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内容页

年味作文800字初一

年味作文初一(一)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陡负冰。此乃立春。而立春之后,则有佳节将到。

人们所期盼的“年”如约而至。

像一个仪式,像一个盛典。游子们纷纷归家,压抑的企图放纵。车站人山人海,旅者挥舞着手中回乡的车票。又借着过年的借口,卸下一切压力嬉笑,满心希望抓住一年的尾巴证明自己不负逝去时光。它也像一个重要节点,催着人们放下什么,又拾起什么。春晚每年那么多人看,节目也许并不是重点,更多人只是贪恋那醉人的团圆。人终究是喜欢温暖的,年给了人们彼此接近的机会。节日不过是一个契机,而我们用一整年来期盼这个契机。我们创造它,赋予其美好的含义,把对幸福的展望包入其中。

所以人们舞起了龙灯,放起了鞭炮。金色的游龙穿行街巷,喜悦的大红紧随其后。北方的天空飘起绒絮,覆在地上,又厚又柔软,白得圣洁无比,像是纯洁的死亡与新生。鲜艳的红做零星点缀,柔和但又耀眼,分外好看。( 作文网 wWW.zUowEnBA.neT )

耍龙灯的人们从村的最那头出发,敲锣打鼓,一路声势浩大的前进。金黄金黄的龙,在土色的路间扬起尘土。一旦看到有开着门的人家,一群人便鱼贯而入,里里外外的将屋子都走一遍,带去新一年的福气。末了再道几声发财,叫主人给些劳务费。路上碰到了往来的车辆也照办不误,龙头上下飞舞。钱也照要不误。一群人举着大龙站在路中,不给钱是过不去的。这可是象征着吉祥福气的龙啊。

夜晚行走于街头,发现有些人家门口点着两支蜡烛,以祈求平安富贵。谁家的小孩手中拿着“火树银花”,脚下是满地的红色碎屑。鞭炮的残骸层层堆积,堆出通往希望的路。细细的红蜡烛在寒风里瑟缩,摇曳不止,但也不曾熄灭。蜡烛将周围染上金色,黑暗中的金色。往远处看,光芒连成一线,照亮了红色的道路。

代表着希冀的烟花腾空而起,奋力照亮一片星云。燃烧,炸裂,震在脑内,响在心间。就像重新跃起的流星,带着燃烧的色彩冲上云天,在身后撒下星辉,用尖啸证明自己的到来。一边盛放一边失去,一边重生一边死亡。

在最高点倏燃爆裂,分解散开,化成无数光彩,不及落下就已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烟雾弥漫扩散,为这一瞬的帝王造势加冕。

金碧辉煌,满目琳琅。刹那辉煌,转瞬盛典。

凛冬是寒冷的,但春节一定是暖的。张扬的红色也在散发热度,浓艳喜人。于是换上新衣,激动非凡的一起倒数,将新的愿望许下。人心聚集在一起,热得发烫。

年之一字,很沉,而所有炎黄子孙,用千年共同将它撑起。

那抹鲜艳的红,也一直留在我们眼底,盘旋不散。

年味作文初一(二)

春节的大钟在一年的忙碌之迹悄然敲响,我坐在桌前,看着少许来往的行人,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沐浴着那温暖的阳光,和身边的亲人有说有笑,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除夕夜灯火通明,暖色系的灯光照亮了屋内每一个角落,聊天声和笑声从屋内时常传出,与窗外小孩嬉戏声相互映衬,奏响着动人的冬日之歌,在欢笑中迎来春天的到来。冬日依旧略为微凉的风吹动了树叶,树叶沙沙作响,在路灯下的树影摇晃不定,但这风却怎么也吹不散那抹温情。

夜晚似乎并不同往日一般,没有了沉重的乌云,明月也不再躲藏在云层之后偷偷观察世间之事。现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带有喜庆的色彩,皎洁的月亮带着慈祥的目光看着欢闹的人们,门口早已高高挂起了火红的灯笼,每家每户门口的对联与倒福都渲染着热闹温馨的气氛。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在空中划落,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行人都驻足于此,抬头看着这美好的景象,点点光斑洒落在他们的脸上,即使烟花一瞬即逝,却也为新的一年送上了最真挚地祝福,点缀了空旷而单调的天空,像油画一般,挥洒下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屋内的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尚且还小的孩子们摆弄着玩具,玩具小汽车满屋跑,狂奔的小孩从房内蹿到客厅,一秒都不曾停歇,后面紧紧跟着的是他们的家长,满脸慈爱的笑容,交谈着小孩的一些趣事,目光却从未离开过他们的孩子,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关爱与欣慰。再望去,则是一些稍微年长的长辈们聊着家常,电视里播放着充满年味的春晚,精致的小品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长辈们分发着红包,时间又在一点一滴地流逝了,十二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春晚的倒计时考试了,邻居们都早早等候在广场处,掐准时间燃放那吉利的鞭炮,一瞬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充斥着整个小区,还有那些一不小心错过了的人们,正飞快地跑出大门,相互着祝贺,灿烂的笑容将冬天的冰溶解,一点以后一切都静下来了,忙碌的一年又来临了。

又回到了现实,今年似乎变得冷清了不少,鞭炮声少了,人们吃完饭后看着的永远是那冷冰冰的手机,抢着那些所谓的红包,轻轻一点便可获得,说来是那么的轻松,隔着屏幕却远远不能传递着人间的亲情。

如今,我是多么的怀念曾经那些欢乐的时光,怀念那曾经的年味。

年味作文初一(三)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年味作文初一(四)

春节,是万家团圆之日。大家都围在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吃团圆饭,抢红包。可今年的春节我们通过微信网络,让年过出了不同的味道。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照常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拿手机坐等红包,感觉很无聊。突然,我们家庭微信群中的群主发起了消息:“我们所有群成员一起联欢,玩游戏:成语接龙。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参加,谁接得多,就给谁发红包。”我先是一惊,接着又觉得应该会很有意思。果不其然,这个建议得到了老、中、青、少的支持。

很快,游戏开始了。刚开始,我只是看,感觉很热闹。因为群里有很多是妈妈的长辈和同辈,有的家在外地,我认不全甚至都没见过,不敢贸然进入。看着他们争分夺秒,兴高采烈地玩着,我也被这样高亢的气氛带着加入了。我的对手是一个家在武汉的哥哥,他目前接的最多。我有一些紧张,准备打一场硬仗。开始接的都是比较常见的成语,但我还是不敢放松。我们就这样一来一回大战“三百”回合。群里其他长辈和哥哥姐姐们不时的发表情为我们加油鼓劲。一下子这里成了我们的专场,群里的热闹气氛也被我们带到了巅峰。突然大哥哥接了一个“南辕北辙”。“辙”这个字开头的成语很少见,我呆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我心急如焚。群里也顿时静了下来,都被这个字给难住了,就连出这个成语的哥哥也不知道该接什么。眼看就要卡在这接不下去了,群主也开始了倒计时。我抓耳捞腮,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当我要放弃时,我脑海里突然闪过曾在哪见过的一个成语“辙乱旗靡”,我赶紧用手机发出去。我又绝地逢生了。一时之间,长辈们点赞无数,也为我能接出这个成语发给我专属红包,鼓励我再接再厉。我最终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赢得了胜利。所有人都为我们精彩的表现给我们这对从没谋面的哥俩发红包,微信群里真的下起了红包雨。

之后的活动是唱歌。我五音不全自然没想要参加。与我想想不同的是,大家唱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各自所在地区的民谣,民歌。虽然有的地方方言我听不大懂,但丝毫不影响我为他们欢呼。我也大吼了一句长沙民谣《月亮粑粑》,没想到有人附和,引起了共鸣,大家建议一起唱。接着不管是在长沙,在上海,在武汉,在重庆,大家不约而同的用长沙方言唱了起来。此时此刻,没有了地域的界限,只有亲人们思乡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使年增添了家的味道。

不一样的团圆,不一样的年味。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