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大学生党课培训心得3000字

大学生党课培训心得 篇1

我是第九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的一名学员。起初,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校开办的党课培训班的学习,对自己能拥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历史、方针、政策等理论基础知识,加强对党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党性,进一步端正端正入党动机,切实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这些天地培训和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培训期间,我从另一个高度重新认识了党,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的重大影响。党章中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党课学习,我深深懂得自己和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以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自己身上的各种错误认识,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作到在思想上入党;与此同时,我应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培养,积极靠近党组织,接受党总支的考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我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入党的决心,努力学习、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假如党组织。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所信仰、所向往、所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就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里,共产党员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我们应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用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尽己所能去帮助同学,做到“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争取早日在思想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通过这段时间校党课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光荣历史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对党的宗旨、方针、政策、路线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对我提高自己对党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利地提高了我在思想上对党的认识,增强了自己的党性,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心。我明白,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着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我认为,自己今后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即增强全局意识、参与意识、精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政策能力、锻炼领导能力。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出处 wWW.zuOWeNBa.nEt

1)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

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修养,积极参加各种党课学习,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使自己更快的进步。3)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大学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勤奋刻苦,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4)要加强党性修养,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但是真理是不变的,大学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作为大学生,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党员,最基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5)大学生党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大学生党员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经过党课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党,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并且增加了我——一名发展对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坚定的自己的信念,把为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不断培养艰苦奋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学生党课范文三

我是第九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的一名学员。起初,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校开办的党课培训班的学习,对自己能拥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历史、方针、政策等理论基础知识,加强对党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党性,进一步端正端正入党动机,切实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这些天地培训和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培训期间,我从另一个高度重新认识了党,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的重大影响。党章中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党课学习,我深深懂得自己和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以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自己身上的各种错误认识,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作到在思想上入党;与此同时,我应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培养,积极靠近党组织,接受党总支的考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我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入党的决心,努力学习、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假如党组织。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所信仰、所向往、所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就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里,共产党员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我们应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用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尽己所能去帮助同学,做到“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争取早日在思想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通过这段时间校党课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光荣历史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对党的宗旨、方针、政策、路线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对我提高自己对党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利地提高了我在思想上对党的认识,增强了自己的党性,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心。我明白,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着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我认为,自己今后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即增强全局意识、参与意识、精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政策能力、锻炼领导能力。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修养,积极参加各种党课学习,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2)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使自己更快的进步。

3)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大学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勤奋刻苦,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

4)要加强党性修养,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但是真理是不变的,大学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作为大学生,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党员,最基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5)大学生党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大学生党员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经过党课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党,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并且增加了我——一名发展对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坚定的自己的信念,把为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不断培养艰苦奋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学生党课培训心得 篇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

公平正义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关系种种现象的反映和评判。这种反映和评判是由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地看待公平正义,把它当成某种永恒不变的原则。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平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的差别,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认为资本获得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公平不过的;但在工人看来,利润是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剥削,是不公平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正义标准同一切剥削制度有原则区别。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制度。我们的公平正义标准必须反映并适应这样的社会经济关系。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抽象地讨论公平正义问题。

公平正义是一个具体的范畴,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公平正义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以分配公平为例,在经济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实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由此必然产生收入差距。如果在竞争起点上,实现了权利、规则、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那么这种收入差距应该说是公平的。我们所要反对的是破坏和背离公平竞争的环境、秩序而带来的收入差距。但在社会领域,公平的标准则与此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必须满足所有社会成员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社会领域不能照搬等价交换、优胜劣汰的原则,而应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社会公平的尺度。在社会领域,我们必须在再分配方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不同阶层的收入进行调控,缓解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公平正义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公平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幻想中。现实世界是千差万别的,尽管我们强调权利、规则、机会、分配的平等,但由于客观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生活中只能求得大致的公平。公平的实现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的制约,不能一蹴而就。历史只能提出和解决它能够解决的问题。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善良意愿,而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社会公平正义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只能逐步实现。

保障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保障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遵循公平正义原则,调节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才能实现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社会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保障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使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这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基本条件。

保障公平正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处理好分配领域中的关系和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不同群体之间的具体利益还存在着差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贯彻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后富。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坚决反对和制止违背公平原则、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则的行为,打击各种通过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商业回扣、价格欺诈、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等非法途径和手段牟取暴利与积累财富的行径。采取各种办法维护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可以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保障公平正义,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依法治国。我们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大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保障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并杜绝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平正义,必须不断解决各种不符合公平正义的问题,同各种危害公平正义的行为作斗争。在我国,从总体上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公平正义占主导地位,我国社会是公正和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诸如机会不平等(包括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享受医疗机会的不平等、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司法不公正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局部的,却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花大力气予以解决。

公平正义必须通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的实现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种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消除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只能在克服不断出现的违反公平正义现象的过程中,实现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公平正义。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保障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不等于说,只要经济发展了,公平正义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社会的

公平正义,需要有制度作为保证。

制度能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建立和健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崇尚公平正义、维护公平正义的氛围。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从一种美好的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基本条件。当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且已经成为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制度,作为全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规范,为实践公平正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证。制度能够保护和巩固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逐步推进的,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果也是逐步积累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制度形式维护公平正义的成果,把公平正义的成果凝结成为制度,作为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们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形成一个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首先,完善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健全民主程序,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尤其要注意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其次,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法律,防止立法“部门利益化”。必须加紧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保障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要完善和发展有关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要以司法公正为目标,从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制约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着手,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强司法的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和解、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加强司法救助,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维护司法廉洁,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

第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要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同时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完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的分成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促进转移支付的规范化、法制化,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各级政权建设的需要。

第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健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和指导。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努力缓解和遏制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共同富裕。

第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注意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大学生党课培训心得 篇3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的理论 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③改革开放的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 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内容: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⑴毛泽东思想: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⑵邓小平理论: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使统筹兼顾。(每一点做适当解释)

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 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史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号的答案为下述五点内容,第二个问号的答案为后四点的内容)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⑷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⑸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