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学校关于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排查的报告

学校关于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排查的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

为了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的小学生一至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以及响应我市《推进教育发展工作指南》提出的“创建高品悦读区域品牌”活动。我们对我校(xx小学)高段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旨在能利用调查中收集到的有效数据来指导阅读教学实践。

二、调查对象

xx小学五、六年级各班抽取共104位学生。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从五、六年级10个班中各抽一组学生做问卷调查。

2、个别提问。针对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与学生谈话,以充实问卷内容外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上是调查问卷的结果,再结合对个别学生提问时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大部分学生有主动阅读课外书籍的意识。从统计数据来看,有75%的学生是很喜欢阅读的;有62。4%的学生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价值;95。1%的学生每天都有阅读;93。4%的学生可以主动的阅读;每个学期能阅读4本以上书籍的人数占总数的66。6%。这些数据可以显示我校高段的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及阅读量还是良好的。

2、学生选择的课外阅读内容比较符合学生年龄段。统计显示,43。1%的同学能主动阅读名著;20。2%的学生喜欢阅读儿童文学;18。3%的同学喜欢阅读科幻类、探险类、漫画类的书籍,这些书籍内容都是很符合该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该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带有图画、故事性强、搞笑的书籍,也有喜欢阅读一些破案类型的书籍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3、能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方法上,有83。7%的同学能认真的去阅读;有67。3%的同学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调整阅读的速度;82。7%的同学能在阅读后做摘抄、写读后感。这些直观的数据表明,我校大部分的高段生有比较好的阅读习惯。

4、进行课外阅读的环境比较好。这里阅读的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及学校两方面。数据显示,88。5%的学生在家里都有一个比较安静的阅读环境;55。8%的同学家长在家都有阅读的习惯,这无形中是给孩子树立了好阅读的榜样;51%的家长都愿意并支持孩子读书,能主动为孩子购买书籍,能够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在学校层面上,95。2%的同学都说教师有布置课外阅读的作业;27%的同学说学校图书馆及书吧对他们阅读的作用很大。

(二)存在的不足:

1、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统计数据显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学生占51%;17。1%的学生每个学期看不到两本书。按照这个阅读进度,小学阶段要想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目标相差是很远的。

2、应试教育影响阅读质量。42。3%的学生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业上;10。6%学生热衷于作文书和辅导书;部分家长鼓励孩子看的书几乎都是辅导类的书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下我们部分老师、家长的教育仍旧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功利性比较强,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与质量。

3、阅读习惯有待改进。数据显示,17。3%的学生阅读时从不动笔;32。7%的同学不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调整阅读的速度,不会进行精读和略读的有效结合;4。8%的学生是随便翻翻书,囫囵吞枣。阅读习惯不好,直接影响了阅读的效果,费时费力,毫无益处。

4、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有待加强。12。5%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本人的阅读影响不大;42。3%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作业量大,占用了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4。8%的学生不喜欢阅读;3。8%的学生觉得老师没有布置过课外阅读作业;部分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不知道如何选择版本等。这些数据及问题说明,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有待加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以及阅读书目的选择上进行有效指导。

5、家长的示范、督促作用有待加强。44。2%的学生认为家长没有做好爱阅读的表率作用;11。5%的学生在家随地就读家长并没有进行指正;6。7%的学生在家从不阅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也会在意并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在阅读上也要做好示范作用,对孩子的行为也要指导、监督和督促。

五、关于解决调查结果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要想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使之喜欢上课外阅读并能进行有效阅读,这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通力合作。根据调查结果反馈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之初,我们可以实行有奖问答的做法,从课本的知识问答逐渐过渡到课外知识的问答,比如提问:学习了《XXX》这篇课文,谁来把课文复述一遍?这篇课文选自《城南旧事》,谁能说说这本书孩还讲了其他的什么故事?其次可以利用朗诵比赛来推广阅读兴趣。对答对问题和朗诵比赛获胜的学生进行加分,并在月末统计兑现诸如奖励作文簿、课外书籍等奖品。最后可以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集体观看《朗读者》节目,观后教师做一些总结和引导,指明阅读不分年龄、行业、地域,可人人参与,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节目影响之大,参与范围之广恰好说明了朗读是如此的时尚,我们很有必要去追求这种“时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课外阅读就事半功倍了。

2、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小学高段学生对阅读书籍的选择还是比较迷茫的,他们还不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不知道怎么选择书籍的版本等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就教师推荐一些阅读书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推荐不同的书籍,如故事性比较强的《草房子》《鲁滨孙漂流记》《小兵张嘎》等这些男孩子更喜欢;《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冰心文集》等女孩子更喜欢阅读。在选择版本上,诸如四大名著应尽量推荐简本。

3、阅读方法指导。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和效率,也利于提高语文素养。在方法指导上,我们可以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刚开始可以统一布置本月必读的课外书目,然后教师先从拿到新书开始是如何阅读书籍的进行示范和解读,如看作者,看简介,看每章的标题,然后看章节内容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精读或略读,这些阅读方法可以通过展台向学生展示并做解释。如果是自己的书,阅读时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标注,对精彩的片段可以做旁批。这样的指导课易于挑起学生的阅读欲,也益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分享阅读内容。在班里定期做阅读书手抄报并择优在学习园地展出;也可以在每节语文课前进行课外书籍精彩片段朗读或复述,也可以在课前向师生推荐书目及理由;每人制作“读书漂流卡”,卡上显示阅读书名、书的作者及内容,写上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或者阅读整本书后的收获,之后全班互换交流并拿回家与家长分享交流;积极参与学校读书月举行的相关活动,以活动推进班级读书习惯的形成。

5、精简作业布置。作业的布置应该与各科进行商量统筹,在质与量上应该把握好,以便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涉及一些关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如:你喜欢这本书中的情节是什么,有什么理由?或者写读后感等,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外阅读。

6、营造阅读氛围。好的阅读氛围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把学生每次制作的读书手抄报,读书漂流卡、读后感作业展示在学习园地,有书柜的课室可以鼓励学生捐出阅读过的书籍,以便同学之间进行互换阅读。

除了以上的一些做法外,家长在家也可从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自己主动的阅读等方法去影响和感染孩子。总之,提高孩子的课外阅读量,特别是城市郊区的学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学校关于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排查的报告 篇2

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我校利用问卷星软件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全校共1311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898份,参与率为68。49%。现对问卷中的信息试做分析。

1、你家长是否支持你读整本的课外书?

数据:支持的883人,占98。33%;不支持的15人,占1。67%。

分析:绝大多数家长已达成共识,支持学生读整本的书。

2、你家里有书柜吗?

数据:813人有,85人没有。有书柜的占90。53%,没有书柜的占9。47%。

分析:家里有书柜的占绝大多数,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一定量的藏书。

3、你看见过爸爸或妈妈在家里读整本的书吗?

数据:偶尔看到过的,542人,占60。36%,比例最高;经常能看到的,298人,占33。18%,居其次;从来没见过的,58人,占6。46%。

分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惜能经常读书的父母,只占到三成多一点。还有个别家庭基本上看不到父母读书,这和第一题形成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大多数家里的书柜都是给孩子买的,书也是给孩子读的。父母能很容易做到花钱给孩子买书,却很难做到花时间陪孩子读书。这或许正是家庭阅读环境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因素。

4、早晨到校后,不管老师在不在,你都能自觉地读课外书吗?

数据:能自觉读书的739人,占82。29%;不能自觉读书的159人,占17。71%。

分析:多数学生已养成一到校就读课外书的习惯,或者说已经具有这样一种意识。这是最令人鼓舞的信息。

5、你在读课外书的时候,喜欢出声读还是喜欢默读?

数据:默读的,630人,占70。16%;出声读的,268人,占29。84%。

分析:要想读整本的书,就非得学会默读。可喜的是已经有七成以上的学生习惯于默读。但仍有近三成的学生习惯于朗读,可能还有个别学生甚至连朗读都不能掌握。他们平时不敢张嘴,也不愿张嘴,读书,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这些人如何才能迈过这道坎儿呢?读整本的书,用默读的方式读,也许正好适合他们。不用担心因为不会读,或是读错了被人笑话。自己读自己的,能读懂多少是多少。没准儿,就这样读着读着,懂得越来越多了,也许这些不爱张嘴,不愿读书的学生可能有一天真会喜欢上阅读呢。

6、你在读课外书时,是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再换另一本,还是常常没读完就去换另一本?

数据:读完再换的,762人,占84。86%;没读完就换的,136人,占15。14%。

分析:学生能专注于读整本的书,并且把它读完,说明他读进去了,读懂了,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间接地证明,能读完一整本书再换的学生,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力。而频繁换书的学生,要么是他还未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要么是他还不具备相当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不是书没意思,而是他读不懂,感受不到其中的趣味。对这些学生而言,换书,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若是一味阻挠,他抱着一本看不懂又不感兴趣的书呆坐着,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看不懂,不感兴趣,想换就换。相信他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那时,他的读书之旅便真正地开始了。在此之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容许他犹豫,容许他徘徊,甚至容许他暂时地离开。

7、你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会不会停下来查字典?

数据:偶尔会查字典的,467人,占52%;多数时候只要碰到了就会查的,375人,占41。76%;怕麻烦,没查过的,56人,占6。24%。

分析:四成多的学生已经有碰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习惯。但这个比重还较少,这说明学生读书的层次还局限于粗知大意的程度。读书的乐趣对他们而言,还仅仅在于有趣的情节。通过读书认字,通过读书体悟表达的方法,甚至是背诵积累书中的好词佳句,这些更深层次的,需要花更大力气去做的事情,现在他们还办不到。也就是说,通过这道题,就可以基本断定,学生的阅读还处在一个浅尝辄止的初级层面上。

8、你见过图书馆的借书证吗?

数据:见过的,443人,占49。33%;没见过的,455人,占50。67%。

分析:不敢问:“你有借书证吗?”也没有问:“你家里人有借书证吗?”只问:“你见过借书证吗?”有近五成的学生见过,这说明在他们的身边,曾经有人去过图书馆借书,有的可能还是经常去。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就会给这些学生一个暗示:原来还可以这样读书。这是一种积极的暗示,给学生带来了正能量。有朝一日,学生必会在心中产生一个念头:我也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借书证,就像谁谁谁那样。有五成多的学生还没见过借书证,这说明他们身边,特别是他们家里读书的人还是很有限。这种现象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就跟第3题一样,这是事实。

9、这学期,从9月份开学到现在,你读完的整本的书共有(xxxx)本。

数据:此项测试,抽取了前100份问卷作为样本。统计显示:学生共计读书780本,人均7。8本,月人均读书1。9本。其中,每月读书不到1本的共33人,占33%;每月读书达到1本的共30人,占30%;每月读书达到2本的,共19人,占19%;每月读书达到3本的共18人,占18%;最多的读了50本书,最少的连1本都没读完。

分析:令人担忧的是,月均读书不到1本的占到了三成多。令人欣慰的是近七成的学生月均读书达到1本。其中月均读书1本的,已经有三成,还有近两成的学生读书量已达到月均2本。有个学生4个月共读了50本书,月均读书达12。5本。

10、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你读过的最有意思的书,它的书名是《xxx》,作者是(xxx)。

数据:北猫的《米小圈上学记》位列榜首,其次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杨红樱的《笑猫日记》。

分析: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原因是,上学的事他们都熟悉,有真切的体验。因此书中的内容更易于理解,书中的人和事仿佛就是他们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有些人,有些事可能还有他们自己的影子。这样的书最能吸引他们,他们觉得也最有意思。反之,有些专家、老师和家长极力推荐的某些经典名著学生们却不买账,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名著中的内容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与之相匹配的背景知识和体验。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给学生推荐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是否与所推荐的书的内容相匹配。受此启发,我想,与其我们给学生强行推荐课外读物,不如让学生给学生推荐或许更明智一些。学生给学生推荐的形式,既包括同班同学间的相互推荐,也包括请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推荐,还包括男生给男生,女生给女生推荐。

综上所述,可以形成以下一些基本的判断:

一、学生的读书环境,硬件好于软件。学生不缺书,缺的是能与自己相伴读书的人。家庭方面,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学校方面,我们却大有作为。比如本学期在二年级五班、三年级三班、五年级三班开展的让学生一到校就读课外书这个实验,就是竭力在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读书的氛围,希望其能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这项实验开展了3个月,目前已初见成效。

二、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背景知识是否足以匹配所推荐的读物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一是让学生自己选,二是请同学推荐。

三、学生读书时,多以关注故事情节为主,没有注意到背诵积累的重要性,多数学生还不能做到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一查字典。学生阅读的层次还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阅读,是我们今后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学校关于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排查的报告 篇3

我校根据读书活动方案,落实“五有”目标,紧扣“五个结合”,扎实开展读书活动。经过两轮的读书活动实践,各校已积累一定的经验,呈现一定的效果。下面我把各基层小学在开展读书专项活动中一些优秀的做法点出来,把存在的问题讲出来,把今后的思路提出来。

一、形成一个共识。

⑴中心校在确立走“双线并行,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不渝地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重头戏,从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每周工作汇报等各个层面可以充分说明。

⑵各校树立“读书,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读书,是学校、师生发展的共同体”的理念;明确读书活动是一项长期、潜质的教育工程,需持之以恒并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的细活;需打持久战,还要打攻坚战,更要打胜利战

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挂帅,班子成员具体分工,语文教师或班主任负责实施,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大活动。

⑷制定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总结,注重过程性工作开展和材料收集与整理。

二、营造一种氛围

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⑴架设家校连心桥:通过分发宣传单、致家长书,座谈交流,家访联系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和参与读书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舆论和影响作用;如xx、xx、xx小学充分学校广播、假日家校联系卡,家长座谈会等有效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和强度,让家长参与进来,引起外界关注;

⑵营造校园读书风:走进学校,朗朗书声不绝于耳,步入校园,浓浓书香扑面袭来,走廊墙壁张贴名人格言,教室版地展示学生作品,学校专栏彰显办学特色,显眼之处书写激励读书标语。如xx小中心在教室门口设置学习展示栏,围墙上设置读书活动专题;xx小学在走廊墙壁上张贴学生字画组合,xx、xx小学在楼道墙上悬挂读书活动展板,让人感到校园“书卷气”弥漫,“书香气”浓厚。

三、缓解一个难题。

在落实“五有”目标中,书源一直是开展读书活动的首要前提,也是制约活动推进的瓶颈,各校能想方设法摆脱困扰,不断充实书源,拓宽书源渠道,解决有书读,读好书的问题。如xx、xx小学把书店引进学校,xx、xx小学倡导家长带领学生购书,xx小学争取社会贤达人士和驻校部队为学校捐书近1400册;xx中心小学联系有关部门为辖区学校献书。其次各校通过开放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校内“阅读交换站,好书换着看”,尝试校际“图书借阅,资源共享”。如xx小学的“图书滚动传阅”。

四、坚持一些做法。

自从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各校都能以一贯之做好以下工作:

⑴采用专用笔记本,用于摘抄优美语句,品析精彩句段,写读后感或习作小练笔;

⑵每周一份手抄报或剪贴报;

⑶坚持写日记或周记;

⑷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

⑸定期开展优秀习作展,出好学习专栏,这些做法在教学常规检查中都体现相当充分。我们有一种体会,只要坚持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时间久了,成效往往令人惊叹不已。

五、搭建一个平台。

各校积极提供机会和创设条件让学生有表现自我和彰显才能的舞台和空间,让学生体验阅读成功的喜悦,分享彼此的阅读成果,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保持学生读书的激情。如xx、xx、xx小学的才艺展示,每周一至两次,雷打不动,已经成为学生心仪的活动项目;xx小学中心建立“蓓蕾”广播站,把美文、趣事、佳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时分一同分享,近期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为校园一道文化景观;xx小学以“红孩子书屋”为平台,汇聚了全校学生的精彩作品,不时引来学生在此驻足欣赏。

学校关于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排查的报告 篇4

“读万卷书,行万某某”。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孩子需要一盏灯去引导他,无它,唯是书,因此书籍的意义非常重要,生命是不可逆的成长,如何让孩子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将自己的生命质量提高到最高水平,需要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孩子都有天生的求知欲,因此引导很重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真正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我校开展了”沐浴书香,灵慧成长”的读书活动。我班也积极投身于这次读书活动中。”营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学生。”让书香飘逸班级的新阅读理念的指引下,并合我班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好有序的计划:

为保证班级读书活动有序、有效的进行,在活动一开始我班就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读书活动计划。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有目的,有步骤,有实效。

二、积极动员,激发读书兴趣:

在实施读书计划伊始,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次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读书动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读过的好书,讲述了读书带给自己的很多好处。同学们还踊跃上台向全班同学展示了自己在阅读中摘录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片段。”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书”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三、营造阅读氛围:

班级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在语文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努力做到: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完、读懂;做好一件事——教师领导学生精读一本书,写好一篇读后感;树好一榜样——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

1、利用好学校阅览室: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大量丰富优质的藏书。每周二中午我班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设立班级图书角:以学生捐赠为主,加上由学校统一给各班购置的图书,本学期我班的图书量已经达到100多本,涉及人文历史,天文地理以及童话动漫等。为了提高班级图书的流通率和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班中特设了一名工作责任性强的李某某同学作为图书管理员,负责做好同学们每天借阅和归还的记录,同时也负责做好图书的更新、交换和补充。

3、出好黑板报和布置学习园地。本班由马某某、王某某、詹xx和柳xx四人组成的班级板报团队,谋划分期展出有关读书方面的内容。学习园地也中经常更新着同学们读书后的感想。

4、落实好读书时间。为了让读书活动有序开展,我认真制订了”书香班级”的读书计划。计划中为了保证学生读书时间,安排学生每天中午到校半小时是读书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前两节固定为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第三节是学生读书交流时间。每周星期三、五是学生借书和还书时间。

四、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1、为学生开出推荐书目。

我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知识和经验,每月为学生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他们选择阅读,并在班级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写明推荐理由,让同学们互相影响,养成选择读好书的习惯。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我积极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我为孩子们规定了每人一学期的最低阅读量为6万字,背诵诗歌不少于20篇,写读书心得不少于5篇。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孩子们制定出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积累。

为了营造书香班级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和学生们制定了”我读书,我快乐”的班级读书口号,定期举行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想,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坚持写读书笔记。并建立读书档案卡,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自己的读书卡,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兴趣。将好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并得到启示。

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简洁、实用的读书方法是搞好读书活动的关键。本学期,我不仅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还重点在学生读书方法上下功夫。本学期,我专门在班级里上了一节阅读指导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再引导学生品读自己搜集的读书名言,让他们懂得读书要有选择,要广泛,要善于挤时间,更要善于思索、质疑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我又合一篇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具体指导学生该如何展开阅读。我的具体做法是:

1、告诉学生读书要在心中有个自读提纲,比如:

①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

②读后你知道了什么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③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2、重点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圈点勾画: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②做批注: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除上好阅读指导课,我还分别上了一节阅读推荐课和一节阅读交流课。推荐课上,我向学生推荐了一本意大利的获奖作品《爱的教育》,整篇小说融入了人世间种种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爱的教育。同时也进行了生生之间的推荐,激发了学生读更多书的兴趣。

我常常教导学生这样一种道理:”你交流一点知识,我交流一点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就知道了很多知识。”在读书活动中,我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课上,学生对读过的寓言故事进行”讲一讲”、”演一演”、”评一评”,大家畅所欲言,一节课下来,还觉得意犹未尽,充分调动了阅读寓言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了阅读寓言故事的习惯。

六、积极开展读书实践及展评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本学期,我在班内积极组织开展了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赛诗会、语文乐园竞赛活动等。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通过读书获得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一些好书,大家一起进步;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古诗朗诵比赛。在读书活动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运用知识拓展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2、写读书笔记:学校一直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因此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用于摘抄佳句佳段,编写阅读提纲、写体会等。每月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树立起优秀学生典型,成为”读书之星”评选的依据。

3、建读书档案卡:让每个学生制作一张读书卡,展示自己的才艺,卡上写上读书格言、我读过的书、我记下的诗、我的读书收获等内容。通过展示、评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制作读书档案卡的兴趣。

4、出读书小报: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读书、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心得体会等,每月出一期”读书小报”,班级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同时,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让学生制作一些精美的书签。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各显神通,有许多精美的作品出现,也充分展示了学生才能。

5、旧书跳蚤市场:让学生把家里闲置或者自己看过的书带到学校来,在班级里,甚至年级里与其他同学进行旧书交换,这样就获得了资源共享。

6、在班会中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把读到通过演加去深体会。”故事大王”比赛,让孩子把看过的口头表达出来。”作文比赛”,让孩子用书面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此外,还有”读书交流会”、”名人读书故事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7、精彩5分钟:每天利用语文课前5分钟是学生们轮流上讲台来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的时间,可以说一个故事、笑话、科学常识,或是谈谈自己喜欢的书。之后,教师要稍加点评,拓展些相关知识,注意提炼发言学生的读书方法,或是提些建议,启发学生的进一步阅读。

七、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我班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

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开校初我用《致家长的一封信》将创建书香班级、创建书香家庭的`计划发给家长,争取了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为孩子创建了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读书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拓展了读书活动空间。

八、取得的成果

本学期,我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活动,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达到了”享受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活动目的。

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吸收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知识面也扩大了。如李某某、陆某某、赵某某等同学在学校开展的”假期读书活动”比赛中获”读书小明星”。伏某某同学评为诵古诗”灵慧娃”。马某某等六位同学获得阅读竞赛一、二、三等奖。还有获得”读书灵慧娃”、”读书小状元”等称号。

通过活动,学生的看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拿起书津津有味的读下去,还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评比、阅读之星评比等活动,在年级评比中,我班读书笔记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书香班级”活动在我们班取得了明显效果,很多同学读到了品味较高的书籍,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写出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读书心得,效果明显。

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强化了班级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克服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帮助学生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孩子们徜徉在书海中,明白了事理,学会与人分享,有好书向同学推荐,与同学传读,并把已看过的书捐给班级图书角。班级中形成了比阅读课外书、交流阅读心得,积极写读书随笔的风气,促进了学风的良性发展。

书是我们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愿读书能够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让他们在溢满书香的班级和校园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