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坚持便无遗憾,有梦就会成功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受颇深。几年来,多少次回想;到现在,仍不曾忘怀。我所最不能忘怀的片段,便是电影主人公小男孩米格对于自己音乐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及最后结局时家庭的团聚。
电影中,米格的家庭坚决反对他学习音乐。然而即使这样,米格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之后的结局之所以完美,主要原因也是米格出于对自己梦想追逐的行动。若不是由于米格得以圆梦,这一大家子人也就不会团团圆圆、幸福美满。面对着七大姑八大姨,面对着父母,米格依然能够做到坚持自己的梦想。区区一个小男孩,他似乎并不由于他人的反对而感到畏惧,萎缩不前。做自己想做的事,便是自己一生的意义所在了吧?他想做的事,他的梦想,也正是他的目标。有了目标,生命才有了意义。到最后,或许是对于米格努力与执着的回报,他最终圆梦。米格成功了。但是我相信,即使他没有成功,他也不会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后悔——他尝试了,努力了,坚持了,做过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他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在社会中有许多人也像米格一样,有着梦想,并持续追逐梦想。他们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败”。这失败是打引号的,因为不管结果如何,我相信,当他们回望过去坚持打拼的岁月时,定会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骄傲。
每当想到米格,我便会也不禁联想到著名的企业家马云先生。马云小时候成绩很差,然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目标却成就了他现在的辉煌。他本可以安分守己地选择在学校当老师——这是一个多么轻松又稳定的工作呀,但他并没有妥协接受。相反,他选择了坚持追寻他所期望的东西。据说,他还曾经坚持每天都去公园和老外聊天,练习英语,并不怕遭到别人的拒绝。终于,他自己创业成功,这才成为了我们现在知道的著名的企业家。
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兴趣基础上无限投入时间和勇气,才获得最终的成功的。坚持便无遗憾,有梦就会成功——这是人们的意义所在。
梦想,是目标的指明灯;坚持,是通往目标的道路。有梦想、肯坚持,世界上一个个奇迹便由此生出。
篇二: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叫《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电影院看的。第二遍是在家里和爸爸、弟弟一起看的,有不同的感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电影讲的是在墨西哥有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米格,他从小喜爱音乐,但是家里受到音乐的诅咒,家人不允许他演奏音乐,让他学祖传的手艺做鞋。但是米格想参加亡灵节的音乐大赛,他没有乐器,便偷了自己的偶像一个歌神德拉库斯纪念堂的吉他,令人惊奇的是,他用吉他弹了一下,他自己居然穿越到了亡灵世界。
在亡灵世界里,米格见到了自己过世的亲人,但是米格那时认为自己的曾曾爷爷是德拉库斯,自己的亲人给米格祝福,让他回到人类世界,但是不能让他碰音乐,米格不要他们的祝福,要自己曾曾爷爷的祝福,于是自己逃跑去找德拉库斯。
在找他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曾经是德拉库斯的搭档,他叫埃克托。埃克托的亲人没有在人世间放他的照片,埃克托的女儿已经八九十岁了,他老的已经快要忘记埃克托了,那样埃克托就会从世界上永远消失了。米格答应埃克托把他的照片带到家里并放回去。最后,他们闹起了矛盾,米格自己去找歌神德拉库斯了,并告诉德拉库斯他是他的曾曾孙子。米格和德拉库斯正在共享父子多年不见的喜悦。突然埃克托现身说出自己以前的死因。埃可托说自己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女儿可可,但是歌神却在酒里下毒,埃克托被毒死了。这时埃克托的照片被德拉库斯拿走,把米格和埃克托扔到了深沟里,他们知道了米格是埃克托真正的曾曾孙子,随后亲人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救了上来。
他们开始努力抢德拉库斯身上埃可托的照片,但是照片被德拉库斯撕毁了。埃克托快被女儿可可忘了,米格赶紧受了家人的祝福,为了救埃克托,他快速回到人间,他亲自弹吉他,并唱起了埃克托专门为可可写的歌———《请记住我》,歌声唤醒了埃克托的女儿可可,可可把抽屉里爸爸的照片拿出来,放到了烛台上,埃克托不会从世界上消失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家庭、亲人是第一位,没有比他们更重要的。还告诉了我们想做的事情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要像米格学习。
篇三: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虽然人们常说:“没有梦想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但当梦想与站在我们背后的家人发生了冲突,我们又该如何抉择?而《寻梦环游记》就是用魔幻的元素讲述了一个关于这个选择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的开头,就以剪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亡灵节的开端和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音乐梦想与家族事业的激烈冲突。从这个引子来看,这似乎只是一个俗套的“小蝌蚪找爸爸去完成梦想”的哄哄小孩的睡前故事而已,唯一的新意大概就是关于亡灵节和穿梭于两个世界之间的设定罢了。之后的剧情也如预期之中一猜就中。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剧情,到最后还是能直击心灵,戳中大多人的泪点,在豆瓣评分上获得了9。1分的高分,为什么呢?
除了BGM催泪效果的有力支撑之外,我相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关于家与远方的抉择,是每个人都有过,有着或者将会有的。
诚如在家长如作家龙应台眼中: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的缘分不过是用背影告诉他们和我们:不必追。
在朝气蓬勃、跃跃欲试的青年看来,大致也是如此,纵使内心不这么想,也难以摆脱想离父母全权掌控的心态,可在看这部电影之后,我的想法却被彻底扭转了。就像电影中一句简单而真挚的话:“家人最重要。”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家人永远站在我们身后,不离不弃,他们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最牢固的避风港,他们的肩膀我们永远可以依靠。
看过一个关于“歌神”和米格之间关系的热评:“会祝你早死的一定不是亲人”。亲人永远值得我们付出最大的信任。
远方或许魅力无比,充满未知的可能性,也赋予了梦想斑斓的色彩与辉煌的殿堂,可家的气息和味道是磨灭不了的。你的根,你的心都在那里。别等走到半路再开始后悔,就像电影中米格的曾曾曾祖父一样,最后差点遗恨而终,再也无法亲口对女儿CoCo说出自己的爱与悔恨。
远方虽好,可家人,和家这个地方,无可取代,离开之后,你的心也将无处安放。所以还是那句话:“家人最重要”。
或许,还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人生的我们恋家,听起来就好像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没有长大的奶娃娃一样。但这就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真实的情感,家的羁绊。
篇四: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梦想的力量
暑假里,我观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寻梦环游记》以动画形态演述了小主人公米格尔—一个自幼热爱音乐的墨西哥男孩的故事。他梦想的纽带是“音乐”,以墨西哥“亡灵节”为契机,穿梭于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努力冲破家庭对音乐梦想的禁锢,机缘巧合和曾曾祖父埃克托在缤纷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奇妙冒险的旅程,梦想牵引米格尔超越了艰难险阻,最终“梦想”获得了家人的支持与祝福。
电影的主人公米格尔那勇敢追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米格尔,遇挫折不轻言放弃,经历跌宕而不消沉,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他心中的音乐梦,释放对音乐梦一如既往的执着追求,绽放独特的个人魅力,自我成长不断升华,成就梦想的自己。米格尔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更点燃了我梦想的激情,令我感悟到了梦想的力量,拨动了我心中渴求梦想成真的弦。
我的梦想是成为独具风格的优秀时装设计师,这需要更多的知识和努力去支撑梦想的渐行渐近,途中或许考验重重,我还是选择坚持守护我的梦想,步伐坚定,在未知或预知的困难面前不畏艰险,为实现梦想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还要学会因时因地制宜灵活转换努力的方式,坚持不懈,执着信念,唤醒内心的动力,斗志昂扬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记得在学习时装设计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设计的图样和做出的成品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我一再修改也改变不了重做的结果,越急躁越不得要领,负面情绪铺天盖地的涌来,我气馁的胡思乱想:我大概是没时装设计的天分,这个梦想只怕要破碎了。正打算放弃的时候,妈妈不动声色地陪伴我观看电影《寻梦环游记》,也没有过多的说教,影片简单透彻的梦想之光照进我心里,令我豁然开朗。我精彩的人生需要梦想去领衔,梦想与奋斗息息相依,梦想的实现是不断磨砺的进程,困难是试金石,储蓄奋斗的力量,浇灌心中的梦想之花,成为我走向成功的源动力。
米格尔的精神成就了有梦想的人生,我也将以这种精神提升自我,实现梦想,创造属于我的舞台与奇迹!
篇五: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寻梦环游记》于2017年年底上映,拥有很好的口碑和票房,它讲述了一个自小怀有音乐梦却出生在一个音乐被禁止的家庭的小男孩米格尔穿梭于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最终获得家人们对音乐的支持的故事。这部电影在略显俗套的故事中注入了对梦想与家庭和生命的思考。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死去的人们到了哪里呢?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回答:死去的人们会去往亡灵世界,只要有人记得他们,他们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正是这样的主题,才给了这个故事以温度,日后我们垂暮之时,也可以告诉我们的亲人:“只要你记住我,我就不会消失。”
而关于梦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其中有一些梦想会遭到家人的反对,就像电影中的米格尔的音乐梦,当你视音乐为人生目标,而家人视音乐为猛虎豺狼,你如何抉择?梦想与家人的冲突让我不禁想起了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这种以爱为名,排斥孩子的梦想的做法,真的好吗?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过上成功的人生,但话说回来,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我觉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一生就是成功的人生。米格尔是幸运的,影片中,曾曾祖母三次拿花瓣祝福米格尔,从最初的“不许碰音乐”到最后“没有任何条件”家人最终尊重了米格尔的音乐梦。但现实生活中冲突依然存在,身边就像之前写下万字大章的林夕同学,希望也能有一个好结果吧。提出问题也许能给父母的教育一些启发,但解决问题需要父母子女的共同努力。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喜欢的人生。
有关生命方面,我注意到一个电影里一个有趣的现象,典型就是埃克托和歌神了。人生而平等,但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现象。而在电影中,人死后也不平等这个背景若隐若现。按照这个逻辑那些生前功成名就,就算没有子嗣流传,也仍然可以不朽。(我个人很好奇那个歌神的保安为歌神服务是图个什么……)这就算了,还有那些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人也会被人记住而不朽。而类似埃克托这种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可能埋没直至消失,这种不平等现象在电影温馨的氛围中令人不寒而栗。
总之,这部电影很温馨,也发人深省,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共勉。
篇六: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星期天与同学老师还有亲人一块去电影院看了《寻梦环游记》。虽然与同学和老师之间已经很熟悉了,但这次见面却激动无比。我环顾四周,发现每一个同学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人到齐后老师就让我们入场了。刚入场时,电影还没开始,闲得无聊就聊起了天。一会儿,只见眼前突然一片漆黑,紧接着眼前又亮了起来,电影开始了。起初现场还有一些杂音,渐渐地,杂音消失了,却偶尔出现一些笑声。我渐渐也入了迷。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位出生在“里韦拉”家族的小男孩米格尔,他的家族很讨厌音乐,但米格尔的梦想却是要成为像德拉科鲁斯一样优秀的音乐家,他在追求自己音乐梦的时候,不小心来到了死亡之地,在那他遇见了自己已死去的亲人,并在自己亲人的祝福下去歌唱,最后回到了人间。
米格尔在家里人极不支持下却一直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点让我感到羞愧,回想一下,我学过古筝,钢琴,围棋,书法,画画……但没有一个能算得上精通。更何况每一次家人都非常支持。每一次学这些特长的时候,刚开始都十分努力,但渐渐地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一坚持下来的书法,虽说字有进步,但还是不怎么好看。就这样,自打上了初中以后就再也没学过什么特长,我的兴趣爱好就像找了脚似的,不知在什么时候偷偷地跑了,大概是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吧。
在我眼里米格尔不仅是一个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的人,也是一个孝顺的人。
在他从死亡之地回到人间时,立刻回到了家找到了曾祖母,那时外祖母已经奄奄一息了,这时米格尔强忍住了泪水,拿起了高祖父的吉他,为外祖母弹唱了一首高祖父在她小时经常唱的《请记住我》,意外地外祖母醒了过来。当时的我眼睛里泛起了泪花,想强忍住眼泪却没有忍住,我环顾了四周偷偷地擦了一把眼泪。最后外祖母虽然死了,但却在死亡之地和她的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像米格尔坚持他的梦想一样把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下去,也要像米格尔那样孝顺自己的亲人,更希望自己的家庭也能像米格尔的家庭一样幸福快乐。
篇七: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
王奕潇
周五,我和妈妈去看了一部激动人心的影片——《寻梦环游记》。“Rememberme,thoughIhavetosaygoodbye……”从电影院出来后,这首歌就一直在我耳边萦绕着。
影片的主人公米格尔,是一个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和理想的小男孩。可是音乐偏偏是他们家族的禁忌。因为米格尔的曾曾祖父曾为了音乐抛妻弃子,所以,家人坚决反对米格尔触碰音乐,但米格尔却决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为了能去亡灵音乐会,他去歌神纪念馆偷吉他,可刚碰到吉他,他就意外进入了亡灵世界,在那里,他见到了他已故的亲人,跟着那些亲人,米格尔得知:必须在日出之前在万寿花瓣上得到一个亡灵祝福,米格尔才能回去,否则将会永远被留在亡灵世界。在第一次祝福中,曾曾祖母让他永远不再碰音乐,但第一次祝福失败了。没有一个家人愿意给予他祝福。后来,他碰到了埃克托。埃克托帮助米格尔找到了歌神,却意外发现歌神竟然是杀人犯。后来,米格尔才知道,一直帮助自己的埃克托才是自己的曾曾祖父。
我还记得,在影片的结尾,米格尔用曾祖母的爸爸——埃克托的歌来帮他唤醒记忆的时候,曾祖母慢慢醒来,并与米格尔一起合唱《Rememberme》。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眶已经渐渐湿润了,内心也已经被米格尔这份单纯的心给融化了,此时,我真正的觉得亲情原来是可以感化一切的,能让一个几近死亡的老人重新变得快乐无比,让她在古稀之年重新忆起离开自己很久很久的爸爸。
为了让米格尔重回人类世界,他已故的亲人曾先后三次给予他祝福,而最后一次祝福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我觉得这就是最高境界的爱,无私的爱。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人,他们同样给予了我没有任何条件的爱。当我想学钢琴时,爸爸妈妈无条件的支持我。在我想去美国比赛时,他们欣然答应了,虽然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但是他们还是对我说“宝贝,你做的一切决定我们都会尽可能的支持你。”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私的爱?
这部电影,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亲情与梦想可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