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六年级优秀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1

家乡的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俗各有不同,但我想,有一个节日的风俗定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新年将至,万象更新。到了除夕这一天可真热闹:家家赶做香气扑鼻的年夜饭,到处飘着酒和肉的香气,门上贴上喜庆的红对联,屋里贴上富有年味的“福”字。家人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论趣事,吃年夜饭。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通通的灯笼,缀满红红火火的气球,声声鞭炮响彻云霄。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大人们敬酒畅谈,小孩子们则狼吞虎咽地吃着饭,生怕比别人慢了半拍。年夜饭过后,辛苦了一天的大人们有的去搓麻将,有的看春晚,而令我们小孩最兴奋的,无疑是收红包了。大人们陆陆续续给我发了红包,可把我乐坏了!领完红包后,我和几个伙伴便迫不及待地到外面放烟花,大街上熙熙攘攘,烟花声也不断,“砰砰砰”,“哈哈哈”,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地流逝了……。

大年初一早上,大人们五六点就起床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么地,感觉大锅里煮出来的水饺格外香,是过年的味道,亦是浓浓亲情的味道。夜幕降临,四面八方的烟花又都响了起来,它们在空中华丽地盛开,像一朵朵绚丽的花朵一般在空中绽放着,光芒四射。此情此景,正如王安石笔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也许春节的美好时光很短暂,但那美好的回忆时永不磨灭的!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和你们的是不是一样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2

元正

冯时行曾说:“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李清照说过:“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而罗大经也说:“一愿识尽天下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正如他们所说,春节的意义是十分大的,是亲友之间浓浓的情,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春节,在古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先秦时期,春节叫“改岁”或者“献岁”,到两汉时叫“岁旦”,魏晋时叫“元日”或者“岁朝”,到唐朝开始又叫“岁日”,“新元”,“新日”等,清朝时则叫“元旦”。而我最喜欢的是唐朝“元正”之称。

“龙腾虎跃人间景,鸟语花香天地春。”在我的家乡,每逢春节时都有贴春联的风俗习惯。无论是住在平房,还是高楼大厦,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以示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据说,春联的起源于桃符。桃符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说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后来,贴春联这习俗到了明代开始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传闻当时有一户人家因太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在陈,被微服私访的朱元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后,求笔题写了一幅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把春联珍藏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除了表达新春的祝福以外,更融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我喜欢春节,喜欢这个到处洋溢着喜庆氛围的佳节,更喜欢在这个节日里笑眯眯做着事情、乐呵呵聊着天儿的家人们!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3

家乡的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秋雨拉开中秋节的序幕,我也迎来了最喜欢的节日。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还要从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说起。据说,早在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常赐仙药。八月十五那天,后羿带众人打猎,他的弟子前去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了保护仙药,将其吞下,不受控制地飞上天去。后人为了纪念嫦娥,就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在我的家乡连云港,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半”,人们很重视这个节日,因为它是忙碌的人们为数不多的团聚欢乐之日。按照家乡的习俗,中秋节的下午,家家户户要包糖饼,买有红绿丝的月饼,煮螃蟹,买水果,还要在自家院子里摆桌子供月。

一般供月必有这八样东西:西瓜(团圆)、石榴(子孙满堂)、柿子(如意)、李子(早立子)、芋头(生活富裕)、月饼和螃蟹,还要放上三碗茶水、一叠糖饼。我们这还有一个习惯,绝不能供梨,因“梨”谐音“离”,“甜梨不上供”,因为甜蜜蜜地分离便是灾难。哪怕在平时,也只能一人吃掉一整个梨,不准分着吃,分梨同“分离”。

供品摆设好,点烛、烧香、放鞭炮、烧月光纸,向月亮磕头,空中泼茶,每样供品掐点抛向月亮。供月结束后,大家便高高兴兴地开始吃月饼,也可以到洋溢着节日氛围的大街上闲逛,

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共赏圆月,欢度中秋——这便是我喜欢的家乡的中秋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4

家乡的春节

汉代王充曾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中华地大物博,节日丰富,风俗千万。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这是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佳节,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统的好节日。每个地方的春节都有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也如此。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地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到了夜晚,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拿着打火机便点上了。声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响彻,孩子们有的吓得直哭,有的开心的乐呵……

关于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其实是有这样一个传说的。听闻,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年”,它会下山来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就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有许多勇敢的人去与“年”斗争,可最终都一去不复返。有以西,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把“年”吓了一跳。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将它吓跑了。后来村民发现,“年”怕响声和红色,所以人们到大年初一时便点燃爆竹,从此没受到“年”的攻击。为庆祝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放炮,贴对联,后来人们称此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在不久前,我终于迎来了最期盼的节日——春节。年初一的早晨,亲戚朋友们互相拜年串门,我纷纷向各位见面的大人们拜年问好,祝福吉祥,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我,这可是我最开心的了。到了中午,大伙儿聚集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尽情畅谈,把一年的经历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下午的时间就比较休闲了,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一起玩耍,气氛融洽,笑语回荡……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只是一个传说,但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5

热闹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江苏,按照江苏的老规矩,春节的气息在腊八节以后便开始了。节前,大街小巷一片浓浓的年味,有卖对联的、卖糕点的、还有卖各种各样的灯笼的,大街上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到处洋溢着一片节日里繁忙的景象。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而我们小孩子则热衷于挑选新衣、新鞋。

爆竹声声辞旧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迎来除夕。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各种美味佳肴端上桌。我门家乡有一个习俗,年夜饭上的鱼不能吃完,寓意“年年有余,五谷丰登”。方寸餐桌间,大人们端起酒杯,畅快饮酒,“举杯互敬屠苏酒”大概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吧。

夜幕降临,年夜饭吃得差不多了,大人们开始领着家里的小孩去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此起彼伏,在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仙女散花,把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

随着时针指向八点整,一年一度的联欢晚会开始了,大人们会坐在电视机旁打麻将,小孩子们一会儿看春晚、一会儿做游戏、一会儿去餐桌上拿糖吃,忙得不亦乐乎。窗外声声爆竹热闹响彻,人们在觥筹交错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按照老家的规矩,大年初一不能起太晚。这天的人们早早便穿上新衣服,起来吃个早饭就开始串门拜年。不管是认识得还是不认识的,见到面都要说一声“新年好”!人们都忙着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大街小巷的店铺几乎都关着门。直到初五店铺才陆陆续续开张。

到了正月初七,大人们要回归正常的节奏上班了,街上的店铺也开始营业了。不过,此时仍不是很忙,因为还要为接下来的元宵节做准备。等过完元宵节,孩子们开学了,春节也就在正月十六后开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