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长歌当啸读后感600字

长歌当啸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我读了《长歌当啸》这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一些20世纪伟人的事迹,其中篇篇语句优美,立意深远。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书名只是一知半解,读完以后我才明白:“长歌”不仅仅是指一个世纪的凯歌,它将延续至今;“当啸”则让我们学习前辈,将前辈们的精神化为己用,为发展当今社会做贡献。

其中讲毛主席和鲁迅的两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而他们两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毛泽东曾坦言,他的心与鲁迅是相通的,鲁迅也是一样,他是毛泽东精神上的知己。他们两人身上有许多共同点:伟人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达到了旁人无法比拟的高度。毛泽东走的是革命救国,而鲁迅走的是文艺救国,他们虽然走的路线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走的也是各自道路上最切实际的路,在前行道路上抛却一切浮华。毛泽东与鲁迅必然还有其他品质是相通的,比如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等,但在这点前比起来却逊色多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伟大的人的确是人们仰望、学习、追随的榜样,但在追随的同时也必须保留自我本身,要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历史人物,这本书中作者没有刻板的点评,没有政治性的拔高,没有过分溢美……而是用一个个事例,一串串联想来写出人物的神态,分析人物的情感。

作者没有使用过分华丽的词藻,却经常引用名家语句。他总能在恰当的地方使用一连串的动词,在每个段落前运用合适的话语平和的过渡,增加了文章、人物的即视感。每个章节中也总有不少的环境描写,能把我带入当时的情景之中,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具有深刻的意义,阅读这样的文章,不仅能学到写作技巧,以及得到表面的享受,还能得到不少做人的启发。

长歌当啸读后感 篇2

《长歌当啸》这本书可以成为我亲密的伙伴,让我从中吮吸养料,滋润我的精神世界,这本书还让我坚定了要读书的信念,冲出不良氛围的包围,做一名爱读书、心灵充实、大脑富有的人。

在以前我对周作人的印象仅仅局限于几篇阅读散文,但在读完《高峰堕石》后我才发现我是那么的可笑,如果将一段故事跳出一段那样的文化背景,让我们来妄下结论,这会对文章,对历史,对周作人的不尊。在文中,周作人总有一句口头禅:“怪好玩的。”这正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一切皆不用如此上心,自是随缘便可。然而这种思想让他失去了自由——用真名发表文章。今天,我重拾起周作人先生的文章,发现了社会在进步,旧社会时代早已沦漠在历史长河之中,体会到我们读文章要把自己放在那个时代里,才能真正读懂他所拥有的内涵。

“鲁迅展示大树的根,作人披露的是树叶上的纹路;鲁迅奉献的是河床走势,潮流的涌动,作人津津乐道的是渔舟唱晚,落霞浮浦;鲁迅崇尚的是风的暴力,风暴的愤怒与悲哀,作人痴迷的是小草的拔节,秋虫的低呤。“这一段恰好与上文周氏兄弟分道扬镳相呼应,这一段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中国两种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道路,第一种是选择战斗的,就如同鲁迅先生,另一种是选择做隐士的,周作人先生就是代表,这象征着中国两类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从现在的角度看很难说出谁比较好,可卞先生把自己放到了那个时代里,点评两种观点,这恰好又再次表明了,看待问题要把自己放入那个时代环境里去。

这本书的人物传记都写得十分精美精致,并不断说明一系列的道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长歌当啸读后感 篇3

多读一本书,就多一份感悟。

读梁老师推荐的《长歌当啸》之前,我先从资料上认识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卞毓方,是《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著名作家。《长歌当啸》是他许多散文编成的一本散文集。

十几篇散文读下来,《文天祥千秋祭》印象最深。那洋洋洒洒的文字真正打动了我。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烈,与投元的留梦炎,与无知软弱九岁赵显,与无知的阿合马形成鲜明对比,更让我感受都文天祥的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文末他的那首千古流传的《正气歌》,是在他人生最激烈、最惨痛的漩涡里分娩的。至今回想,我的脑海里仍是清晰的闪烁着当时的场景:窗外闪电霹雳,室内他汗淋如雨,窗外倾盆大雨,室内他奋笔疾书,就像文中所说的:强风吹开牢门,诗稿飘飞,头发散乱,他仍浑然不觉,天地间的正气,仿佛灌注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写完这首诗,他跨入了辉煌的天国,壮烈的离开人间。

这些激烈的措词深深的感染着我,作为一个中学生,整天背诵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有没有实践到生活中去呢?我想答案是否的,虽然可能没有那么绝对,但是至少没有为此尽心尽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能力有限,还小。但并不能摆脱贡献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主动地为社会贡献爱心,可能是公交车上的让座,可能是用零花钱、旧书、旧衣服对贫苦人民进行捐助,也可能是走楼梯时的礼让,这些都是。

很多名人都对卞毓方的作品有过评价。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说:毓方对中国的诗文阅读极广,又兼浩气盈胸,见识卓荦;此外,他还有一个作家所必须具有的灵感。这是一个较高的评价,虽然我不能理解季羡林老人的意思,但《长歌当啸》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却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长歌当啸读后感 篇4

我们的中学生活忙碌却又充实,处处有书相伴。在梁老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卞毓方的散文集《长歌当啸》,深受启迪。

此书收入的均为卞毓方的人物散文,而且散文的主角无不是历史伟人。读完此书之序,我不禁疑惑:大凡写历史人物的文章,或赞扬品德,或批评思想……多半是政治性的议论文。这本书却是一本散文集,而非议论文集,作者笔下的名人究竟是怎样的?

读完一单元,我便受到了无限震撼:文章用散文的文体,虽然没有一次提到对这些伟人的尊敬,却又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他们的敬意,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厚重如山的精神信念。作者最好地诠释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

令我感悟颇深的,不但是作者无比高超的写作手法,还有那些书上提到的名人事迹。曾经,我以为自己对这些伟大人物有不少了解,现在恍然发觉自己知道的,不过是凤毛麟角。这些伟人的所作所为,有好有坏,虽然作为后辈,我不敢妄加评价,但我却觉得,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伟人也同样如此。因此,这些伟人才更加接近凡人,而非高高在上。但是我仍要向伟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向他们靠拢。

书中的伟人中,不少是文化大家。他们的作品在课本中屡见不鲜,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冰心的《荷叶·母亲》。它们代表了现代水平最高的文学作品,我们却对它们的背景了解极少,有人甚至对它们的作者一无所知。通过这本书,我不但对这些人物有所了解,还对课文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

伟人们的事迹与作品,是他们留给我们无尽的财富。只有不断学习,吸收前辈们探索到的知识,我们才能远离粗鲁野蛮的“原始人”,向富有知识、文明守礼的明天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