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1
初次读《十四岁的长征》,我的第一反应是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中有少许少年,一些小红军战士,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4岁上下,在我这年纪看来,长征太艰苦了,也太让人震撼了,以至于到达了难以置信的程度:战士们时不时会掉入深不见底的血坑,时不时会被冻成冰雕,时不时会滑下高大巍峨的雪山,时不时会被滑落的雪崩掩埋……在这种自然环境恶劣下红军战士们衣物单薄,粮食短缺,而且还是在没有抛弃下任何战友的情况下,艰难的跨过了雪山,真的不可思议,在绝对的逆境中,小红军战士们都有志向,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共同的信仰支撑着他们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在长征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这本书中有个故事我最喜欢了,那就是“绝不会让你掉队”,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行人继续在雪山上行走,又累又饿,艰辛的走了许久,一个叫小麦红军小战士就觉得不对劲了,他回过头看见杨民生一动不动的坐在了雪山的路途上。“杨民生……走啊!你没看见大家都走了吗?”杨民生没动,坐在那里像是一块石头,小麦又叫了几次,杨民生还是不走,说:“要走你们走,我不走,我留在这,横竖是走不出雪山的。”听了杨民生的话,小麦没辙了,他鼓着眼睛,看了看天,小麦想说些话来劝慰一下杨民生,但要一个14岁的男孩说出些什么正儿八经的话来,的确也是难为他了,小麦只能反反复复的劝说着同一句话:“杨叔我们肯定走得出去哩!”这时杨民生抬头看向了小麦,他突然觉得小麦仿佛就像他的儿子一样憨厚可爱。杨民生心想:我不能再这样子颓废下去了,我要加油鼓气,努力走出雪山!杨明生站了起来说:“走吧,我们还有任务在,我们需要把那些掉队的战友们给找回来。”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读完这一章节时,我想到我有时候也会像像杨民生一样,遇到困难就会打“退堂鼓”。记得我刚开始学滑板看见那些视频中高手们划着滑板像“风中之子”一样在那些滑板场地中做着华丽的动作,我下定决心:我也要学滑板。但是当我刚站上滑板时,我就摔了一个“底朝天”,当下我生气的一脚把滑板踹了开来说:“滑板太难了,我才不要学滑板呢!”这是妈妈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放弃。只要坚持到底,一定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听完妈妈说的话后,我拿起滑板开始练习。尽管我摔了很多次,但是我也没有放弃。失败乃成功之母,终于在我的坚持努力下,学会了滑板也能像那些高手们一样成为“风中之子”了。
通过阅读《十四岁的长征》,我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向红军小战士们学习,学习不得怕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漫漫长征路百炼赤子心,向所有参加长征的红军小战士们致敬!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2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里,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我深知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无数的革命战士为了创建这个理想的国度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翻开了这本《十四岁的长征》,跟随着书中的红军战士们踏上了长征之路。
十四岁的小姑娘们,都应该在父母的羽翼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应该坐在宽敞教室里聆听老师教诲……茁壮成长!而他们呢?这一群红军战士呢?他们仅仅十四岁就参加了红军,开启了长征之路。这本书讲的是小丫、小麦、小花等一个个红军战士在翻越雪山途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
小丫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无父无母,自幼被庵堂里的比丘尼收养,悲惨的身世让人心生怜悯。更吸引我的则是她的坚强,处处为他人考虑的善良,还有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虽然小丫年仅十四岁,但却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小丫是红军队伍中的宣传员,她和年龄相仿的一群小战士负责喊口号、编快板、搞动员……哪里有她们,哪里就有一片欢声笑语,生机勃勃。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怕是战火纷飞的前线,也能看到他们用语言的力量激励着战士们前进!
攀登雪山之前,大部队在雪上脚下的一个乡村里休整。小丫唯一的粮食只有好心大娘硬塞给的几根红辣椒。站在村口仰望,雪山白雪皑皑,峰顶晶莹剔透,景色极其壮丽。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始了征服雪山的征程。谁也不知道它是一个恶魔张开了血盆大口……雪山上的气候瞬息万变,一开始攀登时万里无云,没过多久拳头大小的冰雹就从天而降,飞雪携暴风而至,铺天盖地的冰雹无情地砸在了战士们的头上、脸上。小丫的头上肿起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读到这里恨不得把小丫送到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如果是我们的话,即使有丰富的粮食,齐全的装备我们也肯定坚持不下去,会半途而废。我不禁感叹:小丫她们真是勇敢啊!
另一个主人公也让我感动!他就是小麦。在下冰雹的时候他带着另一位红军战士杨民生走进洞穴,躲避冰雹。此外,他还将自己都不够吃的半块饼毫不犹豫地递给了杨民生。最让我感动的是40岁的中年男子杨民生。小麦递给他的半块饼,他也只是拗了一个小角,放到嘴巴里小口小口地抿。这些红军战士心中只有他人。真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小麦的意志力,十分顽强。当大家在雪山之颠无精打采时,就嘹亮地唱起了军歌。歌声激励着队伍,给战士们带来动力。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带给他们勇气?看到这里才明白:是他们头上的那颗五角星。那就是一团燃烧着的火炬,照耀着前程,义无反顾地跟随着党前进!
怀揣着崇敬,我郑重而又缓慢地合上了书的最后一页,忍不住热泪盈眶。此生有幸入华夏,来生还愿种花家。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间。他们跟着那颗最闪耀的红星,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是少先队员,是国之未来,我们更应传承红军精神!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3
红色成长
肆虐的大风卷起无数雪花,狂风写着无数雪屑,打到人脸上生疼。雪山上,在那几乎垂直的山脊上一条“黑线”迎着风雪踉跄前行。一个关于理想与信念、奋进与奉献、寻根与传承的成长故事就此开始。
主人公少女小丫14岁那年跟随红军翻越雪山的经历。向当代少年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同龄人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从而让少年读者感受到长征的伟大和长征精神的可贵。小说有些散文化的意味,故事是舒缓、温暖、成长的。不过作者更着重写长征途中平凡普通的个体。作者俞春放先生在自序中说过:“在历史的洪流中,普通人的声音也许并不那么响亮,甚至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都鲜有人,知道他们曾经来过。但正是这看似普通的人,会继承时代的黄钟大品。”再用平庸的语言去描绘,给人一个一个朴实无华的红军战士形象,有种亲切感在冥冥之中。而长征路上女主角小鸭一样的,小红军们给人眼前一亮,红军小战士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深入人心。作为年龄相近的读者,不禁感叹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和精神。
回到书中品一品那个年代的故事,有几处地方令我印象深刻。嫉妒的严寒,强烈的高原反应,一直缺少食物,导致到无力,许多战士在那个环境中几乎毫无征兆的失去了生命。军队中的炊事班,由于战士背着大锅和几十斤的粮食,负重前行。在雪山上遇上狂风、大雪、雪崩,将会直接陷入危机。以致炊事班减员严重,而炊事班的老班长拒绝连长从连里抽人补充炊事班人员。他拒绝道:“连长,不能从连里抽人了,这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实在拗不过,只好再三叮嘱照顾好自己。而班长烧水时,部下老何,借着火光发现黄豆大小的汗珠从班长额头上滚落。老何立马抚住助班长,班长,从嘴里支支吾吾地吐出几个字:“老何……给我点水喝!”老何缓缓把老班长放下,掀开锅盖,还没有等把水盛出。身后传来“扑通”的一声巨响,班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长征路上不计其数的英雄倒下了战场上,而班长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一锅灶前。另一个炊事班的同志,背上沉甸甸的大铁锅,接过班长的使命。雪山上,走了好几位同志。没走了一位同志,就多出了一份干粮。首长把多出的一块儿青稞饼给小丫吃。小丫接过青稞饼,忽然觉得无比的珍重、珍贵。她用冻得发紫的嘴巴轻轻的抿了一下,递给了旁边的战士,旁边的战士也只是抿了一下传给旁边的人。每个人只抿了一抿,转了一大圈青稞饼回到了首长手上。饼原封不动,首长的眼眶顿时红了。经过日夜的攀登,大部队终于登顶了。离走前,所有人停下了脚步,看着雪山对牺牲的战士,了一个军礼。
长征是写不完的、读不完的。看看曾经我们的同龄人,在那个时代肩负了怎样的使命。不要忘记逝去的英雄,不忘长征历史。致敬英雄!更敬佩小红军们!谢《十四岁的长征》所给人的力量和感悟。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4
我感谢我崇拜英雄
我周围的很多同龄人要么崇拜这个影星,要么崇拜那个歌星,谈起“明星”来那简直是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而我却崇拜英雄,比如王二小、刘胡兰、方志敏、杨靖宇、黄继光、邱少云等等,所以我要感谢我自己,英雄们的事迹一直伴我前行,我变得越来越坚强。
但是有些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未找到答案,诸如这些英雄们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吗?他们面对死亡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吗?他们是一时冲动而赴死的吗?他们的表现是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吗?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和常人不一样的道路呢?
最近,我读了《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书中描写了小丫、小麦等红军小战士在跟随大部队翻越雪山途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从这些鲜活的故事中,我不断在找答案。因为像小丫这样的小女孩,年龄才十四岁左右,但在长征途中尤其是面对险象环生的大雪山,她表现的却是那样从容,那样坚强,那样视死如归。翻过雪山后,有人开玩笑的问小丫:“你为什么要跟着红军走?”小丫回答道:因为红军是共产党的队伍,共产党是解救劳苦大众的。这不正是我要的答案吗?这就是信仰,共同的信仰支撑着一个个英雄们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才有了:
王二小不顾个人安危,把日本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
刘胡兰面对敌人阴森森的铡刀,发出了“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怒吼;
方志敏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受尽折磨而宁死不屈,把一部《可爱的中国》留给了后人;
东北抗联将军杨靖宇,身经百战,弹尽粮绝后被鬼子枪杀,日军解剖了其遗体,将军的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残暴的鬼子也为之折服,破天荒地为将军举行了“慰灵祭”,壮士喋血,感天动地;
董存瑞在隆化战斗中,单手托举炸药包,舍身炸碉堡时,年仅19岁;
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战士们才冲上去夺回了高地,英名流芳百世。
……
我崇拜这些英雄,为的是学习英雄,激励自己。
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浙江黑豹特训军事夏令营活动,共两周时间,让我真正体验了军营的生活和训练的艰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每逢遇到困难时,我都能以英雄们的事迹勉励自己,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
这次夏令营活动,每天都是38度以上的气温,酷热自不必说,我们还要在野外经受蚊虫的叮咬和高强度的训练,有的小朋友经受不住考验打了退堂鼓,而我却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叫过一声苦,连教官都感到惊讶。
我崇拜英雄,为的是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的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不畏惧一切困难。
我崇拜英雄,我感谢自己!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5
漫漫长征路,百炼赤子心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武林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怀。”耳边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这是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刚看过的一本书——《十四岁的长征》。
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小丫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员,她和几个相同年龄的红军小战士们跟随着大部队进了雪山。翻越雪山的过程中,因环境恶劣且危险,许多战士们都长眠于雪山上。小红军们也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最终凭借坚强的意志,成功翻越了雪山。
当看到江夏在可能要被冻死的情况下,让大刘不要管她,带上她的医药箱,赶紧追上大部队时,我的鼻子一酸,眼前顿时一片朦胧。面对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坚定的信念,谱写了青春中最动人的篇章。
那是一年暑假,我和妈妈去爬山。来到山脚下,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不禁有点望而生怯。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开始爬起山来。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地小跑起来,还一边看风景,还一边哼着歌,没过多久,妈妈就被我甩在了身后。可刚到半山腰,我却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头上的细汗密密麻麻,一刻不停的往下淌,润湿了我的衣襟。我一只手扶着腰,一只手抓着栏杆,脸涨得通红,心中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当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红军战士们攀爬雪山的情景,咬了咬牙心中默念:加油,你一定能爬完这座山的!回头一看,刚才妈妈还被我甩得老远,现在已经快追上我了。我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靠着最后一点力气抓住栏杆,咬紧牙关,气喘吁吁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到了山顶,我已累得满头大汗,甚至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虽然身体上的疲惫让人难受,但精神上带来愉悦却弥足珍贵。
现实生活中,也有跟书中一样的地方。在四川省宝兴县与小金县之间的夹金山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踩在脚下的第一道雪线。当年不畏艰险翻越夹金山的红军将士们中有不少人长眠于雪山之下。虽然他们或许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的英雄形象却永远刻在了我们的心中。在宝兴当地修建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中陈列着一些红军将士们的英雄事迹。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伟大的长征,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应该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这样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6
品味书香、朗读经典
我买了一本《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
初读《十四岁的长征》,我的第一反应是太不真实,他们中多半是一些少年,一些小红军,年龄多大在十五上下。的确,长征在我看来,太艰苦了,以至于到达了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吃野菜、啃树皮、吃皮带……在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围追堵截、粮食短缺,而且还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还能成功,真的不可思议。在绝对逆境中,他们都有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
其中,有个故事我最喜欢了,那就是“任务在,我不能这样”。里面讲述的是:一行人继续在草地上行走,又累又饿。才走出不远,一个叫得天的就觉得不对劲了,他回过头,看见糖牯子还一动不动坐在那。“唐牯叔……走啊!你没看见大家都走了吗?”唐牯子没动,坐在那里像一块石头。得天又叫了几次,唐牯子还是不走,说:‘’要走你们走,我不走,我留在这,横竖是走不出草地的。这片地方好,皮医官他也在这,我留下来,跟皮医官做伴。你以为我们走得出草地?你真是个伢……跟你说吧,走不出去的!与其受那番苦死在个烂泥地里,不如找个好地方痛快地死去。”听了唐牯子的话,得天没辙了,他鼓着眼睛,看了看天,那会儿草地一片灿烂:那会儿草地像个仙境。可是得天很无奈,他想哭泣,可他没哭,说:‘’任务总要完成,我们的任务!我们是收容队不是吗?难道就忘了了任务坐在这个地方?”说到“任务”,唐牯子愣了一下,瞬间让他明白自己是个军人,最后终于站了起来,说:“走吧,你说得对,什么都可以忘了,什么都可以不顾,但任务在,我不能这样……”
读到这里,我想到自己有时候也像唐牯叔,遇到某些事情也会打退堂鼓。记得我刚开始学轮滑时,我连轮滑鞋都不敢穿,怕穿上之后摔个“底朝天”但是看着别人滑得那么开心,心里怪痒痒的,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壮着胆子穿上了。可刚穿上鞋,果然不出我所料,摔了一个大跟头,顿时眼泪哗哗的往下流。生气地说:“我不学了,学这个好难,而且特别的累。”说着就把轮滑鞋脱掉扔在一边,妈妈看我泄气不滑了,就跟我说:不要放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放弃就会成功!你看那个小姐姐,她每次滑一步都把脚抬一下,这就是技巧。去吧,接着练,加油!”听了妈妈的话我又坚定了信心,是的,我不能这样,我不能因为小心的挫折就放弃了学轮滑的机会。于是我重新穿上轮滑鞋,在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后再爬起来,终于我练成了,滑得又快又平稳,也不再摔跤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轮滑让我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速度的激情。
通过阅读《十四岁的长征》,我体会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们越来越远离那个时代,但我们不能远离那些英雄,更不能远离先辈们高扬的英雄主义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