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诗经读后感1000字

诗经读后感 篇1

《采薇》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的一首戍边战争诗。周代北方的猃狁实力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北方人民的生活造成不少灾难。历代周天子不得不派兵戍守边疆,与猃狁征战。《采薇》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比较完整简述了一位戍边将士久戍思归到归时痛苦哀伤的感情历程。

从内容中看,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戍边战士的思归之情。第四、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军队与猃狁战事激烈以及将帅车马服饰之盛。第六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描写了戍边将士归途凄凉而漫长的景象。

第一部分的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唱、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了戍边战士远离家乡,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诗句以采薇起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菜才冒出小小的幼苗,这是春天。“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菜叶片肥嫩,这是夏天。“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薇菜叶茎老而坚硬,这是秋天。通过对薇菜生长状况的描写,既表现出从春到秋,时光迅速流逝。也表现出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何时能归乡的感慨。

第二部分主要写戍边生活。“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以设问的手法体现出军人的自豪之情。“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接着又写战车的雄武威壮以及同猃狁之间频繁的战事。“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是对抗击猃狁时将帅乘着战车号令士兵们冲锋陷阵的画面的描写。“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最后作者又将对作战场面的描写转移到对作战装备的描写。“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即表现出战事吃紧需时时警惕,也从侧面表现了将士们久戍不归的原因。这一部分完美的将战事紧张和将士们抵抗侵略的表现出来,这也体现出本诗的主旋律是爱国。

第三部分是全诗主要抒情的章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去的时候明明还是杨柳依依飘动的春季,而我回来时,却是雨雪交加的冬季。作者用随风飘动的柳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用雨雪纷飞的场景表现出归时的凄凉和悲苦。可谓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归去的路缓慢而漫长,饥渴交迫。“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心里不觉悲痛起来,没有人能懂得我的痛苦啊!表现出了诗人的悲苦之情

从艺术特征来看,《采薇》写实地刻画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与深深的思归之情以及士兵们的爱国之情。《采薇》中比兴手法在前三章充分展现。“比兴”之外,其抒情时还有写景烘托和重章叠句的手法,富有诗经的特点。

从情感上看,读完全诗,即感受到战士们“曰归曰归”的思乡情也体会了保卫国家的爱国情。《采薇》不是抒发遣戍役劝战斗之情,而是通过对将士戍边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的心情。从而体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所以《采薇》可以称为一部厌战作品。

诗经读后感 篇2

《采薇》赏析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前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句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因为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后四句对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猃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四章前四句,诗人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猃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这一章把情感基调又从战斗之情变为思家之情。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儿的担忧。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纵观全诗,《采薇》不是抒发了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