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700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将红军战士们的形象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的勇敢,乐观,自信让他们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他们是最终的赢家。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造反者》。

谁是“造反着”?

难道是红军当中的“卧底”?

他会再此期间做些什么?

我带着疑惑进入了这一本充满神奇奥妙的书,可当我读完这一页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里的“造反者”并不是我所幻想的卧底,而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同志呀!在我的心中,周恩来是一位英勇善战,不畏困难的战士。但在斯诺的笔下,它的另一面实在是令我大跌眼界,周恩来并不是一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他是一位行动与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他后来参与的战争中,他的好强倔强,差点让他送上了“天堂”。

到了上海根据地,因为他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正规军队训练,但是他一直相信马克思主义。他坚定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进行了很多年的搏斗,和敌人周旋救出一个又一个的同志,只为保护那小小的书为埃共和国。他在那资源困乏的年代,让他坚持下来的是铁一般的意志和恒心。

这是这么一个伟大的角色,却被斯诺称之为“狂热分子”,再后来,斯诺与周恩来,边走边聊四川来的肩头上搭着这一位红小鬼。村民们与他亲切的打着招呼,他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和蔼,他们之间仿佛没有任何隔阂,看到这儿“红小鬼”的形象跃然纸上。红小鬼坐在周恩来的肩头,是全程都笑眯眯。有同伴走过,他都会做出一个鬼脸,得瑟上好一阵子。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伟大的领袖——周恩来,他背弃了中国传统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拥有着吃苦耐劳的能力和无私的一种思想精神。周恩来在红军战争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位,让中国红军战胜敌人的人,让敌人听见闻风丧胆的人,让中国人民敬佩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2

红星照耀我前行

当我合上书,书中的一幕幕却挥之不去:红军们上政治课、红军剧团、列宁俱乐部……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本书,我才得以看清这样一个清楚的、真实的红色中国。

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那是1936年,正值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九年以来,红军的消息,因为一直遭到铜墙铁壁般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红色中国的情况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谜,最混乱的传说。作者的脑中不免会冒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怎样的人?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他们怎样生存,怎样扩大自己的队伍,采用怎样的战术,怎样训练?如此诸类的疑问困扰着他,促使他登上了那辆驶往西北的慢车。

在西北他冲破了重重枷锁,终于来到了红色中国。在那几个月里,他和红军战士们一起生活,从而解答了他的许多疑问。他相当勇敢地站出,试图尽力洗清外界对共产党的谣言,他那只热切而真挚的笔记录下许多宝贵的资料:红军战士们的日常生活、长征、西安事变……。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一笔带过的不知姓名的战士,他们身上都焕发着一种色彩——真实。作为新闻记者,他的文笔没有夸张的描写,不乏细致的刻画。这份细致和真实也使它没有被茫茫书海所埋没,反而愈加经久不衰。

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它仿佛一座桥梁,让21世纪的我们能够真实地回到过去,去见证,去感受那般战火纷飞的岁月。正如作者埃德加·斯诺所说:“这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是这些战士以惊人的意志,坚定不渝的信念,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的壮丽篇章。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读者,更要做一个传承者。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去传承革命精神,让这颗红星照耀每一个人前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3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的爱德加·斯诺所著。记录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的方式描述了发生的一连串故事。读完之后我感受颇深。

在展开对许多事件的描述中,可见斯诺参加过长征,并且用了一整章描写长征以及叙述长征时发生的事情。写出了红军战士们在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险境时的表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穿越了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大半个中国。途中经历了五次“围剿”,在躲避国民党围追的同时,还要经历许多危险的地形,最终会师成功。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就深刻体现出红军的坚定意志以及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乏也要经历许多困难,我们的一生也是在“长征”,而“长征”途中的困难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要直面困难、奋勇向前!

人们常说“读书能改变命运”。在书中出现了许多名人事例,如毛泽东、彭德怀、朱德……虽然他们的童年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度过,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那时的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读书。书籍使他们认清了世界,也看清了当时的黑暗统治者并不能解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救国信念被唤醒,让他们开始踏上了漫长的革命之路,他们思想超前,成为了解救中国的新生力量,为新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在的我们正处于读书学知识的阶段,只有我们努力储藏能量,才能担起未来的“重担”。

在红军的队伍中,更多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他们有小孩也有老人,青年人占比最多。从斯诺对他们的采访和访问中了解到,他们有的在七八岁就加入了红军,就连一些小战士的军龄都有六、七年。斯诺问他们为什么参加红军,他们的回答大体意思为:参加了红军就可以保卫国家和家人,红军都是好人……当时的人们淳朴、朴素,内心纯洁,他们用自己年轻的身躯扛起了革命,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国家。当今的人们,生活安逸、社会和谐,不必被迫上战场,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筑起最坚实的“城墙”。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4

郭婷婷

作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在书中,斯诺还对国名党进行狠狠的驳斥,驳斥了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对毛泽东大加赞赏: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的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以及他们那讲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领导者,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和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80年后的今天,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5

廖心怡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现在能过着衣不愁穿,饭不愁吃的生活。这幸福生活究竟是是谁给我们呢?但是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安逸的生活,是因为无数工农红军的努力和牺牲换来的。

这个暑假,我带着心中的好奇,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突出了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的红军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后来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斯诺深入到革命前线,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和抗战的真实信息!。曾被授意为当权者撰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但斯诺不肯违背良知,他对中国现实的如实报道为他赢得了一些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友谊,也使他成为当权者的眼中钉,并因此历尽磨难。在和革命者的接触中,斯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产生了采访红军的念头。

书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早在1921年成为GCD员的夏明翰,因为叛徒的出卖而遭到逮捕,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北伐时,周恩来奉命去上海起义。他到上海时毫无起义经验,唯一的武器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隐约懂了红军战士们的那颗爱国之雄心和那份报国之壮志,用着青春与热血谱写着胜利的凯歌!

红军战士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值得们钦佩的。虽说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用不着抛头颅,洒热血,用不着流血牺牲。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这个“和平”二字,是无数的红军战士用牺牲所换来的,在这个和平时代的我们更应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要辜负了红军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6

宋明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无疑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但是却只被浓缩成了几个伟大的代名词;无数英烈光华闪耀的姓名,仅仅只是被“共产党”,“红军战士“这样笼统的称谓所代替。

毛泽东对着哲学、知识有着极为认真的态度。为了读一本书,推掉与他人的约会。酷爱读书的他,读书时每月都会花一元的钱去读报,所以他才能成为《湘江评论》的主笔,才能给后世留下《沁园春·雪》等作品。

一直觉得那些重要的领导人都会摆着架子,不易亲近,但毛泽东却喜欢坐在观众中间在剧社看戏,吃饭时与大家拌拌嘴……毛泽东很爱阅读,他熟读世界历史,对英国工党感兴趣的他,不断向作者发问,最后连作者都无法回答。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毛泽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父亲是个中农,后来变成“富”农时,就让妻儿下地干活,所以毛泽东六岁就开始干农活。后来他从八岁开始在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刚识几个字,父亲就让他记账,过得比下人还惨。之后他和父亲争吵,离开了家,待在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半年后湖南混乱,父亲送他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而他在那里重新开始读书。他后来来到长沙吗,在湖南的师范学校里拿到了毕业的文凭。

毛泽东,我们伟大的领袖。一个平易近人,富有幽默感、朴素的人。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和他的夫人只是住在两间窑洞中,四壁简陋,空无所有,仅仅挂了一些地图。虽然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千百次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可是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只是一卷铺盖和几件随身的衣物。他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伙食普通,衣着简朴。

毛泽东认真研究哲学,一丝不苟。有一阵子作者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中途一次一个客人带来几本哲学新书给他,于是他要求作者改期再谈。在接下去的三四天中,他专心读书,似乎其他什么都不管了。他是一个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7

伴随着书中“未获解答的问题”我跟随着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脚步,开启了探寻红色中国的旅程。

面对外界对红军的诸多质疑猜想,斯诺没有选择人云亦云、就此罢休。他不满足于热心党人提供的现成答案,尽管进入红军地区比进西藏还要艰难,尽管有国民党的封锁和追捕,尽管西北的时疫有五六种之多……但他没有顾虑这些,打了几针预防针,便带着笔记本、相机、胶卷笔出发了。

伴随着他的脚步,周恩来、贺龙、毛泽东、彭德怀、朱德等一个个共产党领袖的形象与他们的经历,在我们面前展开。斯诺跟随着红军一起生活,这里没有咖啡、奶酪、蛋糕,只有小米和热开水。在这里,他见到了十一岁参加长征的“红小鬼”,见到了六十四岁参加红军的老爷爷,他们都是穷人,红军帮助了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他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顽强、勇敢的红军,看到了红军过大渡河的智慧与英勇,他们得到了桀骜不驯的彝族人的联盟,他们爬过了子弹在头上飞的铁索桥,成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没有先进而完善的武器,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共同的目标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在这本书里,不仅有英勇的红军,还有无情的资本主义者。在农民的眼中,死亡伴随着苛捐杂税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辛勤劳动、奉公守法、于人无犯的好人会一个多月没有吃饭,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褶,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儿童们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像生了肿瘤一样……成千上万人这样死去,而地主老财却依旧有大批囤积的大米、小麦。因此人民起来斗争是必然的,只是没有组织和领导,而当红军出现时,他们把红军当作自由和希望,千千万万人欢迎红军的到来,千千万万人想要加入红军的战斗,一起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每一位红军都是一颗红星,他们照耀着新中国前进的道路,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告诉我们:中国必定会胜利,革命终将走向成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8

周亦奇

红星照耀,中华重辉煌。

埃德加·斯诺,一位美国记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写下了流传至今的《红星照耀中国》

此书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结束内战,解放中国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舍己为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永存于我们心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四大古国之一,从秦王朝,到汉朝的大一统,再到唐朝的开元盛世。而这短暂的陨落并不算什么,中华民族永不言弃,战士们扛上长枪,冲进前线;领导人慷慨激昂的演讲历历在目。

长征途中,战士们越过雪山,跨过草地,飞渡过泸定桥……那洁白的雪山上映着他们不畏艰险的笑颜;草地中弥漫着他们舍己为人的香气;铁锁上烙印着他们冲锋陷阵的决心。斯诺总会问战士:你们做革命事业又害怕过吗?有后悔过吗?战士们总是摇着头,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说出:从来没有。

毛泽东,朱德,徐海东……一位位领导人虽出生贫寒,但却有豪门子弟不具有的那份对革命的执念看到国家的衰亡,他们挺身而出,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道路。面对红军战士,他们并没有特权,他们和战士们一起走长征,战士们没吃饭,他们也不会动筷子,他们和战士一起在前线,同战士们一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一切的一切才造就了如今和平美好的新中国。

在苏区社会里,人民团结一心。他们有自己的法律,货币……人们无论年龄都以同志相称。这严明的纪律需要领导人与战士们的配合,而这一切恰恰是国民党不具有的。这是作者出了苏区后所感受到的。出了苏区,作者十分怀念苏区的生活,他也十分坚信,这颗闪闪的红星必当照耀全中国。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作为新中国的新生力量,我们不忘党的初心,继续跟随着党的步伐,向中国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9

彭德怀是共产党中著名的将军,是红军领袖人物。起初,我以为他就像电视上那些在军事演习中坐在装甲车里,不苟言笑的将领一样板着脸,让人不敢靠近。可看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这样的平易近人。

彭德怀行五出身,在湖南、南昌都进过军校,毕业后,因才能出众,迅速提升,成为一名军官。后来,彭德怀以自己的第一团为核心,联合起它官兵和学生发起起义。两年后,彭德怀积聚一支约八千人的“铁军”——红军五军团,他们攻占长沙,将国民党六万军队赶跑。这种种经历,使得彭德怀作战经验丰富,有战略思想,为日后成为司令打下基础。

在书中,彭德怀十分关心部下与同伴,在一次长征中,整整六千英里,大部分都是步行,而他的马都让给走累了或受了伤的同伴。彭德怀也十分节简,伙食就跟部下一样,不搞特殊,一般都是白菜,面条、豆、羊肉之类。他的部都很敬重这位领导。而看看现在那些有权力的肉,每天都是山珍海味,穿着名牌西装,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将百姓放在眼里。相较之下就能看出元帅是多质朴,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和其他百姓没差别,多么平易近人啊!

彭德怀还很喜欢孩子,他身后有一群“红小鬼”跟着,他们也充当许多职务。彭德怀常常和两三个小孩坐在一起,向他们教授政治,也不耻下问地询问百姓现状。

更加难得的是彭德怀二分大度,不拘小节。他不在乎敌人有多痛恨自己,有多想杀了自己。他没有大费周章的去布置自己的保安任务,他的司令部外仅有一个哨兵。我想就算红军要安排一个排去保护他,他也不会同意。彭德怀甚至将自己、徐海东、毛泽东等人的通缉传单保存下来,在背面印红军宣传品。这样的豪放,他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他真的一点不在乎吗?

总而言之,彭德怀一反传统、严肃的将军形象,他是那样平易近人,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但他是那样有趣、可爱,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篇10

蓝天一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个名称是《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在书中,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期间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读了这本书,使我更了解了这本书的意义。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革命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那些革命烈士的志向和精神。在《红色照耀中国》中,作者用事实向世界宣告: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善良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同时,作者在书中描绘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革命气概和英勇卓绝的斗争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

读了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的生平经历。透过一幕幕鲜活的场景,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付出的艰辛,仿佛亲身感受到了“真正的”红军生活;我既与“红小鬼”做了朋友,又对那些经历战争和被白军剥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

读了这本书,使我更加认识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书中描写的场面,真切地让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仿佛随着革命先辈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岁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

读了这本书,使我的思想收到了一次洗礼。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对当年的战争一知半解,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基本了解了当年那段战争的全貌;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还是一名懵懵懂懂的少年,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仿佛变成一夜长大,变成了胸负家国情怀的“男子汉”。

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吧,——为了不能忘却的过去,也为了更加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