了严格晨午检制度、加强消毒工作、宣传健康知识等防控措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希望老师、学生和家长积极开展个人预防和家庭预防工作,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类传染病的病症,要知道传染病都是可防、可控、可治,要做到乐观积极的应对,防止恐慌心理的产生,力争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师、学生、家长的身体健康。

一、请假制度

1、学生有事、生病不能到校,请您及时向班主任请假,以便老师了解学生未到校原因,方便各项工作的开展。

2、若学生得了“流感”或其他传染性疾病,切勿隐瞒,应及时向班级老师请假并说明情况,以便学校及时地开展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卫生消毒和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生病就诊需正规医院,待学生痊愈(症状消失48小时,体温正常72小时)后持疾病证明向班主任提出复课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返校,进班前需先销假。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1、继续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用公筷的好习惯;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提倡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

2、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咳嗽时要掩住口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4、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合理安排好饮食,不购买野生动物,加强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管理,肉、蛋类食物彻底煮熟食用,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勤洗手,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蔬菜瓜果彻底洗净。

5、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提醒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个人防护

1、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并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有从中高风险旅居史及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需立即主动到所在村居(社区)报告,并向学校报备,按照属地防控部门的相关要求,自觉配合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健康管理和医学排查措施。

2、即日起,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好自己的活动轨迹,返泉后要严格执行我市的相关防控措施。

3、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少串门、少聚会、少聚餐,购物时应尽量走楼梯或扶梯,出行时尽量步行、骑行、自驾,错峰出行或就餐。

4、父母亲或身边人出现咳嗽、流涕、全身酸痛等症状时,应主动隔离(可以佩戴口罩),及时治疗,避免感染家人。

5、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6、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由家长自行确定,尽量采取私家车、自行车、步行上放学。放学后有序离校,及时回家。

四、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其实流行病、传染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预防意识、无防范措施,只要我们增强体质,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病毒是不会主动找上门的。

让我们家校携手守护健康!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3

各位家长:

秋冬季节来临,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多变、雨水增加等因素造成很多疾病的多发特别是传染病。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秋冬季流感、水痘、手足口等传染病预防工作,特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传染病防控资料,配合校方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每次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自己口鼻,并及时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勤洗衣被,每日可以将家中使用的卫生用具等物品进行适当的太阳光下暴晒消毒。

2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免疫力易下降,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合理、均衡的营养很重要,家长要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多摄取水果蔬菜、食物做到粗细搭配,避免高脂肪和油炸食物,同时督促孩子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3适当锻炼、保证睡眠:锻炼可增加血液循环,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护机体正常抗病能力的有效措施。

4在家中,平时多开窗透气,保持家庭有足够新鲜空气对流,这是最有效、最物理的预防方法。

5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6家长每日要关心孩子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将医生诊断结果及时告知班主任。

7及时接种流感、水痘、手足口等疫苗,万一不小心被感染,患病孩子应遵从医嘱留在家中治疗。

8孩子痊愈回校上课,一定要请医院出具痊愈证明后才能回校上课,望家长理解。

中学关于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攻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4

各位家长:

你们好!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同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确保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现就我校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流行哪些常见传染病?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6、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二、学生预防注意事项

1、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

2、科学佩戴口罩。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上、下学途中,尤其是乘坐公共汽车的学生一定要佩戴口罩,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3、不接触疫情风险地区人员,特别是高风险中风险地区来人。如有接触,请如实向学校和社区报告情况。

4、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5、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6、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7、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8、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

9、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

三、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在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2、同学和家长继续保持减少外出,。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非必要不走亲访友、聚会聚餐,不要邻居同学串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4、每日关注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不带病上课,治愈后持有效诊断证明方可进班上课,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5、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实向班主任告知病情;切勿隐瞒或谎报。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