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三年级作文 篇1
很奇怪的,我喜欢听雨。
当天空阴下来的时候,心里就会涌起莫名的激动。一切都很安静,这时感觉快要让人窒息。慢慢蓄势,一场盛大的乐会快要开始了!每到此时,我会放下手中的事,我相信,一心两用只会是对美的亵渎。
那滴最顽皮最激昂的音符降落到人间——如接收到了号令,在不同的时期演奏起了不同风格的名曲。你听,春天的雨是一首轻盈小调,在无尽的田野上飘飞、缭绕,掠过一片青翠的草叶,渗入一丝房檐的裂痕,暖开了一颗希冀的心;而到了夏天,乐曲进入了高潮,万马齐喑的气势,冲刷一切的胆魄,还有那放荡不羁的灵魂,在倾刻间爆发,喧天的雷鼓,夹杂着急骤的唢呐,震憾着大地和它的一切生灵;转眼间,激情消逝,二胡的哀怨缓缓流露,“黄梅时节家家雨”,无尽的萧瑟漫到秋天的每个角落,恰似梁祝的温柔让人心碎;孤独的琵琶到了冬天更是凌利,和着尖啸的寒风。把整部曲子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快要结束了罢,听众慢慢散去,惟留下余音回荡。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这么喜欢雨,问来问去,终于得到了意的答案,这其实是人一生的歌啊!少年的纯真到青年的干劲,又变为中年的缕缕无奈,最后到了暮年的上下求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演绎人生的同时,大自然不也在反复吟颂着这永恒的真理吗?出自 wwW.zuoWEnBA.nEt
静下心来,听一听雨声。得到的,不仅仅会是愉悦。
听雨三年级作文 篇2
俗话说:羊马年,好收天。可是没想到,甲午之年竟这么干旱。记得从麦儿拔节到现在,没有下过像样的雨。终于天又一次渐渐阴了,看来气象台预报的阵雨可能会兑现了,于是涸辙之鲋一般静待着她的到来。
等待,应该是世界上最美妙、最有希望的事了,然而很多时候又是最无聊、最无奈的事情,但那又是必须的。
梆——梆——梆——,雨搭终于有了声音,我慢慢地闭上眼睛,竖直了耳朵,想享受一下这艰涩的天籁之音,更想从中听出她为何吝啬到如此这般的心境。
梆——梆——梆——,节奏显得故作镇静,了无羞涩。尽管如此,我却不敢有一丝丝明显的不敬。也故作镇静的听着、听着……
雨声悠悠,思绪万千。听着,听着,一串串故人悄然而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阵遥遥的吟哦飘渺地传来,留下遗韵,又缥缈的远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里的风雨,是不是和老杜笔下同一个春夜、同一场好雨?当今谁也说不清楚了啊!
斜风细雨,温润平和,沾衣欲湿,即是有着一丝凉意,还有那件蓑衣遮雨,杏花村舍可以赐醺,也便心安了许多。
季节变换,雨韵不同,到了夏天,那雨声里总有着一片蛙唱,倒也动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只是人们都不希望“七八个星天外,三两点雨山前”,那样虽有诗意,但与庄稼无益,满怀希望的倒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啊。
至于怒发冲冠时的潇潇骤雨,扬天长啸;“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戍轮台”方是民族脊梁的胸襟。更有“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只属于伟人的情怀——最终期望和奋斗的结果是:“换了人间”!随之美妙的设想也便:“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了。
听着,听着,雨声转凉,多姿多彩。空山新雨,意境明净;巴山夜雨,幽幽眷恋;梧桐雨外,款款深情,寒江雨中,脉脉惦念。仿佛一缕缕轻烟,悠悠而来,朦胧了天地,朦胧了古今。可心里总惦记着,茅屋为秋风所破后,雨脚如麻手足无措的老杜如今怎么样了。
听着,听着,冬雨开花了,谪仙燕山雪花,硕大无朋;岑参万树梨花,一世豪迈。可还总是有人境遇不佳,独钓寒江,晓驾炭车,个自郁闷,混家饥馑。至于那些风雪夜归人的仓皇,还有白狗身上肿的调侃,都是冬天雨景里的一页。冬雨里常听见万花纷谢,一支傲寒的对比故事,然而物竞天择,四季轮回,生生不息,荣枯有定,岂是一句话能说清的物理?
听雨,听雨,听来听去,也是个自的心理感受啊,云卷云舒,荣辱看淡,这种修为确实很难,然而经世治家,风雨无常,既然不能免俗,那就慢慢学着去听,不妨也套用一下艺术界的一句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去磨练自己,学着慢慢趋近“听雨是雨,听雨不是雨,听雨还是雨”的境界吧!
棒——棒——棒——耳畔雨声不紧不慢,忽然脑屏出现了田野里那灰瘦的禾苗映像来!唉,还是不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啊,于是我掩起了耳朵!
听雨三年级作文 篇3
人,总是希望诗意一点,浪漫一点;而雨,总是那么充满诗意,充满浪漫。于是,我独坐,夜阑细细听雨。
追求诗意,喜欢浪漫的,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我是这样充满浪漫和诗意地在夜阑中听雨。此时,不由得想起两个愁断肝肠的人——张爱玲和林黛玉,一位已是天上的人儿,一位却是梦中的人儿。
戴着金锁片,念着《心经》,经历《倾城之恋》的张爱玲郁郁而终,她的孤寂、她的愁绪以及她的文字都让人感到高深莫测。也许她的文字都是由她的愁绪、她的烛泪化成的`,没有人真正看懂。曲高和寡,她越发孤寂了。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的潇湘妃子林黛玉,竟能“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足见她的超凡脱俗了。天下真女子,必有林黛玉。“冷月葬花魂”的惊世骇俗,让我越来越欣赏林黛玉。可叹她在痴情中化为一弯冷月,走了!
不必星光灿烂,不必月华如水,我的心已与空灵汇合。我似乎看见两位“临水照花人”还在世间,愁眉结泪,香魂一缕,幽幽而言。然转眼回首,伊人已逝。
我依然独坐,夜阑细细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