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1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任务,要着眼于人民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啃下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催生美丽乡村蝶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产业发展,描绘富美乡村卷。“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推动产业振兴,要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通过旧村复垦、土地流转等形式,整合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等多种产业,并试点发展林下经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深化村企帮扶脱贫模式,引进“企业+农户”的扶贫车间,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依托本地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乡创文旅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村民在家就业创业。
提升生态环境,描绘秀美乡村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宣传教育先行,通过印发卫生知识宣传单、发送短信、推送微信、广播等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并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党群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种会议,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号召全体村民自觉保护环境。紧紧围绕“路面干净、水沟畅通、边角清楚、门前整洁”的目标,精细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强力开展厕所革命、裸房整治、“百路千村”、“两违”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涵养文明乡风,描绘和美乡村卷。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拥有厚实的“里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和践行者。要积极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注重保护和开发并重,保护古村落、古民居,从乡村记忆、家规家训中挖掘优秀文化,守住文化根基,让乡村依然保有浓浓的“乡韵”,让乡愁有归途。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简化红白喜事流程,牵头筹备设立基金,弘扬外出乡贤注重孝道、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2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遥望远山,暮霭沉沉楚天远阔;眺看江海,历史长河蜿蜒绵亘,有多少文明湮灭在那暗流中。
独我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何以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儿女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良好风尚。儒家孔孟为千古之圣,“仁德”“大同”奠基中华思想;苏秦师承鬼谷子,习纵横之术,观天下之局势,九州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韩非饱览百家之书,集法家之大成,以“重刑止刑”之异震惊四海;墨翟精通奇门遁甲,在冷兵器时代为自己“兼爱尚同”的思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察举到科举,从世卿世禄到以才任官,从百家争鸣到趋于融合,从彼此敌对到三教合流......中华文明就在这思想大碰撞中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相互交融,包罗万象。
当今中华,博大精深也依旧是其代名词。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论”到如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宫系列掀起的时尚界“中国热”,中医药文化正凭借其深厚的底蕴悄然崛起,中华诗词刻录的一张张中国名片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文明正在世界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l。
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几千年来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问世,是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面对自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这是执着拼搏的奋斗精神;《周易》中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是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伏羲画卦,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是百折不挠的追梦精神。除此以外,还有高昂如星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也有婉约似烟雨“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的儿女情长。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去往何方,当那结构精巧的中国结出现的那一瞬间,也必然会思绪涌动,泪眼婆娑。仿佛漂泊浮萍落了根,天地沙鸥归了家,离家的雏燕飞回了故乡。割得断的是地图的距离,放不下的是中华的依恋。
中华民族精神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根植于中华文明风尚之中,根植于中华风骨之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于山河共勉,于日月争光。
再闻华夏,百转千年。望穿秋水,望不透博大精深;斗转星移,轮不回源远流长。《中华世纪坛序》言道,“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中华文明,必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3
这样的会场是第一次见到:一进礼堂的大门,就有专门人员领你到你所在的小组,不用拥挤,不用等待,就把你安排到你的位置。一路上总是见工作人员以90度的鞠躬礼向你问好。
进入会场,耳边是悠扬的民乐,身边是坐定的人们。于是,你也就收敛了说笑声,感悟到心灵的恬淡和宁静。举目望去,主席台设计庄重肃穆,一幅以人工天河为背景的风景画,引得我们安阳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会标醒目:安阳市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两条标语渲染了气氛,一条是:“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另一条是:“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安阳”。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置身于这样的会场,心里反复念叨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不愧为礼仪之邦。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不出如此韵味悠然的会场,没有深厚的积淀,也成就不了谦谦君子般的礼仪,让我们由表及里受到了文明礼仪的熏陶,又由内及外的要把自己内心的那份文明与礼仪自然的流露了出来。感慨到:以往参加的那些乱糟糟的会议,不能埋怨与会者素质低下,不遵守会场秩序,如今一对比,只能说,是那些会议的组织者考虑的不到位,布置的不周密。
然而,下午再看这种躬身礼,我的心里就不舒服了。每个工作人员(后来听介绍说是义工,不收取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奉献。)见你都在微笑,这还能泰然应对对方一个礼貌的笑容。然而,每个义工都给你90度的躬身礼,而且还是三步一个五步一个的,甚至还有白发的老人家也这样做,让你心里面感觉承受不起!一个同事实在好奇,询问了一个义工,确认了他们的确是无偿付出的,他们的躬身礼没有进行过培训,代表了忏悔!这样一说,吓我一跳:难道,不是礼仪?仅仅是忏悔?我眼前浮现的是电影中藏族同胞没有解放时被唤作藏奴的影子。这样一闪现,再看在主席台服务的义工,他们都是那样弓着身子进退的。我心里的感觉更加不好了。我愿意他们是文明的化身,是利益的典范,实在不愿意相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赎罪!
也许就是赎罪吧。下午论坛安排的内容都是一些误入歧途的人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准确说是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幡然醒悟,迷途知返的事例。这样的安排,是想突出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指导着我们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但传统文化可不仅仅是一本《弟子规》啊!
不过,这次活动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师者,更应该学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植根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中。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4
一只木偶,几缕悬丝,演绎万千故事。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木偶们或舞枪弄棒,或笔走龙蛇,台下的人看得如痴如醉,时不时拍手叫好,这便是我们闽南特有的木偶戏。古老的中国孕育着千样文化,闽南木偶戏文化便是这其中的一颗闪亮的金星。说到木偶戏,我跟它还有一段“渊源”呢。
记得有一次,爸妈带我回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这段时间木偶戏团刚好来这里演出,爸爸说要带着我这个城里的“土包子”去看看热闹。走近一看,锣鼓喧天中,小木偶们在表演者灵活的指挥下,正在演绎一出《三打白骨精》。只看见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诡计,提棒便打。一会儿又见白骨精装模作样,诈死逃脱,徒留师徒几人争辩不休……我一下子沉浸到这个故事中,好像也成了受了委屈的孙悟空,气愤不已。突然,锣鼓声戛然而止,观众们拍手叫好,我这才从木偶的世界回到现实中。这一场木偶戏,让我震撼,也让我那颗好奇的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想了解木偶戏更多的知识。这些没有生命的木偶人,是谁赋予了他们这样的生气呢?爸爸带着我去采访了表演者,他告诉我,小小的木偶并不好控制,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他们必须反复练习,小小木偶戏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啊。这样的的坚持让我敬佩不已,也让我对奇妙的木偶戏更加着迷了。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查阅了资料,原来,小小的木偶竟是这样“大有来头”。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三国就已有人偶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人偶表演故事。明末清初时木偶戏开始在闽南各地落地开花。在一场场的木偶戏表演中,传承着我们闽南特有的文化,同时也架构起了闽南和在外侨胞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可惜的是,后来就很难得看见木偶戏的表演了。这么精彩的木偶戏经历了千年历史的考验,难道要从此销声匿迹了吗?后来有一次看报纸,我欣喜地得知,我们的木偶戏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木偶又将焕发出新活力。不仅如此,小木偶还代表我们泉州,走上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我们的闽南魅力,传播我们的闽南文化。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人像我一样,喜欢上这独特的木偶戏。
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蕴育着古老而又神奇的闽南文化,并一代代的传承着。作为一个小小闽南人,我有一个大大的闽南梦。我梦想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者,让我们的木偶戏等闽南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人们也爱上我们深爱的家乡——泉州。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5
公元前486年,一条小小的沟渠开凿,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时光,成长为一条大运河,见证着历史的轮转,朝代的更迭,在三生三世中倾听人们的欢声笑语,见证中国巨龙的腾飞。
跌宕起伏的前世,历经繁华锦簇。“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从吴王夫差下令挖凿沟渠,到隋炀帝开通济渠、永济渠,小沟渠变成大运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建成近3200公里的里程,成为当时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从诞生之日起,备受“重用”,它给周边的百姓带来生活的便利,让过往的船只节约通行时间,使历朝历代得到滋养,加快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发展,促进了运河周边城市经济的繁荣。随着近代社会时局影响,疏于管理的大运河充满淤泥,沦为百姓们短期的日运使用,远远低于大运河蕴含的价值。大运河的身影不再忙碌,开始失去光芒。
重焕生机的今生,展现绿色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保护大运河,挖掘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党和国家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扬州的运河三湾清理违建物、搬迁企业、实施湿地修复,打造3800亩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号称拥有“大汉雄风、豪情运河”的徐州凭着水陆的交通优势,实现商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徐州人豪爽的性格;名为“楚风水韵”的“大运宿迁”将古时发展形成的酒文化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发挥运河精神的创造力,成为中国的创业之城。“绿色治疗”起了作用,“可持续发展”药方让大运河恢复健康,为“千年大运河”注入新的生机。
充满希望的未来,续写腾飞之路。“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一条大运河,承载着的是民生的需求,是经济腾飞、流动的血脉,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突出以文化的引领作用,立足于保护大运河承载的传统文化,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大运河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要紧抓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科学规划,拉动生态经济、文化经济;要打造“绿色航运”,发挥大运河的重要枢纽作用,带动全国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融合交流,打造出一个个丰富的文化区域、精彩的旅游地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区。
立足于新时代,大运河不仅仅只是一条运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象征,经过三生三世的淬炼,大运河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有力的“助推器”,让中国巨龙腾飞万里!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6
大年初一是我最盼望的日子——春节。春节又叫做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有着独特而深刻的意义。一为亲人团聚,联络亲情,礼仪往来;二则祭祀祖先,感念天地,缅怀先人;三是辞旧迎新,展望未来。春节的各种习俗承载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传承了数千载的古老节日里,我们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每到这个时候,一家人便团聚在一起,美美地吃着团圆饭。那香糯的年糕,敦厚的汤圆,红通通的香肠,油亮亮的腊肉,勾动着我们的味蕾,牵引着人们的情思。这种中国独有的美食,饱含了人们对年的深情。
每到这个时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假期,真正的亲人团聚。因为不管相隔多远,亲人们总是会及时赶回来,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大人们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小孩们也放下了书本,全心的投入了春节的各种活动:贴春联、祭祖、串门、放烟花……
每到这个时候,便是孩童时的我最乐呵的几天了。穿着新衣,攥着压岁钱,和小伙伴们一起开无忧无虑地到处跑,放着烟花,在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欢快的笑声四处飞扬……夜幕降临,明亮的窗前,透出一家人围在桌前,热热闹闹吃着饭,看着烟花的画面,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是金钱不可替代的。
通常我们这些春节活动会持续到正月十五。有时候,我们会去放孔明灯。那大大小小的孔明灯,飘荡在空中,随着风起起伏伏,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与祝福,慢慢飞向高处。远远望去,与天上的繁星相映衬,热闹,明亮。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洋节洋文化流行起来,并且愈演愈热了。看着那些商家贴出来的各种广告,大街小巷的年轻人孩子们或提着南瓜灯,装扮成女巫等怪模样,或扮着堆满笑容的圣诞老人分发糖果,或写满爱意的花式情人节表白……我有点疑惑了:这些欢乐的脸后面,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呢?商家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促销罢了,大多数的人们也不过是跟风罢了。
与此同时,有的人还在叹气:这个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我想说:没意思的不是年本身,而是人们的思想。当人们盲目崇拜西方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很多人未曾用心去感受,那些积淀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仍扎根在我们的心底,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让我们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精髓,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让我们继续弘扬传统,将华夏文明继续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7
“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这是四川考察时,在三星堆博物馆发表的讲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只有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以史为鉴,鉴古知今,使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乘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列车,驶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地界。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如璀璨繁星,点缀长河,星光熠熠。
学习齐鲁文化的“魂”。提到齐鲁文化,首先想到的便是孔孟思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母三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都饱含了孝道、仁爱、诚信等价值观。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学习齐鲁文化,首先,要全方位地挖掘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核,学习齐鲁文化的内在灵魂;其次,要有所选择,我们要学会去其伪,存其真,选择优质的文化种子,根植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上,让他生根发芽;最后,要长久持续,把握齐鲁文化的内在的连续性,挖掘齐鲁文化的永恒价值,不断学习,以身践行。
保护齐鲁文化的“体”。山东齐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连通古今的桥梁,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齐鲁文化,同时提供了保持文化认同和身份的纽带。其次,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可以促进经济,增强人们对齐鲁文化的兴趣,不久前掀起的“淄博热潮”,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解了齐鲁文化。保护齐鲁文化遗产更是对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尊重。如孔庙、泰山、陶瓷等,他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历史的风蚀,将历史文明的留言刻进了自己的每一寸皮肤里,它们不仅代表着齐鲁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想要留存好这份“体”,要做到“紧”和“松”,执法立法的抓手紧一紧,加大对文化遗产的立法强度和执法力度,提高保护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严厉打击破坏文物遗产的违法行为;保护经费的钱袋松一松,加大对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通过宣传、监管、修缮等多途径保护文物遗产,为后人留下一个完整、真实的历史图景。
传承齐鲁文化的“气”。“气”是一种自信与坚韧的气魄,是富集“仁义礼智孝”的儒气,千百年来,齐鲁人民经历了无数风雨,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历史变迁中,积累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信心,以及儒家思想与仁人志士影响下,那一身儒雅之气。传承齐鲁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独特性。传承好齐鲁文化,就要多点投入,传统与科技齐抓,要加强对齐鲁文化的研究和宣传,通过深挖齐鲁文化的历史源流、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让年轻一代了解并接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同时,借助高新科技手段,通过裸眼3D、AI还原、线上参观等手段将文物呈现在人们面前,例如,7月27日试运行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通过AI算法实现文物还原,裸眼3D还原考古“方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激起了观众的兴趣。传承好齐鲁文化的“气”,让它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的活力。
拾好传统文化的这块砖头,才能将社会主义现代文明这面墙砌得又厚又牢。只有通过学习齐鲁文化的内在精神,保护文化的历史遗产,传承齐鲁文化的精气,才能从祖先手中平稳地接过接力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8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注重党员教育平台建设,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学堂”“致富学堂”和“廉政学堂”等基地,让党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依托“红”的资源,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学堂”。注重挖掘本县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围绕“挖掘好、保护好、宣传好、用得好”的目标,把修建红色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和打造区域特色红色党员教育基地结合起立,重点修建打造凤山第一个苏维埃纪念馆、红七军二十一师秘密兵工厂遗址、八龙革命遗址、姜茂生将军故居和中亭乡“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基地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把“红色地标”建成党员家门口的“红色学堂”,让广大党员有地方聆听特色党课、铭记红色历史、汲取前行力量。如:中亭乡中亭村依托当地红色历史资源,建成自治区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23年以来,有县内外各级党组织158个7900多名党员到基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立足“山”的实际,打造党员教育“致富学堂”。坚持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以“党建+产业”为抓手,立足丰富的山林资源,把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注重在核桃、茶油、林下养殖等产业链上建基地,累计建立特色产业党员教育示范基地10个。通过党员教育教学与现场观摩、教学实践、示范带动、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的方式,注重把党员示范教育基地打造成党员致富能人的“孵化基地”、贫困党员群众的“致富学堂”,累计培育党员能人118人,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发展能力。如:中亭乡陇弄村立足半土半石山地的实际,大力发展茶油、核桃产业,采取“支部+党员+农户”的模式,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邀请党员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为党员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带动贫困户199户921人脱贫致富。
用好“廉”的文化,打造党员教育“廉政学堂”。深入挖掘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的廉政文化资源,把廉政文化与本地民俗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展示老前辈的廉政事迹、家训家规等内容,进一步发挥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党性修养中的作用,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同时,注重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把各基层党组织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前移到“廉政学堂”,建立体验式、互动式的廉政教育“实践点”,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廉政教育。截至目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在“廉政学堂”实践点开展“情牵老党员、共享基层党建新成果”敬老爱老、“传承优秀家风、助推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约105场5200人次。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9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另外,“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中庸之道”的处世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胸怀、“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坐标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伴随着中华民族跨越历史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感悟 篇10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女歌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经典名段时,用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来表达自身对非遗的理解,遭到了评委老师的质疑。女歌手在传统文化中融入了现代化的理解并作做出创新固然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眼球,是她对正在消逝的非遗做出的挽留。但是失去了语言载体和传统唱本的非遗是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所具有的独特生活方式和情感经验的载体。非遗之所以值得保护与传承,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着文化的魅力。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用现代化视角为其增添魅力与价值,而是为它丰富内涵的展现提供一个恰当的契机。由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巡演中获得非凡的成功,其背后自然有着艺术家们对原始剧本的创新与完善。青年演员的选取,由五十五折到二十二折的精心删编,以及符合二十一世纪审美观的剧场布置都使得蕴藏在古老剧本中的美学重新触动人们的感动与共鸣。那流丽悠远,清扬婉转的昆山水磨调无疑能够唤醒人们心中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一群人对于文化深沉的爱与尊重。
如今,我们对一些非遗的逐渐消逝不能释然,但我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支撑一种文化,支撑起它背后层层叠叠的历史所发出回响。在宋代,苏轼突破“词”原本的风格,开创了豪放派。在他之后有许许多多的文人都开始重视到词的存在,投身于宋词的创作中,拓宽了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意蕴和内涵。这一切才使得宋词堂皇登台,使得“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咽之叹,终于变成了“大江东去”的豪迈之声。
女歌手用法语演唱“渔鼓道情”为了让外国的观众能够理解唱词,却忽视了本土方言在“渔鼓道情”中的重要地位。当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失去附着的载体,其式微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对于传统艺人来说,他的家乡,他的生命感觉都在方言之中,它甚至是不可被翻译。用法语翻唱,大量地方性的生活方式、生活细节的差异都会被抹除。原本独一无二的古老艺术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同质化了。
方言学家喜欢说,“礼失求诸于野”。这是指更古老的语言常常保存在更偏僻闭塞的村落,封闭有利于语音保持稳定。然而,实际上“封闭”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绵延和发展。文化本身就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的战争和民族融合中层层垒叠而形成的。
在21世纪的今日,要想挽留住传统文化,就要在传统中有所创新,在创新中有所矜持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