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左右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1

我从小听着历史故事长大,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武松打虎》故事。故事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这是第一部用大白话编成的小说,是明朝施耐庵写的文学巨著。

武松,清河县人,一条好汉。其中《武松打虎》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连忙将半截棒扔下,腾出双手就势抓住老虎的头顶花皮,把老虎的头使劲往地上按。老虎想挣扎,怎么动得了?武松抬起了脚,往老虎的眼睛上乱踢,老虎连声怪叫,双爪把地上扒出个坑来”。从这些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壮汉,正在紧握拳头,使劲的往老虎头上锤,用脚往老虎的脸上、鼻子上乱踢,还仿佛看见了老虎爪子旁边留下一个深深的洞。

这些句子把武松和老虎的神态动作写的十分传神,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武松,一个勇敢、机智的武松,还有一个英勇侠义的武松。

我在学习上也要有“武松打虎”的精神,虽然学习上有很多“拦路虎”,但是只要我们像武松一样,敢于挑战,就能战胜“拦路虎”。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2

周美博

许多人都在看《水浒传》,每次看完的人总会不断称赞《水浒传》,于是我看完了《水浒传》,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本,主要是写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好汉官逼民反,打抱不平,最后在百姓的欢呼中归顺于朝廷的故事。里面的好汉各有各的本领,都十分厉害。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感恩,也只打一些恶人。

《水浒传》中我最爱的是武松打虎。武松刚开始并不相信酒家的相劝,仍然上景阳冈。在打火的过程中,武松并不鲁莽,通过一闪一避,消耗了老虎的体力,也看穿了老虎的本领——一扑、一掀、一剪。真是聪明!同时他也很冷静,即使是武松的梢棒截两半了,也并不惊慌,徒手打老虎。老虎被打得动弹不得,没了力气,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仍打得五七十拳,真是厉害。

读了《水浒传》,我反省了一下自己。武松坚持不懈,遇事不慌,冷静思考,而我一失败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遇不好的事慌的不得了,连冷静都做不到,更别提思考了。梁山好汉个个厉害,果断做事、聪慧,故事也让我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不得不称赞《水浒传》。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3

五年三班李鏊含

要是有人问我在读《水浒传》时,对梁山108名好汉谁的印象最深?我一定会回答“黑旋风”李逵。

李逵他力大无比,又有一脸黑胡子,所以才被称为“黑旋风”,真是非常形象贴切的称号,因为在家乡杀了人,最后流落到梁山泊成为一名绿林好汉。他是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的人,他虽然不擅长使用计谋,但是凭着过人的勇气和胆量赢得众位梁山好汉的敬佩。他两手各抡着一把板斧,又劈又砍,威风凛凛;每次上战场,他总是英勇杀敌,冲锋在前。他勇气十足,当“及时雨”宋江和“神行太保”戴宗被押到刑场,即将被斩首时,他带领20余名好汉劫法场,李逵从燕楼跳下,一把就抓住俩个刽子手并抡起板斧劈下,最终成功救出宋江和戴宗两人。

虽然李逵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好汉,但是他也很容易冲动莽撞,有时遇到好官惹了他,他也会不分青红皂白举起两只板斧就劈,这也是他的缺点。

我喜欢《水浒传》里刻画的众多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李逵印象深刻,我敬佩他的勇气和忠义,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4

这个寒假,我读了《水浒传》,使我深受感触。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从梁山泊聚义,而最终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义”这个字我们可以理解为正义、道义,这一个字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为了国家奋不顾身,为兄弟,为朋友出生入死,为百姓除暴安良,这些都是“义”的表现。

书中一百零八名好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黑旋风李逵。虽然他生性鲁莽,性格暴躁,经常因为小事与他人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字——“义”。他的这种大义,令人佩服,让人感动。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能碰到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但这并不能说明生活中就不需要“义”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义”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对亲人朋友关心,讲义气,这是义;对素不相识的人伸以援手,给予关心和照顾,即使是一个微笑,一句关怀,一份体贴,这也是义……

朋友们,不要吝啬你的“义”,多行“义”,这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会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所以,我们要向梁山好汉学习,多多去体会“义”,践行“义”。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5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最初吸引我的是激情澎湃的《水浒传》主题曲。而现在,我更喜欢老师推荐给我的《水浒传》这本名著,每次读它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喜欢里面的智多星吴用,他可不像他的名字一样“无用”,而是有勇有谋,机智聪慧。在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当吴用从刘唐那里得知大名府梁中书给他的老丈人蔡太师聚敛了十万贯金银珠宝作为生辰纲,准备送上京城时,他先是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阮氏三兄弟入伙。再同晁盖、刘唐等人一起想办法夺取生辰纲。

梁中书差杨志、老都管以及十来个军士护送生辰纲。在一个酷暑难当的夏日里,杨志等一群人途经黄泥岗休息时,吴用巧妙地将一桶混有蒙汗药的白酒卖给杨志一行人。把他们都迷倒后,吴用一伙人不费一刀一枪的功夫就赚得了生辰纲。

智慧的力量远远高于蛮横的武力。智慧是强大的,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善于运用智慧的力量,避免使用武力。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6

我最爱看的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是施耐庵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因为各种原因而聚集在梁山,其中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断: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说的是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店家的劝告独自上山,结果遇到了凶猛的大老虎,武松凭借他的机警和灵活的身手把害人的老虎给打死了。作者在武松打虎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武松在遇到老虎时的临危不乱和与老虎搏斗时的勇猛,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机智。

武松打虎时的勇敢令我十分钦佩,但是他不听店家的忠告,不去证实官府公告的真假就随意上山,我觉得他的这个“大胆”很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并且要把他的这个“大胆”引以为戒,因为这个冲动的冒险和不顾后果随时会让人丟掉性命。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要学习武松的勇敢和机智,而不该学他的冲动和不听劝告,还明白了不可以因为某人是英雄豪杰或被别人传颂,就去学习他所有的做法和品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分清什么是对错,毕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7

自古有言,“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知,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并且让人终身受益。

最近我又读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施耐庵的《水浒传》。这本书讲述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陷害的英雄故事!在小说120回中,使我最深有感触的当属第22回的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讲的是武松前往景阳冈,途径一个酒家,那个酒家悬挂着“三碗不过冈”的标识,武松喝完三碗酒后,还叫店小二继续上酒,店小二劝阻叫他不要喝了,但武松不听劝,前后喝了12碗酒,便独自前往景阳冈。走着走着,突然路上跳出一只吊眼白额大虎,武松临危不惧,跳到老虎身上,左手抓住老虎,右手攥紧拳头狠狠地捶打老虎六七十下后老虎倒地而亡。

武松打虎的壮举让我想到平时学习中也会经常碰到属于我的“拦路虎”,我经常会选择临阵退缩或者逃避不敢应对,了解完武松这个人物之后,使我懂得做人遇到困难时要临危不惧,我要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凭着自我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打虎英雄”。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8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水浒传,读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武松非常喜欢酗酒,酗酒之后,上了景阳山的时候,尽然空手把猛虎给杀死了,为了大家除了一个隐患,因为这条猛虎,许多人都归了天,所以人们都很害怕它,现在人们都很感激武松。

当武松得知是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自己哥哥的时候,又得知是王婆在中间撮合,就把三人的首级都贡在了哥哥的墓前。武松杀了人之后,就去县衙自首。知县勘问了众人,的确有此事,年武松是条汉子,有心开脱他,便叫文更将判词改的轻了,府尹也怜惜武松是条汉子,于是上下通告,就判武松背账四十。

当越过了山岭之后,看到一个酒店窗前坐着一个妇人,问她要了分菜,不一会儿,上了一笼馒头,武松问,妇人里面是什么肉,妇人说是牛肉,武松早已得知是人肉,就把孙二娘剐了。

通过读完水浒传,我才知道武松是一个做事冲突,聪明,能遇事解决的汉子,这让我非常的敬佩他。

书可以让你开阔视野,可以让你的身子里从满了知识,书,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9

唐雨朝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用笔写出了“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九纹龙”史进,“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等等,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形象。

小说内容大体是北宋徽宗时期,民不聊生,许多善良的人被迫落草为寇。这样,就有了一百零八位,他们除暴安良。招安之后,出战屡胜,在平定方腊中,损失惨重。回京后遭高俅等人迫害,所剩无几。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大祝家庄。

石秀等人来到梁山,经过祝家庄的店,偷吃了只鸡,被人发现后烧了店,路途上又遇上祝家庄的人马。双方战起来,时迁不小心落入敌手,其余之人上了梁山搬救兵。

一打祝家庄,不知敌人布置,损失惨重;二打祝家庄,虽然有探子,但太急于攻打,又损失惨重,被俘数位将领,仅俘对方1个将领;三打祝家庄,有间谍出击,里应外合,终于攻下祝家庄,顺手收编另外3个好汉。

三打祝家庄,前两次失利,我真佩服宋江,在前两次失利的情况下,还能冷静地调整作战方案,制定详细作战计划。

书已合上,但是《水浒传》的人物已经在我脑中找到了地方,住了下来。

《水浒传》读后感左右 篇10

这是一部气势灰宏的英雄史诗,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间百态。这本书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这本书我读完后脑海里就两个字“忠义”。它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人迫不得已落草为寇,在梁山泊打家劫舍、替天行道,杀的都只是一些贪官污吏。最后又受朝廷招安。南征北战,结果被奸臣害死。

其中宋江说的一句话也深深的打动了我,当欧阳侍郎劝他归说大辽时他却说:“就算大宋对不起我,我也会一直忠于大宋,只为了留下一个好名声!”这句话让我觉得宋江简直就是忠义的化身,这“忠义双全”果真是名不虚传。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做到了“忠义”这二字,其实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我们的一些白衣天使也做到了。当得知疫情的时候,钟南山爷爷不顾一切的奔赴武汉第一线,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生命危险下争分夺秒的在与病毒做斗争,能救一位病人是一位。忠义国家,忠贞不二的为人民服务。与大家一起众志成诚,抗击疫情。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钟南山爷爷和那些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也是和宋江一样,可谓是对国家一片忠心。尽心尽力的为人民服务。可真是令我肃然起敬。

这本书虽无很多的华丽词藻,却让“忠义”这二字在我的心中永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