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日记读后感 篇1
小的时候,提及雷锋,总会想到黑板后,那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挂着阳光般的笑容,身穿绿色军大衣,棕色军帽中间绣着大大的五角星,年轻的面容像极了英雄的模样。长大后《雷锋日记》这本书刷新了我的认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读到日记里的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深受震撼。战友母亲病了,他送饼,夹着钱与善心的饼;战友棉裤破了,他用自己毛领补好;战友没带午饭,他把自己的饭送去;抢险救灾,他奋战七天七夜;部队每年发两套军服,他为了给国家节约资源,两年只订一套军服。雷锋就是这样温暖的人,做的事很小,却浑身散发着光。
有人疑惑“他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谁都能做,凭什么他能受众人敬仰,名声流芳百世?”是啊,他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是谁又敢说,你们做这些事时,不带任何目的,一心为民。雷锋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又是风光霁月之辈。我想这应该就是青春年华最美好的模样吧!上天一定是不忍心看他容颜消损,所以让他永远停留在了青春里。
《行者无疆》里曾写道:“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雷锋就是把青春奉献给部队,把时间奉献给人民,把生命奉献给祖国的人。他说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英雄原本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岁月静好时,他们如一支支蜡烛,默默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危险来临之际,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便立刻汇聚起来,如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啊,哪有什么英雄,只是把平凡做到极致,甚至献出了生命,也无怨无悔!
从此以后太平盛世,从此以后全民小康,从此以后大道其行,从此以后许多人像极了你的样子。排雷当先,身残志坚杜富国是你;勇斗歹徒,闹市救人吕保国是你;一生节俭,多次捐款的马旭也是你。雷锋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永不磨灭、代代相传的时代精神,是奉献、是坚持,是大无私,大无畏。在疫情席卷全国的今天,一如既往地有无数普通平凡的战士、医生、党员和志愿者挺身而出,成为了站在暗夜中的无名英雄。一个民族需要这样的人,一个国家更需要这样的人,犹如星火照耀荒野。一线光的力量是微弱的,只有将光聚集,集梦为裳,我们的时代必会灿若星斗。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山河下长灯常明,照亮千家万户永不磨灭。
雷锋日记读后感 篇2
从小,我就知道雷锋,知道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知道他帮别人做过许多好事。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也曾背过雷锋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年三月,我们学校都会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是,这些并未给我的心灵带来多大的震撼。
直到这个寒假,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雷锋日记》,看到雷锋叔叔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人们做好事,虽然他做的都只是送老大娘回家、为战友洗衣补袜、给生病的大爷送医……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事,可是他从不求回报,且长年累月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他立志“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叔叔无私奉献的精神彻底地感动了我。我深深地意识到以前的我对雷锋叔叔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
不过,你如果认为雷锋精神只是做做好事,那就错了。我们要从雷锋叔叔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中看到他身上不贪功冒进、不骄傲自满、永不言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
今年的春节,天气并不如人意,连绵春雨,寒意料峭,我整天缩在家里,俨然一只冬眠的小刺猬。正月初八那天,太阳公公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爸爸一早就将我从被窝里揪出来,要和我一起去登山。刚出门,凛冽的寒风就从我衣服的缝隙里钻进来,冷得我直打哆嗦。爸爸拖着裹成一只熊的我步行了十分钟,来到了山脚下。我抬头望去:还真是一座“山”哪,这可不像我平时登的山,没有台阶,杂草丛生。这可怎么登呀?爸爸看出我眼中的迟疑退缩,笑着对我说:“这点小事就难到你了?你最近不是整天嚷嚷着要做新时代的‘小雷锋’吗?雷锋叔叔身上坚定执着的钉子精神怎么就没学到呢?”是呀,雷锋叔叔如果意志不坚定,做事不坚持,怎么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人民服务呢?我挺起腰板,坚定地对爸爸说:“我今天一定要登上这座山!”在爸爸的带领下,我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山顶,甩掉了厚厚的棉衣,迎着习习的山风,居然还觉得暖和。
我们作为新时代少年,应该学习雷锋精神,树立新风尚。这不需要我们有多大的抱负,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对父母多一些体贴,对老师多一声问候,对同学多一丝关心……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事情却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快乐,这不就是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吗?
雷锋精神是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并将不断地传递下去。
雷锋日记读后感 篇3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雷锋同志,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他留下的《雷锋日记》虽语言平实,但闪耀着高洁的光芒。常言道: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但是雷锋从来都没有觉得做这些需要什么报酬,哪怕好事做得再多,他也一直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不求回报地经常做好事,雷锋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一次晚饭后我和父亲一起出去逛街。天色昏昏沉沉的,道路上非常空旷。这时候,我和父亲走到商场附近,看见一辆摩托车倒在地上,一位中年男子坐在地上,像是不慎摔倒的样子。于是,父亲非常果断地对我说:“走,我们过去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我小跑过去。看样子,这辆摩托车是不小心侧翻的,原本应该架在车上的伞散落了一地。我弯下腰去,一件件地把东西从地上捡起来,收好还给了车主。而父亲扶起了倒在地上的车主,还问他怎么样,要不要去医院。车主看起来非常感动,连连摆手说他没有什么大事,坐一会儿就好了,我们见他准备继续走了也就走开了。
路上,父亲便教育我:“你看,做一件好事,可能不为人知,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做好事,就不要奔着有好处去。可能有人夸你,这是好的,但是没有回报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多多地做好事。”我深深地受教了。回头想想,这不正是雷锋的精神吗?雷锋为什么不求回报做好事,我心里终于有了答案。在帮助他人这方面求的不是回报,而是内心的充实。
此外,《雷锋日记》的内容也是非常朴实丰厚的,从1959到1962年,雷锋写了121篇日记,记录着自己对人性和社会的认知。他留下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生命的华章,是他伟大精神的奏响。固然,他的日记里有很多“永远听毛主席的话”“打倒美帝国主义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语句,但除开文本自身承担的政治教育与宣传的任务,《雷锋日记》基本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活的雷锋。日记里有他心怀百姓、关心同事、自我鞭策的内容,也有生活中的二三趣事,甚至还有一段《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
在《雷锋日记》中所展现出来的雷锋精神,是一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良好美德创造性、创新性转化的体现。这种高尚的精神是时代造就的,但更是超越了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永垂不朽。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热爱当下的生活,同时修养自己的品格,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新时代好少年。
雷锋日记读后感 篇4
雷锋这个人物可谓家户晓,人们也常常将“学雷锋,做好事”挂在嘴边,“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很多人都会唱……一开始,我总觉得雷锋离我很远,不明白他为什么能这么无私奉献,读完《雷锋日记》,我终于明白了。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多在父母的关怀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雷锋的童年却十分悲惨:他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民家庭,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地主阶级等的压迫,他们的父母、哥哥和弟弟相继悲惨地死去,他成了孤儿。是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他,供他上学读书,将他养育成人,他从小就对帝国主义、旧社会有着刻骨的仇恨,时刻不忘共产党的养育之恩,长大后,他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加入共产党,他说“是党给了我的一切”,所以,有能力的他身体力行地报答党的恩情,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服务。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最宝贵的生命的人,却意外地倒在了一根电线杆之下。党和人民就这样失去了他们忠诚的儿子、伟大的战士。
读《雷锋日记》,我不仅学到了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勤奋刻苦、谦虚好学、言行一致、勤俭节约、持之以恒等优秀品质也深深感染了我。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我们总喜欢为不努力学习找各种理由,实际上,就像雷锋写的:“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学习要靠自觉,如果全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我们的心思并没有全部放到学习上,这样我们是学不好的。“在其位谋其职。”作为学生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不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本领,我们长大以后怎么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了解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雷锋不是只讲空话的人,他确确实实是像他说的那样做的,我要向他学习,少说多做,表里如一,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让人信得过的人。
我不禁想:如果雷锋没有英年早逝,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会做些什么。我想,一定像他无数次在日记中表达的那样:更加珍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是的,雷锋和“雷锋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