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少年观后感

少年观后感 篇1

最近,我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从这节目里,我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97年出生的黄凤,家住安徽蚌埠五河镇,10年前,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穿衣、翻身都要依靠别人。面对卧床不起的丈夫和双目失明的婆婆,黄凤的妈妈选择了离开。妈妈走了,生活还得继续。黄凤收起眼泪,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不能承受的重。从此,年仅6岁的黄凤成了爸爸和奶奶唯一的依靠。

把爸爸治好的念头一直植根在黄凤的脑海里。20xx年,11岁的黄凤听村里人说,上海的大医院能治好父亲的病,黄凤回到家就和爸爸说,要带他到上海去。黄凤找了乡亲给爸爸的铁床,安了4个轮子,带着课本和家里仅有的27块钱,两床被子,领着失明的奶奶,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来到了四百多公里外的上海。瘦小的黄凤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边走边乞讨,累了就坐在路边看课本,晚上就在桥洞下休息,一个馒头就是全家一天的伙食。

好不容易来到医院,医生却告诉黄凤,爸爸的病不能医治。坚强如黄凤,一家不行就换一家,她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推着爸爸,接着寻找希望。黄凤用她的毅力,为爸爸撑起了一片晴空。一次偶然的机会,网友将黄凤推父亲看病的视频放到网上,黄凤家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善。

社会上的好心人纷纷献出了爱心,爸爸想把爱心捐款留下来,给黄凤上大学用。而黄凤坚持用这笔钱给父亲看病。黄凤心里十分感谢好心人的帮助,只要爸爸能好起来,她相信自己的困难能克服。妈妈走了,黄凤觉得自己就是妈妈,她会照顾爸爸一生,并且一定比妈妈照顾得更好。来源 wwW.ZUowEnbA.nET

看到这里,我被黄凤的孝心感动,她的故事如灿烂的小花一样璀璨,听着主持娓娓动听的讲诉,催人泪下,苦难没有压垮她,她用脆弱的身躯书写大写的孝字,大写的人字。黄凤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她让家庭充满温馨,洋溢着浓浓的爱。她的孝心虽不惊天动地,但浓浓的亲情,伟大的精神却感动神州,她是好样的!

再来看看自己,自叹不如,居然连指甲都没办法剪干净,总是让妈妈担忧。曾经也想让妈妈笑口常开,却总是弄得她眉头紧锁。每当看到妈妈失望的表情,心里只有难过,想想自己同为学生,常常的抱怨作业太多,考试太多,学习累人,玩得太少。又常常跟妈妈顶嘴,气得妈妈胃痛,可妈妈总是原谅了我。今后我应该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不让爸爸妈妈生气,好好学习,开始学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星期六帮妈妈大扫除,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少年观后感 篇2

以前的社会是物质很缺乏,精神很丰富饱满;而现在的社会呢,恰恰相反。当我第二次看完这部电视剧就感觉很想写点东西,我很羡慕那个年代的人们,真的很羡慕。那个年代的许多珍贵的东西,在我们这个年代逐渐丢失了。为什么在和平年代,在物质富裕的年代,人们却渐渐被蒙住了双眼,看不清楚什么东西才是珍贵的。在许多方面,与那时的青年相比,我甚至觉得社会在退步,在退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了。

这部电视剧真正让我重新认识了毛泽东。片中塑造的青年毛泽东的丰满形象,让我发现,我对毛主席实在太不了解了。甚至还误解了这位伟人。我觉得似乎我们这一代都不真正地了解毛泽东,年轻人往往都对政治、历史、军事不屑一顾,更加不用说去了解了。一说起毛泽东,大家似乎往往更加愿意谈论他晚年的过错,对于毛泽东的看法总是太主观,根本就不了解却妄加评论。而如今我才明白毛泽东到底是如何地“功大于过”,他的“功”到底是怎样的“大功”。毛泽东的形象在我面前更加丰满了,对他的评价也更加客观了。

任何一个伟人,一开始都只是凡人,毛泽东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青年。但是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身上,明显可以看到他不平凡的品质。他才华横溢,博览群书,积极好学,勤思善辨,修身养性,重情重义,孝顺父母,忧国忧民,志存高远。他的眼睛明亮、有神、笃定、坚韧、勇敢、无畏。他有一帮和他志同道合、与他一同奋斗的好朋友。

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缺乏那种敢拼敢干敢闯的精神,缺乏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有做人还得脸皮厚点,呵呵。

少年观后感 篇3

近期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仅三天票房便破亿,好评如潮。持续几天的热搜——“#北言北语#”、“#少年的你细节#”、“#易烊千玺演技#”等,也证明了电影的话题讨论度十分高。可能每个人对于什么是好的电影都有不同的标准,于我而言看后能够引起思考和共鸣的就是好电影。《少年的你》就是一部让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在室友的推荐下,我走进影院了解这部电影。上映前,听说过题材是校园暴力便有所期待。我个人很喜欢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因为这些电影更有深度,引人思考。既然是影评,就来简单说说我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看完电影后,我在豆瓣给出了五星的评分,不仅是剧情、演员演技或者拍摄技巧都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所以真心推荐大家去影院看这部电影,接下来说说推荐理由吧:

一、题材

说实话从近几年拍摄的电影中很少有社会现实题材的,上一部让我难忘的还停留在《我不是药神》。社会现实题材作品,总是帮助我们揭开社会的黑暗面,逼着我们看见暴力、人性和迷茫。没有经历过校园霸凌的孩子,该有多幸福啊。上小学的时候,我还分不清欺负与玩笑和校园霸凌的区别,直到自己被人掐住脖子的时候可能才意识到那不是同学之间的玩笑。看完电影后,室友对我说:遭遇校园霸凌的人一生都在治愈自己吧。我也在想为什么自己到成年之后都还记得小学时候遭受的欺负,相比起他人遭受的霸凌,我被欺负的经历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我都一直记得,那么那些长期遭受霸凌的人又需要多久才能治愈好自己呢?

人对人的恶意,有时就是无端针对,即使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电影开头,胡小蝶因为校园霸凌跳楼自杀,所有人都在拍照只有陈念为她披上衣服。这个画面震撼到了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和那些观看热闹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即使我曾经亲眼见到过校园霸凌,我还是选择视而不见,默默走开。所以当我看到陈念绝望的眼神和他人的冷漠时,我竟有一丝害怕,对于当时我的视而不见,遭受霸凌的那个同学该有多绝望。可是我又能怎么做,就像陈念说的“报警了就真的能保护我吗?“校园霸凌就是阴沟里最恶臭的循环链,帮助遭受霸凌的人那么帮助者就是下一个受害者。救助和保护自己哪有那么容易。

面对校园霸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轻而易举地问为什么不报警?因为“我们会,他们是少年”。身处在绝境的时候,即使是一束光都想要抓住。电影给出的回答是即使面对泥潭沼泽的时候,如果有人陪伴,就拉一把,让脆弱的生命不至于对这个世界绝望,而是重新鼓起勇气,救赎自我走向光明的未来。电影很感人,我已经数不清自己哭了多少次,只记得小北永远走在陈念身后,相互扶持,相伴成长。他们彼此都是对方的光,这种感情是高于爱情而存在的。

二、演员

周冬雨的作为一个“老戏骨”,演技不容置疑。但易烊千玺确是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进入大众视野的。易烊千玺从出场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小北。整部电影看不出一点儿千玺的影子,很快就带着我们进入他的角色,他的故事。千玺的眼神戏和一些面部表情特写时的细节都处理的相当完美。无论是带有痞气、调戏小女生的小北,还是最后为了陈念宁可背负全部罪名的刘北山。反差的人物性格塑造,更加强了小北人物本身的悲剧性,也更让人怜惜。

他的温柔是给陈念的,他的坚强是给这个世界的。

小北和陈念之所以能够互相扶持,正因为他们是一种人——缺少家庭关爱、受压迫、欺凌的角色。但他们又不同,小北不相信命运却不得不屈服于命运,陈念也不相信命运但她有机会通过高考远离泥泞。小北保护的陈念,是陈念又是那个小北理想中的自己。小北对陈念说:“你太干净了,你不懂。”因为陈念就是小北的全世界,是小北在泥泞生活中全部的光,所以他才能那么奋不顾身,承担一切。这是我看过最好的青春题材的校园电影,电影所包含的内容绝不仅限于青春片,更是引发我们对校园霸凌的问题的深层思考。感谢小北和陈念,教会我怎样成为一个很好的大人。

三、总结

电影中的镜头和剪辑也是我欣赏的。尤其是陈念上下学,小北在她身后的保护。构图平衡对称,十分美观。每一帧都可以是一张壁纸。大量的人物面部表情特写,更能考验演员的演技,细腻的神态表情也抓住了我的心。碎片、跳跃的剪辑,营造出的紧张和恐怖氛围,令人揪心。这些多镜头的转换并未给人一种凌乱之感,反而这种形式更能将观看者带入故事当中。

电影给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校园霸凌最表层的方面,现实中有多灰暗我们能够想象。校园霸凌的存在,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伤害,不仅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心理成长、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发展。我们对未成年犯罪人一直奉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一原则本身当然没有错。可是不应把惩罚和教育对立起来。我认为惩罚本身就是教育,它可以帮助违法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也可以给受害者一个说法。 《少年的你》可谓是一部残酷的少年成长物语,成长的代价因为杂糅了校园霸凌而被放大。这是一部涉及了人性中不美好部分的作品,但正是由于人有着成长的可能性,因此电影最终给观众的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即使我们没有能力保护受害者,也至少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拒绝校园霸凌,也是守护这个世界美好一面的方式。

少年观后感 篇4

伴随着掌声与赞叹,夹杂着眼泪与感动,一个个灿烂的笑容绝对令你长久不望。

那是一群活泼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非常贫穷,但从他们脸上永远看到的是笑容;他们的生活如此艰辛,却从来没有一句抱怨。即使自己的亲生父母身患重病,也不被打倒……他们,就是这次”最美孝心少年”的得主。

一对姐弟俩,都身体瘦长,有跳拉丁舞的爱好。他们只住在一间矮小的平房,家里还有一位行动不便的母亲需要照顾。姐弟俩天天要上学,学舞蹈,剩余时间都要照顾妈妈。他们说,只要妈妈不累,他们就算承受一百倍也无所谓。妈妈也说,看着两个小家伙如此的疲惫,劳累,她也是十分心疼。姐弟俩还说,他们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妈妈看他们在舞台上跳一次舞。再节目现场,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衷心的祝福他们。

后来,有一个男孩令我印象深刻。他也不大,只有十来岁,跟我们一样,本该是上五年级,却待在家中,教妈妈说话,写字。在他五岁时,妈妈一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来,摔中了后脑,经过医生诊断,本该成为植物人的妈妈,被他几十天的呼唤给唤苏醒了。他就一步步的教妈妈说话,一句简简单单的“我要喝水”却教了整整三年。他没有气馁,继续这样教着妈妈。现在,妈妈已经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了,男孩说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在这些他们嘴中,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能当着他们哭,这样他们会伤心的。看似平淡的一句话,让许多人都因他们的懂事而泪落如珠。

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在这样的境遇里,都如此顽强,奋发向上,我们条件很好,难道还不该用功学习,珍惜一个完整的家吗?

少年观后感 篇5

前不久落下帷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华籍导演李安不负众望,凭借《少年派》成功斩获三项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家和最佳原创音乐,以我的看法应该是可以获得最有含金量的最佳电影奖的。很多观众评价少年派故事简单、情节乏味、叙述拖沓,简单的说一点都不好看,我这里要替《少年派》辩解下,如果你这样看这部电影,那我要对你说:你一点都不了解这部电影,你没有用心去看。

获得最佳导演奖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看,很多人认为开头叙述派的名字的由来、派的多种信仰、派在动物园的故事毫无意义,其实不然,如果没有这些情节,如何来体现派的善良,派的信仰、派的幸福,也就无法和后来海上漂流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无法产出强烈的心里反差和外人无法想象的内心的挣扎。你可以想象如果是一个屠夫在海上漂流,他会为杀鱼而痛苦吗,他估计会把老虎也杀了。这是一直爱、一种信仰,宗教里的博爱。宗教各有差异,但是它都告诉我们博爱,不杀生,爱世间万物。故事的结尾,派被救了,他失声痛哭,他痛哭只有一小部分是因为被救的激动,而大部分是因为孟加拉虎走了,而且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很多时候你爱一个人,而他只是你生命的一个过客,走了以后再不会回头,永远的失去了联系,就像那只孟加拉虎,你不知道在他的心里,有没有在意过你,而你只是希望他走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转身,也足以安慰这一段缘分。

因为保险公司的调查者的怀疑,他们不相信派和孟加拉虎的故事,也不相信那个食人的漂浮岛,派无奈说出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他说好吧,故事是我和我的母亲还有一个厨师、一个水手在救生艇上,最后厨师杀了水手和母亲,并吃了他们的肉,我也吃了一些,后来我把厨师杀了。。。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细节,后来记者在派家里看到保险公司调查者的结论书上,明确的写着他们相信了派说的第一个故事,那个他们一开始完全无法相信、无法接受的荒诞离奇的故事,甚至有些魔幻。他们为什么没有采用第二个看起来更加真实、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故事呢,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你你会相信哪个故事呢?

我是看完电影后看完了《少年派》全书的, 书里更加细致的描写了派的成长、派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海上漂流更多的故事,甚至看到海上漂流快结束的是时候,我已经无法分清梦境、幻觉和现实了,这一点才是《少年派》最具价值的一点,人有时候不能活的太现实,太现实必将残忍、必将无情、必将违背良心、必将泯灭人性、必将争名夺利......

最佳摄影奖也有人质疑,就有一位知名导演说最佳摄影家给《少年派》,完全是不合情理,说《少年派》根本就没有摄影,画面全是合成。我觉得这就是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老兄合成也是需要技术的,没有摄影师的取景角度、拍摄手法、精湛的技艺,后期合成也无法完美的融合幻境与现实。《派 》的摄影就是最好的幻境与现实的融合,才给我们以享受梦幻的画面、唯美的意境。

至于最佳原创音乐,我这里就不想多说什么了,我也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对音乐只能凭自身爱好来评量。只想说好的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一部电影是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深思、让人回味,全靠音乐,正所谓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于耳, 音乐是唯一让人拥有的灵魂的享受。

少年观后感 篇6

今天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他们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通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也要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爱护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着“最美孝心少年”的契机,我想讲讲我班王广红同学的孝行。

这是个身体瘦小,却有着极强生命力和“孝心”的孩子。王广红,孤儿,在12年前被现在的父亲收养,养父在1994年的煤矿事故中落下了终生残疾,该生家中还有常年重病卧床不起的养祖父祖母。其家庭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生活的重担却没有压倒这个善良、纯朴的家。

据小广红的养父说,小广红四岁时就学会了做家务,每天都起的很早,打扫院子卫生,生火做饭,为年迈体衰的爷爷奶奶洗衣服,最后才匆匆的`吃几口去上学,我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我班有这样的同学而骄傲。

小广红的邻居们也告诉我说,小广红非常孝敬养父,有好吃的东西都要给养父留着,从来不伸手向家人要漂亮的衣服,她的衣服都是穿亲戚家穿剩下的,但她从来没有怨言,反而渐渐的养成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这就是一个看似平凡,却又触及心灵的一个12岁小姑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