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单是技能知识的传授,把知识技能转化为人的发展,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作为培养目的。新课标下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基于真实情况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为此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多实践,多体会才能多思考。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2

在当今时代的教育要求下,我们不应过于追求学科体系自身的纯粹和完备,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语文不仅仅是学语文,文史不分家,读不懂题的孩子也学不好数学,学习历史还要懂地理……所有的学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学科大融合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3

本次学习,提升了我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加强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解,及时学习素质教育学习的理念,打好基础修炼自身,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解教学,了解学生,了解课程,有利于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方向与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4

今天的培训,虽不是卷入式却更胜卷入式。游老师结合自己的论文案例及对新课标的解读,带领我们进入一场快节奏的深度学习,真是收获满满。新课标新增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我想我们在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前提是老师们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5

今天有幸聆听游老师关于落实新课标上好数学课的主题讲座,了解并明确了今年新版的新课标有什么样的变化,并且让老师明确在改编练习题时,一定要立足于编写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带着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最后还带领全员老师一起对于课程设计进行探讨研究,每一个部分都让我收获颇多。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6

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它贯穿所有学科课标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例如:数学学科提出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就既需要有课程目标的总体计划,内容的选择、组织,还需要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业要求”及最终的“学业评价”中,做具体的描述,使核心素养,不再是空洞的语词口号,而变成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7

本次课程改革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没有美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而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综合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8

在日新月异不断迭代发展的今天,教育的改革依旧一浪随着一浪,唯有不折腾、不跟风,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守正持初心,方能在改革的浪潮下,轻拂“迷人眼”的“乱花”,实实在在做些研究,一点点的推进教学,以“小小”的事业,点燃星星之火。

一、大观念还需小道理

曹培英先生在讲座“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中指出:近年来以“大”的名词层出不穷。有“大概念”、“大观念”、“大情境”等一系列“大”文章,但“大道理”并不能帮助教师改进日常教学,没有改进的抓手,空有了“大理论”,不免有博人眼球之嫌。

为此曹培英先生举了这样一个案例,目前对于“加减乘除”,大家公认其实质应归结为计数单位的计算,但被忽略的是,其还可转为整数的基本口算,如360x7,其具体竖式算法为36x7=252,360x7=2520,看做36个十乘7。事实上,其本质算法应为运用了2次一位数乘7,然后相加,再进一步思考,其实质算法为360x7=36x10x7=36x7x10,即实质是基本运算律。“大概念”下的四则运算,唯有着眼于具体课例,对具体问题进行突破,将“大”归结于数学“四基”去探究,求实求真去思考,方能真正实效的去改进。

正如曹先生所言:光有“大观念”,不够,还需要有小道理。

二、大改革还需两“吃透”

任何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对教育的热忱研究都不乏拥有以下两个特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通俗易懂的两个“吃透”,在60年代就已被提出和广泛认可。曹培英先生也用案例做了具体阐述。

如何让学生理解“线无粗细”呢?

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得学生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并不陌生,但也有学生会提出质疑,如果点画的大些,连接2个点的直线就可以画很多条。因此问题发生了转化,即点是否拥有大小,若点没有大小,那么连接两点的直线也一定只有一条,且“线无粗细”。那么如何让学生感知并体会点无大小呢?

在后续学习小数时,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要求:找出直线上表示3。4、3。5的点。然后教师进行追问:3。4和3。5之间有多少个小数?(无数个),怎么画的下呢?师生感悟并小结:因为点没有大小,因此一定是存在的。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在抽象的思维中便感悟到了“点无大小”的合理性。

三、大改进还需好策略

守正持初心,是坚持儿童立场下的改革创新,下面借用曹培英先生提出的其中三条改进策略进行教学改进的阐述。

1、立足儿童,彰显数学

“平均数”一课是历年来广大名师一直研究的课例,其教学情境从原来的“拍皮球”引入到如今的“测验平均分”引入,案例甚多。但运用“拍皮球”引入平均数公平的同时,执教者没有考虑的是,使比赛公平的不是“平均数”,而是规则,儿童学习时虽有感觉,但确实偏颇了常识。而由“测验平均分”引入,虽然从统计意义入手,但是学生更是看不见,也摸不着,感悟移多补少更是困难。

对于儿童而言,“拍皮球”、“平均分”固然是新的情境,但教材中的案例也是新的情境,我们应当走出为“新”而“新”的误区,利用要教材,活用、用好,也能“完美”进行教学。

2、基于单元,着眼整体

近几年,教育行业倡导“大单元”,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倡导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的设计。

例如对于学习“体积”一课,我们可以有两个方向的课时整合。其一为“体积—容积”,求体积,量外面,求容积,量里面。其二为“体积—体积单位”,长度单位用1厘米表示,面积单位用1平方厘米表示,体积单位则用1立方厘米表示。

3、转变形态,提升效能

一直以来,我们的日常教学依然停留在“重视对话,听说为主”的层面,即使在各个层级的公开课中也免不了如此,如在某省份第20届教学课堂评比中,约有65%的时间教师在说,30%左右的时间学生在说,只有不到6%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我们的数学课显然悄悄的进行了变脸,成为了一场“话剧演出”。

当课堂不再是思维的的殿堂,学生缺失的不仅仅是探索的时间,更是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在无数改革浪潮声下,我们应当回归教育本色,课堂的主阵地应当是孩子,且只能是孩子,课堂的时间应当是孩子们在思考,而教师的职能也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