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写景作文内容页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1

老马的手艺活儿

高一(11)班傅在恒

我的邻居崔大爷是一位很会生活的老北京。每天早上起床,他都会出去吃上两根油条,打上一碗豆浆,再晃晃悠悠地溜达回家。我因此理所应当地认为金黄酥脆油条是他情有独钟的美食。然而,他却不这么认为。

崔大爷年轻的时候住在前门边上的小巷子里,小巷里有一家回民开的油饼店。据他回忆:“只要老马家那铺子炸上油饼,那满街就都是香味。”比起油条,这老马家的油饼既多了几分独特的焦香,又有着几分油条所没有的松软:“早上炸出的油饼,到了晚上皮儿还是脆的,瓤儿还是软和的。”这样好的东西,当然受到了小巷居民们的青睐:“原先胡同里有五六家油饼店,老马家的一开张,不出半年,剩下的几家全关门了。”听了崔大爷这番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便打算去拜访一下这位神奇的手艺人——马老头。

从前门楼子往西溜达,穿过几条胡同,走过几条小巷,就能在路边发现一栋青砖黛瓦二层小楼。小楼还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门窗,虽然简朴,但也十分干净;楼侧面的墙皮有些脱落,裸露的砖面上留下了苔痕,流露出古朴的气息。由木板与塑料布制成的塑料布下的藤椅上坐着一位老人。他便是马老头。

马老头今年81岁,已经不做油饼了。其实,他原本也没打算卖油饼:“我这退休之前是个工人,在一个汽修厂上班。后来公司倒闭了,我就下岗回家了”当时,马老头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下岗后,家里便失去了收入,这对本来就不充裕的马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几个月不上班,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差。我寻思着也不能这样一天天的糊弄下去,所以呢,就操起了我们回民的老本行:做点心。”

这栋老宅在马家手里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了。自从老马的祖父从德州举家搬迁来北京,马家就一直守着这老房子,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老马捡起祖上传下来的配方,重新走进厨房,像父辈那样成为了一名手艺人:“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和上面,然后做礼拜。礼拜做完了,帮工的伙计也就来了。”于是,两人便开始炸油饼。

老马家的厨房空间并不宽裕。可想而知,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与热锅为伴,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此时最能使老马感到快慰的,便是人们对他厨艺的欣赏和赞美:“只要我那招牌一挂出来,整条巷子的人就全都跑出来了”他往三十米开外的一辆车上一比划,“人多的时候,队都要排那么老长。”回想起自家店铺辉煌的历史,老马眉毛上挑,嘴角上扬,仿佛有着说不尽的乐事。

听到崔大爷“半年内引来五六家店客流”的描述,老马只是微微颔首:“主要还是咱家的东西吃着放心。”老马每天收摊后,小到筷子勺子,大到台面桌面,都清理地干干净净,不放过一个卫生死角。老马做在手上,街坊们看在眼里,自然而然就对坚守卫生底线的老马产生了一种由衷的信任与敬意。因此看到老马家每天早上排的长队,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马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要拿出自己收入的1/40来资助穷人。在工作的40年里,老马一直恪守着这一善举:“我们教会里面也有人不遵守这一规矩。他不守规矩,也没能富裕多少;我施舍穷人,也照样吃饱穿暖。何必计较这一点身外之物呢?”

已经退休的老马依然保持着这个善良的习惯:“我现在每个月还拿出5000块钱来,一部分(捐)给清真寺,一部分给穷人。”所谓“人善福自来”,老马红火的生意,也可以算作是坚守善道的他的福报吧。

谈起小巷附近的同仁堂老店,老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讲情义!”北平解放前,盲人和肢体残疾的人没有就业机会,只能在路边讨饭,冬天活活冻死的比比皆是。同仁堂的掌柜不忍心看着这些残疾人受苦受难,便将他们招进药铺,不仅供他们吃住,还给他们分配抓药,包药的工作,教会他们吃饭的本领。同为心存善意的人,同做行善积德的事,老马为掌柜竖起了大拇指。

老马家与左邻右舍最大的差别就是门前的花花草草了。比起别人家门口光秃秃的水泥地,老马家门口的花木为这栋不起眼的小楼平添了几分生机。棕红色的小花盆里长出了一颗颗小彩椒,红得鲜艳,黄得喜人,紫得充实;一排排泡沫塑料箱子里的韭菜郁郁葱葱,聚集成一大片绿色,好像要溢出来似的;丝瓜与南瓜顺势爬上屋檐,好似热恋中的情侣,缠缠绵绵,难舍难分,经过老马的悉心照料,结出一粒粒“爱情的结晶”。老马对自己的“前院”很是得意:“我这平常没事就喜欢弄弄这些花花草草,自己看着高兴,别人看着舒坦。”原来,老马打理花花草草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改善小巷的生活环境。这种推己及人的格局也体现在老马的商业观上:“做生意也一样,不光得想着自己赚钱,心里还得一直有着别人。”做出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的油饼温暖顾客们的胃;通过坚守善道、乐善好施来温暖穷人们的心。这便是老马作为普通的手艺人的可敬之处。

谈及自己的“传家配方”,老马也有着自己的难处:“儿子现在在国外当翻译。虽然挣得不少,就是这老手艺……”老马双手撑着拐杖,身体微微前倾,露出忧虑的神色,“好在孙子还在我身边,到时候让他学学,也不是不能传下去。”老马一声吆喝,小孙子便从门里探出头来。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颇有几分西亚人的感觉。“等你长大了,爷爷教你做咱们马家传统的油饼,好不好?”腼腆的小孙子点了点头,便又躲回小楼里面去了。兴许是对孙子肯定的答复感到满意,又兴许是对孙子的腼腆可爱感到欣喜,老马咧嘴大笑,又放松地靠在了藤椅上。

祝愿善良的马老先生幸福安乐,祝愿马家的老手艺永远流传。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2

“花气袭人知昼暖”,一簇枝头的海棠借着羸弱的身子捎来宜人的清香。待暖冬尽去,妖娆动人,红似胭脂的它也正舒展着轻薄的花瓣,抚弄娇俏,企盼春天。

上海的古镇街头亦有以海棠命名的糕点,“海棠糕”,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刚出锅时,一个个圆墩墩的,肚皮朝上散着升腾的雾气,白花花又软糯细腻的面皮诞下焦黄色的饴糖。拿铁板夹着它咕噜翻一个面,乌黑油亮的黑芝麻佐以胭红、翠绿两样小料,勾起游人的食欲,甚至身上还会有一道金黄薄脆的拉丝糖衣。拿油纸接过,趁着热乎劲吃,油亮且绵密的红豆沙,混合着软糯弹牙的面皮,口感极佳。浓郁的焦糖香与面团的细腻融合出奇妙的口感,微咸,松软,豆沙入口即化。

出锅时的盛装打扮似在迎接味蕾的拥抱,也让我想起苏子形容海棠的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糕并非什么精致小吃,豆沙馅有时也调皮地挣脱面皮的束缚,但却是极水灵、热情且鲜活,正如魔都的老上海人“处市井而不市侩,知世故而不世故。”

不平凡的口感背后,是不平凡的手艺和手艺人。

有幸尝过海棠糕后,留于唇齿的香甜味便敏感地捕捉了我想要细探究竟的心思,而最终了解到了秦雪菊。秦雪菊是秦隆昌第五代传人,自父亲手里接过这套海棠糕的工具,生铁锻造,重达十几斤。

海棠糕是江南地区非常有年代感的一款糕点。一口圆圆的已有些陈旧的锅子,六个孔围住中间一个孔成一圈,这口老锅显然历经了数年的风霜。秦雪菊说:“海棠糕要做得好,调面浆至为关键。”只见她将面粉、净水、小苏打、鸡蛋、白砂糖熟练地一一倒入碗内,配比全凭经验,还要调以老面,充分搅匀至面浆粘稠细腻。面浆搅起来厚重沉郁,棒子挑起的末梢那一小尖儿倒很嫩滑,弹弹的,煞是可爱。和很多其他老式点心一样,海棠糕的内陷也是常用豆沙馅,要将红豆浸泡在清水里,锅上焖至软烂,搅打成泥,不仅如此,还要加一小碗砂糖,一大勺食用油炒香。“这样才有绵密、糯糯的口感”秦雪菊边和着面边说,“接着放置一晚上就可以使用了。隔天做好一大盆,第二天掀开的时候就已经香得不行了。”又露出欣慰满足的笑意。另一味必不可少的糖猪油馅,则是用新鲜切丁的猪板油,跟砂糖和匀即可。

制作时,先拿小刷子在模具上刷上一层金黄的底油,舀入雪白的面浆一小团,再填上一大块豆沙,用木竹签把底部的面浆挑起来裹住豆沙,最上面撮入糖猪油,撒上松子、芝麻、瓜子仁、核桃肉和青红丝。海棠糕最终的成色,来自于一大块铁皮盖子的配合。烧到滚烫后撒上一层白砂糖,融化到呈焦糖色的时候,反扣在面浆上,烤个5分钟左右。其间为了使其均匀受热,保证松脆的焦糖衣和软糯的面皮,秦雪菊将重达几十斤的模具上下翻转,即便在冬天,额上也沁出汗珠,细密地陷于皮肤的纹理,模具里的海棠糕在吐着串串的泡泡。

如今已是机器标准化的大时代,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精巧可爱,老一辈手艺人的手作之味却在消失。而这小小的海棠糕,能在这个小时代的洪流之下被传承,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3

千年运输纽带——大洋古盐道

王烨丽

缙云到温州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异石奇峰别有天”的感觉,现在已经成为缙云和各地驴友最佳的徒步线路之一。而这条古道的由来,源于以前的食盐运输。它,是曾经的盐道。它的线路为蛟坑村-抱骨岭脚—后村—前村—南溪—木西花—界坑—永嘉—温州。其中很长的一段,属于大洋地界。

观盐道——赞绮丽风光

大洋古盐道群山耸立,一路的奇峰异石美不胜收,是缙云境内古道中风景最好的一条。一入山间古道,驴友们总会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为这不期而遇的美景欢呼。徜徉在这古道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道两边高山耸峙,翠色如屏,让人心旷神怡。古诗云“一丘一壑也风流”,正是此间景象。随着地势的变化,溪流或形成一条小瀑布,溅玉喷珠,倾泻而下;或汇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而高山峡谷之间,尽是巨大的岩石,大多的岩石,就是十个成年人展开双臂也不见得能将其抱住。

古道由盘山的小径伸入到大洋的民间小巷。进入盐道深巷,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布的石头建筑,细观石墙,深浅不一的缝隙中满是岁月沧桑的印记;轻抚石墙,指尖的触感仿佛是与跨越时空与古人的亲切对话。形状各异的石头拼接和谐,其中溜出的枝芽慢慢长大,让古道的千年岁月与新兴生命的悄然交融。

谈盐道——忆峥嵘岁月

大洋古盐道开辟于唐朝昭宗年间,距今有1100多年,是缙云至温州的一条用于食盐运输等商贸往来的通道。当时温州平阳县等地熬制的食盐,是民众用肩挑的办法通过此道供应至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的。缙云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被大山包围。当时的人们筚路蓝缕,开山劈石,才最终有这条古道。当我们走过这些古道的时候,眼前仿佛就会浮现出古人们冬日冒着严寒、夏日顶着烈日,一锤一锤,艰难艰难开山的场景。而这,会叩击着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对那些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开辟成功后的古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有数千人往返于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大洋古盐道还承担着运送战争物资的重任。直至1956年,缙石公路开通以后,大洋古盐道才被弃用。

谈盐道——赞扁担精神

在寻找古道密迹的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王林山,他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跟着父亲远走温州,挑一百来斤的盐一路到江西。虽然他跟我们谈起挑盐经历的时候,寥寥几语就概括了挑盐的过程,但其背后的艰辛我们却可以想象。一个小小少年为了生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沉重的食盐,绕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寂寞的背影,颤抖的脚步,那是怎样的艰难啊!

从王林山艰辛的挑盐经历中,我们了解了“扁担精神”。一根沉重的扁担,在十八盘山路上舞成松影,挑起太阳、月亮与大洋山的重量,也挑起全家生活的希望。

当挑盐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这条古道,随着身上的扁担吱呀作响,扁担精神就在人们心中生了根,然后慢慢成长,开花结果。然后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我们踏上这布满汗水泪水的古道时,心中不免震撼。墙上那一幅幅、一张张的图片直击心灵,挑盐人用他们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担起百斤重的盐,伛偻着身躯,一步又一步,一步接一步地迈向前方,任凭汗水无声滴落……我们耳边似乎回荡起他们厚重的劳动号子,眼前似乎出现了他们那佝偻的身躯。

我们想,哪怕是在衣食无忧的现在,扁担精神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它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应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生长,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扁担精神,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它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如今,政府也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古盐道的整改与保护: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铺上了青石砖,历史悠久的残壁上挂上了扁担、竹篮、油灯等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道路两旁立起了专门介绍大洋古盐道历史文化的石碑……所有的这些,使得古盐道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览。

我们欣喜,千年古盐道又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4

婺剧·传承

郑路凡

在采访河阳古民居的时候,村民演绎的婺剧《僧尼会》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婺剧,也叫“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建国后,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而这以上的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在这之后,徽戏传入了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

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会》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僧尼会》这起事情就发生在婺城区罗埠镇的“雌雄山”上。早先,罗埠地方有两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观音山”。两山只隔着三十来丈宽。和尚山有个“碧桃寺”,寺里住着五六个和尚;观音山上有个“仙桃庵”,庵里住着五六个尼姑。

和尚山上有个小和尚和观音山上一个小尼姑蛮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种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浇菜;小和尚到塘埠头洗衣裳裤,小尼姑就赶去帮他洗。日子头一长,两人心里都有点意思啦,便是讲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边嬉笑取乐,混混日子。

两座山的山神爷看见他们两个日日都是这样子,也只好“唉”一声,想神仙都难免思凡,何况两个凡人动心呢。索性好人做到头,把两座山来个日分夜合。从此,这两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时曾经路过这里,晓得这两座山会日分夜合,马上弹起眼睛乌珠,骂起山神老爷来了:“你们两个孽畜,竟敢做出伤风败俗、不成体统的事情来。从今日起,两山不能合并,中间用溪隔开,不准架桥,违者要抽筋。”山神爷见真命天子发火了,连气都不敢透一声,把和尚山往东移,将观音山向西移,中间隔了一百廿丈,还开了一条五丈宽的溪,真当连独木桥也不敢搭一根。

哪里晓得,洪武皇帝能拆开日分夜合的山,却偏偏拆不开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们心想:“你当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宫,七十二偏宫,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气,越想越恨这个洪武皇帝。临近清明那几天,他们看见村里一对对夫妻上山祭祖,脑子里也有了办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们分别脱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来。到了溪边,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脱鞋便把小尼姑背过溪。逃出了和尚庙和观音庵,做了一对夫妻。

婺剧传承的中国文化还吸引了外国朋友,互动显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知晓婺剧。在婺剧的传承中,去欣赏中华文化!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5

荷公特祠建筑志

胡佳煊

荷公特祠坐落在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的缙云县河阳村。河阳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设计特色,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保留着三座古代大桥和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还有农具、家具、壁画、匾额、雕刻以及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荷公特祠就是这些文化瑰宝中的典范。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建于光绪三十二年,是为了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家祠。据家谱记载,朱得三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养大。后来母亲卧病在床,朱得三侍奉数月,衣不解带,母亲死后守墓三年。浙江巡抚特准给他建造一座孝子祠,用他父亲的名字“朱荷”来命名。

祠堂坐北朝南,面积有405平方米,环境清幽,古色古香。祠堂中的布局与雕刻更是独具匠心,颇有讲究。

祠堂的木雕力求简洁自然,虽带几分含蓄,但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了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雕花主要分布在较醒目的位置,例如廊下、门窗、神龛等处,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简繁之分,细节上各有千秋,装饰手段自然、活泼、典雅,图案有动物、植物、器物等,技艺之高超,让人惊叹不已。

就如正殿中的四根柱子,它们与房梁接壤处都刻有雕花,仔细观察,分别是马、虎、狗、羊,它们皆以脍炙人口的典故与俗语为媒介,分别象征了忠、节、义、孝,如《春秋繁露》记载:“凡贽,乡用羔,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朱得三就如羊羔一般,将“孝”字坚守到底。他对于传统风尚的继承,展现了朱家良好的家风。

祠堂内还挂有清光绪年间的“节孝”牌匾,以及民国时期的“孝女”“冰玉比洁”匾额。孝女匾额上写“朱孝女名杏仙孝子得三女,幼聪慧喜闲静,自少女失恃,赖父与祖母抚养成立,女先意承志能得父与祖母之欢心,祖母病,乃父调护多方不离左右,女亦事事服劳,祖母殁,女长斋顶礼焚香叩天时,祝严亲康健,抚幼弟珍爱备至,女守贞不字闭户诵经,孝友出于天性,年五十仍然孺慕”,表现出对朱杏仙品行的肯定与赞赏,对后世起着引导作用。

庄严肃穆的祠堂记载了祖先们对后辈们的希望。大门口屏风上的《河阳家训》写道:知冠礼,慎婚礼,简葬礼,敬祭礼,敦孝悌,重尊长,务耕读,禁赌博,崇节俭,息讼狱,教子弟,谨闺门,戒斗狠,完钱粮,惩奸慝,严盗贼,储常帑,儆私侵,明交易,御外侮。如今的河阳人严于律己、品行兼优,祖上的良好品德在此传承,荷公特祠的文化价值也便不言而喻了。

荷公特祠经过几代河阳人的修葺、还原,在历史长河中发出了更加夺目的熠熠光辉,它见证着河阳人对精湛技艺的继承,也见证着大家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这巍巍古祠一定会在光华璀璨的天空之下屹立不倒,展现出傲人的风采。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6

家乡风物志——壶镇西施道门进士第

陈茹荧

道门进士第,俗称丛公堂、总兵府,又称游府,位于壶镇西施行政村道门自然村,但此“西施”并非彼“西施”,此西施源于清光绪年间出了位长相如“清纯淑女”,名为“施化麟”的武进士。

其可是大有来头,施公不仅为恭亲王得意门生,曾参与抗法入侵、追杀日谍、暗助梁启超和康有为遁日等行动,更是因平乱、抗英战功卓著,奉慈禧太后懿旨“赏戴花翎”,其太祖父、祖父、父亲因其战功诏封“正三品武义都尉”,本人死后追谥号“武丛公”,奉慈禧懿旨被赐“丹书铁券”。

20世纪初,施公奉慈禧懿旨在自己的出生地——道门敕造了“游击将军府”,即现在的“道门进士第”。此建筑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道门进士第总面宽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836平方。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和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地面均高于路面3米。青云楼为藏书楼或瞭望楼,单体三层建筑,封闭式结构,与主建筑隔路相望。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南面建筑为天井、正厅及两厢楼,北面建筑与堂屋即内房相连。

星河运转,宝刹空门,四海风火,亘古不变的清风也吹不尽武门的兴废……在清朝时,只有皇帝允许才可以建造的,并且相比皇帝的九五至尊,他竟然有三阶之高,足以可见施公其的官职之大。但我一直不解,为何这片经天子批准的建筑,门前空土的面积却无法与它的高贵相媲?相传奉施化麟旨来造府第时,他的父亲施润之原本想建一座可以直达西施村施氏宗。

这精巧细致的瓦片和石雕,很难想象是多么巧的手才创造出了这美景。在屋檐下面很明显有过匾牌挂过的痕迹。

走进大门,便是正厅了,十分整齐对称的构造。正厅中间的四根支撑柱和屋顶采用木质,现已被腐蚀了一些。靠近屋顶处的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兽,都呈现出凶险的模样,大抵是因为习武的缘故。

重头戏来了——便是那几块耀眼的匾牌。“荣封三代”和“朝勇巴图鲁”是施公在28岁时慈禧太后所封的。荣封三代是指他的爷爷爸爸和自己,一人当官,全家都光荣。朝勇巴图鲁是蒙古勇士的称号,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夸他的武艺高强,同样“蒙古”一词可见,慈禧太后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一旁的地上还有着两块更为古老的匾牌,长196厘米,高57厘米,牌楼石质构件,礼部尚书、宗室奎润题。那便是原来挂在那大门上的。

右厅的地上还立着清朝的武举科目举石,也称作“掇石”,石重分别为200斤、250斤和300斤,以抱离地面1尺以上为合格。难以想象,施公竟然可以将最重的抱着绕院子走三圈。

再往前走,跨过石阶便走进了内厅,厅内当年的壁画早已泛黄,文革等时期留下的印记也已经老去,在岁月更替中,因其广袤的建筑群和墙体,亦发挥过宣传阵地的作用,而现在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沧桑。

将军府的风光早已停留在昨日的时光里,但透过这余留下的府邸,我们不难想象它昔日的风光。但作为浙江省省级保护单位,我认为其的保护和修复仍需要提高,轻而易举便可触碰到的文物,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不经意的触碰间一点点消磨。作为后代的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领略到“道门进士第”的风光,并且对于其的保护有真正的实际做法。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7

家乡风物志之老北京炸酱面

高一(4)班张文誉

是绿柳红墙,白塔琉璃瓦;还是摩天厦宇,璀璨霓虹——每每谈论起北京,她总是以这般神圣的存在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浮现在人们心中。

可诺大一个京城,真正将北京气息带向世界的,却实在是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微尘之中同样会藏有大千世界,走进街边的一家老北京面馆,仿佛就踏入了半个北平。

老北京炸酱面,这一再普通不过的寻常人家饭菜,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韵从过去带向未来。

究竟是什么让老北京炸酱面不止步于一种文化符号,而是成为激活老百姓社会生活的因子?

我的答案是,它是传承在北京人血脉中的、北京人记忆深处的味道。梁秋实老先生就曾在他的《雅舍谈吃》中讲到:北平人没有不爱吃炸酱面的,他们从小吃炸酱面长大,对炸酱面是一种纯粹的热爱。他有一个妹妹小时患了伤寒,中医认为已无药可救,于是吩咐她的家人,她想吃什么都可以,不必再有禁忌,于是当母亲问到想吃什么时,她气若游丝地回答了三个字——炸酱面。吃过之后,她忽地睁大眼睛坐起来,过了一两天后病霍然而愈。这个故事虽多少有一点玄幻色彩夹杂其中,但却深度表明了炸酱面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于我自己而言,炸酱面则是放学后一碗极大的心灵慰藉,棕红的四方桌、四方凳,店小二迎宾送客的吆喝声,缤纷的菜码以及浓郁的酱香味,总会褪去劳碌一天的疲劳,带给身心极大的满足感。

另外针对这个问题,我还专门去采访了老北京炸酱面馆的大师傅,并听取了老北京人对炸酱面的看法。

经过总结与整理,我将从炸酱、面条以及菜码的选择几个方面谈一谈其中的讲究,从而深入领略炸酱面的魅力所在。

炸酱:传统的老北京炸酱面使用黄酱,北京人尤其爱用六必居或天源的黄酱,用干黄酱时还需用凉水将其泄开。据郭德纲介绍,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会用泡干香菇的水将其泄开,这样便可以取到香菇的鲜香,也可以使酱香发挥的更彻底。

莱码:红箩卜丝、绿黄瓜丝、嫩芹菜段、鲜黄豆芽、白细葱丝,青豆、黄豆、白菜丝,白白红红绿绿黄黄,搭配起来可谓是赏心悦目、回味无穷。面码还常随季节的变换加入不同的时令蔬菜,如在开春的时候,就会加入一些香椿头。炸酱面搭配这些面码,解腻、利口、使营养摄入更均衡。

面:传统的炸酱面用神面或是切面。先将面擀成有一定厚度的面片,再用刀将面片切条,随后,在切成条的面片上洒上一层干面,双手拎起将已切好的厚宽条抻细抻长,只听轻细之声,紧接着再一声“pia”,随即便投入锅中。切面也是手工制作,将面擀成薄面片,撒上干面,回环往复,叠成几层,然后用刀切成细条投入锅中。先不说面如无数白银翻搅水中,这一抬一抖一落,一气呵成,真叫一个“帅”。切面或抻面煮好后,通常会在凉水中过一下,使面条更加爽滑利口,即“过水面”。也可以从锅中直接捞出,北京人称之为“锅挑儿”。夏季人们常吃“过水面”,冬天多吃“锅挑儿”。

可以说,一碗炸酱面在简朴中透露出精致,喧闹中伴随着闲适,不奢华却讲尽了排场,有说不尽的生活之香,生活之美。

如果说过去由于自然气候的限制和南北交通不便的影响,炸酱面成为北京人面食的不二选择,那么在当今社会,炸酱面就是一种家乡风味,是一种舌尖盛宴,仍然活跃在家家户户中,传承着北京人的品格。

北京人讲究,吃东西,食材可以简单,但是制作过程决不能糊弄。

北京炸酱面,面条一定要筋道。炸酱也要用好的干黄酱,肉切细丁,最好带点肥,先煸肉,再倒入调开的黄酱,小火熬制,决不能粘锅,否则会有糊味。各种调料不能缺少,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豆干、鸡蛋等物。炸好了酱,还得配上时鲜的莱码。豆芽、黄瓜、萝卜、黄花、木耳、香椿等加入碗中,再来瓣蒜,才算齐活。吃的时候,也要把炸酱和菜码在碗内搅拌均匀,尽量让每一根面条都蘸上酱。冬天,炸酱面要吃汤面,热乎乎的汤水混合着鲜咸的滋味,一口就暖身。夏天,更是要把面条过水,把水篦干净后,把炸辣椒拌上,吃的那叫一个舒爽。

有人说这是“穷讲究”,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饭,却还非透着一股牛哄哄的高贵劲儿。其实,生活的基调本就是艰难,正是有了这些“讲究”的仪式感,才让我们活的有动力,活的有生趣。北京人的讲究,彰显着皇城根底下人们的局气和规矩。因为局气,因为规矩,所以才有了北京人赏花养鸟,对生活的无尽热爱,才有了对陌生人的热情款待,才有了对朋友的大方义气。

北京人的讲究,更是一种乐观。家里老人总是会就着花生米、肉皮冻聊着家长里短。许多生活的困难在老爷子嘴里就是故事,既是故事,那便一定有悲有喜,他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微微勾勾嘴角,尽是幽默和坦然。酒足之后,一人一碗炸酱面,吸吸溜溜的吃完。没有幽怨,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的满足。

也许在乐观的北京人眼中,生活就像一碗炸酱面,酸甜苦辣都得拌,拌匀了拌好了,吃下去就是日子,饱了,就是希望和明天。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8

竹核雕志

张峻豪

“江南竹核雕艺术创作基地”位于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汪坑村,该基地由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邹丽青先生建立。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丝桃花源的韵味。进门没走几步,便进入到了邹丽青大师的一个小型核雕博物馆,这也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虽说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核雕作品了,邹丽青大师将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献给了政府。因此,这儿只有他较后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厅里的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这件叫“轮回”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环形艺术品。仅由几个经过简单雕刻的竹节构成,每个竹节上有形态各异的小人。这哪算是一件大师的作品呢!后来,在邹丽青大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这一个个排列有规律的小人——从蹒跚学步的小人到俯首静坐的老者,是雕刻者借以表达人的生死轮回。没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难体会其中深远的含义。正如邹大师所说的那样,艺术品不在写实而在于写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内涵,就会发觉这件作品是多么精妙绝伦。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大师徒弟们的创作基地。这里是汪坑小学旧址,后来小学搬迁,邹丽青大师便将这作为雕刻技术的交流基地,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徒弟们在这里练习核雕技术。这些核雕作品虽算不上特别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发出赞叹。只见一个橄榄核上雕着圆形凸起的果实,旁边有几朵花相映衬,花儿有尽情绽放的,也有含羞半开的,又衬托了几片枝叶,极富有诗情画意。我们想到了初中所学过的《核舟记》。这么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费的却是手艺人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从获取灵感、挑选材料,到长时间的雕刻打磨,一个手艺人可能为此废寝忘食,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逐渐消失。在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花上几个月,几年去完成一个作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了解到,邹老师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镇里,近几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邹老师说道,“一个是空气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个是这里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也方便创作。还有就是能提供一种安静的心态,少一些人打扰。”邹大师表示,现在这个社会太急躁,大多数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心态。在一小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收成便会选择放弃,因此真正坚守下来的人很少,邹丽青大师便是很少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位。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也曾迷茫过,他说:“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静,少和外人接触,如果压力无处释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为此两次患上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

邹老师还自己取了艺名叫“秋人”。当我们问及邹老师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艺名时,他回答到:“因为我喜欢秋天,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落叶的季节。只有落叶肥沃了土壤,来年才有更大的丰收。还有就是秋天安静,像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喜欢寂寞的,秋天就能给人这样一个安静的心态。”从邹先生对自己艺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窥见他对人生的舍与得的见解。如今,他同他的艺名——秋人一样,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静,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访问邹丽青大师让我收获颇丰,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诗人。他将诗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之中。

如今,邹丽青大师作为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让竹核雕,让温溪这个小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9

山城夏日——雅宅村风物志

李晓微

记忆中的夏天,便是那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风清凉得赶走夏日的燥热;天湛蓝得仿佛会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颜;蝉鸣叫得似乎那郁郁葱葱的后山苦槠树林就是一片乐园。是的,这就是大山中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群质朴的劳动者。一个承载了我无数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乡。

雅·物

寻一抹浅香,那是百年古树经日月沉淀、风雨洗礼而被微风卷入空气里的清香,抑或是山间的清泉、野花儿,还是那连绵的、充斥视线的绿草?答案或许并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贴切形容的吧。不经意一撇,却恰好看见这株古苦槠树。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叹,这是几世的长相厮守,换得与天地作伴,永存于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过几次果实,又飘落过几次树叶;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儿从撒欢疯跑到落落大方,又从志在四方到衣锦还乡。它陪伴了多少人来又往。

唐葛岭古道,处于好溪和章溪的交汇处。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里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传他们是周厉王时三位谏臣。至宋以后演变成仙俗,称“唐葛周庙”,古道因此而得名。据说这古道还见证过一场抗日战斗。台阶边的青石留下岁月的斑驳,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属于每一片叶子的影子。左右两只青石狮兽,从茫茫时间长河中,遗落自己伫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渐渐爬上身体爬上自己威武的毛发,炯炯的目光虽已石化,却毫无减少地流露了对雅宅,这个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小村庄那浓浓的爱恋。时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风骤雨,好像都是在沉淀,一份专属于这儿的独家回忆录。

生活总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转弯处,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们多时。几盏火红的灯笼迎接如期而至的国庆,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苍劲有力“路遥山阻难隔心,求应惠厚情意切”“夹道九州两都神地灵,孤岭三龙独庙仙天赐”。望城亭下,品一壶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壶茶,一盘棋,在亭下,就是岁月静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识的人名,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热茶冉冉升起的白雾。

雅·居

穿过阡陌小巷,走过袅袅炊烟,来到古民居。

门口,四个大字虽然泛白,却仍清晰可见。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是打开过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门掉了些漆,房梁依旧笔直,撑起一个家的安宁。古民居坐落于村庄内部,市里县里的领导都会专门去参观。黑瓦盖住房子,隔绝了风吹雨打的折磨,给予下边的人们温馨之感。简简单单的四合院,简简单单的家居用品,简简单单的几户人家,眼前浮现出了幼时父亲常在耳边感叹的“夜晚纳凉新月下”。人们不被城市的杂乱所感迷惘,身前身后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们是纯粹朴实的。门上贴着大红纸,还有几副对联,在这夏末初秋,竟体会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访谈时那位老伯伯说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么意思。雕梁画栋,宝珠璀璨,盘旋在头顶的龙头威严地俯视下面虔诚的人们,两旁的灯华丽地落下,满目缤纷,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观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气弥漫四周。

雅·味

雅宅特色,不得不说的就是苦槠腐。那是用后山成片的苦槠树群结下的苦槠果磨成的苦槠粉所制的。在夏天,弹嫩的带点棕色的苦槠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凉凉,简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块的苦槠腐携一点难以察觉的苦和酸甜的汤水,冲去你体内的来自盛夏的暑气。一饮这碗来自大自然的美食,这趟便无遗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简单,看一看百年的古树,登一登唐葛岭古道,在望城亭远眺车水马;约起友人下一盘围棋,楚河汉界之间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总会通向那个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缤纷鹿,一回眸便是惊艳时光;去佛前虔诚一拜,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接下来努力拼搏的一个许诺;最后,村口长廊一品清凉的苦槠腐,便是一个夏天。

这就是雅宅,一个我从小就接触的地方,没有乱世纷扰,没有来去匆匆的人们,没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10

真实、善良与纯粹——乡村集市的独特魅力

高一(2)班刘靓

说到集市,它似乎常常被当作是农村的特殊习俗。实际上,在农村与城市尚未分化的年代,我国所有的交易场所都能被叫做“集”。集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物与物的交换”,到了唐宋,集市的门类就更五花八门了,有米市,鱼市,夜市,庙会等等。这些集市开放的时间也有所讲究,一般不同的地方都会在不同的特殊尾号日开放集市。可到了现代,这种传统方式不再满足盈利的需要,于是各大城市纷纷建立起遍布大街小巷的便民超市,而只有那些最为质朴与勤劳的农民们,依旧保持着这样的传统。集市文化也就因而变成了乡村特有的文化。

小时候过年放假回到家,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到家旁边的集市赶集。虽是北京正月最冷的时候,这里的商贩一点也不见少,都忙忙碌碌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摊。在场地里摆摊是要收管理费的,一米摊是三十元,农民们大多摆不了这么多东西,也并不划算,于是你能看到的摊子,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一小块,上面堆满了水果蔬菜;卖小吃的要么撑起一个桌子,上面每格放上不同的小吃,要么干脆就随走随买,推着煎饼车、棉花糖机、刨冰机、糖葫芦小车到处吆喝,经常把本就不宽的道路得水泄不通。

他们赶集并非采取就近原则,而是用日子与不同集市的开设日参照,在平谷区里的农民们一般哪里有集就去哪里赶,哪怕要开车开上一会也一定要去。

我于是对乡下人对赶集的热情产生迷惑:超市里的东西包装得比集市上干净,新奇的玩物在电商平台上也都能买到,不同地点的集市上卖的东西也千篇一律,何必算着日子,起个大早去集市上买东西呢?

可与我不同的,集市对于乡下的孩子们来说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我在集市上排队的时候问了一个小女孩两句,她只是举着手中的奥特曼玩具,尝试着礼貌地和我说话:“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这是那个年纪的孩子们最为纯粹的愿望。玩具摊上五毛钱一包(现在也很少有这个价格的玩具了)的泡泡胶,一块钱一个的小戒指,小吃摊上五块钱一个的棉花糖,只有在冬天才能买到的特色小吃糖葫芦,用小纸杯装的刨冰便足以满足他们美好的小愿望。

我本以为,商贩追着集赶是为了多赚些钱。实际上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集市上总有些生意并不火热,常常坐着冷板凳看面前人来人往的商贩,这幅景象总让人有点心酸。然而他们本人却毫不在意,说自己陆陆续续摆了十多二十年摊子,就是这样有时卖的多有时卖的少,自己并不靠这个养家糊口,只是平时在家里闲不住,就摆摆摊,碰见熟人唠几句,让生活充实些。也有的练就了一副好手艺,就来集上卖卖手艺,有个编气球的大爷把气球编成帽子,惹得小朋友们喜欢,生意在各个集市都十分火爆,自己因为挣了不少,也因为有人喜欢自己的手艺,每天活的充实自在。农民的勤快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农忙时每天四五点起床,去地里撒农药,摘豆角,回来以后筛豆子、剥玉米,把谷子放在平房房顶上晒晒;农闲时就拿些余下来的农产品,在集上摆个小摊坐上一上午。现在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开始向往周边农村里的生活,说起原因来都是乡村生活不同于国际大都市的紧张繁忙,悠闲自在,其实不然,勤劳是悠闲的本钱,自律才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便是农民们生活的箴言。

除了熟悉的乡村面孔以外,赶集的也不乏穿着时髦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觉得赶集热闹,亦或是在长大成人后,想来回归一下纯粹的本心。那个跟着家人一起来赶集的小孩又何尝不是在都市里奔走的我们呢?在习惯了都市中的繁华之下,或许简单的买些土特产,与农民们搭搭话才最能让他们玩得尽兴。在淳朴的农民们的观念里,无论是商户还是游人,只要同来集市上赶集,就成了一家人。在智能的扫码付款之后,商户们依然保持着同人讲价的习惯。“我买五个能不能多拿一个?”“嗨,多拿就多拿一个呗。”这样的对话也已然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经常有人看见别人手上拿的东西好玩,就直接问是从哪里买的,问完之后再顺理成章地聊上几句:“你也赶集啊”,“是,放假都跑这来了。”这样一来,大家就算认识了。在相对闭塞的村与村之间,集市也成了最普通最单纯的交际场所。少了利益熏心和尔虞我诈,年轻人们赶一趟集回来,心情必然清爽愉悦。集市上那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是乡下人最普通的精神滋养与精神慰藉。

相比之下,超商店铺里的看店人,虽是一脸和颜悦色,贴心百倍,但私底下却一心想着让你多花些钱买他的东西。繁华背后足见真纯的可贵,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商场超市遍布的今天,还有人依旧愿意去简陋的集市上赶集了。

农村集市承担着许多职能,不仅是乡下少有的娱乐场所和交际场所,更寄托了万千乡下人最为纯粹的处世风格,为人们提供精神给养。

诚然,农村集市不仅当前能够如期开办,在未来也会长期存在下去。尤其是作为可称得上是最为现代化的北京所少有保留的农村习俗,就更加珍贵了,也因此,做好开办集市的工作对于村委会和政府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体会集市文化的魅力,硬件设施是首先需要得到改善的。实际上,在我所看到的十几年里,集市的环境的确改善了许多。以前大都没有范围的划定,商贩们就随意就地摆摊,有的横在马路上,游客车辆也只是停在路边,这使得周遭的道路被堵死。而现在不但划清了集市区域的边界,还让商贩们按照货物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分区,对游客的车辆也专门划定了停车位,使得集市开办有序起来。从前简陋的零钱桶也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二维码牌子,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政府还为部分地区的集市建造了干净的公共卫生间,无论是在集市开办的日子还是平常,都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可见,硬件设施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来赶集。虽然我觉得在赶集的人心中,集市上的人文魅力往往是不言而喻的,但村干部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宣传的方式将集市文化的人文魅力传播出去。在未来,他们会尝试在逢年过节的集市里开办舞蹈歌唱汇演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乡村妇女们的日常生活,还能让人体会到农民的热情好客。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节目尚对年轻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将外人来赶集的直观感受和最为平常的买卖互动捕捉下来,演绎成小品和相声,最后再通过这些平凡的瞬间把大家不言而喻的人文魅力总结成文字,说到大家的心坎里,才能令更多的人感到“乡村大舞台”有意思,爱去看。

除了文艺汇演活动,村委会还有着让当地学生写文章、画海报,特殊节日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的想法。虽然还不知道真正实施后效果怎样,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能令集市文化创新发展、永续发展的好方式。

可以期待,在未来的集市中,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体会到农民们淳朴的处世风格,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回归最本真的自我。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11

人间烟火:东北烧烤

高一(12)班赵晨一

我的家乡在东北。说起东北,人们立刻想到的是东北的天寒地冻,东北人的大嗓门,东北人的热情和实在,而这一切最完美的呈现形式就是东北烧烤。

东北人爱烧烤,就像山东人爱吃面,广东人爱吃早茶一样,首先就是性格的体现。东北人喜欢几个朋友一起撸串喝酒,烧烤这事,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是一个人坐那闷头吃的?不和朋友吼上几嗓,然后豪爽地哄堂大笑,那肯定不是东北人在吃烧烤。

东北人爱烧烤也是环境使然。数九寒冬,外面大雪纷飞,里面热火朝天围着火炉吃烧烤,这和古代文人所描绘的于大雪之间,赏雪品酒,实际上是一回事。这种天地造化,东北独有,大风雪里,不吃烧烤,对不起自然,对不起古代那些在鹅毛大雪中逍遥的诗人们。

东北的烧烤种类繁多,什么都能烤。说他有几百种腌料和蘸料的配方都是小瞧它,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味,这叫包容。在东北,没有谁说烧烤一定要是一个什么味道,没有所谓的协会,没有传奇故事,没有规定说配料几克几克,东北人单纯,就看好不好吃。东北人的实在,在吃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东北,如果他们请你吃烤腰子,烤大蒜和烤蚕蛹,那他们一定是拿你当真心朋友看待的。烤好的腰子,浑身都散发着一种油光,一口咬下去那油就从嘴巴里面冒出来,那真是芳香扑鼻呀。大蒜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用来炒菜调味的,但在东北却把大蒜拿来烧烤,经过烧烤的大蒜,味道没有那么刺激,软面面的,带着点甜,别有一番风味。烤蚕蛹必须是东北烧烤的最爱,他对食材的要求相对较高,因为蚕蛹烤之前必须是活的,在烤制的过程中还要掌握火候,这样烤出来的蝉蛹外面金黄酥脆,里面鲜香滑嫩,一口下去满嘴蛋白质的香气。

“在东北,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在东北,烧烤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没有VIP卡座,也没有包厢。管你多大的腕儿,在这儿都得老老实实的坐在小马扎上,套用东北人一句常说的话“谁都不好使~”。也不用讲究什么上首、主副陪之类的,就是随便一坐,几杯啤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感情升温了,生分的陌生人也变成过命的兄弟了。这就是东北人只认朋友不认权贵的义气。

VIP包间的好处是安静,但对于个性张扬的东北大哥来说,自己在唠社会磕的时候不能被方圆三五桌的食客听到,并投来赞许的目光是不过瘾的。回忆回忆自己的英雄事迹,教教手下的小弟做人,烟雾缭绕间,仿佛自己登上了人生巅峰。当然,随着一声结账,这种短暂的美梦也到此结束,但也增加了继续为艰难生活奔波的动力。

没有人统计过东北到底有多少家烧烤店,一个技艺高超的老板和一个八面玲珑的老板娘似乎是每一个烧烤店的标配。东北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烧烤,并不是因为东北人天生就会烧烤,其实,在那成千上万的烧烤摊背后,是一个已经逝去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以工业厂区推进城市化,大量大型国有企业盘踞在东北大地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转眼来到90年代,受产能过剩、冗员过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及重组,下岗潮在全国内蔓延。而东北作为国有企业最多的地区,受到打击最大,数百万的工人下岗。无数人在一夜之间变得无依无靠,带着饭盒去厂里再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当一个哈尔滨人在1999年的春晚上说出“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这其中的辛酸又有谁知。而这样巨大的就业人口自然要去寻找出路,于是,低成本,简单易上手的路边烧烤摊便成了不二的选择。最早的东北烧烤喜欢用自行车辐条当签子使,那时候,刚好很多自行车厂倒闭,大量的铝铁车条被废弃。烧烤店就用低价购入这些车条,消毒加工,做成烧烤的签子。和竹签子比起来,辐条价格低,而且因为导热性能好,肉熟得更快,味道也更好,这种车条串就成为东北烧烤的特色。与其说是东北人选择了烧烤,不如说是烧烤兜住了正在下坠的东北人。那个黄金时代或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烧烤帮助东北人迈进了下一个时代。

撸串,光是提到这个词语,就会让人感受到那股豪迈劲儿。对于东北人来说,撸串不仅仅是一份夜宵,那些在烟火缭绕中留下的欢乐和泪水,已经组成了东北人的生活,是东北人灵魂的寄托,是一天枯燥工作生活后的解药。褪去白日炎热的夏夜,与二三朋友一屁股坐在店外街边支起的折叠小桌,肉串在炭火撩拨下的滋滋声和一把调料撒上去落入火中的噼啪声随着碳火的味道升腾,一呼一吸间肉香伴着香料的热气窜入鼻子,短暂的等待时间不会让人心烦却让嘴巴和胃做足了大吃一场的准备,烤肉微焦的外皮在齿间破开,内部的肉汁混合辛辣的香气迸发。在这里没有矜持,签子迅速在小桌上排成一排,一轮狂撸之后来一大口冰啤酒,麦芽的清甜卷着串香伴着细密气泡在口腔中炸开,也许这才是对生活最高的敬意。

在路边用酒杯碰撞、人声鼎沸、喧闹非凡,生活总是在热热闹闹地向前走着。对于喜欢烟火气的东北人来说,一个食物如果经过了精雕细琢的话,那它就少了那一份真实,难以消解掉生活带给我们的疲惫和疲倦。夜暮降临,在街头巷尾喧闹的烧烤摊上,一盘羊肉串,两瓶冰啤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12

铜川人物风物志——一座隐逝的城市

高一(9)班高孝延

一、绪论

如果说中国最没有存在感的城市是哪里,铜川一定榜上有名。这座位于西安与延安之间的小城面积不足北京的四分之一,风头尽被南北两处胜地占去。

铜川最有名的便是两件事。一件是煤矿,现在基本已经全部废止了;二是《平凡的世界》,铜川便是一片以“荒凉”出名的地方。

我的户口本上所登记的祖籍是西安临潼,但是我始终认为我是铜川人,我是纯正的铜川人。不因别的,铜川是我父辈从小生活的地方,也是我祖辈为事业奉献的地方。这座现在正在逐渐淡出众人视线的小城承载着我的很大一部分,我才要将之视作我的故乡,便有了这一篇《风物人物志》。

二、铜川的水

《平凡的世界》里提到的双水村一般,铜川确实有一条河。那条河叫沮河,名字本来叫“姬水”,“姬”姓便以此而来。神话中,黄帝升天归去后,先民的泪水汇成了“祖河”。根据郦道元的记载,他吸取了多方的观点,认为“祖”字不雅,便该“祖”为“沮”。

所以说,沮河的沮与“沮丧”并无什么关系。沿着沮河一路北上将看到黄土高原上不一样的风景。

三、铜川的矿

铜川是座煤矿城市,煤炭产业曾是这里的经济支柱。曾经,铜川被煤烟笼罩,那里的一切似乎都要带个“矿”字,亦或是个“煤”字。祖父教书的学校就叫“矿务局一中”,是铜川当时最好的学校,父亲好多儿时的玩伴和同学也进入了矿务局。那是曾经,他们曾经的家,被大山挟持在最深处。这座小城为工业化发展贡献的不能用“太多”形容,而应该说“所有”。铜川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业化而生的。

在祖国欣欣向荣的年代,大刀阔斧工业化的时代已经不再了。人们更爱小桥流水,更爱暮色人家。铜川自然而然地,被时代赋予一个强劲而无情的生命,又被抽走了它有关的一切。煤矿关闭了,矿务局辖属的单位也风光不再了。在耀州建起了铜川的新城,姑且有那么几座高楼大厦,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这座属于工业的城市注定要被时代的进步感召,也注定要被时代下一次的进步所碾压。昔日的繁忙,近日在深山中的那些旧设施,大多化作了断壁残垣,还有的则变成了僻静的“矿山公园”。

四、铜川的街

铜川是小城,自然不会有什么“环路”之类的设施。简单地几条稍大的马路,便是城市的骨架。铜川的老城区便是如此,深色的色调,古朴陈旧的氛围,行道树遮住了本就不宽敞的天空。街边都是些各色的小店,应该勉强地能满足一个人的所有生活所需吧。夜晚的铜川,街边寥寥的灯亮着,掩盖不住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宁静与寂寞。偶有几座出城的大桥上编织着闪烁的彩灯,成立深邃冷清的黑夜中除了星月唯一耀眼的光。

五、铜川的人、物和往事

为什么我如此眷恋这片贫瘠的土地?这金黄翠绿的关中平原与奇美瑰丽的秦岭间突兀的贫瘠之地。答案是这里的人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里有我敬爱的人,我凭什么不去眷恋这片成就他们,承载他们又承载着我的土地呢?

我的祖父,生于陕西长于陕西,穷乡僻壤里的读书人。在篮子中装上刈麦刀和俄语书,然后弯下腰潜入麦田里便是他的童年。他的初中的班主任并不待见他的才能,拒绝把入团的资格给予他,用一盆冷水泼向他炽热的心。然而他总是那样的平静,平静地面对一切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他的所想,只能从他平静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坦然。他做到了,他成功了,他用找同学借的一支钢笔参加了高考,虽然因为没有入团而无法去北京之类的大城市,但凭借绰绰有余的成绩他去了兰州大学攻读物理,也算是“逃离”了先王之地的穷乡僻壤。

到兰州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便爆发了。那便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岁月了。一个因为老师的排挤而未能入团的“污点”,此时立即暴露在那些“墙头草”同学的射程范围之内。拒绝“站队”的他被激进的同学打为“右派”,被迫在求学之路上停滞了。

于是,他不得不离开欣欣向荣的兰州城,回到破败的家乡,开启了他的职业之路——贯穿他一生的职业之路。

他选择做一名物理教师。

也正是在中专学校里,他结识了当班主任的李老师——也就是我的祖母。在铜川的大山深处,一对教书育人的伉俪把他们当年挑灯夜读的热情传给了下一代,把自己走出深山的勇气和渴望传授给下一代。

在王益区的一处幽静的山谷中,王家河村静静地躺在那儿。这是昔日的煤矿废土中少有的一点蓝绿色。冬天的王家河,万木凋零。这条和村子同名的小溪奋勇地前进着,是那个季节山谷里最磅礴的声音。山谷中陆续地出现几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还有废弃的老学校。鎏上金漆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已经锈蚀掉了一半,一所废弃的学校穆立在雪中。毛竹冷淡的绿色为这里的雪景寥寥加上了一点温度。如今的学校已经从沟谷的最底部搬迁到了更高一点的平地上。操场的红色显得很宽阔,让人很安心。

祖父祖母住过的职工宿舍还在那儿,墙依然很白,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看来他们退休后的时间内,教师的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

祖父在岗位上的打拼深得同学和同事的认可,最终在矿务局一中担任了校长。这段时间内,矿务局当然没有以前那么气派了,铜川的煤矿产业陆陆续续地停歇了。不过他永远都那么平静,不曾提过那段时间的苦涩,似乎一切都和他无关一般,他只在乎自己的家人、学生和同事吗?当然不是,他总是心系着铜川和国家的发展。命运并未眷顾肩负着培养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人才的任务的祖父和祖母。祖母在而立之年经历了一场大病从此落下来身体虚弱的祸根。他们二人肝胆相照,扛着残酷生活的重担驻守着铜川——这座低调而慢节奏的山中之城,见证她的蜕变与发展,渐渐生出了满头华发……

在骊山脚下唐王旧宫旁的华清中学,他度过了职业生涯中最后的几年。

提到此,他还是云淡风轻,那么云淡风轻,好似不曾经历过一般。

铜川的夏,山谷里绿了起来。冬季清冷冰蓝的王家河变得温柔而翠绿,一切洋溢着重获新生的美好。王家河有了自己村上的学校。学生无需像父亲小时那样倒好几趟火车去城里上学了。树莺清脆洪亮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望着沟壑上飞架而起的好几座特大桥守护着依然宁静如旧的王家河村,人们都知道——时代变了。

在地势更高些的王石洼,这里的节奏看着紧张些。之前矿坑烙下的疤痕还在,当然还在。层层凹陷的地面便是那个钢铁和浓烟的时代的残余。在夕阳的映衬下,翠绿中夹带着一些金黄的玉米田显得如此耀眼。卷尾和家燕在欢快地飞着,追逐捕捉着空中的飞虫。“建设美丽印台”“扫黑除恶”的红字依然印在昔日煤矿城市的每一面白墙上。我和父亲拍了些照片,发给身在杭州养病祖父去品阅。

溪水是清澈的,路边不再是矿渣与矿车,而是芳香的的玉米田。野兔与雉鸡在欢跃,一切都好似摆脱了那个煤矿城市的影子。看到这幅画面,每个生活在铜川旧时代的人都会感到欣慰吧?每个生活在铜川新时代的人都会感觉幸福吧。

铜川,入选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十座城市。

夜色渐深,铜川的夜闪亮起来。虽然没有灯火通明的繁华,但是僻静的路上五彩的“便利店”“美甲美发”等标语,充满了生活的安宁与馥郁。充斥着玉米与麦芽芳香的夜空啊,天光一暗下来便入睡的这座小城啊……在这“内卷”的时代,正如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一样,顺应着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却不改变自己的本心,低调地幸福着、满足着。

结语

感谢亲爱的爷爷(祖父高广才)提供的宝贵资料,为我们理解这座小城的变迁打开了一扇窗。

缅怀亲爱的奶奶(祖母李玉娥)和其他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人民教师。铜川的今日恬静的朝阳景象皆是您们所绘制。

感谢铜川让我漂泊无依的灵魂得以寄托,没有生我育我但是让我魂牵梦绕的真正的家乡。

凭借我对这里的感情,对这里人、物、事的感谢,便才有勇气成本志。还在回望《平凡的世界》中破败的黄土高原上的世界?我满怀期待与敬意地看着铜川与那个大踏步向前的时代暂作告别,带着为祖国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旧荣光,迎接平静澄澈而又振奋人心的新黎明。

一座逐渐淡出的城市,不过始终是一座幸福的城市。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13

家乡风物志——北京鼓楼

高一(7)班张晨煊

北京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建筑幸免于毁。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民国十三年(1924年)将鼓楼改为明耻楼,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鼓楼也成为了北京的一项文化地标。

鼓楼也是许多老北京人的童年记忆。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李阿姨给我们分享了她与北京鼓楼的故事以及对鼓楼的看法。李阿姨从小住在德胜门外,而姥姥家和小姨家住在城里。每当李阿姨乘着5路汽车经过鼓楼时,就标志着她进城了,即将开始一段快乐的时光。而当她从城里回来路过鼓楼时,她就会很难过,因为她最开心的时光就要结束了。鼓楼在李阿姨的童年故事中,就像她感到快乐的开关,牵动着她的情绪,也一直陪伴着她生活、成长。

在李阿姨小时候,鼓楼大街还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饭馆儿开在这条街上。而鼓楼红彤彤的城墙,也有着很强的标志性。

在李阿姨上大学之前,鼓楼一直是不对外开放的。因此她一直很奇怪,它为什么叫鼓楼,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鼓楼对外开放后,李阿姨去参观了鼓楼。鼓楼里面并不是很大,让她有点失望。不过相比较于其它景点,鼓楼更多地是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北京的一处文化的地标。

鼓楼在李阿姨的印象中没有特别深刻。它与德胜门、天安门等地方相比,真的是一点儿都不起眼。鼓楼已经融入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自现当代以来,人们计时已经不再需要鼓楼报时了,家家户户都有石英钟、手表,看时间更为方便。但据了解,在重大节日的时候,鼓楼也是会敲鼓鸣钟的。李阿姨很遗憾自己并没有赶上过鼓楼敲鼓鸣钟,因此在一个具有传统代表性的地方听见鼓楼敲鼓鸣钟,还有信鸽儿萦绕在周围,成为了她的一个愿望图景。

鼓楼满载历史的痕迹,又在传承中创新,这不仅指的是自身的与时俱进,还有对外的开放、接纳与包容。

鼓楼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便可窥见一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驴打滚儿、鸡头米、芸豆卷依然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但一溜儿精致美味的日本料理、色香味俱全的韩国烧烤、焦嫩多汁的美式牛排也悄然住进了鼓楼大街。人们惊讶于北京国际化的节奏,却也迅速融入其中,鼓楼下的老北京人也成为了“舌尖上的世界”首批尝鲜者。

而随着交通的发展,除了迅速建起的立交桥外、不断整改的道路外,风靡一时的楔形汽车也驶进了鼓楼街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系统治理、腾退修缮,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鼓楼也在腾退范围之内,许多网站、报社上都有关于鼓楼腾退的采访。在千龙网上的一篇文章采访中,鼓楼脚下生活了近60年的居民尹宝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据尹宝丽所言,在上世纪,胡同人家最想改善的就是居住条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胡同里不少院门口搭起了煤棚子,街里街坊们也开始琢磨给自己的小家扩展空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政策出台后,鼓楼附近开始腾退,居民们通过“自愿申请式腾退”搬进了更大更整洁的房子,鼓楼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在钟鼓楼脚下生活了大半辈子,尹宝丽也舍不得这段情谊。如今,她每周都要回雨儿胡同转转,到什刹海边上遛遛。鼓楼附近的胡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百姓们都由衷地感到高兴。

“作为北京人,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新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与古都风貌协调了,这种改造是一种精雕细琢式的渐进过程,更突显北京历史的厚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中,鼓楼正在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鼓楼满载历史的痕迹,又在传承中创新,这不仅指的是自身的与时俱进,还有对外的开放、接纳与包容。

对于鼓楼的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展望。李阿姨认为,由于有鼓楼的映衬,周围的一些建筑不宜过高,可以更好地保持老北京的传统风貌。至于鼓楼旁边地什刹海和地安门、南锣鼓巷等商业街区,都是很有特点的商业街,但是它们实际上经营地东西并没有太多地特色。她希望这些商业街区能在鼓楼核心区的映衬下,把这几个地方发扬地更好,更有老北京的特色。

北京鼓楼,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景观,更是融入了北京人的朝夕生活中。鼓楼目睹了千年变迁的沧海桑田,也将见证我们奋起腾飞的灿烂明天。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篇14

通州运河志

高一(13)班梁雨桐

京杭大运河自隋唐以来沟通南北,交融文化,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我家乡北京的通州段大运河更有其来世意蕴和今生华章。

我以诗、书会友,了解运河来世辉煌。

“渔洋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于楚练,照耀舆台躯。”

唐代大诗人杜甫如此形容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通州大运河。而早在唐代以前,西晋时期,曹操就已开通白沟,白沟很好地发挥了其漕运和灌溉作用,助曹操攻下袁氏父子盘踞多年的冀州州治和守卫幽州。白沟虽只到河北省,但却与幽州的安定息息相关。到了隋朝,隋炀帝下令调发百余万人开通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将横亘在金鸡背上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运河体系,发挥其征战漕运、发展农桑和宗教传播等巨大作用,才有了本段开头杜甫所描写的盛况。唐朝时期,设有幽州北市,不同地方运来的丝、米、茶、糖、鱼,甚至战马、铁、皮革等成为了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更有不同民族的人民聚在这里做生意,可谓是填街塞巷,熙熙攘攘。元朝初年,由于京杭大运河弯度太大,难以运送粮草,元世祖采纳郭守敬的建议,将北运河裁直,形成了当今运河挺拔的姿态。而后郭守敬又重开张家湾至积水潭的运河,曾有古籍记载,元世祖从上都回大都,见潭中舳舻蔽水,桅墙林立,热闹非凡,大悦,赐名“通惠河”。自此,元朝对京杭大运河改造完成,方便明清漕运。

有了现代的便利交通,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其运输要道的地位,本该从人民生活中淡去的京杭大运河,却在妈妈问起姥爷国庆假期想去的地方时,被坚定地选择了,这不禁让我疑惑。在采访姥爷时,他豁然一笑,道,

“想当年解放初期,运河末端积水潭可是有名的商业区,卖什么的都有,而且人满为患,真是热闹啊!年轻的时候,我还去过一趟通州的大运河哩!看着商船来来往往,畅想着未来蒸蒸日上的生活,你看,现在可不是过上了这好日子?”

“姥爷,您也只是对当年的怀念,通州大运河对现在的日子可没什么影响了吧,那现在的大运河怎么还留着呢?”

“咦,傻孩子,这你就不懂了吧,大运河那可不只是运运东西,更多的可是人们心中的情怀和精神,永不磨灭,生生不息,你去一趟就懂了。”

带着疑惑,我来到了通州大运河公园,高低排列的大厦林立在眼前,隔开蓝天与白云,也呈出辽阔而平静的江面。回头,我望向一尘不染的街道和排列整齐的商铺,心中不禁为运河传承者们鼓掌。走入小铺,热情的阿姨走上前来,“孩子,要点什么?”我扫视店面,货品齐全,但也不过是平时都能买到的,此时一个印着“漕”字的小布袋吸引了我的眼球,“阿姨,这是什么?”“这个啊,是纪念品,是一小袋漕米,可以为你带来幸运哦。”她顿了顿,继续道:“通州这段大运河在清朝时期用于漕运,货船络绎不绝,漕米也一袋接一袋。京剧,知道吧?徽班进京走的就是这儿!厉害吧!咱这公园还有1:1复刻的乾隆下江南的船呢!一会儿你可得好好看看!而且,咱们2500多岁的京杭大运河可申遗成功了呢!北京运河博览会也要开起来了,到时候记得来呀!”阿姨眉飞色舞地说着,骄傲极了。我点点头,心中燃起一团快意,也跟着骄傲起来,别说,我们中国北京真挺厉害。

带着买下的漕米,我扶着姥爷走进观光船,耳边响起姥爷的感慨:“十几年没见,又宽喽,又漂亮喽!”确实如此,等到船开,我走上二楼天台,迎着风抬起头,眼神遇上了九十点钟的太阳,它在南方照耀着江面,波光粼粼,金光灿灿。大楼逆着光向我挥手,它们穿着透明玻璃色的衣服,坚定地矗立着,也笑着迎接我。远处的桥跨在江上,飞机掠过头顶上方,先进的自动驾驶小车在岸上驶过……脑子里想象的唐朝货运和经商的繁荣画面闪回:岸边仿佛有人扛着好几袋大米,蹚着水,踏上岸去;卖鱼的阿姐在船上高声吆喝,不时甩甩手中新鲜的鱼;富态的商人走下马车,和伙计攀谈着运酒的种种事务……变了,变了!强壮的机械臂搬起千斤重的大米,不再需要人力;政府规划了合理的菜市场,卖鱼阿姐有了固定的买卖场所;商人也不必远行,几通电话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没变,没变!太阳依旧高高悬挂,经济依旧繁荣发展,中国依旧欣欣向荣,通州大运河水依旧滚滚远去!科技解开运河身上的担子,为它授予最鲜艳的红丝带,并告诉运河,在这个新时代的北京,一切都变好了,人民富裕了,国家有发展,民族有希望!看看运河边的人们啊,是多么骄傲!他们欣喜你的水净,赞赏你的宽广,更热爱你的过往和发展。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劳动的成果,是文化的传承者,河水从隋炀帝南巡、唐诗宋词、裁弯取直、徽班进京一脉相承,再到运河博览会和高科技美好生活。看着你,我看到了美好的过往,体味到了血泪的付出,也感受到了新生太阳的光和热!首都北京会代表中华民族乘着你的风浪,在地球边上放号,告诉世界乃至太阳系、银河系、整个可观测宇宙!告诉他们,中华民族经历千年奋斗,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

我望着河水远去,思绪飘回,通州大运河不止于其历史,更有绵延不败的文化存在于心中,值得所有人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