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1

《三代人的粮食记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现在国家把粮食安全提升至战略高度,指出“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不仅是商品,更是生命必需品”。由此可见,粮食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

我的家乡地处江南水乡,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因为家乡盛产水稻,因此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从选种到育种,从翻地到耕地,从抛秧到收割水稻,从长在地里的谷子到香喷喷的米饭,这一道道需要经历时间沉淀的工序,无一不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可以说,水稻作为家乡人民的主要口粮,承载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对于粮食的记忆,我们家三代人可谓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奶奶对于粮食的记忆,是我通过奶奶讲故事的形式知晓的。奶奶出生于1917年,18岁嫁给同乡的爷爷后,成了一名典型的农村妇女。旧社会里,爷爷奶奶靠租地主家的田地过日子。遇到天公作美,收成好,交了租后,还能勉强吃口饭。要是遇上虫灾年,不但交不起租,全家人的口粮更成了难题。

后来,奶奶生下了我的大伯,二伯,还有三姑。随着家中人口的增加,爷爷奶奶的日子也更艰难了。不得已,爷爷只好去城里帮资本家做工,由于爷爷勤奋,手艺好,一个月能赚得几块大洋,家里就靠爷爷寄钱来补贴生活。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日本鬼子侵犯我中华大地,也踏进了我们家乡的小山村。奶奶和乡亲们经常为了躲避日本鬼子而进山,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饭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挨饿成为了常态,就在此时,我的大伯夭折了,奶奶为此伤心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旧社会磨难太多了……”,奶奶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父亲对于粮食的记忆,也是父亲讲与我听的。父亲出生于1951年,这正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了,广大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随着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推进,我的奶奶及父亲都分到了田地,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就有了希望。缴完农业税后,我的奶奶和父亲还能吃上大米饭。

但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水稻亩产只有四百斤,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欠收。因此,我的父亲也经历过挨饿的日子,还得过水肿病。幸亏在城里国营工厂的爷爷给家里邮寄压缩饼干,全家人才勉强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1974年,由于中央政策调整,我的父亲接爷爷的班,进入城市国营工厂工作,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集体户口,按户口联,每月拔27斤米。此时,父亲才真正过上了不挨饿的日子。农村粮食口粮不足,生活艰难不易,是父亲儿时真实生活的写照。

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小没有挨饿的经历,也没有为吃饭问题发过愁。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粮食连年大丰收。加之科技的进步,袁隆平院士及团队攻克了杂交水稻难题,使得亩产大大提高。现在,无论城市乡村还是商场超市中,各种粮食应有尽有,人们的一日三餐,也从过去的吃不饱一步步转变为现在的注重营养健康。

三代人的粮食记忆,反映的仅仅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条件变化,更折射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对于这些变化,我感到无比自豪,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而高兴。与此同时,节约粮食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应成为我们每一位国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良好习惯,代代相传。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2

《有一种习惯叫节约》

同学们,你知道一粒米到餐桌上经历了什么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它经历了什么吧!

春天农民伯伯把种子种好,夏天给它浇肥、杀虫。秋天就可以收割了。收割以后还要把它放到机器里搅碎,把外面那层皮给它剥掉,露出它那雪白的身体。但是收割期间还会有一些小麻雀过来偷吃,为了不伤害小麻雀还要保护田地,农民伯伯还要撒一层网在上方。农民伯伯是那么辛苦啊!我们的习近平爷爷也倡议过要“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你看!农民伯伯又那么辛苦,习近平爷爷也倡导我们要节约,所以说,我们要把节约养成一个好习惯。

有一种习惯叫节约。节约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之一,用“节约粮食”为话题或者主题的诗歌和文章也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为大家介绍了。

举个例子吧!我们丢掉一个馒头,可能就是丢掉我们这些吃得起饭的人的早饭,但是对那些生活在贫苦之中的人来说,很可能是丢掉他们的一条命啊!往往我们所浪费的粮食,都是他们没有的!所以我们浪费一点就是浪费一条条人命。据新闻上所说,大约6秒就能饿死一个儿童,如果是有胎儿在肚子里的妇女,那么都会死!我们吃得起饭已经在幸福之中了,跟那些饥饿的人相比肯定我们幸福啊!有得吃还浪费,真的太可耻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自觉养成节约这种习惯吧!在外面餐厅吃饭,如有剩下我们可以打包带走,在家里我们尽量做到“谁碗有剩,谁来洗碗”这个活动,也能倡议我们把浪费这个坏习惯改为节约这个好习惯。

我们国家为了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个主题倡议好,还因此确立了世界粮食日。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不能浪费食物,餐厅也要粘贴关于这个节日的宣传海报,以此纪念这个日子。

国家、习近平爷爷、农民伯伯,都让我们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把它养成一个自觉性的习惯呢?应该都没有理由不去完成这个吧?如果你还是要继续浪费,你可以上网查询那些饥荒地区的大人小孩,个个都是骨瘦如柴,看着都很心疼,像轻轻一捏就会碎一样,节约不单单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国家和农民伯伯,这样农民伯伯就不会很辛苦得去种田,为什么?这还用问吗?全国人口都达几万或几亿,那如果每个人都节约粮食的话,全国就省了几万或几亿吨的粮食,农民伯伯也会节省种这些的功夫。是不是一个人节约就为农民伯伯少出一份力,让他不那么辛苦,让他轻松点。

有一种习惯叫节约,节约也是一种传统美德,让我们养成这种习惯也不是一件烦心事,也不是很难完成的事情,很简单,就像吃饭一样,吃完就行,让自己吃饱就好了,不需要做太多事情。

节约是一种习惯,有一种习惯叫节约,让我们把这份美德和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吧!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3

《爱与美食不可负》

被噩梦惊醒的清晨,一半朦胧,一半明朗。

梁石模糊想起自己梦到了布满天空的晚霞,抬手触摸间晚霞却碎了一地,碎片上倒映着天上的星星。

睁眼是困难的,床是舒适的,就连脸上泛着的油此刻也比清晨家门外花花草草叶瓣上的露水芳香。

“与其在糟糕的现实中受难,不如死在梦里。”梁石唉声叹气地翻了个身,打算睡个回笼觉。但困意被呼吸间油腻的热浪与阵阵胃疼搅得向八方散去。

手机电脑平板接连没电关机后,梁石百无聊赖地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入目的是热浪发源地——散落一地的外卖盒子与残杯冷炙。

楼下女人掐着孩子放学的点开始做饭,饭菜的香气似围裙般随风飘扬,裙袂扫过梁石的脸,以一种温柔,一种炙热的肤触,就像幼时母亲无论再忙,都要亲自下厨为他做好饭菜,而他在回家的路上,总能在五花八门的油烟中寻找到自己家的油烟,因为自家油烟于己而言最最温柔,最最炙热。

回忆攀附着楼下的饭菜香气纷至沓来。梁石想起大学时期为追求心中的缪丝苦苦健身,亦想起自己工作爱情失意后将过去的健康饮食与运动习惯弃之如敝屣,终日外卖啤酒lol,于是腹肌变成小肚腩,男神蜕变成屌丝肥宅,注定再无法邂逅徘徊在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平日里母亲不过是无所事事生活中的一丝念想,楼下的饭菜香气也总是隔绝窗外。而今天,楼下的饭菜香味却与记忆中母亲的味道重合,母亲就这样油烟一般的一身围裙伫立他眼前,如幼时般告诫自己健康饮食照顾好身体。母亲给自己取名梁石谐音粮食,是想告诫自己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饮食吃得健康。

梁石的眼有些湿润,母亲爱自己,所以用爱做好每一顿饭菜,让自己营养均衡健康成长。他爱前任,所以苦心提高厨艺只为讨对方欢心。而他却不曾好好爱自己,辜负了母亲的期望,在分手后意志消沉,拿健康大事当儿戏,每天敷衍应对。

梁石低头透过空空如也的酒瓶想象自己满脸的憔悴油腻,再抬头,竟透过窗看见满天晚霞,这才发觉夕阳西下,傍晚已至。他将手伸出窗外,触摸到了楼下的饭菜香气,触摸到了梦中的晚霞。

所幸,晚霞还在,星星也不再遥远。

梁石起身洗漱,打扫房间,当他打开家门的一刹那竟有种仿若隔世之感。“为什么这一个多月来自己闭门不出,与外部的接触不过是拿外卖或是将垃圾丢在门口等待清洁阿姨前来清理?”梁石捂住脸喃喃道。

菜市场离家很近,但以往梁石总是匆匆来匆匆去,怕耽误前任吃饭时间。他第一次发觉到头来茶米油盐都是诗,而幸福感与爱就在做饭时滋滋油声中悄然升高。

“细嚼慢咽,认真吃饭。”这亦是母亲从小教导他的。多少个白天黑夜,梁石吃饭都是囫囵吞枣,一半喂自己,一半喂地板。如此饮食的后果也显而易见,胃病不断加重,使他终日头昏脑涨无精打采。

晚饭过后,梁石出门散步,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步都是对过去的告别,每一步都是用行动向未来证明自己与健康重归于好。梁石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他很庆幸自己迷途知返,倘若他还溺于过去在床上醉生梦死,在随叶叶飘坠而升高的日子中消耗健康,又怎会看到晚霞逝去后仍是搓绵扯絮般的夜空,怎会看到夜空中千万年过去仍熠熠生辉的星子?

世事无常,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而行动让我们载着爱意与健康在轻盈中走向未来。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4

《节约粮食》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他们经常教育我:“要爱惜粮食,勤俭持家。”每次吃饭,他们都会要求我“光盘行动”,既使不小心饭菜掉到桌子上,他们也会要求我夹起来吃掉。为此,我感到疑惑不解,觉得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又不差这些,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要求我们呢?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了为什么。

刚一放暑假,我就嚷嚷着让爷爷奶奶带我回老家住段时间。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对我说:“爷爷、奶奶回家可没有功夫陪你这个淘气鬼玩,我们有许多农活要干呢!我自信地对奶奶说:“我也要跟你们干农活,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奶奶,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奶奶笑着对我说:“干农活,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爷爷奶奶种了一些早玉米。回老家的第二天下午,我就随他们下地干活了。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我高兴极了。

来到玉米地,我看到一排排的玉米已脱下绿色的外套,换上了黄马褂,一个个一尺来长的玉米棒别在腰间,像极了英姿飒爽的士兵等待我们的验收。

开始掰玉米了,爷爷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只见他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头,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尾,轻轻一掰,玉米棒就从玉米杆上掰了下来。我看着爷爷如此熟练、轻巧、快速的动作,心想:“掰玉米也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啊!对我来说简直小菜一碟。”我来到一棵玉米前学着爷爷的样子掰起玉米来,可玉米棒就是纹丝不动。于是我又用脚蹬着玉米杆,弯着腰,把玉米棒压在胸前两手再使劲,可还是没有把玉米掰下来。我又重新鼓劲,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掰下一个玉米。我高兴的喊着:“爷爷,我也掰下一个玉米棒了。”,爷爷扭过头来笑着对我说:“不错,我有接班人了,继续加油干啊!”这时的我已经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再看爷爷已经掰了半篮子玉米了。

直到傍晚,我们才把那一片玉米掰完,看满满的一三轮车的玉米棒静静的躺在车上,咧着嘴对我们笑,开心极了!

回到家里,感觉两脚也不听使唤了,腰酸背疼的,手上磨出了许多水泡,火辣辣的直疼。奶奶看到我的手,心疼极了,赶紧拿出云南白药,一边给我涂药一边对我说:“现在知道我们平时为什么总是说要节约粮食了吧!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起早贪黑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的心血啊!”

是啊!我明白了:一粥一饭当处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5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浪费粮食,是我国最严重的一种现象。今年因为疫情的肆虐,全国掀起了一阵缺粮的风暴。许多地方紧急缺粮,xxx在会议上提出要节约粮食,制止餐饮粮费。看着新闻的报道,我长叹一口气,决定再也不浪费了……

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外面吃,来到酒店,我们点了许多菜,什么大虾呀、大肉啊、水果啊……菜一上来,我眼睛都亮了,左手筷子,右手汤勺,吃得不亦乐乎,米粒都沾嘴边了。这时,我没注意到,有几粒悄无声息地掉在了盘里,我压根没注意到,依旧狼吞虎咽地啃着鸭肉。这一幕恰好被妈妈看见了,她指着那几粒米,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也许一粒米微不足道,可是我们中国足足有14亿人,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那加起来就浪费了14亿粒米,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啊!”我羞得满脸通红,眼睛不敢正视妈妈,小心翼翼地把盆中的米夹起来,放进嘴里。那一刻,我感觉我放进嘴里的不仅仅是几粒米,而是一份重要的责任,一份节约粮食的责任!这几粒米,也许可以把国家从陡峭的悬崖边拉回安稳的平地,使国家不再担心粮食的问题。我把最后的几道菜尽量吃完,吃不完的叫服务员打包,便回家了。躺在床上,我想,今天我收到最好的礼物,也许就是妈妈给予我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美德吧!

从今以后,我养成了节约粮食的习惯,吃多少煮多少,实现光盘行动。现在,全家都叫我“节约小标兵”呢!

节约粮食,是地球上最美的行动,让我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担上节约的责任,一起浇灌最鲜艳的节约之花!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6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珍惜粮食,是我们被迫在眉睫的事。让我们一起从身边做起,不浪费这宝贵的粮食。

大家一定都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诗句,他告诉我们要爱惜粮食,学会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使命。但还有些同学只知道,诗的意思却不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经历。

我经常吃东西挑三捡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爸爸妈妈见此场景便对我说: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干活多不容易,麦子收完以后还要种玉米、花生、辣椒并且每年这个时候都不怎么下雨,种完庄稼后会过一两天再用水浇一遍等花生喝饱水以后会快速发芽,辣椒会快速生长,成活率高。还要施肥、除草……听妈妈说完。我以前并不应该那样浪费粮食,要节约每一粒粮食。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让我们一起节约粮食吧!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7

《一颗种子的独白》

在黎明的曙光来临之前

我常常与黑夜为伴

与蚯蚓为友

与泥土共生

我在一片黑暗中醒来

身旁

没有往日最熟悉的呼唤

于是我努力生长

穿过坚石

破土而生

温柔的轻风和煦的阳光

轻抚过我的身体

生出片片绿意

我急切的寻找我的母亲

周围却没有她温柔的身影

母亲曾告诉我

我们生来就有天职

孕育生长奉献

我想母亲

已经到达了快乐的伊甸园

于是我又努力的生长

历经春秋与冬夏

渡过阳光与风雪

满心欢喜满心期待

我终于朝着母亲的脚印一步步前进

我甘愿奉献自己

在餐桌上焕然新生

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突然间冰冷将我包围

望向四周

我的兄弟姐妹

任脚印践踏任苍蝇叮咬

他们变得黯淡无光

在时光流逝间逐渐腐朽

不甘冰冷

将我一圈圈包围

无人知晓的悲痛

在心中蔓延

无人珍惜的哀伤

自心海呜咽

一只温暖的小手将我拾起

那是一张稚嫩的面孔

我在他眼里看见了

晶莹的泪光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8

《不忘“粮心”,方得安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为此,我们更应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只有不忘“粮心”,才能方得安心。

珍惜粮食,才能真正体会风物之美。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管子》中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就已经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节约的重要性。战国时期,秦穆公问属下杜由余曰:“古之明王得国失国何以故?”由余答曰:“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约正是一种策略,而骄奢则会导致一个国家走向灭亡。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以为荣,奢侈为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从小就知道,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餐桌上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升,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出现了粮食短缺,这也在为我们敲响粮食警钟,我们需要培养“有时常思无时苦,丰年常积灾年粮”的忧患意识,要做到常怀节约之心。

勿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宣传活动流于形式。一些学校要求学生背诵等的做法,可是只是流于表面工作,我们应力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应付心态,一旦出现这样的应付现象,就需要严肃问责,才能确保校园餐饮浪费的宣传做到实处,工作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节约习惯,让节约蔚然成风。避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一阵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重要方式,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避免“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成为一阵风,要变成常态化的工作,努力让学生增强节约意识,大力提倡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中国人朴素的生活方式。

节约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粒粒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发扬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要懂得爱惜粮食,人人有责,杜绝浪费从我做起。二要懂得量力而行做榜样,光盘行动要牢记。三要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尊重劳动者的成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者辛苦劳作而得来的,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文明用餐、杜绝浪费是我们要践行的准则。在国家日益富强的当下,尽管我国已经多年来实现粮食大丰收。但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活在这样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更要知冷暖,懂节约。

我们都有一个中国梦,我们都向往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在国家的号召下,让我们一起不忘“粮心”,得以安心!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9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哎——小气鬼,这么一点点水都不舍得,还得去兑热水,小气鬼,喝凉水……”

总会有几个捣蛋鬼,在我做事情时吵来吵去,不理又白被骂,有一天,我终于忍无可忍:“给我滚!”可是他们几个还是比跟屁虫还能跟,抓住我的尾巴不放,带头的几个告诉我,如果我不当小气鬼他们就放过我。

转眼美术课到了,我用仅存的一小根铅笔涂画着期末的考试作业,他们斜瞄我一眼,心事重重,心里似乎盘算着什么,突然他从座位上跳起来,抡着拳头:“哈哈!”怪声笑着,他顺手抓起彩铅,将它扔进了垃圾桶里,我气急败坏,他却毫不顾虑我的心情,一本正经,慢悠悠地说:“你看又小气了,一根彩铅算什么,换一支!”我只得装得有模有样,但作业一笔也没画。

时间过得飞快,太阳越升越高,火热一般喷向地面,“该吃中午饭了。”语文老师依旧用那甜蜜的声音提醒我们,我们也照常规规矩矩的去排队取餐盒,说真的,我们学校的饭菜难吃得要死,打开饭盒,一股奇怪的味道差点把我熏倒,我吃两口就想作呕,可是想把食物成功放回箱子里是要经历一个很严格的“安检”的,一旁的同学又扑来,挤眉弄眼,:“不就是午饭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扔了!”

我突然豁然开朗,偷偷摸摸地把饭给倒掉了,不料这一幕被生活老师发现了,他呵了一声,我和那位同学就知道大难临头了,生活老师说:“你们为什么要把饭给丢掉?”那个同学似乎很懂我:“不然就是小气!”“那么说老师也很小气哟!美术老师吃大餐,把剩饭打包回来,音乐老师用破衣服缝了一个布娃娃……这是节约!”

我和那同学醒悟了:“原来这不是小气,是节约啊,现在我国人口那么多,每人浪费一粒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以后不要浪费,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关于节约粮食的征文 篇10

听粮食低语

小麦从地上生根、发芽,最终它的茎秆还要回归土地,它的果实等待着下一场轮回,就像人来自黄土最终回归黄土,粮食在以另一种方式体验着人的生、老、病、死。柔和的麦香游荡在嘴里、鼻里,终于浸润到心里。

阳光下的树叶,染上了光亮的霞色,任露珠浣洗,任月光擦拭。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是小麦的下一场轮回的开始,金黄的麦粒带着上一年的回忆去开启新的旅程,这一次他们是游子也是在开辟新的家乡。

秋日的余晖迎来了寒冬,这些游子们不得不蛰伏起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是一棵松树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积累。对于这些刚刚离家的游子呢?它们的身躯被压弯,甚至折断,有的选择了放弃,任凭风雪欺压,瘫倒在地。但有的选择了反抗,正如革命家所言:以妥协求生存只会灭亡,以斗争求生存才能获得光明。

天上派来的春风总爱在绿色深处耍赖,清晨的露水为它们擦拭柔嫩的身躯,随风摆动的田野肆意地挥洒天地间的生机与活力,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这是它们最富有朝气的时候。

绿色的叶,是承载收获的门牌。新的游子已经成熟,饱满的谷粒是成熟的象征,也是一场轮回的结束。从播种到成长再到收获,这是它们短短的一生,也是农人的一年的辛勤与汗水。那断断续续的炊烟、游走的香气像敏感的触须,能穿越三千里路,牵涉着播种与收获里面的日子,也牵涉着远人,一些失魂落魄的梦。

写到这里,不禁思索粮食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日常果腹的一日三餐?这个回答虽然正确却不免太过随便。学群在《粮食》中写道:“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这种对粮食的敬畏让我想起《锄》中的六安爷,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土地里,“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于他而言,土地是生命,粮食是孩子。在那百亩园里,他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能播种生命,能播种未来。

粮食是人灵魂的影子,这是我自己内心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