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条据书信内容页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掌握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心理保健知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家长,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二、幼儿常见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1、好动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几个方面。具体的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引逗旁人的注意。

2、焦虑

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状态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惶恐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躁。

3、攻击

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具有攻击性。

三、怎样去了解孩子需求?

1、倾听心声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2、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四、我们可以怎么做?

面对幼儿多种多样的复杂情绪,家长们不必过于敏感或紧张,我们要理解幼儿的情绪,给予充分的安慰后还要给予幼儿合理的疏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心理防护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疏导指南吧!

1、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协商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3、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教会孩子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4、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教育方法

1、鼓励法

幼儿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的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此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幼儿心灵的工具。因此,和孩子谈话时要试探、反问、发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讲故事法

幼儿都爱听故事,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试,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4、兴趣引导法

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展其兴趣和爱好。

5、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需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要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父母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让我们把“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里成长,身心健康,幸福快乐每一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不断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充分做好家园有效互动和沟通,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有特色,真正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并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的儿童青少年本不应识愁滋味,但因为各种因素患上了“情绪病”,他们需要和自己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做抗争。近年来,儿童的情绪问题的门诊需求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孩子好动的,我们希望他安静一点;太乖的,希望他再活跃些…在我们成人的脑海里,不停地对孩子追求不偏不倚的完美……想一想,这未免是过于苛求。

幼儿常见

心理问题

1、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害怕,甚至惶恐不安,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

2、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3、恐惧和失眠:恐惧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过度害羞: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害羞纯属正常,但如害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5、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6、语言表达较差:据专家所作的统计,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孩子从一出生,就进入了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父母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教养,就是帮孩子去做真正的自己。不比较,不强求,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打开认识自己的大门,肯定、欣赏并爱自己,这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最佳途径。

教育方法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鼓励法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的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和孩子谈话时要试探、反问、发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讲故事法

儿童都爱听故事,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试,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兴趣引导法

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展其兴趣和爱好。

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需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

温馨提示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孩子最好的归宿其实是喜欢自己,不在意别人眼光并尊重自我价值。不论如何去追求、学习、模仿,最终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才会踏上最靠谱最值得过的人生。

关爱幼儿,从“心”出发,我们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种子,用心呵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

幼儿心理健康是一项长远、深远、细致的工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我们期望的成功教育,我们必须从幼儿抓起,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那对儿童来说,形成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__中心幼儿园给各位家长以下建议:

一、充分的抚爱。

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动力。

二、充实的生活。

儿童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学习,有娱乐。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除了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外,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致使孩子精神紧张、缺乏兴趣、生活能力差,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平稳的环境。

平稳的环境是指家庭、学习、物质生活等方面比较平稳,少曲折的环境。平稳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不至于产生心理问题。反之,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缺乏教育引导,容易出现异常心理。父母经常吵闹、父母离婚,教师责骂、体罚、饥饿或失学等,都会促使儿童发生心理变态,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消极、自卑等心理。不过对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给予精神或物质的支持,培养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挫折,一样能够健康成长,甚至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四、艺术的陶冶。

艺术的陶冶能促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音乐和美术是形象化的具体刺激,儿童容易接受。经常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和图画,可以让儿童在听、看、画、玩中发展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健康的躯体。

健康的躯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然而后天的保护和锻炼也十分重要。要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条件外,促使儿童心理健康的条件还有很多,如经常与同伴交往,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父母的直接影响等,这些都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__中心幼儿园真诚希望能得到各位家长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协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们的明天更美好!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度过他们黄金般的童年。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春季,随着节气的变化、昼夜的变换、气候的湿热等因素,人的情绪极易被影响。一些原来并不起眼的小事,在这个季节便会诱发情绪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出现心理“感冒”。

为进一步确保我园幼儿的健康成长,请家长认真履行监护人的陪伴、教育和监管职责。为此,建议做好以下事项:

一、关注春季情绪波动

伴随着春季流感病毒等流行疾病,加上疫情时期的影响,孩子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睡眠不佳等情况,称之为“春季综合症”。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的情绪波动,适当开展体育锻炼、户外散步等活动,做好对孩子情绪的疏导。

二、采取“心理开放”的沟通方式

请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倾听的重点是对孩子的想法抱有开放的心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不做过多评价和指责,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对孩子期待要适度

请家长对孩子怀有适度期待,不过分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孩子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

四、积极鼓励评价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重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

我们可以常说:“你一定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棒!”“我相信你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管怎样我都爱你。”

当孩子犯错误或者遇到挫折时,他们心里也会难过和担心,非常需要家长的洞察和鼓励。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有父母的支持,特别温暖。

五、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温馨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要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调查表明,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可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影响因素。

六、关注异常行为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烦恼,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困惑。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给予调适,这些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就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注意孩子心理的变化,及时进行正面疏导。要本着早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的异常心理和行为特征。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家园合力保障孩子心理健康。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那么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呢?__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特为家长朋友们推荐以下幼儿心理健康小知识,家园携手,共同陪伴幼儿快乐成长。

幼儿心理疏导方法

1、多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协商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3、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4、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育儿小建议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人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给心灵多一点呵护,给生命多一点关爱,爱在左,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健康是第一重要的,它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身心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幼儿素质教育追求的整体目标。为了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形成有益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01、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及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02、耐心倾听孩子心声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03、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04、学会接纳自己,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05、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幼儿心理健康十不要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导致孩子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变得自私自利。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4、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5、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这些行为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引发骄傲的心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喜怒无常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9、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教育孩子要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

10、不要代替幼儿解决所有困难,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1、孩子可以自己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看见东西记得快并且可以记得住。对于看到的事物可以直观地进行概括,肯自己去动脑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周围的世界存在很多的疑问,并且善于提出这些疑问,对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可以自己妥善的解决。

2、对于身边的父母、老师和朋友,都保持着爱意。对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准确的表达,并且对于身边的人都会很有礼貌,礼貌用语运用得当,且有适当的害羞心理。

3、在日常如果摔跤了,会自己爬起来,而不是选择坐在地上哭泣。对于游戏的输赢没有看得很重,黑暗和形状怪异的小动物不会很惧怕,而是充满着好奇心。

4、对于劳动是非常热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于自己的玩具是很爱护的。对于小动物和花草也是充满爱心的,喜欢听音乐、看图书、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孩子们在努力长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孩子们可能会从往日的积极进取、敢于挑战,逐渐变得畏缩、恐惧、害怕。这个时候家长不能焦虑,时不时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相信孩子们会成长得更快!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哭呢?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家长们是不是会不耐烦呢?公主病、挫折忍受力、情绪控制力是现在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孩子们“任性”、“爱哭”背后往往是害怕、难过、惊慌、闹脾气的心情,如果你的孩子刚好处于爱哭的阶段,家长们不要着急,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来看看,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希望家长们重视与孩子的日常相处,支持、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真正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各位家长:

众所周知,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除了身体健康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切不可只停留在对于心理问题的事后干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更应该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孩子自身的积极力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在此,幼儿园呼吁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1、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镜子。因此,父母要尽量避免和减少高高在上的说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知道,孩子未必会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但一定会学习父母是如何做的。

2、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教育孩子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然后我们才能做到正确地引领孩子。

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地听孩子倾诉,不要总是命令他们。作为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会关心孩子的好家长。关心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很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4、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

作为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情,而非只是关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有时候,哪怕不提供任何建议,仅仅是认真倾听孩子想说的话,就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父母要努力成为能被孩子信任以及愿意敞开心扉的人。

5、多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

若孩子犯错,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批评惩罚。教育引导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6、对孩子讲诚信,说到做到

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在一些时候,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亲爱的各位家长:

众所周知,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除了身体健康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切不可只停留在对于心理问题的事后干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更应该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孩子自身的积极力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

在此,__第七幼儿园呼吁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一、倾听孩子心声

请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随时了解并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倾听的重点是对孩子的想法抱有开放的心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不去评价和指责。家长希望孩子有好的行为,就要用好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输正能量。

二、做一个会关心孩子的好家长

从很多孩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到,家长们“不会”关心孩子。关心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许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三、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若孩子犯错,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批评惩罚。教育引导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鼓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重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一些鼓励的话可以常说:“你付出努力了,你该得到它。”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有父母的支持,特别温暖。

四、对孩子讲诚信

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在一些时候,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

五、修正对幼儿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幼儿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幼儿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幼儿协商,共同找出好的解决方法,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最后,七幼推荐几本心理健康绘本图书,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可以一起读一读。

《抱抱》

这是一个情节简略、人物清楚、温馨弥漫的绘本故事,书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略而重复的语词,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空气,文字简练,亲子更能用心与眼去感触图画所传递的信息,自然而然地走入故事的情境中。

《我不想生气》

通过小兔子的形象表达孩子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以及告诉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办法,也告诉我们家长不要忽略小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的表现,要正确地引导他们表达。

《我把烦恼赶跑了》

这本书用幽默的语言和充满想象力的情境,教给孩子换位、换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能消除烦恼带来的紧张感,使孩子能够有创意地、灵活地解决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愿每位幼教工作者、家长、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在陪伴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及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耐心倾听孩子心声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接纳自己,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健康标准

1、孩子可以自己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看见东西记得快并且可以记得住。对于看到的事物可以直观的进行概括,肯自己去动脑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周围的世界存在很多的疑问,并且善于提出这些疑问,对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可以自己妥善的解决。

2、对于身边的父母、老师和朋友,都保持着爱意。对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准确的表达,并且对于身边的人都会很有礼貌,礼貌用语运用得当,且有适当的害羞心理。

3、在日常如果摔跤了,会自己爬起来,而不是选择坐在地上哭泣。对于游戏的输赢没有看得很重,黑暗和形状怪异的小动物不会很惧怕,而是充满着好奇心。

4、对于劳动是非常热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于自己的玩具是很爱护的。对于小动物和花草也是充满爱心的,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绘本推荐

孩子们在努力长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孩子们可能会从往日的积极进取、敢于挑战,逐渐变得畏缩、恐惧、害怕。这个时候家长不能焦虑,时不时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相信孩子们会成长得更快!

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家长们是不是会不耐烦呢?公主病、挫折忍受力、情绪控制力是现在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孩子们“任性”、“爱哭”背后往往是害怕、难过、惊慌、闹脾气的心情,如果你的孩子刚好处于爱哭的阶段,家长们不要着急,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来看看,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吧。

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有助于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达喜悦、愤怒、哀伤、害怕等情绪,了解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对情绪的敏感度逐渐加强。

健康成长,从“心”出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还会继续不断的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充分做好家园有效互动和沟通,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有特色,真正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并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

幼儿园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要,幼儿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为重中之重,一个怎样的孩子才称得上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呢?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同。如果一个孩子具备下列条件,我们认为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满好奇

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随心随意观察四周环境,并做出积极的探索。可能会通过看、听、嗅、尝、摸来尝试和探索。有时候成人以为他们“多手多脚”、“爱管闲事”,其实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奇才会主动地去探索,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他们会对玩具感到好奇,对有兴趣的事物投入。到了公园,跑到这边荡荡秋千,跑到那边玩玩跷跷板,不一会儿又会蹲在花丛中,仔细地看毛毛虫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二、与人亲近

心理健康的儿童喜欢与人相处。从婴儿时期,安全感足够的儿童,会喜欢看人,成人逗他,跟他说话,他会微笑。3岁的孩子,更喜欢与人亲近,跟人一起玩。他们比较喜欢跟一些愿意迁就他们的大人在一起,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时常逗他们开心的人。对于陌生人,孩子会先观察,留意他们的表现,是否有一种亲切感或跟熟识的人相似,如果是正面的,孩子就较易与他们接触。跟同龄的孩子,由于与自己相似,就更愿意与他们玩在一起了。人是群体性动物,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亲近人,心理健康的孩子不喜欢孤独,不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当然,喜欢群体的孩子,也会有享受独自看书或玩耍的时候。

三、流露情感

心理健康的孩子会自然流露内心真正的感受,不会压抑情绪。他跌倒弄痛了会哭,被玩伴戏弄会生气,爬到高处会惊慌,当然,看见喜欢的东西会笑。他完全不保留地流露喜、怒、哀、乐的情绪,高兴、讨厌、不耐烦、疑惑,等等,把什么都写在脸上。我们说孩子纯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孩子常常是面无表情,或只是表现单一情感,应该是心理不健康的一个表现。而且,流露情感是适度的,不会长哭不止或表达过度,令人觉得难以理解。

四、与人同感

心理健康的孩子会理解别人的感受,会受感染,同感共鸣。他看见别人开心,自己也会开心。在婴儿时期,看见爸妈在笑,听见他们的笑声,也就会咧嘴而笑。3岁的孩子,看卡通片,会在有趣的情节时笑,看小朋友在公园玩得开心,自己脸上也会露出笑容的。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孩子会哭吗?心理健康的孩子是会的,他感受到别人的难过,自己也会难过,会皱眉,流露同情的神情。孩子最易受到父母的情绪所感染。开心的父母,会有快乐的孩子;抑郁的父母,会有不开心的孩子。父母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流露出相应情绪,孩子同时就会有丰富的情绪经验,还会有同感。反之,别人在哭,孩子在旁哈哈大笑,别人在笑,孩子却闷闷不乐,这个孩子也许心理有点问题。

五、乐于表达

心理健康的孩子喜欢与人沟通,沟通方式包括身体语言与口头语言。他会喜欢表达自己,在婴儿期,想抱的时候,伸出小手;不要喝奶,便把头转开,很自然的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大一些的孩子更喜欢表达自己,看见喜欢的人,会兴高采烈地拉着他的手,或伸出手来让人拉着;不高兴时会走开,发脾气时会跺脚。高兴时会滔滔不绝,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不高兴时会不发一言,甚至号啕大哭。

六、足够自信

心理健康的孩子会相信自己的能力,会努力去做想做的事。公园里的钢架,他以为自己可以攀得上,便会去攀爬,不会踌躇不前。看见小狗,觉得有趣,就会伸手去摸。成人或许会惊奇地说:“怎么这孩子那么大胆?”其实这是孩子有自信的表现,是一个心理健康的表现

七、接受变化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会过于固执,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例如,妈妈不能送孩子到学校,由爸爸送也可以;下雨天去不了公园,留在家里与爸妈玩游戏也行。不会有固执的、不合理的习惯,如每餐一定要吃同一种菜,回家一定要搭同一路的巴士。他们因为享受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而具有安全感,而不需要依靠固定的环境和一成不变的生活习惯来获得安全感。所以他们的生活具有弹性,可以灵活地适应各种变化。

八、行为表现与所处文化

人是社会的人,行为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并接受其制约,所以人的行为应该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例如,经常做出有害他人的攻击性行为,那么心理上肯定不能算健康。