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1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也是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民族团结对社会繁荣安定的重要,深深感受到多年来民族团结互助带给我们的和谐幸福。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特别注意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和实践。在班主任工作中,与每位同学都多次交流、谈心,宣传政策意义,要求大家严格管理自己,不传谣不信谣,为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做贡献。在教学中,积极宣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2

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踏上“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新征程,青年人要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不断强化吃苦耐劳的韧劲、一往无前的拼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干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实干实绩展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新风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今后,班级团组织将持续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不断提升班级共青团干部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发挥团干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先锋作用,团结带领青年学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新青年,筑牢信仰之基,把握思想之舵,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行动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出处 wWW.zuOWeNBa.nEt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3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和后备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自身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成为具有“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特质的新一代青年学子。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4

在三天的培训中,通过专家学者的讲授以及对相关文件、精神的解读,我全面系统学习了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要求,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深刻内涵、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等方面都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于自己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担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转化为创新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动能、新成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5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到“八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四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思想支撑和方法指导。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多元一体基本特征的民族实体,是一个历史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四个“共同”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的丰富内涵及其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要使其转化为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动力,继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传统,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7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每当说起这三个离不开,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大家常说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是需要文化认同。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就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长远之举、固本之策,是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考虑,是对少数民族长远利益的考虑,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更是在全民族中进行文化认同。无论是普及通用语言文字还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个方面,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我们每一名普通民众都应该全力支持、全力配合能够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工作。

《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就是为实现民族解放、长期抵御外来侵略、各民族之间建立患难与共关系和深厚友情的历史。我们要结合当前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以史为镜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在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救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水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度时艰,有人坚守岗位,有人迎风逆行,无不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无不彰显了中国人的刚强,无不彰显了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我们无不为之感动,为之振奋。

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年轻干部、一名组工干部,更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8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

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9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脱离共同体更具杀伤力的事情,离群索居或遭到抛弃的恐惧孤单和坐立不安,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意识上出现障碍和紊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认知、生存与价值呈现,只有在具备共同体意识的海面上才能生发并荡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涉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价值,有助于形塑一个有理性、有情感、有道德、有自信、有价值的个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与整体的规范尊严相关,又与个体的德性修养相连;既关乎整体的命运走向,也涉及个体的生命价值。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结果。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成小我和大我的自觉自立、自爱自尊、自主自律和自强自信,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10

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习了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由于期末监考,虽然集体学习内容并未全程参与,即便如此,通过三天的学习,特别是听了吴楚克研究员“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高云峰校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两场专题讲座后,使我深入的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

通过本次培训让教师们进一步澄清了过去模糊的认识、纠正了错误认识,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将坚定不移的支持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的决策意见,坚决拥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11

坚持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实抓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在民族团结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模范自治区是荣誉,更是责任。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到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作为北疆青马人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好自身作用,增强“五个认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通过多种方式,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进行政策解答,引导各族群众都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间的团结与统一,是举国上下皆想见之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是祖国的一份子,我们的安危都与祖国息息相关,只有民族团结,实现复兴,国家富强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将国家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投入国家的发展。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1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工作,把教材建设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加强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

通过本次集中培训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收,今后一定会在工作学习中时刻牢记“守望相助”,把思想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不仅要自己学懂弄通,而且还要给身边的人讲,给学生们讲,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切实做到在实践当中的落实。

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心得 篇14

面对新冠疫情,我国的发展面临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的机遇挑战使中国民族复兴面临复杂的风险考验,如今,民族工作领域面临“五个面临”阶段性挑战,面对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也在不断改善中。

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加强民族团结,将其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重点推进。我们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其内涵,不断自我革新使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坚持党和团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增强五个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