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上午好,我是初四三班的刘XXX,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国家公祭日。

1937年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

侵略者用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刺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襄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这是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少帝国主义者践踏踩,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栖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纪念历史,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优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取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课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室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问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一一中国!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振兴需要幕我们年轻的一代,国家看似很大,但爱国却,是很具体的,为国家节约每一水,是爱国;为国家节约每一度电,是爱国:为国家珍惜每一粒粮食,是爱国:认真学习、高唱国歌,向国旗敬礼更是爱国,遵守国家的法律,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也依然是爱国,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更是爱国的表现。同学们,赶快行动吧,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不再受欺辱,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的尊严为了我们个人类满幸描的生活,为了整个中体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篇2

历史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光荣和屈辱,渗透着民族的辛酸与血泪,“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是我们每一位中华人民的责任与义务。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的你们又该如何诠释青春呢?当你在课上无精打采的打瞌睡时,当你沉迷于虚拟网络无法自拔时,当你盲目追逐潮流时尚忘乎自我时,不知你是否想到作为当代青少年肩上应担有的使命,别让青春浸泡在过度的娱乐中。

维新志士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人生苦短,而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何其短暂,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渴望理想的实现,渴望青春的绽放。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天之骄子,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我们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踏着先辈的足迹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成为国家栋梁为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加油吧!新青年。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篇3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很荣幸在此讲话。又是一年“12·13”,今天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4周年。国行公祭,祀我殇胞。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的深刻反思,正成为国人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追求,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今天想与各位说的便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让我们牢记民族苦难!

9月19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黄刘氏去世,享年96岁;9月2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傅兆增去世,享年85岁;10月19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去世,享年99岁……截至目前,在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下61人,这些平均年龄约91岁的历史见证者们和受害者们正在缓缓凋零,但在传承记忆的队伍里,年轻的身影越来越多。去年,在公祭日闭馆前,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们走进纪念馆进行“行前一课”教育;今年,南京全市中小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学习活动,在“和平许愿墙”签名,让同学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铭记历史,方能在沧海横流中积蓄砥砺前行的力量。作为年轻一代,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稳定发展是我们追求梦想的前提,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参与创造、自觉维护。

让我们传承守望互助!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设置了25个难民收容所,在此后南京的至暗时刻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83年后,在疫情肆虐时,当拉贝的后人从海德堡提请中国为他和他所在的医院提供几种急缺的抗疫药物时,一场跨越时空的互助行动迅速打响。中国多方筹措,联系药企紧急增产,克服交通运输难题,一个月内将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到了拉贝后人的手上。

在人类战争史上,总有一些人,像灯塔一样,为身处黑暗恐怖里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和平的曙光。无论是83年前国际友人的无私善举,是去年援鄂医护人员的最美逆行,还是今年同安城上下一心的抗疫,都是一脉相承的人道主义救援精神。战争与屠杀的残酷,令人不寒而栗,但我们也应当对人性抱有信心、对和平抱有信心。

让我们永续和平追求!

临近公祭日,南京城多了一面“和平许愿墙”。人们纷纷驻足,郑重写下自己对和平的期许。

经历过苦难的国家,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光明每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南京,这座曾经遭受浩劫的城市,如今因为和平而闪光。

正如纪念馆馆长张建军所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殷鉴不远,后人当自警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淀进X精神和昂扬斗志。”

今天想与各位说的便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谢谢大家的耐心聆听。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爱国进取

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月系列活动,让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中学生,我们还学习了宪法精神,认真规范我们的言行。这周我们将继续行走在前进的路上,完善自己,铭记历史,爱国进取。上周四是12月9日,今年是纪念12。9运动86周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8个国家公祭日。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家谱、一个民族的族记,它记载着国家的光荣和梦想,也渗透着民族的辛酸和血泪。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中学生应该思考着曾经的荣辱与得失,带着对国家的热爱与关心,努力奋斗。

我们清楚地记得:1935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爱国学生挺身而出救华夏于危难。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放声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勇敢展开同反动军警地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掉头鼠窜,因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

我们清楚地记得: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虐杀中国人民,30万生灵惨遭杀戮,无尽文化珍品遭到掠夺,无数物资财富遭到搜刮!曾经繁华的、文明的六朝古都,瞬间成了血腥的、死寂的人间地狱!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黑暗。

尽管历史的书卷在不断地翻动,但落后挨打的悲痛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血泪不止。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中国惨遭屠戮的血腥;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更会牢记爱国救国的义务;作为阳光下的中国少年,我们更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认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和能力上的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定要做到:

一、保护自己,茁壮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这段话相信很多同学都已耳熟能详。我们作为中国少年,积极参加阳光体育锻炼,远离毒品和艾滋的危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有建设国家的基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懂得善恶的道理,保护好自己的思想才有建设国家的动力;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保证自己茁壮成长才有建设国家的能力。请记住:我们怎么样,我们的国家就会怎么样!

二、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父母只会索取,不会回报的人,一个对老师的付出只有抱怨,不懂感恩的人,一个对同学睚眦必报,毫不宽容的人,长大后,会为了灾难深重的人民而牺牲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所以,我们懂得回报父母和师长,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懂得宽容同伴和同学,用我们包容的心容纳他们的不足;我们关心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用我们的爱心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和谐而温暖。

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12。9运动的精神实质是爱与责任。是对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对饱受屈辱的人民的深沉的爱与责任。而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死难同胞,还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努力提高自己,不再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国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更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初心,立志报国,维护和平。今天我们在附中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明天我们就是我们国家最合格建设者。

我知道,我们每一个附中同学心中人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都有一份演绎精彩人生的进取心,那么,请多做一份学问,多养一份元气,多学一点文化,多了解一点历史,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你的人生舞台上定有你完美的演绎,为国尽心的人群中定有你执着的身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同学们,加油!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史为鉴,鞭策和激励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今天是12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公祭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12月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30多万中华同胞丧命于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顿时,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的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逝者如斯夫!南京大屠杀一晃已经过去80了。时光虽逝,历史的烙印却深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沉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每当回顾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永远难以忘记历史留给我们血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我们年复一年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虽然战争好象离我们已很遥远,但历史让我们铭记——落后就会挨打,就会国破家亡!请记住,爱国主义永远是民族精神不灭的灵魂。周恩来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心、爱国心的源泉。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生活在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当心存感激,我们当珍惜现在的美好日子。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要把十三多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而你们肩负着富国强国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做一个求知上进,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有为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学生,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到追求知识与追求道德完善的统一,你们怎样完成教育将会决定国家的未来,你们今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将会决定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

同学们,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蓦然回首,让我们反思,让我们铭记国耻;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同学们,新世纪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要让历史重演!让这句话记在我们的心里,永不忘记,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2024年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篇6

中国人,南京人,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任何一位炎黄子孙!都不应忘记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今天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88年前,鲁迅先生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让世人牢记“三一八惨案”,让烈士们的鲜血不因“时间的流驶”而仅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国家公祭日意在提醒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不应忘记腥风血雨中无数同胞的苦难与挣扎,不应忘记战火硝烟中无数先辈的坚守与抗争,不应忘记艰难岁月中世界人民的同舟共济与共同守望。只有铭记曾经的伤痛,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铭记曾经的付出,我们才会更加清楚今天肩上的责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背叛历史,必将导致历史悲剧的重演。“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回避历史,混淆历史甚至颠倒历史,只会给未来埋下罪恶的种子,给和平抹上往日的阴霾。因此,唯有铭记历史,正视历史,才能维护今天的和平,才能守护人类的希望。

铭记历史,更可以为我们的前进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和二战中其他不胜枚举的悲剧一样,向世人揭示了现代文明中深藏的痼疾。在硝烟淡去而余波未平的今天,如何根除历史的隐患,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夙愿,是每个当代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古老的中华文明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则更是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应当思考的问题。身为华夏儿女,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这一追问,并共同肩负起这份伟大的历史使命。

我们祈望和平,就要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就要建设一个文明的国家,因为要获得持久的和平,不应仅仅依赖武力的抵抗和制衡,更在于内心良知与理性的激发。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和平的获取最根本还是要将善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心中。让每一个人心中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标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让真善美的观念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生根。这样我们才能在源头上扼制罪恶,才能让人们永远保持对和平的坚守,不让悲剧重现。

愿和平的阳光普照世界,愿和平的雨露滋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