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800字高中生

乡土中国读后感高中生 篇1

看到书名的瞬间,我最先关注的不是“中国”,亦不是“乡”,而是“土”。我们现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种蔑视、看不起的感觉。比如别人说你穿的很土气,没人会以为别人是在夸赞他。但是在阅读完《乡土本色》这一章后,我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开篇就点出中国社会的本性是拥有乡土性。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动性。其三,熟人社会。

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在农村生活,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乡下人离不开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是在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在一个熟悉的社会里成长,没有陌生人。在经历了长期的共同生活,慢慢的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规矩,“这不是见外了吗?”这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语句,这是出于一种对于熟悉的规矩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中国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熟悉的规矩之上,如果社会的信用是建立在一种熟悉地规矩之上的,什么事都是约定俗成,这就跟我们现在说所的道德绑架有些类似,这对于我们要去建立一个信用社会和一个法治社会是很不利的。

不是说中国的乡土社会就是那样思想落后、固执不前,其实只是说中国乡土社会知识的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的“乡土社会”也在不断地“打怪升级”,赋予了它一些新的内涵,乡土社会也意识到了思想解放与学习的必要性。经济的发展也不仅仅单纯的依靠土地,现代工业的下乡提升了农民的效率,农产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经济形式的出现和快递产业的发展,拓宽了交易的范围等等,乡土社会保留下来的精华我们仍在继承,同时乡土社会为适应现代新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努力。不过现在的乡土中国传媒工具的普及,乡土社会的思想较以前来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有些固执的思想存在,我们要想社会能够全面的发展,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能落下,一起进步、成长,我们才更容易去构建我们想要的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高中生 篇2

高一时,我们接触了《乡土中国》这本书,开始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乡土的社会学知识,虽颇为深涩,但也有些感触。

本书主要讲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文化道德,差序格局,礼治政治,多方面介绍了一个本就存在但鲜为人知的社会现象。

就以文化角度来看,书中作者认为文字下乡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是因为乡下人不识字就认为其是“愚”的,实在难以让人心悦诚服。作者说到“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因此,将城里人和乡下人做“愚”与“不愚”的对比是非常不恰当的。他认为文字在乡村之所受到排斥是由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空间上指的是乡村处在“面对面社群”当中,因而文字的使用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时间上指的是对对于乡村这种“生于斯,死于斯”的形态结构,口口相传足以传递世代的经验。因而只有当中国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改变,文字才能真正地“下乡”。这时,我才真正理解除了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之外,为何我们不应该看不起乡下人的“愚”。

抑或是“差序格局”。书中作者为了给我们讲清楚这个概念,特意提出了西方的团体格局来进行比较理解。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作者成功向我们解释了何为乡土社会的结构特征,使我们对故土故人更加关注。

再是“礼治”。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而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法治也就是说依照法律行事,而“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视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利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大世界,以往的传统发生了改变——我们人人平等,都受到尊重,在社会的指引下,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我想,这也是种幸福吧。

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中国的乡村。了解乡村,知晓过去,指引未来。

乡土中国读后感高中生 篇3

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这一点似乎是与现代化的城市之风格格不入。

随着亚运会的到来和时代的发展,杭州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地铁四通八达,似乎离乡土越来越远。城市中人们往往看到乡土定会联想到土气这一词,这是城市人蔑视乡下人的一种说法。亚运会可不能配这个形容词。在初看此书时的我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但费先生却用短短14篇文章,让我对“土气”一词有了不同的看法。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变迁等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北京大学社会系刘世定评价“很少有书像《乡土中国》那样,在五六万字的规模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的概念。”

初读《乡土本色》一篇明白:乡下人的乡土气息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土”便是他们的命根子,一种保留至今的生活方式。乡下人依靠土来谋生,土是乡下人眼中的神。而对土地的信仰和依赖则又是源于不流动这一特点。“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人们世代定居成为常态,终老是乡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也就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而现在城市中的人们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自然也就少了乡土的气息。

重新品味此篇发现:在这种不流动的乡土氛围熏陶下也正造就了一个熟人社会。人人都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没有陌生人。“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此类的话在城市中已经鲜少能听到,但对于乡下人是耳熟能详。两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法理社会:一种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后者则是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前者,就是我们的现代社会,人们交往似乎都夹带着利益,人们互相变得疏远。而礼俗社会中人们互相熟悉互相了解,每个人都真诚地为他人着想,不会有那么多的斤斤计较,只会有诚挚的心和温暖的关怀。人们互相信任。

这样的社会便是我理想的社会,也是想象中亚运会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一个可信任的社会。仍依稀记得儿时老家欢聚的场景,不论是否有血缘,大家齐乐乐融融齐聚一堂,畅聊生活中最寻常的小事,从东市的哪家买菜便宜,再到西市里的哪家小伙子长得俊俏……;人们的热情难以抵挡,纷纷上台展示出自己嘹亮的嗓音。这种场景始终难忘。只可惜城市中想再寻这一方烟火气已是困难。愿能始终保留中国人最基层的那一份乡土气息。不论是对待同乡之人或是异乡,甚至是对于国际友人,我们都应该有着底子里的那股热情好客的“乡土气”。

“土气”在费孝通的笔下,在我的心中又有了新的定义。它并不是落后的,固执不前。而是热情与真诚。是对待所有人应有的态度,是即将成为亚运会东道主的我们应有的待客之道。但仍不可避免会有守旧的思想,这只是人们没法及时收到外界的消息和知识的原因。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事业的发展,乡土社会的守旧思想在渐渐瓦解留下的只有人们的诚挚!

乡土人不再土气!让亚运会来点“土气”!

乡土中国读后感高中生 篇4

合上乡土中国,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四十的年代的乡土颜色。是我有所思考的是费老先生以功能性评判乡村文字的作用是否合理;农村人之愚是因为什么;这样的作品结构如何引用?

费孝通以文字下乡切入对于乡土特色的总结,可能略有偏颇。正如陈心想或郑也夫所言,费孝通以功能与作用判断文字难以融入乡村生活,或许忽略了人文环境的影响。他截取广阔中国一个乡村独立的进行分析与定性以此对于中国乡村进行定性,忽略了中国经纬度对于不同乡村间造成地理环境的影响更甚至是人文环境的影响,就如黄土高原上的居民有囤积粮食的习惯而南方水乡的人民则主张即时享用,所以对于中国乡土的性质判断或许不能简短的用文字引出,说白了就是不能以小见大,应该建立大局意识。

费孝通认为农村人难以接受文字是因为农村人之愚,但农村人究竟是因为哪种愚而难以接受呢?智商原因,见识原因或单纯抗拒即思想懒惰?第一种说法显然不对,大环境下人人之间的智商差别很难体现在对于本土文字上,且普通人之间智商差距很难有较大的差别。第三种也要被排除,乡村人们世代耕田,对于劳动有着使命感这件事足以感受出乡土人民们的淳朴与勤劳。或许真相接近第二种,农村人受古代思想钳制,信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农为本,农业在未脱离人工的条件下因为他的性质注定了需要农民在一片区域内定居数代,又因为以农为本,大多数农村人都被土地束缚,导致一代人民终身定居在一方水土甚至是一个村落,难以接受外界的思想潮流,所以在未改革的状况下,人们不会去思考文字对自己或是对孩子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对于学习文字这项占据自己种田生活时间的事有着天生的抗拒,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哲学思考的思想,究其根本就如上文所述未开放,走出去,引进来。

可能费孝通以文字下乡进行对于乡土性质的分析略有偏颇,但是以小见大这种手法可以学习,以小见大避免了就事论事的直观性,耿直性以及空泛的对概念或者较大事物的阐述,而是更见委婉的以代表事务表示整体概念性的事件。所以我觉得可以以倒推的方法进行分析,作者旨在表达自己对于乡土性质的判断,究其根本是要分析到制度,制度又以什么推出?文化,同比所以最初要以事件引入,而文化领域又以文字最具代表性以及能更加让读者读懂事件如何引入文化的。所以全文以文字下乡这一事件开头,逐渐引出对于乡土性质的判断。所以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先确定观点,即全文以观点为终点,以事件为起点,兼具故事性,论述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以上观点谨以观点不同提出,未带有对于费老先生,郑先生,陈先生本人的攻击

乡土中国读后感高中生 篇5

逝者如斯夫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题记

漫漫五千年,中国的社会发展曲折,战火纷飞,时局巨变,中国正在崛起,从传统走向现代,而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着手于研究中国本土的乡村社会学,并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写下了他的见解。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与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缘,中国人对土地是敬畏的,人们都钟情于土地,而土地也就可以算得上是中国乡土文化的命根。

正如书中所言,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大多数人们都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如今城镇繁华,发展迅速,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或许并没能发觉土地的重要性,然而不论是中国延续至今的农耕文化,还是现在离乡带土的习俗都与这土地离不开关系。

或是历史的原因又或是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以农为本”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命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土地养活了中国的乡土社会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疏不同的关系网络。这个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与格局之间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就有些像一片雨点落在湖水里激起的圈圈波纹一样,波纹不断向外推延,同时又互相交错,构成整片湖的联系。而在西方社会中的团体格局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团体构成。所以,我们今天大学里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大概就是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吧。

另外,据费先生所说,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人们总会存在着私的念头,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并且除了为了个人那一块,我们都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公去牺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无私的,但实际上我们总会披着公的外衣去实现最终的私欲。

其实,当我在看关于这一些内容时,我总会产生一个想法:那就是西方社会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另类的差序格局,只是他们的关系网更多的是依靠朋友来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们的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或者可以说是这种靠关系的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社会,只是中国社会因为传统的影响更为的突出罢了。至于文中说的中国人很自私,各人自扫门前雪或者是损公利私,其实这在哪儿都有这个坏毛病,只是说西方因为有团体的传统要好一点,还有就是西方的社会制度更趋于完善,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为。

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已逐步脱离了乡土社会,现在的人们难以体会到那个带有“土性”的中国,而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乡土文化的了解认知和传承,将乡土文化融合于现代,不让它随着时间的更迭,时代的发展而淡去。

读完了《乡土中国》我更加忠于中国的过去,我也更加忠于中国的未来,在几十年的过去,就有人能够清醒地面对中国的过去,中国的崛起也必将会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