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三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

三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 篇1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__生物十周岁生日。在此,我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对__生物的发展所给与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十年前的这个时候,__生物还只是一个梦想,一群创业者梦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历史,生产出世界品质的疫苗,造福于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历经千山万水,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依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__生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狂犬病疫苗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我们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由__年的百分之几提高到__年的超过60%,并且产品已出口到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进入市场至今,使用超过一亿剂,未发生一例全程免疫完成后免疫失败的案例;更值得自豪的是,正是由于有我们__速达的优秀品质作保证,国家主管部门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提高产品标准的措施,包括实行批签发,取消铝佐剂,提高出厂质量标准,提高dna残留标准等,这些对于推动中国疫苗行业进步、促进中国疾控事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的狂犬病疫苗能达到世界水平,可以自豪地说,__生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我们自主研发的乙脑疫苗也在08年开始上市销售,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在研的出血热疫苗已获得三期临床批件,兽用狂犬病疫苗已获得新药证书。出口仿制药业务进度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已获得了2个anda号,预计年底可以接受fda现场检查。这些新项目必将为我们的未来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优异的经营业绩,给员工,股东和给社会创造了丰厚的回报。至__年末,我们累积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上缴国家各项税收6亿元(__年更是名列沈阳市纳税百强39位),原始股东的投资回报按分红和净资产计算达23倍。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在两家创业股东__股份和研究院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的员工很好地分享了公司发展的成果。我们的创业团队以及核心员工都获得了公司的股权激励,高管团队还获得了__股份授予的股票期权,公司的薪酬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也处于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我们的生产团队,销售团队,由于他们出色的工作表现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打造了能够适应公司发展要求的员工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体系,为员工提供进行职业规划的专业指导,帮助员工实现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对外我们始终坚守诚信与责任的理念,在客户,在监管部门,在整个社会赢得了很高的信任与尊重;__总部也给与了我们很高的荣誉,公司多次荣获集团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公司各层级员工多次被授予集团功勋员工、劳动模范、优秀经理人等荣誉称号。公司内部,我们始终坚持正直诚信,仁爱和谐的理念,核心高管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营造出风清气正,开放包容的内部氛围。来源 wwW.ZUowEnbA.nET

回想十年的创业经历,__生物之所以能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起来,是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合。__生物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中国近十年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阿卡迪博士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工艺,得益于股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每当回想起这些,作为__生物的董事长,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与感谢。

一是要感谢这个伟大的黄金十年。没有过去十年中国的蓬勃发展,没有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提升标准、加强监管,__生物面临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生不逢时”。时势造英雄,所以我们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所有曾给与我们以支持与信任的朋友,我们经历过很多的困难挫折,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坚定了我们一路走下来的勇气与决心。

二是要感谢我们的老板__和公司的前任总经理__。没有尚总的坚定与魄力,__股份就不可能介入疫苗领域,也就不会有现在的“__”生物;没有以尚总为首的__总部领导长期以来给予的信任与支持,也不可能有__生物的后期发展壮大;没有庄总的百折不挠、执著坚韧,以及为企业发展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很难想象,__生物能在人,财,技术等各方面几乎都不具备条件的基础上,能够一步步走出来,到今天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三是要感谢阿卡迪博士。虽然他曾饱受争议,但结果证明博士的技术的确真实,先进。正是他的先进技术,奠定了__生物后期辉煌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__生物注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其量只会是一个和国内同行业相差不大的大众化企业。

四是要感谢我所有的同事。不管大家从事何种岗位,也不管大家加盟__生物时间早晚,正是由于大家恪尽职守,齐心协力,才创造出了__生物今天的奇迹;也正是大家的志同道合,廉洁自律,才创造出__生物今天的风清气正。同时,__生物今天的奇迹也成就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十年,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凭着开放、合作、诚信与责任,__生物实现了由一个创业者到行业龙头的蜕变;未来十年,我们面临着更加有利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根据国家生物产业以及疫苗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国家也将给与更多的政策支持;从公司内部看,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人财物等方面都实现了很好的积累,我们的狂苗已成为行业龙头,我们的动物疫苗以及出口仿制药业务经过努力也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整体看,公司具备了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基础。具体说,我们要更加重视人用疫苗业务发展,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争取发展成为国内疫苗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推进动物药业和出口仿制药业务的发展,争取早日成为所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和行业地位的企业。

要实现这一愿景,我们在质量管理、持续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三方面都要继续努力。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优势也是__生物能够取得今天这般成绩的重要保障。放眼未来,国家标准在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也都在提升,竞争压力在加大,因此我们必须本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理念继续提高产品质量意识,进一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因素,它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在这些方面,我们与一流企业对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未来几年我们一定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大气力,除狂犬病疫苗外力争要再发展出三个以上收入超过两亿元、利润贡献过亿元的品种,同时质量管理上要以fda认证为契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资本市场的上市成功对公司的发展和吸引高端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推动上市工作,争取早日上市成功。

风清气正,开放包容,团结合作,这些构成了__生物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也是__生物赖以成功的法宝。我们的企业文化是__生物十年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优秀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同时我们一定要借鉴其他企业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尽可能少走弯路。我们惟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纳各路英才,我们的事业才会更有前途;股东与管理层,管理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惟有继续保持很好的凝聚力,才有可能保持公司的合力,才能避免内耗,真正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长期保持“风清气正”的确很难,但惟有长期地坚持“风清气正”,才能避免企业被腐败和歪风邪气所包围,避免由盛转衰。

同志们,__生物第二个十年的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携起手来,为__生物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三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 篇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三周年庆祝晚会。在此,我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向《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三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今天庆祝活动的全体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xx大以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成功创办和快速成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界结出的硕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取得的重要成就。

三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报》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和保持高度一致,将坚定的政治性寓于深刻的学术性之中,以学术的方式,培育浩然正气,唱响主旋律,努力成为中术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培育和发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代思想和智慧的重要窗口,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在引领当代中国理论学术健康成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大批编辑记者带着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和支持他们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源泉,努力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三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始终不渝地坚守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一丝不苟地保持自己鲜明的学术品位,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在世界报界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采。它立足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依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源远流长的悠久学术传统、深厚而丰富的学术积累,全面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形成了以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为代表的学科版块,基本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它坚持以学术的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形成了以学术新闻为重点,以“对话”、“特别策划”、“独家报道”、“社科学者走基层”等特色品牌栏目为重点的学术资讯报道框架;它始终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及时反映国外最新学术动态,努力搭建中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

界,创办了以美国站为主体、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聘记者网络,扩大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回顾《中国社会科学报》三年的创业和成长历程,到现在,我们大体可以说这一份报纸办出了特色,办出了风格,创造了学术报刊史上的“社科速度”和“社科奇迹”。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离不开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离不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支持,离不开兄弟媒体的扶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代表陈奎元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全体同志,三年来,发扬忠诚、敬业、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报纸创刊、杂志社整体搬迁至CBD核心区、建立覆盖国内外的记者站和特聘记者网络、由周二刊改周三刊,并在广州、西安和南京等地实现落地印刷等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艰巨任务。在这里,我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全体同志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一份年轻的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对今后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和期望。

第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方向问题,从来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也是理论学术报刊的根本问题。120xx年前,恩格斯在回忆《新莱茵报》的创办时曾说:“当我们在德国创办一种大型报纸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现成的旗帜。”《中国社会科学报》必须认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应该贯彻到具体的学术实践之中,以学术的方式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在历史新时期,要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学术资源和智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这一宏伟进程中,要努力发挥引领、推动和阵地的作用。

第二,要坚持“二为”方向,引导学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理论智慧,是新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保持生命力,拥有创造力,赢得发展,取得进步的基本前提。当前,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开辟了极其广阔的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认真研究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努力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独有的时代价值,并从中获得继续前进和进步的动力。

第三,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大力推进理论学术自主、理论学术创新,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学术创新成果日益丰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处于呼唤创新、也能实现创新的大好时期。我们的报纸,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善于利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努力开发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返本开新,古为今用;正确处理中外文明关系,批判地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努力概括、提炼出新的学术理念、学术话语、研究范式,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第四,要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和文风。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纵观我们党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学风正,则事业兴旺,无往而不胜;学风不正,则事业蒙受损害,遭到种种挫折。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优良的学风和文风。今年6月,我院和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打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守科学道德,倡导优良学风。过去三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学风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今后,要把学风问题进一步抓好、抓实,要带好头,发挥表率作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倡导良好文风。既要突出思想性和学术性,也要重视大众化和可读性,多发短小精悍、轻松活泼、言之有物的文章,力戒冗长晦涩、僵化守旧、肤浅空洞。要大兴严谨求实之风,倡导和培育浩然正气,杜绝浮躁虚华,使我们的研究成果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使我们的学术界成为为世人景仰的净土。

同志们、朋友们:

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全国学术界对《中国社会科学报》充满关爱,充满期待。我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兄弟单位和兄弟媒体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全体同志牢记陈奎元同志在报纸创刊一周年时的题词——“永葆科学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弘扬优良文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大胆探索,勇于奉献,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将《中国社会科学报》越办越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三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 篇3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三周年庆祝晚会。在此,我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向《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三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今天庆祝活动的全体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三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报》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坚定的政治性寓于深刻的学术性之中,以学术的方式,培育浩然正气,唱响主旋律,努力成为中国学术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培育和发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代思想和智慧的重要窗口,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在引领当代中国理论学术健康成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大批编辑记者带着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和支持他们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源泉,努力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三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始终不渝地坚守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一丝不苟地保持自己鲜明的学术品位,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在世界报界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采。它立足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依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源远流长的悠久学术传统、深厚而丰富的学术积累,全面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形成了以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为代表的学科版块,基本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它坚持以学术的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形成了以学术新闻为重点,以“对话”、“特别策划”、“独家报道”、“社科学者走基层”等特色品牌栏目为重点的学术资讯报道框架;它始终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及时反映国外最新学术动态,努力搭建中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

界,创办了以美国站为主体、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聘记者网络,扩大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回顾《中国社会科学报》三年的创业和成长历程,到现在,我们大体可以说这一份报纸办出了特色,办出了风格,创造了学术报刊史上的“社科速度”和“社科奇迹”。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离不开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离不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支持,离不开兄弟媒体的扶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代表陈奎元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全体同志,三年来,发扬忠诚、敬业、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报纸创刊、杂志社整体搬迁至CBD核心区、建立覆盖国内外的记者站和特聘记者网络、由周二刊改周三刊,并在广州、西安和南京等地实现落地印刷等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艰巨任务。在这里,我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全体同志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一份年轻的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对今后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和期望。

第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方向问题,从来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也是理论学术报刊的根本问题。128年前,恩格斯在回忆《新莱茵报》的创办时曾说:“当我们在德国创办一种大型报纸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现成的旗帜。”《中国社会科学报》必须认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应该贯彻到具体的学术实践之中,以学术的方式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在历史新时期,要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学术资源和智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这一宏伟进程中,要努力发挥引领、推动和阵地的作用。

第二,要坚持“二为”方向,引导学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理论智慧,是新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保持生命力,拥有创造力,赢得发展,取得进步的基本前提。当前,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开辟了极其广阔的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认真研究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努力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独有的时代价值,并从中获得继续前进和进步的动力。

第三,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大力推进理论学术自主、理论学术创新,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学术创新成果日益丰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处于呼唤创新、也能实现创新的大好时期。我们的报纸,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善于利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努力开发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返本开新,古为今用;正确处理中外文明关系,批判地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努力概括、提炼出新的学术理念、学术话语、研究范式,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第四,要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和文风。纵观我们党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学风正,则事业兴旺,无往而不胜;学风不正,则事业蒙受损害,遭到种.种挫折。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优良的学风和文风。今年6月,我院和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打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守科学道德,倡导优良学风。过去三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学风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今后,要把学风问题进一步抓好、抓实,要带好头,发挥表率作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倡导良好文风。既要突出思想性和学术性,也要重视大众化和可读性,多发短小精悍、轻松活泼、言之有物的文章,力戒冗长晦涩、僵化守旧、肤浅空洞。要大兴严谨求实之风,倡导和培育浩然正气,杜绝浮躁虚华,使我们的研究成果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使我们的学术界成为为世人景仰的净土。

同志们、朋友们:

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全国学术界对《中国社会科学报》充满关爱,充满期待。我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兄弟单位和兄弟媒体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全体同志牢记陈奎元同志在报纸创刊一周年时的题词——“永葆科学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弘扬优良文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大胆探索,勇于奉献,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将《中国社会科学报》越办越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