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

兔年大年初二下午,全家人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新影片《流浪地球2》,颇有感触。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灾难片,描述的太阳系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生存,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倾尽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无数个流星发动机,以推动地球,人类耍带着地球去冒险,争取找寻新的星系家园,最后地球陷入绝境。大气层将被木星吞噬,英雄们利用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这个大气球,试图用木星爆炸的冲击力,将地球弹走。结果,航天英雄控制国际空间站,让行星发动机将其点燃,里面的几十吨吨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壮烈牺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释怀,不禁陷入沉思。人类会有这个时候吗?看太阳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还会有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就算有另一个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转移到那里去呢!难道我们的家园就要被冰雪覆盖了吗?难到只能蜗居地下不见天日吗?难道真的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吗?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从时间顺序上讲,《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节在电影院观看的。《流浪地球2》片长173分钟。由吴京、李雪健、刘德华、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领衔主演。

影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地球已伤痕累累,大地溶化,过渡砍伐,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无序开矿等等,让地球不堪重负,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拯救人类自已。只有珍惜好现在的地球家园,人类才不致于像其他物种一样过早灭绝。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地球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还是要尽力保护,推迟消亡延长寿命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虽然是科幻虚构的,但并不是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令人深思,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我要呼吁:快救救地球吧!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2

昨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去观看了『流浪地球2』,我是怀着极度紧张的心情进入电影院的。流浪地球1给了我们巨大的惊喜和震撼,毕竟自古续集多那啥,对吧对于刘慈欣的作品,从『三体』到『流浪地球』我几年前都拜读过,真的很好奇他的脑袋是什么结构的,写得真的很棒,可是读书和看电影还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流浪地球1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那么流浪地球2是亲手拉着我们出门指着天上万千星河说:抬头看,我们也能如此闪耀。依然在剧情上和原著小说毫无关系,但完全理解掌握了刘慈欣宇宙的精神内核。个人是渺小的,短暂的,但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个人组成的人类文明,是万千星辰中最闪亮的光。

每个人的选择,在人类文明的延续问题上,都显得渺小而伟大。这部电影从夫妻之情,父女之情到师徒之情,这一幕幕的情绪涌下来,真的是直击人心。观影过程中,我将自己完全代入,始终攥紧拳头,仿佛置身流浪地球时代。那些逼真的、惊心动魄的特效,丰满而又意蕴深远的故事情节,以及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极具冲击力的情感,都深深地打动我。然而,我最最想写的,是这部电影给人的力量感,去相信、去信仰的力量感。

当200多位航天员为了保护地球,选择手动引爆核弹炸毁月球时。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一代!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周老师问:“你觉得,这公平吗”?“要记住我们付出的代价”!“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时隔4年,刘欢再次演唱流浪地球主题曲,那一句“我在,我一直在”,其实也是片中,韩朵朵对刘培强的支持与承诺。歌曲和电影,贯穿始终。这是相信与陪伴的力量,也是人类对地球最坚定的承诺:我们在,家园就在,地球就在。人活着,一定要选择相信一点什么。如果什么都不信了,就会失去对生命的感知,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流浪地球2》里,最核心的命题。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希望,任何危机,都不能摧毁人的意志。

感恩我生命中所有的发生和缘份,一切都是资粮,我是一个践行“一切自己创造,创造自己一切”的人!对不起,请原谅,谢谢您,我爱您!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3

《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XX认为,2比1好得不是一般的多,无论是故事的叙述,道具的真实性,还是后期的特效制作,都让整个电影的场面令人震撼,不得不说,作品的立意也很是高远。

剧中的亮点很多,比如:沙溢的东北话和略显“瘦弱”的身躯,贡献了全剧的笑点。剧中的地球联合政府中方代表李雪健饰演的周老师,令人想起敬爱的周总理,沧桑坚毅的目光,消瘦的身影,那种过人的智慧和责任,胸怀全人类的格局和使命感,后面穿中山装时更神似。他说:“天亮前的夜,最难熬”,“危难当前,唯有责任”。他在联合政府演讲,展示一张一万五千年前的人类股骨骨折后又愈合的照片,说骨折又愈合说明这个人没有马上死去,这个人之所以活了下来,一定是当时有人给他治伤,有人给他送饭,有人帮他驱逐野兽……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底色——团结互助。由于各国核武器不统一,破译密码时间来不及,需要300个宇航员人工手动引爆核武器,明知赴死,各个国家的50岁以上的航天员主动出列执行任务,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地球和年轻航天员的未来。看到这,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出自 wwW.zuoWEnBA.nEt

剧中还有一个争议的话题——数字生命,一方面,人如果沉迷或追求数字生命永生,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但是,如果死去的亲人能以这种方式活着,是不是也很好?任何技术和工具,都是双刃剑,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使用者。

看到结尾,很令人意外的是算力最强的量子计算机550W莫斯竟然是最大的boss,他说,拯救人类,就是要毁灭人类。开始我真的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思索了很长时间还是不得其义,后来突然想起他在面试刘培强的时候,他要求对他提问的回答不准用比喻,不准用反问句,不能暗示,他给出的答案全是最优解,不带丁点儿人类情感。我突然意识到,他的意思是人类有很多不可控的情感,造成了负面的内部不和、不冷静、不团结、各种矛盾和冲突……,而消除人类争端,毁灭人类,是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解。但是,人类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是一代代的人类在一次次灾难、在一次次选择中创造的。每次的灾难,一定会有人选择退却,选择逃跑,一定会有人选择躺平,选择随大流,也一定会有人为了家人,为了人类的延续,主动站出来,选择拯救家园和牺牲。

每一种选择都有,这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类。就像剧中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有私心,想让自己在车祸中丧生的女儿以数字生命的方式得到永生,所以支持数字生命,但在紧要关头,他还是牺牲自己,用数字生命修复互联网主线,这就是人性。没有人性的,机械式的文明,有意义吗?而人性的载体,是人类。

如果说,《流浪地球1》宣传还有点吹嘘的成分,名过其实,这部《流浪地球2》的确不输于美国大片了,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4

到底如何才算是活着?是以肉身的形式活在世上,还是精神存活于虚拟世界,头脑永生?在责任与家人之间该如何抉择?面对灾难,我们是该得过且过,苟活一世,还是拼尽全力,赌那最渺茫的一线生机?看完《流浪地球2》后,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得到答案。

公元2044年,一个灾祸横行,人心惶惶的时代。太阳极速衰老之下,地球危在旦夕。人类分成两派,一派崇尚虚拟永生,以舍弃肉身,上传意识的方式换得永久的生命;一派认为死亡即是终点,却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起点,只有肉身存活于世,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争执不下之下,两派同时开始行动。量子计算机与行星发动机同时研发,便如一杆天平,无论那边稍出纰漏便将被彻底舍弃,如同弃子。

太空电梯,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成为了地月之间的大动脉,为推离月球,减免引力提供保障,于2044年被袭,几近被毁。2047年,几经周折,赶工赶期完成的三大月球推力器莫明发生过载,产生爆炸,将月球推向地球。全球潮汐失控,月球冲向地球,引力即将失控,撕天裂地。冥冥中,某种特殊的力量似乎在阻止着地球的流浪。

导弹满天,无人机遮天蔽日,地面上人群慌乱,有兵士举枪反击,有空军登机作战,防空系统射出一条条火红弹链,如同上帝之鞭一般打出满天火花,仍是挡不住在天际划出一条条弹道的导弹。天空烟尘弥漫,忽的暗淡,全世界仿佛都寂静了,呆望着天空猛地坠落。

一只U盘插入接口,男人长出了一口气,不顾屋外严厉的警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整整十四年,从天黑到黎明,一版版公式写满屋中的角角落落,一次次沉思,一次次暴怒,一次次惊喜,一次次失落,他终于在虚拟世界中,给了自己女儿完整的一生。他闭上眼,在责任与家人之间,他还是做出了抉择。

电影中一字未谈“勇气”,却处处彰显勇气。无论是在“天空陨落”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流浪地球”计划,撤走建设力量,独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扭头看向身边的学生,眼神中带着不可置疑的坚定:“有些事不得不做,这便是责任”。纵使踽踽独行,纵使举世皆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便是义不容辞。中国独立支撑在七个月内封顶行星发动机便是责任之下的独行之勇;在重连北京互联网根服务器时,大水翻涌而入,各种仪器闪烁间,天旋地转,原本昏暗的房间霎时一片碧蓝,房间中的男人颤抖着手将一个不断变换着数字的密码器推给屋外的男人,他的眼神逐渐暗淡,却并没有绝望,输入这最后一组密码便是将地球推出安全距离的唯一途径,屋外的男人用力伸手,呼应他的却只有冰冷的海水。天灾之下,舍一人之命换万人之命,没有公平,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可有人愿意,纵然放下情感,放下梦想,放下生命,担起责任的那一刻,勇气便占据了全部。危难当头舍身换密码便是对责任之下的担当之勇。

洁白的月球表面,千年不变的明月却已支离破碎,巨大的陨石一颗颗的砸向那蔚蓝的,它曾经守护着的星球,忽的火光闪过,密密麻麻的陨石群内出现了一个个渺茫的身影,白发苍苍的飞行员跳下船舱,走向闪烁红光的核弹,人类积攒了数百年的终极毁灭武器,现今却要用来拯救人类自身。最后的告别还历历在目,老人面目严肃地压下身边小辈举起的手,“把全人类的命运放在你们手上,我可不放心。”他大声吼出:“中国航天大队,50岁以上的出列。”这不仅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必死之处,更是将未来的希冀全部托付给年轻一辈。月球上,闪烁着红光的按钮被最后拍下,寂静无声,一朵朵白色的巨大蘑菇云吞没了那一个个苍老的身影,也将全人类的希望托起。老一辈人谈奉献,奉献之下并非没有索取,他们所希望的只是那如同朝阳一般的年轻一代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哪怕残阳如血,即将堕入深渊……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却处处反映着当下现实:全球发生的暴乱、恐慌;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共同瘟疫、灾难;大国之间剑拔弩张,和平共处成为过去,核战争一触即发;老一辈的无私奉献,新一代的努力成长。所有的所有都令人深思。作为青年一代,处于和平的当下,于我们目光所不及处仍处处存在危机。不要懈怠,不要沉溺,不要以为当下的安乐将会是长久之计。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颗危机之心,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机。所以啊,坚定前行吧,永葆希望,不要停留,只有在前行中不断磨砺,才能在真正的危机时挺身而出,成为所有人都向往的英雄。人类的勇气会不断谱写新的生命赞歌。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5

不要把这部片当科幻爽片!不要把这部当科幻爽片!不要把这部当科幻爽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对这部片的认知定位有所偏差,可能会体验不佳,但如果你把它当成是一部巨深刻的伦理哲学社会科学片,将是十分的精彩绝伦!

如果把流浪地球1当作中国科幻和中国价值的推门锤,享受中国式的视觉冲击和中国式激情,那么流浪地球2就是中国式人类未来哲学观的启蒙书,是带你一点一点品尝中国式的社会伦理。当看完整部片,我已经不再震撼于什么太空电梯、五代机大战无人机、炸毁月球的特效场面,而是深陷于它的立意,它的背景,它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塑造中。以下为个人观点,欢迎理性讨论:

背景是什么?是灾难,是前所未有的文明大灾难。立意是什么?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在面临灾难时所做出的选择,这选择有好有坏吗?说不清楚,但有一个是清楚的,任何一种声音,任何一个选择,都可能决定这个社会下一秒的命运。其实我一直觉得,它和我们现在,很像……比如抽签决定谁进入地下城,下去就有更多活着的希望,通过这种传统而又古老的方式,决定人的生死。公平吗?但又确实是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可怕吗?想想现在的疫情,像不像也在抽签?但这,也确实是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为了文明的火种能够延续,所有50岁以上的各国航天员自愿站出来赴死一拼,为年轻人的未来开路,这公平吗?而换做现实,一样有前仆后继的各位前辈在为我们开路,也有更多的年长者不得不牺牲自己,换来了年轻者的未来,你问我公不公平,我不知道,我只希望所有人都始终记住,幸福、繁荣、稳定,是有代价的。人类的历史从来不缺悲歌,重点是人们的记忆是否容得下悲歌。

说实话,反复回味整个剧情之后,我才逐渐对MOSS的那句:“拯救人类的唯一方式,就是毁灭人类”有了自己的理解。拯救是目的是结果,毁灭是方式,只有以毁灭的手段,才能同时激发出人身上具有的兽性与人性,而无论是兽性还是人性,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生存的渴望,为了生存,人会去挣扎,去拼命,同样为了生存,人会去合作,去互助,去保护,无论方式如何,最终都会发掘出最大的潜力为生命而战,也正因此,无论是片中的数字生命计划,还是流浪地球计划,都在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了被毁灭的危机感,或是完全放弃了生存的希望,那么兽性就将被欲望所操控,私欲、贪欲带来的更多的是猜忌、怀疑、破坏、掠夺,这就是为什么李雪健老人家在片中感叹:“人类把最严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毁灭彼此上”。

至于剧情,其实真的不大建议带小孩子们去观看,这部片真正的主线是刘德华这条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的线,很精彩!很深邃,也很烧脑。我只提示一点,多注意摄像头,多注意一个叫马兆的人,因为很多细节综合起来回味,细思极恐……私以为或许MOSS并不是希望人类灭绝,而只是不断地让人类感受生与死,才能指引人类活下去,片中的许多与刘德华有关的戏份都或多或少地暗示了它的计算能力也许已经能够推演出每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那么,人类是否创造了一个神?传说中的拉普拉斯之妖,在俯视着人类的历史,它带来的究竟是命运,还是无数个有偏差的假设模型?可能只有等待若干年后的3来解读了……

至于这部片子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点:处在乱世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物竞天择,胜者为王,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兽性或者人性,至于结果如何,则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最终选择。而处在盛世,规则更多的是用于约束我们的欲望,束缚人们的兽性,它是维持社会共同利益的纽带,是求同存异的底线,也是这个社会稳定运转的轨道。你说他公平吗?也很难说这就是公平,但他却是我们追求公平的方法论,是激发更多人性的加油站。而处在相对安稳世界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规则,如果失去了规则,也许下一秒,就是毁灭。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6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丰富多彩,没有疫情的捆绑,大家都像夏季天暖脱衣的孩子,格外放松自如,天气也格适应人,有结伴旅游形成了扎堆,有烟花纵放消除以往的不快,而我不想动不想扎堆,眼馋正月出的电影《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等,前天晚邀好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

该片全长3个小时,画面感震撼,

空间站的云宵电梯题冈设计出乎常人设想,科技感爆棚,让人有穿越时空的视野感觉。为了机械无法替代的人类文明保留并延续发展,屡屡遭遇反对派的暗中打击,让人猝不及防,画面十分震撼壮观养眼。特别是战斗机垂直极速追赶导弹扣人心弦,多次努力还是没保护好电梯导致空间倒塌砸向地球,场面悲状!

由于“太阳危机”,月球轨道改变,导致月球渐渐砸入地球,对地球形成灾难性毁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人类文明长存生命存续下来,人类早就预料设想避灾,全球各国放下恩怨罕见团结,共同打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可是设计计划赶不上变化,月球提前砸向地球,人类不得不急忙瓦解月球,面对命运,人类只能选取赶死队前往月球。故事情节感人,场面急迫让人气迫。为了地球不让月球碎片损伤地面人类,紧急启动行星发动机推开地球,可在各国不同密码解锁迟迟不能连成一起,让人心弦紧张!同时用moss电子生命引导情节让人更加体现人类对自主文明的敬重。遐想连连。

整整三个小时,画面几乎无尿点,题冈极致稀罕,还有种震撼画面太多压缩时间的感觉,使得整场电影的连贯性有敷衍的感觉,电子生命moss设想新意,场中众多情节画面,但还是没有易懂的表达,让人雨蒙蒙感觉。也许这是我感觉不足的地方。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7

当人们摆脱了木星的引力,再望向那片没有月亮的夜空之时,放弃与堕落,将永远消失在人类的词典。流浪的航程实在太漫长,希望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正是这个无形的羽翼,支撑起了一百代人向前行的力量。

”希望”在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源头。你在拯救某些个体的同时,或许世界也因你的这一举动而躲过了万千危机。

拯救者的希望

其实当自己被挂上拯救者的名牌之时,你就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领航员,也将是一名烈士。2500年后的尽头,此生也定难相见。但当所有拯救者都明白自己结局是壮烈牺牲,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坚定信念活下来呢?

刘培强就是拯救者的典型形象。妻子将不久于人世,儿子还未长大,并且没有获得进入地下城的资格。为了儿子,刘培强不惜登上空间站为人类效力,换来他长大成人的机会。儿子成了刘培强的负担,但更成了刘培强拯救世界的理由与动机。也正是这一份份看似是”自私”的小爱,汇聚成了拯救世界的洪流,激发出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居民的希望

居民作为流浪过程中的基本对象,态度各异。个别居民曾经私自毁了太空电梯,这股力量无疑成了流浪过程中的一柄重担。是居民生存下来的希望,是藏在心中对计划的不灭信念。

”如今,又一根断裂的股骨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番训话成了激起民众信心的力量。当数字生命计划成为流浪地球计划的一大力敌时,领导者教会了民众如何理解生存的意义。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没有信念的流浪之旅终将成为灭亡之旅。

地球的希望

2500年后的新家园,这个神奇的犹如伊甸园的地方,与我们相隔着连光都要奔跑到怀疑人生的距离。小行星带,质量塌缩,甚至是地外文明的侵扰,都将成为流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险阻。

地球的希望比任何人的希望都要渺小。但地球没有情感与思想,只知道听从着人类的指挥,一步步向着那未知的领域靠近。地球的希望就寄托在人类的身上,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当全球的人们共同喊出”再见太阳系”时,干涸的老眼又湿润了。但希望牵系于彼此,爱环绕于周身。彼岸还在,就不回头!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8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9

一百年后,太阳会膨胀到吞灭地球。是选择一时安稳顺其自然,过完当代人的一生?还是想办法远离地球,让后代有生存的机会?

看完《流浪地球》,我想到的最多的,是选择。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世界各国放下成见,放下斗争,汇聚在一起执行移山计划。一场飞来横祸,父亲失去了妻女,不顾同事导师的劝阻,将女儿残存的意识导入已被禁止的数字生命技术。理性的科学家,在理智与情感中,义无反顾地想让女儿活下去。地表气候越来越恶劣,可全球只有一半人有资格进入地下城,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刘培强毅然决然参与空间站驻站宇航员选拔,前路未卜,将名额留给年幼的儿子和岳父。月球危机近在咫尺,需要三百名宇航员去月球引爆核弹,大家心知肚明是单程票,热血青年毫不犹豫地报名,为了保护年轻生命,各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的老队员自愿前往,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们。谁不向往新生,但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一次次选择的背后,是人性的挣扎,是权衡,是约束与渴望。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每一次选择都是艰难的角逐。

成长,就是教你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选择。小时候,选择是随心而定,喜欢就是答案,长大后,在做出抉择之前,我们考虑的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多,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也无法单单听从内心。小时候,总盼着长大,不受约束,特立独行。真正长大后才发现,那一个个洒脱的身影背后,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世界,选项少了,难度却大了。

人生总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到选择一座城市、一所学校、一个专业、一份工作,小到选择吃什么、坐哪趟车……我们常常以为,选择了一个就会错过其它,可事实上,无论我们怎么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艰辛,只要我们能接纳自己的选择,不管走在哪条路上,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尊重自己人生里的每一次选择,正视选择后出现的每一个遗憾,不要被某一次不完美的选择圈定自己的一生。要知道,未来的路还长,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即使你所做的选择不那么完美,但也没有人能阻挡你在不完美的选择里让自己变得更完美。选择热爱,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平山河的勇气。

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不回头,不后悔,坚定不移,朝着选择的方向,奔跑!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0

在我多年的电视剧、电影阅历中,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比如《少年派2》是众多网友心里觉得不如一好看的,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看过网络上大家对于影片的评价,有好有坏,所以在看之前,也对这部影片抱着一种“怀疑”的心情,但是在看过后,我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影片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我觉得值得一看。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2》,本部电影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整部电影让人十分感动,不禁让人们伤感。其中我最感动是:图恒宇为了复活因车祸去世的女儿丫丫启动了数字生命计划,甚至威胁上头,只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生,他甚至因此魔怔。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最终中国的互联网才能连上,让全世界都发动机都能够完美点火。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流浪地球1》里面的一段:

国际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驾驶国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刘培强常常对自己的儿子刘启说过一句话:“当你想你爸爸的时候。便遥望木星。倒数三秒就能看见我。我就在那儿,”可当刘启长大后知道了父亲是在骗他。并对父亲的离开不理解,甚至记恨父亲。刘培强的离开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在刘启的心中。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偏偏是他的父亲要离开他。别人却享受着父亲最终成功的果实。

两部《流浪地球》都是一样的,这些英雄的离去都是为了能够让地球上的人们拥有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英雄。

我觉得,人要有正义感。当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地球将会毁灭,人类再无挽回的机会时,必须要有人站出来。他不是在逞能。他是在为了大局的利益上而不惜牺牲家庭。他具有顾大局。舍小家的精神。这本身就算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英雄。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2

因为挺喜欢《流浪地球1》,所以说今天不假思索就直接上映第一天就看了《流浪地球2》,没想到比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说故事,整部电影高度宏伟,格局宏大,却又能从很多细节入手,构思巧妙,把三条看似孤立的三条线逐步完善统一起来,也把整个故事讲的条理清晰,情节又惊心动魄。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完整性。

故事中的三条主线的第一条是吴京饰演的刘宇航员在具体执行行动中的一面,但也讲述了爱情、亲情、战友情的很多细节。第二条是刘德华饰演的图网络工程师在整个流浪地球网络操作系统方面的情节,这中间主要是亲情与友情。第三条线就是李雪健饰演的中国驻联合国官员,为了团结与激励各国政府和百姓所做出的大量努力。

这三条线中间都加入了很多人为了共同的生存而无私付出的情节,既体现了“小我”,又体现了大爱无疆的人类信念,还恰巧非常贴合了目前人类面临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的思想。

在结尾的彩蛋中,也巧妙的留下了下一部电影想象的空间,这个细节也非常具有好莱坞风格。

如果说非要给电影找茬的话,那还是根据第一部的很多科学迷的想法,就是很多细节可能在科学上很难实现。

总之,这部

电影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吸引力,非常值得推荐!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3

中国科幻电影没有让人失望!《流浪地球》2是一部让人很感动的电影!在危机与困境中,爱,责任,勇气,希望,信念,团结能让人类战胜一切!

整部影片多线并行,出场人物众多,电影时间较长,隐喻和伏笔很多,特效场面宏大,出境的飞机很帅,人物形象丰满,每个主线人物的故事都很完整!但也因为主线过多,时间太长,会让观众觉得剧情有些散乱,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爱情,亲情,友情,心中有爱,才能让人鼓起勇气,充满希望,接受责任,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电影中把这几方面表达的很好,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细腻浪漫隐忍的情感!也许表达的不够强烈,但心中充满了爱!

当肩负起家的责任,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家人!为了完成任务即使牺牲生命,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完成任务,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给其他人!自己经历了很多艰难痛苦,被人问怎么样时,却含泪说很好!父爱如山,想让女儿活下去平安度过一生,也许方法有些极端,但没有尝试过就无法分辨对错!

电影不但让人感动,也有一些小幽默和吐槽。笨拙的情感表达,嘴上嫌弃身体却很诚实,吐槽房价终于跌了……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制定计划时,永远都要有备选方案,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意外!

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也很符合人物,亮点很多,堪称完美!偶有点小瑕疵,也不影响观感!

当危机来临时,面对家人的离去时,每一个人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类的命运。没有什么万事太平,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些无名英雄肩负起了一切,才能让我们幸福的生活!

心中充满爱,接受责任,鼓起勇气,坚定信念,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给自己时间,所有的读者朋友们,都会成功!梦想成真,一夜暴富!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4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白点,但这个小小白点却是我们的一切。”—《流浪地球2》这是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星球,但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存与发展不应该牺牲环境为代价。太多的大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落实到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很多人选择了无视。

我也不是说自己是多么高尚的人,但我却一直坚持着:做人应当遵守的最低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我也经常教育小孩一定要讲文明,碰到了自己能够去做、而且是好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伸出自己的手去做。比如:我小区大门口的垃圾回收屋,有个洗手池,经常有人洗了手忘记关水龙头。我看到了会把它关掉。或许这也是和我从贫穷的农村走出来有关吧,小时候家里吃的水都是母亲清晨从一公里外的水井里挑回来的,水对我家来说绝对不能浪费。

刚开始四岁的儿子天真的看着我说:“爸爸爸爸为什么你要把他关掉啊”。我看着他说:“爸爸把它关掉,不然水流走了,就没有水了”。小孩子看着我,天真的眼神表示出了疑惑:水不是一直都有的吗?

是啊!水不就是从水龙头流出来的吗?怎么会没有呢?

我笑了笑,没有解释,因为我知道对他,“挑水”这个字眼就和宇宙一样的陌生。我只是和他说:“等你能够的着的时候,看到没有关的水龙头一定要把它关掉啊”。

现在七岁的他,从小区大门口经过时,看到没有关的水龙头就会把他关掉。做为一个普通的父亲没有太多的财富能给他,我只希望他能长大成为一个正直的普通人。

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世界观很重要。孩子的未来也决定着未来世界的发展。

保护好青山绿水,就是保护好了我们的金山银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生态环境最近这些年确实比以前有了改善。我记得小时候好像没有出台《动物保护法》,最能直观的感觉到,最受伤害的就是鸟类,很多人拿着气枪到处打鸟。到后来基本上只要你一咳嗽,十米开外的鸟就受惊的飞走了。现在呢,你到鸟的身边一米的距离它都不带看你的。为什么呢?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

环境保护就是依靠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随手的一件垃圾,随手的一根烟头,都可以让它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5

我感觉这个电影算是有3个主线,其主角分别为刘培强(吴京饰)、图恒宇(刘德华饰)、刘喆直(李雪健饰)。

主线1(主角刘培强):张鹏(沙溢饰)是刘培强的师傅,他带领刘培强走上了飞行员甚至是宇航员的道路。在刘培强的成长途中,他也认识了他的队友韩朵朵(王智饰),最后他们喜结连理,育有一子。但是由于太阳辐射危机,韩朵朵患有癌症,最终不幸离世。刘培强为了保障孩子和妻子的地下城名额,他主动报名参加月球领航员的选拔,但是550W高速计算机(MOSS)的“刁钻”问题让刘培强失控,遗憾淘汰。但是后来由于情况紧急,他们临阵加入;上到月球之后,由于突发情况,他们小队未能完成任务,但是为了不负重托,他决定将自己留在月球完成任务,并将希望留给队友;于此同时,他的师傅张鹏与世界各国50岁以上的领航员一起决定以身点燃炸弹,他的师傅给了他最后的希望,使他返回了空间站,逃离了危机。

主线2(主角图恒宇):架构师图恒宇原来休眠于月球,但是由于能源危机被唤醒,其中他仍然不忘记他的女儿图丫丫(王若熹饰),为此他寄托于数字生命的丫丫,他的组长马兆(宁理饰),其实在最开始我觉得图恒宇有点自私,为了给早死的女儿“完整的一生”,便决定将其女儿的数字信息送至“MOSS”高速计算机上;由于他自己的不懈钻研探索,他成功“给”了丫丫“完整的一生”;且在月球推动机损坏后,他戴罪立功,参与了复原北京根服务器的任务,危急关头,他带着众人的希望进入了数字世界,和丫丫一起拯救世界。

主线3(主角刘喆直):刘喆直是联合国的代表,也是中国的外交官,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郝晓晞(朱颜曼滋饰)是新的外交官。他们主推“移山计划”以及“流浪地球计划”的实施,也主推世界团结合作面对危机,甚至力排众议,坚信中国会完成任务而开启行星发动机……最终,因为他们的坚持,地球摆脱了月球,飞离太阳系……

其实,还有更加深层次的主线贯穿这所谓的三个主线,即550W高速计算机(MOSS),或者说数字生命,他似乎指出了人类面临的危机时间,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也是他在后面一手推动的,我觉得可能有月球推动机的损坏、北京根服务区的电动门失控等等,同时,在一些场合,摄像头占据了较多的时长,也是在给MOSS的“情感化”出场做铺垫。

还有一点就是,理智和情感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在这部电影中,因为有图恒宇的情感,他成了理智代表“MOSS”设想中的变量,但是从局部来看,因为图恒宇的情感,有些事情变得坏,当然,也有些事变得更好……从MOSS与刘培强的对话中,他们观念不同:或许这也就是机器与人类的一部分区别吧,机器只想着最优解而不考虑情感,但是人类或许更会考虑情感。

外交官从刘喆直到郝晓晞再到下一批,这是一种传承;当看到以张鹏为代表的全球各个国家的50岁以上的领航员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决定前进,将希望留给新一代,这也是一种传承。最近因为看其他小说,我在某种程度上站在了“上帝视角”,因此我觉得我们其实也不过只是普通的一代,我们上一代会有伟人,我们下一代还有希望,我们也面临着众多难题。就像因为一些有志青年的不断付出才会有我们现在的今天,我们现在就需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有我们美好的未来。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但是同样也会有消亡,也会有存活,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因此,希望也就存在于我们一代代人的奋斗中,我们中国的历史也就在这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展开了篇章。

凡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在“扛起倒下来的天”的“伟人”的结果下生存,但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会显得很渺小;在灾难来临之际,只能有一部分人才能存活,这需要运气。英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能算作“扛起倒下来的天”的“伟人”,他们的家人或许会因为他们的成就而有所优待(其实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我们会给予先烈子女或者其他具有重大贡献的人的亲戚一些优待),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就必须扛起自己的一些责任,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那么,我觉得他们愿意扛起自己的责任,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也有所求,这里的刘培强、刘喆直、张鹏、马兆等人因为家人或者是地球上的无数人。说实在的,或许我更愿意做一个“英雄”,不是因为我有多伟大的节操,或许知识因为我不想自己这么窝囊,或者说连自己的死法都无法自己决定。

其实我感觉,在最后的危急关头,每个人的作用都至关重要,稍有偏颇,最后的结果可能差之千里。因此我们也就需要认真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在必要关头也可以帮助别人完成任务。

还有一点,其实现在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所做的究竟是对是错,因此也就会有斗争,因此想要确定自己的方向,在某一程度上,就需要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足够的能力来验证。在不知道图恒宇是MOSS计划中的变量之前,我们能认为他做的就是对的吗?当然,即使知道了图恒宇是MOSS计划中的变量,我们能认为他做的就是对的吗?其实,未来确实是个未知量,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为未来探索更多的、尽可能准确的可能性。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6

大年初一,我来到电影院观看了《流浪地球2》。流浪地球2可以说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主要讲述了从太阳危机初到木星危机之间的事件。

电影开头讲述了,太阳将在100年内急速老化,100年后将会吞没地球,为了生存,人类政府放下偏见,团结一致想办法来拯救人类。最终,移山计划被作为最终的方案。

移山计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倾尽所有,建造一万座让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和一万座保护人类的地下城。第二阶段:围绕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相继开启,让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停转,导致海啸席卷全球,全球人口减少一半。第三阶段:地球将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第四阶段:地球脱离太阳系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用500年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并滑行1300年,随后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再用700年进行减速。第五阶段:地球进入目标恒星系抵达距离地球4。2光年的新家园,成为目标恒星系的新行星。

但是,人们都不认可联合国的移山计划,他们更倾向与数字人计划,因为把自己的意识传入电脑中,有可能会获得永生。为了阻止移山计划,极端人士在全球所有和移山计划有关的地方举行示威,甚至进行了恐怖袭击。然而,最可怕的一次恐怖袭击是在2044年。

2044年,航天员刘培强与许多要参加移山计划的航天员们来到加蓬基地的太空电梯处,乘坐着太空电梯,要来到上空的方舟号空间站。此时,基地外面有许多极端分子在外面示威,士兵们维持着秩序。

突然,基地内所有的无人机全部被极端分子控制,飞到基地上空,对着基地进行狂轰滥炸,导弹朝着上空的太空电梯飞去。所有的飞行员全部升空,有的击落无人机,有的去追导弹,将其在空中引爆,基地内乱成了一锅粥。

导弹引爆了第11号太空电梯,更多的导弹朝着方舟号空间站飞去。“轰”方舟号被炸毁,残骸坠落在基地形成二次爆炸。这次事件严重的推迟了移山计划的实验证明时间,人员伤亡巨大。

于是,所有的人员都开始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研发出了550C系统,它可以判断出最优解,帮助人们建造推进器。终于,在三个月后,移山计划被证明为可行的,它得到了人类的认可。移山计划改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人类通过抽签的方式,躲进地下城避难,预计会有一半的人类进入地下城。

此时,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一名数字生命的研究员——图恒宇身上。图恒宇的女儿图丫丫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图恒宇不愿意接受丫丫的死,在丫丫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将她的意识导入550A系统。

图丫丫在550A系统内,即使在超负荷的状态下,也只有两分钟的生命。但是,根据550A一代代的自主升级,渐渐的让图丫丫有了自主意识。但图恒宇对于图丫丫两分钟的生命而感到失望,为了给她完整的一生,图恒宇想要更好的550C系统,但是被同事马兆一口回绝,因为550C要用于月球推进器建设。只有将月球推离地球,才能使地球不受月球引力的影响。

后来,在一场太阳风暴的袭击下,月球上的550C损坏,图恒宇在马兆说会继续研究550系统的承诺下,把550A系统用于月球建设,从此再也见不到他女儿了。

此时,刘培强的妻子韩朵朵不幸患上了癌症,他们的儿子刘启也只有4岁。为了让他们进入地下城,刘培强参加了领航员计划,这样他就有两个家人可以进入地下城。但是,韩朵朵深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于是将地下城的名额让给了她的父亲韩子昂。

时间来到了2058年,550系统开发到了W系列,图恒宇由于14年没有见到图丫丫,为了让她有完整的一生,他把丫丫的数据卡插入了550W中。很快,图丫丫的生命达到了70年,但图恒宇也因此被捕。与此同时,550W(又称莫斯)自主引爆了月球推进器,使得月球朝着地球的方向撞过来,让人类不得不想办法去阻止月球。

为什么莫斯要引爆推进器呢?原来,当初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全球核武集中在一起,引爆月球,从而加快进程。但是,由于各国政府的互相不信任,退而其次地选择了推开月球。当下,人类只能把核武器集中起来,以相控阵的方式放置在月球上,使月球自行瓦解。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推进器启动,将地球推走。

要想同时引爆核武器,就要破译密码。但这些密码各不相同,来自于1945-2045中间各个国家、各个政府的密码,破译难度极大。并且,推进器要通过互联网同时启动,不然地球会分裂开来。但是互联网的根服务器在已经被水吞没的地面上,分别在北京、东京害怕、杜勒斯三个地方。于是,人类政府派出了三个先遣队潜水至互联网根服务器处,并输入一个随机产生三万个数字的密钥。

在监狱的图恒宇因为马兆拿他女儿丫丫的数字生命,也同意征召入内。这时,由于密码太复杂了,导致人们无法启动核武器,为了地球的安危,空间站内50岁的老航天主动请缨,带着引爆器,准备来到核弹处手动引爆核武器。

在最后两小时内,杜勒斯和东京的根服务器被重启,但是北京的先遣队却困难重重。一名队员负伤了,马兆被淹死了,只有图恒宇一个人在苦苦挣扎。关键时刻,图恒宇打开了550W系统,把密钥举给了他的女儿看,图丫丫在系统里输入了密钥,成功重启了互联网。这时,月球上的航天员引爆了核武器,地球上的推进器同时启动,人们成功化解了危机!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7

进入影厅的通道很黑,头顶点着微弱的光,让人激动又好奇。整整三个小时,从开头到结尾,最让我感触的是“团结”。当外部危险促使人类合成一物,是我理想中世界的状态。

这种想法让我在一瞬间抛开了嫉妒、对弱者的嘲笑或是对其他人的不满,我好像懂得了尊重所有人,即使他穷、没有学识、狭义…或是不同民族。不仅仅是口头,它让我从内心认识了”人”。

看完电影后,如果某次我对人或物发表了极端个人的评价,我都不自觉在内心谴责自己。我对其他人,慢慢的不只是人类,所有带思想感情的物种都退了半步。

它们都是完整的个体,它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造物主。每一个带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都是伟大的,那也是最美好的部分。哪怕它比我美丽聪明,或是比我丑陋愚笨,我同样没有资格去评价或改变。

《流浪地球2》从编剧到制作和演员对我来说是完美的,是迄今为止我比较喜欢的电影。

2024年流浪地球二观后感 篇18

看完《流浪地球2》,想起了《遥远的救世主》里的一段话:

丁元英举例解释“强势文化”。他说:“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

我认为《流浪地球2》就是“强势文化”的经典案例,因此收获市场和名利!豆瓣8。3高分,上映首天就打破22项记录。

《流浪地球2》代表了「中国式科幻」,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内核。

它用庞大的视角,淡化了很多个体小情怀,让人从个体悲欢离合中解脱出来,去尝试思考更大的议题。

比如:

“如果世界末日来临之际,我们选择一起灭亡,还是小部分人奉献生命,拯救全人类?”

“我们是选择把生命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还是通过无数代人的牺牲奉献,让人类得以延续。”

“我们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还是坐着飞船逃离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存的地球家园?”

“悲壮”、“爱”、“希望”是回答这些问题的底色,充满了中国式浪漫。

刘慈欣曾说,外星人如果向地球发来信号,就等同于陌生人来敲自己的家门,“不回答”是“常识”。

外国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会带着地球流浪。

我想借用大刘的回答,因为我们不会轻易抛弃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赋予我们的“常识”。

再说影片制作,真是硬核至极。

好莱坞都不敢尝试的“太空电梯”,中国科幻竟然拍出来了。

还有空间站的坠落、月球爆炸,很多科幻电影里不曾见过的恢弘场景,代入感极强。

作为一枚科幻迷,如今,很少有科幻片甚至灾难片,能让我感受到心潮澎湃,犹如坐上过山车一般的感觉了。

光是冲着这部电影的精良制作,我觉得科幻迷也值得一看。

电影有三条线,分别是:

1、数字生命故事线——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对女儿的爱的执念。

2、太空故事线——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妻子相识、相恋、相爱的一生。

3、“流浪地球”vs“数字生命”计划博弈——李雪健饰演的周老师的气魄与魅力。

最后,提醒一下准备观影的读者,2其实是1的前传。

另外个人的感受,沙溢的身材管理确实太差,给角色减分不少。

还有个细节特别感人,电影用AI技术实现了吴孟达的“复活”,让达叔重新扮演年轻时候的韩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